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医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学院:药学院

专业:药学

年级:2009

姓名:蒋立涛

学号:200907062050

指导教师:陈吉言

2013年5月23日

前言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躁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为常用中药。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夏初当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摘,晾晒或阴干,生用或炒用。性寒,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外感风热或者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及疮、痈、疔肿,下痢脓血,热病泻痢,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痢疾、疖疮痛肿、风热感冒等症,应用历史悠久。金银花的研究历史很长,也很成熟,随着现代化的不断进步,对金银花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也有许多关于金银花新的实验研究报道,现将金银花的本草考证、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正文

1本草考证

《履巉岩本草》称:“金银花,本草名忍冬……”说明“忍冬”是金银花的早期用名。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未见关于忍冬的记载。究竟“忍冬”之名最早出现于何时,过去人们均认为“忍冬”是由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或《本草经集注》首载的,但经考证发现,陶弘景100年前由东晋葛洪撰的《肘后备急方》中“忍冬”之名就已经出现了。因此,《肘后备急方》可能是《名医别录》或《本草经集注》中“忍冬”最原始的出处。此后,一直到唐代各类医籍中均只有“忍冬”之名。至宋代,人们对“忍冬”原植物的习性、形态及功效主治等方面的认识不断加深,有关金银花的其他名称也就相继出现了,总计达10余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银花”这一名称,是苏轼、沈括首次载于《苏沈良方》。金元时期,金银花的有关名称基本未增加,只是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了“蜜啜花”。及至明清时期,金银花的有关名称更加丰富[2]

而“忍冬”与“金银花”、“忍冬藤”与“金银花”,概念混乱,所以自古至今仍是含义不、用法混乱的名词,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多用忍冬的藤、叶入药。《名医别录》中记载:“忍冬,十二月采,阴干”。忍冬花期在4-6月(秋季亦常开花),故可推知所用部分为带叶的藤。宋代《太平圣惠方》云“热血毒痢,忍冬藤浓煎饮”。到了明代以后,对花

的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至茎、叶、花并用。明《滇南本草》载:“金银花味苦,性寒。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丹瘤、瘰。藤,能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明代以后,对于温病学的认识及对金银花功效掌握的更加全面,尤其强调用花,忍冬藤的应用便越来越少[3]。

《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金银花分列为金银花和山银花,金银花的来源和1963年版一样,只有1种植物,即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另收载山银花,来源为忍冬科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Miq.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DC. (即2005年版以前的山银花)3种植物,与上版药典比较增加了灰毡毛忍冬,取缔了毛花柱忍冬[4]。

《中国药典》(1963年版)将忍冬作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1977年后各版《中国药典》根据临床疗效、地区习惯用药等综合考虑,选定了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iglaucaMig.,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DC.和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Rehd.为金银花的原植物。事实上,《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忍冬科植物在我国有98种之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其中以西南部忍冬的种类最多,忍冬属植物的花蕾作为金银花生药材商品的约有18种。河南、山东不但是金银花的道地产地,而且产量也很大。根据对我国16个省市自

治区的158个市、县202个金银花样品的研究,共鉴定出其原植物分属于忍冬属14个种、1个亚种和2个变种,其中忍冬分布最广,产量最高,如此广泛分布的物种资源分布使金银花商品药材具有廉价性,从而为我们对它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来源保障[5]。

2质量控制

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药典规定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1.5%。但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极不稳定,易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据郑欣荣报道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生物、生态因素的影响

①植物体内各器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②在不同时期采收到的花蕾中总绿原酸含量可相差50%。因此,药材合理采收,对提高药材产量和保证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③生存环境对忍冬体内绿原酸动态积累同样有着重要影响。生长在阳坡的忍冬叶、花蕾、茎和叶花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阴坡的同类样品。而不同产地的金银花由于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不同,其绿原酸的含量也不同。不同物种来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则更加显著,含量最高和最低的物种间差异达十几倍[6]。

2.2提取方法的影响

用传统工艺法如煮法、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等对金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绿原酸得率都较低。而经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金银花提取物得率和绿原酸得率。

2.3加工炮制方法的影响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可直接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等成分的含量。如蒸晒品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比生晒品高,而黄酮和挥发油含量低于生晒品,阴干法含绿原酸最高,硫磺熏晒法次之,晒干法含量最低。烘制品与生品相比,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炭品中绿原酸含量仅为生品的1/10,鞣质含量为生品的1/2[7]。

3化学成分

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醇类和微量元素等。

3.1挥发油类

金银花中目前鉴定出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多达近70种,包含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多种化合物。因产地、样品的不同,化学成分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化学成分有芳樟醇。金银花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则以棕榈酸为主[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