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 获奖!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76c72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7.png)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
春节民族习俗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代代相传,传承千年。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春节民族习俗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节民族习俗主要包括:除夕、贴春联、走亲访友、吃团圆饭、放鞭炮、舞狮子、舞龙等等。
这些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春节民族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春节民族习俗源远流长,积淀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代代相传,传承千年。
春节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这些民族习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节民族习俗是民族情感的传达和凝聚。
春节民族习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春节期间,人们通过贴春联、走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传统习俗,表达着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关怀,凝聚着家庭的温馨和和睦,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春节民族习俗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和支持。
春节期间,人们通过舞狮子、舞龙等传统习俗来庆祝新春佳节,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
这些民族习俗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春节民族习俗可能会逐渐淡去,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和忘记这些传统的习俗。
我们需要加强对春节民族习俗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习俗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得到继承和发扬。
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春节民族习俗,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春节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caffe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1.png)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有许多独特的民族习俗,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节的准备工作通常开始于腊月,人们会打扫房屋,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红色在中国传统中代表着喜庆和好运,所以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春节的装饰中。
人们还会再家中贴上“年画”,以展示家庭幸福和繁荣的美好愿望。
在除夕晚上,家人会聚在一起,共享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团圆饭象征着家人的团结和幸福,也标志着一年的开始。
人们一起吃饺子,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除了吃饺子,还有一道非常有意义的菜,就是“年糕”。
年糕在汉字的同音字中,“糕”与“高”发音相似,寓意着“每年都过得高高兴兴”。
大年初一,人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拜访亲朋好友,互祝新年快乐。
这个时候,人们会互相送红包,里面装满了压岁钱。
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他们会收到来自亲人长辈的红包,这代表着祝福和祝福的希望。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去庙宇祭拜神灵,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健康。
他们会点香、烧纸钱以及上香祭祀。
这是一种信仰的体现,也是对祖先的敬意和尊重。
除了这些传统的习俗之外,春节还有许多娱乐活动,如舞龙舞狮、灯会和烟花表演。
舞龙舞狮是一种表演艺术,它代表着吉祥和好运。
人们打破鞭炮和放烟花,以表达对旧年的告别和对新年的欢迎。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多元化,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可能有所改变,但这些习俗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快乐,也传递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1953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3.png)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跟五千岁的中华民族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它传承至今,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更是设定了不计其数的春节习俗,让过年变得多姿多彩,更具仪式感。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2今年,我是在广东(外婆家)过年。
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全国各地的民族风俗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每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早早的忙碌起来准备丰盛的团年饭。
而且会杀一只最大的鸡用来祭拜祖先,寄托思念,祈求他们庇护和保佑的话语,能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鸡已成了广东人过年时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既可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又可以做成团年饭中的美食,也祭拜祖先的祭品。
在家里每次拜完祖先,妈妈就会把用来祭拜祖先的鸡重新出一道菜,端上餐桌,给解决掉。
我为此感到不解,于是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鸡给了祖先吃,我们还要吃掉呢?”妈妈笑着回答说:“祖先吃完了,我们再吃呀。
”可我还是感到困惑,为什么祖先吃了鸡,可盘子里的鸡却纹丝不动,毫发无损?这里年年春节前都会举办迎春花市。
花市的花五颜六色,争相开放,有水仙、有大大小小的盆桔,有百合、有梅花、绿萝、甚至还有可爱的多肉植物,等等。
美丽的花朵吸了大批人,花市里人山人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有人买了富贵竹,禹意节节高升,有了买了马蹄(指一种植物的果实),表示马不蹄停,仿佛,花市里的每一盆植物,都代表着每一种精神,给大家带来好运。
许多人希望过所能开个好彩头,所以一般他们都会购买一些有好禹意的花盆植物回去,这也成了广东的一个习俗。
广东还有很多好玩的习俗,我还得慢慢的探索……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3春节乃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从古至今她都保持着独有的文化风俗。
春节风俗多彩多姿,让我们用心去体验春节风俗吧!一年中我最爱的节日就是—春节,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外公总会拿起他的大毛笔,把他所收藏的红宣纸拿出来展示他的才华。
春节的习俗保护与传承作文范本
![春节的习俗保护与传承作文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76025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f.png)
春节的习俗保护与传承作文范本春节的习俗保护与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
习俗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的热爱。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忘,这对于春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春节习俗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保护与传承春节习俗的方法。
首先,春节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春联、贴窗花、敬神、踩高跷、赏花灯,还是家人团聚、共享年夜饭等,这些习俗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春节习俗凝结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并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它们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融入了深深的情感和价值观。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很多年轻人对于春节习俗的了解甚少,甚至无法正确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春节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与传承春节习俗,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将春节习俗纳入课程教学中。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习俗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春节习俗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舞狮表演、写春联、包饺子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加深对春节习俗的认识。
其次,家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应该主动向子女传授春节习俗的知识,鼓励他们参与相关活动。
可以组织一家人一起贴春联、做手工等,让孩子从小体验传统习俗的乐趣。
此外,利用家庭聚会的机会,家长还可以讲述关于春节习俗的故事,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再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春节习俗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大众传递春节习俗的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和保护春节习俗。
同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举办春节文化展览、庙会等活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保护意识。
春节与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800字议论文
![春节与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800字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2d9de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a.png)
春节与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800字议论文春节与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不仅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春节的庆祝活动,这些美德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和传播。
首先,春节弘扬了亲情和家庭价值观。
作为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给予了人们难得的机会与家人团聚。
人们常常从各地回到家乡,与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共度这个团圆的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亲情得到了深深的感受和体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此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这种强烈的家族纽带和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对于培养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春节传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心。
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敬老尊贤一直被视为重要原则之一。
春节期间,子孙们会主动回老家探望长辈,向长辈鞠躬行礼、恭祝新年,表达尊敬和祝福之意。
同时,年长的家庭成员也会给予年轻一代红包作为祝福和鼓励。
这种孝敬和尊敬的行为的传承,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此外,春节也为人们提供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平台。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和习俗,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不仅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的有效方式。
例如,舞龙舞狮是一种集体活动,强调团队合作和默契,寓意着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
贴春联和放鞭炮则寓意着辞旧迎新,带来吉祥和兴旺的祝福。
最后,春节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
通过春节的庆祝活动,人们可以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讲述关于年的传说故事,传承祖先的智慧和历史。
同时,在庆祝活动中,还会有各种文化表演和展览,如京剧、杂技表演、非遗展示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也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春节习俗传承作文
![春节习俗传承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5dd0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3.png)
春节习俗传承作文《春节习俗传承》春节,那可是咱中国人一年里头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一提到春节,我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闪过好多好多有趣的画面和欢乐的场景。
就说年前的准备吧,那可真是够忙活的。
腊八一过,家里就开始有了年味儿。
老妈总是第一个行动起来,把家里的床单被罩、窗帘啥的一股脑儿全扒下来,丢进洗衣机里“哗哗”地洗。
老爸呢,也不闲着,扛着个大梯子,拿着新崭崭的红灯笼,爬到大门前,小心翼翼地挂上去。
我在旁边仰着头,一边看一边喊:“爸,左边再高点儿,右边右边,好了好了!”那大红的灯笼一挂,嘿,这年的气氛立马就浓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大扫除啦。
我被老妈分配去擦玻璃,这活儿可不好干!我拿着块抹布,在玻璃上蹭来蹭去,一会儿踮起脚尖,一会儿又蹲下身子,累得我是腰酸背痛。
玻璃上的那些污点就像跟我作对似的,怎么擦都擦不干净。
我嘴里嘟囔着:“这该死的污点,我就不信弄不掉你!”最后,还是老妈出马,递给我一瓶神奇的清洁剂,这才把玻璃擦得透亮透亮的。
然后就是采购年货。
这可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之一!跟着爸妈去超市,那简直就是进入了一个美食的天堂。
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我一会儿跑到糖果区,抓一把巧克力;一会儿又跑到零食区,拿几包薯片;看到饮料区,更是走不动道儿了,缠着老妈买了好几瓶果汁。
老妈在前面推着购物车,不停地念叨:“少买点,少买点,吃不完都浪费了。
”可我哪听得进去呀,只管往车里扔。
到了年三十儿,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老爸就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说要贴春联。
我睡眼惺忪地拿着胶水,跟在老爸屁股后面。
老爸站在梯子上,把春联铺平,我就赶紧递上胶水。
“左边高了,右边低了,哎呀,歪了歪了!”我在下面指挥着,老爸在上面忙活着,好不容易才把春联贴得端端正正。
贴完春联,就该准备年夜饭了。
奶奶可是家里的大厨,她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一会儿切菜,一会儿炒菜,那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就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我呢,也想帮忙,结果被奶奶赶出了厨房:“去去去,别在这儿添乱,等着吃就行了。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作文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c0a78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5.png)
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作文嘿,各位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春节这个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究竟是怎么一步步传承下来的呢?我可是从小就对这事儿特别感兴趣,这不,今年春节,我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前,妈妈就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年货。
那时候,我最喜欢看妈妈炒菜,锅铲在锅里翻飞,香气四溢,整个厨房都充满了年的味道。
妈妈说,这些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那时候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
大年初一,我和小伙伴们穿着新衣服,拿着红包,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每家每户都会给我们准备好吃的,还有压岁钱。
那时候的我们,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春节期间旅游,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还有的人,会在网上发红包,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拜年。
这些新习俗,让春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关于春节习俗的讲座。
讲座上,一位老先生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
他说,他小时候,春节就是一家人团聚,一起包饺子、看春晚。
而现在,他的孙子们更喜欢玩电子游戏、看网络直播。
虽然习俗在变,但家的温暖、亲情的陪伴始终如一。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趣事。
那时候,我总是缠着妈妈教我包饺子。
妈妈一边教我,一边笑着说:“这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要好好学,将来也要传承下去。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喜欢包饺子,但每当想起妈妈的教诲,心里总是暖暖的。
其实,传承和创新并不是对立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就像春节这个节日,我们要保留那些传统的习俗,同时也要让它们与时俱进。
今年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商量了一个新点子:我们打算举办一场家庭春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参与。
这样一来,既可以传承传统的春节习俗,又能让大家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我相信,这个想法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就像一条纽带,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通用7篇)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9b0e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b.png)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通用7篇)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跟五千岁的中华民族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它传承至今,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更是设定了不计其数的春节习俗,让过年变得多姿多彩,更具仪式感。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2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
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
小学三年级作文春节的文化意义与习俗传承
![小学三年级作文春节的文化意义与习俗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66c477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3.png)
春节的文化意义与习俗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每年春天,家人会回到我的家乡一起庆祝春节。
现在,让我和你分享一些春节的有趣故事和文化意义吧。
在我小的时候,每到春节的前夕,全家人都会忙着打扫房屋,这被称为“扫年”。
我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打扫,还可以偷偷地和妈妈一起贴上年红,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
而且,当完成这项任务时,整个家庭都会因为充满着吉祥气氛而流露出喜悦的笑容。
在春节的早晨,我会被妈妈敲门吵醒。
“起床!起床!快来拜年!”我听见她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我急急忙忙地穿上新衣服,走到楼下,准备好红包和祝福语。
当我进入客厅时,我看到爷爷奶奶和表叔表婶正等着接收我的拜年。
我开心地给他们递上红包,他们也给了我祝福。
随着我们相互拜年,家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热闹。
这时,我也开始意识到春节的文化意义:它是一种传递爱和祝福的方式,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的重要性。
除了拜年,我非常喜欢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表演。
我们会去一个开阔的地方,点燃鞭炮并放烟花。
当爆竹炸响时,我会兴奋得跳起来,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
我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时刻,因为烟花代表着我们放下去年的不幸和困难,展望新的一年里美好的未来。
另一个春节的重要习俗是吃年夜饭。
这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有很多美食,比如鱼、饺子和汤圆。
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呢?据说,“鱼”和“余”谐音,吃鱼就代表着年年有余;“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吃饺子就象征着财富和好运;“汤圆”形状圆润,吃汤圆就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每当我看着桌上的食物,我都会感叹祖先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总而言之,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假期,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
在春节期间,我们除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通过扫年、拜年、放烟花等习俗,我们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我们的春节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共5篇)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65702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0.png)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课题名称: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6年3月学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内容摘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记忆中,老底子的“过年”,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这些风俗习惯还有多少在传承着?我们现在过年又有了哪些新风俗呢?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这篇调查报告想要回答的。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承发展一、选题的由来寒假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过春节啦!还没放寒假的时候,尽管还得先经历紧张的期末考试,可是我和小伙伴们还是在课余热烈地讨论着过年的种种欢乐,兴高采烈。
寒假里,去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起就要到来的“过年”,他们都会很自然地回忆上一段,说说他们记忆中老底子过年的时候如何如何......爸爸妈妈也开心地说起小时候过年那些特别开心、好玩的事。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把爷爷奶奶辈、父母辈记忆中老底子过春节的那些事情收集起来,再利用这次春节收集现在过年的习俗,做成一个调查报告,应该会是个有意思的小论文呢。
我让妈妈帮我在网上发邮件给班主任蒋老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蒋老师也说这是个不错的选题,鼓励我好好写。
于是,就定下了这个选题。
二、调查的意义我觉得,这个调查的选题,有这几个意义:1、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调查春节的习俗,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2、调查春节习俗的新变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思考一下这些变化的利弊;3、可以在同学中宣传健康向上的春节习俗,倡导文明过节,过个有意义的春节。
三、调查方案(一)资料收集利用查询网络、查阅书籍,收集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资料,让自己对春节习俗先有个基本了解。
(二)聊天访谈在假期中,和长辈、小伙伴们聊聊,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以及习俗的变化。
(三)参与体验在假期中,参与、体验一些春节习俗。
(四)观察记录记录这个寒假中,自己看到的春节习俗。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de609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4.png)
【议论文】春节民族习俗_1200字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的象征。
在这个传统的佳节里,各地的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民族习俗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而这些习俗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更加丰富了春节的庆祝活动。
祭祖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环节。
祭祖,代表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是对血脉亲情的感悟和传承。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整理家族族谱,摆放祖先的牌位,并在祭祀仪式中向祖先表达感恩之情。
祭祖活动不仅加深了亲情,更加强了家族凝聚力,让人们记住自己来自何处,有着何种血脉。
贴春联也是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春联是用红纸写成的对联,往往是以爱国、励志、吉祥为主题。
人们会把春联贴在门框上,以取得现象春节祥和、吉利的寓意。
除了增添节日气氛外,贴春联也是对新一年的期许和祝福,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充满信心和希望。
接下来,放鞭炮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鞭炮被认为是能驱邪、引来好运的炸药。
人们在除夕之夜会点燃一串串鞭炮,以驱赶灾难与邪恶,以热烈而炽热的气氛迎接新年的到来。
虽然现代社会环境不能随意放鞭炮,但民众依然会通过其他方式庆祝,比如燃放烟花、晚会欢呼等,以表达对新年的热情和喜悦。
舞狮和舞龙是春节最常见的舞蹈形式之一。
人们会扮成狮子或龙的形象,表演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以示祝福和庆贺。
舞狮和舞龙不仅能培养人们的体魄和身体协调能力,更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表演舞狮和舞龙的活动,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家庭团圆是春节民族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春节是中国人回家团聚的时刻,远离家中的人会回到故乡与家人共度佳节。
在这个时刻,家庭成员会一起吃年夜饭,分享美食和快乐,共同迎接新年的来临。
家庭团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温馨和幸福,更加传递了家庭和睦、亲情和爱的价值观。
通过家庭团圆的活动,人们可以加深家人之间的感情,增加亲和力,使家庭关系更加牢固。
如何传承春节传统文化论文800字
![如何传承春节传统文化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655af6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a.png)
如何传承春节传统文化论文800字作文一《传承春节传统文化》过春节啦!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可是,现在有些小朋友都不太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啦,那可不行!我们得传承春节的传统文化。
比如说,贴春联,红红的春联一贴,多喜庆呀!我还记得去年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帮忙递胶水,爸爸站在凳子上贴,贴完后,家里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还有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可热闹啦!但是放鞭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我们还要穿新衣,去拜年,说吉祥话,长辈们会给我们红包,这代表着他们对我们的祝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鱼有肉,大家边吃边聊天,可开心了。
我们小朋友要多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把这些美好的传统传承下去,让每一个春节都充满欢乐和意义!作文二《传承春节传统文化》春节是个欢乐的节日,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时候。
每年春节,我都会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
我们会一起包汤圆,小小的汤圆,白白胖胖的,可可爱了。
奶奶说,汤圆代表团团圆圆。
我们还会剪窗花,我拿着小剪刀,跟着奶奶学,虽然剪得不是很好看,但是我很开心。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笑声不断。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去拜年。
见到长辈就说“新年好”,他们都会笑着夸我有礼貌。
我觉得传承春节传统文化很重要,因为这让我们的节日更有味道,也让我们更爱自己的家。
作文三《传承春节传统文化》春节到,真热闹!春节有好多传统文化呢。
像挂灯笼,红红的灯笼一挂,晚上亮起来,好看极了。
还有舞龙舞狮,那些叔叔们把龙和狮子舞得活灵活现的,我在旁边一直鼓掌。
包饺子也是春节的传统,我会帮忙擀饺子皮,虽然擀得不太圆,但是妈妈说我很棒。
过年的时候,大家互相拜年,说祝福的话,感觉特别温馨。
我们要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让春节一直都这么有趣,这么有意义!作文四《传承春节传统文化》春节来啦,这是个充满传统文化的节日。
我最喜欢的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年夜饭。
爸爸做他拿手的红烧肉,妈妈做清蒸鱼,我在旁边帮忙洗菜。
关于春节的获奖作文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春节的获奖作文春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4b204faa90c69ec3d4bb7548.png)
关于春节的作文: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的作文:春节的来历和习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春节传承至今的习惯风俗作文
![春节传承至今的习惯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2570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9.png)
春节传承至今的习惯风俗作文春节呀,那可是咱中国人最最重要的节日啦!一提到春节,我就兴奋得不行!春节传承至今,有好多好多的习惯风俗呢!就说贴春联吧,每到春节前,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一起去买春联。
看着那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上面写着漂亮的字,感觉可喜庆啦!贴春联的时候,我会给爸爸递胶带,帮妈妈看看贴得正不正。
贴上春联后,家里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氛围,就好像穿上了一件红彤彤的新衣裳!还有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场热闹的音乐会!每次放鞭炮我都又紧张又激动,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可又忍不住偷偷去看。
那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跳舞,好看极了!吃年夜饭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
有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有饺子,象征着团圆。
大家一边吃着,一边笑着,说着这一年的故事。
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饺子啦,那味道,啧啧,真是绝了!我会大口大口地吃,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这时候,爷爷就会笑着说:“哎呀,别吃太多啦,小心变成小胖子哟!”我才不管呢,过年嘛,就是要开开心心地吃!拜年也特别有意思呢!大年初一,我会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亲戚家拜年。
一进门就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然后就能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啦,哈哈,那感觉可太棒啦!我会把红包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心里美滋滋的。
在亲戚家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别提多开心了。
春节不就是这样嘛,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的!这些习惯风俗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宝贝一样吗?它们把我们和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
我们可一定要把这些风俗好好地传承下去呀,不然以后的小朋友们怎么能感受到这么棒的春节呢?这就是我的想法,你们觉得呢?。
如何弘扬和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如何弘扬和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3195b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c.png)
如何弘扬和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
春节嘛,那可是咱们中国人心里最重要的节日了!那氛围,一早就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挂红灯笼,看着就喜庆,心里都暖暖的。
这些传统装饰不只是图个好看,更是咱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追求。
自己动手做个春联、剪个窗花,那感觉,真的不一样,好像能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
说到春节,那必须得提年夜饭和鞭炮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多开心啊!那些好吃的,哎呀,想想都流口水。
还有鞭炮,噼里啪啦的,小时候觉得特刺激,现在听着也觉得心里舒坦。
这不仅仅是吃和玩,更是咱们中国人团圆、驱邪避害的传统习俗。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们也得好好利用一下。
互联网可是个好东西,咱们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啥的,把春节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看。
让外国朋友也感受一下咱们中国的春节气氛,多棒啊!还有那些书法比赛、诗词朗诵,线上线下都能搞,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传承和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
当然啦,传承传统不代表一成不变。
咱们也得与时俱进,给春
节加点新元素。
年夜饭的菜品,可以试试新的搭配和口味,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的魅力。
还有那些传统的活动,也可以加点现代元素,让年轻人也能喜欢。
春节的作文春节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的作文春节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d6878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5.png)
春节的作文春节的传承与创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重要文化瑰宝。
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春节对于家庭团聚、祭祖、祈福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春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春节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首先,春节的传承是通过世代相传的家庭文化来实现的。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亲人们会赶回家中,共度团圆之夜。
这是传统的习俗,代表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情的追求。
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努力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享团圆饭。
同时,春节期间祭祖活动的举行也是春节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会在祖先家的神龛前献上香烛,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思念。
这些传统习俗在家庭中代代相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家庭价值观。
其次,春节的创新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出现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春节也开始出现着一些新的变化。
比如说,年轻人愿意选择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探索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这种新的方式可以丰富人们的对生活的期待,并为他们带来新的体验和记忆。
此外,春节的庆祝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庙会、花市等活动逐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庆祝场景。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VR技术等手段,近距离观看各地的庆祝活动,并参与其中。
这些新的创新方式拉近了人们与春节庆祝活动的距离,让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春节对中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春节的传承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家庭价值观。
通过传承,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认同。
其次,春节的创新使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春节庆祝活动不再局限于地域,而是无处不在。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到春节的庆祝活动中来。
这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春节的习俗传承春节的传统民俗优秀作文
![春节的习俗传承春节的传统民俗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d2c0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9.png)
春节的习俗传承春节的传统民俗优秀作文春节的习俗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作农历新年,传统民俗在这一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人们对祖辈辛勤劳动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春节的传统民俗,并分析其优秀之处。
一、除夕之夜除夕之夜是春节的重要时刻,家人团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这个夜晚,人们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品尝吉祥的菜肴,如年糕、饺子和鱼等。
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寓意着新年中事事如意、步步高升。
饺子寓意着家庭团聚和财源广进,而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
这些传统的食物不仅满足人们的味蕾,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红包与拜年春节期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红包不只是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更体现出尊重长辈、孝敬亲人的传统美德。
收到红包的孩子们会感到开心和满足,也能从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金钱,懂得分享和感恩的重要性。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另一个传统习俗,人们互相拜访亲朋好友,以表达新春祝福。
以“恭喜发财”、“身体健康”等祝福语,人们彼此交流着祝福和喜悦,加深了亲情、友情、和睦之情。
三、舞狮与舞龙舞狮和舞龙表演是春节期间独特的视觉盛宴,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狮和舞龙代表着喜庆和祥和,具有祛病驱邪、辟邪招福的寓意。
人们会通过舞动的狮子和龙舞来庆贺新年,同时也希望能够消除灾难,迎来吉祥的未来。
四、放鞭炮与观花灯放鞭炮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源自古代驱邪之风俗。
人们相信鞭炮能够驱逐恶魔,带来好运。
尽管现在许多地方因为环保等原因限制了放鞭炮的规模,但这一习俗仍然在某些地方延续着。
观花灯则是春节期间的另一大特色,以各种精美的彩灯装饰,给人们带来艳丽的视觉享受。
走进花灯展区,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流连忘返。
五、传统戏曲表演春节期间,传统的戏曲表演也是人们的最爱。
京剧、豫剧、评剧等各种戏曲形式在春节期间上演,吸引着无数观众。
春节的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优秀作文
![春节的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a803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4.png)
春节的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优秀作文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一种节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从古至今,春节的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一直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的事情,这种传承不仅仅是节日的庆祝活动,更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本文将从春节习俗、春联、年夜饭和拜年礼仪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春节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的重要性。
一、春节习俗春节习俗是春节传统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岁首祭神、立春之时开始,到正月初一的辞旧迎新,春节的各种习俗正是代代相传。
比如,焚香祭拜祖先、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放鞭炮驱邪祈福等等。
这些习俗凝聚着世代相传的力量,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人们依然秉承着这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
二、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春联由对联和横批组成,通常写有吉祥、生肖或者祈福的寓意。
世代相传的春联除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记忆,代表着祖辈的期许和祝福。
每年春节,人们都会挂上新的春联,将好运和吉祥的祝福传递给家人和亲友。
三、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也是世代相传和传统传承的重要环节之一。
年夜饭的菜式丰盛多样,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无论是家人还是亲友都会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这顿丰盛的晚餐。
世代相传的年夜饭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代表着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四、拜年礼仪拜年礼仪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仪式,通过拜年传递着对亲友和长辈的尊重和祝福。
世代相传的拜年礼仪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
每年春节,人们会穿上盛装,带上美食和礼物,前往亲友家中拜年。
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世代相传的,流传至今。
春节的世代相传与传统传承不仅仅是家风家训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这种传承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体现。
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700字议论文
![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700字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76d8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8.png)
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700字议论文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代表着农历新年的开始,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的时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呢?本文将从春节的起源与变迁、新旧传统的转折、传统文化的教育等方面探讨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春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岁首”,当时人们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是祭祀祖先、燃放烟花和观赏舞龙舞狮等表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庆祝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传统的春节庆祝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春节的传统庆祝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仍然保留着对祖先的敬意以及家庭团聚的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习俗,一些新的庆祝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春节庆祝活动。
年前的购物狂欢、贺年卡的电子替代、网络拜年等现象成为了新时代春节的一部分。
虽然这些新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娱乐,但同时也逐渐削弱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春节的庆祝方式进行反思和调整。
首先,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通过举办春节系列活动,如书法、剪纸、舞龙舞狮等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和传授,引导年轻一代去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底蕴。
其次,家庭应该重视家庭团聚的意义。
传统春节的核心是家人之间的团聚和亲情的传递,而不仅仅是一种消费的盛宴。
因此,家长们应该抽出时间与子女共度春节假期,加强亲子交流,让家庭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另外,政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传统文化的表演、加强传统习俗的保护等措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在春节期间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商家行为,遏制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保持春节庆祝活动的纯粹性和文化性。
总之,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和弘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教育、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确保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载体,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愉悦。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修订稿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114483376baf1ffd4fad9c.png)
小学生研究性小论文获奖!春节习俗的传承与记录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课题名称: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6年3月学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内容摘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记忆中,老底子的“过年”,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这些风俗习惯还有多少在传承着我们现在过年又有了哪些新风俗呢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这篇调查报告想要回答的。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承发展一、选题的由来寒假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过春节啦!还没放寒假的时候,尽管还得先经历紧张的期末考试,可是我和小伙伴们还是在课余热烈地讨论着过年的种种欢乐,兴高采烈。
寒假里,去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起就要到来的“过年”,他们都会很自然地回忆上一段,说说他们记忆中老底子过年的时候如何如何......爸爸妈妈也开心地说起小时候过年那些特别开心、好玩的事。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把爷爷奶奶辈、父母辈记忆中老底子过春节的那些事情收集起来,再利用这次春节收集现在过年的习俗,做成一个调查报告,应该会是个有意思的小论文呢。
我让妈妈帮我在网上发邮件给班主任蒋老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蒋老师也说这是个不错的选题,鼓励我好好写。
于是,就定下了这个选题。
二、调查的意义我觉得,这个调查的选题,有这几个意义:1、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调查春节的习俗,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2、调查春节习俗的新变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思考一下这些变化的利弊;3、可以在同学中宣传健康向上的春节习俗,倡导文明过节,过个有意义的春节。
三、调查方案(一)资料收集利用查询网络、查阅书籍,收集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资料,让自己对春节习俗先有个基本了解。
(二)聊天访谈在假期中,和长辈、小伙伴们聊聊,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以及习俗的变化。
(三)参与体验在假期中,参与、体验一些春节习俗。
(四)观察记录记录这个寒假中,自己看到的春节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春节习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6年3月学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内容摘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记忆中,老底子的“过年”,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这些风俗习惯还有多少在传承着?我们现在过年又有了哪些新风俗呢?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这篇调查报告想要回答的。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承发展一、选题的由来寒假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过春节啦!还没放寒假的时候,尽管还得先经历紧张的期末考试,可是我和小伙伴们还是在课余热烈地讨论着过年的种种欢乐,兴高采烈。
寒假里,去探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起就要到来的“过年”,他们都会很自然地回忆上一段,说说他们记忆中老底子过年的时候如何如何......爸爸妈妈也开心地说起小时候过年那些特别开心、好玩的事。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把爷爷奶奶辈、父母辈记忆中老底子过春节的那些事情收集起来,再利用这次春节收集现在过年的习俗,做成一个调查报告,应该会是个有意思的小论文呢。
我让妈妈帮我在网上发邮件给班主任蒋老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
蒋老师也说这是个不错的选题,鼓励我好好写。
于是,就定下了这个选题。
二、调查的意义我觉得,这个调查的选题,有这几个意义:1、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调查春节的习俗,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2、调查春节习俗的新变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思考一下这些变化的利弊;3、可以在同学中宣传健康向上的春节习俗,倡导文明过节,过个有意义的春节。
三、调查方案(一)资料收集利用查询网络、查阅书籍,收集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资料,让自己对春节习俗先有个基本了解。
(二)聊天访谈在假期中,和长辈、小伙伴们聊聊,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以及习俗的变化。
(三)参与体验在假期中,参与、体验一些春节习俗。
(四)观察记录记录这个寒假中,自己看到的春节习俗。
四、实施过程1、春节习俗相关资料收集1、春节——过“年”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于是,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现在,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
2、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5、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6、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2、聊天访谈1、访谈对象:爷爷、奶奶方式:现场访谈地点:爷爷奶奶家时间:2月7日爷爷奶奶:(1)掸尘。
腊月廿三,要“掸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才好过年。
(2)年夜饭。
年三十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
那个时候日子苦,年夜饭也没太多菜的。
腊笋烧肉和白斩鸡是最好的两个菜了。
但是也不能放开吃,小孩子每个人能分到一小块儿。
这两碗菜要留着,在正月里招待客人的。
图1:与爷爷奶奶做访谈2、访谈对象:外婆方式:电话访谈时间:2月18日外婆:(1)办年货。
过年前,要准备好年货,比如花生、瓜子、糖。
还有河坊街卖的糖人、糖饼。
(2)压岁钱。
那个时候压岁钱很少很少的,也就几角钱。
如果有一块、两块钱,那就高兴坏了。
拿到压岁钱,除夕夜会很开心地压在枕头底下的。
(3)看灯会。
元宵节,柳浪闻莺那里会有灯会,长辈会带我们去看,非常热闹的。
3、访谈对象:爸爸方式:现场访谈地点:我家时间:2月9日爸爸:1、“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过年的时候,年三十的年夜饭是重头戏,要早早准备起来。
年夜饭最后,总少不了一道“全家福”,里面的蛋饺、鱼圆,都是家里自己做的,很费功夫的,所以要早早准备。
正月初一,会穿上新衣服,去走亲戚。
2、压岁钱。
那个时候,长辈也会给压岁钱,不过数目和现在比比不了,一般就是五块钱。
拿到压岁钱,要珍藏起来的,舍不得用的。
3、春节联欢晚会。
年夜饭吃好,大家聚在一起看春晚,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最喜欢看相声和小品了,到现在有些节目还印象深刻呢!精彩的节目,到开学的时候,会跟同学们一起讨论,还会把喜欢的小品和同学一起演一遍呢!4、访谈对象:苗苗哥哥(堂哥)方式:现场访谈地点:大伯家时间:2月20日苗苗哥哥:过年最喜欢的当然是放炮仗、放烟花啊,因为平常都不会放的。
我最喜欢那种摔炮了,就是小蝌蚪一样的一个摔炮,扔到地上就会炸。
特别好玩,拿来吓唬人最好了,扔到小伙伴脚边,“啪”地一声就炸了,吓人一跳,哈哈...... 图2:与哥哥做访谈5、访谈对象:当当哥哥(爸爸朋友家的哥哥)方式:网络访谈(微信)时间:2月10日当当哥哥:我现在和妈妈在新西兰呢!我们年三十那天就到新西兰了。
这边风景很好的。
我们要到19号才回来呢!6、访谈对象:双双妹妹(表妹)方式:地点:酒店的餐桌上时间:2月7日双双妹妹:1、拜访长辈。
过年要去外公外婆家,还要去建德的爷爷奶奶家。
赶来赶去有点累,不过也很开心。
2、微信红包。
我现在也有微信号了哦,叔叔阿姨们给我发微信红包,好开心啊!姐姐,到时候你也给我发个红包吧,呵呵......(三)参与体验1、掸尘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要“掸尘”,也就是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这可是传统习俗呢。
年前,我们一家也行动了起来。
又是擦桌子,又是扫地、拖地......终于,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看着干净整洁的家,我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可以干干净净过大年喽!图3:动起手来,掸尘喽!2、压岁钱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和哥哥双手举杯,敬爷爷奶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我们和爷爷奶奶干了杯后,他们笑呵呵地从口袋里拿出大红包,分给我和哥哥。
回到家,我按照传统习俗,让妈妈把“压岁钱”放到了枕头底下。
图4:枕头下的“压岁钱”3、看春晚在爷爷奶奶家吃完年夜饭,回到家,我赶紧打开电视机。
一家人坐下来,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晚会的节目很精彩,全家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很喜欢这次春晚分会场的设置,尤其是内蒙古草原上的分会场,特别有意思,可以看到蒙古族同胞过大年的不同风俗习惯。
图5:开开心心看春晚4、古镇寻“年味”春节里,我们来到**,到老街上寻找古镇的“年味”,希望能找到春节习俗的传承。
图6:古镇寻“年味(四)观察记录1、烟花爆竹少了现在一些城市的市区里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市民都自觉遵守规定。
哪怕在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市区和农村里,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也比往年大大减少。
在我住的小区里,往年除夕夜的十二点前后,烟花爆竹“噼里啪啦”的声音完全盖过了电视机的声音。
然后,小区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燃放烟花爆竹留下的残渣。
今年除夕夜的十二点前后,很安静,只是偶尔听到鞭炮声。
第二天,我特地去看了,小区地面上也还算干净,只在一片空地上看到一些鞭炮残渣。
图7:社区的禁放烟花爆竹宣传横幅2、手机“红包”多了今年春节,手机“红包”成了一件流行的事情,手机“红包”在微信、支付宝、QQ中都可以抢、发。
聚餐时大人们埋头玩“红包”,有些小朋友也在微信、QQ注册了账号,参与抢“红包”。
还要比谁的手气好,评选出手气最佳者。
为了体验,我让妈妈帮我注册了账号,并且把我添加进了亲友群,大家一起发红包、抢“红包”,其乐融融,开心极了。
3、走亲访友少了以往走亲访友是春节假期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现在人们大多都选择聚餐,这样就不用挨家挨户的拜年,走亲访友自然就少了。
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参加了三次家庭大聚餐。
每次聚餐,一大群亲戚聚在一起,老老小小,热闹极了。
4、出门旅游多了现在过春节,许多家庭选择出门旅游。
因为春节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放假了,借助难得的机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比如当当哥哥他们就选择了在新西兰过年。
聚餐的时候,有几个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缺席,也是去旅游了。
四、结语与感悟这次调查,让我看到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春节习俗有的始终不变,有的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有的新习俗开始流行,有的旧习俗则不再受欢迎。
始终不变的习俗。
年夜饭、压岁钱,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一直保留到现在,始终未变。
我想这应该还会一直传承下去的,因为这里面蕴含的是浓浓的亲情。
还有张灯结彩、贴福字、写对联等习俗,让春节的节日气氛更浓,我想肯定也会一直保留下去的。
形式变化的习俗。
有些习俗虽然还保留着,但是形式上有了变化。
比如走亲访友,现在的形式就有了变化。
现在,好多家庭都挑个日子,来个家庭大聚会。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可以为大家都省下时间。
新流行的习俗。
手机抢红包,就是最新流行的春节习俗。
我觉得手机抢“红包”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