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和社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于社会法阅读笔记
胡润经济法10级S100348 什么是社会法
相对于概念、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的民商法、行政法来说,“社会法”的概念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中似乎还比较模糊。
在我阅读的探讨经济法于社会法关系的资料中,“社会法”这个概念在通常具有3种意义。
首先是在部门法概念之上、类似于公法——私法这对概念的层面上,它指在公私法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不同于传统部门法具有明显公私法属性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以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的。
这些部门法的集合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相对于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
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法是包含于社会法之中的。
在我国的立法体系之下,这一概念的社会法除了经济法律规范之外,还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200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2001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200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
在另一个层面,“社会法”一词的使用,不是一个宽泛的部门法范围概念,而是有确定外延的部门法——或者说是类似部门法的法律集合。
比如,一些学者,如王全兴教授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将“社会法”这个概念定义为“狭义的社会法”,特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i。
在立法层面,我国的“劳动法”大致应该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社会保障法应该包括:2010年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11年七月一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而中国的立法机关对于社会法的定义似乎和学者的观点有一些不同。
在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做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部分组成。
其中社会法类的立法共五部,包括:《工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先生的解释,这个法律体系中的“社会法”,“它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
”ii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其立法规划分为宪法及相关法律类、
民商法类、行政法类,经济法类、社会法类、刑法类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类七个部分。
其中,社会法类包括如下规划中的法律:《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劳动合同法》、《农民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
iii这几部法律规范的法律关系应该属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关系。
这一立法机关的权威提法上我们能看出,中国的立法机关承认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相互独立性。
再结合现实的立法内容,可以说立法机关是将社会法定义为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之外的其他所有保障全社会或者社会某一部分群体利益,调整相关社会活动的法律关系的法律。
“社会法”一词除了以上两个使用较多的含义之外,它还在法理学或者法律史领域被作为和自然法、制定法相对的概念来使用。
经济法和社会法的法域属性
法域属性问题的产生源于传统罗马法上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由于传统公法和私法在价值追求,调整对象,具体的法律制度上有鲜明的区别。
所以自古以来,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法律部门都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划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法律制度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不断有一些很难被绝对的归为私法或者公法的法律出现,这种传统的法律领域的两分法已经很难适应现实的法律。
而所谓的法律社会化,是指“基于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再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协内在结合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变革,由契约伦理到社会正义并与此对应要求阵法干预到限制政府干预的时代精神变革,由市民社会——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的社会结构变革所发生的私法社会化和公法社会化的法律变革过程。
”iv在这样一种法律制度演化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新的法律领域,称为第三法域。
如果单独看从公法法域或者私法法域来看,经济法和社会法(在这里我们将社会法定义为我国立法机关界定的包括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和特殊群体利益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
)具有很多两个不同法域的元素。
比如经济法中政府或相关的公共机构对于经济活动的调控明显带有公法的属性;另一方面,从经济法调整的微观经济关系的手段上来看,如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为民事责任,对于权利义务的分配所依赖的法人制度等内容都体现了经济法的私法属性。
社会法,以劳动合同法为例,权利义务的分配体现了立法权对于特殊群体的保护。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对于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明显体现的了劳动合同法的公法强制性。
而以立法对以订立劳动合同这种形式确定劳动关系,本身又体现出社会法对于双方意愿的尊重,具有明显的私法性质。
应该说,对于经济法和社会法共同具有公法和私法属性,进而认为两者在法域属性上属于第三法域应该说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但是,这并不是其被归入第三法域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相反,第三法域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是由于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勃兴v。
这一观点的代表为拉德布鲁赫,他的著名论断是:
如果要用法律语言来表述我们所见证的社会关系和思潮的巨大变革,那么可以说,由于对“社会法”的追求,私法与公法……之间的僵死划分已越来越趋于动摇,这两类法律逐渐不可分地渗透融合,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法律领域,它既不是私法,也不是公法,而是崭新的第三类:经济法与劳动法。
vi
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法学家们对于第三法域的提出和研究是建立在经济法和社会法现象出现的基础之上的。
因而经济法和社会法所具有的第三法域的属性并不是由他们本身兼具的公私法属性而表现出来的。
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关系
如果认为社会法是社会之法,包括了所有在公私法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础,以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为目的的法律,也就是在广义的“社会法”的定义下来比较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关系的话,由于经济法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使得经济法成为了社会法的组成部分。
vii
王全兴教授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谈到这个问题时,主要论证了经济法的社会性。
也就是说,如果把社会法认为是经济法之上的一个概念,那无疑经济法是包括在社会法之中的。
经济法本身体现出来的社会性使得经济法成为了独立于行政法等公法和民商法等私法的独立法律部门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如果从中间含义上来理解社会法,认为社会法包括的内容是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特殊群体利益保护法的话。
经济法和社会法在调整的范围,核心价值,调整手段上都有不同。
而在功能上又是相互配合的。
从调整范围来看,社会法主要关注的是劳资关系和社会分配领域,以及特殊群体利益的保护。
可以说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而且有针对性的。
经济法则关注的领域涉及到国家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方方面面,或者说是绝大部分方面。
从市场主体一直到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只要存在市场缺陷,就有可能为经济法所关注。
从核心价值来看,社会法追求的是基本人权的保障,社会的基本公平。
在社会法调整的范围内,讲求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而经济法则追求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结构的平衡。
强调市场竞争的充分。
讲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从调整手段来说,社会法显得相对单一,在其立法范围内通过法律对于社会基准、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
而经济法对应的国家调控手段则多种多样。
可以说,社会法和经济法作为两个关系特别密切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法律部门,其存在是客观的。
但作为相对于传统的公、私法,发展历史还很短,而且更新变化的速度还很快。
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法理论及制度的建立,亟待经一步的发展。
i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第153页
ii参见杨景宇2003年4月2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讲座第一讲中有关《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的讲座讲稿。
/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16546&pdmc=010505
iii参见《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zhengfu/2004-01/09/content__1268128.htm
iv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第148页
v参见赵红梅论文《论社会法的再勃兴》,原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
vi(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页77。
转引自赵红梅,《社会法的再勃兴》
vii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第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