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分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7期(总第331期)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深度关注
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里的一大分支,这一分支中涉及了许多细小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

该类专业主要是研究工商企业的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涉及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的管理。

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需要以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的知识作为依靠,运用现代管理的手段有效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所以工商管理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技术、工程、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需要具备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素养。

为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我国高校逐渐开始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但由于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完善其分流模式,对大类招生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分流现状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极其完整的运行模式。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许多商学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课程。

以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该校采用了学业指导制,即在初入大学时,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由指导教师转换为专业指导教师。

低年级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安排选课等。

学校还会规定指导教师每学期见面的最低次数,这样便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教师沟通,清晰自己的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一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演讲、心理课等多种课程,进入大三后开始接触专业核心课程,例如保险学、投资学等。

同时还建立了教师评估制度,每学期期末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等
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建议。

学院会结合学生评分以及教师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对表现较差的教师给予建议。

这些做法足以表现出国外优秀大学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比较先进。

其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教师起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单项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和学的积极互动,通过导师制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清晰专业选择方向,具备完善的成绩管理制度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学业指导制。

这些都是我国大学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吸取借鉴的教学管理模式。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起步较晚。

从2003年起,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系列重点高校率先开始进行部分院系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为例,该学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商学院之一。

从2015起,人民大学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政策,具体以商学院来说,则是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招生。

学生入校后,首先要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进入大二年级后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进行学习。

同时学校还着力打造两个实验班,包括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和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

商学院和法学院在人民大学都是最顶尖的学院,而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是学校将这两个学科相融合,体现了学院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特点,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工商管理英文教学实验班则是学校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使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中西方文化中自由行走所开设的班级。

由此可见,我国的优秀大学在大类招生改革过程中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正在努力培养出一批综合能力强且国际化的学生。

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专业分化严重,“冷门专业”无法持续发展
学生在初入高校时接受通识教育,但是当其从通识教育进入专业分流阶段时,仍对具体专业前景了解甚少,这就导致多
大类招生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分流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路馥源 秦洪军
【摘要】大类招生培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分流。

国外对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模式,但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文章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分析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中出现的问题,探究了我国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大类招生;工商管理;专业分流实施方案
【基金项目】2017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71006806B)。

2019年第7期(总第331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深度关注▲
数学生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爱好及能力,对自身未来发展进行理性地分析。

调查显示,在会计专业中,有18%的人表示自己并不喜欢会计专业,之所以会选择该专业,是因为身边的人选择会计的较多,且个人认为会计就业前景较好。

因此,如果任由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则会出现“热门专业”人数过多,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反之“冷门专业”无人选择,课程无法正常进行。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该校商学院在2011年首次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这一政策,然而出现了个别专业学生扎堆报名而一些专业无人问津的局面,即使学校老师开展了宣传教育,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改善这种局面,最终导致了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因为不符合开课人数而被迫停止。

由此可见,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的综合发展。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多数高校将课程设置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

然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都设置成了必修课,且必修课占据了学分的绝大比重。

因此,学生没有太多可以根据自己爱好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

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原则
(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该原则是顺利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首要原则。

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学院应制定清晰准确的原则,并事先公告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接受同学监督。

这一原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专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还事关学校声誉以及未来平稳运行。

(二)遵循教育优先原则
大类招生的本意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身需求、爱好及职业规划,为他们提供最适合人生发展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不仅专业知识丰富,而且素质高、能力强的优质人才。

因此,学校要遵循以人为本、教育优先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遵循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
对于一些冷门专业,学校除了要加强宣传和正确引导,还应该对该专业进行积极改造和重建,以便更加贴近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四、专业分流措施
(一)分流前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在学生初入大学时,除了基础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设置关于专业介绍以及自我认识和规划的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方向等,以及体会专业之间的不同之处。

可以通过老师授课、高年级学生和从业人员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学生做到不跟随大流,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同时通过自我规划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劣势以及兴趣爱好所在,对未来的就业有一条较为清晰的路线。

(二)从多角度、多指标考查学生的能力
目前在多数情况下,我国依据学生成绩排名确定选择专业的顺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学校可以将学生的综合成绩分为三大类:考试成绩、实践成绩、预选学科成绩。

在一定程度上,考试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实践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等能力的强弱,预选学科成绩则是学校检测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认知程度。

除依据成绩外,学校还应该考查学生的实践经历、参赛经历等可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指标。

这样综合的评价体系,避免了学生只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忽略其他能力的进步。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注重专业基础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配
我国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选修课占比较少,而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占比较高。

在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时,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在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要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力。

这不仅促进了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自身潜能。

【参考文献】
[1]顾美玲.浅析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以密苏里州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世界,2012(11).
[2]李姣姣,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81-83.
[3]段莹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证分析及专业分流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0(10):75-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