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设计+开题+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会计学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一直是证券市场各方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其中的盈余信息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盈余管理问题备受瞩目,盈余管理时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会影响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客观性、可靠性,不能公允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998年我国证券交易所实施ST制度以来,ST上市公司就成为了证券市场独特的一份子。所谓ST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y under special treatment)是指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出现财务状况或者其他异常状况而被证交所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主要有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的净利润为负值,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若上市公司第三个会计年度仍然亏损,证监会就会暂停其股票上市。在面临退市的压力下,ST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目前, 我国学者对ST 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表明: 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于ST 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其对盈余指标的影响程度也能被大致计量。但传统的实证研究手段却无法解释这样的一个问题: 被盈余管理修饰过的盈余指标的确会影响其披露的信息质量, 即出现会计信息失真, 但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却不一定是负面的。在对ST 公司盈余管理的分析中不难看到, 必要的、有效的盈余管理不仅可以规避中国证监会的处罚, 同时也为企业摘掉“ST”的帽子奠定了基础。如果ST 公司能成功的解除退市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看, 不但可以保住非常珍贵的“壳”资源, 防止债权人在破产清算时受到损失, 而且可以维持其股价, 避免影响投资人的利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 还可以避免ST 公司的退市对资本市场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 当ST 公司能有效地利用盈余管理时, 很有可能出现同时符合多方利益的结果。

ST上市公司游走于破产、退市边缘,对于这样特殊的群体更应该从主体经营业务上提升业绩,不管其盈余管理的手段、动机如何复杂,如果目光短视,围

绕盈余管理对财务内容进行改造,确实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当投资者和债权人知道企业的真实状况,将会失去投资信心,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自身利益。

将盈余管理和ST上市公司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ST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完善我国ST制度提供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如从资产减值,重组,公司治理,审计意见,高管薪酬,内部控制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设性观点和意见。当然,也不少人更多的是利用实证研究,运用适当的财务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自己的立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然也不少学者选取某个案例进行专门的实证分析。盈余管理手段至始至终都是研究的焦点,不少学者在盈余管理的各种假设条件基础的相关性研究上,多数选用了SPSS统计软件进行Lgsioitc回归性分析。也有学者用Excel等数据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虽然盈余管理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盈余管理会不断呈现出特定时期的特点。当然在总体环境变化不大下,还是有一定延续性、相关性。不少学者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进一步转入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琼斯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等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近年来很多文献围绕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的是上市公司这个大的背景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多数是2007年以前的,围绕ST板块的专门性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选取近几年的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拟选取截止2009年止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进行交易的曾受到过退市风险处理ST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运用修正的现金流量琼斯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选定前一年为ST当年为非ST或前一年为非ST当年为ST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其前后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框架:

1.引言

1.1 ST制度及盈余管理的背景

2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2.1 盈余管理动机

2.1.1契约动机

2.1.2资本市场动机

2.1.3监管动机

2.2盈余管理手段

2.2.1资产减值

2.2.2资产重组

2.2.3关联交易

2.2.4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

3.研究分析

3.1问题提出

3.2涉及的修正现金流量模型

3.3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3.4样本的每股收益

3.4.1t-1年为非ST,t年为ST

3.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

4统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4.1 t-1年为非ST,t年为ST样本回归4.1.1t-1年回归结果

4.1.2 t-1年回归结果

4.1.3 两年回归结果比较

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样本回归4.2.1t-1年回归结果

4.2.2 t-1年回归结果

4.2.3 两年回归结果比较

4.3盈余管理动向分析

5总结与建议

5.1结论

5.2相关建议

5.2.1完善会计准则

5.2.2完善ST制度

5.2.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5.2.4投资者增强自身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5.2.5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将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来研究主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检索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电子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研究前人的优点、缺点,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研究。

数据相关性分析,建立相关模型,获取真实的数据,定量分析。比较前后两年上市公司戴帽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变化,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比较结果找出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2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论文题目,师生双向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5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毕业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

(四)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一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

(五)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二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