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发热的处理ppt课件
![小儿发热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d431d4551810a6f424861d.png)
5. 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 分。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虚脱。水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可 使体温下降并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2.药物降温
若孩子发烧38.5℃以上,或者物理降温无效果时就要 用一些退热药,常用的有对乙氨基酚,布洛芬,双 氯芬酸,尼美舒利等。
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 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
16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药物降温: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于 肛门。(家庭用)
17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第五步:及时就医
18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 性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着急抱往医院, 而是要等孩子意识恢复再送医院;
2、经处理,孩子惊厥停止,也要送医院查明 原因;
毛巾或贴降温贴;
14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擦浴大静脉行 走处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处,使之 皮肤发红,以利散热;
15
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温水浴:水温以32-36°为宜,水量至躯 干为宜,拖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 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多擦洗皮肤,帮助汗 腺分泌。
3
如何定义小儿发烧
4
降温的方法
1.物理降温
发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很多。 1. 温水擦浴。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6fdfe90912a216147929e7.png)
2021/3/12
11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的影响: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功能、白细胞内酶 活力和肝脏解毒功 能增强。
不利的影响:
①使代谢率增快、耗氧量亦增多。
②心搏加快,表皮血管扩张,故心 血管负担加大;
9
发热基本知识概述
影响因素: • 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 • 环境温度过高----体温略升高;
饥饿、少动、保暖条件不佳----体温过低。 • 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易受环境影响而
变化 • 测体温 宜在休息后,饭后1小时、安静时
进行
2021/3/12
10
发热基本知识概述
• 发热基本慨念: 凡体温超过正常称发热。
2021/3/12
26
高蛋白 乳类、蛋、鱼、瘦肉和豆类
发热的饮食
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021/3/12
高维生素
27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21/3/12
28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注意观察热型、发热时表现及伴随症状。定 时测量和准确记录体温,每4h测体温、脉搏、 呼吸一次。 高热或超高热、有高热惊厥危险 的患儿,每1~2h测量一次。退热处置后半 小时复测体温一次,观察体温有无骤降、大 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的那个有虚脱表 现时应给予保暖、饮温开水,严重者需静脉 补充液体
儿科常见症状发热的护理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张志芳
2021/3/12
1
提问及讨论
1.病和症状是同一个概念吗?
2.什么是发热?发热的时候你或你的家长会做 哪些自我护理?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dbca752ea551810a687b8.png)
ppt课件.
28
护理措施
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 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 种后应复测体温。
5、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 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 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 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 温维持在18~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
用300~500ml,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
ppt课件.
21
退热药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 酚
阿司匹林
安乃近
柴胡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 林
ppt课件.
22
如何选择退热药?
阿司匹林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 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 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 儿科也趋于淘汰。
ppt课件.
8
病因
•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 下三大类:
•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 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 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 等反应。
ppt课件.
23
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 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 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 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发热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9939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d.png)
谢谢!
• 驰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C 以上。
多 见于败血症等患者。
•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C 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时间,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 反复发作。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
• 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癌
性发热等。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 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
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
• 发热时耗氧量增加,代谢增加,因此心跳加快。一般体温
每增高1℃时,小儿的心率可↑ 10~15次/分,基础代谢 率↑13℅
• 发热时,尿量会减少,影响体内毒素的排除 • 机体营养消耗较大,消化道分泌会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
胃肠运动减慢,消化功能失常,而导致食欲下降
发热患儿的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常体温
• 直肠温度:36.5~37.7°C • 口腔温度:36.3~37.2°C • 腋下温度:36.0~37.0°C
何谓发热
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 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 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发热的程度
以腋下温度为例
• 低热:37.5~38°C • 中度热:38.1~39°C • 高热:39.1~40.9°C • 超高热:≥41.0°C
为宜.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饮用果汁等。避免吃油 腻、辛 辣及生冷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病情 恢复后 期可以多补充高蛋白食物,有利 于早日恢 复健康
• 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 护理措施
• 做好皮肤护理 :当患儿出汗时,应及时更换干衣服,
保持皮肤清洁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高热惊厥
发热护理课件ppt
![发热护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22a5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1.png)
04
特殊人群的发热护理
儿童发热护理
观察体温变化
家长应定时测量并记录孩子的 体温,了解发热程度和持续时 间。
多喝水
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助于补充 体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帮 助降温。
总结词
儿童发热护理需特别关注,因 为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 育,抵抗力较弱。
保持舒适
提供舒适的环境,如保持室内 温度适宜、减少衣物束缚等, 有助于降低孩子的体温。
观察症状与体征
总结词
观察发热伴随症状
01
总结词
观察精神状态
03
总结词
观察呼吸状态
05
02
详细描述
注意观察发热时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 腹泻等伴随症状,这些症状有助于判断病因 。
04
详细描述
关注发热患儿的精神状态,如是否有 烦躁不安、嗜睡、惊厥等现象,这些 可能与高热有关。
06
详细描述
注意观察发热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 如有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总结词
进行血常规检查
01
详细描述
02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
数及分类,有助于判断感染类 型。
总结词
进行尿常规检查
03
详细描述
04 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泌尿系
统感染等病因。
总结词
其他实验室检查
05
详细描述
06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进行
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 胸片等,以明确诊断。
02 03
饮食调理
发热期间,患儿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减弱,因此需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 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如蛋白质、 维生素等。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4c5287ce2f0066f53322a8.png)
精选ppt课件
13
4、婴幼儿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 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外界温度对 他特别敏感。天气热时,他会满 脸通红;天气冷时,他会手脚冰 冷,嘴唇青紫。
精选ppt课件
14
以上四个特点,使得婴幼儿体温 变动幅度比成人剧烈,但是自然 界也有相对的因应保护措施,婴 幼儿可能发烧到40摄氏度还活动 如常,因为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 善,体温调定中枢的体温设定点 相对成人来说要高,所以,就是 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孩比较耐烧。 成人往往到39摄氏度就头痛欲裂, 甚至胡言乱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特点 是高热无汗)
a.物理性如中暑,日射病
b.化学性如安眠药中毒
c.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等颅 内损伤
精选ppt课件
17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类多 为功能性的低热,可持续数月至 数年,热型较规则,波动范围较 小,多在0.5度以内。
病理机制:(略)由于各种原因 导至产热大于散热。
精选ppt课件
18
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皮温下降,皮肤 苍白,疲乏无力,畏寒或寒战。此 时量体温不高甚至低于正常范围。 我们的护理措施要注意保暖如多加 衣服,多喝开水。
精选ppt课件
19
2)高热期:达高峰之后就会保 持一定时间,此时的护理措施要 解开衣服加快散热或根据医嘱进 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3-5个月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IgG渐消 失,加之此时分泌型IgA水平不足,因 而,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疾病。一 般要到6-7个月小儿自行合成的IgG的 能力才达到成人水平,机体抵抗力才 渐渐提高。
精选ppt课件
6
四,病理反应与年龄有着很大的 关系
也就是说,同样的致病因素因为 年龄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病症。 例 如,肺炎球菌所到致的肺部感染, 在小婴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 在成年儿和成人则表现为大叶性 肺炎。
小儿发热护理课件版
![小儿发热护理课件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bd12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8.png)
小儿发热护理课件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儿发热护理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来源于《儿科护理学》第四章“小儿常见症状的护理”,具体包括第三节的“发热”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发热的定义、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发热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掌握小儿发热的护理评估方法。
2. 学会针对小儿发热的护理措施,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提高学生的小儿发热健康教育能力,使家长能够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发热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教学重点:发热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小儿发热对患者及家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一名2岁儿童因发热来医院就诊,家长十分担忧,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进行护理。
2. 理论讲解:发热的定义、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小儿发热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病例为例,讲解小儿发热的护理措施。
分析病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模拟病例,让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5. 护理措施讲解:针对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观察病情等。
健康教育,如何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发热患儿。
拓展延伸,讨论其他常见小儿发热疾病的相关护理。
六、板书设计1. 小儿发热护理2. 内容:发热的定义、分类、病因、病理生理小儿发热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观察病情健康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病例,分析小儿发热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设计一份小儿发热健康教育宣传单。
2. 答案:结合病例,详细写出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宣传单内容要包括发热的预防、护理要点、就诊指导等。
小朋友发烧健康指导PPT课件
![小朋友发烧健康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e0eb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2.png)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超过37.5℃可被视为发烧
发烧时的注意 事项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让小朋友休息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给予适量的饮食和水分补充 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如何降低小朋 友的体温如何降低朋友的体温使用退烧药物,但需遵医嘱使用 用温水擦拭小朋友的身体,帮助散热
小朋友发烧健 康指导PPT课件
目录 发烧的定义与原因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发烧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降低小朋友的体温 何时应该就医 预防发烧的方法
发烧的定义与 原因
发烧的定义与原因
定义: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原因:感染、免疫系统反应、 药物反应等
如何判断小朋 友是否发烧
如何判断小朋友是否发烧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如何降低小朋友的体温
避免过度穿戴衣物,保持舒适 适度 给予冷却饮品,如温开水或果 汁
何时应该就医
何时应该就医
发烧超过三天 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何时应该就医
小朋友有其他慢性病症状
预防发烧的方 法
预防发烧的方法
手卫生的重要性 避免接触已感染人群
预防发烧的方法
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 营养均衡,保持身体健康
发热患儿评估及处理护理课件
![发热患儿评估及处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a2f4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1.png)
饮食与水分补充
多喝水
补充营养
鼓励患儿多喝水,以补充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分, 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汗。
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以增强抵 抗力。
清淡易消化饮食
给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 饭、面条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评估发热患儿的重要手段。
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患儿的感染情况、炎症指 标等,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
01
02
03
温水擦浴
用温水毛巾擦拭患儿的颈 部、腋窝、大腿根部等血 管丰富部位,以促进散热 。
减少衣物和包裹
适当减少患儿的衣物和包 裹,以降低体温。
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降 温效果。
药物降温
口服退烧药
根据医生建议,给患儿服 用适当的退烧药,如布洛 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
直肠给药
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儿 ,可以考虑直肠给药,如 退热栓等。
遵医嘱治疗
在使用药物降温时,一定 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 避免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 。
SUMMAR Y
01
发热患儿的基本评估
病史采集
01
获取患儿的详细病史是评估发热 的关键步骤。
02
了解患儿的发热时间、体温变化 、伴随症状、用药情况等,有助 于判断发热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评估发热患儿的重要环节 。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 心率等,检查有无皮疹、淋巴结肿大 等现象,有助于发现异常体征,为诊 断提供依据。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e9f2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4.png)
如蒸蛋、瘦肉泥、蔬菜泥等,富 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强 患儿的抵抗力。
不适宜的食物
油腻食物
如炸鸡、薯条等,易引起消化不 良,加重病情。
辛辣食物
如辣椒、姜、蒜等,可能刺激患 儿的咽喉和消化道,导致不适。
生冷食物
如冰淇淋、冷饮等,可能引起胃 肠不适,影响病情恢复。
饮食建议
少量多餐
让家属了解发热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案,让他们有信心照顾好患 儿。
指导家属与患儿沟通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
让家属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护理工作。
CHAPTER 07
预防发热的措施
提高免疫力
1 2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 免疫系统的功能。
避免因一次摄入过多食物而引起胃肠负担。
保持充足的水分
发热会使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应保证患儿摄 入足够的水分。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以提高儿的食欲,增强其抵抗力。
CHAPTER 06
发热患儿的心理护理
患儿的心理状态
恐惧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使他们对疾病产生恐 惧感。
不安
发热可能导致患儿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易怒、哭闹等行为。
心理创伤
持续的发热和疾病困扰可 能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 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问 题。
免疫系统受损
长期发热可能导致免疫系 统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 疾病复发的风险。
对患儿家属的影响
心理压力
患儿发热时,家属往往会感到焦 虑、紧张,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
。
生活质量下降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发热患 儿,影响家属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发热患儿的护理课件
![发热患儿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39b3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2.png)
发热患儿的护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儿科护理学》第十章“小儿发热的护理”,详细内容涉及发热的病理生理、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
重点解析发热患儿的体温管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护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2. 学会针对发热患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机制、护理措施的个体化制定。
2. 教学重点:体温管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体温计、退热贴、口服液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护理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热患儿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发热患儿的护理需求。
2. 理论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发热的病理生理、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等。
3. 例题讲解:针对发热患儿体温管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护理措施,并进行分享。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模拟发热患儿护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2. 发热患儿的护理评估3.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4. 健康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针对发热患儿的护理,制定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
2. 答案:包括发热患儿的体温管理、用药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学术文章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发热患儿的护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2. 体温管理3. 用药护理4. 营养支持5. 并发症的预防一、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发热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炎症或其他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
在儿科护理中,要重点关注发热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发热时,患儿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发热还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影响患儿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PPT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d725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7.png)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患儿发烧病情健康教育 PPT
目录 患儿发烧的原因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何时需要就医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常见的发烧误区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患儿发烧的原 因
患儿发烧的原因
病毒感染: 感冒、流感等 细菌感染: 扁桃体炎、肺炎等
患儿发烧的原因
免疫系统问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牙齿生长: 此时体温可能会稍微升高
使用温水擦浴或冷敷帮助降温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量的退热药物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高热、持续高热 伴随有明显的疼痛、呕吐或呼 吸困难
何时需要就医
患儿出现皮疹或其他不适症状 患儿有慢性疾病、免疫系统问题或心脏 病史
预防患儿发烧 的措施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注射疫苗以预防感染性疾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患儿发烧的措施
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饮食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常见的发烧误 区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用冷水擦浴降温 不要过度包裹患儿
常见的发烧误区
不要使用过量的退热药物 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
发烧后的病情 观察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症 状 注意患儿的饮食和睡眠情况
发烧后的病情观察
如何判断患儿 发烧的程度
如何判断患儿发烧的程度
使用体温计量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是36.5°C
体温超过38°C表示发烧 体温超过39°C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处理患儿 的发烧症状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给予患儿适量的水分补充
如何处理患儿的发烧症状
小儿高热护理ppt课件
![小儿高热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ed79269eae009581becfd.png)
整理课件
14
健康指导
• 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 多饮水。
•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 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 3、告知患者发热的常用处理方法:冰枕、冰敷、 冰垫、温水擦浴、醇浴以及药物降温。
• 4、告知患者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和消炎药
整理课件
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整理课件
2
发热概述
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性别、年龄、昼夜及季节 变化、饮食、哭闹、气温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 影响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 定有病理意义。在小儿体温升高时,要注意观察 患儿的神态和举止。体温在38℃,神情呆滞的孩 子,和体温在40℃,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 者更值得关注。而机体抵抗力低的孩子,纵使患 了严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会发热。
破伤风等反应。
整理课件
5
发热的分类
• 感染性发热: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 的感染所致。
•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癌症病人的吸收
2、抗原-抗体反应如过敏反应中的发热。
3、内分泌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
4、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及慢性
心衰引起的发热,一整理般课件为低热。
利于康复。
整理课件
9
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 热时至少应1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 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 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 3、补充液体量
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容易造成脱水,也因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患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e42a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0.png)
学龄前儿童发热的护理特点
体温监测
学龄前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不适感,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并定期 询问孩子是否有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控制体温。
休息和充足水分
让孩子多休息,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 入。
饮食调整
学龄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 的食物。
。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热患儿的护理课件
目 录
• 发热概述 • 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 • 不同年龄段发热患儿的护理特点 • 发热患儿的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 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及预防措施
01
发热概述
发热的定义
01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值的情况 ,通常以腋下温度37.5℃以上为 标准。
02
发热是由于体内炎症反应或其他 疾病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导致体温升高。
注意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 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退热药物与其他解热镇痛药、抗 感冒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可能 会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遵医 嘱。
05
发热患儿的家庭护理及 预防措施
家庭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患儿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 入,以增强其免疫力。
婴儿发热的护理特点
01
02
03
04
体温监测
与新生儿类似,婴儿也需要密 切监测体温变化,一般每4-6
小时测量一次。
降低室温
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以减少发 热时的不适感。
保持水分平衡
婴儿发热时容易出汗,需要保 持水分平衡,及时补充水分。
饮食调整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
![小儿发热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fc914c1a37f111f0855b80.png)
小儿发热的定义
•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病理性升高的状 态称为发热。
• 其本质是各种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 小儿正常腋下体温可波动于36.0 ~ 37. 5℃之间。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 分为: 低热: < 38℃; 中热: 38 ~39℃; 高热: 39 ~ 41℃; 超高热> 41℃
• 病因治疗
• 查出病因、明确 诊断、针对病因 治疗(分全身和 /或局部感染)
• 对症治疗 发热患儿卧 床休息,适当补液,供 足够能量,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1、降温
• 物理降温
• 药物降温
• 冬眠疗法
2、诊断性治疗
物理降温原则
冷湿敷法: 用温水浸湿毛巾或纱布敷于患儿前额、后颈部 、双侧腹股沟、双侧腋下及膝关节后面,每3~5min换1次
•如患儿体温在38.5 ℃以上,但头部、 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 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
•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 超过4 h~6 h,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 h 内,可 给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 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 免发生惊厥。
学龄前期
• 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 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 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 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清淡富 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发热时可适量使用退热剂或中药。
学龄期
• 卧床休息,嘱患儿多饮开水; • 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向患儿家长解释疾
病性质,使家长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家长 不良情绪对患儿产生负面影响。关心体贴 患儿,减轻患儿痛苦及恐惧感; • 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ppt课件.
发热热型
稽留热:高热持续≥39℃数天或数周 弛张热:高热在24小时内波动≥2℃ 双峰热:高热曲线24小时内形成双峰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数小时又迅速
下降至正常,间隔1-3天发作。
14
ppt课件.
发热热型
波状热: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等。
回归热:高热和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 双相热:第一次发热退热后又发热持续数
婴幼儿期: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其早期 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小儿大脑的兴奋 与抑制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 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 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
17
ppt课件.
各年龄阶段小儿发热的特点
学龄前期: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 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 后很快降至正常。
l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退热期 l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现象。
19
ppt课件.
发热的处理原则
发热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除 祛除病因外,对发热本身的治疗应针对 病情,权衡利弊。
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 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 机体的免疫功能。
耳温:用耳温测定仪于外耳道内,20秒 即可。
9
ppt课件.
发热的原因些有哪些?
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由于消化 道感染,如肠炎、细菌性痢疾引起;传染性疾 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 热等也可以导致发热。
6个月~3岁的孩子由于发热,体温>39 ℃可 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对孩子的发热应引起重视。
天后退热(脊灰) 不规则热:流感、结核、败血症、风湿热。
15
ppt课件.
各年龄阶段小儿发热的特点
新生儿期: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 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 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 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
16
ppt课件.
各年龄阶段小儿发热的特点
24
ppt课件.
加强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
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 与舒适。
20
ppt课件.
孩子发热千万不能“捂”
事实上,越“捂”体温越高。所以,孩子发热, 第一时间要松开患儿的衣服来散热。
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 方法—温水擦浴,水温应 微高于体温。但时间不宜 长,防止再次受凉。
21
ppt课件.
注意补充营养、水、维生素等
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保证充足易消化食物, 包括维生素。 监护心血管功能,防 止休克的发生。
10
ppt课件.
发热对小儿机体的影响
能量代谢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升高13%。
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体温下降期:脱水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兴奋性↑,小儿高热易引起惊厥。
11
ppt课件.
发热对小儿机体的影响
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7
ppt课件.
婴幼儿正常体温及测量方法
口温:置于舌下3min正常为36.3-37.2℃, 只适用于能配合的年长儿。
腋温:至少5min,正常36.0-37.4 ℃ , 除了休克、体质消瘦和周围循环衰竭患 儿外,适用于各年龄组儿童。
8
ppt课件.
婴幼儿正常体温及测量方法
肛温:肛表插入肛门内3-4cm, 3min,正 常为36.5-37.7 ℃ ,较准确,适用于能 配合的年长儿。
5
ppt课件.
误区二
还有一些妈妈不用手摸孩子的头,而是使 用体温表测量宝宝的体温, 当温度超过37℃时, 就以为孩子发热了, 然后就急匆匆地 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6
ppt课件.
发热的概念
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正常体温: 腋温 36 ℃~37 ℃ 舌下 36.3 ℃ ~37.2 ℃ 直肠 36.5 ℃~37.9 ℃
学龄期: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 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 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
18
ppt课件.
发热时相及特点
体温 上升期
l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l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高热 持续期
l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l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 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22
ppt课件.
选用合适的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 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4~6小时服一次。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 宁滴剂。 布洛芬 :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 高热,每6~8小时服一次,如托恩口服液。 退热针剂、退热贴
23
ppt课件.
限制使用的解热镇痛药
消化系统的影响 交感兴奋→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
呼吸系统的影响 体温升高→ 酸性代谢产物↑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 深加快。
免疫系统的影响 适度发热可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
12
ppt课件.
发热程度判断
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 (37.5 ℃ ~38℃) 中等热( 38.1 ℃ ~39℃ ) 高热 ( 39.1 ℃ ~40℃ ) 超高热 ( >41℃ )
阿司匹林:WHO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 热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其用途仅限于儿 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
尼美舒利:因其的确可引起肝功能衰竭,故多 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此药。
糖皮质激素:不可滥用,因其有免疫抑制作用, 使用不当可促使细菌或病毒扩散而加重病情。 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发热患儿护理
1
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小儿发热的概述 小儿发热的护理
2
ppt课件.
作为家长,
你遇到的最多和最棘手的问题 就是------
孩子发烧了!
3
ppt课件.
首先------
我们要确定是否有发热
但是判断宝宝发热 常常会出现两个误区
4
ppt课件.
当妈妈看见宝宝有些异常时,
常常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和小手来判断孩子 是否发热了,如果 宝宝的皮肤发烫, 妈妈就认为 是发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