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28b7f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a.png)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如生态补偿、污染治理等 。
03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的实践与案例
某水库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总结词
该水库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成功的,但在实践过程 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详细描述
该水库工程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在项目实施后的几年内进 行,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价了项 目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评价结果表明,项目的建设 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在采取相 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这些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 。同时,评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监测和调查的 数据质量不高、公众参与度低等,需要今后加强和完善 。
定义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 重新评估,以验证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为后续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 供依据。
目的
通过对水利工程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采取有效 的措施控制和减缓不利环境影响,同时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04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的结论与建议
结论
经过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以上结论,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工 程的优势,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其对环 境的不利影响。
在运营过程中,水利工程可能会对周边 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水污染、 生态破坏等。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如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了 河流生态等。
合理安排水库调度,保持河流生态流量,保护水生生 物和河流生态。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符合标准,防止水污 染。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1f9de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1.png)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随着水电站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水电站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价水电站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及其成因,为后续水电站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下面,本文将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1. 评价内容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受影响环境的范围主要包括水库库区、下游河流水域、河岸带、支流、调水工程等。
1.2 环境影响类型主要包括水文水资源影响、水环境影响、地质地貌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气象气候影响、人文影响等。
1.3 环境影响程度主要分为轻微影响、中等影响、重大影响,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细分。
1.4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水生态、地球科学、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2. 评价指标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需要根据不同的影响类型和受影响环境的范围进行考虑。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评价指标:2.1 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水位变化、流量的变化、水质的变化等指标。
2.2 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水域与河岸植被的变化、水中和河岸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等指标。
2.3 地质地貌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水库库岸线和下游河道河岸线的变化等指标。
2.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等方面的变化指标,如种类、数量、生长发育速度等。
2.5 气象气候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湿度、雾霾等指标。
2.6 人文影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景观、交通、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指标。
3. 评价方法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3.1 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水电站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和描述,根据相关的指标对受影响的环境作出判断,以及评价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3.2 定量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实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环境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水电站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后续水电站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018c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a.png)
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概述水电站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
本报告将针对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计划位于某省某市某县境内,总装机容量为XXX兆瓦,主要由大坝、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等组成。
该项目旨在满足当地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和投产后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因素,如施工尘土、烟气排放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建设对河流水质、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潜在影响,阐述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水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3. 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并提出噪声控制措施。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包括植被破坏、动物迁徙等,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
5.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对土壤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大面积挖掘、填埋等对土壤结构和质量的破坏,并提出土壤保护方案。
四、环境影响风险评估基于对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并结合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水电站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重点分析可能产生的灾害性事件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发现的环境影响与风险,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六、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提出对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环境的监测与监督管理方案,包括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和监测指标、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和报告等,以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规定。
七、社会影响评价除了环境影响,水电站建设还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本报告将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评估,如搬迁安置、就业机会等,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模板 水电站
![环境影响评价模板 水电站](https://img.taocdn.com/s3/m/50e3c2d433d4b14e85246874.png)
验收阶段
交付使用
噪声、固废、废水
二、 施工期工程影响源分析 (1) 废水 (2) 废气 (3) 噪声 (4) 固体废物 ①工程弃碴 ②生活垃圾
(5) 生态影响 淹没、 淹没、占地
移民安置
工程运行 (1) 废水 (2) 废气 (3) 噪声 (4) 固体废物 (5) 生态影响
工程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工程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工程“三废”排放量统计表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工程分析 工程施工 一、 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
废水、粉尘、噪声、固 废、植被破坏
弃土方
基础施工
主体工程建设
废水、粉尘、噪声、固废
施工建材、原料 配套工程建设 弃土方、废建材 废水、粉尘、噪声、固废
环境保护措施 水环境保护: 水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声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土壤环境保护: 土壤环境保护:
人群健康保护: 人群健康保护:
景观与文物保护: 景观与文物保护:
其它: 其它: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盖章) : 编制单位(盖章) : 编制日期年: 年 月 日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行业类别及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m2) 总 投 资 (万 元) 评价经费 (万 元)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代 码 绿化面积 (m2)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预期竣工日期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传 真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cface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2.png)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设施,但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水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引言水电站是一种以水力发电为主要功能的电力站点。
通常,水电站建设在靠近水源的地区,如河流或湖泊附近。
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水体的变化、水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迁徙的阻碍等。
因此,正确评估水电站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和范围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水电站的建设会导致周围土地的开垦,这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当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其次,水电站会改变水体的流动状况,可能引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并对水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
此外,水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噪音污染等也会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水电站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步骤。
通过评价,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部分: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水域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水电站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河流或湖泊的水质变化、鱼类迁徙和繁殖等。
2. 水资源利用:评估水电站对周围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水量的变动、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3. 土地利用影响:评估水电站对周围土地利用的影响,包括土地开垦、土壤侵蚀等。
4. 空气和噪音污染影响:评估水电站运营阶段对周围空气和噪音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废气排放、机械设备噪音等。
第四部分: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文成县九溪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文成县九溪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7852fba21614791611282a.png)
浙江省文成县九溪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一一年十月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①工程名称:文成县九溪水电站工程。
②建设地点:工程位于飞云江中游,文成县金垟乡驮羊尾村上游约80m处,该区河道宽阔,位于溪口村下游1.35km处,距文成县城约12km。
③建设性质:新建。
④工程任务:以发电为主。
⑤工程规模:九溪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691.4km2,正常蓄水位33.5m,相应库容334.25万m3,电站装机容量2×0.8万kw,经计算设计年平均发电量4010万kwh,设计年利用小时2506h,估算总投资16749万元,单位千瓦投资1.047元,单位电能投资4.177元/kwh。
工程总投资为16749.14万元。
⑥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116.72hm2。
其中水库淹没区总面积104.75hm2,工程永久占地面积2.73hm2,工程临时占地面积9.24hm2。
(2)工程分析工程为非污染生态型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期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施工噪声、爆破噪声、施工扬尘、固废等的影响;工程施工活动将可能对附近野生动物产生干扰,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排放使周围环境质量变化,同时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中含有SS,影响河流透明度,将对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生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工程库区淹没、永久性征地、施工临时用地将造成工程区域沿线植被损失。
水库建设后,由现状的山溪河流形态改变为湖库形态,坝址上游的工业、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排放将可能对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库水域增加导致植被损失、植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因水域面积扩大引起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种类和分布的变化;拦河建坝对飞云江流域水生生态系统的阻隔影响。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71ec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水电站建设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水电站建设工程不仅仅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一个完善的“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必要的。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开发项目的过程,目的是评估项目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份全面的、系统的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项目的影响范围、影响标准和影响程度等方面。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准备是一个开放式过程,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专家的意见,以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对于水电站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是必要的,因为水电站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1.项目概述这部分是介绍项目的概况,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的总体目标及实现方式等,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对该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阅读做好准备。
2.项目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是评价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包括建设区域及附近的区域。
水电站建设工程通常会对建设地区存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物品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评价项目对这些的影响范围非常重要。
3.环境评价方法环境评价方法是评价水电站建设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详细的数据来评价。
主要包括环境基线调查、模拟预测、评价模型的建立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方法。
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根据环境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主要表述水电站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相关的因素。
例如,水电站建设工程可能会对周围的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这部分的内容就应该对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可能引起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
5.环境影响管理计划环境影响管制计划是为了减轻环境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迪庆香格里拉中村桥水电站工程
![迪庆香格里拉中村桥水电站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65905c84868762caaed5f4.png)
迪庆香格里拉中村桥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建设单位:浙江瓯能集团香格里拉市尼汝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云南协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8月概述一、项目由来迪庆香格里拉中村桥水电站由浙江瓯能集团香格里拉市尼汝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水电站位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东部洛吉乡境内的洛吉河下游中村桥上游处,洛吉河是金沙江左岸的三级支流,水洛河的二级支流,尼汝河的一级支流。
中村桥电站坝址距洛吉河口2.6km,距香格里拉市89km,电站厂房位于洛吉河河口左岸。
坝址与厂房之间直线相距约2km。
该电站是尼汝河梯级电站的电源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17.2km2,年平均流量10.5m2/s。
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
水电站筑坝蓄水后,再通过引水系统引水至压力前池,再由压力钢管引到厂房发电,厂房安装四台发电机组,对应四个尾水口,尾水由尾水口穿过厂前道路排入洛吉河。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MW(2×1MW、2×2MW),多年平均发电量0.3228×108kW·h,年平均引水量2.36×108m3,总引水流量11.5m3/s,装机年利用小时数为5380h。
2004年,建设单位完成《香格里拉县尼汝河流域中村桥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2月30日取得香格里拉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出具的可研批复(香计工财[2004]16号)。
2005年3月,建设单位委托迪庆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所编制完成《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中村桥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中村桥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2005年4月7日取得迪庆州水利水电局关于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迪水电发[2005]30号)、关于水资源论证报告的批复(迪水电发[2005]31号)。
2005年3月,建设单位委托云南大学编制完成《迪庆香格里拉中村桥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5月12日取得迪庆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评审批意见(迪环自[2005]15号),同意项目建设。
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99b6a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c.png)
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一、工程分析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性质、规模包括项目组成、建设地点、规模和工程特性,重点要说明流域概况、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开发利用概况,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二)工程施工规划1、施工布置:工区布置、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料场规划及砂厂料的开采。
2、施工交通运输:对外交通和厂内交通。
3、施工导流。
4、施工进度及人数。
(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淹没、占地。
通过水库与工程特性指标(如库容、库面、库深)和工程占地分析,了解淹没、占地对土地资源、植被、动物栖息地、生态敏感区影响程度、范围。
2、移民通过移民数量,农村、城镇迁建区域及分布,开发方式、安置去向,分析移民与社会经济、土地资源(数量、质量)、水土流失、生态、生活质量变化的关系。
3、工程运行通过坝闸阻隔、工程调度及水文情势、水资源变化,分析对河流水质、径流、泥沙、水生生物等关系。
(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定量给出各类污染来源、数量、分布和排放方式、时段情况。
(五)替代方案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动植物)、人群健康等众多环境因子。
1、生态环境影响(1)工程建设占用土地(特别是农田或基本农田),对农业、森林生态环境影响;(2)爆破、土方开挖破坏地表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2、噪声源(1)爆破产生的噪声;(2)土石方开挖、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混凝土拌和系统等机械设备噪声;(3)场内外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
3、空气污染源(1)爆破、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产生的粉尘和扬尘;(2)搅拌机生产混凝土、骨料及砂石料破碎、水泥和粉煤灰运输装卸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3)燃油机械及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扬尘和废气。
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应预测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4、水污染源(1)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2)基坑废水;(3)混凝土搅和冲洗废水;(4)机械冲洗修理废水;(5)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
![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5a713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2.png)
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水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可再生、环保等优点,但是水力发电厂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水力发电厂建设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之中,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水力发电厂的建设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尤其是水库蓄水时会淹没大片土地,导致原有植被消失,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水力发电厂可能会改变水体的流速和水温,对鱼类的生长和迁徙造成影响,使得水生动植物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对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环境物理、生物、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研究水力发电厂建设前后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全面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水力发电厂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在建设前应充分评估水力发电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方案。
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土流失,避免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另外,水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也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除了评价与控制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外,我们还应关注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水力发电厂建设不仅可以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还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但是,建设水力发电厂也可能导致土地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在全面考虑环境、生态、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水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在水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9a3bd4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c.png)
水电站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本报告书为水电站环评报告书,对水电站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
本项目位于XXXX地区,总投资额为XXXX万元。
水电站将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结构的可持续性。
水电站将利用河流水势产生电能,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三、环境影响评价1.水资源利用水电站的建设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发电。
在环评过程中,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
经过专业人员的测算和模拟,水电站的建设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水资源的整体供应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水生态系统水电站建设对当地水生态系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估,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来减轻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会保留足够的河段保护区,保护当地珍稀物种的栖息环境。
3.土地利用水电站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
在环评中,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规划。
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田和生态敏感区的影响,并承诺进行相应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工作。
4.气候变化水电站建设对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水电站建设可能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测算和评估。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水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环境风险评估水电站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在环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和控制措施。
包括建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水库泄洪风险以及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风险管控措施。
五、社会影响评价水电站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环评过程中,对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d032cfb9d528ea81c779e2.png)
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建设单位:云南南盘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二〇一八年四月审定:核定:审查:校核:编写:外委单位:前言****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苗家寨附近的南盘江下游干流河段上,是《云南省南盘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中规划的第十级电站。
工程开发任务为单一发电,无农田灌溉、防洪、航运等要求。
电站装机容量为100MW(2×50MW),总库容50.33×106m3,正常蓄水位821.00m,死水位815.00m,调节库容15.69×106m3,水库回水长20.9km,具有周调节性能。
电站保证出力19.5MW,多年平均发电量4.06亿kW•h,年利用小时数4060h。
2005年8月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9月15日原云南省环保局(现为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许准[2005]164号文”对该报告出具行政许可决定书(详见附件2)。
****水电站于2005年12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3月首台机组(2#机组)进行试运行发电,2009年7月第二台机组(1#机组)试运行发电。
2011年12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现更名为****,以下简称“昆明院”)编制完成《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2012年1月31日云南省环保厅以“云环验[2012]14号文”对该报告出具了行政主管部门意见(详见附件1)。
2017年11月13日和15日,曲靖市环保局以曲环通[2017]171号和曲环通[2017]172号文分别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通知”和“认真落实中小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凡在曲靖市投入生产或运营3年以上,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的中小水电站项目,须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详见附件4和附件5)2018年1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电站有限公司委托昆明院开展云南省南盘江****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fbca3d0722192e4436f602.png)
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2017年9月修订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工程地理位置 (1)1.2 工程建设背景 (1)1.3 工程概况 (2)1.4 “三通一平”等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8)1.5 正常蓄水位和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10)1.6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8)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1)3.1 环境影响因素及源强分析 (21)3.2 环境保护目标 (24)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8)3.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1)3.5 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49)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0)3.7 环境管理及监测 (51)4 公众参与 (55)4.1 公众参与目的 (55)4.2 公众参与对象及方式 (55)4.3 公众参与过程 (58)4.4 公众参与结果 (58)4.5 公众意见与建议的采纳与反馈 (59)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0)6 联系方式 (6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某某水电站地处东经101°14'~103°3',北纬25°20'~27°12'范围内,位于某某江干流下游某某省和某某省的界河上,右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左岸隶属某某省某某州某某县,是某某江下游河段四座水电站(某某、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最上游的梯级电站,某某水电站上距攀枝花市213.9km,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2.5km,与某某、成都直线距离分别为125km和470km,与武汉、上海直线距离分别为1250km和1950km。
1.2 工程建设背景某某水电站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国函〔2012〕220 号)推荐的某某江干流下游河段4级开发方案的第一级,是“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的骨干电源之一。
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640a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f.png)
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利工程报告: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水电站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报告主要包括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大气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水体生态系统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水体水质变化、水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在建设过程中,水电站的堰建设、水库蓄水以及流量控制等因素会导致水体的水动力学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演替过程。
2.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水电站建设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包括: - 减少堰的建设对水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维护适宜的水位和流量,保证水生物的栖息环境;- 采取适当的水库管理措施,控制水库蓄水和排水的频率和规模,以减少对水体的冲击;- 引入适宜的生物调控措施,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三、土地利用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这会对土地利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包括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
2. 环境保护措施-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水电站与周边发展的空间关系,减少土地占用的面积;- 进行土地环境修复,对因建设而受到破坏的土地进行恢复和改良,提高土地的生态和农业利用能力;- 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土地利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 水电站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阶段主要对大气环境产生闲置土地毁坏、施工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等影响。
运营阶段则可能通过水库蓄水造成湿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2. 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严格的环保规范,要求施工方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 加强运营阶段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库蓄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水利水电站改造环评报告书
![水利水电站改造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d1ff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d.png)
水利水电站改造环评报告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旧水利水电站的运营效率,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我公司计划对某水利水电站进行改造工程。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改造水利水电站来提高其发电效率、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2. 工程地点:某省某市某县3. 原水利水电站年发电能力:XXX兆瓦4. 改造后预计发电能力:XXX兆瓦5. 改造工期:预计X年6. 投资总额:XXX万元三、环境影响评价1. 水文和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涉及水库蓄水和泄水的过程,对下游水文和水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根据现行的环保政策与标准进行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估,确保新水利水电站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将引入新的发电设备,可能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如选择高效的排放设备,对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加强对尾气排放的监测,以确保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
3. 噪声和振动影响评价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可能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为了减少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并采取隔音、减振等措施来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可能会对周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进行土地调查和评估,合理规划设施布局,最大程度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而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5.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水利水电站改造工程将对周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提高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为当地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其次,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水文和水生态保护措施a) 在工程建设前,进行水文调查和水生态评估,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确保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健康。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及环保措施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及环保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0ea9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3.png)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及环保措施【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农田浇灌、水产养殖、交通航运提供便利,加速经济发展。
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做好相应的环保措施,从而减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章主要就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及环保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1]。
在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作为我国重要的基建项目之一,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建设与使用,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分析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干预措施,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项目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水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项目主要是利用水资源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发挥农田灌溉、水力发电、防洪防旱的作用。
但是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与使用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会造成水生动物迁徙路线的改变,导致一些稀有水生动物濒临灭绝,例如中华鳃会在每年的9~11月回到长江上游区域繁衍下一代,但是葛洲坝水电站破坏了其迁徙路线,导致中华鳃数量快速下降[2];同时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建设废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水污染,影响水体质量,导致水域物种数量减少。
因此在实际评价工作中,需要评价水利水电项目对水生动物、植物以及水质的影响[3]。
②陆地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不但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陆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河流水位升高,会破坏周围植被的生存环境,导致陆地生物生存空间减小。
水电站环评报告
![水电站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adbd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png)
水电站环评报告1. 引言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电站建设也伴随着环境影响的问题,需要进行环境评价以保护生态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某水电站进行环境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2. 水电站基本信息•水电站名称:某水电站•位置:某省某市•装机容量:XXX MW•建设时间:20XX年•建设单位:某水电公司•运营单位:某电力公司3. 环境评价内容及方法本次环境评价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2.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环境保护措施4.监测与评估方法环境评价采用了以下主要方法和技术:•实地调查:对水电站附近的地理、水文、生物等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
•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等数据,评估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专家评审:邀请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和意见提供。
4. 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环境可能带来以下主要影响:•水文环境:水电站建设可能改变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水质,对河流生态系统和鱼类迁徙等造成影响。
•土地利用:水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可能需要清理部分植被和土地,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大规模水库蓄水可能导致周边气候的变化。
5.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轻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水文环境保护:采取适当的调水方案,保证下游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行;设立鱼类迁徙通道,减少鱼类的屏障效应。
2.土地利用保护:在水电站建设完毕后,尽快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减少土壤侵蚀。
3.气候变化应对:在水库蓄水前,进行气候影响预测,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可能的气候变化。
6. 监测与评估方法为了监测和评估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监测与评估方法:•环境监测:定期对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评估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物监测:采用定点观测和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等方法,评估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评估报告:定期编制环境评估报告,总结水电站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工程概况:工程开发背景:需要简要说明流域自然概况、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和开发现状(说明梯级、已建、在建工程)、规划环评的开展情况;重点对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水电专项规划等流域规划情况进行说明;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或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成果是受理、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工程开发在流域中的作用及流域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工程概况:1.阐明工程开发任务、开发形式、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等。
2.工程项目组成要完整,包括主体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水库淹没及占地、移民安置及迁、建工程、环保工程等部分。
3.工程平面布置图:枢纽施工总布置图。
4.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特性指标(坝型、坝高、各种水位、库容、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年平均发电量、工程占地、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土石方量)。
5.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淹没面积、人口、搬迁、生产安置人口、迁建新建城镇及工矿企业情况、复建专项规划等。
6.工程工期组成: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建期、施工组织、施工期高峰人数、总投资、环保投资。
7.若为复核项目,阐明复核的原因、复核的主要内容以及设计变更情况。
重点突出与环境联系密切的工程建设内容介绍,如开发任务、枢纽布置、施工工厂及布置、土石方平衡及渣场布置、施工导截流及初期蓄水、环境保护工程、工程运行调度、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建设等内容。
8.水电项目准备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之前,可先编制“三通一平”等工程的环评报告,经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但涉水工程不得纳入“三通一平”,如围堰、导流、大坝、厂房等主体工程。
9.若已进入筹建期,进行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要阐明“三通一平”工程、进场公路(已单独立项)的环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是否审批通过。
10.工程运行调度:发电、洪水、下游供水调度。
(二)工程分析(一)规划协调性:分析工程建设与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等综合性规划、相关河段水电规划、地方生态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地方工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及敏感区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二)环境合理性(工程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综合比选个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方案,并对工程推荐的生产、施工组织、电站运行方式进行换环境综合性分析。
给出典型断面工程、典型日、年流量水位过程线。
(三)影响识别和源强分析从工程枢纽区的污染源及源强、水库运行调度影响要素、移民安置区及专项改复建区的污染源等方面分析。
(四)污染因子采用类比法、物料平衡等进行定量计算,明确污染源强,非污染因子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必要时给出长远和累积性分析内容。
三、环境影响源分析:(一)分析方法及时段1.分析方法采用统计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法对主体枢纽工程和移民安置进行分析。
2.分析时段:施工期:掌握主体工程施工内容、工程量、施工时序、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识别引发环境影响的环节。
运行期:水库淹没、影响实物指标、损坏的植被类型、面积、工程发电运行方式和枢纽建筑物分布、运用特点,流域梯级开发联合调度运行。
(二)施工期:1.水环境:施工导流及水库初期蓄水,砂石加工废水,修配系统,混凝土冲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2.大气:明挖爆破3.生环境:交通运输,明挖爆破,施工场界噪声,辅助生产企业噪声。
4.生态环境:施工扰动地表,工程开挖,工程弃渣,料场开采。
5.社会环境:施工人员进驻,施工扰动地表。
(三)运营期:1.水环境:电站调节,水库泄洪(氮过饱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2.大气环境:水库泄洪(坝区雾化)3.声:机电设备运行4.生态环境:水库泄洪,大坝阻隔,永久占地,水库淹没,电站调节(坝下环境水生生态、局地气候、河道水溶)5.社会环境:水库淹没及永久占地,地方经济,粮食产量。
移民安置:水环境:生活污水,生活垃圾6.生态:占地扰动地表(水土保持,植被修复)7.社会:移民搬迁(四)环境现状(工程区域、移民安置)(一)污染源调查:1.水库淹没涉及十余家小型的铅、锌、铜采选工况企业及采选尾矿渣堆场,针对每一家企业的污染源及数量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
2.对典型尾矿渣及原料、半成品料、周边土壤等进行了采样监测,采用浸出试验、淋溶试验等方法明确固废性质及土壤污染状况。
3.对河流底泥、水质、工程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重点采样监测,明确工程区地表及地下水受工况企业污染的状况。
(二)重点关注对环境敏感区、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评价,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资源现状,重点评价项目专业性较强时可请专业单位开展专题调查与评价工作。
(三)重点关注文物古迹、移民安置点及专项改复建区的现状调查。
在介绍区域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评价范围内(包括工程区域及移民安置区)的环境现状。
(四)生态现状评价:1.陆生生态现状评价: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2.水生生态现状评价:是否有鱼类“三场”,洄游通道分布。
特别要明确区内是否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惜动植物,珍惜特有鱼类的分布,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
(五)项目涉及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明确工程的区位关系,简要介绍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五、环境影响预测根据评价因子识别及筛选结果,结合环境敏感对象及保护目标,确定重点评价内容,按照施工期,运营期分别进行评价:(一)水环境影响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水文情势、水质、水温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电站运行后,水库电站运行使库区和大坝下游河道流速、流量、水温等发生变化,产生的影响因不同类型,不同运行方式,环境影响不同。
预测电站单独运行、与上游龙头水库梯级运行调度两种不同工况下库区和大坝下游河道流量、流速、水位等的变化。
2.对水质的影响-n、tp、tn、铅等预测因子,采用s-p模式、狄龙模型、重金属吸选择bod、nh3附平衡模型进行水质预测。
重点预测评价工程施工期产生废水对河流中ss浓度的影响。
运营期(包括移民安置)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对库区、坝下游(或减脱水河段)及河口的水体影响,水体富营养化。
3.对水温的影响采用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efdc计算了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补充同类水库实测水温和异重流观测资料。
针对调节性能好的年调节、不完全调节电站,明确下泄低温水的沿程变化情况,评价低温水对水生物、用水单位的不利影响。
(氮饱和对下游水的影响,另:关注工程截流,水库初期蓄水期间的水环境问题。
)影响水流变缓,自净能力减弱。
(二)生态环境:评价重点: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水土流失、大坝阻隔和水环境的改变对水生生态及鱼类的影响。
1.水生生态影响:水文情势造成的生境变化。
对下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的影响,对国家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珍惜濒危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繁殖特性、“三场”分布、洄游通道、重要经济鱼类和渔业资源等。
2.陆生生态:水库淹没、工程占地,施工期及移民安置过程中对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的影响,对陆生动物分布与栖息地的影响,对生态完整性、稳定性、景观的影响。
3.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施工时弃渣场、施工围堰、工程枢纽占地区、交通道路开挖扰动区域、料场开采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开外表土、移民安置、开挖建设。
(三)声环境、大气环境工程施工或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及局部声环境影响,施工时爆破产生的粉尘及运营库区雾化。
(四)社会环境工程施工对当地的交通影响,电站运行时对当地土地利用的影响,电站运行时对当地经济状况、就业的影响。
(五)移民安置对移民生活、就业、经济状况的影响,安置区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角度进行农村生产移民安置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垃圾场选址等),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改革及环保政策)。
(六)环境地质水库形成及电站运行时对水库库岸稳定及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分析。
(七)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与敏感区位关系,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保护对象的影响。
六、环境风险评价1.重点评价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中具有爆炸、火灾、有毒有害风险的物质的储存场所(如油库、炸药库、库区清理的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等),突发性污染事故产生的水质风险,预测在风险事故下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提出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2.涉及生态敏感区域、不同流域开发等项目,重点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风险;3.具有供水任务的项目要重点分析供水水质风险,退水风险等。
4.洪水或由破坏性地震导致的溃坝风险、传染病流行风险等分析内容采用专项报告。
七、环保措施按预测结果,结合环境敏感对象、环境保护目标,按施工期、运行期分枢纽、移民安置区提出环保措施,且与工程设计相协调。
包括:保护对象、目标、措施内容、设施规模、工艺、实施部位、时间、实施保证措施、预期效果分析等,在此基础概算环保投资,编制环保措施布置图及有关措施设计图。
环保措施分为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区环保措施两个部分。
枢纽工程: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含下游流量保障措施)、陆生生态、水生生态(鱼类增殖放流站)、环境空气、声环境、水土保持、垃圾处理、人群健康保护、环境保护及监测等。
移民安置:生活污水处理措施、生活垃圾处理、陆生生态、水土保持、饮用水源监测保护、安置区人群健康、环境管理及监测等。
电站运行方式不同,对应的环保措施不同,主要包括:(一)水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生产废水(沙石料加工系统废水量大)、生活营地污水处理设施,要考虑施工高峰期。
库底清理应提出水质保护要求。
2.运营期生态流量、水温恢复、鱼类保护、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移民安置环保措施。
生态流量:确保下泄流量的下泄措施及在线监测措施。
鱼类保护措施: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修建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加强渔政管理等。
人工增殖放流:采用人工繁育的方法补充因工程建设受影响的鱼类资源;过鱼设施:减缓对于迴游性鱼类等重要鱼类受大坝阻隔的影响,创建过鱼通道让鱼类繁殖体越过大坝,为亲鱼繁殖、鱼卵孵化、幼鱼索饵以及为幼鱼和繁殖后的亲鱼降河创造必要条件,也为大坝上下游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提供条件;分上行通道(鱼闸、鱼道、升鱼机、集运鱼船、仿自然旁通道、特殊通道)和下行通道(栅栏、行为障碍等),以上行通道为主。
下泄低温水对下游农业生产和鱼类繁殖生长,提出分层取水和水温恢复措施,从工程设计和管理上保证,造成脱减水河段,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用水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确定生态流量并有泄水建筑物以确保生态流量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