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论文】空调智能控制大学毕业论文
【关键字】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新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到建筑中,使得建筑的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智能建筑主要由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大系统组成。
智能建筑也往往是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开始。
本文主要阐述,智能建筑中的中央空调(冷冻站)系统的PLC控制设计。
通常大型建筑都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中央空调系统,由三台冷却水泵、三台冷冻水泵、两台冷却塔风机、两台冷水机组等主要设备组成两套制冷系统,其中冷水机组是由设备生产厂成套供应的。
它一般是根据空气调节原理及规律等由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的。
冷水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与蒸发器组成。
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压缩后的制冷机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变成液体,析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并在冷却塔里排入大气。
液体制冷剂由冷凝器进入蒸发器蒸发吸收热量,使冷冻水降温,然后冷冻水进入冷风机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本文主要是通过用plc对中央空调中变频器的控制来调节中央空调的各参数以达到所需要求,通过上位机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下位机系统(区域工作站),共同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控制,上位机主要有PC机和激光打印机以及由MCGS构成的人机交互界面组成,下位机主要有TP21触摸屏和FX-1S-14MR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
关键词:空调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空调机组自动控制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s economy, a high degree of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the new high-tech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building, making the intelligentbuilding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As we all know, intellig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from the major automation systems (BAS), communications automation system (CAS) and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 (OAS) three system. tend to be from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utom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Freezing Point) PLC control system design.Usually have two set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r two or mor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water pump from the Big Three, three chilled water pumps, two cooling tower fan, two chiller comprising two sets of major equipment such as refrigeration system, cold water Units from complete set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lant supply. It is based on general principles and law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uch as automatic control from the microprocessor. Chiller from the compressor,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components. Compression of the refrigerant compressors, compressed into the refrigerator condenser, cooling water cooling, a liquid, precipitation heat away from the cooling water and cooling Tarja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Liquid refrigerant from the condenser into the evaporator evaporation absorb heat, chilled water cooling and chilled water fan coil absorbed into the cold air in the heat.This paper is mainly used by th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plc in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to regulate the control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in all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host computer system (central management workstations), the under-machine system (Regional workstations), the common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the PC main PC and laser printers as well as by the MCGS a component of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the crew mainly TP21 touch-screen and FX-1S-14MR PLC components.Keywords:air-condition; PLC;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目录1 绪论1.1空调系统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己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
汽车空调的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的毕业论文汽车空调的毕业论文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在炎热的夏季,汽车空调的作用更加凸显。
本篇论文将探讨汽车空调的原理、技术发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汽车空调的原理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
首先,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下来,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将高温气体转化为高温液体。
然后,高温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制冷剂蒸发吸收周围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
最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二、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空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主要依赖于机械压缩和蒸发的原理,但这种系统存在能源消耗大、制冷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一代汽车空调技术逐渐兴起。
1. 电动压缩机技术电动压缩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空调技术。
相比传统的机械压缩机,电动压缩机能够更高效地运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电动压缩机还能够根据车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进行智能调节,提供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
2. 可变制冷剂流量技术可变制冷剂流量技术是另一种新兴的汽车空调技术。
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而可变制冷剂流量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车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实时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提供更加精确的制冷效果,同时减少能源消耗。
三、汽车空调对环境的影响尽管汽车空调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驾乘体验,但它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汽车空调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传统的机械压缩系统,其能源消耗更为显著。
这不仅增加了汽车的碳排放量,还对能源资源造成了浪费。
其次,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传统的制冷剂氟利昂(CFCs)被证实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然而,一些新型制冷剂虽然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小,但其温室效应却很高,对全球变暖造成负面影响。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精品1总体方案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分体式空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户式中央空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就室内居住环境而言,恒温环境并非是卫生和舒适的。
因为除了温度外,还有湿度、空气流速、空气洁净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到舒适的程度。
而传统的中央空调靠设置机械温控开关来实现房间的恒温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一方面操作不方便;另一方面温度波动范围大,不但影响人的舒适感,而且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耗。
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的环境因素,调节风机的转速,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又节省电。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中的C51系列的单片机[3]的出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推动了工业生产,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而本次设计就是要通过以C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空调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1方案一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空气进行温度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采集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然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系统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情况。
在整个设计中,涉及到温度检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以及电源的设计等电路。
其中单片机的控制程序是起到各个电路之间的相互协调,控制各个电路正常工作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方框图如下:图1-1 方案一设计图框该图控制简单,思路清晰,各单元模块的相互衔接较简单,同时成本低廉,用的各种器件都是常用器件,更具有使用性。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姓名:杨耀武专业名称:信息工程指导教师:黄宇讲师摘要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温度检测与控制占有很重要地位。
温度测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数量居各种传感器之首。
目前,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集成式方向飞速发展。
本论文概述了温控器的发展及基本原理,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特性。
分析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优劣。
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系统研制的理论基础,温度采集等部分的电路设计,并对测温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
同时在介绍温度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
针对测温系统温度采集、接收、处理、显示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进一步介绍了单片机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及软件实现。
利用Proteus7.6进行了可行性的仿真,利用单片机开发板验证在实际电路中能起到的效果。
试验证明,这套温度控制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很好的可拓展性,控制简单方便。
课题初步计划是在普通环境下的测温,系统的设计及器件的选择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关键词:DS18B20 单片机温度控制1602液晶显示AbstractIn the automatic control area,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controling have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has a wildly applying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science reasearching and daily life of people. Therefore, the number of applying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omes first of all kinds of sensor. At present,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s transformed from analog type to digital integrated type with a very fast spe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and fundamental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cluding the character of this kind of sensor. It also analys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which named DS18B20. On that basis, the paper also ha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ystem developing and the circuit design of temperature monitoring. Besides,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also took on desk.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er of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mposition of totality about this system, which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function of the thermometer system. Then a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is about the applying of Microcontrollers and the applying of different parts made by different hardwares and softwares in the system. In order to check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the expansibility of the Microcontrollers system, the auther used Proteus 7.6 to do the testing and got a pretty good result.This system put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in normal situation as a confirm condition. All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component is also based on this suppose.keywords: DS18B20, Microcontrollers, Temeperature Controling, 1602 Liquid Crystal Display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 I II 前言 .. (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功能 (2)1.1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与选择 (2)1.1.1 常用的测温方法 (2)1.1.2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 (2)1.1.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4)1.2 总体方案的确定 (6)1.3 系统实现框图 (7)2 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7)2.1 系统工作原理 (7)2.2 系统相关硬件及模块介绍 (8)2.2.1 温度采集电路 (8)2.2.2 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 (9)2.2.3 温度显示电路 (10)2.2.4 按键功能设置电路 (11)2.2.5 继电器控制电路 (12)2.2.6 存储数据电路 (12)2.2.7 报警、音乐电路 (13)2.2.8 电动机电路 (13)3 仿真软件介绍 (15)3.1 Keil uVision2软件 (15)3.2 Proteus软件 (16)4 系统硬件设计 (18)5 系统软件设计 (20)5.1 DS18B20数据通信概述 (20)5.2 LCD1602液晶数据显示概述 (23)5.2.1 接口信号说明 (23)5.2.2 控制器接口说明 (23)5.2.3 控制接口时序说明 (25)5.3 存储器24C02数据存储概述 (26)5.3.1 I2C 总线的定义 (26)5.3.2 I2C 总线的时序 (27)5.3.3 数据传送 (27)5.4 软件程序设计 (28)6 仿真及实验结果 (31)6.1 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6.2 调试结果 (32)总结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件1 系统硬件电路图 (37)附件2 系统软件程序 (38)前言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空调自控系统研究与设计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生产及办公的环境要求也日益曾长了,而中央空调自动控制就给人们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空调自动化程度决定着智能楼宇建筑的科技水平高低。
所以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本论文的作用就是介绍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自控系统时的一些方案。
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空调的原理,并结合一些原理图更加直观的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
本论文介绍了空调的自动控制方案以及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本论文还通过一些烟厂实际工程的空调自控系统来详细的介绍空调自控方案设计。
关键词:空调原理监控系统空调自控系统水系统2目录34第1章绪论1.1空调体系的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楼宇、厂房的空调自控系统也迅猛的发展起来。
并成为21世纪的主流。
所谓空调自控就相当于给空调加上“灵魂”和一个大脑,以提高生活和生产环境,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而空调自控系统在各行各业、各种办公楼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方面,在空调自控系统中,通过对空气的纯净度、湿度、温度、流速等的处理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
另一方面,据统计在楼宇建筑中空调的能耗占60%左右,为使空调系统运行效果达到最佳,并且更加节能环保。
因此空调系统研究有很大的经济效应。
1.2空调系统的发展状况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世界上HVAC系统的控制从五十年代就采用气动仪表控制。
六十年代改进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七十年代采用专用微型计算机进行集中式控制。
直到1984年,XXX福特市第一栋采用微型计算机集散式控制的大厦出现,标志着智能建筑的开始。
集散式控制(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目前以趋于成熟。
作为掌握体系中的单元掌握器,国内外首要采用PID掌握,因其掌握简单,成本低、技术较成熟、易于实现、参数方便调整。
在氛围调节中应用较为广泛。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论文暖通空调设计论文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技术,并针对其中一建筑进行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理、应用技术、设计方案、运行效果一、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指以人为中心,为了改善人们在室内的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备的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因此,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一)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室内热传递热负荷、室外热传递热负荷和风量热负荷。
根据建筑的建筑面积、墙体、窗户、楼顶、地面、人员活动和设备等因素,利用热传递计算公式和热负荷计算软件,得出室内外热负荷的数值,为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供热系统的设计供热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锅炉、循环水泵、换热器、水处理设备等。
供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供热需求和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热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供热系统的容量,并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及管道布局,使其满足建筑的采暖需求。
(三)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通过空调机组将处理过的新风送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排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室内污染的废气排出,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设计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通风需求和舒适性要求,合理选择空调机组和风机,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管道设计。
三、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技术(一)变频技术变频技术是目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频率,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运行的灵活性。
利用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的热负荷情况和人员的需求,调整空调机组的负荷和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毕业论文冷库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摘要
本课题源于学院冷库实训室建设,本项目主要为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提 供制冷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的实训及课程设计,同时为其他专业提供了设计控制 电路的对象,实现对冷库的过程控制,也为周边院校和企业提供服务,实现资 源共享及减少实训开支。由于冷库的控制系统要求较高,能量传递系统复杂和 冷库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冷库实训室必须保证系统的操作无误和运行可靠,根据 实训和企业真实冷库的要求,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设计一套集控制和监控 功能为一体的控制系统。
/ll二、兰 / :.一:..j....。。........_J
图l 2化霜循环模式
该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平衡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中的压力,为机组的循 环切换做准备。
关闭蒸发器风扇,吸气电磁阀。并手』玎旁通电磁阀和蒸发器接水盘加热器. 过程的平衡时间在控制器巾平衡时『自J选项中设置。待平衡过程结束后,系统自 动进入化霜模式2。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毕业设计课题名称可编程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姓名孙成彩学号所在系电子电气工程系专业年级P10电气七班指导教师张德迪职称讲师二O一三年四月十四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中央空调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商场、办公大厦等场所中,传统控制系统中在控制较适宜的温度的同时,却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央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央空调冷冻泵机组控制系统,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及有效节能提供了技术条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了传统中央空调的缺点,即冷冻泵、冷却泵不能自我调节负载,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随着变频技术日趋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
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 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 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 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理论分析,验证了以出回水温差为根据对其进行变流量控制的可靠性。
对变频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实现温度信号远距离传送,设计了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
通过西门子TD200 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最后使用MCGS 工控组态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组态设计研究。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变频器;PID;RS-485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中央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2)1.2.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2)1.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发展 (3)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工作 (4)第2章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 (5)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5)2.1.1 概述 (5)2.1.2 制冷原理 (5)2.1.3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 (5)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5)2.2.1 变流量空调系统概述 (5)2.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实现方式 (7)2.2.3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9)2.3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10)2.3.1 软启动设备介绍 (10)2.3.2 软启动器的应用场合 (10)2.3.3 软启动器与变频器之间的区别对比 (10)2.4 PID控制的设计 (11)2.4.1 PID控制原理 (11)2.4.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2)2.4.3 PID的反馈逻辑 (12)2.4.4 P、I、D参数调整原则 (13)2.4.5 对空调系统的PID变频控制 (13)2.4.6实现设定值的自动调节 (13)2.4.7 PID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13)2.5 本章小结 (15)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6)3.1 变频器的原理 (16)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性能介绍 (16)3.2.1 主要特征 (17)3.2.2 控制性能的特点 (17)3.2.3 保护功能 (17)3.2.4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 (17)3.2.5 使用变频器设计系统时需注意的问题 (18)3.3 PLC选型 (18)3.3.1 PLC简介 (18)3.3.2 PLC控制功能的选择 (18)3.3.3 西门子S7-200PLC介绍 (20)3.3.4 模拟量IO模块的种类 (20)3.3.5 EM231技术指标 (21)3.3.6 EM232技术指标 (21)3.3.7 EM231 RTD接线及注意事项 (21)3.4 PT100温度传感器 (21)3.5 PT100温度变送器 (22)3.6 人机界面设计 (22)3.7 系统硬件设计 (23)3.8 本章小结 (25)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6)4.1 设备间通讯 (26)4.1.1 RS-485介绍 (26)4.1.2 USS协议 (26)4.2 PLC的初始设定 (27)4.3 PLC主程序流程图 (29)4.4 PLC编程软件 (30)4.5 程序设计 (30)4.5.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IO分配表 (30)4.5.2 程序中使用的存储器及功能 (31)4.6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MCGS组态 (32)4.6.1 MCGS组态软件简介 (32)4.6.2 MCGS 6.2通用版介绍 (32)4.6.4 系统脚本程序编写 (34)4.6.5 组态运行界面 (35)4.7 本章小结 (36)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C (40)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保证温度恒定,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例如酒店、宾馆、办公大厦、商场、工厂厂房等场所。
毕业设计(论文)-利用plc、变频器设计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管理资料]
设计论文题目:利用PLC、变频器设计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设计时间:~系别:电子电气工程系设计班级小组:电气083班(第一组)指导教师:设计学生:摘要作为现代使人生活舒适的家用电器,空调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它已像冰箱、电视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电器。
①经济节能: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开机计费,不开机不计费,有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
②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
③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④个性化:中央空调系统以区间为单元,满足用户不同区间需求,室内末端安装采用暗藏方式,不影响室内的审美观,不占据室内空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⑤简化管理:于采用不同区间单独控制系统为用户所有,产权关系明确,可简化空调设施管理。
⑥提升档次:中央空调主机可以避免破坏楼体的整体外观,使用户充分享受高档综合环境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及量贩档次。
⑦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而可编程控制器PLC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灵活,拓展型号等优点,不仅能满足设计系统的精度,还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减小运行费用。
再加上变频器的使用,把380V的交流变成直流再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比较省电,比直流调速维护方便。
本论文就是在己有的通用变频器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变频调速,通过调速来改变耗能大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毕业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 作者签名:
2.1 温度检测部分.......................................................................................................... 2 2.2 红外线检测部分...................................................................................................... 3 2.3 显示部分.................................................................................................................. 3 2.4 按键部分.................................................................................................................. 3
5.系统的调试与仿真....................................................................................... 17 6.总结和展望....................................................................................................20 参考文献...........................................................................................................20 附录................................................................................................................... 21 致谢................................................................................................................... 31
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能源的日趋减少,大气污染愈加严重,节能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空调正朝着节能、舒适、静噪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如变频空调,它刚一问世,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家用中央空调将全部居室空间的空气调节和生活品质改善作为整体来实现,克服了分体式壁挂和柜式空调对分割室的局部处理和不均匀的空气气流等不足之处。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装可实现美观典雅和舒适卫生的和谐统一,是国际和国的发展潮流。
可以预料,下世纪的空调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目前空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几乎很难找到没有单片机足迹的领域。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微型单片机系统以其体积小、性能价格比高,指令丰富、提供多种外围接口部件、控制灵活等优点,亦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空调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室温度。
本文将初步的讨论单片机与空调的结合,用单片机控制实现空调的各项基本功能。
1.2 空调的概述“空调”(room air conditioner) 即房间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给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
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由被称为制冷之父的英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有的地方译作开利)于1902年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
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窗式、分体挂壁式、分体立柜式、吊顶式、嵌入式、小型中央空调等。
1.2.1 空调的基本功能说明(1)电辅助加热市面上的冷暖空调分为普通冷暖空调和带辅助电加热冷暖空调,而带辅助电加热冷暖空调又分为采用电阻丝发热的和采用PTC 材料发热的冷热空调。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The XXX large buildings。
XXX。
accounting for about 50% of the total energy n of the building。
Usually。
the load of the chiller in the central air ning system XXX with the change of seasonal temperature。
while the matching chiller XXX the load。
almost running at 100% load for a long time。
causing a great waste of XXX and quality of the central air XXX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entral air ning system。
and then uses Siemens S7-200 PLC as the main control unit。
adopting nal PID control algorithm and controlling the water pump speed through Siemens MM440 frequency converter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can adjust the flow rat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load n。
achieve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save a lot of energy.Keywords: PLC。
central air ning。
controlThe central air XXX system is an essential facility for modern large-XXX。
汽车空调系统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系统毕业论文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它可以为车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帮助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汽车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组成部分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
汽车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家庭空调大体相似,但是由于其工作环境和特殊要求,与家庭空调存在一些差异。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剂负责吸收车内热量并通过压缩冷凝回汽车外部。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控制器等部分。
空气循环系统则由风扇、空气滤清器和空气管道等部分构成。
1.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主要有两种类型:离心式压缩机和活塞式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多用于小型车辆,离心式压缩机则通常用于大型车辆。
通过压缩,压缩机将制冷剂的压力提高,将其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2.蒸发器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循环制冷剂使热空气被吸入并冷却,从而提供冷风。
蒸发器通常安装在车内,它可以利用汽车的空气循环系统将冷空气传递到车内。
3.冷凝器冷凝器通过迅速冷却高温高压气体使其变成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安装在车辆前部的散热器后面并附加了一个风扇,以增加散热效果,进一步将热量从制冷剂中转移。
4.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运作。
在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中,控制器通常由车载电脑或面板上的控制开关控制。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控制器逐渐由无线电子设备和手机应用程序取代。
5. 风扇风扇用于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吹送空气。
风扇和压缩机一起工作,并通过吹送空气使制冷剂在汽车空气循环系统中循环往复。
风扇的速度可以通过控制器或开关来调节。
6. 滤清器滤清器用于过滤车内进入的空气,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
滤清器通常安装在车辆上部,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灰尘,烟雾和其他无害物质,保证车内空气的质量。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要保持汽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文旨在探究空调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论文的主题和目的,概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并阐明论文的结构和组织安排。
空调系统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已有许多研究和文献探讨了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和技术。
这些文献回顾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并提供了各种技术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现有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传统的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设计方法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和直觉,并且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试错和调整。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这种方法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可以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空调系统设计。
除了设计方法,现有的文献还介绍了许多空调系统设计的技术。
例如,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收集和监测空调系统运行时的数据,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
另外,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热泵技术和换热器技术等。
然而,尽管已有许多研究和文献,但在空调系统设计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空白。
例如,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和用户需求,以及如何实现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空调系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空调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填补研究空白。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上所述,空调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填补研究空白。
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段详细描述了用于开展空调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数据收集方法、实验设计、样本选择等,以确保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数据收集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收集有关空调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信息。
实地调查:对现有的空调系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实际运行情况的数据。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送问卷调查,以了解用户对空调系统的需求和意见。
(完整版)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PLC的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based on PLC学生姓名:邓英杰指导教师:刘雨合作指导教师:专业名称:轮机工程所在学院: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二〇一五年六月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前言 (3)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国外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3)1.2.2 国内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第二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6)2.1 中央空调原理与结构 (6)2.1.1 空调制冷与制热原理 (6)2.1.2 中央空调结构介绍 (6)2.2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7)2.3 变频器工作原理 (8)2.4 PID作用概述 (9)第三章控制系统硬件介绍 (10)3.1 PT100温度传感器和变送器 (10)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 (11)3.3 西门子S7-200系列PLC (11)3.3.1 S7-200系列PLC简介 (11)3.3.2 CPU226技术指标 (12)3.3.3 EM231模块及EM232模块技术指标 (12)第四章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13)4.1 STEP7-MICROWIN软件介绍 (13)4.2 空调启动流程图 (13)4.3 送风量调节PID程序设计 (14)4.4 加热器顺序启停梯形图 (17)第五章监控系统画面的组态软件设计 (19)5.1 WinCC flexible2008简介 (19)5.2 画面及说明 (19)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 (26)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因为其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当中,正逐步取代由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所组成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系统毕业论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汽车空调系统不仅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还对汽车的效率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膨胀阀等部件,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制冷和调节温度。
2、供暖系统:包括加热器、水箱、水泵等部件,负责在寒冷天气中为车内提供暖气。
3、通风系统:包括风扇、风道、空气滤清器等部件,负责将新鲜空气引入车内,并排除湿气和异味。
4、控制面板:包括各种控制按钮和显示器,供驾驶员或乘客操作和控制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和制热循环来调节车内温度。
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输送到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并冷凝成液体,然后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汽化,最后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完成一个循环。
在制热循环中,发动机的热量被导入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在经过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回到热交换器继续传递热量。
三、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考虑因素和发展趋势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车辆的尺寸、形状、重量、行驶速度、乘客数量和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等。
设计者需要在满足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需求的同时,确保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不受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和环保也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节能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汽车空调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
例如,采用更高效的压缩机、优化制冷剂的充注量、改进热交换器的设计等手段都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
采用环保型的制冷剂和材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智能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汽车空调系统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空调毕业设计论文
空调毕业设计论文空调毕业设计论文引言:空调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空调的功能和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篇论文将探讨空调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空调的发展历程空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水流和风力来调节室内温度。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空调技术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
首个商用空调系统于1902年在纽约市安装,标志着空调技术的诞生。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设备逐渐进入人们的家庭和办公场所。
二、空调的工作原理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热力学和热传递原理。
空调通过循环工作流程,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具体而言,空调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室外环境。
接着,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放大后,进入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并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最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三、空调设计的要点1. 效能与能耗平衡:空调设计应注重提高制冷效能,同时降低能耗。
采用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蒸发器等关键部件,以及合理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可以提高空调的效能,减少能耗。
2. 空气质量与健康:空调设计还应考虑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合理设计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净化室内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供清新健康的室内环境。
3. 噪音控制:空调设计需要注意噪音控制。
采用低噪音的压缩机和风扇,以及合理的隔音设计,可以降低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4. 智能化与便捷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空调设计成为未来的趋势。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温度自适应调节等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空调技术将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1.设计概况本文旨在介绍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备选择、制冷量的选择、制冷机房负荷、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机组和冷却塔等方面。
2.设备选择2.1 制冷量的选择制冷量的选择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制冷量时,需要考虑到所需制冷量的大小、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
2.2 制冷机房负荷制冷机房负荷是指制冷系统在运行时所需的总功率。
在计算制冷机房负荷时,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等因素。
通过计算,我们确定了制冷机房负荷为XX kW。
2.3 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系统设计工况是指制冷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制冷系统设计工况为XX。
2.4 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制冷机组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功率、效率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其制冷量为XX kW,功率为XX kW,效率为XX%。
2.5 冷却塔冷却塔是制冷系统中用于散热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冷却塔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冷却塔,其制冷量为XX kW,适用于环境温度为XX℃,湿度为XX%的工况。
4.1.1 冷却水泵冷却水泵是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却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2 冷冻水泵冷冻水泵是用于将冷冻水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冻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冻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3 补水泵补水泵是用于将水补充到设备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补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补水水量和压力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能源的日趋减少,大气污染愈加严重,节能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空调正朝着节能、舒适、静噪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如变频空调,它刚一问世,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家用中央空调将全部居室空间的空气调节和生活品质改善作为整体来实现,克服了分体式壁挂和柜式空调对分割室的局部处理和不均匀的空气气流等不足之处。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装可实现美观典雅和舒适卫生的和谐统一,是国际和国的发展潮流。
可以预料,下世纪的空调将会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目前空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几乎很难找到没有单片机足迹的领域。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微型单片机系统以其体积小、性能价格比高,指令丰富、提供多种外围接口部件、控制灵活等优点,亦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空调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室温度。
本文将初步的讨论单片机与空调的结合,用单片机控制实现空调的各项基本功能。
1.2 空调的概述“空调”(room air conditioner) 即房间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给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提供处理空气的机组。
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由被称为制冷之父的英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有的地方译作开利)于1902年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
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窗式、分体挂壁式、分体立柜式、吊顶式、嵌入式、小型中央空调等。
1.2.1 空调的基本功能说明(1)电辅助加热市面上的冷暖空调分为普通冷暖空调和带辅助电加热冷暖空调,而带辅助电加热冷暖空调又分为采用电阻丝发热的和采用PTC 材料发热的冷热空调。
采用电阻丝加热的空调是在空调机装上一个电阻丝通电发热,实质上就相当于一个挂在墙上的电炉,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采用PTC材料发热的冷暖空调则是用特殊质地的陶瓷完全替代了电阻丝,完全排除了这种安全隐患。
另外,PTC发热组件装上温控器和熔断器,起双重保护功能。
(2)超低温启动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大部分具备这一功能,能够在最低零下20度的时候快速启动,强劲制暖,方便我们的使用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朋友选择购买,而不具备的话则就会受地区的限制而无法普及性的进行售卖或受限制而无法购买。
(3)甲醛滤网空调过滤原理:甲醛克星滤网是以波纹状驻极纤维为载体,波纹状结构在低风阻下具有较高的容尘量;吸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微孔发达,比表面积大的高效吸附剂,在过滤器中它作为捕捉器抓住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然后传递给其孔的催化剂;当有害气体通过碳层时,载持在活性炭上的催化剂与有害气体接触进行反应,将有害气体催化分解成无害物质。
(4)干燥防霉干燥防霉功能是在制冷、除湿、自动(制冷)模式下关机,空调器继续以微风运转10分钟(此时干燥防霉图案亮)吹干蒸发器的水分,防止蒸发器积水发霉、吹出异味气体。
此功能为默认设置,如果确实需要中止干燥防霉功能运行,可在干燥防霉运行时使用遥器将当前模式改选为“健康”模式,按压“开/关”按钮开机,5秒钟后,再按压“开/关”按钮关机。
注:在干燥防霉功能启动时,建议不要在空调器未完全停机之前重新开启空调器。
(5)超远距离送风指空调的送风能力,一般柜机具备这一功能比较多,并且在使用中其超远送风距离能够快速的调节室温度,舒适我们的使用,一般最远的距离为20米,而壁挂空调很少具备这一功能,主要是受产品适用面积的限制。
(6)降温在空调器设计与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
如若温度设定过低时,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外温差偏大时,人们进出房间不能很快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患感冒。
(7)除湿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伴有除湿作用。
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使温度在舒适围,人的感觉仍然不佳。
(8)升温热泵型与电热型空调器都有升温功能。
升温能力随室外环境温度下降逐步变小,若温度在-5℃时几乎不能满足供热要求。
(9)净化空气空气中含一定量有害气体如NH3,SO2等,以及各种汗臭、体臭和浴厕臭等臭气。
专门对付室装修(包括地板、家具、墙漆等)产生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能有效过滤、吸附、催化并分解室这些看不见的有害气体为无害的CO2等,确保家人的健康。
空调器净化方法有:换新风、过滤、利用活性碳或光触媒吸附和吸收等。
A、换新风:利用风机系统将室潮湿空气往室外排,使室形成一定程度负压,新鲜空气从四周门缝、窗缝进入B、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再生,将吸附(收)的氨气、尼古丁、醋酸、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释放掉,可重新使用。
(10)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中带电微粒浓度大小,会影响人体舒适感。
空调上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可增加空气负离子度,使环境更舒适,同时对降低血压、抑制哮喘等方面有一定医疗效果。
1.2.2 空调的工作原理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毛细管四个主要部件组成。
按照制冷循环工作的顺序,依次用管道连接成一个整体。
系统工作时,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机的风扇将室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从而达到降低室温度的目的;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1.3设计思路和任务1. 本文设计的空调制冷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单片机系统。
系统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1单片机,通过A/D转换器AD0809将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的数据与设定温度相比较决定压缩机的工作状态,空调的心脏是压缩机,单片机通过对制冷压缩机的控制,实现了空调的制冷。
2.该系统要实现以下功能:(1)根据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工作:控制参数是温度,被控参数是压缩机电路通、断的工作状态。
(2)设置希望的环境温度值:由人手动控制。
(3)显示设定的温度值2主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2.1单片机的功能概论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CPU、存、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
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
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
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
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
单片机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
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
一个不是很复杂的功能要是用美国50年代开发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这些纯硬件来搞定的话,电路一定是一块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国70年代成功投放市场的系列单片机,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因为单片机的通过你编写的程序可以实现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2.2 单片机的选择AT89S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含4kbytes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8051指令系统及引脚。
它集Flash程序存储器既可在线编程(ISP)也可用传统方法进行编程及通用8位微处理器于单片芯片中,ATMEL公司的功能强大,低价位AT89S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介,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2.2.1 AT89S51的主要性能参数⑴与MCS-51 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⑵ 4k字节在线系统编程(ISP) Flash闪速存储器⑶ 1000次擦写周期⑷ 4. 0---5. 5V的工作电压围⑸全静态工作模式:0Hz---33MHz⑹三级程序加密锁⑺128×8字节部RAM⑻ 32个可编程I/O口线⑼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⑽ 6个中断源⑾全双工串行UART通道⑿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⒀中断可从空闲模式唤醒系统⒁看门狗(WDT)⒂掉电标识⒃快速编程特性⒄双数据指针⒅灵活的在线系统编程(ISP一字节或页写模式)2.2.2 功能特性AT89S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部RAM, 32个I/O口线,看门狗(WDT),两个数据指针,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S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2.2.3引脚功能说明Vcc:电源电压GND:地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口:P1是一个带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