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复习课件: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8]

合集下载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课件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课件



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

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
世 美术

印象主义(19世纪后半期)

现代主义(20世纪上半期)
推 动 社 会 进 步


术 影视
电影、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
2
时期 18C末至 19C30S
流派
浪漫 主义
19C30S起 至20C 上 半期
现实 主义
20C50、 60S起 现代
主义
.
5
(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英国: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西风颂》;济慈《夜莺颂》
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③俄国: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④德国:霍夫曼;海涅《德国,一个温暖的冬天》
(3)特点
①内容上: 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②创作手法: 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富于奇幻色彩 ③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塑造英雄人物;
3、影响:
现实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罪恶,启迪人们为改变社会现实而奋斗。
.
11
现代主义 时间:20世纪上半期
材料: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20 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 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 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 其深刻的影响。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 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教学课件8(课件 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单元优化提升 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教学课件8(课件 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单元优化提升 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
(2)二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
摇滚乐 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特点 (1)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反叛精神 (2)体现了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___________
的增长。
3.代表 (1)美国: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和《时代在改变》等。 披头士 乐队在西方有很大影响。 (2)英国:_________
格里菲斯 _____________ 的 《一个国家的诞生》 、 苏联的 《波将金号战舰》
等。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②有声片:1927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
浮华世家 》 ③彩色电影: 1935 年,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____________
拍摄成功。 ④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二战以后相继问世。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4.影响 (1)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2) 各 国 间 的 音 乐 交 流 和 交 融 日 益 增 强 , 加 深 了 对 不 同
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 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列举 19 世纪以来 1.归纳、 把握 19 世纪以来的著名音乐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 家及其音乐作品。 品,理解这些音乐 2.分析 19 世纪以来伟大音乐作品所反 作品的时代性、多 映的时代变化及其时代性、多样性和 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 民族性。 3.归纳影视艺术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课件+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课件+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5)现代主义美术 ①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②艺术形式多样化,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 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西方不同时期美术流派兴起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1.新古典主义美术: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处于大革命前 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用 艺术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与共和,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 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 2.浪漫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传 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
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煌瑰丽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主题二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 史料一 油画《石工》满怀同情地表现了贫苦工人的艰苦劳动。 此画把无情的现实跟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的理 想化和虚假做了对照,正如画家本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 ①看吧,贫困和不幸就是这样无遗留地表现出来了。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兴起
①背景:19 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而兴起。
②特征: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瞬间印象”,表现 微妙的_色 ___彩__变化。 ③成就:法国__莫__奈__的《日出·印象》。
(2)发展
①特点:强烈主张_个__性___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目标导航]

一轮复习课件: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轮复习课件: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故事情节:天真美丽的欧 也妮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 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 破产的表哥,并不惜激怒 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 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至 此,父女关系破裂,母亲 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 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耗 《欧也妮·葛朗台》 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 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日出·印象》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
多雾早晨的景象。
《打阳伞的少女》 (法)莫奈
保罗·塞尚 (1839— 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 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 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 新的创造。塞尚反对传统 绘画观念中把素描和色彩 割裂开来的做法,他的画 面,色彩和谐美丽,追求 通过色彩表现物体的透 视。他被称为“现代绘画 之父”。
(2)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 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 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 (1)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2)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 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 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战争与和平》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 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 个里程碑。小 说以四大家族 相互关系为情 节线索,展现 了当时俄国从 列夫·托尔斯泰 城市到乡村的 广阔社会生活画面。
《战争与和平》插图
疑难突破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产生背景上: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
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当时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 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得美好,导致人们的失望和 不满。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资 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人们的道德观念和 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浪漫主义已不再适应当时 的社会现实。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共21张PPT)

2020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共21张PPT)
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 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 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二)浪漫主义美术
二、美术 的辉煌
(三)现实主义美术 (四)印象画派
(五)现代主义美术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画派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真实反 映社会, 暴露批 判黑暗
《唐璜》 《巴黎圣母院》《悲惨 世界》
《红与黑》 《人间喜剧》 《大 卫·科波菲尔 》《雾都孤儿》 《双城记》 《简·爱》《呼啸山 庄》 《战争与和平》《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苹果车》 《约翰·克利斯朵夫》,
现代 一战 主义 后 文学
社会 问题 繁多
表现自 我;反 传统
术有重要影响。
2.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的凡·高《向日葵》 法国的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20C后绘画发展到……
(四)现代主义美术 20C以来
两次世界大战———心灵创伤
1.背景:
工业化进程———加剧紧张感 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视野
各种新流派出现
2.特点: 表现方法:
夸张、变形和抽象的; 材料:新 主要特征:反传统、反理性
•丰富日常生活。
(四)影视的作用: •世加界快政信治息、传经播济,、影文响化国教家、
育、风尚。 •推动文化交融、全球化。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流派
流派 时间 背景 特点
代表
浪漫 19世 对现
主义 纪30 实失
文学西
年代 前

(判现批)实方资本
19世 纪中 期-一
矛盾 纷呈
主义主 一战

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课件

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课件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 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 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
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 特点?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开始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更多的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代表作品为 《第6(田园)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
ppt课件
13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 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 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 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 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ppt课件
8
3.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西风颂》;济慈
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③俄国:普希金 ④德国:霍夫曼;海涅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内容上: 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②创作手法: 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富于奇幻色彩 ③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 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 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贝多芬一生最辉煌的作品是9部交响曲。早年的贝多芬受启蒙运动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次作品中 充满时代的精神,蕴涵革命力量。代表作品为《第3(英雄)交响 曲》《第5(命运)交响曲》。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法国莫奈的《___ _________》 ; 荷 兰 _____ 的 《 向 日 葵》;法国塞尚的 静物画

富于装饰韵味
派 时间

背景
特点
代表作
反传统和
_____________ 给 人

_______ ,
们心灵造成巨大的
代 20
重视艺术家 毕加索的
创伤,工业化带来
主 世纪
内心的“自 《

的快节奏加剧了人
解析
解析
解析
NO.4
ITEM
NO.
4 “仿真达标检测”见“课时检测(三十七)”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谢谢观看
尖锐
注重表现 ________
法国米勒的 《_______》 和 《拾穗者》;俄国 列宾的《________ ________》
青 年 画 家 前期:追求光和
印象 画派
19世 纪后 半期 至20 世纪 初
以“不关 心主题思 想”为宗 旨,反抗 保守陈腐 的主题思
色的研究,表现 微妙的色彩变化 后期:主张个性 的抒发,作品线 条粗犷、形式夸 张、色彩明快,

我感受”和
们的紧张感
“自我表现”

知 深 化
NO.2
ITEM
高考考什么——
考“对客观历史主观描述”的分析能力
主题 一
欧美文学的“精神历程”
——近现代文学流派的发展








注意时间为 “ 19 世 纪 三 四 十年代”,抓 住关键句“资 本主义社会的 阶级矛盾和各 种社会弊病” 理解分析其特 点。
第37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新课标人教版ppt课件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新课标人教版ppt课件

蓝色的多瑙河 茶花女
(2)民族乐派 ①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②代表作: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①特征: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广为流传。 ②代表:一战后,美国爵士乐受到空前欢迎;二
战后__摇___滚__乐_____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代表作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共同 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
手法上反传统
思想内容
表达对正义战胜邪恶 的信心和斗志、对改造 现实社会,争取自由的
鼓励
反映了人们心灵的迷惘和痛 苦,对前途充满了悲观和绝望
的情绪
例1 [2010·汕头模拟] 现代主义流派往 往反理性、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
C 20世纪初的人们( )
(3)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内心的 “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善于表现 复杂的心理特征。
(4)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 《___格__尔__尼__卡___》。
考点3 音乐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 ①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 心理刻画的形式, 突出个人感受。
贝多芬 比才
(2)影响 ①现代主义流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现代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②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 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
例2 [ 2010·广东卷] 对建立在理性
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
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
B 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
文艺复兴时期兴起, 兴起时间 19世纪30年代开始成为
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
19世纪晚期兴起,20世纪二 三十年代达到繁盛
时代背景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复习课件(共80张PPT)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复习课件(共8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第3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问题反馈
1组:对点2 2组:对点2 3
6 5
探究1 探究1
3组:对点2 3
4组:对点 2 3 5组:对点 2 3
6
6 5
探究1
探究1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预设问题
1.在文学领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 文学产生;19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20 世纪早期,现代主义文学逐渐成为西方文学的主流经典 力学的创立,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有哪些? 2在美术领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经历了
【典例】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 时发现一些残缺不全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 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 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 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 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学作 品是 ( )。 A.①—《巴黎圣母院》 ②—《人间喜剧》 B.①—《人间喜剧》 ②—《悲惨世界》 C.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格尔尼卡》 D.①—《唐璜》 ②—《安娜· 卡列尼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判断① 为浪漫主义,②为现实主义,选A项。 答案 A 警示 准确把握三大文学流派兴起的时代及特点是解题的 关键。
对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 认识不清
简析 二者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现实主义美术的产 生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则是社会 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危机的结果;现实主义美术揭露 现实,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侧重表现个人主义,是反 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课件+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课件+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12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对点训练] 1.18-19 世纪的欧美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 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作一无是处,推崇 虚幻的田园生活。这表现了他们( D ) 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 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解析:结合时间“20 世纪 30 年代”及“孤儿”判断 A 项“重 现繁荣”不符合题意;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 经济危机严重时, 美国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不断,B 项中的“淡定应对”不 符合史实;结合“幻想型影片”分析,D 项中的“现代主义艺 术”不符合“幻想”的特点。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历史特征 (1)文学 ①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人的主观性,注重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 ②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 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③现代主义文学客观上表现现实,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④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描写并歌颂自己的国家、 民族和人民, 表现爱国主义精神。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 (2015· 高考广东卷)有文学家宣称: “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 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 学理念属于( A ) A.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栏目 导引
第八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解析:解读图片信息,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 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 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 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 据此可知,其作品以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印象主义的光 色试验。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8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 19 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 了解 19 世纪以来文 义文学的兴起背景、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学的主要成就,认识 2.掌握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亚非拉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文学的主要成就。 影响。 3.认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学会区分不 同的文学流派。
主题一 浪漫主义文学 史料一 ①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 理想化的王国……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 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 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 级的民主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苏联文学 (1)状况:20 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高尔基 的 《 母 亲 》 (2) 代 表 作 : _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 。
3.亚非拉文学
爱国主义 (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_____________ 精神。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易错提醒]
(1)“现代”与“现实”一字之差,内容却相去甚

远。现代主义是二战后西方文坛上出现的文艺流派主体,以荒 诞派为代表。 (2)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特点,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 绘人类的受难图画,其目的不在于鼓励人们消沉和颓废,而恰 恰相反,它最终的目的是唤起人类的振奋和觉醒。
狄更斯 _______ 普希金 ______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
整体感悟
时期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二、碰撞与冲突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特征
浪漫主义
19C中期—19C末 现实主义 19C末20C初 共融性 多元化 与时俱进
20C50S以来
说明:
1、19世纪的浪漫主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3、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 社会生活的影响
3)、影响 ①对欧洲的社会弊端以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②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
(一)关于《唐璜》 结合课本分析,拜伦参加了
• 叙事长诗《唐璜》是拜伦 哪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的另一部代表作,全诗共计一 你应如何全面评价拜伦?
身着阿尔巴尼 亚服装的拜伦
万六千行。通过描述西班牙贵 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 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 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 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 争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 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被誉为 “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 书。
它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批判现实的黑 暗,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崇高的理想, 鼓舞人民的斗志,追求自由与民主!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 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2、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 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 去实现的可能 时期的文化 ,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 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B

008.2 19世纪 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共18张PPT)

008.2 19世纪 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共18张PPT)

第23课
【测试要求】
美术的辉煌
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历年考点】
07年35题:现代主义美术 09年23题:现实主义美术 10年26题:印象画派 13年35题: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作及特点
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1.浪漫主义 法国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以1830年7月巴黎 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拿破仑下台后复辟的封建王朝这一历史事 实为依据,表现了人民反对专制的斗争精神。 自由的主题、强烈的激情、色与光的融合对比,潇洒奔放, 宣告着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德拉克洛瓦本人也被称为“浪 漫主义的狮子”。 2.现实主义 法国 米勒的《拾穗者》、《播种者》,表现农民的感 情和生活。 俄国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刻批判了俄国 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 渴望。
3.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 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成为了文学 主流。 (2)特点:现代主义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比较怪诞,悖离传统。 (3)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①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较多地使用现代主义手法。②爱 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真题演练】
1.(2009•江苏•23)“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 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 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 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反映“这种考虑”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答案:B。

课件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件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出现与科技的进步有很大 关系。
印象画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画家 重视光、色的作用。现代主义美术的出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拓 展了视野有关。
4.近现代艺术的发展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绘画和影视艺术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印象派绘画借助了 光学的原理,影视艺术更是工业革命成就综合作用的成果。
20世纪初 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20世纪初
苏联电影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 片
1927年 美国首次拍摄成功__有__声____电影
1935年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_浮__华__世__家_》拍摄成功
二战后 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相继问世
(2)电视: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②1929年,英国___伦__敦___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 出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___美__国___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 目。 ③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3)影响: ①反映人类在_科__学__技__术_方面的进步。 ②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_社__会__风__尚_的变化。 ③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法国米勒的《播 种者》和 《_拾__穗__者___》; 俄罗斯列宾的
《伏尔加河上的 纤夫》
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 法国__莫__奈____的
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 《日出·印象》;
界万物的
荷兰凡·高的《向
“__瞬__间__印__象____”。线 日葵》;法国的
条粗犷,形式夸张,色 塞尚被称为“现
彩明快
代绘画之父”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 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课件12.12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复习课件12.12
•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一般而言,文学艺术的起 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因区域、民族的不同,其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也就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文学艺 术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同是人类,在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中又 彼此交流与汲取,因而其间一定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 普遍的属性。
• (4)呈现出阶级性。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阶级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艺术作 品。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 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 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 (2)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 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1)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的同时,社 会矛盾日益尖锐,道德观与文化价值观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 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3)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 扩张,亚、非、拉地区的人民积极进行反 帝反殖斗争。导致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 撞中发展。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印象主义绘画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研究中心 光与色
3、代表人物 (1)莫奈 《日出 印象》 (2)塞尚 《盘山路》 (3)凡 高 《向日葵》、《星月夜》
特点:受当时光学发展影响,力图在画面 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
第三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
一、世界的文学
• (5)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欣赏性。文学与艺术无疑是人类历 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 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 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教学课件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教学课件
政府喉舌 商家招牌 大众耳目 “空中课堂”
电视的影响:
A、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B、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人们的视野 E、改变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 F、增强了人们的国际意识 G、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 H、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
“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
•① ② • A.①②③ • C.②①④


B.②④
D.②①③④
学以致用
• 1 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共同原 因是
• A.法国大革命的兴起 B.启蒙思想的推动
• C.人们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失望 D.工业革命的发展
学以致用
• 2 《巴黎圣母院》和《安娜·卡列尼娜》分别 是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 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丹纳(法)
第一部分 文学 (一)19世纪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的特征
手法: • 鲜明的对照 • 离奇的情节 • 奇特的想象 • 超常的巧合 • 奔放的热情
主题:
巴 黎 圣 母 院
资本主义 封建残余、
1 关注内心情感世界,用理想对现实进行批判;
2 表达反封建反教会、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
资本主义
材料二: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 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 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 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 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 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 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
• 英法国国: •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实用课件8(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 (6)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PPT实用课件8(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单元优化提升+单元综合检测) (6)

美国
种族歧视 现象, 马克· 吐温 ___________ 痛斥了资本主义金
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20 世纪的世界文学 1.西方文学
罗曼· 罗兰 的《约 (1)现实主义: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法国__________
翰· 克里斯朵夫》 。 (2)现代主义
识,其创作原则主要表现为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 拒绝遵循规则。 浪漫主义文学造就了 19 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 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易错提醒]
现实主义文学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
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其宣扬的“自由”和“幸 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 局限性。 [轻巧识记] 图示法理解现实主义文学
主题一 浪漫主义文学 史料一 ①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 理想化的王国……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 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 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 级的民主共和国。 ——恩格斯《反杜林论》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原因: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尤其是 20 世纪以来,面对两次世 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 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从而深刻影响了 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发展 的主流。 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第十五单元++第36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共81张PPT)

第十五单元++第36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共81张PPT)
考点一
解析
答案
“没有中心人物, 没有 完整的故事”是现代 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在四个选择项中, 只有 B 项符合题意。
(
)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1 2 3
高考调研题组
4
5
3.马塞尔·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 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 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 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下列作品与《追忆逝水年华》风格一致 的是 A. 《西风颂》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十日谈》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思维发散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 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 社会生活的发展。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考点一解读 史料用一个或许不存在的军规,体现了荒诞不经之中包含的沉
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 点。
考点一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一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史论
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
(1)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 美国文学发展出现了“黄金
》是戏剧史上的里
4.评价: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 形成欧美文艺多元发展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也妮· 葛朗台》
《欧也妮· 葛朗台》的 故事情节:天真美丽的欧 也妮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 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 破产的表哥,并不惜激怒 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 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至 此,父女关系破裂,母亲 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 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耗 《欧也妮· 葛朗台》 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 心汉。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他的歌几乎每 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因此他的音乐比贝多芬更多的流露出 诗人般的气质,也更有浪漫主义气息。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有《春之信念》、《野玫瑰》和《魔王》 等。另外舒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 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他是艺术歌曲 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 的艺术家。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 时说:“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 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 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 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 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 的视觉形象。因此,在他眼中,不仅是色彩,连 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 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它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批判现实的黑 暗,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崇高的理想, 鼓舞人民的斗志,追求自由与民主!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 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2、背景
⑴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失 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 去实现的可能 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 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 尔斯泰,俄国大作家,著 有《战争与和平》、《安 娜· 卡列尼娜》和《复活》 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 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 大的作家之一。
列夫· 托尔斯泰
《安娜 · 卡列尼娜》
《安娜· 卡列尼娜》是 托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 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 通过这个故事托尔斯泰揭 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 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 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 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 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 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 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 的社会大爆炸”。
3.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英国:拜伦《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西风颂》;济慈 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③俄国:普希金 ④德国:霍夫曼;海涅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内容上: 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②创作手法: 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富于奇幻色彩 ③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3)、影响 ①对欧洲的社会弊端以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三)浪漫主义的美术
籍里柯(法)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法) 《自由引导人民》
第二部分 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 19世纪中后期)
• 背景
• (1)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 (2)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 (3)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 金主义 • (4)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②鼓舞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
(二)浪漫乐章:贝多芬
贝多芬的助听器 贝多芬的钢琴
贝多芬的故居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 的祖父是当地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团的 歌手。而贝多芬则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 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 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 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贝多芬一生最辉煌的作品是9部交响曲。早年的贝多芬受启蒙运动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次作品中 充满时代的精神,蕴涵革命力量。代表作品为《第3(英雄)交响 曲》《第5(命运)交响曲》。
莫奈(1840—1926 ) 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 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 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 他说:“光是画中的主 角。” 他又描述如何努 力去画 “ 空气的 美……但这是不可能 的。 ” 莫奈毕生致力 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 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 瞬即逝的美丽景物。
《日出· 印象》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 多雾早晨的景象。
整体感悟
时期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 二、碰撞与冲突 三、打破隔离的坚冰 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特征
浪漫主义
19C中期—19C末 现实主义 19C末20C初 共融性 多元化 与时俱进
20C50S以来
考试说明:
1、19世纪的浪漫主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 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二)现实主义绘画
代表人物及作品:
米勒(法国)《拾穗者》
列宾(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者:列宾
作者:米勒
(三)印象主义绘画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研究中心:光与色。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莫奈《日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印象》 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荷兰:凡高《向日葵》
莫奈自画像
凡· 荷兰伟大的印 高:
象派画家,主要作品 《向日葵》、《星月 夜》,其作色彩极其强 烈,富有个性,充满了 火一样的热情,被称为 “扑向太阳的画家”
第三部分 现代主义 ( 20世纪)
背景:
1)经济上: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2)政治上:
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一)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3)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4)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各国
的音乐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 *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促进了人们民族和民主 意识的觉醒。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 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 特点?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2)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什么?试举三例 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
舒伯特
(1797—1828),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教师家庭。他才华 超群,却英年早逝世;生前受歧视,死后成为与莫扎特、贝 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红与黑” 小说中的“黑”代表法国封建贵 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而“红” 则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 代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 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 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 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 《欧也妮 · 葛朗台》。100多年 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 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 家”、“现实主义大师”。
《战争与和平》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 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 个里程碑。小 说以四大家族 相互关系为情 节线索,展现 了当时俄国从 列夫· 托尔斯泰 城市到乡村的 广阔社会生活画面。
《战争与和平》插图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主要特点?
(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艺术家们以民族题材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
代表人物 柴可夫斯 基 德沃夏克
国家 俄 捷克
作品 评价
主要作品
前期,正值俄国农 奴制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的年代,因而作品种充 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幻想序曲、《天鹅湖》 等;后期则值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 的黑暗时期,因此作品 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 幸福生活的渴望,如 《第五交响曲》、《第 六(悲怆)交响曲》、 以及睡美人等。
1、欧美文学: 1)法国:罗曼· 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2)美国:马克· 吐温
海明威:《老人与海》
罗曼· 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 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 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 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 巴黎。1899年,罗曼· 罗兰 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 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 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 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 从事文艺创作。
在欧洲,法国著名的 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1866—1944)凭借 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 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 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 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 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 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 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 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海明威是个传奇人物。他
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作 品中的人物不少是藐视死亡的 勇士。《太阳照旧升起》、 《永别了,武器》、《丧钟为 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 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 大战的名篇。
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开始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更多的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代表作品为 《第6(田园)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 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 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 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 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 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 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 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