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3 美丽的建筑》教案_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美丽的建筑》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围绕建筑物的美设计了两个活动,“欣赏建筑美”是基本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先从建筑物自身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再从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及功能的协调性上来进一步欣赏建筑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建筑物的美的能力。“调查建筑材料”是拓展活动,通过调查建筑装饰材料,观察其图案、造型、色彩、用途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建筑材料对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体现了科学与生活、技术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多个方面研究同一件装饰材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出一些有关建筑的诗歌中美的意境。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文学的语言描述某一建筑的特色。
2、能举实例说明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丽。
3、能对现有的装饰材料(如是否环保)作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欣赏建筑物的美。
教学难点:探究各种建筑装饰材料是否环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不同风格建筑的资料。
一、情境引探
师:老师最近对建筑特别的感兴趣,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建筑图片,让你们欣赏一下。
生:学生欣赏。
师: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你们认为美吗?
生:美!
师:这些美丽的建筑究竟美在哪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师:对照图中的建筑,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从建筑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
功能等方面来分析建筑的美。每组同学选择一至两个喜欢的建筑来分析。生:分组讨论、分析建筑的美。
师:颐和园长廊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乾隆非常孝顺他的母亲为了能够在刮风下雨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特意为母亲而修建。这样的长廊究竟美在哪里呢?
哪个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从不同方面介绍颐和园长廊的美。
其他组补充。
师:通过这两组同学对长廊造型、图案、功能的介绍,使我们感受到长廊确实很美,老师最喜欢长廊上的装饰彩画,下次去北京一定要仔细地看一看。
师: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地标性建筑,用14年建造完成。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建筑究竟美在哪里呢?哪个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悉尼歌剧院的美。
其他组补充。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听了他们的介绍之后特别喜欢悉尼歌剧院的造型和色彩美。
师:山西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哪个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美在哪里?
生:介绍应县木塔。
其他组补充。
师:听着你们组的介绍老师感觉特别喜欢它的造型美。
师:江苏拙政园是典型的江南建筑。它美在哪里,哪组的同学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生:介绍拙政园的美。
其他组补充。
师:通过你们的介绍使我们感受到拙政园典雅精致的美。
三、交流研讨
师: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特色,看看诗人是如何赞美建筑美的。谁能给大家读一下《观景》这首小诗?
生:读古诗、分析古诗。
师:诗人可以用诗来赞美建筑的造型和色彩美,画家可以用画笔画下建筑的美,摄影师可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建筑的美,你们是否能够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建筑的美?
生:用词语来描述建筑的美。
师:建筑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可以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各组同学看图讨论一下,人们是怎样利用周围的环境或创设某种环境来体现建筑美的?
生:分组讨论、交流。
第一组图片是利用自然环境,第二组图片是利用人造环境。
师: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如群山、绿树、流水等来映衬建筑的美:也可以利用人造的景观如假山、人工湖、人造泼妇。雕塑。喷泉种植花草养殖一些观赏鱼来衬托建筑的美。
看这组图片中的建筑人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来使建筑更美。
我们来共同看看山亭夏日写的是什么意思一切这首诗描写的是建筑与环境的美这么美的建筑和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保护建筑和环境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美丽的建筑
。不是一组建筑装饰材料图片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建筑材料是什么
。他们有什么样的作用
。老师,大学老师在给大家介绍一种。更好的建筑材料硅胶硅藻泥
。装饰材料美化只是一方面共重要的是考虑他是否对环境有无污染对人的健康有危害。是否是安全环保的绿色建材
。那么在众多的建筑装饰材料当中,我们又如何来判断他呢。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调查,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调查小任务。初始调查任务要求。由学生来读
。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到更多的绿色环保材料,预祝同学们的调查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