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泉州五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对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与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作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依托这一对策。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策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焦点问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静态生活方式、学校体育的缺失等因素都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1],6月4日,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学习贯彻意见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广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

1.研究目的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是针对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特点提出的,是对新时期在校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本研究旨在运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个载体结合学校的资源优势探讨“阳光体育”的实行,从而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2调查对象
泉州五中在校部分学生。

2.3研究方法
2.3.1调查法
2.3.1.1文献调研
针对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在百度、google搜索引擎搜索关于阳光体育运动政策,同时利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阅了2000年到2008年来的相关文献,关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研究文献有67篇,前人对于青少年体育俱乐的研究主要从现状、性质、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关于阳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文献尚未
见到相关研究,同时本文调查的对象为在校的中学生,所以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2.3.1.2访谈法
走访了泉州五中的分管领导和市体育局青少年俱乐部负责人,同时与学校的个别同学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于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看法,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3.2问卷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泉州五中高一、高二、高三年段进行抽取。

其中高一十个班(无文理区分),高二文科五个班,理科五个班,高三文科六个班,理科六个班。

发放问卷1725份,回收1638份,回收率为95%。

其中有效问卷为1630份,有效率为99.5%。

2.3.3数理统计
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手工统计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现状
3.1.1在校中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情况
学校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被忽视,虽然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但目前有出台积极的措施和制度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切实开展的学校不是很多,特别是高中部,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基本空白,没有切实的运行方案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校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宣传与落实不够到位,使得在校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
了解知之甚少,具体情况从图1就可以看出。

3.1.2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学的落实情况
教育部要求从2007年起用三年的时间达到: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现在已经两年时间过去了笔者对于市区五所一级达标中学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距离提出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表1反映近半数的学生还没有办法掌握两项的基本锻炼体育技能。

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包括:1.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弊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跑的教学,但到了大学我们仍在进行教学,而且还有很多学生跑得不好。

2.学生认识上的误区,调查中竟然有24.7%的同学认为自己一项体育锻炼项目都不会,许多同学将掌握的日常体育锻炼项目片面地理解为只有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一些技术较强的体育项目,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等。

3.1.3学生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认可情况
2008年5月8日,“迎奥运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们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聚集一堂。

阳光体育与北京奥运交相辉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行。

[2]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国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国人将对奥运的支持与热情转换为对于体育锻炼的参
与中。

当代中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也深受其影响,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认可的,也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能以积极的心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如图2所示。

3.2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目前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模式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时候是无组织、个体的锻炼模式,很难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产生好的影响。

[3]而要让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顺利、普遍地在学校开展,就需要依托一种载体来推行它。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宗旨是依托学校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以在校生为主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俱乐部会员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和提高专项体育运动技能的目的,同时培养青少年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由此可见,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正成为这种载体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2.1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见
选择以何种形式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保障措施对于它的开展至关重要,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以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俱乐部作为开展形式最为热衷,同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认识到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科学的锻炼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学校实行阳光体育运动借助于一种俱乐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正是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理想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上述各类运作模式的特点,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学生
健身的需求。

[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体育俱乐部的一种形式,它是为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求,由国家体育总局利用彩票基金的方式依托现有的体育资源而成立的,提供公益服务的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

它的推出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外体育活动场所,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它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社会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公益性特征的社团组织,旨在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

[5]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首次下发了《关于进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利用彩票公益金扶持全国各地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的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增强青少年体制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等。

[6]笔者正是根据泉州五中目前现有的条件,利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个身边现有的资源来实现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的。

3.2.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缓解经费压力
传统的体育课远远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在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反映没有人指导、不会相关技能怕被人取笑是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市场上俱乐部的收费又远远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调查中有40.8%的学生可以接受每学期20元以下的俱乐部收费,有41.8%的学生可以接受20元~50元的收费,有13.4%的学生可以接受50元~100元的收费,有2.5%的学生可以接受100元~200元的收费,只有1.49%可以接受200元以上的收费。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益性服务的特性[7]解决了这样的困
扰,采取了半公益性的运作方式,不以盈利为目的,收取的会员费用只用于支付教练薪酬和场馆的维修等,同时在教练的聘用上可以用外聘专业教练、本校教师,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俱乐部的开支,实现俱乐部的自我造血功能。

学校还可以动员学生加入志愿者服务团队,最大限度地减少俱乐部运作的开支,国外的经验表明志愿者是大众体育俱乐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

[10]这样可以切实惠及广大同学。

3.2.3科学合理化的运作机制为阳光体育运动作保证
在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想锻炼的时候没有同伴,走到了体育场馆前发现场地上已经没有位置让自己活动的情况,而一些项目的场馆却无人问津等。

主要是由于一些同学热衷的场馆不足,如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男生普遍喜爱的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场地不足;开放相对集中,在调查中有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一天中锻炼的时间段为17:00-18:00(放学后)这个时间段,这样就造成了某一个时间段场地的严重不足[8]。

目前开展的项目过于传统化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一部分新兴的运动项目学校却无法开展。

只能局限于学校的一些社团组织,无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如:轮滑、户外运动等[9]。

青少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就要从上述问题入手,在开展过程中除了开设传统的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游泳、田径、武术排球等项目外,还要开设更多学生需求的跆拳道、街舞、瑜伽、轮滑、户外运动等新兴的体育项目;同时在俱乐部课程的安排上根据学生
学业课程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充分地利用场馆资源;可以实行学分制、联赛制、会员制、等级制等[10],形式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锻炼的需要;在考核的方式上可以从学生出勤情况、运动参与态度、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论理知识水平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

只有采取这样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才能让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更好地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服务。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生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焦点问题,阳光体育运动着眼于当前学生健康现状而提出,目的是让更多的学子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到阳光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进程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4.1.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半公益性,决定了其自由、自立、自主、自愿的特点,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环境,将阳光体育运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有效结合,是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形式。

4.1.3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放的时间段与每周运行的频率要合理安排,考虑学生的学习课程,避免造成扎堆现象。

对于频率不能规定得过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做不同要求,以志愿为原则。

特别是周末时间,省教育厅下达了禁止各级各类学校周末给学生实
习的通知,俱乐部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向学生开放。

4.1.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迎合学生的需求。

尽量为学生争取好的机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更好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爱上运动,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1.5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通过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部进行教学,克服了过去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状况的现象,发挥了学生的自觉性,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2建议
4.2.1校领导应该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切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4.2.2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提高技能,开设更多学生喜爱和热衷的新兴体育项目,实现教师的教育观念从单纯体育向健康定位的转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2.3学校应增加对体育的投入,优化完善体育场馆设施,为阳光体育的开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2.4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参加运动,养成较好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念。

4.2.5俱乐部即为半公益性的项目,那么它就不应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考虑到消费的群体是学生和俱乐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收费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
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切实地让阳光运动惠及每一个同学。

4.2.6以公益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有计划地动员和吸纳志愿者参加管理和指导活动。

4.2.7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如3人篮球赛、5人足球赛等),吸引青少年加入俱乐部,扩大俱乐部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
///politics/2007-05/24/content_6148322. htm.
[2]李小伟.北京奥运会:给学校体育带来了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32.
[3]于庆洋,贺伟.浅谈高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对其终身体育意识形成[j].体育世界·学术,2007,10:89-90.
[4]黄晨曦,殷晓霞,唐建强,吴清,沈思,王玉国.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4):87-91.
[5]刘艳丽,龚小洁.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视野中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动力机制及深层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73-74.
[6]杜志娟.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06,26(4):23-27.
[7]王淑英,刘春燕.影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j].少年体育训练,2005,4:7-8.
[8]陆文龙.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16-17.
[9]王今越,刘永峰.高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分析及展望[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4):61-63.
[10]耿晓伟.郑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场运营现状及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9:3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