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e87fc4915f804d2a16c112.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 )身临其境A . 靠近B . 来到C . 将要D . 照字画摹仿2.找出下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冲向(C hóng xiòng) 废墟(fèi xū)B . 漆黑(qī hēi) 挖掘(wā jué)C . 瓦砾(wǎ shuó) 难过(nán guó)D . 疾步(jí B ù) 爆炸(B ào zhā)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有几种解释,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迷惑不解A . 分开、解开B . 排泄大小便C . 懂、明白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l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B . 布封是18世纪美国博物学家,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昆虫记》。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换成“到”“入”“过”等字,表达效果完全相同。
5.找出下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冲向(C hóng xiòng) 废墟(fèi xū)B . 漆黑(qī hēi) 挖掘(wā jué)C . 瓦砾(wǎ shuó) 难过(nán guó)D . 疾步(jí B ù) 爆炸(B ào zhā)6.下列句子分别用________的语气读。
( )①咦,下雨了。
②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③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A . 疑惑失望惊喜B . 好奇失望害怕C . 疑惑伤心惊喜7.下面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0c2b5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5.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盛开(shèng)玩耍(shuǎ)墙壁(qiáng)B. 既然(jí)遥远(yáo)辽阔(liáo)C. 睡觉(jué)胳膊(bo)漂亮(piào)D. 窗台(chuāng)散步(sǎn)盛开(shèng)答案: A解析: B项中“既”的读音是“jì”,C项中“觉”的读音是“jiào”,D项中“散”的读音是“sàn”,只有A项全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B.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D. 听了老师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答案: C解析: A项中“爱护”与“生活”搭配不当,应改为“珍惜”;B项中“北京”与“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D项中缺少主语,应在“受到”前加上“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B. “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小明回答。
C. “妈妈说:“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D.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
答案: A解析: B项中引号内的问号应放在句尾,引号外不用加任何标点;C项中“妈妈说”后面应用逗号;D项中省略号与“等”重复,应去掉“等”。
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 B解析: A、C、D项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色,而B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描写冬天的景色,尤其是“雪纷纷”表明了是冬天。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d709d8e45c3b3566ec8b4e.png)
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8分)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事半功倍,成为人们喜欢的购物新方式。
B.2018“书香温州”全民阅读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C.共享汽车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城市停车难现状“雪上加霜。
”D.《经典咏流传》节目将吟诵变成歌唱,让经典散发新魅力,真实独出心裁。
2.在下面这句话的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发展的,______ ________认识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事情_________能成功,_________不认识规律或违反规律,没有不失败的。
A.然而只有就因此B.然而只有才如果C.因此只要就然而D.因此只有才如果3.对下面句子病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从《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中,使我懂得了友谊的珍贵。
(搭配不当)。
B.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同学们的普通觉悟提高了。
(词序混乱)C.冬冬被评上了优秀干部,显出一副喜形于色的样子。
(用词不当)D.我们一定要发挥成绩,改进缺点。
(搭配不当)4. 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2分)“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E.动作描写二、字词书写与辨析。
(13分)5.看拼音写词语(5分)cuǐ càn()xiù jué()miáo huì()bǔ rǔ()jū gōng()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摔跤.()捐躯.()韵.律()鄙.夷()7.形近字组词(4分)产()祠()单()冻()铲()词()蝉()栋()三、基本技能。
(12分)8.句子训练坊。
(4分)(1)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edab1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2.png)
5.凸起的一头是电池的正极。( ) 6.你的方法是正确的。( )
9.按要求填写成语。
补充完整词语并选词填空
( )乎所以 五( )四海 别出心( ) 见微( )著
1.与“方寸之地”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芳芳刚取得一点成绩就_____________,目中无人了,我不喜欢她。
近义词:平庸——( )反义词:和颜悦色——( )
25. 根据意思找出词语。
(1)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
(2)形容广阔无边,多比喻大海或天空。( )
26. 在老师和“我”谈话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在不断地变化着,找出文中______;由老师问起水像什么时的___________,到在回来路上产生的___________。
流进大海,人生的形状就像大海,获得了大海的丰富和博大。几年过去了,我没有流进浩瀚无垠的大海。可是,想起老师的话,我常常从梦中惊醒:不能流进烂泥塘而万劫不复!如果人生像水一样注定要流进某个容器,我愿意像杯子、像面盆,哪怕是塑料桶。即便没有大海的宽阔和深沉,即便平庸,但是,活得简单、干净、透明、实用。
2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D.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表示引用)
5.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优秀,自高自大,藐视一切时,我会告诉他( )
A. 有志者事竟成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言必信,行必果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通知 B.建议书 C.表扬信 D.请柬 E.请假条 F.日记
27. 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生活,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检测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0bc8e57cd184254a353502.p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品味—品行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品质”的意思。
B. 妥帖—字帖两个“帖”字意思不同,“妥帖”的“帖”是“妥当、稳当”的意思;“字帖”的“帖”是“学习时临摹用的样本”。
C. 油然而生—栩栩如生两个“生”字意思不同,“油然而生”的“生”是“生长”的意思;“栩栩如生”的“生”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意思。
C.宇宙 “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11.为什么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不抱怨,靠自己
崔万志
我出生在一个农户家庭,出生的时候脚先落地,头被卡在里面了,一连几个小时都不来。我出生的时候没有呼吸,然后赤脚医生就逮着我的腿头朝下使劲地抖,一直抖了十个小时,我才有了第一声微微的哭泣,就这样我活了下来。我九岁的时候上小学,记得从我家到小学之间有一条沟,别人很容易就跨过去,我就跨不过去。我也不愿意我的父母天天背着我送我上学,我试着蹲下去然后趴在地上,然后爬下去,然后再爬上来。也许,上天从我小时候就告诉我: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天走在大街上,风好大,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滚了下来,我心里非常绝望。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要养活我自己!那个声音就在我心里嘣嘣地敲打着我,我想起了父亲的话: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已!我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我自已,我也不再抱怨,甚至不再难过。
我去摆地摊、卖旧书、卖卡片,我一顿饭分两天吃,就这样坚持了半年,我开了自己的一个小书店,后来又开音像店、开超市、开网吧,我的书店被烧过,超市被偷过,网吧被拆了一次又一次。后来我又开始开网店,我把多年积蓄二十多万一下子亏光了,再后来我又开,又成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欠了外债四百万。但是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挫折,所有的痛苦,我埋藏在心里。我说不出来,我也不想说,因为我知道,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就这样,我坚持、坚持、坚持下去,一直把我们的旗袍做到天猫第一名。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54dc6ed630b1c58eeb51f.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1.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huánɡkǒnɡ()不安,pái huái()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
2.石头经过qiān C huíwàn záo()被运出了深山,为了成为有用之材,即使被烈火fén shāo(),也毫不惧怕。
3.móshùshī()从空空的抽屉里变出了一双xuēzi()。
二、读句子,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_”。
(4分)1.春天,花儿在风中竞相绽.(zhàn D ìnɡ)放,蝴蝶在其间诗意栖.(qī xī)息。
栅.(zhà shān)栏外面是大片的草坪,一颗颗晶莹剔.(tī tì)透的露珠坠在草叶尖儿上,在温柔的春风中闪耀。
2.严冬过去,天气暖和.(huo huó hé hè)起来。
公园里,鸟儿在歌唱,一唱百和.(huo huó hé hè)的,真好听;老人们在进行着各种娱乐活动,有几个小孩子在和.(huo huó héhè)泥巴玩,到处是一派和.(huo huó hé hè)谐的景象。
三、选择题。
(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懈怠.(D ài) 模.糊(mó) 校.补(jiào) 鞠躬尽瘁.(C uì)B .脚踝.(huái) 挚.友(zhì) 魅.力(mèi) 鲜.为人知(xiān)C .燕.然(yān) 重荷.(hé) 奠.基(D iàn) 气冲斗.牛(D òu)D .荒谬.(miù) 迸.发(B ìng) 磐.石(pán) 义愤填膺.(yīng)2. 按原文书写,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A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竞开颜。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b4e5c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e.png)
羡慕:形容因喜爱他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能达到.是一种心理活动.
自私:意思是只为自己打算.是一种品格.
C.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名
军令状:旧小说、戏曲中,将士于接受军令后所立的文书,上面载明如不能完成任务,愿受军法处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归类的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A.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推却:拒绝;推辞.
探听:就是打听打听的意思,多指方式比较秘密、措辞比较含蓄的.与前三个意思不相关.
B.胆怯: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是一种心理活动.
②当天傍晩,大家都在学校里集合以后,那些装鬼的小朋友带上按照各自想象亲手做成的鬼衣服到九品佛寺院里藏起来了.临走时口里还嚷着:“你们等着挨吓吧……”
③剩下来的三十几名同学,便每五人分成一组,各组稍错开点时间,陆续从学校出发,要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转一圈,然后再回到学校来.这样做的目的,借用校长的解释就是:“这次‘试胆量’游戏,就是看你们胆大到什么程度.如果谁半路上害怕了,尽可以回来,没关系的.”
2.下列各组词语中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 近义词:推辞 拒绝 推却 探听
B. 描写心理:胆怯 妒忌 羡慕 自私
C. 官职名称:都督 丞相 军令状 大臣
D. 描写动作:踉踉跄跄 抓耳挠腮 伸头缩颈 上蹿下跳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理直气壮地迎接大赛的到来.
B. “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8de54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b.png)
在“饮水与健康”宣传周里,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下面是谈话记录张师傅:我就喝的水,接上自来水,用火烧开,晾凉了,就能喝了。
李小明:我爱喝白开水,清凉可口,无异味,喝完嗓子很舒服。
王医生:高温煮沸的自来水,能够杀死水中的微生物,我只喝白开水。
刘老师:研究表明,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我选择喝白开水。
21.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写下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学校组织了名著共读活动,请照样子分享一本你读过 世界名著。
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改写自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它主要讲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打击时,海伦·凯勒由焦躁变得冷静,并在父母和老师爱的鼓舞下,她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创造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故事。她不愧是一位生命的强者。她没被病魔打倒,反而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换来了自己幸福快乐的一生。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6. 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17. 《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_____和____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____(A.来前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A. ①③②④⑤B. ③②①⑤④C. ②①③④⑤D. ④③①②⑤
8.下面的赠言分别应该写给哪种类型的同学呢?填写序号。
A.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检测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80705508a1284ac85043ec.png)
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8分)1.“轻诺必寡信”出自()(2分)A.《论语》B.《老子》C.《庄子》D.《礼记》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季节是()(2分)A.春 B.夏 C.秋 D.冬3.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人而异.——不相同B.景色奇异.——特别C.顾名思义.——情谊D.至仁至义.——正义,合乎情理4. 加点的词语用得恰当的一句是()(2分)A.开学第一天,我们鼓号队员神气活现....地站在校门口吹号敲鼓。
B.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三亚旅游,是我们全家蓄谋已久....的活动计划。
C.我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便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得知九十高龄的张老师还健在..,我们都很高兴。
二、字词书写与辨析。
(13分)5.看拼音写词语(5分)zhǐ chǐ()jūn yún()jìng mì()chōng jǐng()wú liáo()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明媚.()湛.蓝()怔.住()花圃.()7.形近字组词(4分)扒()辨()材()捕()叭()辩()财()哺()三、基本技能。
(12分)8.句子训练坊。
(4分)(1)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升旗仪式上,我们恭敬地瞻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志敏在牢房里学习。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文字提示,写四字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5e7f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d.png)
A 有误.似的,拼音:shì de,意思是指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B 有误.榉实,拼音:jǔ shí. C 正确. D 有误.脊梁,拼音:jǐ liáng,jǐ liang. 3. 下列句子中画“ ”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笔走龙蛇的书法表演,引来观众一片啧啧称赞. B. 北仑“后花园”——太白山行云流水,让人流连忘返. C. 鲁迅先生的这篇短文字词朴素,却有黄钟大吕的气势,震撼人心. D. 那一年希特勒粉墨登场,德国政治就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B. 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项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 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 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5. “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句中破折号表示( )
A. 意思 递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
模拟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9 题;共 38 分)
.1. “文静原来是个害羞的女孩,现在却变得非常大方.”句中“大方”的意思是(
).
A. 对财物不计较
B. 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C. 颜色、样式不俗气
2.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句说:“今天好冷啊!”后句说:“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前后两句意思的转化.
故答案为 D
6. 下列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理描写)
B.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外貌描写)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e0bc8ecaaedd3382c4d356.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人们参观了敦煌莫高窟,无不为它的艺术价值而________.②深夜,胆小的明明居然被一点风声吓得________不安.③让人感到________的是,动物园的老虎居然如此驯服.④几天不见,你好像换了一个人,真让我________.①惊叹②惊奇③惊恐④惊讶A . ①③②④B . ②③①④C . ③②①④D . ②③④①2.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送孟浩然之广陵——不速之客B . 望眼欲穿——一望无际C . 曾不事农桑——出事3.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最相似的一项是()A . 宋江——《水浒传》B . 吴承恩——《西游记》C . 贾宝玉——《红楼梦》D . 鲁迅——《闰土》4.“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A . 李白和杜甫B . 李商隐和杜牧C . 李白和杜牧D . 李商隐和杜甫5.对下列汉字的笔顺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匕”,先写竖弯钩,后写撇;“母”字最后三笔是点、横、点.B .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C . “凸”,第一笔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再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D . “贯”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6.与下面这句话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A .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B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C . 就这一眼,满院子里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D .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7.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千钓一发满山遍野名利前茅一窍不通金榜题名B . 挑拨事非恣意妄为出奇制胜怨天尤人以逸待劳C . 悬梁刺股一如既往委曲求全再接再厉金碧辉煌D . 虎视耽耽完璧归赵英雄倍出前扑后继谈笑风生8.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瞻前顾后,不能草率.B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C .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打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D . 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9.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A . 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 . 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 . 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 . 曾使人失望流泪曾使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10.下面几句话选自巴金的散文《星》,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②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③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④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⑤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A . ④③①⑤②B . ④①③⑤②C . ③④①⑤②D . ④①③②⑤二、填空题(共3题;共26分)11.找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百衣百顺________ 默默无蚊________ 有杯无患________ 骑乐无穷________无可替带________ 咳不容缓________ 一明惊人________ 步步糕升________随心所浴________ 礼所当然________ 万室俱备________ 以帽取人________12.读句子,写词语.(1)我nuó D ònɡ(________)了一下身子,凝视着窗外.mínɡ mèi(________)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照射在zhàn kāi(________)的绣球花上.(2)弟弟因贪玩D ān wu(________)了回家吃午饭,奶奶为此niàn D ɑo(________)了半天,弟弟róu C uō(________)着衣角,不停地道歉,请求奶奶yuán liànɡ(________).一声巨响将睡梦中的婴儿吵醒,他jīnɡ huānɡ(________)地睁开眼睛yī wēi(________)进母亲的怀里,母亲qīn wěn(________)着他的脸颊安慰他.13.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填空.(1)小文不会做这道题,就去找叔叔给他讲.可是叔叔给他讲了好几遍,小文还是没弄懂气得叔叔拍着桌子说:“你真是________.”(写出一句歇后语)________,水滴石穿.(2)通过学习《让它们自由生息》一文,我们知道了“它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一文,我们认识了地质学家________;通过学习《重阳节的传说》一文,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农历________,这一天也是我们国家的________;读了《蒲公英的梦》一课后,我想对蒲公英说:“________.” (3)《小兵张嘎夺枪记》记叙了________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他________.三、判断题(共1题;共5分)14.判断题.(1)《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2)“栗、械、揉、逛、挪”这五个字按音序先后排列依次是:逛、栗、揉、挪、械.(3)《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作者以石灰做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4)《匆匆》一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情感.(5)《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来写“我”的心理变化.四、语言表达(共2题;共8分)15.综合改错.(两个错别字,两处语病)体操运动员丘索金娜的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她毅然绝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功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16.综合实践.过中华节日,品传统民俗:元宵节观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________,________.(2)春节,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饺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9分)1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竭泽而渔竭①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②无鱼;焚③薮④而田⑤,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明年:第二年.③焚:烧毁.④薮(sǒu):指野草.⑤田:通“畋”,打猎.(1)给以下划线字注音.________ ________竭泽焚薮(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①竭泽而渔________②非长术也________(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________.18.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1)解释字的意思.①识:________ ②欲: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选择正确的答案①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________A 、连壳吃可以清热.B 、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这是因为________A 、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B 、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0分)1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刘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而且是我们的“大朋友”.他常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秋天,刘老师带全班同学到天坛公园采集落叶.他还给我们讲解有关树木叶子的知识,让我们感到十分新鲜有趣.更有趣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刘老师带我们到龙潭公园打雪仗.“战斗”开始了,我们“大个子”组(猛烈热烈)进攻,刘老师率领的“小个子”组渐渐吃不住劲了,退到了树丛里.接着,我带着几个人,想绕到侧面,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时,刘老师却带着一支“突击队”包抄了过来,我们急忙撤退,但雪球已经纷纷打在我们身上,刘老师率领的“队伍”胜利了.欢笑声飘荡在公园上空.刘老师的眼中(闪光闪烁)着孩子般的喜悦,他和我们的心贴得更紧了.(1)选择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猛烈热烈)________进攻眼中________(闪光闪烁)着(2)给划线词选择合适的解释.他还给我们讲解有关树木叶子的知识,让我们感到十分新鲜有趣.()A .没有变质B .没有枯萎.C .稀罕(3)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4)找出能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种春风①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②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③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④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⑤“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⑥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⑦“多可怜啊!”老人说.⑧“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⑨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22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⑩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 D 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1)作品一开头写“那天正好是立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2)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________——无可奈何――猛烈打动(3)文章第②段、第⑩段中划线两处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含义?七、默写(共1题;共10分)21.按原文或理解填空.(1)_______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2)“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中秋美景图.(3)“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出自________(作者)的《浣溪沙》,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________》,还记得其中的诗句:“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4)《传习录》中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________”这句话值得我们谨记.(5)我们身处逆境时要记得拉克司内斯的告诫:“________无法洗去痛苦.”(6)《真理诞牛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是用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八、综合题(共1题;共12分)22.根据《清澈的湖水》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第三自然段,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2)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3)“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这句“他”指的是谁?(4)“小洁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你说,小洁会向哪里跑去?九、写作题(共1题;共20分)23.习作.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又开幕了.班主任老师跟你商量,想请你在开幕仪式上代表全班同学发言,要求内容要有针对性,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体,你会写吗?请拿起笔试一试吧!400字左右.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运用.选项中的词语基本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句子实际环境,找到最恰当的词语.惊叹:惊奇赞叹,除了惊奇还带有赞叹的意思.惊奇:很惊讶,不能相信惊恐:害怕惊讶:感到很奇怪,令人惊奇让人十分震惊.故答案为:A【点评】词语辨析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应注意形近字的区别,多积累多揣摩题目具体的语言环境,就能选择出正确的词语.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联系语境去理解.A .表示到,到来;助词的.C .指从事;名词,指事情.B .都是往远处看的意思.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名著相关的文学常识.注意多阅读名著,从中汲取营养.题目中是书名和作者的关系,A 、C 都是书中人物,不是作者.D 中闰土是人物,不是书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名著,常见的文学常识要注意识记掌握.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李杜一般指李白和杜甫.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5.【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汉字的结构及笔顺的掌握.通读四个选项后,发现A 项中的“匕”,应该先写撇,后写竖弯钩.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汉字的结构及笔顺的掌握.学生在平时的书写中应该注意规范书写,还可以结合字典纠正错误的书写笔画.6.【答案】D【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题干把“杏花、桃花”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A :把“航船”比作“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是比喻.B :连用三个(容不得……)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C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是夸张.D :把“每一朵紫花”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7.【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A :钓—钧、利—列B :事—是C :正确D :倍—辈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 项“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与对应的语境不符.B 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与对应的语境不符.C 项“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与对应的语境不符.D 项“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与对应的语境相符.故答案为:D【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9.【答案】C【解析】【分析】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生活中种种苦涩,”可知下句选“曾使人失望流泪”比较恰当.由上句的“生活中种种苦涩”可知下句选“曾给人痛苦沉思”比较恰当.由上句的“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可知下句选“曾催人衰老憔悴”比较恰当.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三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10.【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故答案为:B【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二、填空题11.【答案】衣——依;蚊——闻;杯——备;骑——其;带——代;咳——刻;明——鸣;糕——高;浴——欲;礼——理;室——事;帽——貌【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故答案为:1、衣——依2、蚊——闻3、杯——备4、骑——其5、带——代6、咳——刻7、明——鸣8、糕——高9、浴——欲10、礼——理11、室——事12、帽——貌【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12.【答案】(1)挪动;明媚;绽开(2)耽误;念叨;揉搓;原谅;惊惶;依偎;亲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1)“挪动”的“挪动”不要写成形近字“哪”,“绽开”的“绽开”不要写成形近字“锭”.(2)“耽误”的“耽”不要写成形近字“枕”,“原谅”的“谅”不要写成形近字“凉”,“依偎”的“偎”不要写成同音字“喂”.故答案为:(1)挪动、明媚、绽开(2)耽误、念叨、揉搓、原谅、惊惶、依偎、亲吻【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13.【答案】(1)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绳锯木断(2)野草;小鸟;李四光;九月初九;老人节;环境会慢慢变好的(3)抗日战争;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意思是擀面杖是实心的,两面都不通,就是一窍不通.就是说你对于某方面一点都不了解.“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水珠滴落,天长日久也可以把石头滴穿.喻指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守成艰难的事情.(2)《让它们自由生息》《让它们自由生息》讲的是瑞士的日内瓦——这个以油画般的湖光山色闻名遐迩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却有野草和鸟儿可以自由生息在那里野草有园林工人定期修剪、养护,鸟儿可以与人们和谐共处,体现了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小兵张嘎夺枪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机智勇敢.故答案为:(1)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绳锯木断(2)野草、小鸟、李四光、九月初九、老人节、环境会慢慢变好的(3)抗日战争、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三、判断题14.【答案】(1)错误(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1)错误;《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等粥写得最详细. (2)错误;按音序先后排列依次是逛G、栗L、挪N、揉R、械X.(3)正确(4)正确(5)错误;《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文章采用了娓娓道来的方法来写“我”的希望逐渐落空心理变化.故答案为:(1)错误(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四、语言表达15.【答案】在“支付”前加“为了”;“功”改为“攻”;“形”改为“型”;“绝然”改为“决然”.【解析】【分析】怎样修改病句: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故答案为:在“支付”前加“为了”;“功”改为“攻”;“形”改为“型”;“绝然”改为“决然”.【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16.【答案】(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2)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说说话,聊聊天,不仅拉近了距离,还增进了亲情,多好啊,不要再玩手机了【解析】【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2)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故答案为:(1)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2)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说说话,聊聊天,不仅拉近了距离,还增进了亲情,多好啊,不要再玩手机了.【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8823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1.png)
9.“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10.“这些水果很新鲜.”和“这真是一件新鲜事.”这两个句子中的“新鲜”一词意思是一样的.()
11.读句子,填古诗.
1.于丹说:“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请你写一个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地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
6.要求写句子.
1.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文中想学打猎 人先后()次找过打猎的人.
A.2B.3C.4
2.听完全文,我觉得这是个()的学猎者.
A.虚心好学B.坚持不懈C.愚蠢可笑
3.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è hàodōu xièqī yù
衣 机 凉荣
4.按照多音字的读音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3. 这首诗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bb3a2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9.png)
皇( )板( )
4.把词语补充完整.
( )空( )惯万象( )新
( )箱( )柜无独有( )
5.用“√”标出句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清晨,我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清晰 清脆)的鸟鸣声,让我感到很惬意.
(2)李大钊爱看书,而且(油嘴滑舌 能说会道),经常给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一些革命道理
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
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写句子.
①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词语的内容.
例:(难过)我眼里含着泪水,低着头自言自语:“下次,我一定要为学校争光!”
(兴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
17. 短文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题(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a6420da38376bae1fae92.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爷爷的菜园里种满了西红柿、苹果、青葱、大蒜等蔬菜.B .忘不了家乡,忘不了家乡的小河,那是我成长的乐园.C .春风化雨又一年,老王家的果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D .每天看新闻联播,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2.对画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A .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B .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C .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D .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B .经过对这篇著作的阅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C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D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4.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B .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C .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D .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二、句子之窗.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也.4.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 , .(续写句子)7.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8. 中国乒乓球竞技水平( )始终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乒乓球界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创新.(填上合适的关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用加点词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老师急得.直跺脚.(照样子,写句子)得. 11.森林把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献给了人们.(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妈妈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香蕉、土豆和桔子.(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13.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仿写一句)书是,能.14.同窗六年结下了深情厚谊,我们哪能忘怀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是否认真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三、排列句子.一天,我对小甬说:“咱们明天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第二天,我们俩准备好了网罩,向树下跑去.小甬却一连捉了三四只,我真羡慕他.夏天一到,我们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总能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最后,在小甬的帮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四、一位同学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爷爷的名字,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准备在课上与他人交流.怎样才能将调查到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呢?请你帮他将下列信息进行排序.因为当时的南京市中央医院,位于南京钟山的南面,所以父亲和母亲为他起名叫“南山”.钟南山1936年出生于南京市中央医院.以南山为名,是希望儿子如山一样强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五、修改下列语段,注意用上正确的修改符号.(提示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序、用词不当等语病共7处)为了做一名真正的升旗手,我反复把握节奏,练唱国歌.况且,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前那升旗的一暮,默默记下国旗班叔叔升旗时动作规范,准确有力的样子.我还特地找了一根相同于学校旗杆两倍长的绳子,挂在树上进行模拟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以后,我终于有国旗班叔叔的“范儿”了.参考答案一、1.A 2.D 3.C 4.D二、1.同志送来绿茶.2.西蒙的两个孩子被桑娜抱了回来.3.相信量的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4.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5.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常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6. 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必须挺拔俊秀7. 删去“切忌”或“不要”.8. 虽然但是9.清风如同一杯清茶,让你神清气爽.10.他气暴跳如雷;11.酸甜可口的山葡萄被森林献给了人们.12.妈妈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桔子.13.小船穿越激流;14.同窗六年结下了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怀.15.我们认真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三、2 4 3 5 1 6四、2 1 3五、①“真正”改为“合格”②“把握节奏,练唱国歌”改为“练唱国歌,把握节奏”③“况且”改为“并且”④“一暮”改为“一幕”⑤“准确有力”前的逗号改为顿号⑥“相同于”改为“相当于”⑦《功夫不负有心人》改为“功夫不负有心人”。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a4c517700abb68a882fb97.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几句不同的是()A .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B .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儿来的呢?C .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D .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个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2.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 .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B . 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C . 孰为汝多知乎(谁)D . 峨峨兮若泰山(如果)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刹(C hà)那订(D ìng)正茅塞(sài)顿开B . 贮(C hǔ)藏倾(qīng)斜轩然大波(pō)C . 解剖(pōu)酝酿(niàng)爱憎(zēng)分明D . 符(fú)合乘(C hèng)客自给(gěi)自足4.下列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③细看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 ①春节②中秋节③重阳节④除夕B . 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日C . 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 . 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5.下面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茂盛,________________。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 .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 .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 .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面重新清波荡漾D . 所有清波荡課的河流不再受污染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 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统编版2023-2024年小升初语文测试卷一(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年小升初语文测试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af84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2.png)
统编版2023-2024年小升初语文测试卷一(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升初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班级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 基础知识(40分)1.看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5分)老师,六年的时光qiǎo rán_______过去,也许我们曾让您头痛,也许我们曾让您dān yōu_______,也许我们曾让您舒心,也许我们曾让您jiāo ào_______……无论时光怎样变迁,您始终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您táo lǐ_______满天下,我们始终mínɡjì_______您的教诲!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浓稠(chóu)演绎(yì)吞噬(shì)翻箱倒柜(dǎo)B.绽放(zhàn)开凿(záo)惆怅(chàng)锲而不舍(qì)C.幼稚(zhì)痕迹(héng)彻底(chè)奄奄待毙(yǎn)D.依偎(wèi)分外(fèn)间断(jiàn)情不自禁(jīn)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琴键骤然例如洒脱B.悬崖旗帜沮丧抵御C.忧虑酱油和蔼颓然D.鞭炮赤裸幽静占锯4.我会查字典(7分)“贯”用音序查字典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
“贯”的第三笔是_______。
“贯”字上半部分的笔顺:___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穿;贯通。
B.连贯。
C.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
D.世代居住的地方。
下面加点字应选哪种解释?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籍贯_______学贯古今_______万贯家私_______鱼贯而入_______5.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45e064d0d233d4b04e69b8.png)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题;共26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__△__,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A . 收集实质既/又B . 搜集性质不但/也C . 搜集性质既/又D . 收集实质不但/也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__△__你决心做一个好学生,__△__应从现在做起.()A . 如果……就……B . 即使……也……C . 只有……才……D . 无论……都……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A . ②①④③B . ④①③②C . ②④①③D . ②①③④4.“华山自古一条道”是说().A . 华山陡难以攀登B . 华山险不易攀登C . 解决问题只有一种方法5.选择正确的理解.(1)年轻的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不大熟,因为( )A .在日本统治时代,中国人不准学习祖国的语言.B .年轻的教师只会说闽南话,不熟悉国语.(2)“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因为( )A .他为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感到高兴.B .他被教师、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3)“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是因为( )A .作者的外表让人不感到陌生.B .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爱祖国的思想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6.选择填空.(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A .妻子B .兄弟C .朋友D .父亲(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姻缘C .寿命D .太阳7.排列句子. ()①最后为小树苗浇水.②接着把小树苗放进坑里.③二年级同学一起去公园植树.④他们先用锄头挖了个坑.⑤然后埋上泥土.A . ⑤③①②④B . ④②③⑤①C . ③④②⑤①D . ①③②④⑤8.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沉思()A . 深入B . 没入C . 重9.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A . 合上B . 靠近;到达.C . 总合D . 使不松散或不离开.10.横线上填入词语、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时,正确地使用语文.不能因为__△___就__△___,正如__△___,也不可能__△___.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体的,是不能割裂的.A . ①不是语文课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B . 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③不是语文课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C . ①不是语文课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D . 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③不是语文课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二、判断题(共2题;共18分)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山青水秀”、“甘败下风”、“变本加利”这三个词都有错别字.(2)“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指代“青天”.(3)“我到底没有成为篮球运动员”,“你到底是去看电影,还是去踢足球”两句中“到底”意思相同.(4)“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平原君.12.判断正误.(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这是一句设问句.(3)《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他们个性鲜明,有“及时雨”宋江、“浪里白条”林冲、“黑旋风”李逵等.(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5)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三、填空题(共2题;共17分)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________,屋室________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________,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________,五色无主.(2)没有一艘非凡的________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________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________能像一页诗句带我们领略人世的________.(3)《蜂》的作者是________.诗句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14.歇后语诸葛亮借箭——________ 曹操败走华容道——________ 张飞穿针——________关公赴会——________ 周瑜打黄盖——________ 刘备摔孩子——________四、语言表达(共1题;共8分)15.按要求写句子.(1)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仿写)________,可________.(2)艾克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3)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缩句)(4)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解释句子)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6.5分)16.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邻人卖犬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安之①?人曰:“鬻诸②屠.”艾子曰:“是吠犬也,乌③屠?”邻人指犬而斥曰:“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惧而噤不敢出一声.今日启门,不能择人而吠,妄啮而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艾子曰:“善!”(注释)①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②诸:相当于“之于”.③乌:为什么.(1)解释字词.西:________ 斥:________ 启:________啮:________ 是以:________ 善: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子担犬安之?________②鬻诸屠.________(3)主人要把犬卖掉,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17.按课文内容填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鬻:________ 誉:________ 坚:________ 陷:________利:________ 或:________ 以:________ 何如:________ 弗: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3)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一篇文言文的_______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_______的人,夸张________,他说的话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2分)18.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游子的平安符娘的眼睛越来越糟糕了,经常把邻家的柱子认成我.这是父亲在信中告诉我的.突然意识到,已经有9年没有回老家了.这些年,在外求学、当兵提干、娶妻生子,家乡的概念早已被“家”代替.当《常回家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时,在妻和女儿的一再央求下,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乡的路.娘拉着妻和女儿的手,轻轻摩挲(mó suō用手抚摩)着,浑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淘气的女儿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个红布包,像是找到了什么宝贝,举着给我们看.娘接过来,捧在手里,一层层剥开,对女儿说:“这些是你爸爸离家后写的信,我都给收好了,一共52封,一封也不差.”这些年工作忙,也没顾上回来看看双亲,只是偶尔写封信捎上一片问候,没想到娘还一直珍藏着,我的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愧疚.禁不住问:“娘,这些信你还留它干啥?”娘不紧不慢地说:“老辈人说,出门在外的人捎回家的东西,用红布包好,才能保佑平安.我经常翻翻你寄回的这些信,心里就踏实……”望着满头白发目不识丁的母亲,看着那一封封都捆着小红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那一端始终系在母亲的心头,维系着这份亲情的就是那长长的牵挂.(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①目不识丁:________.②不紧不慢:________.(2)理解填空.①“神州”指中国,请你再写出中国的别称(至少两个)________.②题目中的“平安符”是指________.③第4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④第5自然段中“愧疚”一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从中表达了“我________的心情.(3)回答问题.①有人认为娘用红布包信祈求儿子平安是迷信的举动,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②有人说我们长大赚到钱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孝顺他们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孝顺老人?19.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雪化了是水文/王清铭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都要出一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雪化了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是春天!我神色凝重,手一摆,压低声调说:不对.学生小声嘀咕,互相诧异的眼神.我用威严的目光使他们安静下来.“雪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但它是现成的.你们脱口而答,说明未经自己的思索.诗意是别人体会的,答案是误人的.你们没有带自己的脑子来.”学生面面相觑,有几个同学想站起来反驳.我将手往下一压,继续说:“也许你们觉得老师在给你们泼冷水,但应该知道,水虽冷,但至少还未结冰,天气还没有到朔风凛冽的程度,你们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我停顿一下,举手并往上呵气.有些学生大概想到冬天的寒风砭骨,不禁打了一个哆嗦.“真正的寒冷冬天,是呵气成霜的季节.你们跟我一样,都没有看过雪,只从课本间接体验岑参所写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就以为雪就像绽放的美丽的梨花一样.知道一个冻僵的人应该怎么救治吗?”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有人迟疑一下,低声回答:穿棉衣,用暖水泡.“你们错了,”我斩截地说,“一个人冻僵了,需要以寒制寒,用雪擦拭他,让他慢慢回暖.”学生睁大了眼睛.“就像你们不知道雪一样,在走进社会前,大家都为自己设计好花朵一样美丽的前景,但是——”学生似乎联想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自觉低了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具有破坏性的,能让坚韧的竹子折断.在冬天来临时,你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衣服要暖和,还要给自己的心灵保温.‘柴门闻犬吠’——”学生很整齐地读出下句:“风雪夜归人.”我赞许地点点头.“是的,你们也许要在现实中不断奔波,做一个风雪夜归人,所以你们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我放慢语速:“雪化了,说明天气回暖,但离春天还有一段历程.即使是初春,也还有春寒料峭的时候,不做好御寒的准备,你们不流泪,也会大把大把地流鼻涕——因为你们都感冒了.”学生哄堂大笑.“现实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你放弃许多的诗意和梦想.也许你们将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在逆境中,不要冷漠,让激情的血冷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柳宗元的《江雪》图,声音陡地昂扬:“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选自《课外阅读》,有改动)(1)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为什么“我”一般都要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2)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冬季”指什么?(3)“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你认为,应该带一颗什么样的心?(4)“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你认为这掌声还是给谁的?(5)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更有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遗憾的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喀嚓”一声剪断了!材料二: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因3岁的女儿伊迪斯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将女儿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幼儿园败诉.七、默写(共2题;共12.5分)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她在柳枝上在________,在________摇哇摇;她在喜鹊、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2)我们沿着________,顺着________,寻找雷锋的足迹.啊,终于找到了-------哪里________,雷锋叔叔________.(3)________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__.不知________,二月________.(4)________成则大信________.21.填空(1)过端午,________,粽香________满堂飘.七月七,来乞巧.牛郎________会鹊桥.(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3)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________.八、写作题(共1题;共20分)22.题目:我真幸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写,抄袭.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收集”的“收”,是把外面的事物拿到手里;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的意思.也就是说,需要“收集”的事物是不用费多大功夫的.或许这东西原本就在这儿,只不过乱了、散了;或许这东西是别人送来的,你只需要接纳整理. “搜集”的“搜”则不然,它的准确意思应为“寻找”.“搜集”就是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我们就知道了,这就不是简单的集中了,而是要花力气和功夫的!综上①应填“收集”,故排除B C .性质:事物具有的属性.实质:本质;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综上②题应填“实质”③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应填“不但/也”,故排除A .故答案为:D【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答案】C【解析】【分析】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知下句选“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由上句的“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可知下句选“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由上句的“宽容是一束阳光”可知下句选“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由上句的“宽容是一座桥梁”可知下句选“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比较恰当.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答案】B【解析】【分析】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华山自古一条道”是说华山险不易攀登.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答案】(1)A(2)B(3)B【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A (2)B (3)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6.【答案】(1)B(2)A【解析】【分析】(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的是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故答案为:(1)B (2)A【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的能力.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句子的能力.排列句子: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解答此类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仔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一般的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本题这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故答案为:C【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8.【答案】A【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沉思:认真、深入地思考.沉:深入.故答案为:A【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9.【答案】D【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聚拢:会聚合拢起来.聚: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故答案为:D【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10.【答案】C【解析】【分析】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注意语句连贯,衔接自然.由上句的“不能因为”可知下句选“不是语文课就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正如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也不可能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比较恰当.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二、判断题11.【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⑴正确.青—清、败—拜、利—厉⑵错误.汗青:即竹简,借指历史书册.⑶正确.⑷错误.“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赵奢.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故答案为:⑴正确;⑵错误;⑶正确;⑷错误.【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⑵、⑶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能力.⑷考查对历史典故的掌握能力.12.【答案】(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正确;(2)正确;(3)错误,浪里白条张顺.(4)正确;(5)错误,《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三、填空题13.【答案】(1)凿以写龙;雕文;窥头于牖;魂魄(2)战舰;浩瀚;坐骑;真谛(3)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1)《叶公好龙》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2)《神奇的书》[美]艾米莉·狄金森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意思是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故答案为:(1)凿以写龙、雕文、窥头于牖、魂魄(2)战舰、浩瀚、坐骑、真谛(3)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14.【答案】有借无还;不出所料;粗中有细;单刀直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收买人心【解析】【分析】考查对歇后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句补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填写歇后语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借无、料、愿、挨.故答案为:1、有借无还2、不出所料3、粗中有细4、单刀直入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6、收买人心【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歇后语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四、语言表达15.【答案】(1)虽然我长得不是很帅;我很自信(2)艾克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打篮球.(3)麻雀怕打着翅膀.(4)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可……”是转折关系.虽然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还是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2)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义重复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此题语序不当.在“篮球”之前加“打”.(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无可奈何地”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是、好、夫”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是:由此看来.好:喜欢.夫:这,那.故答案为:(1)虽然我长得不是很帅,可我很自信.(2)艾克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打篮球.(3)麻雀怕打着翅膀.(4)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关联词语造句,使句子连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8分)1.下列名著人物与故事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是()(2分)A.解救“星期五”——格列弗B.草船借箭——诸葛亮C.三借芭蕉扇——孙悟空D.拳打镇关西——鲁智深2.下列节日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2分)A.寒食节 B.中秋节 C.圣诞节 D.元宵节3.下列诗句中与清明节有关的一项是()(2分)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风。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 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A.《茶馆》——老舍B.《春蚕》——巴金C.《阿Q正传》——鲁迅D.《背影》——郭沫若二、字词书写与辨析。
(13分)5.看拼音写词语(5分)xī gài()xiāng chèn()zhǔ fù()yàn wù()xùn fú()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安逸.()翱.翔()懊.恼()庇.佑()7.形近字组词(4分)把()备()卜()采()靶()惫()补()彩()三、基本技能。
(12分)8.句子训练坊。
(4分)(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带非常难走,一路都是悬崖峭壁,如高山一样陡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待在河边。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文字提示,写四字词语。
(4分)(1)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____________(2)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______________(3)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____________(4)欢笑的声音像雷一样的响着,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____________10.判断下面的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自《江南》作者是汉乐府。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杜甫。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出自《游子吟》作者孟骄。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浪淘沙》作者刘禹锡。
()四、积累与运用。
(18分)11.课内积累。
(11分)(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____朝词人____《》中的名句。
(3分)(2)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这句所表达的俗语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步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
里面主要有______ _______等人的作品。
(3分)(4)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曾巩,苏澈,苏洵还有____ _____ ____ ______(4分)12.课外积累。
(4分)(1)文学“风骚”并称,其中“风”指_____,“骚”指______。
(2分)(2)我国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
(2分)13.语文实践。
(3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你们都是一些有主见,有计划的好孩子。
你们的成长很快,给大家说说你们每次的活动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平台。
(19分)(一)课内阅读(7分)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能写三行。
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
他及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及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满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手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两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候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
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
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体会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1.5分)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1.5分)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2分)椰树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
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
”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产子来了。
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
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
锄落之处,铮铮有声。
发生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
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
又长出了几片新叶。
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树叶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2分)_____一息风姿飘___ ___有声丰___秀美19.文中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和___(2分)20.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6分)21.最后一段中,画“_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乐园。
(30分)小学要毕业了,对于多年的小学生活,你有什么难忘的记忆呢?或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你又有什么美好的向往呢?请以难忘的_______________或者我向往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回忆小学或者想象初中的作文。
参考答案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8分)1.下列名著人物与故事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2分)A.解救“星期五”——格列弗B.草船借箭——诸葛亮C.三借芭蕉扇——孙悟空D.拳打镇关西——鲁智深2.下列节日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 C )(2分)A.寒食节 B.中秋节 C.圣诞节 D.元宵节3.下列诗句中与清明节有关的一项是(C )(2分)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风。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 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D )(2分)A.《茶馆》——老舍B.《春蚕》——巴金C.《阿Q正传》——鲁迅D.《背影》——郭沫若二、字词书写与辨析。
(13分)5.看拼音写词语(5分)xī gài(膝盖)xiāng chèn(相称)zhǔ fù(嘱咐)yàn wù(厌恶)xùn fú(驯服)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安逸.(yì)翱.翔(áo)懊.恼(ào)庇.佑(bì)7.形近字组词(4分)把(把握)备(备份)卜(占卜)采(采掘)靶(靶子)惫(疲惫)补(补救)彩(彩色)三、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