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请从地方,中央,司法,思想四个方面总结。 请从地方,中央,司法,思想四个方面总结。
1,改革行政机构。 1,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地方:废行省, 思考: 思考: (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 )三司的职责是什么?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都指挥使司(军政)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公民是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 侵犯了公民是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 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 民们终日诚惶诚恐,惟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 民们终日诚惶诚恐,惟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 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 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 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 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 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 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 辜负光阴 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 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 晦气! 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 有人说: 科举制的实行, 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 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 有人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 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 有甚于咸阳之效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 点的评价。 点的评价。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如何评价明朝八股取士 的科举制度? 的科举制度?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 的焚书! 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 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明政府(1)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 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 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考生只能 书五经范围内命题,(2)考生只能 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 自己的见解;(3)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自己的见解 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 摧残了文化。 的思想 ,摧残了文化。选拔出的 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 选择题: 选择题: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 皇帝,应去( 皇帝,应去(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南京 北京 西安 洛阳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D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诗赋 三通四史 前四史 四书五经 •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东厂 西厂 锦衣卫 内阁 • 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 . 修建的( ) 修建的 B A.朱元璋 B.朱棣 C.建文帝 D.崇祯帝 朱元璋 朱棣 建文帝 崇祯帝
明朝的建立
时间: 时间 1368年 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南京) 都城 应天 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建立者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 志: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年在位) 明太祖 年在位
1368年 攻占大 都
89像朱元璋这 像朱元璋这 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 “靖难之役”: 、 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 听取大臣的建议 削藩政策。 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 年起兵 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小结: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都司
皇 帝
群臣 皇族 人民 中 央
厂卫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 丞 相和中 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小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 小结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 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 大大提高皇权, 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 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 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 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 统治的出现 思想专制的强化等 的出现、 作用一方面 一方面巩固了 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 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 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5.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 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引自某史书《 引自某史书 职官志》 请回答: 请回答: 1)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 指 。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 )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官对谁负责? 官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行政机构。
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锦衣卫印
明代锦衣卫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 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 锦衣卫的目的、 特务机构 锦衣卫的目的 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 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 该机 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91思考与判断
•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 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 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 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 本质问题 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因 而也更加深刻。 而也更加深刻。
92//3题
•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 南京 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 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 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 时迁都北 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 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 埋葬在北京的明朝 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 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 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国势 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 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 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开放课堂: 开放课堂:
1、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 、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 强君权的? 迁都北京;削藩 削藩, 强君权的? 迁都北京 削藩 设东厂等特务机构. 设东厂等特务机构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
1、迁都北京
2、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 3、继续实行削藩
5①明朝;文中的“帝”指明太祖朱元 ①明朝;文中的“ 璋; ②“六部 指吏部、户部、礼部、 六部” ②“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 刑部、工部; 部、刑部、工部;六部的最高长官直 接对皇帝负责; 接对皇帝负责; ③“帝自操威柄 指的是全国军政大 帝自操威柄” ③“帝自操威柄”指的是全国军政大 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 制度。 制度。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 出生于安徽 岁那年, 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 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当和尚。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90动脑筋 动脑筋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 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 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 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 度也有借鉴意义。 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 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 僵硬死板, 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 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 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 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 束缚思想的作用 儒生们把考试做 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 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 知道攻读 攻读“ 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 书五经” 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 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目的: 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特点: 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职责: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职责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说明: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说明 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3.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 • • 命题范围: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答题观点: 文体: 文体:
91议一议
•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以六部分理朝政; 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 设立三司; 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 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 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 政策。 政策。 •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请从地方,中央,司法,思想四个方面总结。 请从地方,中央,司法,思想四个方面总结。
1,改革行政机构。 1,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行政机构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地方:废行省, 思考: 思考: (1)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2)三司的职责是什么? )三司的职责是什么?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都指挥使司(军政)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 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公民是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 侵犯了公民是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 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 民们终日诚惶诚恐,惟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 民们终日诚惶诚恐,惟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 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 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 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 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 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 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 辜负光阴 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 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 晦气! 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 有人说: 科举制的实行, 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 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 有人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 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 有甚于咸阳之效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 点的评价。 点的评价。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如何评价明朝八股取士 的科举制度? 的科举制度?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 的焚书! 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 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明政府(1)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 明政府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 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考生只能 书五经范围内命题,(2)考生只能 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 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 自己的见解;(3)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自己的见解 答题只能用八股文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 摧残了文化。 的思想 ,摧残了文化。选拔出的 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 选择题: 选择题: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 皇帝,应去( 皇帝,应去(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南京 北京 西安 洛阳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D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诗赋 三通四史 前四史 四书五经 •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东厂 西厂 锦衣卫 内阁 • 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 . 修建的( ) 修建的 B A.朱元璋 B.朱棣 C.建文帝 D.崇祯帝 朱元璋 朱棣 建文帝 崇祯帝
明朝的建立
时间: 时间 1368年 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南京) 都城 应天 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建立者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 志: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年在位) 明太祖 年在位
1368年 攻占大 都
89像朱元璋这 像朱元璋这 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 “靖难之役”: 、 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 听取大臣的建议 削藩政策。 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 年起兵 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小结: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都司
皇 帝
群臣 皇族 人民 中 央
厂卫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 丞 相和中 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小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 小结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 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 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 大大提高皇权, 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 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 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 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 统治的出现 思想专制的强化等 的出现、 作用一方面 一方面巩固了 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 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 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 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5.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 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引自某史书《 引自某史书 职官志》 请回答: 请回答: 1)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 指 。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 )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官对谁负责? 官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行政机构。
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锦衣卫印
明代锦衣卫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 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 锦衣卫的目的、 特务机构 锦衣卫的目的 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 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 该机 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91思考与判断
•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 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 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 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 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 本质问题 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因 而也更加深刻。 而也更加深刻。
92//3题
•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 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 南京 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 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 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 时迁都北 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 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 埋葬在北京的明朝 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 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 皇帝,而那时的明朝经济发展,国势 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 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 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
开放课堂: 开放课堂:
1、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 、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 强君权的? 迁都北京;削藩 削藩, 强君权的? 迁都北京 削藩 设东厂等特务机构. 设东厂等特务机构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
1、迁都北京
2、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 3、继续实行削藩
5①明朝;文中的“帝”指明太祖朱元 ①明朝;文中的“ 璋; ②“六部 指吏部、户部、礼部、 六部” ②“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 刑部、工部; 部、刑部、工部;六部的最高长官直 接对皇帝负责; 接对皇帝负责; ③“帝自操威柄 指的是全国军政大 帝自操威柄” ③“帝自操威柄”指的是全国军政大 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 制度。 制度。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 出生于安徽 岁那年, 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 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当和尚。 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 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90动脑筋 动脑筋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 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 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 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 度也有借鉴意义。 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 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 僵硬死板, 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 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 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 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 束缚思想的作用 儒生们把考试做 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 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 知道攻读 攻读“ 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 书五经” 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 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目的: 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特点: 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职责: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职责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 侦查. 说明: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说明 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3.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 • • 命题范围: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答题观点: 文体: 文体:
91议一议
•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以六部分理朝政; 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 设立三司; 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 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 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 政策。 政策。 •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