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物流行业调研报告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综合实训课程物流企业调研与策划项目
省物流行业调查报告
一.未来发展趋势
1.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目前,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共有物流企业14318家,从业人员368685人,形成了本地国有物流、本地民营物流和外来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一是以物流产业集团、空港物流、云天化天马物流、昆钢物流、交通运输集团、昆船物流以及烟草产业的物流企业等为代表的本地国有物流,主导了主流的物流市场;二是以浩宏物流、腾俊物流、方向物流、盛达物流以及分布各州市的民营物流企业,形成了物流的主要补充;三是以中铁现代物流科技、中铁快运、中豪物流、宅急送、顺丰速递等省外乃至国外物流企业的迅速进入,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然而,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服务类型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从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从服务容上看,仍旧是简单的仓库保管、货物运输,服务类型单一。高水平的综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寥寥无几。非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的存在,不利于合理利用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重大项目建设有喜有忧。目前,我省在建和待建的物流重大项目超过40项,如安宁国际物流园区、安宁重要生产资料及化工产品物流园区、东盟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特色农产品冷链加工基地、国际汽车物流城、鹏龙坤佳钢铁物流基地、中国—东盟商贸港、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仓储物流中心、新储配送中心、东盟家电物流中心、中国泛亚国际物流园、国际水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西南广物流中心、现代钢铁物流港、东盟国际物流港、新都国际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富宁港物流中心等,加之已经建成并运营的企业物流中心和
国家“双百市场工程”支持的农村物流中心项目,的物流重大项目建设进入高峰区,一方面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现出通过物流项目圈地的问题。
2.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物流处于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与生产和消费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相应的物流能力基础之上。没有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足够的物流能力,将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省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势,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把现代物流产业培育为我省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建设国际陆港经济区
随着国际航空港的建成、泛亚铁路的建设以及通往国的高铁建设,正在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甚至面向整个西南的桥头堡城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需要物流业的支撑,才能把机会变成发展的现实。因此,建议构筑以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河口、磨憨、姐告、富宁港和水富港5个辐射口岸,将建设成为带动省,辐射大西南,连接东、中、西部,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国际陆港,把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2)统筹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规划
通过综合协调规划,建立和形成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推进我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在进行区域物流规划时,应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态势,着重考虑区域间的物流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和顺序,进行土地、招商、融资、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构建四层次物流配送体系
选择布局较合理、辐射面广、功能较完善的交通枢纽货运站和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成为现代化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专业性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逐渐将公路、铁路、水运枢纽货运站系统中条件好的货运站,改造和建设成集货运、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交通物流配送中心网络。选择一批条件较好和地理位置较好的仓储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作为试点,改造升级为现代化的大型专业型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市域配送中心的建设,多形式、多类型发展各主要城市各类型的配送中心,形成覆盖城市的配送中心网络。
4)大力培育和规现代物流市场,扩大物流需求
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允许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物流服务业务。规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维护物流市场信用,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扩大专业市场的物流需求。
5)建立物流产业的发展基金与政策
建议政府建立物流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重点物流项目贷款贴息、重大物流项目财政补贴、物流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或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对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等物流通道给予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完善口岸快速通关改革,推行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新模式,建设电子口岸,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作业程序,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通关速度。
6)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积极整合物流资源
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一是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选择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具有产业优势、物流业务规模大、物流整合功能强、物流信息系统基础好、管理规化和标准化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二是深化国有物流企业的改革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重组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三是有重点地发展国际物流,引进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入滇,逐步形成国有、民营与外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7)构筑全省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从35家企业申报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物流信息化典型发现和试点示项目”的评审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企业建设了以企业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了现代物流的水平。但是,这些物流信息平台均为行业或者企业特点的信息平台,而且建设主体为企业,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通用性和共享性形成制约,难以成为全省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因此,建议从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高度,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委托高校或专业物流研究机构研究开发“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等方式,投入运营。
二.物流行业数据
1.2016年快递大数据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