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产业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姜产业现状分析

目录

------综述

------黄姜现状

------皂素现状

------双烯现状

------其他深度开发产品现状

------环保现状

------科研攻关项目

综述:

前期受市场因素驱动和国家农业结构调整,出现农民盲目种植黄姜热潮,导致双烯价格从90万元/T降至30多万元/T。而在黄姜皂素产业链中, 传统工艺中的酸水解工序产生的大量酸性有机废水对当地生活用水和河流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该工艺至今还没有找到较好的改善途径。更为严重的是黄姜皂素加工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上游, 黄姜皂素生产污染物严重威胁着南水北调的水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当前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国家强制关闭湖北绝大部份皂素生产厂家;也相继关闭了陕西部份皂素厂家,但相对湖北的监管力度要弱一点,其他少数几家企业也只能在偷偷摸摸地生产皂素。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的皂素提取厂停产导致皂素价格从12 万/吨上涨到30 万/吨左右。另外一方面由于天津药业公司上的年产20吨氢可项目,月用皂素10吨或双烯7吨,天津药业方面采取大量囤积皂素措施,无形中使国内市场对皂素、双烯的需求更加紧张,特别是近期国外对双烯等激素产品需求加大,使原本紧张的皂素、双烯原料采购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双烯价位在64W/T 左右。

1)如何攻关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显得优为迫切

2)如何提高的黄姜利用率(比如淀粉、纤维素,木炭等),达到节能减排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两方面我司可与皂素厂家合作,共同申请国家科研攻关项目,争取科研补助资金,若确实能做到清洁生产皂素,我司将可充分利用湖北黄姜资源,成为皂素生产的龙头企业,从而占领国内外皂素绝大部份市场份额;这样不仅可为我司生产的米非司酮、非那雄胺等产品提供绝对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可为后续黄姜深度开发合作项目尊定坚实的基础。

一、黄姜现状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e zingi-berensis C.H.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姜的根茎含薯蓣皂甙元或薯蓣皂素。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基础原料和起始中间体,应用薯蓣皂素可以合成生产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共200多种药物,以薯蓣皂素为基础几乎可以合成所有的甾体激素药物,故有“激素之母”之称。由于薯蓣皂素主要来自于黄姜,所以黄姜也因此拥有药用“黄金”之美誉。黄姜皂甙元的含量高达16.5%,高于墨西哥小穗花薯蓣15%的含量水平,是世界上药用薯蓣的王牌。

与其他薯蓣属植物相比,黄姜不仅皂素含量比较高,而且具有良好的栽培性状,随着野生资源濒于枯竭,黄姜基本转向了人工种植。黄姜种植主要集中在湖北、陕西两省,约占全国70%,是国内栽植黄姜较早和比较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种植黄姜及其加工产品的利润比较丰厚,黄姜种植与加工形成了一股热潮,除上述2个省大面积种植和生产以外,河南、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山西和江西等省(区)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据资料显示,全国黄姜种植总面积已从10年前的1000万亩猛增至目前的4000万亩,扩大了4倍;2006年,由于薯蓣皂素出口及内销市场俱佳,国内薯蓣皂素生产厂家急剧膨胀,至2006年全国已有薯蓣皂素生产厂160家,中国薯蓣皂素年产能约5000t,而全球作为药用原料的薯蓣皂素需求量大致在3000~3500吨之间,我国出口薯蓣皂素约占当年国际药用皂素市场份额的60%。其中仅湖北薯蓣皂素年产能力即有2200吨,约占全国的一半。前期受市场因素驱动外和农业结构调整(政府的补贴,部份地区补贴1.0元左右/每公斤),其他省均将种黄姜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来推广。2007年,全国各地黄姜产区已出现“卖姜难”现象。黄姜价格也随之下滑,由过去的每公斤2.4元降至每公斤0.5元左右。现阶段农民对黄姜种植和采挖的积极不高,但目前总体来说黄姜资源来说还比较充分。黄姜是高产作物,如果价格稳定在每公斤1元左右,对于农民来说,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还是比较划算的。出现黄姜热潮后必须:1)避免盲目种植,稳定和控制黄姜的种植面积;2)规范化种植,建立种苗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含量≥2%,残留达标),在黄姜种植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技术,包括选地、育种、施肥、丰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3)提高产业化程度,由分散型初加工转向规模化产业,有效地解决在黄姜初加工聚集区废水造成的污染问题

黄姜提取的薯蓣还面临一大新挑战,国外在过去几年里已开发出三大薯蓣皂素新来源——除了老产品墨西哥小花穗薯蓣和中国黄姜来源的薯蓣皂素外,另外又开发出来自剑麻的剑麻皂素、蕃麻皂素和来自穿龙薯蓣的穿龙皂素。国内外研究人员还在一些水果加工副产品里(如石榴皮)中提取出薯蓣皂素原料。

上述几种薯蓣皂素在我国的资源均十分丰富。如云南景洪州利用当地红壤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大量栽培剑麻并从中提取出蕃麻皂素,年加工能力已达500吨。近悉,云南丽江市已建成年产薯蓣皂素250吨、皂素衍生物近300吨的生产基地,这些产品全部出口至欧美市场。陕西西安市果品加工厂在当地科技人员指导下已利用秦岭地区丰富石榴树资源和石榴汁加工厂的副产品——石榴皮从中提取出含量高达20%的石榴皮薯蓣皂素,可供作为保健食品用途,从而变废为宝,为当地果农增收。据专家估计,如若我国西北地区所有石榴皮资源能得到充分开发

利用,全国将增加上千吨的薯蓣皂素新来源。

天津药业集团早在10年前另辟蹊径——与中科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合作,利用西北地区的干旱性气候在当地大量种植葫芦巴,并从葫芦巴籽里成功提取出了薯蓣皂素。据悉,2001年,天药集团已用此法生产出25吨药用级薯蓣皂素。虽然从葫芦巴里提取薯蓣皂素在技术上可行,但其成本太高。后来,由于全国“黄姜热”最终导致黄姜来源大增,黄姜市场价格大跌,以致天药集团开发的葫芦巴籽提取薯蓣皂素在成本上已不具任何优势,最终天药集团放弃了这项新工艺。目前天药集团仍一如既往从国内采购从黄姜提取的薯蓣皂素。

国外在几年前已开发出一种合成激素的新工艺,即以来源易得、价格低廉的甾醇为起原料,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激素类药物的生产成本。

以北京紫竹为代表的以β-萘酚为起始原料进行的全合成,据专家推测,该条路线合成的双烯成本在70万/吨。

随着其他来源的皂素不断涌现,需要提高黄姜综合利用程度。实际上,黄姜综合利用潜力还很大。如陕西省内的一些皂素生产厂除用黄姜根状茎生产薯蓣皂素外,还利用其淀粉生产肌苷、纤维素生产羧甲基纤维素,产品畅销国内外。成都生物所利用黄姜根状茎的一些水溶性甙类、强心甙类等活性成分生产“地奥心血康”,产品市场紧俏。同时需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黄姜的加工链条长,随着链条的延伸,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就随之大幅提高。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利用中国黄姜初级加工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不断推出新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国内也应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大功夫,努力把黄姜产业做强做大。

二、皂素现状

我国对黄姜资源开发利用始于 50 年代,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我国甾体激素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国皂素、双烯生产企业已达到200家左右,大中型激素制药厂达 100 多家,已利用薯蓣皂甙配基合成了 100 多种药物,年产值超过60 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 4% ,成为我国医药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已能生产皮质激素、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三大药物。其中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年生产 17 种皮质激素原料药,有 6 种为国内独家生产, 11 种常年出口,产量、出口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0% 以上,远销世界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天津药业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激素药物生产企业,每年消耗的皂素为全国产量的一半。目前用黄姜加工的下游产品有:皂素、双烯、澳氏氧化物、雄烯二酮、雄烯二醇、去氢表雄酮、单脂脱溴等。

皂素加工企业方兴未艾。从黄姜中提取的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前体。2000年由于皂素价格一路飚升,皂素项目前些年有猛增的趋势,国内年生产能力近 5000 吨。就十堰、襄樊地区已由开始的六、七家发展到大大小小的六十家,年皂素生产能力达 2250 吨;陕西黄姜加工企业大大小小也近百家。但皂素生产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技术没有大的突破,皂素生产一直延用自然发酵、稀盐酸水解、溶剂汽油提取的生产工艺;二是皂素品质较低,皂素成品仍以结晶体为主;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目前皂素大部份厂家已关闭,情况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