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矫正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矫正初探

语言是人们思想、感情、知识交流的桥梁,身心各方面发育正常的儿童,语言发展是比较快的。但智力障碍的儿童不是这样,由于他们大脑受损,语言区域分化减弱,思想缓慢,发音困难,因此,常伴有语言障碍和语言缺陷。智力障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智力障碍教育的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补偿缺陷”,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够独立或半独立地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实现这个任务,首先要矫正他们的语言障碍,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特教教师必须重视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障碍的补偿、矫正的教育与训练。

1语言障碍矫正、补偿应遵循的原则

1.1思想性原则。所谓思想性,指训练的内容不能超越智力障碍儿童所接受的范围。要选择一些既简单又有积极意义的语言,使智力障碍儿童在接受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1.2渐进性原则。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发音方面存在问题,吐字不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差,要想使他们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必须首先从简单的字词开始,在逐步过渡到句子,否则开始就教句子,学生连字音都读不准,那么说起句子来就会相当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1.3阶段性原则。所谓阶段性,指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按照智力障碍儿童轻、中、重程度分类,把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一部分内容完成

以后,做一次短暂的休息,以此来调整智力障碍儿童思维的呆板性。接下来再继续教学内容。这样进行的目的,就是使智力障碍儿童的心里语言能够充分地得到适应。

1.4多重复性原则。这一原则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即识记缓慢,遗忘快。因为智力障碍儿童发音障碍的轻重不同,记忆力强弱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所以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时,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分层次要求,重复训练的次数。

1.5鼓励性原则。智力障碍儿童的惰性非常强,如果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去要求他们,往往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鼓励性原则,即使是一句话、一个词学生说得不完整,也绝不应该大声呵斥,要以温和诚恳的态度启发他,只要说正确了,哪怕是一个词,也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尽可能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消除他们紧张自卑的心理压力,越说越敢说,久而久之,语言能力就提高了。

2语言障碍的补偿与训练

对于正常儿童来说,只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语言能力就能正常发展,无须专门的语言训练。而对于语言发展有障碍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如果在自然的条件下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会很困难,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来克服这些困难。

2.1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语言环境。要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

学氛围,给予其他儿童不模仿、不嘲笑他人的异常发音,减轻他们在集体中的压力,从而自觉产生说话的意愿。其次,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说话。

2.2给智力障碍儿童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和反馈。教师要尽可能地与他们单独交谈,内容是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语言要注重形象性。教师和家长要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不能因为他们说不好或不完整而代替他说,教师和家长的代劳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学习说话、发展语言的机会。

2.3扩大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空间,增加其社会经验。智力障碍儿童往往由于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原因在生命的早期得不到相应的文化刺激,生活范围狭窄,社会经验贫乏,因此他们语言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有缺陷。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把他们带入社会,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直接的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同时还要有目的地教给他们具体的社会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在和社会的接触中得到更多的成功经验。

2.4语言训练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短暂,大脑容易疲劳,枯燥单调的训练很容易降低训练效果。为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寓教于乐,利用游戏、比赛、猜谜、唱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语言训练的内容及要求

3.1语言训练的内容。语言的基本训练内容,分两个方面:一是

语言的接受能力;二是语言的表达能力。智力障碍儿童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与他人的交往。

语言的接受能力,是指对语言信号的接受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语言,心理学将其称为第二信号,以听觉刺激或视觉刺激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人们已经学会某种语言而出现这些刺激时,就能被听觉或视觉所接受,并理解其语言含义。假如某个人未学会这种语言,当出现这些刺激时,它虽然也被视觉或听觉所接受,但他并不能理解这些刺激所表示的含义,因此,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基本能力训练时,除了要训练他们能集中注意力听到别人发音、说话或阅读书面文字的能力外,还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既能听懂,又能看懂。

语言表达能力,指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用以实现同人们的交往,参与社会生活。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先训练口头语言,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逐渐对书面能力进行培养。这是因为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是口头语言在先,书面语言在后。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智力障碍儿童口头语言能力发展缓慢,并且水平很低。所以,作为智力障碍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对他们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等到这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在逐步对他们进行书面语言能力的训练。

3.2语言训练的要求。

3.2.1要选择恰当的训练内容。训练的内容要尽可能地来源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生活,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猜学得快,记得住。如学习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将这些内容包容在一起,便于学生接受,而且引起学生兴趣,产生比较好的训练效果。

3.2.2要有充分联系与实践的机会。充分学习和实践是发展智力障碍儿童语言的基础。①发挥各学科教学的训练作用。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③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

3.2.3训练的方法要力求多样化。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可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以调动其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能促进训练目标的实现。训练方法包括实物演示法、游戏比赛、角色扮演、参观访问等。方法的选择要以内容为依托,不同的内容方法也不同,方法是手段,不能为了搞花样而使学生眼花缭乱、热热闹闹,却没有真正学到东西,这就走入了方法的误区。方法使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训练的内容。

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和语言障碍的矫正工作是一项复杂

而困难的工作,仅有教师的努力往往是不够的,它需要心理学家、语言矫正专家、家长以其他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帮助弱者儿童发展语言能力,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从而达到矫正语言障碍的目的。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