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急救与自救》复习题
第一章救护新概念
一、填空题:
1、WTO代表:世界卫生组织;EMS代表:救护医疗服务系统,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2、“第一目击者”是指在案发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3、对于危重病情的判断,主要检查病人的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反映。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 4~6 分钟之内。
5、成人及儿童判断意识的方法是轻拍伤员肩部,婴儿判断意识的方法是拍击足跟。
6、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仰头举颏、托颌法、双下颌上提法三种,如怀疑有颈椎外伤的病人用双上颌上提法打开气道。
7、用听呼吸音、看胸部腹部起伏、用面颊感觉气流方法来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
8、成人及儿童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婴儿判断心跳触摸肱动脉。
9、“生命链”中的四个早期为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60-100次;儿童心跳每分钟110-120次。
二、简答题:
(一)简述事故现场特点
1.现场混乱;
2.医疗救护条件不足;
3.灾后瞬间出现大批伤员;
4.伤情复杂;
5.交通通信不便;
6.同时出现大量伤员而且危重伤员居多。
(二)简述现场急救的目的。
①延长病人生命。创伤病人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故在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②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时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③保护伤口。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减少出血,避免伤口感染,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④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现场救护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脊髓损伤,避免截瘫。
⑤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三)现场创伤急救的原则:
①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②先抢救生命,后治伤。
③有出血的包扎顺序一般为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包扎四肢。
④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⑤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⑥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
(四)在急救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哪些方面?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五)简述现场急救的优先顺序。
一级优先:病人有呼吸,有颈动脉搏动,有员意识,但不能完成向导的指令,均分类为紧急救护组,为一级优先。
二级优先:若病人能服从向导指令则分类为延迟救护组,为二级优先。
三级优先:所有能走到分类区的伤员分类为轻微伤,为三级优先。
四级优先:首先判断通气如何,若无,则畅通呼吸道,仍无呼吸则分类为濒死组,为四级优先。
(六)简述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
伤员量大时,必须进行伤情分类。伤员分四类验伤,I类伤员尽快转送医院及时进行抢救,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七)简述伤员转送时的注意事项。
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生人员死亡和受伤难以避免。及时运送伤员到医疗技术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减少伤亡。要切记:
(1)搬运伤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搬运工具。
(2)在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巧、敏捷、协调。
(3)对于转运路途较远的伤员,需要寻找合适的轻便且振动较小的交通工具。
(4)途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急救处理。
(5)伤员送到医院后,陪送人应向医务人员交待病情及急救处理经过,便于日后的进一步处理。
(九)在救治过程中,积极采取“四早”是非常重要的。简述“四早”的内容。
“四早”: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早期通路:即当发现了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立即对病人实施救护,并及时向专业急救机构或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部门报告,他们会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派合适的急救队伍迅速赶往现场。
早期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者,我们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由于心跳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病人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最好在4分钟以内立即对病人行心肺复苏。
早期心脏除颤:大量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早期心脏除颤是保存生命的重要环节。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将以10%递减。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赶到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药物等使得生命支持更可靠。
伤员救治的优先分类:灾害突然发生后,如果伤病员同时大量出现,而且危重病员居多,需要急救,而按常规医疗方法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分级救护的方法。
第二章心肺复苏
1、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4—6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2、终止CPR的决定取决于医生或由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有效连续抢救超过 30 分钟以上的病人仍未出现自主循环,则可停止复苏。
3、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及分支组成。
4、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5、成人、儿童人工呼吸法最常用口对口法,其次为口对鼻法,婴儿为口对鼻法。
6、口对口人工吹气时,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吹10—12次,每次吹气量为500—600毫升。
7、异物吸入气道时,病人常以“V”字形手势求救。
8、腹部冲击法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二横指处;胸部冲击法冲击的部位是胸骨中部。
9、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时采用俯卧体位。(背部叩击法)
10、胸外心脏挤压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骨1/2;婴儿在胸骨1/2;胸外挤压次数成人每分钟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00次;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前后径1/3—1/2厘米,婴儿前后径1/3—1/2厘米。(P39的表)
11、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30:2,儿童及婴儿为30:2。
12、胸外叩击救护法实施在心脏按压之前,叩击部位在胸骨下1/2。
13、心肺复苏ABC中,A为开放气道,B为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
14、开放气道时头后仰程度成人为90度,儿童为60度,婴儿为30度。
15、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为AED,一般使用于成人,儿科病人需要使用时需在8岁以上。
二、简答题:
1、绘出成人、儿童、婴儿实施心肺复苏的比较表。
2、AED使用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三、实际操作练习:
1、成人、儿童、婴儿人工呼吸法
2、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法
3、成人、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挤压
4、胸外叩击法
5、正确使用AED
第三章创伤救护
一、填空题:
1、创伤的主要类型有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
2、现场救护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保护伤口,固定骨折,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快速转运。
3、现场检查伤病人时,除了检查呼吸循环体征外还要检查意识、伤口、头部、脊柱及脊髓功能、胸腹及骨盆四肢。
4、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的8%,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4800毫升血液。
5、当伤病人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下时出现轻度休克,在800毫升以上时出现中度休克,在1600毫升以上时出现重度休克。
6、外伤出血时的止血方法有指压、包扎、加压包扎、止血带、加垫屈肢止血和填塞止血;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首先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
7、一般伤口的类型有割伤、瘀伤、刺伤、枪伤和挫裂伤。
8、绷带包扎法主要有环形、螺旋形、八字形、回反和螺旋反折包扎五种,其中回反包扎法一般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断肢部位的包扎。
9、骨折的类型有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骨折程度将骨折分为完全性、不完全和嵌顿性三种。
10、判断骨折的依据主要是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
11、脊柱骨折移动时采用四人搬运方法;骨盆骨折移动时采用三人搬运方法,在狭小的空间采用爬行法,对病人进行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