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写实主义小说的“零度情感”
论新写实小说
![论新写实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5eb56ba32cc58bd63086bd46.png)
论新写实小说提要:新写实小说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现状,以直面现实的勇气还原小人物的灰色生活,以生活流的方式来展现一个个几乎无事的悲剧。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零度叙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写实小说涌上文坛,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家厌倦了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创作充满正面色彩和理想主义作品的手法,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寻根派小说的远离现实和现代派小说的故弄玄虚,作家和作品正离读者越来越远,作家们为了找回失去的读者,必将寻找新的契入点去关注人生。
另外,在八十年代末那个价值趋与多元和混乱的时代,终极理想幻灭,个人生存问题开始凸现;在文学上,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中心话语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其中一部分作家向民间话语逃逸,于是关注普通人生存的新写实小说出现了。
新写实小说一出现就因其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新写实小说被批评家所抓住的第一个特点也就是其展示了芸芸众生琐细而本真的凡俗生活。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烦琐的生活,生活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命运的大事,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普通人在这种生活中翻滚、随波逐流,尴尬而无奈。
评论界一般认为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发轫之作,《风景》就展示了一幅普通人灰色人生的风景,小说讲述了武汉市贫民区河南棚子中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的生存史,描述了一家人在困厄中挣扎和彼此见的殴斗,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示。
一家11口人挤在一间13平米的靠近铁路的房子里,火车每隔七分钟一趟,带着震耳欲聋的噪音。
大哥15岁工作,因为没有地方住,长年上夜班,二哥三哥十几岁就到火车上偷煤,七哥五岁就开始捡破烂捡菜,他们整日劳碌奔波,过得艰辛而凄惶。
家里没有丝毫的家庭温馨,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手足之情,而是相互欺诈。
在这里生活没有丝毫的诗意,有的只是生活的沉重和残酷,他们都在艰难地活着。
浅谈新写实小说中的后现代意味
![浅谈新写实小说中的后现代意味](https://img.taocdn.com/s3/m/b7c9fce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7.png)
浅谈新写实小说中的后现代意味论文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后现代主义原生态价值立场论文摘要: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
但是和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新写实小说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作家们不再书写民族的寓言和神话而是回到个人话写作状态,他们放弃了理想和崇高的深度模式而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和对“人的价值立场谈化”等方面进行关注,这些无不体现出新写实小说中浓浓的后现代意味。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20世纪后半期在哲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作为一种叙述话语和风格,表现为大众性、平面性和消解性,自我的荒谬与萎缩、自我的零散化、平面化和自我的失名,自我的失落和反主流文化,反对现存的语言习俗,二元对立及其意义分解,返回原始和怀旧情绪,嘲弄模仿和对暴力的反讽式描写等。
这些总的概括说就是呈现主体消解、价值立场的谈化、平面化、零散化等倾向。
后现代主义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化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
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文学领域上,后现代主义文学涉及的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中国文学里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创作,其中就以新写实小说为代表。
一、“原生态”生活的还原1.对“原生态”生活的全面展示无论是《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还是《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夫妇,还是《艳歌》中迟钦亭等,对于他们的挫折、尴尬、屈辱、卑劣、成功、喜悦,新写实作家们注重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叙事的干预,呈现出一种客观化的“原生态”的叙事特征。
《烦恼人生》中,印家厚本是一个富有才华、志趣广泛的青年,但恶劣的居住条件、拮据的经济状况、妻子的刻薄挖苦、孩子的抚养,等等,使他不得不在一系列琐碎繁杂的事务中如蝼蚁般忙碌。
新写实小说特征与性质浅论
![新写实小说特征与性质浅论](https://img.taocdn.com/s3/m/f29a36c558f5f61fb7366676.png)
新写实小说特征与性质浅论张延松1,王 莉2(1.大连民族学院团委,辽宁大连116600; 2.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辽宁大连116600)摘 要: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文学现象 新写实小说进行了描述和评论,试图把握新写实发展的脉络,认识新写实小说的特征,探究它出现的原因和性质、地位。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刻意写实;理性反思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5X(2004)02-0026-03一、新写实小说发展概述当新时期文学以其迅猛而不可遏制之势发展到了1987年前后 中国文学落入低谷!的时候,敏锐的读者便会觉察到在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大不同于以往的创作倾向。
王干说: 1987年以来出现了一些既非寻根派也非现代派也非伪现代派也非改革派的小说作品,我称之为后现实主义倾向∀∀![1]丁帆、徐兆淮认为: 1987年至1988年的创作实践表明,现实主义小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萎靡困顿之后,终于又吸取了新的养料,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跃入文坛,它呈现出一种新的风采,我们姑且称之为新现实主义小说。
![2]也有的研究者鉴于新写实与现实主义有更多的联系,认为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撞击的结果,既非现实主义,也非现代主义,以新写实名之为宜[3]。
批评家陈晓明认为,拉开 新写实主义!序幕的是1987年方方发表的#风景∃。
整个小说界被名为 新写实主义!新潮所垄断,蔚为大观是在1989年以后,从作品和评论两方面看。
1994年应被划为 新写实小说!的终点标界。
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刘震云#一地鸡毛∃、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杨争光#老旦是一棵树∃、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
二、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征1.刻意写实(1)新写实小说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反英雄,反典型,拒绝乌托邦式的激情与冲动,回到生活真实。
方方的#风景∃以令人惊异的写实手法,勾勒了一幅底层劳动人民贫困生活的 风景!,它没有粉饰现实的企图,也没有光明的尾巴。
【现代文学】简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现代文学】简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b853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e.png)
【现代文学】简述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池莉、方方、刘震云为代表作家,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主要特点有:
1.创作方法上仍然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特别注重还原生活本身,展示生活的原生形态,这种“原生态”由一些自成单元的琐碎的小事合成。
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小林的生活被无数的小事所困顿,妻子坐班车、孩子上幼儿园、岳父过生日、单位领导同事等,在琐事中小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
2.采用“零度状态”的情感模式,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客观冷静地呈现人类生存本相,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如池莉的《烦恼人生》中对印家厚一天生活流的冷静描述,对人物的态度显然没有了以往作品的热爱或憎恨,他是一个笔下的人物,作者在努力地让他自己行动,不做出指点。
3.消解人物性格。
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被消解殆尽,他们生活在机械的生活潮流中,随波逐流是其主要的生活状态。
如刘恒《狗日的粮食》中,杨天宽老婆的一切行为乃至最后的死亡都是为了粮食,人物本身的精神气质无从了解。
4.作品强调心理化的“真实”,叙述细节上带有更多个性特征的感情色彩。
如方方《风景》中“我”作为一个亡灵的叙述,能够知道家中每个人的真实心理想法,而《暗示》中患精神病的妹妹总是在强调的“暗示”则是一个重大的细节揭示。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52e90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d.png)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标题: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引言:在情感叙事研究领域中,零度情感叙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
它关注的是情感叙事中从中性到极端的情感转变,并探索情感叙事中的深度和意义。
本文将对零度情感叙事进行详细解释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一、什么是零度情感叙事?零度情感叙事是一种情感叙事形式,它突出表达人物或事件的情感由中性到极端的转变。
这种叙事方式着力于描画人物在情感过程中的变化,强调情感的起伏与变化,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情感共鸣。
零度情感叙事源于日本文化,近年来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引起重视。
二、零度情感叙事的特点1. 从中性到极端的情感变化:零度情感叙事注重刻画人物情感的巨大转变,从中性渐入深情或极端情感。
通过这种转变,情感叙事更具张力和感染力。
2. 强调情感的发展和转折点:零度情感叙事通常以一个剧情线引导读者,情绪逐渐发展并达到高潮。
转折点是情感叙事中的重要节点,它能使读者产生冲击和思考。
3. 通过情感叙事传递思想和价值观念:零度情感叙事往往背后隐藏着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通过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作者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三、零度情感叙事的应用领域1. 文学作品:零度情感叙事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运用。
小说、诗歌和短篇故事等文学形式中,零度情感叙事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情绪,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作品中的思想和感受。
2. 影视制作:零度情感叙事也广泛应用于电影和电视剧中。
通过情感的起伏和转变,电影制作者能够更好地营造氛围,引发观众不同层次的情感共鸣,使电影更具观赏价值。
3. 营销策划:在营销领域,零度情感叙事常常被用于诱导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讲述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情感变化,制造情感故事,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忠诚度。
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零度情感叙事作为一种叙事形式,我认为它有助于丰富写作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更深度地体验情感和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零度情感叙事,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生动有趣。
分析新写实小说的局限性
![分析新写实小说的局限性](https://img.taocdn.com/s3/m/bfd2f0916bec0975f465e290.png)
分析新写实小说的局限性摘要:新写实小说是跨越2 0世纪8 0-9 0年代的惟一文学潮流,评论者们大多认为新写实小说是对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超越,这种观点在充分肯定新写实小说文学价值的同时,忽视了对新写实小说局限性的反思。
原生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核心特质,成为作家逼近生活的有利途径,使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在真正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绝对还原”,这种对知性的有意消解,制约着新写实小说美学品位的提高。
关键词:局限性;原生态;超越;精神原点;妥协引言:“新写实小说”是对“先锋文学”所极力主张的“唯美”与传统所倡导的“写实”的双向妥协,它既放弃了“先锋文学”惟形式主义的激进倾向,又把笔触重新伸向普通老百姓的平常的现实生活之中。
这种转向更多透露出创作主体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面挤压下的一种思想精神状态。
一方面,创作主体停止了不受历史现实约束的精神扩张与自然嬉戏,重新建立自己的精神想像与历史现实内容的连接,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先锋群体对精神主体力量的夸大及其所生衍生的对个体主体的放纵。
另一方面,“新写实小说”告别“先锋文学”的非历史化倾向,重新建立的与历史现实的联系程度以又是有限的。
从文学主体性演进的脉络来看,“个人化写作”潮流是以“新写实小说”作为精神原点而演化的。
一、新写实小说过于原生态创作,使得小说主题不够深远什么是“新写实小说”《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卷首语》中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批评家王干说:“他们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诉说世界的原生态。
具体地说,就是作家把自己创作的情感降低到零度,以避免作家的主体情感和主体意象的干扰,对生活进行纯粹的客观还原,以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的真实性。
论小说《风景》中第一人称叙述与“零度情感”
![论小说《风景》中第一人称叙述与“零度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f02a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png)
论小说《风景》中第一人称叙述与“零度情感”朴文玲【摘要】《风景》作为新写实主义代表作之一,给读者呈现了“零度情感”之下的客观化写作。
本文试图从作品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写作手法入手,探究在这一叙述下的作品通过“距离设置”实现客观化的方式以及知识分子审视目光之下“零度情感”的深层内蕴。
【期刊名称】《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1-2,5)【关键词】第一人称叙述;观照距离;零度情感;客观化【作者】朴文玲【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在浩漫的生活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这是小说《风景》开篇的一段话。
由于小说是第一人称叙述者,很容易联想为这是叙述者小八子对整部作品的预言,又或者由于是开篇第一句,我们会认为这是小说作者对于作品的暗示与解读。
如果是叙述者小八子的话语,这位早夭男童聪明得不可思议(一个只有十几天生命的婴儿居然知道波德莱尔的诗),明显与小八子的身份背离,无限的平行接近于作者。
这时叙述者是小八子,小八子是作者,作者是叙述者,叙述者又不是作者而是小八子。
可以说作者方方从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叙述迷宫,使其贯之于整个文本的创作之中,并且通过这个迷宫达到新写实主义“零度情感”写作下令人动容的悲情意蕴。
“我将不作结论”,这是自然主义大师左拉的宣言。
新写实主义继承了这种写作信念,退出作品,完全以一种客观化的方式写出生存本相,还原自然形态的底层人生。
作者的倾向性与价值判断最大限度地隐藏在文本之中。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客观化的叙述最得心应手的写法应该是选择第三人称视角,不仅全知全能并且由于小说“讲述”的特性深得读者信赖,是可靠的叙述者。
其他新写实主义作家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作品都是在第三人称叙述下的不动声色的讲述。
所以我们从不怀疑《烦恼人生》中印家厚是否真的每天早餐吃热干面,因为第三人称叙述者已经“告诉”了我们,那便是真实的。
浅析新写实小说的得与失_郑婷
![浅析新写实小说的得与失_郑婷](https://img.taocdn.com/s3/m/efe9f0bb65ce050876321399.png)
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的新写 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 让他喝瓶
实小说便顺应历史变化和人们的 啤酒,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诉求,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
从价值取向上看,新写实追求
的文学思潮。
世俗化和平民化的价值观,不谈
二.新写实之“得”— ——对传统 “主义”只谈“日子”。它摒弃了传
现实主义的挑战与突破
学教育 2012.08
硕士论坛
浅析新写实小说的得与失
郑婷
内容摘要:新写实是80年代后期崛起于文坛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创作潮流。它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将 日常生活叙事提到较高的位置,显示出对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但受社会转型期务实文化 心态影响, 新写实小说又不免其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新写实小说无论是作为一种创作方式,还是文学思潮,在 文学史上都具有“过渡性”性质,很难维持较长的发展期。
助,理想和信仰被撕裂,生活只有 说不出道不尽的悲观。“苟活”便 是此时人们的生活态度。如 《活 着》中写到“人是为活着而 活着, 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 活着”,池莉说“冷 也好热 也好 活 着就好”,方方笔下的何汉晴劝慰 自己“想不开的事情太多,要养成 想不开也得想得开的习惯”“一个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受这一场累, 可能人就是得把他这一生该受的 累受完,才能去死。”
127
参考文献: [1] 王 又 平 :《时 期 文 学 转 型 中 的 小 说 创作潮流》第20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M],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程云莉:《下沉视点 反抗虚构— —— 论“新写实”的创作特点》[J],西北大学学 报,2003(3). [4]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 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5]王菊花、尹华斌:《大众文化视野下 的新写实主义文学特质》,孝感学院学报, 2003(3).
对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特点的探讨[权威资料]
![对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特点的探讨[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f275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3.png)
对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特点的探讨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新写实主义小说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开拓,本篇文章以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例,从对生活原生态的展现,人物描写的非典型化原则,及消隐的价值追求,小说的语言方面,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方法进行论述,最后对新写实小说进行总结。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小说;创作特点;《烦恼人生》;印家厚一、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崛起新写实小说开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直到90年代中期仍有影响,它崛起于小说界相对疲软的转型时期,承担着过渡性的角色。
它的创作是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又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显示了现实主义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显示了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坛的开放性。
新写实主义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以生动而冷静地笔触,展示社会下层中芸芸众生的窘困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动机不是改造生活和超越生活,而是认同现实和接受现实。
从总的文学精神上来看,新写实主义小说仍然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了现代各流派的长处。
二、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以《烦恼人生》为例1.生活的原生态的展现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大都着力于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刻画,一门心思的专注于庸常,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的描写才是最重要的,而日常生活只能是庸碌庸俗的。
所以新写实主义小说更注重对凡俗生活的体现,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与操劳庸俗的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中心。
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既没有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的喧哗;也没有人们为了争权夺利,进行的勾心斗角的猜忌;更没有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记载;它展现出来的是对一种平庸的琐碎的日常生活的记录,一种对小人物生活命运的直白描述。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小说以流水账式的方式记录了主人公印家厚从凌晨到晚上,一天的生活经历。
究竟是谁“冷血”——再论“新写实小说”的“情感零度介入”
![究竟是谁“冷血”——再论“新写实小说”的“情感零度介入”](https://img.taocdn.com/s3/m/0c6d8303bb68a98271fefa9e.png)
道的“ 情感零度介入 ” 这一 创作方 法使新写 实小说有 了区别
于同时期其它小说流派 的突 出特 征。其实 , 谓 “ 所 情感 的零
度介入 ” 这一概念是对罗 兰 ・ 巴尔 特“ 度写作 ” 零 理论 的借鉴 和延伸 , 而作为小 说的一种 具体创 作方法 , 它更 多的则是受
飞(94一)男 , 18 , 山东济宁人 , 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家在整理 的过程 中会 自觉不 自觉地 选取那些 适合 自己审美 情趣 的材料 。而在进入具体的作品创作活动 时 , 作家又会 不 断地调整甚至变更掉 自己的写作思路 , 塑造 自己或喜爱或持 批评态度抑或持辩证 态度 的人物 。当我们深 入到作 者头脑 意识形态深处 时, 们会发 现 , 实文学 作 品中某些场 景 的 我 其
冷静 、 客观、 精确 、 照相机式 地描述世 界。然 而 , 时至今 日的 中国 , 人们在探讨这个 话题时 , 还往往 把作 家的“ 感” 情 和文 中叙 述者 的“ 情感 ” 混淆 , 从而导致对 新写实小说认识 的误读
和 曲解 。
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人手 , 即当把作 家看成一个有 也 血有肉的人时我们当然不能说他 ( 或她) 没有感情 , 古语有言
每每人们论及 崛起 于上个世纪 8 0年代后 期的新写实小 说 时 ,情感的零 度介 入” “ 这个词 似乎 总是不能 回避 , 它仿 佛 是新写实小说的一个标签 。的确 , 被一些评论 家们所 津津乐
安排着他们的结构 、 审视 着作 品中的人 物及 生活 。他们不会 因作品的喜 剧 色彩 而高兴 , 不会 因作 品的悲 剧气 氛而 哀 也
作家们就是不合感情的“ 冷血动物” 。从 专业的 文学艺术角度来说 , 情感的零度介入 ” “ 只是作 家在创作 文本 时所采 用的一种文学创作技 巧 , 此时作为叙述者的作家和现 实生活 中的作家本人 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零度情感:新写实的话语方式而非话语目的
![零度情感:新写实的话语方式而非话语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71ed825c3c1ec5da50e270f7.png)
作者简介: 炜, 王 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现 3代文学研究。 - "
・
4 - 5
维普资讯
第 2期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 卷 5
神的隐退 。持 民问情怀的评说者则强调文学对于
隐晦曲折 罢了。-( 由此可见 ,零度” ” 9 J “ 只是情感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2 期 2O O 6年 3月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I GN R A NV R IY O R A FQ J O M LU IE S N T
V0 . 5 No 2 12 . Ma .0 6 r2 0
的呈现方式而非情感本身 , 换言之 ,零度情感” “ 是 话语方式 而非话语 目的, 内涵意义上 的情感 “ 零
度” 是不存在 的。正如有 的理论家敏锐指 出的那
样“ 原生态小说 家表面上似乎过滤掉作 家的主观 倾向, 但实际上是作家 的主观倾向处于一种无可
从零度情感的理论基础来看对零度情感的理解来自于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理念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6为了突出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新写实强调零度情感即取消了作家的情感介入叙述者功能弱化往往是比较单纯的旁观者他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随意进入到被叙述人物的心理中去做洋洋洒洒的分析也不会进行深入的自我阐释不显示明确的判断倾向
自从《 钟山》 杂志于 18 年第 3 99 期首倡新写
实小说 以来 , 有关这一小说创作趋 向的价值判断 分歧就没有中断过。在历时层面存在对某一创作 潮流价值评说的分歧很正常 , 因为接受者潜在经 验量的同化作用, 对创 作新潮流 的心理顺应需要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b401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1.png)
零度情感叙事名词解释1. 引言在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零度情感叙事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它通过冷静客观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使观众在不同的层面上体验情感。
2. 零度情感叙事的特点零度情感叙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2.1 冷静客观零度情感叙事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表达情感。
它不通过夸张、渲染或煽动来激发观众的情绪,而是以一种平和、理性的方式来呈现故事。
这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角色和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
2.2 暗示与隐喻零度情感叙事常常采用暗示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它通过细节描写、符号象征等方式来传递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而不是直接陈述。
观众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把握故事中的情感,这种隐晦性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参与感。
2.3 前后呼应零度情感叙事常常通过前后呼应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它在故事中设置一系列相对独立但有联系的情节,通过这些情节的前后呼应来传递情感。
观众需要通过对故事整体结构和细节的把握,才能领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2.4 多重层次零度情感叙事常常具有多重层次的特点。
它不仅仅是表达主要角色的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角色、环境、背景等多个层面来展示和传递情感。
这种多重层次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深入,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体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3. 零度情感叙事在文学中的应用3.1 短篇小说在短篇小说中,零度情感叙事可以通过精心构建的故事结构、细腻而暗示性的描写,以及意味深长的象征符号等手法来表达情感。
短篇小说通常篇幅较短,通过零度情感叙事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丰富的情感内涵。
3.2 长篇小说在长篇小说中,零度情感叙事可以通过多线叙事和复杂的结构来展示和传递情感。
它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和经历来呈现故事中不同层次的情感,从而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深入。
3.3 诗歌在诗歌中,零度情感叙事可以通过抽象、意象化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诗歌常常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情感,而零度情感叙事则更加强调冷静客观和暗示隐喻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写实主义小说的“零度情感”
中文112班张佳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写实主义小说在文坛展露头角。
1989年6月《钟山》文学丛刊以较大的篇幅,颇有声势地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该栏目的卷首语称:“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实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震云等人。
对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有人曾经概括为五个方面:
1.粗糙朴素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景。
“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做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在新写实主义小说之前,文学界曾出现过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派小说、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众多文学思潮,这些小说多关注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创作。
新写实主义小说别开生面,把眼光放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和劳苦大众的身上,力图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向更多的人客观地展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态和本来面目。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小说以平静的写实笔法勾勒出一幅底层老百姓穷困生活的“风景”。
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谛视这个家庭,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作家得以从一个全知的角度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进行客观的描绘,以此实现作家“零度情感”的介入。
作品的主要线索放在对“七哥”命运的追踪上,但相比之下“父亲”的形象却更为复杂也更具深意--在旧社会他是个勇猛的打手,在新社会他是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搬运工人。
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
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
再次,是对文化的蔑视。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
小说中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和理性的思考,将环境、性格、命运融为一体,揭露了人在命运、在生存环境面前的无奈。
在小说中,所谓亲情、人伦和道德全部荡然无存,血亲在艰难的生存中相互折磨,亲情退化为一种兽性本能,所以,七哥对父亲的感情仅仅是一个小畜生对老畜生的感情。
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描述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烦琐生活。
小说开头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早晨是从深夜开始的”,以后就以流水帐的一般形式叙述印家厚如何为早晨上厕所、挤公共汽车、吃早点、发奖金、接待日本人参观、给自己父亲和老丈人买生日礼物、支付昂贵的菜金、儿子就近入托、黑白换彩电等等事情而烦恼。
《不谈爱情》是描述了从两个年轻人如何享受“爱情”并冲破家庭阻力结合,写到婚后的种种烦琐的烦恼。
《太阳出世》些一对夫妻如何哺育幼小的婴儿,尽力学习“为人父母”之道。
“人生三部曲”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重,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烦恼,不免带有浓重的沧桑感。
纵观池莉的创作,其作品主要在描述人生重的无奈,但也展现了人物的忍耐及支撑他们生存的温情。
如果说池莉的小说是直叙生活现实,铺排生活情节,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作家的“零度情感”介入,那么,方方就还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对普通人的深深理解和同情。
《风景》的最后以小八子的口吻道出:父亲母亲已经非常非常苍老、非常非常憔悴、非常非常软弱了。
三哥的脚步在告诉朋友,他累极了累极了。
副词的连续铺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了个人的情感,但这无碍于新写实主义小说或者说作家的初衷。
在整个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中,以这种“零度情感”介入的写作方式,描写生活的真实的细节,展示新时期人民所遭受的辛苦和困境,与前期的文学创作形成了鲜明对照,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