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伤逝》到电影伤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说《伤逝》到电影伤逝

《伤逝》是鲁迅在 1925 年 10 月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五四”时期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涓生和一个从旧家庭中走出来的新式女性子君的形象,并通过他们的爱情悲剧,从而向我们展示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悲剧。这部小说在发表之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并且在 1981 年被改编成为电影。电影《伤逝》是导演水华在 1981 年拍摄的一部体现鲁迅原著浓郁风格并且加入了独特视角理解的一部作品。电影《伤逝》非常忠实于原著,深刻体现出鲁迅原著的风味,但是又不仅于此,在影片中有很多增删改的地方,进一步丰满了鲁迅原著的血肉,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所要表达的主题。

首先从小说和电影的叙述顺序讲起,小说的第一句话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是小说总的纲领,也是小说在后半部分所着重体现的,小说就是以此拉开全文的叙述。而电影在开头采取的是倒叙的手法,以“阿随寻主”拉开故事的序幕。电影开场就是京巴狗阿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寻找故主,夜幕中,阿随在雨中难过地发出呜呜咽咽的寻唤声,走走停停,眼睛还不时地注视着前方,是那么地茫然。如此寒冷而又凄惨的夜和狗渲染出了一种悲惨凄苦的气氛,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埋下的隐藏的伏笔,这不可不谓是电影导演对原著的深刻理解而所作出的独特的剪辑,而且与片尾阿随的扑门而入相呼应,使得整个故事连贯完整。

其次是电影在内容上的增加,所有的这些增添都是围绕在以原著为中心的周围,给文字简洁意味深长的原著添加血肉,使得电影在整体效果上更加形象,更加符合那个时代的时代现实,充分显示出“五四”时期时的真实社会氛围。

1、观看戏剧

小说文本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子君看易普生的《玩偶之家》,但是导演联系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添加了子君观看这一剧作,使得子君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玩偶的地位,以至于心中大受震撼而不愿意离开,直到涓生指着手表给子君看,暗示她该回去了,这时子君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座位,要离开的时候还转过头来瞄了一眼还在台上出演的剧作。这一镜头之后便是子君离开叔父到涓生那里,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观看戏剧为这一镜头做了铺垫,使得子君喊出这一标志性的话语不至于太唐突。

2、双方表白

小说并没有费很大的笔墨直接描写涓生向子君求爱,只是通过涓生的心理感受和模糊的回忆,从侧面向读者暗示涓生求爱成功。而电影则通过一组生活镜头细腻生动地刻画出当时涓生表白时的情景:子君缠着毛线团,脸上还略带羞涩,而涓生手上毛线来回绕,两眼深情地望着子君,偶尔还深思着怎么向子君表白,突然涓生停下来了,子君拉了拉毛线,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突然涓生回过神来,深情地凝视着子君,看得子君不好意思,脸色由青白变得绯红,羞嗒嗒地把脸转过去,而此时涓生大胆地冲过来,握住子君的手向子君表白了。如此生活化的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双方表白的过程,给原文简单的回忆增添了不少血肉。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前后两个情节毛线缠绕的不同情况。毛线在两个情人间来回不停地绕,暗示着两人之间爱情的缠绵;而当两人感情逐渐疏淡,面色日益冷怨之后,电影中同样有一个绕毛线的情节。只不过这一次是子君含情脉脉地鼓励涓生缠毛线,希望回到过去的温存,但是这时毛线居然断了,这也暗示着两人关系的终结,最终无可挽回。导演通过这两处细微的情节讲述了两人感情由亲密走向毁灭。

3、社会环境的描绘

鲁迅小说的原文并没有很详细描绘当时社会的具体环境,这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会给深刻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导演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弥补了这一空缺。电影导演用了许多个。。。还有一个讽刺镜头描绘出一幅热绕无比的街头庙会:耍猴的、卖油饼的、开茶馆的。。。的场面就是一群民国救世军大唱太平歌,而满地却爬着乞讨的人,这一场景就可以从侧面反

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现实仍然是那么的贫穷且黑暗。子君抱着叭儿狗阿随在人群中看热闹,而涓生则在书摊边惊奇地发现了一本英文版的《穷人》,着暗示着两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可能是对他们后来分离的暗示之一。另外岔雪花膏的小东西和局长的耳机在茶楼边交头接耳,为以后涓生被辞退买下了伏笔。

4、外国人遇中国军队

外国人遇到中国军队这一情节在鲁迅的原文中是没有的,而是作者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自己刻意加进来的,这对表达主题、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小说《伤逝》在写涓生遗弃阿随后写到“我一回寓所,觉得又清静得多了”,这很明显地表明涓生在遗弃阿随后市直接回家的,而电影则在这里精心设计了表现旧中国腐朽黑暗,受制于外国人(用涓生的话来说就是奴才)的镜头。街道上是惊慌失措的人们,一群警察拿着警棍在街上赶着人们到街边去,让市民滚开,维护者他们所谓的秩序,为即将到来的人开道,这一粗暴的维护秩序把老农的柿子给掀翻了被无数双教任意地践踏,还有讨饭的小孩被军阀模样的兵斥骂着,推着撵着到墙角。而这时一队军队护卫着一辆军车过来了,里面坐着的是留着两撇八字胡子的军阀头子。而更为戏剧性的是,这军队遇到一对外国夫妇和他们牵着的一条狗,大家在看这一段的时候肯定很想知道到底谁会给谁让路。马队的到来让这队夫妇的小狗狂吠不已,而这对外国夫妇也毫不畏惧,很悠闲地牵着狗往前走,而骑着马的军阀都绕过这对夫妇。突然一个小孩子从中间冲出来,似乎是要向那对外国夫妇乞讨,但却一把被一个军警一把抓住了往外就是一甩,结果小孩子摔倒了,碗摔破了,军警口里还骂个不停。而这时后面的车队跟这对夫妇相遇了,而此时他们的叭儿狗也不走了,围着墙角似乎在嗅着什么东“皇帝”西,后面的车队也不走了,全城的百姓、军士、、乞丐等等都在静候着宠物狗撒完尿,直到那宠物狗撒完尿,车队才绕过离开了。

多么离奇的一幕啊,一个军阀的车队居然要给这条洋狗让路,多么悲哀啊。中国人居然连外国的一条狗都不如,真如涓生所说“奴才”!水

华导演对于鲁迅小说《伤逝》的改编还是很成功的,不但忠实于原著,俄日切尔在原著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剖析当时的社会。电影《伤逝》是对原著的添血加肉,更加形象地呈现给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