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理想国的名词解释考研
![理想国的名词解释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c6d993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b.png)
理想国的名词解释考研理想国,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构想。
这个构想成为了后世哲学家和政治家们思考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基石。
对于考研生而言,理解并探究理想国的概念对于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设定个人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理想国可以被视为一个理想社会状态的描述。
在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里,个体的利益和整体社会的利益是有机结合的。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为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社会是公平、和谐且充满希望的,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
其次,理想国也可以被理解为个人追求完美境界的一种意识形态。
在柏拉图的理念中,理想国是哲学家王者的国家,由哲学家担任统治者,因为他们具备最高的道德和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理想国成为了个人对于自身追求理念的一种象征。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追求真理、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和发展智慧来实现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另外,理想国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倡导。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和困境。
理想国的构想让我们有了一个对比的基准,激励我们在不完美的现实中不断追求更好。
这种理想主义的倡导鼓励我们不畏困难、追求卓越,并为改善社会状况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考研生而言,理解理想国的概念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有自己对理想国的构想。
不同的人对于理想国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和追求。
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所期望的社会环境和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这有助于我们设置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其次,理解理想国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审视现实社会的问题和不足。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找到我们自己能够改变和提升的方面。
这有助于我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外,在追求理想国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对多样性的接纳。
理想国不应该成为我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而是一个激励我们成长和进步的目标。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cafc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a.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优秀4篇)理想国读书笔记篇一《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他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
在这内容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
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
所以,可以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
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理想国读书笔记篇二读书是艰难的,我这样和我的老师和同学说,因为我们明白在很多的状况下,我们不得不面比较我们在书中见到的更加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在我们的现实中间,所以我们明白我们务必将我们所读的书和我们的现实区分开来,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就务必明白我们该怎样样去理解我们的书和我们的人生,或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失去很多的东西,因为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这样的理解,就是说我们只是能在书的表面来看待很多的东西,但是当我们再次回归到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将我们的书丢到了一边,或许在我的这个读书的感想中,我这样理解,柏拉图《理想国》并不是我们在一个很短的时光总能够读的懂的,但是我们还是去读了,或许我们的努力是对的,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很多的并不是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事情,就是在这个书读完之后我们还是和没有读以前一样的,我们将书已经忘记,我不是一个书的万能者,但是我还是期望既然我们来读书,最好做什么事情就做好一点,或许那样是好的,我这样来理解,但是当我在读完之后再次想去和我的很多的人去讨论的时候,大家开始关注的是老师所说的另外的一本书,另外的一个理解,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去读,或者说我们的读书是一个短暂的游客的过往,那么我们得到什么了吗?或许用此刻的人们很现实的观点来问这样的问题,或许会说,我们还需要什么?但是答案或许如我们的读书一样很艰难!阅读柏拉图《理想国》我想给我最大的感想或许还是告诉我作为人要尊重自我或者别人的选取,因为在书的结尾因为人自我的对于神的不一样的选取造成的彼此的不一样的命运而告诉人们,自我要对自我的选取负责,或许在人与神的二元分化中我们理解的简单了,但是事实上的理解是我们该怎样办?麦金太尔说:人生就是一个选取的过程,人的一生中充满了选取!是的,法律是我们自我选取的,但是在我们自我的理解中我们却不尊重法律,我们没有理解法律所要求的是什么?是的,我想有的人会说,你说了那么多的东西,但是那都是废话,有什么用呢?因为人在自我的理解中还是要生活的,现实或许比什么都重要的,你说的能给我们衣食和温饱吗?或许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因为我说的前提并不是就否定了我们去理会现实的生活,我们说的是一种自我的对于自我的选取的尊重,你或许会说他没有什么现实的好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的话,那么一个大学生就不会被活活的打死在街头,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不会将自我同学了四年的同学活活的打死在自我的宿舍中。
理想国主要内容
![理想国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9a8f9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1.png)
理想国主要内容
《理想国》是一部著名的政治论著,由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苏格拉
底创作而成,由柏拉图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话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被视为古希腊哲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主要有:(1)解释理想的社会结构。
苏格拉底坚持社会理想的三个主要原则:一是尊重个人的自由,二是
保护公民的同等权益,三是对民众的正义待遇。
他对理想国家的建设提出
了完善的政治架构,将其划分为国家机构、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并辩
称其中最根本的法律原则是只要不违反公共利益,就可以实行自己的道德
和宗教和谐共存。
(2)政府要合理使用财富。
苏格拉底把社会的财富视
为一种公共资源,而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他的建议是政府要实行公平和
公正的分配政策,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公共财富,并建立一个监督
机构来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分享财富。
(3)强调社会责任意识。
苏格
拉底认为,每个国家应当为自己的人民做出恰当的安排,每个人都有义务
在理想的社会框架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
理想国值得读的理由
![理想国值得读的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16245a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1.png)
理想国值得读的理由引言《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它是一部思考政治、伦理和哲学问题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古希腊哲学的贡献,更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洞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理想国》值得读的理由。
1. 深入思考政治问题《理想国》对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它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统治,因为哲学家具备理性和智慧,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最大的幸福。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政治权力和领导者素质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2. 探讨伦理问题《理想国》也探讨了伦理问题,特别是关于个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个人的幸福和道德行为与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是紧密相连的。
他提出了一个道德教育的理念,认为个人通过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培养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这对于我们思考个人与社会伦理关系,以及个人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哲学思考的启示《理想国》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著作,它引发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质疑。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如真理、美、正义等。
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读者的思考,也对我们理解人生和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4. 文学价值《理想国》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柏拉图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他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对话过程。
这种文学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使得思想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5.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虽然《理想国》是古希腊时期的作品,但其中的思想和观点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启示作用。
例如,柏拉图提出的哲学家统治的观点,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政治体制的思考。
他对道德教育的强调,也对当代教育体系提出了反思。
因此,通过阅读《理想国》,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社会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思考的方向。
结论综上所述,《理想国》是一本值得读的书籍。
《理想国》解读
![《理想国》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fa865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7.png)
《理想国》解读摘要:一、引言1.概述《理想国》的基本内容2.阐述解读《理想国》的意义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1.理念论2.哲学家国王观念3.分工与合作的社会体制三、正义观与分工论1.三种正义观2.分工与正义的关联3.各阶层职责与正义实践四、哲学家国王的理想1.哲学家国王的培养2.哲学家国王的统治方式3.哲学家国王对国家的引领作用五、理想国的社会治理1.社会治理的原则2.社会治理的实践3.社会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六、理想国的教育理念1.教育的重要性2.哲学家国王的教育观念3.全面教育的实施七、结论1.总结《理想国》的核心观点2.评价柏拉图的乌托邦思想3.对现实世界的启示正文:一、引言《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他的政治哲学思想。
全书围绕“什么是正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构想。
解读《理想国》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希腊哲学家的政治理念,也为现实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1.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在理念世界中,存在着不变的真理和绝对的善。
人们通过认识和追求这些理念,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2.哲学家国王观念柏拉图提出哲学家国王观念,认为只有那些了解并追求真理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理想国家的统治者。
他们具有高度的道德品质和智慧,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3.分工与合作的社会体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想了一个分工与合作的社会体制。
他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
各阶层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三、正义观与分工论1.三种正义观柏拉图提出了三种正义观:第一种是个人正义,即个体遵循道德规范,追求自身利益;第二种是社会正义,即社会各阶层分工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第三种是政治正义,即国家统治者以智慧和仁爱为本,为民谋福祉。
2.分工与正义的关联柏拉图认为,分工是实现正义的重要手段。
在每个阶层中,人们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赏析《理想国》
![赏析《理想国》](https://img.taocdn.com/s3/m/a60bd4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3.png)
赏析《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著作。
该书通过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讨论了理想的城邦应该如何建立,以及理想的城邦公民应该如何生活。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是由哲学家来统治,因为哲学家是唯一能够认识到善的本质的人,他们能够以理性指导实践,使得城邦更加正义。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是由哲学家、护卫者和手工艺者组成的。
哲学家负责思考和研究,护卫者负责保卫城邦,手工艺者负责生产和供应城邦所需的物品。
柏拉图还提出了“洞穴寓言”,形象地阐述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认识真理的困难。
《理想国》的核心思想是“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正义就是每个人都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发挥作用,而个人的正义就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理性行事。
总之,《理想国》是一部深刻探讨政治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解读
![《理想国》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4afc6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b.png)
《理想国》解读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主要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建和政治哲学的问题。
这部作品对后世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理想国的构建方案,这个国家由三个阶层组成: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
其中,统治者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武士负责保卫国家的安全,生产者则负责生产物质财富。
这三个阶层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以达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了智慧、勇气和节制三个价值观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具备这三个价值观,每个人都应该在其所属的阶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柏拉图还讨论了正义的本质和实现方法。
他认为,正义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
同时,柏拉图也强调了教育和哲学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提出了一个哲学王的观念。
他认为,一个理想国的领导者应该是具有哲学思想的人,他们应该具备智慧和勇气,能够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和法律,同时也能够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理想国》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哲学作品,它对后世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思想和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理想国ppt
![理想国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7bb5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a.png)
阶级固化
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强调了各阶层在社会中的作用,但这 一构想容易导致阶级固化和不公平,比如个体从小就被分配到 特定的阶层并接受相应的教育,使得社会地位和资源在代际之 间延续,加剧阶级固化。同时柏拉图没有明确提供阶层之间的 流动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很难跳出自己所属的阶层,导 致社会阶层地位长期保持原状。在现代人看来,柏拉图的理念 在这方面限制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是不太可能接受的。
阿黛曼依
由于社会上人们对正义的赞美与传播以及对不 正义的攻击与批判,都是从他们所带来的结果与 影响而言的。这就模糊了正义与不正义本身。除 此以外,诗人们也叹咏道:正义往往历经磨难, 而不正义则在表面彰显正义的同时得到利益。从 以上三个方面来说:选择不正义应该是合乎逻辑 的了。
苏格拉底
为了证明正义本身是正义,且会带来好处;不正义则相反。他首 先指出正义是有大小区分的,在稍显大的城邦里,正义也将更加明 显。在此基础上,由于人们有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人由于专精某事 才能做好某事,这种生产又导致新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与生产的辩 证关系中,城邦便因此出现并不断扩大,这最后就会引出来战争这 一必然结果。而城邦为了保卫自身,就必须建立保卫者。苏又着重 强调如何培养成功的保卫者:即先天要又智慧(即分辨敌我并正确 对待他们的能力),幼儿时的美德教育(如何对其进行意识形态的 控制),成长时的体育与勇敢教育。最后使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护 者
5 对于教育和 音乐、诗歌和文学都应该受到严格的审查,以确保它们传达了正确的道德和价 音乐的讨论 值观。教育被认为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在柏拉图的理想 国家中,教育和音乐被认为是塑造公民品质、智慧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6
对于诗歌和神 话的批判
在第二卷中,柏拉图表达了对当时流行的诗歌和神话的批判。他认为这 些作品往往给人们传递了错误的道德观念和对神祇形象的误解。因此, 柏拉图主张对诗歌、神话和文学作品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符合理想国 家的道德价值观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0aa6e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1.png)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对话形式阐述了一个理想国的构建和治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国家蓝图。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探讨了正义的本质,认为正义是国家的基石,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以正义为原则来构建。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领导,因为哲学家是最有智慧和正义感的人。
他主张国家应该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守卫者负责保卫国家,生产者则负责从事生产活动。
此外,柏拉图还探讨了节制、勇敢、睿智、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美德是构建理想国的关键要素。
同时,他也强调了教育和品德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品德培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国构建和治理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国》简介
![《理想国》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e8be11e6edb6f1aff001fc0.png)
《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内容简介《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伦理道德思想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驳斥了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并与格老孔一起通过精神助产术的方式找寻真正的正义。
柏拉图在城邦的起源中找到了正义的答案。
他认为正义有大小两种。
大正义是城邦的正义,其实就是城邦体制赖以建设的伦理根据或原则,是城邦国家的体制伦理。
《理想国》中有一段明白的表述:“我们在建立我们这个国家的时候,曾经规定下一条总的原则。
这条原则就是:必须每个人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赋的职务”(433A),他还进一步说:正义乃是每个人只做自己的事,不改做也不兼做别人的事(433B,434A)。
具体来说,柏拉图认为正义首先是社会或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互不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争议的国家。
所谓的三个阶层即是统治者、武士与农民、商人。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由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9d5a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1.png)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著作,内容包含了关于理想国的构想、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探究等方面的思考。
它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哲学巨著,通篇贯穿着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理想国》的第一部分是“窥见”,柏拉图在这里阐述了他对理想国的构想。
他认为,在理想国中,必须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统治,因为他们能够了解正确的真理,而不会被道德或利益所支配。
理想国必须建立在公正、善良、真实和勇气之上,这些美德是对应于柏拉图心理学中的四个要素:理性、情感、意志和欲望。
换句话说,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由符合理性、感性、意志和欲望的品质所组成的。
在“窥见”的第二部分,“孔雀鸟的道德谛听”,柏拉图阐述了他对正义的看法。
他提出,正义就是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和公平。
在理想国中,人们拥有完美的道德品质,他们都是理性和正确的行为准则的执行者,而不允许通过欺骗、强制或利益来取得个人的权力和成就。
在“窥见”的第三部分,“庭院里的爭辩”,柏拉图关注的是美、真理和哲学,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思考、讨论和辩论来寻求真理,而这种真理不仅仅是人类的个人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
为此,政府必须鼓励这种思考和讨论,并承认哲学家的特权地位,以确保社会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综合来看,《理想国》主要包含了建立在正义、道德与爱好上的哲学体系。
它的思想深邃,涉及哲学、政治和心理学等领域,对于现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的思想启示我们,应该从个人的行为到全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惯,都应该强调和尊重正义、公正、道德和真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59843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现代教育意义摘要:该书论及优生、节育、家庭解体、婚姻自由、民主、专政、宗教、道德、文艺教育、男女平权、男女参政与参军等问题,被法国思想家卢梭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著作。
其所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以心灵改善作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重要教育内容等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想国》集中了作者政治、道德和教育诸方面的观点,表现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可以说是近代“乌托邦”思想的源头。
《理想国》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理想国》讨论了社会公道正义问题、卫国者的教育、教育的效能与领导以及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
此外还分别讨论了哲学家的培养,艺术在教育中的培养。
《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内容及其广泛,它集中讨论了不同阶段的教育,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呈现出许多教育的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在人类社会教育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介绍:《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理想国》以故事为题材,内容为柏拉图。
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思想。
在关于教育的谈论中,理想国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之中。
他的教育思想涵盖了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思想涉及到哲学、艺术、体育以及教育教育中。
《理想国》被法国思想家卢梭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著作。
其所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以心灵改善作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重要教育内容等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书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精辟卓异,独出机杼,千载之下,犹觉可贵。
2.1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他特别强调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等道德品质。
理想国 书目
![理想国 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9bfab5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5.png)
理想国书目
《理想国》(The Republic)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文本之一。
以下是一些与《理想国》相关的书目:
1. 《柏拉图的理想国》- Richard Crossman:一本相对简介的书籍,介绍了《理想国》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 《《理想国》导读》- Julia Annas:一个深入的导读,解释了《理想国》中的主要观点,并提供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评价。
3. 《《理想国》和国家学说》- Richard Kraut:提供了关于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全面引导,分析了《理想国》中的政治和伦理问题。
4. 《柏拉图与社会合约论》- George Klosko:将柏拉图与现代政治哲学的讨论联系起来,分析了柏拉图对社会契约理论的贡献。
5. 《柏拉图的思想》- A. E. Taylor:一本关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详细介绍,包括对《理想国》的分析。
6. 《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批评》- Karl Popper:这本书是对《理想国》的批评和解释,提出了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不同观点。
7. 《柏拉图与牛津理想国会议》- Robert Mayhew:这本书收录了一系列关于《理想国》的文章和演讲,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
以上书目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理想国》及其相关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批评。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阅读理想国的感想与心得
![阅读理想国的感想与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8a313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4.png)
阅读理想国的感想与心得《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作品。
通过阅读《理想国》,我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理想国》的感想与心得。
首先,《理想国》给我一种宇宙观的启示。
在书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人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更高层次的真理与美。
他认为,人类生活在有限的现实世界中,而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幻象,真理与美的存在超越现实世界,是存在于超验的理想国中的。
这个理想国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它是真实的、完美的,并且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通过对话的交流,柏拉图揭示了真理与美的本质和价值,让我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其次,《理想国》给我展示了一种政治理念。
柏拉图认为,一个完美的国家应该由智者来治理,而智者必须拥有心智的清明和道德的高尚。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追求全体公民的幸福与美好生活。
在这个理想国中,人人平等,财产公有,人们追求真理与美的智慧,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政治理念,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但却给我一种新的政治设想,让我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然后,《理想国》给我带来了对教育的深思。
柏拉图将教育视为理想国中最重要的事业,他强调培养人的灵魂和品德,让每个人都能够追求真理与美。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都要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逐渐认识理想国的真理与美,实现自我完善与人格塑造。
这对于我来说,让我对教育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
最后,《理想国》也给我带来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柏拉图通过对话揭示了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贪婪、欺诈、腐败等,这些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
他批评了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家和统治者,指出他们追求权力和金钱,忽视了公共利益和全体公民的幸福。
理想国名词解释
![理想国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e4d8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6.png)
理想国名词解释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关于政治哲学的对话篇。
全书由十篇对话组成,描述了柏拉图的哲学理想,阐明了他对理想政治制度的构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讨论了政治、人性、正义、道德等众多哲学问题。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哲学家通过思考理性和追求智慧,能够最好地指导人民和国家的发展。
柏拉图提出了他所称的“哲人统治者”的概念,认为只有哲学家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实践经验来治理国家。
他们不追求权力和个人利益,而是以公正和公共福祉为导向,以实现全民的幸福为最高目标。
在这个理想国家中,个人的财产私有化被废除,所有的财富都被国家统一管理,确保资源公平分配。
人民不再受私欲和功利所驱使,而是追求知识、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主张普及教育,为民众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培养出符合道德和智慧标准的公民。
柏拉图还提出了著名的“理念世界”理论,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表象。
人们通过哲学思考的方式,才能逐渐探索真理和智慧,从而实现个体和国家的最高境界。
尽管《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理想政治著作,但它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普遍性。
它提供了一个思考政治制度和社会理想的
参考框架,影响了后世政治哲学和思想家的思考。
总之,《理想国》是柏拉图对政治、哲学和社会的思考和探索,旨在探讨实现人类最高境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这部著作是一部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作品,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想国名词解释333
![理想国名词解释333](https://img.taocdn.com/s3/m/16ea504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2.png)
理想国一、引言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所著名的对话篇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该对话以柏拉图的导师苏格拉底(Socrates)为主角,围绕着建构理想国的问题展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探讨了理想国的本质、组织形式、社会构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哲学和政治意义。
二、理想国的内涵1. 理想国的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并未明确给出“理想国”的具体定义,但通过全书的讨论内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内涵: - “理想国”指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旨在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和政治制度。
- 理想国不仅包括外在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形态的构建,更涉及到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灵魂的修养。
- 理想国追求公正、智慧和美德的完美结合,致力于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理想国的构成要素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和政治构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哲学王:柏拉图认为,理想国需要由最具智慧和才能的哲学家来统治,他们具备睿智的判断力、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公正的决策能力。
- 阶级分工:柏拉图将理想国分为哲人精英、守卫者和劳动者三个阶级,每个阶级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义务,共同构建一个协调有序的社会。
- 共有财产:理想国中没有私有财产,一切都属于国家和公共利益,以避免财富差距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 教育体系: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在理想国中实施终身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智慧和领导能力。
三、建立理想国的困难与挑战1. 理想国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理念和政治理论,但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 美好的理念执行到实际社会中时,会受到各方面利益的限制和干扰。
- 构建理想社会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
-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定义和认同也会有所不同。
2. 理想国与个体自由的平衡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强调了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在理想国中,个体的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权衡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和个体的主体权利。
《理想国》点评
![《理想国》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93098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1.png)
《理想国》点评《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以其深邃的思考、卓越的智慧和独特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理想国》的点评:一、理论价值《理想国》作为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构想的哲学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观念,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对后世政治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深度《理想国》展现了柏拉图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公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的,这种分工和等级制度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正义。
他提出的四种道德和三种灵魂等级的观念,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同时,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对人类发展的深刻洞见。
三、现实意义尽管《理想国》所描述的理想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批判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建和治理的探讨,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如权力腐败、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理想国》对于我们反思现实社会、寻求改进之道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局限与不足尽管《理想国》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深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首先,柏拉图所描述的理想国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其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理论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此外,《理想国》的文风较为晦涩难懂,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
综上所述,《理想国》是一部具有极高理论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哲学著作,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反思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和借鉴其思想。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519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2.png)
《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理想国》读书笔记12篇2024-07-05 09:25:32《理想国》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精彩5篇)推荐度:理想国读书笔记(精彩7篇)推荐度:《理想国》的读书笔记(7篇)推荐度:热点范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b7305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4.png)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涉及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理想国》通过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
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直接阅读原文或者相关解析文献。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76bb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5.png)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60年之间。
这部作品以对话的形式,通过柏拉图和其导师苏格拉底之间的讨论,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理想国》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公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的。
他主张将社会中的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
哲学家作为最高统治者,负责管理国家;武士负责保卫国家;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劳动。
这种分工和等级制度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正义。
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四种道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他认为,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应该具备智慧,武士应该具备勇敢,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应该具备节制。
这些道德品质是各自等级所应具备的,也是实现国家和谐与正义的关键。
此外,柏拉图还将人的灵魂分为三等:理性、意志和情欲。
他认为,只有具备理性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运用智慧和理性来引导社会。
而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则分别具备
意志和情欲,他们应该在自己的等级中安分守己,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构想的哲学著作。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观念,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部作品对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柏拉图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亦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助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国家理论的思想中政治家在他看来必然是哲学家,哲学家才是国家的王,统治着整个国家。
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运动场创立了一所学园,他本人在学园里一边讲授哲学、数学、天文学、声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一边从事著述活动达四十年之久。
他很重视数学的学习,他曾规定不准不懂几何学的人进入学园学习。
他一生中写了三十多篇对话体著作,其大多数是以苏格拉底为对话的主角,如我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对话篇,《斐多篇》(主要探讨人的灵魂是不是永恒)、《会饮篇》(主要是谈论爱情的)、《游叙弗伦篇》(主要是讨论虔诚)、《克力同》(主要是劝苏格拉底逃跑的),还有就是《理想国》等柏拉图主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理念论,他认为形态各异的具体事物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可感事物都是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实在性,如同各种形状的桌子,它们虽然形状各异,但是它们之所有都称作桌子,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的分有了“桌子”的理念,具体的桌子是对“桌子”理念的摹仿。
柏拉图说道:“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它所‘分有’,不管它是怎样出现的或者是怎样被‘分有’的……美的东西是有美本身使它成为美的。
因为可感事物是摹仿和分有理念,因此它永远也不可能如理念那样完美。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完美的那个东西是隐藏在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摹仿出来的,所以不会是完美的,虽然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是我们可以去追求完美,使可感事物不断趋于完美,就像临摹一幅作品一样,我们不可能使一幅作品像原作品一样完美,但是我么不可以使它趋向于原作品,这就是它所追求的目标。
从而由这个简单的例子上升到所有可感事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念,而所有的理念又追求着最高的理念,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终极目标—善的理念,他把“善”确立为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
他的另一个哲学思想便是回忆说,他认为一切学习都不过是回忆,当然回忆还依赖感觉的刺激。
我主要想写的还是柏拉图国家理论的哲学思想,还有就是在看完《理想国》,自己的一些感想,可能我对这本书有些内容理解的有些歪曲,但是你要原谅一个大脑不是很会转弯的人来发表自己愚昧的见解,我是很认真的看完这本书的,大概读了两遍,第一次读的时候是参考的西苑出版社张子菁译的那本,她在里边翻译的时候删掉了很多内容,而且把各卷根据内容都加上了她所理解的题目。
后来我又参考了商务印书馆这本很权威的《理想国》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举世公认的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timeless classic),其实也应该可以说是“理想的城邦”,主要含义包括:公民与城邦的关系,公民的条件与权力,公民权,公民生活,政治家的生活,政府与行政机关,公民政体,国家组织与宪政联邦或共和制。
柏拉图写《理想国》的背景是因为当时“城邦已经不依照传统的原则和法律行事了”,“而法律与习惯也正以惊人的速度败坏着”。
这实际说,城邦的政治已经败坏,道德标准难以确立,权力斗争司空见惯。
当时,在雅典的政治生活中,僭主制和民主制势不两立,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缺乏公正,没有道德,特别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无辜的处死,柏拉图更是对这种被破坏了的政治有一种深度的失望与厌恶,所以他才离开雅典,前后长达12年之久,在此游历期间使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宗教、伦理与教育思想,全面发展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可见《理想国》是他在中年思想成熟时期所作。
我觉得这本书要旨所在是教育吧。
但是这个教育是有别于古希腊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这个教育是包括音乐、体操、数学、几何、天文、和声学与辩证法(逻辑)等“七艺”在内的柏拉图式教育体系。
卢梭曾赞叹说:《理想国》是以往所写过的关于教育的最好论著。
或许现在政治的败坏正是因为人的心灵败坏了,也许柏拉图的目的是想用教育来改善人们的心灵,书中提出了四种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柏拉图意在以这四种美德为基础对进行教育,以改善人们的心灵,从而达到他的理想国家的目的。
我在对话中看出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我并不想先从整体入手,我先谈论一些简短的对话,最后我再讨论全书的主要部分也就是理想国家那部分。
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和克洛法斯有一小部分对话,大体上是讨论的财产和老有所福的问题,曾有这么一句观点“老有所福那是因为他家财万贯”,我也觉得并不是这样的,人老了,如果他是一个好人,虽然他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样过的很自由,乐观,宁静,因为他这一生没有行过恶,也就不会去担心害怕自己死了以后会不会下地狱,以及在人世间作恶到了阴间要受到报应什么的。
他在老年没有什么东西使它可不安,所以他会心静淡泊。
相反,一个造孽很深的人,在他年老的时候,在他一步一步逼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内心反而会充满着恐惧和疑虑,他的心总是得不到安宁,也许夜里做梦还会在梦中吓醒,真是无限恐怖,所以即使家财万贯,他也永远得不到安宁,内心永远得不到满足与宁静。
达品说过,希望总是垂青正义和神圣的灵魂,它是他老年的保姆和旅途的伴侣,但对人世间不安的灵魂却具有威慑力量。
在读第一卷中间,玻勒马霍斯和苏格拉底论正义和非正义的时候我对他们俩一段句话特别不能理解,“受伤的马是马之为马变坏了”“狗受了伤是狗之所以为狗变坏了”所以推出来“人受了伤害,就人之所以为人变坏了,人的德性变了坏”我当时看到这句话在想,马受伤,狗受伤,这些都是肉体的伤害,人受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的的德性受伤就不能理解了,肉体的伤害怎么可以推出来精神的伤害,人的德性并不会因为他的身体变坏而变坏啊。
后来我又把上下文读了一遍,才发现,我之所以理解有误,不能仅仅从受了伤的马或狗这点局限上理解,上文给出来一个前提“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别人吗?”“当然可以,他应该伤害那些坏的敌人”其实我觉得在这里苏格拉底偷换了概念,他在这里就把“坏的敌人”说成了“变坏了的好人”然后正是偷换了概念他才用马、狗做比喻,得出人的变坏,人的德性也变坏,也就是坏的敌人,即不正义,人受了伤害就变得不正义了。
换句话说,伤害任何人都是不正义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他们本来辩论的“正义是还债”,后来的出来“还债就是伤害他的敌人帮助他的朋友”,现在他们辨出来伤害任何人都是不正义的,所以苏格拉底又赢了……在论正义与非正义这里,还有一场我看的也很有趣的就是色拉叙马霍斯和苏格拉底的那场辩论,在这里苏格拉底的那套辩论方法运用的淋漓尽致,我把它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化复杂为简单了一些,方便大家理解。
我想先介绍一下苏格拉底一惯风用的方法,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始辩论色拉叙马霍斯就指出苏格拉底一贯的作风,还说明自己不会上当的。
苏格拉底的方法,问答法,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问答的方式,从具体问题出发,使问题的讨论逐步引向深入,层层驳倒对方的意见,最后达到正确的普遍的知识。
四个环节:反讽、归纳、诱导、定义。
反讽,通过反问揭露对话谈话中的矛盾,使他承认对自己原以为熟悉的事物实际上一无所知。
归纳,通过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证,达到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诱导,即“精神接生术”,通过启发,比喻揭露矛盾而帮助对方说出预先蕴含在自己意识中的思想。
定义,对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概括性的说明。
这次针对一个论题的辩论,苏格拉底只用了两个比喻,两个反问和一个归纳就驳倒了色拉叙马霍斯。
我们看看他驳倒的这个观点是,也就是色拉叙马霍斯提出来的“非正义比正义更加有利,非正义是明智且正确的”。
首先苏格拉底开始发问,得出来一个具体问题“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
至于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接着他就开始用的的比喻手法,把音乐家和医生比喻为聪明的人,反之不是那一类的则是不聪明的,从而可以由上面得出来,这些聪明的的都是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生各国那类不聪明的。
再接着他开始反问,先把知识和愚昧给引申出来“知识的人所言所行在同样的情况下,彼此相似吗?”“无知识的人同时想既胜过聪明人又胜过笨人吗?”再反问一次“有知识的人聪明吗?”“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而且相反的人,是不是?”“但是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都想胜过,是不是?”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推测出苏格拉底的结论是什么了,只要稍加归纳我们就能得出来结论,此时苏格拉底还用了一个过渡句“那么正义跟又聪明又好的人相类似,而不正义的人跟又笨又坏的人相类似,是不是?”所以最后一经归纳苏格拉底把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完全颠倒过来了,最后论证的结果就是“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又笨又坏”显然苏格拉底达到了他的目的……显然这本书的重点还是在理想国家这里,而在这部分里也最终给出了关于正义是什么的回答。
柏拉图将自己的国家理论思想完全融入到苏格拉底的对话里,前面介绍的时候提到,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是哲学家。
理想的国家就像理念王国一样应有一个等级秩序,国王应该是掌握了善的理念的哲学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
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
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当它统帅和指导其他部分时,灵魂就有了“智慧”的德性;意志是灵魂用以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它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挥,帮助它控制欲望时,就有了“勇敢”的德性;欲望时灵魂最低劣的部分,当它受到控制时,就有了“节制”的德性。
当意志和欲望接受理性的指导而各守其职时,灵魂就有了自然的和谐,从而就有了最高的德性:正义。
相应于灵魂的三个部分,国家有三个等级:相应于理性的事执政者即统治者,其职能是用智慧来管理国家;相应于意志的则是“守卫者”即军人等级,其职能是以其勇敢来帮助统治者进行统治;相应于欲望的是农民,手工工人和商人即了劳动者等级,其职能是接受上面两个等级的统治并以自己的劳动生产品供养他们,奴隶被排除在考虑之外,只有这三个等级各有节制,各安其分时,国家才有了和谐一致,有了正义。
最后我想以第九卷最有一段苏格拉底的话结尾: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圆形,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
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