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著选读》之《茶馆》名著导读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名著导读
江阴市第一中学陈友宝
【学习目标】
1. 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 理解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3. 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
格。
4.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5.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 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 个性化的语言;
3. 与曹禺的《雷雨》作比较,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把握作者
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4. 鉴赏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把握人物的个
性特征。
【资料链接】
一、视剧《茶馆》或话剧《茶馆》(网上可以下载)
【简介】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
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
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二、作者老舍:
老舍是一位蜚声文坛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在北京的中小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1930年回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抗战时期,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战胜利后,又到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
老舍是北京人,经历了北京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时代变迁,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大量反映北京社会生活的作品。
他的语言通俗、幽默、醇厚有力,被誉为“语言大师”。
他的作品脍炙人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骆驼祥子》、《茶馆》等至今仍在话剧舞台和影视屏幕上久演不衰。
三、周恩来最推崇《茶馆》:
在老舍的后期剧作中,周恩来最推崇《茶馆》。
他特别赞赏第一幕,认为情节动人,表演精彩,艺术感染力强。
他说,应该让年轻一代人看看《茶馆》,让他们知道在旧中国世道的黑暗。
他认为,年轻人都应该对旧社会有形象的了解,光靠讲道理是不够的。
几年以后,周恩来又看了一次《茶馆》。
散场后,他把老舍和演员请到一起,重提教育青年人的问题。
他说,这部戏应该给青年人一个启示:要他们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谁是历史的主人公。
虽然剧本后来作了修改,增加了学生运动的场面,但周恩来觉得还不够理想。
他说,从近代历史上选择什么事件作为典型搬上舞台,还值得好好研究,并特别希望老舍仔细推敲斟酌一下。
可惜,后来他们两人谁也没有顾得上这件事。
【点金有术】
一、《茶馆》的创作内容及思想
《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戊戌变法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历经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茶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老舍的话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与一般的戏剧作品不同,《茶馆》不是要讲述某个具体故事,它要表现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状,用老舍的话来说,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
《茶馆》的创作宗旨就在这里。
一向不熟悉政治斗争的老舍采用避生就熟的写作办法,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的政治变迁。
《茶馆》对旧时代大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借助于剧中的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老舍通过对三个善良、质朴、正直人物命运悲剧的凭吊,痛诉了那个时代的怪异和丑陋。
王利发的性格特征:他是个继承祖业的小业主。
其性格特征是既诚信本分,恭顺谨慎,又处世圆滑,精明强干。
他身上有买卖人的自私,也有下层人物的善良正义。
这种双重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中不敢得罪权势,为自身生计只能想方设法进行改良,最终被逼上绝路。
《茶馆》的结构特点是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王利发这一中心人物的悲剧命运和他经营的裕泰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的横断面交织,在每个历史横断面中,展示人物之间的复杂冲突。
戏剧情节以“卷轴图”的形式出现,情节之间的脉络清晰,上下连接得紧凑、自然。
同时,老舍作品《茶馆》文章中,也有表现奴性思想,如: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恩子和吴祥子进来。
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褂。
松二爷(看清楚是他们,不由地上前请安):原来是你们二位爷!王利发
似乎受了松二爷的感染,也请安,弄得二人愣住了。
宋恩子: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王利发: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
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
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账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
《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二、《茶馆》经典台词赏读:
1.我早就不抽大烟了,该抽白面了
哈德门的烟卷是又松又长,这么一磕,空出一大半,装白面正合适大英帝国的烟卷,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儿,这福气还小??
2.吴祥子:“我们是公差,误会是常有的事儿,可没有做过错事儿,谁要是恨我们那就是恨大清,谁要敢骂我们,甭管明着骂暗着骂,那就是骂大清”。
3.宋恩子:“瞅见我们就是瞅见大清了,我们就是大清,大清就是我们。
大清啊,没有办错事儿的时候”。
4.大傻杨:“凡是被官差追的人都是好人”
5.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6.常四爷:“我爱我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呀?”
7.秦二爷:“你们就找吧,可着全世界地找,你们还能找着这么混蛋的政府吗?”
8.(西太后下令抓捕康梁余党,衙役和地痞无赖乘机勾结乱抓无辜领赏。
四爷、二爷在茶馆被抓。
邻居张春和成为钦犯。
)
王利发(王掌柜):把常四爷他们三位都救出来,您猜怎么着?起码得六百两银子,顶俩裕泰(裕泰是王利发的茶馆名字)了。
三爷:真是狮子大开口了。
这哪儿是衙门啦,简直是土匪山寨了。
王利发:山上没土匪了,他们全下了山,进了城了。
三爷:那这样啊,老百姓该上山了。
9.县官:"洋人要都像您这么明白,那不就都好说了.洋人不读孔孟之书,更不能达周公之礼.一个个都跟打梁山上下来似的,不好惹呀."
10.宋恩子吴祥子:你这吃饱了撑的,大半夜在这唱!
大傻杨:瞧您说的,我长这么大就没吃饱过,要不你们给我俩钱请我吃点,也撑我一回~~
11.县官:"洋人要都像您这么明白,那不就都好说了.洋人不读孔孟之书,更不能达周公之礼.一个个都跟打梁山上下来似的,不好若呀."
庞公公:"你呀你就成心气着我玩儿呗!像你这样办差,那在太后身边儿,一屁时候没有就得被赶走儿了!!"
县官:"对呀我哪儿有伺候太后那福气呀!"
庞公公:"......... 你这是骂我呢!你骂我不是全合人儿是不是?"
县官:"不敢,不敢.您哪儿能不是全合人儿啊! 不能够!不能够!"
庞公公:" 还说不能够! 我要让你们都知道! 你们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你们有的,我也都有呗!!"
12.常喜贵:“打前清起你就在抓我爸找我家,现如今都民国了,怎么?你们还没找到我家阿!”
13.刘麻子:我是西瓜皮子搽屁股,还越插越黏糊了……
14.“听说谭嗣同是你大爷?他是哪个村儿的呀?”
15.王掌柜:那死马可以当活马医啊!
崔久峰:死马不能再活,活马早晚得死!
16.庞太监:来,叫爸爸!小孩:我是你大爷。
17.王利发:“黄土泥掉裤裆里头,不是屎也他妈是屎了!”
18.有一次李三爷在王利发面前抱怨了一句太累,王掌柜得得得说半天,三爷:“你说我就说了一句,你回了我一车,你可真够大方的你”
19.王利发(目送着落魄的崔先生)说:“这些年也真够难为他了,庙里没有大酱肘子!”
20.唐铁嘴对王利发说:您真抬举我,我身上要是带一两银子,我是您孙子!然后王掌柜的说:“您就是我耷拉孙儿,您也得把钱给我还喽!”
21.唐铁嘴:“我已经不抽大烟了。
”王掌柜:“那您可要发财了。
”唐铁嘴:“改抽白面儿了。
”
22.小刘麻子“老掌柜,好消息,您乔迁新居了,你搬走,这儿全归我管了”老掌柜“我搬哪儿呢”
小刘麻子“你自由了,你爱搬哪儿,搬哪去”
老掌柜“我要是不搬呢”
小刘麻子“那你是对抗政府,您直接搬到大牢监狱去了。
”
【小试牛刀】
1.《茶馆》中有很多台词都不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表达的意思,须仔细体会,才能领悟其深意。
说说下面台词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1)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少吗?
2)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3)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4)王利发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2简析《茶馆》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简析《茶馆》的戏剧冲突。
4、简析《茶馆》的话剧结构
5、简析《茶馆》语言特色。
6、为什么单单要写一个茶馆呢?
7、《茶馆》刻画的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是:
8、简述《茶馆》表现了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9、简述《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和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10、简析老舍的戏剧语言
11、概括《茶馆》主要情节
12赏析概括《茶馆》主要情节
13、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
14、《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
【更上层楼】任选一个话题进行小论文写作:
1.作者曾经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评。
2.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写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