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策略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策略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ca6a4717fd5360cba1adb02.png)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策略电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每年中考电学都有30多分,电学也是学生掌握比较不好的部分,中考的压轴题也都在电学。
因此,复习好电学,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
下面,我把我在电学复习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课标要求中考物理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课标对电学的要求主要分布在电磁能、电和磁以及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一)电磁能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电学69)(括号标注为2008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对应考点,下同)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电学62、63)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电学58、59、60)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电学61)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电学66)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电学67、68)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电学64、65)(二)电和磁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电学70)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电学71)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电学73)4.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信息、材料、与能量74)5.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材料、与能量75)(三)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力学26)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有效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有效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6c12fdaaea998fcd220e8a.png)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有效策略探析概要:通过实验练习、测验中,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抓住学生复习中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及时调整复习方法,使复习效果更理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初三物理备课组曾多次讨论关于如何搞好复习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夯实基础、全面复习,彻底解决“一看就懂,一做就错”问题的策略。
在每年的中考中都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题“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其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概念混淆、缺乏练习,正所谓“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对”。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好多老师在上复习课时,总习惯于按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本章的概念、规律、公式进行梳理来复习,这样做形式上是在系统复习,实质上是照本宣科“炒现冷饭”,把复习课上成了“堆积式”的授新课,老师在台上泛泛地讲,学生听起来兴味索然,容易疲劳走神,而且占用时间较长,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相应减少,复习效率极低。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
我们大多数学校现在都有多媒体设备,我们复习时可以把提纲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回忆具体的内容。
我们只是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必要的地方、必要的时候适当提示一下就行了。
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三物理在进行总复习时,我发现,如果仅仅是把知识简单的重复,重新温习一下,学生兴趣不大,也不能起到把全部知识进行类比、迁移和重组整合的作用,所以,我试着打破原教材章节的界限,按知识内在逻辑顺序,重新进行设计,把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分作多个专题进行复习。
对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电学知识的学习了,学生普遍反映电学知识不好学。
而初中电学实验对于学生能否学好电学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考备考策略 电学部分
![中考备考策略 电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ec5c2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5.png)
中考备考策略电学部分中考备考策略:电学部分中考电学部分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电路、电流、电阻、电压等内容。
备考电学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以下是电学部分的备考策略。
一、系统学习基础知识1.熟悉电路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电容和电感。
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电流表示电荷的流动,电压表示电势差。
要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4.熟悉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掌握交流电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并了解交流电在电路中的应用。
5.理解电功和功率的概念。
能够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和电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掌握电学部分的基本知识。
特别关注基本概念和重要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多做例题和习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深入理解电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进行实验练习,加深对电学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的理解,掌握实际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4.参加模拟考试和真题演练,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盲点,加强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
三、备考技巧1.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
电学部分的知识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上层知识是建立在下层知识的基础上的。
要将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后续的知识点。
2.善于总结和归纳。
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重点和难点,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复习和强化这些知识点。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电学知识不光要理解概念和公式,更要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做题和解答问题时,要能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逻辑推理,灵活运用知识。
4.定期进行自测和订正。
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
对于弱点和错误,及时进行订正和补充,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011315fc4ffe473368ab70.png)
电学专题复习(一)复习方法指导1、短路及其危害(1)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2)短路的危害:使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导线。
(3)怎样排除短路。
可采用“电流的流向法”,用颜色笔分别描画出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各条路径。
其中只要一条路径上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发生了短路。
2、局部短路:如果导线接到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这部分用电器不再起作用,但还有其它用电器,这种电路叫局部短路。
例:当开关S闭合时,灯L2将被局部短路。
3、怎样识别电路接法:(1)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可用“电流的流向法”判断,若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有两条路径是并联。
(2)有三个用电器的电路除串联、并联外,还有混联。
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三个用电器串联;若有三条电流的路径,并且三个用电器分别在三个支路上,则这个电路是并联。
若有两条电流路径,有一个用电器在干路上,或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是混联。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这个电阻叫原来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又叫总电阻。
计算总电阻要注意以下几点:(1)总电阻跟几个电阻之和含义不同。
(2)总电阻不一定大于各部分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分电阻。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nR,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n。
(4)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1R2/R1+R2。
5、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1)串联: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6、怎样分析变化的电路: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开关的启闭,会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或使电路的电阻改变,从而造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一类电学题叫电路变化题。
(1)串联电路。
一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①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②利用串联电路的比例关系分析:(2)并联电路一般解法有两种。
①先“部分”→再“整体”→再“局部”。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bc441a5767f5acfa0c7cdbb.png)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一、要紧扣教材教材(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学习电学的依据。
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结论,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深刻领会它们的含义及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切记,不要离开课本滥用“参考资料”,这样会事倍功半,影响学习效果。
二、要打好基础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指基本功概念和规律。
电学知识也不例外。
而所学的知识有些是重点知识,有些是一般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电学中重点有6个概念和4个规律,即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磁感线,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对于以上重点概念,应知道为什么引入它们,它们反映什么物理现象或事实,如何定义,单位是什么(对物理量),它们与相近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什么重要应用等;对于规律,应着重理解它们反映的是哪些物理语言”来表述的。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
另外还必须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五、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还应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电学复习策略探讨
![电学复习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ad5ebabb84ae45c3a358c83.png)
例题8: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当开 关S闭合后,两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 相同,且两灯都发光,则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灯L1比灯L2要亮
B、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相等
C、灯L1电阻是灯L2电阻的4倍
D、灯L2两端电压是灯L1两端
电压的4倍
图8
例题9: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当S闭合 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滑至b端的 过程中,电流表出现的最大示数是最小
一、树立正确的复习指导思想
1、重概念更重方法。在注重概念记忆的同时, 更应注意物理学所涉及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2、重结论更重过程。在关注物理规律和结论 的同时,应提醒同学们注意复习这些规律导出的 过程、相应器材的选用、现象与结论的联系。
3、重计算更重实验。随着力学相关计算的比 重、难度大大降低后,电路计算显然更占中考 计算的主要部分。而根据强化探究过程的课改 理念,实验设计、故障判断、步骤表达、特殊 测量无可置疑的是电学试题中学生最容易失分 的地方。
例题11:利用如图10所示电路,测定 一个电热器的额定功率(不计温度对电 热丝电阻的影响),只知道电热器额定
电压U。(图中R为电热丝,R′为变阻
箱)
(1)开关闭合前,滑动 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端。 (选填“左”或“右”)
图10
(2)某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a、按
照电路图连接电路;b、闭合开关S1和S3,
示数的3倍。已知定值电阻R2=15Ω,则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 )
A、45Ω B、30Ω C、10Ω D、5Ω
图9
例题10: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都
是220 V,其额定功率分别为P1、P2, 且P1﹥P2。当将这两盏灯串联后再接
入220 V电源上通电时,两盏灯的总
2024年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策略与方法
![2024年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3871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5.png)
初中物理是探索自然现象和解释自然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地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以下是一些策略与方法的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详细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整理出学校试卷中的试题和知识点,根据学习进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确定每个知识点需要花费的时间。
同时,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彻底的复习。
二、理清知识框架在开始复习之前,需要对初中物理的知识框架进行理清。
可以按照知识点的分类,将重点内容标记出来。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建立整体的认识,并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三、系统梳理知识点四、注重解题技巧的掌握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计算题和应用题,对解题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
在复习中,要多做一些经典的题目,特别是一些典型的题型。
通过多做题,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形成总结归纳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整理各种学习材料,逐步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和总结归纳。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写下重点公式、做题技巧等方式,将重点知识点清晰地整理出来。
这样有助于巩固记忆,便于复习和以后的查阅。
六、合理利用资源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除了使用教材和课外辅导资料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相关资源,观看相关视频,参加线上线下的物理学习班等。
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拓宽知识结构。
七、强化练习与模拟考试除了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对物理知识的应用。
通过模拟考试、抽样检测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和解答题目。
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八、健康调整与休息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进行适当的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以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
总之,初中物理的总复习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策略及指导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策略及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86cbf0cfab069dc502201fd.pn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策略及指导学好电学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明确的知识体系;二、教给学生判断电路的连接、状态的正确方法;三、讲清七个重要的物理量。
教师在复习中应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规律,突破难点。
标签:公式、电学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电学知识的学习了,怎样让学生感觉电学不难?怎样让学生愿意学呢?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做好电学知识的教学。
一.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电学产生兴趣,拉拢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学习,实现愿意学,自愿学。
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教师可以做有趣的生活实验,让学生增强学习电学的兴趣。
如脱毛衣时静电现象,学习电流时用发光二极管演示电流有方向,学习电阻时电路没有接入电阻和接入之后灯泡亮度的变化,学习电路故障时短路现象的演示,100W和40W灯泡串联和并联时灯泡的亮度比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也通过实验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电学知识,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连线使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探究变阻器改变音量、灯泡的明暗程度。
让不同的小组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大胆展示的平台,激发学习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二、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电学理论知识解释物理实验现象,如解释短路断路现象,用电阻的知识;解释摩擦起电,用得失电子的知识;解释100W和40W 灯泡亮度,用电功率的知识。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学则容易,不学则难。
三、运用各种物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电学知识。
如类比的方法:将电流比喻成水流,电流表比作是水表,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将用电器串联比作是它们手牵手,用电器并联比作是它们相互拥抱;将电阻对电流的阻碍比作成水管对水流的阻碍,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中考物理电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中考物理电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a65993cbed5b9f3f90f1cbe.png)
中考物理电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中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复习不只是简单地再现过去的内容,也不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复习应该是站在更高的起点,往回看学过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各节各章的知识融汇贯通。
从而对已熟悉的概念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更加深入事物的本质,获得更加简明扼要、更加巩固可靠的结论,达到“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理解中考对电学的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初中生学电学,往往会感到抽象难懂。
电路图看起来纵横交错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
在初中阶段,电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是最多的。
为了突出各知识点的联系,突破难点,在对电学进行全面的知识归纳的基础上,分专题来进行复习。
可分五个专题。
专题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电学题往往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
所以分析电路是学好电学的第一步。
1.识别电路的主要方法:定义法、电流路径法、拆除法、并点法。
2.引起电路变化的主要因素: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滑动变阻器的移动。
3.若碰到图中有电表,则可对电表进行如下处理:即把电流表当作一根连通的导线,电压表当作开路来处理.但在计算时要保留电表值不变。
[2010南京]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 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 l和R2的阻值分别是()A.6Ω 2Ω B.6Ω 3ΩC.4Ω 2Ω D.4Ω 3Ω专题二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析1.类型: 第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表示数的变化第二、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变化引起电表示数的变化2.判断方法:(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复习策略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6d145a5915f804d2b16c1a5.png)
精品文档柏溪片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复习策略柏溪镇长沙初中杨后兵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部分,在宜宾市每年的中考中,该部分的分值均占38%左右(2010年占41%,2011年占35%)。
因此,复习好电学,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
下面,就我在电学复习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复习思路电学部分的复习同样采用三轮递进复习:第一轮:拉网式双基复习。
以课本为线索,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采取“知识树”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不漏地回顾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
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第二轮:针对性专题复习。
针对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在电学部分按内容分别设置识别电路专题、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专题、电路故障专题等,也可按题型设置选择填空专题、实验探究专题、计算解答专题等,目的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第三轮:综合模拟训练。
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对中考试题、题型、试题结构有所了解,同时,通过模拟训练,查缺补漏。
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二、复习方法下面就拉网式双基复习和针对性专题复习各举一例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中,指导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再通过针对性训练,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比较、归类、列清单、关键词等辅助方法。
电学部分的内容,是以电流为中心展开的,从物体带电的最简单的方法――摩擦起电,到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再到电流的大小,电源和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快慢就是电功率。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策略与建议(精简版)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策略与建议(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11612d192e45361066f543.png)
中考电学部分复习建议中考可谓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关系到同学们今后的前途,我们广大初中毕业生无不企盼自己能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最后总复习阶段取得物理这一科目的重大突破,考出理想的成绩呢?,在此,我们就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复习内容提出几个同学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技能。
对任何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考试的题型具有多样性,而且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我们用于解题的依据,也就是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与规律,往往是不会变的,。
如以下两个题目:(2006年陕西省课改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应把F 点与滑动变阻器的 点用导线连接起来。
解析:要使灯泡变暗,即要求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丝长度应变长.............,故F 点应于A 点相接。
(2006年太原市)图6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 向B 端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样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刻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的重量.解析: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 向B 端滑动,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丝长..........度应变短....,电阻变小..,故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以上两个题目,第1题是根据灯泡亮暗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接线,第2题是根据题目的场景判断当压力增大时电路中电阻、电流的变化情况。
但这两个题目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判断依据,或解题的方法都是一致的,都是捉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电阻丝长度越长,电阻越大,电路的电流越小(与其串联的灯泡越暗)来进行判断的。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d4f29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e.png)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技巧1.定制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列出需要复习的各个知识点和重点,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适当的复习。
2.复习课本内容:仔细阅读和复习课本内容,特别是重点知识点,如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理解概念和原理,记住相关公式和实例。
3.做习题:多做一些习题,可以从课本上的习题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适中的试题。
这样可以有效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4.进行实验:电学实验是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尽可能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5.制作复习资料:整理笔记,制作复习资料,如概念卡片、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迅速回顾和记忆知识点,方便日后复习时使用。
6.参考辅导材料:阅读和使用与学校教材不同的辅导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解释和扩展知识对理解进行补充。
同时,可以做一些辅助的练习题来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解答错题:对于习题中出错的部分,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修正和纠正。
如果有疑问,可以向老师、同学或网上的物理论坛等寻求帮助,弄清楚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8.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组成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讨论和学习活动,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相互督促学习进度。
9.预习下一章节:在复习当前章节的基础上,提前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了解新知识点和概念。
这样可以在学校上课时更好地跟上老师的讲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10.进行模拟考试:在复习阶段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和条件。
这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调整应对考试的策略和技巧,检查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复习电学需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要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多角度理解和应用知识。
通过合理的复习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秘笈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秘笈](https://img.taocdn.com/s3/m/57fbd897960590c69fc37605.png)
初中物理电学的复习秘笈初三电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35%~45%),如果没有充分把握那么要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把知识点归纳如下:一条主线,二个规律,三串公式…,一条主线概括为“3721”,具体数字表示如下:“3”指3个基本电学实验仪器——电流表(安培表)、电压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
“7”指7个电学物理量(初中)——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
“2”指2个基本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指1种最为典型的电学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等)。
二个规律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内容、公式、适用范围)。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义式)、导出式、比例式。
现在就各要点进行详细说明:(一)对3个电学仪器要求掌握如下:电流表、电压表(作用、电路符号、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规则),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中的作用)。
电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记忆,电压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记忆,滑动变阻器可用“串联接在电路中,接线一上加一下。
AC、AD 接线柱,P左R小反则大。
BC、BD接线柱,P左R大反则小。
AB接线阻值定,CD 接线阻值无。
”加以记忆(其中各符号如课本P88图7—11所表示)。
(二)对7个物理量要求掌握定义(意义)、物理量符号、单位(国际、常用)、公式(导出式)、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1、电量:(1)定义:物体含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用符号“Q”表示。
(2)单位:库仑(库),用符号“C”表示。
(3)检验:验电器(结构、原理、使用)。
2、电流:(1)定义: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电流)。
用符号“I”表示。
(2)公式:I=Q/t(定义式)式中I表示电流强度(电流),Q 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安培(安)(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电流表。
(5)电路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n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总=I1+I2+ (I)3、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中考物理电路与电流复习方法与技巧
![中考物理电路与电流复习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0c5e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5.png)
中考物理电路与电流复习方法与技巧随着中考的逐渐临近,物理复习成为许多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电路与电流这一部分,往往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物理电路与电流复习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家顺利应对考试。
以下是具体内容:1. 确定重点在复习物理电路与电流时,首先需要确定重点。
通常来说,中考物理电路与电流所涉及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与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电功、功率的计算等。
针对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
2. 重点概念梳理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电路与电流的重点概念,我们需要进行梳理。
可以通过制作知识点卡片、做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相关概念整理清楚,并形成自己的概念框架。
例如,需要明确电流是什么,如何计算电流等等。
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知识点。
3. 基本公式记忆物理的学习少不了公式的应用,掌握基本公式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在复习电路与电流部分时,需要记忆并熟练应用以下公式:- 电压 U = R × I- 电阻 R = U / I- 欧姆定律 I = U / R- 电功 W = U × I × t- 功率 P = U × I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对于解题及计算电路参数具有很大的帮助。
4. 解题方法技巧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电路与电流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题目:- 将复杂电路简化:对于复杂的电路,可以尝试将其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计算。
- 充分利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与电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将有助于解决各类问题。
- 注意串并联的特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有各自的特点,正确理解并应用这些特点能够更好地解答题目。
- 注意单位换算:在计算中,需要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 多做练习题熟能生巧,多做练习题是提高自己的关键。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 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2c68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b.png)
初中物理电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2)了解电学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3)学会分析电路,并能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问题;(4)掌握电学实验操作方法及数据处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培养学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二、教学内容1. 电学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等;2. 电学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等;3. 电路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4. 电学实验:欧姆定律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测量电功率实验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电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梳理:(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的内容及其应用;(3)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4)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
3. 典题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学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电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电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电学实验的安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2. 实验器材:欧姆定律实验仪、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仪、测量电功率实验仪等;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中考备考策略 电学部分
![中考备考策略 电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18b8f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7.png)
中考备考策略电学部分中考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考试,电学部分作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备考中考电学部分的学生提供一些备考策略和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中考。
一、了解考试要求中考电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学基本概念、定律、公式、实验方法和电路图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难度适中。
因此,备考中考电学部分的关键是要掌握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熟悉实验方法和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二、制定备考计划制定备考计划是备考中考电学部分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
建议将整个备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复习阶段,时间大约为一个月;第二阶段为重点复习阶段,时间大约为半个月;第三阶段为模拟测试和查漏补缺阶段,时间大约为一个星期。
三、掌握基础知识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功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分类和计算等。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可以通过做题、总结、归纳等方式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重点突破难点中考电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包括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表的改装和读数、实验方法和电路图的分析等。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难点进行重点突破,可以通过做题、总结、归纳等方式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五、加强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是备考中考电学部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的答题速度、答题时间、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和方法。
在模拟测试中,要注意答题速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因时间不够而失分。
同时,也要注意答题技巧的运用,如先易后难、认真审题等。
六、关注热点问题中考电学部分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热点问题,如科技发展、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
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了解相关的电学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考物理电学复习策略
![中考物理电学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6d2983e53a580216fcfe76.png)
电学
13 10
电磁感应
让信息飞起来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2
3
2 2
开发新能源
合计 38
2008年中考物理电学部分双项细目表
分类 知识点 电是什么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让电灯发光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测量电压 电阻和变阻器 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学 家庭用电 电流做功 电流做功的快慢 磁是什么 电流的磁场 电磁感应 让信息飞起来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开发新能源 合计 11 8 12 6 37 1 1 2 1 1 2 2 2 2 2 3 4 2 填空作图 1 3 1 1 1 3 3 8 2 2 2 5 3 选择 简答 实验探究 计算 合计 1 3 1 5 3 3 6
第三阶段:冲刺。
• • 模拟考试训练,时间从六月初至六月中旬。这也是心理和智 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 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 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 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 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这里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 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 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例举;2.训练综合题的 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 解题意和解答;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 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 问题,能源问题。在环保方面的优缺点,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 在价格、节能等方面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策略初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策略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很多学生眼中电学部分的学习最为头痛。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容量大、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讲是个难学的部分。
但再难的学习内容若我们能够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要领;注重练习,善于总结,成绩的提高也不为难事。
一、多动手脑,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电学的学习更不例外,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
由于电学内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很多现象学生在小学中已初识,或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见过,有一个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同时电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很多的实验,其中不少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找器材,自己设计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了的设计实验的水平,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总结失败的教训。
实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自己动手完成、动脑分析,无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二、辨析概念,夯实基础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基础知识。
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一)、关于电路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串联、并联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
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2)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3)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4)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无用电器、电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认清电路。
2、通路、开路、短路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
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
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
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二)三个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学部分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三大物理量中涉及到的概念、单位、工具使用等知识的辨析程度。
1、概念辨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电流的形成定义,简单便于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阻碍作用越大,电流越小。
2、表示符号物理量的表示符号要与其他单位的符号区分开。
电流、电压、电阻三物理量分别用I、U、R表示,而单位表示字母分别为A(安培)、V (伏特)、Ω(欧姆)。
3、工具的使用(1)、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而从负接线柱流出,禁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线电两极上。
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表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工具,使用时必须与待测电路并联,电流也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
(3)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由于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拄使用起就要注意了,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连入电路,串联在电路中,鉴于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在使用前,滑片调至阻值最大处。
(三)电功()、电功率(P)物理学中电功没有确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当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时,就说做了电功。
即电功就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果知道了电功的多少,就知道了消耗多少电能。
而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
电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消耗电能的多少,也取决于所用的时间的长短。
(四)快速识别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图电路图的识别在前面已经说明了方法,但是当电路中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后,电路的识别就变得困难起。
但我们知道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串联易辩并联难分。
因此在分析次类电路时要想方设法排除这些相关干扰因素,即可把电压表暂时隐蔽起,辩清电路后再加回原处,概括为口诀一段:把电压表放一旁,跟着电流走一趟;遇到分支为并联,没有分支为串联。
去表法中去的是电压表,注意去后分析清楚电路连接方式后还要一个个的加上去,看它们分别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而接电路图连接实物对于学生说困难也较大,这里要注意原则:一一对应。
若题中没有电路图,只给相关的要求,做前要先按要求画简单的电路图,再由电路图去连实物;也可以按要求先连好实物,再由实物图画出要求的电路图。
三、理解规律,把握关键有的学生感到电学学习困难,有的教师也说电学太难讲了,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
所以要熟记规律,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解起题目方可得心应手。
(一)三个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的电阻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倒数之和。
(二)欧姆定律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即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通过具体实验的探究得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一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定律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理解,熟记其使用的条及注意事项。
(三)电功定律某段电路上的电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以及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物理学中用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通过的时间t,三者的乘积计算电功。
(四)焦耳定律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要发热,此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电流流过某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四、疏通关系,构建框架在掌握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一)重要的计算公式(1)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公式串联时:I=I1=I2U=U1+U2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n )(2)欧姆定律:I=U/R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Uit电功率公式:P=UI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一定要注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
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
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五、加强训练,巩固知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样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六、善于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注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的提高肯定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