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史(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茶区
宋代产量”岁约三千万斤”,但作为茶叶中心
称雄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茶课作为农业赋税组成,一年仅三十万贯 川茶主要行销少数民族地区,忽视加工制作技
术的进步,品质下降,影响声誉
茶政体系二元化
形成江南茶法与四川茶法两大体系,此分野
形成之后,除元代情况特殊二元化迹象不明 显外,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我国茶业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特征
制成的茶饼上面印有龙、凤、花草各种图纹,
茶饼套有银圈、铜圈,二十饼为一斤,小巧 玲珑,外包装用“黄罗软盂,藉以青茗,裹 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 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凡数重。”造 一茶饼,要花六百多个茶工,“其品之精绝, 一饼值四十斤”。
《北苑别录》

周密所记在南宋孝宗乾道、淳熙(1165-1189)年 间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北苑试新,方寸小 銙,进御只百銙。最里层护以细软黄罗;第二层以 柔软的蒲草包裹;第三层再以双层黄罗包封,封口 处盖有漕司的朱红印记;然后再装入朱漆小匣,并 加有镀金小锁;最外一层是以细竹编织的精巧小竹 笼加以保护。贡茶包装达六层之多,可谓精美绝伦。 内装乃雀舌冰芽所造之"龙焙试新水芽",一方寸小 盒,仅可以供数瓯啜饮之珍茗,其价值达四十万钱。 此特级珍品,专供皇家御用。

一日,有位叫蔡叶丞的邀请蔡襄共品小龙团。两人 坐了一会儿后,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侍童端上小 龙团茶款待两位客人,哪晓得蔡襄啜了一口便声明 道:“不对,这茶里非独只有小龙团,一定有大龙 团掺杂在里面。” 蔡叶丞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唤侍 童来问。侍童也没想到隐瞒,直通通地道明了原委。 原来侍童原本只准备了自家主人和蔡襄的两份小龙 团茶,现在突然又来了位客人,再准备就来不及了, 这侍童见有现成的大龙团茶,便来了个混合。 蔡襄 的对茶的熟悉使蔡叶丞佩服不已。
为御茶园。计有:九窠、十二陇、麦窠、壤园、 游龙窠、小苦竹、苦竹里、凤凰山、带园、官平、 和尚园、罗汉山等共四十六所,方圆三十多里。 自官平以上为内园,官坑以下为外园。每岁焙制 珍品龙团凤饼,以献宫廷。至仁宗庆历年间,执 掌茶事的转运使,更加重视贡茶,品目日益增多, 工艺越益精湛。北苑所产之茶,"独冠天下,非 人间所可得也。"
喊山

每年春季北苑茶开采造茶时,地方官员都特别重视, 并举行喊山造茶的活动,以示隆重。喊山时间选择 在惊蛰天降雷雨之际,负责监制北苑贡茶的官员和 建安县丞等登台喊山、祭礼茶神,祭毕,鸣金击鼓、 鞭炮齐鸣、红烛高烧,台下茶农齐声高喊:“茶发 芽!茶发芽!”声震山谷,场面极为雄伟壮观。欧 阳修在《尝新茶呈圣俞》诗里,描绘了北苑开采茶 时击鼓喊山的情景,“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 声喊芽!”。
北宋徽宗时期。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 芽”制成的“方寸新”茶献给宋徽宗。这种团茶色 如白雪,故名“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到宠 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郑可简命其侄郑千里到各地搜集名茶奇品,千里 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让 自己的儿子待问持茶进贡,待问果然因贡茶有功而 得官。 时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大办宴席,热闹非凡, 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的侄子千里因为 “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 怨”。
采茶
惊蛰前开园采茶,"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
为传观。"古时采茶要求于今不同,现在要求 不能采带露茶,而宋时采贡茶必须在清晨, 强调"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稀,茶芽肥润; 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茶之膏腴内耗,受水 (按指制茶前再以水洗)而不鲜明"。"故每日 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山有打鼓亭。 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晨刻则复鸣锣以 聚之,恐其逾时贪多务得也。"
斗茶
灸茶,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 罗茶,用细绢做的茶筛筛下碾好的茶。 候汤,就是煮开水。 誴盏 ,是把茶盛放到火上面灸热。 点茶,是把煮好的开水冲到装有茶末的茶盏内,并把水与茶调匀。
北苑茶斗试胜负的标准主要是看茶汤泡沫的多寡,泡沫 是否鲜白和持久.另外冲水的温度茶盏的温度等等都会影响 茶泡沫的多寡和质量,有经验的人认为候汤、誴盏最难,温 度过高茶末下沉,太低茶末上浮都形成不了泡沫。为了有利 于发泡,斗茶者使用了长柄茶筅和侈口茶碗。以不断击拂茶 汤,使之发泡。斗茶结束,泡沫、茶汤、茶末一同喝下,整 个过程如同一场比赛,所以又称茗战。

咸平年间,丁谓研制出更精良的“大龙团”
进贡皇室,以八饼为一斤 庆历间蔡襄造“小龙团”又胜一筹,以十饼 为一斤 元丰间有“密云龙”,绍兴间有“瑞云翔 龙”,大观初年出白茶,宣和年又有“细水 芽”、“龙团胜雪”等。
蔡襄(1012年-1067年)
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擅长
制茶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
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 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 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 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Baidu Nhomakorabea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在拣茶时,茶工要精心剔除影响茶味和茶色的紫芽、 白合和乌带。然后再从中分出水芽、小芽和中芽。如 初造龙团胜雪白茶,以其芽先蒸熟,置之水盆中,剔 取其精英,仅如针小,谓之水芽,是芽之最精者也。 最消耗工时的则是研制珍品贡茶。以蒸熟之茶芽,置 于盆中,分团酌水研磨,按不同品目,水次均有定数。 如研制"胜雪白茶"为十六水;拣芽为六水;小龙凤为 四水;其余贡茶品目皆为十二水。自十二水以上者, 身强力壮的研工每日只能研一团;自六水以下者,每 日研三至七团。要求每水"必至于水干茶熟而后已。水 不干,则不熟,茶不熟则首面不匀,煎试易沉。故研 夫贵于强而有力者也。"而研茶所用之水,是取自凤凰 山凤凰泉(一名龙焙泉、又名御泉),其泉水清且甜, 昼夜酌之不竭。
龙茶一饼,值黄金二两,凤茶一饼,值黄金
一两,即使以欧阳修之贤,当了二十余年朝 臣,才蒙圣赐高级贡茶一饼(约二两重), 至于一般庶民,恐怕毕生连见到都难
中国历史上朝廷
办的御茶园只有两处。一是 唐代的阳羡(宜兴),另一处就是宋代的 建 瓯北苑 。
北苑御茶园
建安之东三十里凤凰山麓北苑及其周围地区均列
中国茶史(中)
第三章 分野与兴盛
茶 兴 于 唐, 盛 于 宋
一 东西分野 穷极精巧
——宋代的茶叶生产
东南,四川两大茶业区域茶叶经济地位转化,并
由此形成两大茶政体制.茶业重心的向东南移
“唐以前茶,唯贵蜀中所产” “唐茶品虽多,亦以蜀茶为贵”
宋代官方把全国分为东南\四川\北部中国三个
裴桥村焙前自然村的林垅山坡上,一凿刻于宋庆历戊子 (1048)年间的北苑茶事纪摩崖石刻。它真实地把北苑 的地理位置,御焙年代,官焙作坊名称详记。是北苑唯 一现存极珍贵的历史遗迹。
宋徽宗赵佶
大观年代(1107-1110),宋徽宗编撰了一
部《茶论》,《说郛》刻本改称《大观茶 论》。这部茶论虽然只有2800多字,内容却 非常广泛,首为绪论,次分地产、天时、采 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 筅、瓶、勺、水、点、味、香、色、藏焙、 品名、外焙等20目,依据陆羽《茶经》为立 论基点,结合宋代的变革,详述茶树的种植、 茶叶的制作、茶品的鉴别。
起源
赵匡胤即位后的第二年,即下诏要求向朝廷贡茶, 并且贡茶的样式必须是“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 就是要贵贱有别,使喝茶体现天子龙威。太平兴国 初年,朝廷特颁置龙凤模,派贡茶特使到北苑造团 茶,以区别朝廷团茶和民间团茶 当时有名的贡茶基地是福建建安,产地境风凤凰山 一带称北苑,故又称所产之茶为北苑茶。并苑茶以 龙凤团茶(即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的饼茶) 著称。
正楷、行书、草书,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 与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轼有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 宠如。争相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诗中说的“前丁后蔡”即指丁渭和蔡襄 清代《广群芳谱》记载说:"建州(在今福建 建瓯)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谟。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
北苑贡茶烘焙时间之长短,是按照不同品目
来确定的,有的经过六宿火至八宿火,最长 者有十至十五宿火。也即是说,烘焙时间最 长的贡茶,要经过十五个昼夜。火候既足, 出焙后即过汤上初色(按:宋时所制贡茶龙 团、凤饼等均在茶面上涂以色油〔读去声〕, 谓之"上初色")。初色之后,置于密室,以扇 扇之,则其色自然光莹矣。至此,便算完成 了精美绝伦的贡茶制造过程。
鉴辨茶饼
宋徽宗提出了三条标准:一是以色辨,要求
茶饼“色莹彻而不驳”;二是以质辨,要求 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就是 质地缜密而不松散,拿在手里有一定重量; 三是以声辨,“碾之则铿然”,也就是唐人 所说的“拒碾”,这种茶饼质地坚密和干燥。 达到这三条标准的,“可验其为真品也”。
贡茶得官
宋代茶税与盐税同样重要,是国家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之一。 宋代茶法的规定为:“天下茶皆禁,唯川峡、 广南听民自买卖,禁其出境”。史书记载, 宋代榷茶始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八月, 当时重申“令民折茶税外,悉官买,民敢藏 匿而不送官及私鬻者,没入之”,对于私贩 茶叶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于杖刑、役刑和流 刑等不同刑罚直至极刑。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四川成都府设立
市马务,川茶官榷,卖茶博马,历史上的 “茶马法”即从这一年开始 。川茶禁榷后就 一直没有驰禁,造成嘉祐四年后“天下茶法 既通商, 而两川独行禁榷”的局面。
北苑龙焙
“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成
品茶按质量好次分成十个等级,朝廷官员按 职位高低分别享用。宋徽宗《大观茶沦》云: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 冠天下……故近岁以来,采摘之精,制作之 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部分,由于北部中国环境不适合种茶,故茶区分 东南和四川两大区域.
南宋时期东南十路产茶遍布60州242县
江南茶区
江南西路茶产量跃居第一,成为全国最主要的
产区之一. 东南茶业发展超过川茶,尤以福建建州北苑茶 制作精良.北苑茶产于宋代建安县,即今建瓯 市。 东南地区茶产量在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 已达两千多万斤,景德四年茶课达569万贯
北宋前期,宋政府在淮南、江南东西、两浙、
荆湖南北、福建七路地区实行的榷茶制度有 交引法和贴射法两种。
熙宁七年,宋政府基于同西北少数民族进行
茶马贸易的需要,又开始在川陕榷茶。“天 下茶法既通,而两川独行禁榷”
榷茶
园户(山区种茶的农民)生产茶叶,先向附
近的山场兑取“本钱”,采制以后,以成茶 折交“本钱”;多下来的茶叶,不准卖给别 人,要悉数出售给山场。至于茶商买茶,也 一改过去向产区农民直接收购的习惯,而是 先向榷货务交付金帛,然后凭券到榷货务货 栈和指定的山场兑取茶叶再运销各地。
入园采茶的人,要求选招当地熟知茶事的人。
采茶要求以"甲而不以指,以指则多温;以甲 则速断,而不柔。"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 曰:采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 脂柔,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 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徽宗皇帝这一 要求则更高更严,要求每个采茶工随身自带 新汲清水,将每得一片茶芽随时投入水中, 以保持其鲜洁。

曹进《湘阴茶略考》
湘阴的民俗学家及民众一致认为,姜盐豆子茶系
岳飞所创,故又名岳飞茶。南宋绍兴五年(1135 年),岳飞被朝廷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带兵 南下至汩罗营田镇,准备与杨幺领导的农民军作 战。岳家军多来自中原,驻军江南后因水土不服, 士兵中腹胀、溏泻、厌食和乏力的病人日见增多, 影响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士气。岳飞平日喜读医 书,他见该地盛产茶叶、黄豆、芝麻、生姜,便 嘱部下熬含盐的姜、黄豆、芝麻茶饮。果然,军 中疾病大为减少。军营周围的百姓依法炮制,从 此在湘阴流行开来。
二 富贵贫贱靡不用 林下群豪竞斗美
——宋代的饮茶风尚
从斗茶看宋人饮茶风尚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
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 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 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 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 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 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 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 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