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觉(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面孔知觉
• 面孔认知与识别的研究进展 • 面孔认知的整体加工理论与专家理论
1.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面孔的倒置脸效应 左侧脸承载信息量较多 心理旋转效应 等….
2.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脑事件相关电位(ERPs)为基础 认知面孔时P2波的潜伏期比认知非面孔时长, 说明对面孔的认知比非面孔认知更复杂。 熟悉的正脸比陌生脸更能引出高幅值的P3波。 熟人面孔负载较多信息;熟人左侧脸负载信息 较多,陌生人右侧脸负载信息较多。 随刺激面孔复杂性和信息量增多,ERPs潜伏期 发生显著变化。
第一节.知觉的神经基础
次级感觉区:位于初级 感觉区附近
颞叶联络区
知觉的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经基础
联络区:
顶叶联络区
顶叶联络区
与记忆有关的脑结构
(小脑、纹状体、大脑皮层、 杏仁体和海马组织)
一、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
• 失认症:知觉障碍 • 损伤部位:次级感觉皮层或联络区皮层
视觉失认症
• 根据感觉通道不同分为
听觉失认症 躯体失认症
(二)听觉失认症
• 主要表现:不能凭听觉辨别熟悉的事物 (如,不能分辨音调或噪音) • 损伤部位:次级听皮层(22区,42区)
(三)体觉失认症
• 多见触觉失认症,本体觉失认症
损伤部位:躯体感觉区与记忆、语言的脑结 构间联系 • 本体觉失认症:对自己身体部位丧失知觉
损伤部位:皮层感觉区与记忆中枢或语言中 枢知觉的联系受阻
• 简单视觉:
– 微电极技术 – 视觉中枢内存在许多视觉特征检测细胞 – 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超柱
• 复杂视觉:
– 细胞微电极记录技术 – 颞下回具有复杂视觉功能 – 杏仁核、颞下回、颞上沟等处具有面孔识别细胞 – 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 多模式感受细胞
(一)超柱
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 组合而成 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知觉信息流
一.底-顶加工的信息流(bottom-up stream )
从外界获取感觉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 以抽取并加工相关信息的过程。 功能:自下而上传递和加工信息流 结构基础:各种感觉通路 ★ 与经验事实密切相关,处理一定量的信息,并将 外界刺激的具体物理特征转化为抽象表征。
(一)初级知觉通路(2级通路) 1. 皮层下知觉通路
• 底-顶加工的信息流 • 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 • 循环信息流
• 信息流(information stream): 信息在脑知觉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工、 产生清晰知觉意识等的传递过程。(3种)
底-顶加工信息流(bottom-up stream ) 上-下加工信息流(top-down stream ) 循环信息流(recurrent stream)
第 三 知觉的生理 章 心理学基础
1. 知觉的神经基础 2. 知觉信息流 3. 面孔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神经基础
• 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 • 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
•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
• 知觉的类型 空间知觉:对物体空间性质和空间关系的认识 时间知觉:对事物时间特性的认识 运动知觉:对事物运动特性的认识
(一)视觉失认症
1. 统觉性失认症 主要表现:不能同时认识事物的全部属性 损伤部位:V2区皮层及视皮层与支配眼动 的皮层结构间联系
2. 联想失认症(物体失认症) 表现: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 物体的名称 损伤部位:颞下回或枕-颞叶间联系
3. 颜色失认症
① 全色盲失认症:不认识颜色,世界是黑白的
损伤部位:两侧或单侧大脑皮层枕叶区腹内侧
② 颜色命名失认症:能对颜色形成知觉,却说不 出名称和性质。
损伤部位:左颞叶或左额叶皮层语言区
4. 面孔失认症
① 熟人面孔失认症:不能凭面孔辨认亲人 损伤部位: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间联系 ② 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无法分辨陌生人 损伤部位: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
(二)中距反馈联系
跨过三个区以上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流
(三)长距反馈联系
视皮层以外更高层次自上而下的信息流
三、循环信息流
底-顶信息流
知觉信息流程
循环信息流 反馈信息流
各层次视知觉皮层之间的循环信息流 作用:实现无意识的知觉 在额、顶和颞叶等很多皮层之间的循环信息流 作用:对物体产生清晰的意识知觉。
2. 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what通路)
TE区 TEO区
作用:对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信息进行加工 和识别,实现物体的再认(是什么)
二、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 在知觉活动中,应用人脑原来已具备的 知识和概念来加工处理当前的信息。
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按距离分:
(一)短距反馈联系
两层皮层之间的投射和反馈联系
功能: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性的 综合反应
(二)联络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
多模式感知细胞:可对多种信息发生反应,实 现多种感觉的综合反应过程的神经元 存在部位:颞、顶、枕叶之间的联络区,额叶 联络区皮层等
功能:接受来自许多皮层感觉中枢发出的联络 纤维的信息,将多种模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 杂的知觉
视觉传入神经 外侧膝状体
大细胞通路(M)10% 小细胞通路(P)80% 颗粒细胞通路(K)
初级视皮层(V1区)
★ 作用:反映外部世界或客体的物理属性,作 为知觉线索的编码
2. 皮层知觉通路
大细胞优势通路(MD) 初级视皮层 颜色优势通路(BD) 色柱间优势通路(ID) 次级视皮层
作用:实现外部世界物理属性向知觉
综合属性过渡的功能。
MD: 顶叶皮层空间关系和运动视觉功能。主
要承接至背侧高级知觉通路。
BD、ID: 图形模式、颜色和形状辨别功能。
主要承接至腹侧高级知觉通路。
(二)大脑皮层的高级知觉通路 1. 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where通路)
4B层神经元
两眼视差敏 感神经元
感受野增大
作用:对视知觉的空间信息进行加工,产生 物体空间位置和物体运动知觉(在哪里)
(三)特异性知觉区(4个)
枕外侧复合区:物体识别,对物体形状有选择性激活
PET等脑成像技术 功能性磁共振
梭状回:面孔知觉区
功能性磁共振 知觉旋转效应
旁海马回:位置知觉区
可受到场地或屋子照片等的激活
纹外视皮层:身体识别区
功能性磁共振 面孔知觉和身体知觉的皮层彼此独立
第二节. 知觉信息流
3. 生理心理学研究
杏仁核中面孔认知单位大体可分为两类: 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细胞:对面孔不加区别发生反应 以对象为中心的细胞: 对特定熟人发生相同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