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0eda3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a.png)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
通过培养动物细胞,科学家可以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培养技术。
一、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体内的细胞取出并在体外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培养基是一种模拟生物体内环境的营养液,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在培养基中,细胞可以获得适当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从而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增殖。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细胞来源:细胞可以来源于动物组织、器官或体液中,常用的细胞来源包括胎儿组织、胚胎组织、肿瘤组织等。
2. 细胞分离:细胞从组织中分离的方法通常包括机械分离、化学分离和酶解分离。
分离后的细胞可通过离心等方式得到单个的细胞悬液。
3. 培养基选择:根据细胞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基可以分为无血清培养基和含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常用于细胞实验室中。
4. 细胞培养条件:通过调整培养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等条件,提供合适的环境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5. 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要进行细胞传代以保持其活力。
传代的方法通常是将细胞分散至新的培养容器中,以维持细胞的适宜密度。
二、常用的1. 无血清培养技术:无血清培养基是一种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通过添加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和营养物质来满足细胞的生长需求。
无血清培养技术避免了胎牛血清中含有的未知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
2. 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原代细胞培养是将从动物体内直接获得的组织进行分离和培养。
这种方法可用于细胞的初次培养和研究。
但由于原代细胞在培养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传代,其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定期重新取材。
3. 细胞系的建立:细胞系是细胞通过传代培养,并保持了一定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稳定性的细胞群。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b3bc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3.png)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于细胞生物
学研究、药物筛选、疾病模型建立等领域。
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主
要包括培养基的选择、细胞的传代和细胞的培养条件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进行介绍。
首先,培养基的选择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关键。
培养基是一种含
有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其他必需成分的液体或凝胶。
它提供了细
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MEM
和RPMI 1640等,它们的成分和pH值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类
型的细胞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其次,细胞的传代是动物细胞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细胞在
培养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增殖,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
要进行传代。
传代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力和稳定性,避免细胞过
度增殖和老化。
在传代过程中,需要用消化酶将细胞从培养瓶中剥
离下来,然后重新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使细胞得到更好的生长环境。
最后,细胞的培养条件控制也是动物细胞培养的重要原理之一。
细胞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
通常情况下,细胞培养室会保持在37摄氏度的恒温箱中,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这些条件的控制可以使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总之,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涉及培养基的选择、细胞的传代和培养条件的控制。
只有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成功地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并获得所需的细胞。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有所帮助。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https://img.taocdn.com/s3/m/1cb723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8.png)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等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放入具有适宜细胞生长环境的培养基中,通过维持适宜的生理环境,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使细胞能够生长、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一个细胞群落或组织,在体外模拟生物体内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的提取和分离:细胞培养的首要步骤是从体内组织中取得细胞,可以通过机械剪切、消化酶解、梯度离心等方法将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经过适当处理后,获得的单细胞悬浮液可以用于细胞培养。
2.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细胞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它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以满足细胞生长的需求。
常用的培养基主要包括基本培养基和补充剂两部分。
基本培养基一般包含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等基础营养物质,而补充剂则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胞培养需求添加适宜的因子,如人类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添加胎血清和胰岛素。
3. 细胞的培养条件控制:细胞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氛围和酸碱度等。
一般情况下,培养温度控制在37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气体氛围则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细胞培养过程中还需要调节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细胞生长所需的合适范围内。
4. 细胞生长因子的添加: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以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信号和刺激。
例如,培养肿瘤细胞时可以添加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等,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5. 细胞的传代和分化:为了维持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活性,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传代。
细胞传代是指将细胞从一个培养皿中移植到新的培养皿中,保持细胞的生长状态。
此外,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诱导剂来进行分化,使细胞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发展。
总之,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生长环境,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维持适宜的培养条件、添加必要的生长因子和激素等,使细胞能够在体外生长、分裂和分化,从而实现对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研究和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d58b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使细胞在相对理想的营养、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分等条件下生长、繁殖和分化,并保持其生物学的特性。
具体而言,细胞培养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的来源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细胞来源,包括原代细胞、细胞系和细胞株。
其中原代细胞是从组织或器官中分离出的未经连续培养的细胞;细胞系是一组经连续次传代和分离的细胞,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株则是从细胞系中特定的细胞分离而来,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细胞特性。
2. 细胞的培养条件对于不同的细胞类型,其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等条件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出最适合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保证其能够正常生长繁殖,并保持特定的生物学特性。
3. 细胞的分离和传代在细胞培养中,细胞的分离和传代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细胞分离的目的是把细胞从组织或器官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而细胞的传代则是指将已经培养的细胞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部分,继续培养,保持其生长繁殖的能力。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 医学领域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用于研究人类生理、病理以及药物毒性等方面。
此外,细胞培养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细胞种,以供疾病治疗或药物研发之用。
在肿瘤治疗方面,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特性以及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细胞培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例如,在生物药品的制备过程中,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来制造细胞培养物,这是制备生物制品的重要步骤。
3.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被用作繁殖和改良农业作物。
细胞培养技术的实验原理是
![细胞培养技术的实验原理是](https://img.taocdn.com/s3/m/4ed0cb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细胞培养技术的实验原理是
细胞培养技术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基、温度、湿度和气氛等条件,将细胞从体内或体外分离出来,然后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和繁殖。
细胞培养可以分为原代培养和细胞系培养两种。
原代培养是从体内获取原发细胞,并将其传代培养。
首先,需要从组织或器官中获得细胞,通常通过消化和分散组织,使用酶来降解细胞间的黏连物质,并加入一种细胞培养基,提供细胞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盐类等营养物质。
培养基中的血清可以提供生长因子、激素等促进细胞生长的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会逐渐分裂和繁殖,形成细胞群体。
细胞系培养是从原代细胞中筛选出生长良好的细胞,然后进行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时,细胞需要周期性地移至新的培养器皿中,并提供新的培养基。
细胞系培养的培养基中通常会去除血清,换成类似血清的添加物,例如人血清蛋白或胎牛血清蛋白,以减少细胞培养中传递的疾病风险。
细胞培养的实验原理是为了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过程、分化、代谢、免疫特征等。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功能和基本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此外,细胞培养也可用作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基础,用于器官和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a146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是指将动物体内的细胞分离、培养、传代,并在体外条件下进行细胞生长、增殖和功能表达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包括细胞分离、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控制等几个方面。
首先,动物细胞培养的第一步是细胞的分离。
细胞分离可以通过机械法、酶解法或化学法来实现。
其中,酶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特定的酶对细胞外基质进行消化,使细胞从组织中脱落,从而得到单个的细胞。
其次,培养基的选择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至关重要。
培养基是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激素和矿物质的培养液。
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包括DMEM、MEM和RPMI-1640等。
在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适当浓度的血清、抗生素和其他辅助因子,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
另外,培养条件的控制也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关键。
细胞的培养需要在恒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下进行。
一般来说,37摄氏度是最适宜的培养温度,培养箱中的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也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
此外,细胞的传代和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密度、通气和培养液的更换频率等因素也需要严格控制。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生长速率和功能表达都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
因此,合理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选择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表达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的培养条件设计和优化。
总之,动物细胞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生物技术,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实验的结果和应用的效果。
只有深入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并且严格控制培养条件,才能够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增殖和功能表达,为科研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细胞资源。
希望本文对动物细胞培养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40b6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0.png)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技术。
通过细
胞培养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繁殖和实验操作,从而深入研究细胞的生理功能、生化特性和病理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生物医学、药物研发、基因工程、毒理学
等多个领域。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培养技术是基于细胞的自身生存条件进行设计的。
细胞在体外
培养时,需要提供适当的生长环境,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温度、湿度等条件。
在细胞培养中,通常会使用培养基来提供细胞所需的养
分和环境,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会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进
行选择。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
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研究细胞
生长、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也可以用于筛选药物、
评估药效及毒性。
此外,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细胞培养技术
也扮演着关键角色,如基因转染、蛋白表达等方面均需要借助细胞培
养技术。
三、细胞培养技术的挑战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培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但是,细
胞培养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细胞的纯化、传代过程中的遗传变异
等问题,这些都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
未来,细胞培养技术将继续向着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可能。
细胞培养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相信细胞培养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多的改变和进步。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29873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e.png)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成为了研究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
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将单一细胞或者细胞群体在体外维持生长、增殖和分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出发,探讨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分离、细胞培养和细胞鉴定三个阶段。
在细胞分离阶段,需要将组织或细胞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通常使用消化酶等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之后的细胞需要在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下进行培养和增殖,以达到所需的数量和状态。
最后,在细胞鉴定阶段,需要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的检测,以确定其种类、纯度和质量。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使细胞在体外呈现与体内相似的生长状态和生物学行为。
培养基是细胞培养的重要基础,由无菌的营养成分组成,包括必需氨基酸、糖类、胺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及适当的缓冲剂和生长调节剂。
在培养基的选择上,需要根据细胞类型和应用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组合,以满足不同细胞的生长要求。
细胞的生长条件主要包括温度、CO2浓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细胞需要在体温下培养,即37℃左右,CO2浓度为5%,湿度为90%,氧气含量取决于细胞类型和应用需求。
此外,还需提供适当的重力、振荡等机械刺激,以及不受污染的无菌环境,保证培养的细胞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细胞培养的成功与否,还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细胞因素和培养因素。
细胞因素包括细胞的种类、种群密度、存活率、代数和分化状态等,而培养因素则包括培养基配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气体含量和过量滋养物质等。
在每一次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都需要仔细调节和控制各种因素,以确保培养的细胞状态和质量。
总之,细胞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培养基、生长条件和细胞因素等方面,需要在各方面进行细致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原理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0a03235fbfc77da369b1cc.png)
第一章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细胞培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很多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很多是以CHO 细胞作为载体;细胞工程中更是离不细胞培养,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完全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既使是现在飞速发展的基因工程抗体也离不开细胞培养。
正在倍受重视的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也要经过细胞培养过程才能实现,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有的也与细胞培养密切相关。
总之,细胞培养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关键的核心作用。
第一节体外培养的概念一、基本概念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就是将活体结构成分或活的个体从体内或其寄生体内取出,放在类似于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和发育的方法。
●组织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内取出活的组织(多指组织块)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细胞培养:是指将活细胞(尤其是分散的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器官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内取出的器官(一般是胚胎器官)、器官的一部分或器官原基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二、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和分化1、差异:细胞离体后,失去了神经体液的调节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环境中,日久天长,易发生如下变化:分化现象减弱;形态功能趋于单一化或生存一定时间后衰退死亡;或发生转化获得不死性,变成可无限生长的连续细胞系或恶性细胞系。
因此,培养中的细胞可视为一种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细胞群体,它们既保持着与体内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也有一些不同于体内细胞的性状。
实际上从细胞一旦被置于体外培养后,这种差异就开始发生了。
2、分化:体外培养的细胞分化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只是环境的改变,细胞分化的表现和在体内不同。
细胞是否表现分化,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使细胞分化的条件,如Friend 细胞(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在一定的因素作用下可以合成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在类似基膜物质底物上培养时能长成血管状结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均属于细胞分化行为。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与原理备课讲稿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与原理备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52e5c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二、动物细胞特性
动物细胞在活体内的特性 培养条件下动物细胞生长特性 培养条件下动物细胞生理特性
1. 动物细胞在活体内的特性
在活体内,动物细胞:
增殖 分化
分化的动物细胞在功能上具有明确的分工,并具有 明显的形态学特征。
如肌肉细胞为纺锤形,以便于行使收缩伸展功能; 神经细胞具有很长的分支,很多的纤维,以便接受和传递刺激; 红细胞呈园盘状,有利于和周围环境交换气体和在血管内流动; 上皮细胞由于它要覆盖于表面,常常相互挤压成不规则形状。
二、取材、分离和组织消化 (to draw the materials from tissue,separation ,digestion )
(一)取材——获取组织
原则上各种动物组织都可进行体外培养,而实际上幼龄组织(尤其 是胚胎组织)比老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比分化程度高的 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取材前要对所取组织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代”:继代次数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因细胞来源的年 龄和种族不同而有差异。年龄越大继代次数越少。人胚 成纤维细胞约可以培养50代,而成年人的成纤维细胞则 不能继代50次,同样是成纤维细胞,取自鸡胚的成纤维 细胞可继代培养30代,而小鼠的只能培养8代。
大多数细胞系在有限的代数内以不变的形式增殖,当超 过有限世代后,它们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衰老死亡,二是 发育成永久细胞系或称连续细胞系。有限细胞系转换成永久 细胞系的过度期称为转换期(crisis),其转换过程在动物细 胞培养中称为体外转化(in vitro transformation)。
用特点及组织成分不同适当选用 (4)EDTA:最适于消化传代细胞时,常与胰蛋白酶配合使用。
2、组织消化操作方法(tissue digestion method of operation)
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条件
![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84d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3.png)
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条件
细胞培养是一种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疾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等。
其原理和培养条件如下:
原理:
细胞培养利用在体外提供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和增殖。
在培养细胞时,需要提供适当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满足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需求。
同时,还需要控制培养基的温度、气氛、pH值等环境条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给细胞。
条件:
1. 培养基:培养基可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的要求进行调配。
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包括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RPMI-1640(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1640)等。
基本培养基中含有必需的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及常用的生长因子、荷尔蒙、抗生素等。
2. 温度:常用的细胞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这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
3. 气氛:细胞培养需要采用无菌操作,培养环境要保持无菌。
常规的细胞培养环境为5%二氧化碳、95%湿度的空气气氛。
4. pH值: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维持适宜的pH值,通常为7.2-7.4。
培养基的pH值可以通过加入缓冲剂进行调节。
5. 细胞密度:需要进行适量的细胞接种,以确保细胞可以均匀地附着在培养皿上,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和分裂。
除了以上条件外,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观察细胞状态并进行细胞传代,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和增殖。
细胞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术
![细胞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35b914ba1aa8114431d9fc.png)
医学院 中心实验室 谷景义 85225841
主要内容: •1、细胞培养基本知识 •2、培养细胞生长环境 •3、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4、培养细胞质量控制
一、 细胞培养
• 把取得的组织用机械或消化的方法分 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基制成细胞悬 液,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使细胞生长 繁殖,并保留其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特 性。
二、培养细胞生长环境
Cell Culture Environment
Substrate Gas Medium Serum Supplements
Glass ﹠ Plastic Culture Vessels ……
O2 CO2
……
pH Osmolality Temperature ……
Hormones FBS Growth factors NCS Antibiotic ……
培养细胞的特性1 -生长方式及类型
• 贴附型、悬浮型
培养细胞的特性2 - 增殖特点
• 体外培养的细胞既保持了一定的体内细 胞的基本特性,但也具有本身的一些特 点。 • 贴附-伸展 • 接触抑制-增殖的密度抑制
贴附-伸展
接触抑制
• 当一个细胞被其他细胞围绕导致无处 可去而保持接触时,细胞不再移动, 在接触区域的细胞膜活动将停止。 • 因此,一般正常细胞并不相互重叠于 其上生长。
• 应用: • 软骨和骨组织(软骨细胞和干细胞,再生损伤的软骨、骨) • 循环系统和心脏(有目的地改变血管形成)
细胞培养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优点:
1)研究的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2)研究的样本均一 3)研究内容方便观察、检测、记录 4)研究的费用相对于经济
缺点:体外培养的细胞不能完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于体 内的细胞。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28d8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6.png)
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动植物细胞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生物学,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并通过合适的培养基和条件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其在体外生长和繁殖。
1.细胞分离:首先将动植物组织样品进行无菌处理,然后将其分离成单个的细胞,可以通过机械切割,酶解、搅拌、过滤等方法进行。
2.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需要合适的培养基,其中包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
同时,还需要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细胞培养条件: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湿度等。
一般来说,细胞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0-30°C,pH值在6-8之间,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措施也是重要的。
1.无菌操作:细胞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导致细胞的感染和杂交。
无菌操作包括对培养器具、培养基、工作表面进行消毒,使用无菌技术操作,以及避免感染源等。
2.细胞分离:细胞分离是细胞培养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组织类型和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
对于植物细胞,可以使用酶解法将组织切割成小块,然后用酶解液消化细胞壁。
对于动物细胞,可以使用组织切割器具进行机械分离,或者用酶解液消化细胞间粘连。
3.细胞培养:将分离的细胞均匀地放置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器具上,继续培养。
培养器具可以是培养皿、试管等,培养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时补充培养基。
4.细胞增殖和分化:通过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生长因子可以是植物激素、生长因子,如植物生长素、激素等。
激素可以是动物生长激素、血清、培养基中的成分等。
这些因子能够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环境,促进细胞发育和分化。
5.细胞传代:当细胞生长至密集,容器中细胞数量过多时,需要进行细胞传代,将细胞重新分离和培养。
细胞传代可以通过机械分离、酶解分离等方法进行,然后将细胞悬浮于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f8ce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6.png)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是一种将体外环境模拟为合适的条件来维持和生长细胞的方法。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细胞生物学研究、药物开发和医学应用等。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浓度,以及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和激素等,来模拟体内细胞的生长环境。
通常,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来源:选择细胞的来源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动物组织或器官中的细胞,如小鼠、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细胞。
此外,还可以使用肿瘤细胞株或细胞系。
2. 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基是一种包含有机和无机成分的液体培养基。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培养基还可以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所需的温度。
3. 细胞传代:细胞在培养基中经历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传代。
细胞传代通常需要定期将细胞从原培养皿中移植到新的培养皿中,以避免细胞过度密集和培养基耗尽。
4. 细胞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在培养皿中放置的细胞数量。
种植密度的选择对细胞的生长非常重要。
如果种植密度太低,细胞可能无法快速增殖;如果种植密度太高,细胞之间可能会发生竞争,导致细胞死亡。
5. 细胞检测和分析: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可以对细胞进行各种检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和细胞周期等。
总的来说,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为细胞提供适当的环境,使其能够在体外继续生长和增殖。
通过控制营养物质的供应、温度和气氛的调节,以及适当的细胞传代和种植密度选择,可以成功地进行细胞培养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1332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0.png)
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胞培养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为疾病的发现、药物的研发、细胞相互作用的探究等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从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进行探讨,包括细胞培养的种类、基本原理、培养环境和培养技术。
1.细胞培养的种类细胞培养可以分为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细胞培养两种。
体外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并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值等条件下;通过培养皿、培养器等实验设备进行体外培养;而体内细胞培养则是将生物体内的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生物体内进行培养。
因为体内细胞培养的操作过于复杂,因此体外细胞培养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
2.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生理学基础和实验室技术。
生理学基础主要是指细胞是生命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对于其生理生化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可以为培养细胞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论指导,具体可以理解为,细胞培养需要提供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生长基质、培养液、气氛、营养等元素,同时理解细胞的生理学功能、生物化学反应机制有助于提供培养条件的优化。
而实验室技术则包括无菌操作、培养器具、培养液的制备等方面,是保证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
3.培养环境的设定细胞培养所需要的培养环境包括适合细胞生长的生长基质、培养液、气氛等因素,其中生长基质是细胞生长发育的基本支持物,可以理解为支架。
常见的生长基质有培养皿、网状物、凝胶等,它们都是在实验基础的条件下,为细胞提供生长空间和黏着面的特种物质。
培养液是细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保证,它包括必需的氨基酸、营养素、菌落刺激因子等,在细胞培养中,常常需要通过修改培养液的成分达到生长优化的目的。
而氧气浓度、pH值等则是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关键因素,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合理控制可以为培养细胞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4.细胞培养的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分为无菌操作、细胞接种、细胞增殖、颜色检测、活体显微镜检测等步骤。
细胞培养的原理及应用
![细胞培养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016f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e.png)
细胞培养的原理及应用一、细胞培养的原理细胞培养是指将体外的细胞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的生长和繁殖的一种技术方法。
细胞培养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培养基的选择细胞培养基是细胞培养的基础,是由无机盐、有机营养物、生长因子和一定的pH值等组成的。
根据培养的细胞类型的不同,细胞培养基的配方也会有所不同。
2. 细胞培养条件的控制细胞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
一般来说,培养细胞是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避免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3. 传代培养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会存在细胞的增殖和死亡。
为了保持培养细胞的活力和健康状态,需要定期进行细胞传代。
传代培养是指将细胞从原来的培养皿中取出,重新分散到新的培养皿中。
二、细胞培养的应用细胞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物筛选、疾病模型构建等领域。
1. 生命科学研究细胞培养可以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系统。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研究细胞生长、分化、信号传导等基本生理过程,加深对细胞机制的理解。
2. 药物筛选细胞培养可以用于药物的初步筛选。
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包括细胞的存活率、增殖能力等,从而筛选出对特定疾病有治疗效果的药物。
3. 疾病模型构建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构建各种疾病模型。
例如,可以从患者体内获取疾病相关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用于研究疾病的机制和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4.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在细胞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使细胞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产生特定蛋白质等。
5. 组织工程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人工组织的构建。
研究人员可以将细胞在特定的支架上进行培养,使其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人工组织,如皮肤、骨骼等。
细胞培养的原理和应用正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为疾病治疗和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980f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其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病理学研究以及生产组织器官模型等许多方面。
本篇文章将介绍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让细胞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维稳其生理、生物学的与外界一致。
培养细胞通常需要涉及到的成分包括:培养基、细胞、培养器和培养条件。
1、培养基培养基是指培养细胞所需的养分、维持体液和氧气平衡的液体,通常由无血清配方的培养基、含有血清配方的培养基、或者特殊适用培养基组成。
无血清配方的培养基适用于生物学研究或药物研发,含有血清配方的培养基适用于生产。
2、细胞细胞是指培养基中的生物物体,通常是由同种细胞组成。
细胞可从人体来源、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分离而得。
培养的细胞要具有良好的分裂和增殖能力,并能分成两份或更多倍。
3、培养器培养器是指用来培养细胞的设备,常见的有平板培养器、细胞培养瓶、悬浮培养器等类型。
4、培养条件混合良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缸中,置于保持稳定性的培养条件下。
保持温度、湿度和低的氧气含量是培养条件的关键。
常用的培养条件是:温度在37℃左右,湿度高,氧气排量较低。
二、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药物研发细胞培养技术常用于药物研发中。
其可以培养模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三维细胞模型,并对药物的生物效应进行评价。
因此,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的模型能够在不同的毒副作用评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病理学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病理学的研究中。
细胞学方法也被应用于免疫学研究。
一些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的内部特征和功能,利用细胞生物学技术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细胞的分裂和功能的基本原理。
3、生产组织器官模型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相对性质的组织模型,单个细胞会自发地与临近的细胞或组织进行互动,从而构建出组织模型,这些组织模型可以在无害性的环境中进行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模拟人或动植物的生理机能。
细胞培养-Protocol
![细胞培养-Protocol](https://img.taocdn.com/s3/m/6a6221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4.png)
细胞培养是一项常用的生物技术,其原理是基于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能够维持存活和增殖的能力。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胞样本,用于研究、药物筛选、疾病治疗等应用。
以下是细胞培养的原理、所需试剂和耗材、实验仪器、准备工作、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原理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模拟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提供细胞生存和增殖所需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和气体环境(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通过提供这些适宜的条件,细胞可以在体外环境中维持生存和增殖。
细胞培养中涉及的关键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的贴壁、增殖和传代。
细胞的贴壁是指细胞在培养瓶内附着于瓶壁上的过程,这通常发生在细胞悬液加入培养液之后。
细胞贴壁后,会开始进行有丝分裂,进行增殖生长。
当细胞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培养瓶中的细胞传代到新的培养瓶中,以维持细胞的适宜生长密度。
二、所需试剂和耗材细胞培养所需的主要试剂和耗材包括:1.培养基:为细胞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如胎牛血清、氨基酸、葡萄糖等。
2.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用于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3.培养瓶:用于细胞的培养,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
4.移液器:用于吸取和转移细胞悬液和培养液。
5.离心管:用于离心收集细胞。
6.过滤器:用于过滤培养液中的杂质和颗粒。
7.DEPC水:用于制备无RNA酶的水。
8.无菌操作台:用于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三、实验仪器细胞培养常用的实验仪器包括:1.细胞计数器:用于细胞计数和细胞密度测量。
2.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
3.CO2培养箱: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气体环境。
4.高压灭菌器:用于消毒处理实验器材和试剂。
5.超净工作台:用于进行无菌操作。
6.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细胞生长的生化指标,如蛋白质含量等。
四、准备工作在进行细胞培养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细胞: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细胞,了解其特性、来源和培养条件。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4b42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9.png)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细胞从其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并在体外特定的培养条件下持续繁殖和生长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提供与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温度、PH值等条件相适应的培养基,以及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激素等,来提供细胞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环境。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1. 药物筛选: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筛选药物的毒性、疗效和副作用等。
通过培养人体细胞株,可以评估药物对人体细胞的作用,从而提前了解药物的毒性和疗效,减少动物实验的数量。
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人工合成蛋白质、激素、抗生素等生物制品的生产。
通过培养受体细胞,可大规模产生特定蛋白质,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3. 病毒研究: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培养病毒感染的细胞,研究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复制机制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等。
这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以及发展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
4. 细胞学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对于细胞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以研究细胞的生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发育学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机制等。
5. 肿瘤研究: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肿瘤细胞的培养和研究。
通过培养肿瘤细胞,可以研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然而,细胞培养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容易发生突变,导致细胞株的变异和不稳定。
其次,细胞在体外容易失去其特性和功能,难以代表原始组织或全机体的情况。
此外,细胞培养的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实验室设施和耗材,同时需要控制培养条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细胞培养技术是一项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生物学技术,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实现细胞的持续生长和繁殖。
在医学、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中,细胞培养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筛选药物以及生产生物制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细胞培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很多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很多是以 CHO 细胞作为载体;细胞工程中更是离不细胞培养,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完全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既使是现在飞速发展的基因工程抗体也离不开细胞培养。
正在倍受重视的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也要经过细胞培养过程才能实现,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有的也与细胞培养密切相关。
总之,细胞培养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关键的核心作用。
第一节体外培养的概念一、基本概念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就是将活体结构成分或活的个体从体或其寄生体取出,放在类似于体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中,让其生长和发育的方法。
●组织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取出活的组织(多指组织块)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细胞培养:是指将活细胞(尤其是分散的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器官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取出的器官(一般是胚胎器官)、器官的一部分或器官原基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方法。
二、体、外细胞的差异和分化1、差异:细胞离体后,失去了神经体液的调节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环境中,日久天长,易发生如下变化:分化现象减弱;形态功能趋于单一化或生存一定时间后衰退死亡;或发生转化获得不死性,变成可无限生长的连续细胞系或恶性细胞系。
因此,培养中的细胞可视为一种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细胞群体,它们既保持着与体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也有一些不同于体细胞的性状。
实际上从细胞一旦被置于体外培养后,这种差异就开始发生了。
2、分化:体外培养的细胞分化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只是环境的改变,细胞分化的表现和在体不同。
细胞是否表现分化,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使细胞分化的条件,如 Friend 细胞(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在一定的因素作用下可以合成血红蛋白,血管皮细胞在类似基膜物质底物上培养时能长成血管状结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均属于细胞分化行为。
第二节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对开展细胞培养异常重要,工作量也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备工作中某一环节的疏忽可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进行。
准备工作的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
二、取材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视实验目的而定),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血中,这一过程称为取材。
如是细胞株的扩大培养则无取材这一过程。
机体取出的组织细胞的首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理论上讲各种动物和人体的所有组织都可以用于培养,实际上幼体组织(尤其是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取材后应立即处理,尽快培养,因故不能马上培养时,可将组织块切成黄豆般大的小块,置4℃的培养液中保存。
取组织时应严格保持无菌,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其他的有害物质。
取病理组织和皮肤及消化道上皮细胞时容易带菌,为减少污染可用抗菌素处理。
三、培养将取得的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为培养。
如系组织块培养,则直接将组织块接入培养器皿底部,几个小时后组织块可贴牢在底部,再加入培养基。
如系细胞培养,一般应在接入培养器皿之前进行细胞计数,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接入培养器皿并直接加入培养基。
细胞进入培养器皿后,立即放入培养箱中,使细胞尽早进入生长状态。
正在培养中的细胞应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的容包括细胞是否生长良好,形态是否正常,有无污染,培养基的 PH是否太酸或太碱(由酚红指示剂指示),此外对培养温度和 CO2浓度也要定时检查。
原代培养一般有一段潜伏期(数小时到数十天不等),在潜伏期细胞一般不分裂,但可贴壁和游走。
过了潜伏期后细胞进入旺盛的分裂生长期。
细胞长满瓶底后要进行传代培养,将一瓶中的细胞消化悬浮后分至两到三瓶继续培养。
每传代一次称为“一代”。
二倍体细胞一般只能传几十代,而转化细胞系或细胞株则可无限地传代下去。
转化细胞可能具有恶性性质,也可能仅有不死性(Immortality)而无恶性。
四、冻存及复(可参阅后面有关章节)为了保存细胞,特别是不易获得的突变型细胞或细胞株,要将细胞冻存。
冻存的温度一般用液氮的温度-196℃,将细胞收集至冻存管中加入含保护剂(一般为二甲亚砜或甘油)的培养基,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冻存,最终保存于液氮中。
在极低的温度下,细胞保存的时间几乎是无限的。
复一般采用快融方法,即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立即放入 37℃水中,使之在一分钟迅速融解。
然后将细胞转入培养器皿中进行培养。
冻存过程中保护剂的选用、细胞密度、降温速度及复时温度、融化速度等都对细胞活力有影响。
五、常用仪器设备无菌室,超净工作台,三重纯水蒸馏器,抽气泵,压力蒸气消毒器,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器具,CO2培养箱,恒温水浴锅,倒置显微镜,离心机,无菌过滤器,洗刷装置,细胞计数板和电子细胞技术仪等等。
第三节细胞培养的无菌环境一、无菌室无菌室的结构:一般由更衣间、缓冲间、操作间三部分组成。
无菌室的消毒和防污染:为保持无菌状态,经常消毒是必要的,通常采用每日(使用前)紫外照射(1-2 小时),每周甲醛、乳酸、过氧乙酸熏蒸(2 小时)和每月新洁尔灭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行消毒。
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无菌室建筑材料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此外,还应注意防止无菌室的污染。
造成无菌室污染的可能包括:送入无菌室的风没有被过滤除菌;进出无菌室时,能使外界空气直接对流进无菌室的操作间;等。
二、超净工作台工作原理:鼓风机驱动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得以净化,净化的空气被徐徐吹过台面空间而将其中的尘埃、细菌甚至病毒颗粒带走,使工作区构成无菌环境。
根据气流在超净工作台的流动方向不同,可将超净工作台分为侧流式、直流式和外流式三种类型。
超净台的使用与保养:超净台的平均风速保持在0.32-0.48 米/秒为宜,过大、过小均不利于保持净化度;使用前最好开启超净台紫外灯照射 10-30 分钟,然后让超净台预工作10-15 分钟,以除去臭氧和使用工作台面空间呈净化状态;使用完毕后,要用 70%酒精将台面和台四周擦拭干净,以保证超净台无菌。
还要定期用福尔马林熏蒸超净台。
第四节常用培养器皿及清洗消毒细胞培养需要大量消耗性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皿、塑料、橡胶制品、布类、纸类等,因此掌握清洗、消毒知识,学会清洗、消毒方法是从事细胞培养工作必须的。
一、清洗离体条件下,有害物质直接同细胞接触,细胞对任何有害物质十分敏感,极少残留物都可以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新的或重新使用的器皿都必须认真清洗,达到不含任何残留物的要求。
(一)玻璃器皿的清洗一般经过浸泡、刷洗、浸酸、和清洗四个步骤。
1 浸泡新的或用过的玻璃器皿都要先用清水浸泡,软化和溶解附着物。
新玻璃器皿使用前得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5%盐酸浸泡过夜;用过的玻璃器皿往往附有大量蛋白质和油脂,干涸后不易刷洗掉,故用后应立即浸入清水中备刷洗。
2 刷洗将浸泡后的玻璃器皿放到洗涤剂水中,用软毛刷反复刷洗。
不要留死角,并防止破坏器皿表面的光洁度。
将刷洗干净的玻璃器皿洗净、晾干,备浸酸。
3 浸酸浸酸是将上述器皿浸泡到清洁液中,又称酸液,通过酸液的强氧化作用清除器皿表面的可能残留物质。
浸酸不应少于六小时,一般过夜或更长。
放取器皿要小心。
4 冲洗刷洗和浸酸后的器皿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浸酸后器皿是否冲洗的干净,直接影响到细胞培养的成败。
手工洗涤浸酸后的器皿,每件器皿至少要反复“注水-倒空”15 次以上,最后用重蒸水浸洗 2-3 次,晾干或烘干后包装备用。
(二)橡胶制品清洗新的橡胶制品洗涤方法:0.5mol/L NaOH煮沸15 分钟,流水冲洗,0.5mol/L HCl 煮沸15 分钟,流水冲洗,自来水煮沸2 次,蒸馏水煮沸 20分钟,50℃烤干备用。
(三)塑料制品的清洗塑料制品特点:质软、易出现划痕;耐腐蚀能力强、但不耐热。
清洗程序:使用器皿后立即用清水清洗,浸于自来水过夜,用纱布或棉签和 50℃清洗液刷洗,流水冲洗,晾干,浸于清洁液15 分钟,流水冲洗(15-20 遍),蒸馏水浸洗三次,双蒸水泡24 小时,晾干备用。
(四)包装:对细胞培养用品进行消毒前,要进行严密包装,以便于消毒和贮存。
常用的包装材料:牛皮纸、硫酸纸、棉布、铝饭盒、较大培养皿等,近几年用铝箔包装,非常方便,适用。
培养皿、注射器、金属器械等用牛皮纸包装后再装入饭盒,较大的器皿可以进行局部包扎。
二、消毒和灭菌微生物污染是造成细胞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一)物理消毒法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杀死多种微生物。
革兰阴性菌最为敏感,其次是阳性菌,再次为芽孢,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最强。
紫外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而使其灭活,间接作用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臭氧杀死微生物。
直接照射培养室消毒,用法简单,效果好。
紫外灯的消毒效果同紫外灯的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呈正相关,辐射强度随灯距离增加而降低,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呈正比。
因此紫外灯同被照射物的距离和照射时间要适合。
离地面 2 米的 30W 灯可照射 9 平方米房间,每天照射2-3 小时,期间可间隔 30 分钟。
灯管离地面 2 米以外要延长照射时间,2.5 米照射效果较差。
紫外灯照射工作台的距离不应超过 1.5 米,照射时间30 分钟为宜。
紫外灯不仅对皮肤、眼睛伤害,且对培养细胞与试剂等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要开着紫外等操作。
2.高温湿热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高温湿热灭菌方法。
对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穿透力,能造成蛋白质变性凝固而使微生物死亡。
布类、物、璃器皿、属器皿、胶和某些培养液都可以用这方法灭菌。
不同压力蒸汽所达到的温度不同,不同消毒物品所需的有效消毒压力和时间不同。
从压力蒸汽消毒器中取出消毒好的物品(不包括液体),应立即放到 60-70℃烤箱烘干,再贮存备用,否则,潮湿的包装物品表面容易为微生物污染。
煮沸消毒也是常用的湿热消毒方法,它具有条件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3.高温干热消毒干热灭菌主要是将电热烤箱物品加热到160℃以上,并保持90-120 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
主要用于灭菌玻璃器皿(如体积较大的烧杯、培养瓶)、金属器皿以及不能与蒸汽接触的物品(如粉剂、油剂)。
干热灭菌后要关掉开关并使物品逐渐冷却后在打开,切忌立即打开,以免温度骤变而使箱的玻璃器皿破裂。
干烤箱物品间要有空隙,物品不要靠近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