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学案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80906b9f3f90f77c61bce.png)
高二物理导学案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情景导入】回顾初中所学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我们以前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压、电流有两个量程,为什么一个表会有两个量程呢?【核心素养】1、科学思维:两种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科学探究:电表的改装原理。
【学习目标】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导读提纲】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串联电路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电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串联电路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电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1.串联电路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并联电路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数2.电表改装原理(1)电压表的改装(2)电流表的改装【思考讨论】1、关于电阻中的电阻: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______________;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_________________;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____________;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_________;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_________。
《串联和并联》学案
![《串联和并联》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b53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3.png)
《串联和并联》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能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学会运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要点(一)串联电路1、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特点: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 I = I1 = I2 =… = In 。
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U = U1 + U2 +… + Un 。
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R = R1 + R2 +… + Rn 。
分压规律: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即U1 : U2 :… : Un = R1 : R2 :… : Rn 。
(二)并联电路1、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2、特点:电流: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I = I1 +I2 +… + In 。
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 = U1 = U2 =… = Un 。
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即 1/R =1/R1 + 1/R2 +… + 1/Rn 。
分流规律:并联电路中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即I1 : I2 :… : In = 1/R1 : 1/R2 :… : 1/Rn 。
三、实验探究(一)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小灯泡(两个)、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使两个小灯泡串联。
2、闭合开关,观察两个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3、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测量电流的大小,记录数据。
4、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两个小灯泡两端,测量电压的大小,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及分析:|测量位置|电流(A)|电压(V)||||||电路中任意一处|I1|——||第一个小灯泡两端|U1|——||第二个小灯泡两端|U2|——|分析数据可得: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学生实验:连接串、并联电路》 导学案
![《学生实验:连接串、并联电路》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3b3e7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8.png)
《学生实验:连接串、并联电路》导学案一、实验目的1、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二、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灯泡(两个或以上)、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1、串联电路:将用电器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并联电路:将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
四、实验步骤(一)串联电路的连接1、按照电路图,摆放好电池组、开关、灯泡和导线等器材。
2、用导线将电池组的正极与开关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一端与一个灯泡的一端相连,该灯泡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灯泡的一端相连,最后将第二个灯泡的另一端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二)并联电路的连接1、摆放好器材,用导线将电池组的正极与开关的一端相连。
2、从开关的另一端引出两条导线,分别与两个灯泡的一端相连,两个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共同连接到电池组的负极。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三)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1、在串联电路中,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分别测量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每个灯泡两端,测量其两端的电压。
2、在并联电路中,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每条支路中,测量每条支路的电流;将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一)串联电路1、记录每个灯泡的亮度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分析数据,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二)并联电路1、记录每条支路灯泡的亮度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分析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六、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防止电路短路。
学案2:15.3 串联和并联
![学案2:15.3 串联和并联](https://img.taocdn.com/s3/m/161776c88e9951e79a892727.png)
15.3 串联和并联【学习目标】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2、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知道生活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学习重点】能够区分电路的连接类型并进行实物的正确连接【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一、预习新课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二、合作交流:1、给你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你能否使这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请画出电路图。
2、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请你动手连接串联电路,要求:大致摆好元件的位置。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活动一:交流讨论:对照串联电路图分析:(1)、电流有几条路径?()(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能否继续发光?()(3)、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其控制作用是否改变?()师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路径,用电器工作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控制作用与位置。
3、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动手连接并联电路。
要求:大致摆好元件的位置。
注意: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活动二:交流讨论:对照并联电路图分析:要想闭合开关后,只让一只灯泡亮,而另一只不亮,有哪些方法?并讨论以下问题:在并联电路中(1)、开关的作用跟开关的位置是否有关?(2)、电流的路径有几条?L 1 L 2S 1 S 2 (3)、取下一个支路上的灯泡,另一支路上的灯泡是否发光?结论:并联电路中,有 条或 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工作 影响,干路开关控制 ,支路开关控制 。
4、自主学习课本 “生活中的电路”,完成下列问题:⑴节日的夜晚,路边映衬小树的一串串小彩灯有些是 联的, 有些是 联的。
⑵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______联的。
⑶马路上排成一行的路灯是______联的。
⑷房间里的电灯与它的开关是 联的,房间里的电灯与电视机是 联的。
三、当堂检测1、下面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只有电动机单独工作,它们是串联的。
高中物理学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含解析
![高中物理学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8ef9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3.png)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1=I2=…=I n。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U1+U2+…+U n。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U=U1=U2=…=U 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R=R1+R2+…+R 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夜晚,城市的高大建筑物上张灯结彩,这些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停,把城市打扮得分外美丽,如图所示.如果一串灯中的一个灯泡损坏后,整串灯就不亮了,为什么一个灯泡损坏后整串灯就不亮了呢?提示:因为它们是串联关系.4.电压表和电流表(1)电流表G(表头)主要参数有三个:①电流表G的电阻R g,通常叫做电流表的内阻.②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 g,叫做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也叫电流表G的电流量程.③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g叫做满偏电压,也叫电压量程.由欧姆定律U g=I g R g可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一般都比较小.(2)当改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因为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因此叫分压电阻,电压表的总电阻:R V=R g+R.(3)当改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因为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因此叫分流电阻,电流表的总电阻为R A=错误!。
用相同的电流表G改装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分别测量电压和电流时,指针偏角均为满刻度的错误!,试问这两种情况下表头G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是否相等?提示:因为是相同的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偏角相同,说明通过的电流I 相同,所以表头G两端的电压(U=IR g)也相同.考点一对串并联电路的分析1.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知U1=I1R1,U2=I2R2,…,U n=I n R n,而I1=I2=…=I n,所以有错误!=错误!=…=U nR n,故串联电路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阻值成正比.2.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U1=I1R1,U2=I2R2,…,U n=I n R n,而U1=U2=…=U n,所以有I1R1=I2R2=…=I n R n,故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讨论(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支路的电阻;(2)n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3)当一个很大的电阻与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更接近于小电阻;(4)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5)若增大某一个支路电阻,则总电阻随之增大.(1)无论串联、并联还是混联,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一定增大;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减小,总电阻一定减小.(2)电阻串联起分压作用,电阻并联起分流作用.(3)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
《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c182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a.png)
《串联和并联》教案设计第一章: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1.2 教学内容:串联电路的定义: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方式。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电流在整个电路中保持不变。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1.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2 教学内容:并联电路的定义: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电流在整个电路中保持不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3.2 教学内容: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3.4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学生听讲并记录关键信息。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4.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中职物理人教版通用类)
![4.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中职物理人教版通用类)](https://img.taocdn.com/s3/m/c00b52b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7.png)
(2)完成教材P77的练习题4.2-1至4.2-5,注意答题格式和规范;
(3)结合家庭电路的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电路组成和特点的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电路,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电路保护装置等,并在班级进行展示和讲解。
4.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中职物理人教版通用类)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中职物理第四章第二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该节内容是电路学习的基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及其计算是学生理解复杂电路图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特点、电流和电压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电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性。
2. 增加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优化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材讲解与探究(20分钟)
(1)串联电路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器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因此电流在各个电器元件中是相同的。大家来看一下教材P75的图4-10,这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
(1)当这三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多少?
《串联和并联》教案
![《串联和并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550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6.png)
《串联和并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及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交流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动力。
2. 学生培养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2. 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和分析4.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和实际意义5.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和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2. 学生能够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采用实验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连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其工作原理。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5. 应用:让学生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的设计等。
6. 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测验和考试正确理解和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案
![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149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1.png)
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案
一、串联电路
定义: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一处断处处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第一个电器元件时,第二个电器元件才能工作。
电流路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所有电器元件回到电源负极。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关系: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计算公式:U = U1 + U2 + U3 + ...应用实例:电池、串灯等。
二、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通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短路,其它支路也短路。
工作原理: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各电器元件形成各自独立的电流路径。
电流路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个电器元件后再回到电源负极。
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关系:各部分电压相等。
计算公式:U = U1 = U2 = U3 = ...应用实例: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
三、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比较
电流路径: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而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
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而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
工作特点: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7eb69af1ffc4fff47ac07.png)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知识点感知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I2=……=I n;(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U n2.串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R=R1+R2+……+R n;(2)电压分配:U1/R1=U2/R2=……=U n/R n。
3.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U n。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
4.并联电路的重要性质:(1)总电阻:;推论:①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②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反之,减小。
(2)电流分配:I1R1=I2R2=……I n R n=U。
5.稍复杂电路的等效化简方法:(1)电路化简时的原则: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②等电势的各点化简时可合并;③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④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2)常用等效化简方法:①电流分支法:a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出;b判断各结点元件的电流方向;c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②等势点排列法:a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b判断各结点电势高低;c将各结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结点间的支路画出;d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3)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①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是断路的,其两端电压等于所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②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并接的电路放电。
6.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一定的分压电阻所组成。
为了计算分压电阻,需要测定电流表的两个基本参数,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7.用串联分压的原理来改装电压表,扩大量程。
串联的电阻大小根据所分担的电压来计算即R串=(U-IgRg)/Ig。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b1c5a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e.png)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情况。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利用电路模拟软件,模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串联电路1. 引入串联电路的概念,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
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二节:并联电路1. 引入并联电路的概念,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
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 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1.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情况,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电路,使电路工作更加合理和高效。
第五节: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2.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提问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电路的特点及应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程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元件(如灯泡、开关、导线等)。
《串联和并联(第一课时)》教案
![《串联和并联(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fd29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4.png)
《串联和并联(第一课时)》教案家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2.如图所示,电路分析错误的是()A.当断开S1、S2,闭合S3时,L1与L2为串联B.当断开S3,闭合S1、S2时,L1与L2为并联C.当断开S1,闭合S2、S3时,L1与L2为串联D.只要同时闭合S1、S3,就会出现短路现象3.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4.学生发明了一款智能头盔,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电动车上的信号接收器(S1)接收到信号,再转动电动车钥匙(S2),车才能正常启动,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5.右图是医院病房与护士值班室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1,护士值班室的灯L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2,护士值班室的灯L2亮。
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6.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所示。
关于该小灯熄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合理的是()A.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B.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C.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串联D.若该小灯处断路,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众小灯并联7.如图所示,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
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时,铃声响起,提醒司机有人要下车。
符合要求的电路是()8.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时会自动断开的开关。
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选填“会”或“不会”)亮,播放器(选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定时开关处于(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播放器播放音乐。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讲学案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6ab25af45b307e8719736.png)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目标: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计算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路和满偏电压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一、串联电路将几个导体依次收尾相连,接入电路1.电流特点2.电压特点3.电阻特点4.若几个相同的电池(E、r)串联,则E n= ;r n= 。
二、并联电路将几个导体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连在一起,接入电路1.电流特点:2.电压特点:3.电阻特点:4.若几个相同的电池(E、r)并联,则E n= ,r n= 。
三、电压表和电流的改装(串、并联电路的应用)G表A:结构B:几个重要参数①内阻R g:②满偏电流I g:③满偏电压U g:例1:有一个电流表G ,R g =30Ω,I g =1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V 电压表,则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为多大?例2:有一个G 表,R g =30Ω,I g =1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A 电流表,则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是多大?例3:有三个电阻R 1、R 2、R 3分别标有“1A ,10Ω”、“2A ,20Ω”、“2A ,5Ω”字样,它们组成的三个电路如图所示,则( )A .图(a )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60VB .图(b )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5VC .图(c )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7.5VD .图(c )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A例4:为使用方便,实验室中的电压表通常有两个量程,如图为将表头G 改装成两个量程的3V 、15V 电压表的电路图,若R 2=24k Ω,R g =500Ω,则R 1、I g 为多少?例5:实验室常用双量程(0.6A, 3A)电流表做实验,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g=198Ω,I g=6mA,则R1和R2为多大?接在R2两端时,读数为3.6V,试求AB两端的电压及R3。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 学案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18b4b69eae009581bec4c.png)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同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分析、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2、掌握简单的串并联的相关计算问题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自主学习】1、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_______。
2、恒定电流电路内各处的电荷分布___,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_______。
3、如图1所示,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联。
如图2所示,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联。
如图3中,R2与R3是联,R1与R2、R3这部分电路是联,R4与R1、R2、R3这部分电路是联,整个电路应该叫做串、并联都有的混联电路。
【问题探究】1、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即________。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___比,即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即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_____比【归纳总结】①R1和R2并联后R= (若R1远大于R2,R≈ )②n个相同电阻(R1)串联,其总电阻R= .并联其总电阻R= .③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大电阻有何关系?④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电阻有何关系?⑤在任何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⑥在电路中, 电阻个数增多,总电阻如何变?【当堂训练】例1、甲、乙两个电阻的I-U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串联后的I-U图象位于图中的Ⅰ区B.甲、乙串联后的I-U图象位于图中的Ⅲ区C.甲、乙并联后的I-U图象位于Ⅱ区内D.甲、乙并联后的I-U图象位于Ⅲ区内【巩固提升】用最大阻值为28 Ω的滑动变阻器控制一只“6V,3W”灯泡的发光程度,分别把它们连成限流和分压电路接在9V的恒定电压上,求两种电路中灯泡的电流、电压调节范围.图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a4a7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6.png)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3. 能够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是:电流处处相等。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在并联电路中,有干路和支路之分,电流有多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电流特点;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难点:1. 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2.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讨论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图,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探究串联电路:(1)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2)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讲解:讲解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原因。
3. 探究并联电路:(1)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2)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讲解:讲解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原因。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2905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4.png)
《串联和并联》教案12篇《串联和并联》教案1(一)教学目的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具两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导线若干条。
投影仪,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
(三)教学过程1.复习(1)什么叫串联?什么叫并联?(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有哪些特点?(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形式。
(投影片)(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
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
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l)组成串联电路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
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
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
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3.小结(略)4.布置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17cc46bd97f192379e99d.png)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学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理论分析过程;
2.经历根据电流、电压关系和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的过程。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过程
任务一:在阅读教材6页和7页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其表达式。
2.串联电路:把导体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画出电路图。
特点: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即:;
②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即:;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即:;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即:。
3.并联电路:把导体,就组成并联电路,画出电路图。
特点:①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即: ; ②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 ,即: ; ③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即: ;
④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 。
任务二:在阅读教材6页和7页教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计算下列电路的等效电阻。
8.4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案导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过程与方法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应用意识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学习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自主学习1.把几个导体依次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2.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
3.电流特点: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4.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并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与各支路电压。
5.电流表: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 g,满偏电流为I g,则满偏电压U g=。
同步导学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
如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n I I I I I ===== 321(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n U U U U U + +++=321(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n R R R R R + +++=321 (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I R U R U R U R U nn ===== 2211 2. 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
如图(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n U U U U U ===== 321(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n I I I I I ++++= 321(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nR R R R R 11111321+ +++= (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n n R I R I R I R I IR ++++= 332211例1 有三个电阻,其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在总电路上可获得的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多少?解析: 设电源电压为U .根据I =R U ∝R1,当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且最大值为R max =R 1+R 2+R 3=60 Ω,当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且最小值为R min =12030103030++ Ω=1160 Ω.所以,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1111/6060min max min max ===R R I I 3.电压表和电流表(1)表头: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它有三个特征量:电表的内阻Rg 、满偏电流Ig 、满偏电压Ug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U g =I g R g(2)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I g 、内阻R g 、满偏电压U g .如图所示即为电压表的原理图,其中R x 为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得:xg g g R R U R U +=, R x =g g g R R U U - =(n -1)R g (n 为量程扩大倍数,gU U n =) 改装后的总内阻R V =R g +R x =nR g(3)电流表G 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如图所示即为电流表的原理图,其中R x 为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特点得:R x (I -I g )=I g R g ,R x =1-=-n R R I I I g g g g (n 为量程扩大倍数,gI I n =) 改装后的总内阻R A =nR R R R R g x g x g =+ 例2 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 )A.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B.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C.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D.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解析:电流表G 上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 g =I g R g ,若要制成最大量程为U g 的n 倍即nU g 的电压表,则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且gg g g R R R U nU +=,即R =(n -1)R g .若电压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一些,说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稍小一些,也就是电阻R 的阻值比应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稍大一些,所以应稍减小R 的阻值.为了达到此目的,不可能再串联一个电阻,那样会使总阻值更大,也不能在R 两端并联阻值比R 小得多的电阻,那样会使并联后的总电阻比R 小得多.如果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则并联后的总电阻稍小于R ,所以应选D.4.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IU ).测量电路可有电流表外接或内接两种接法,如图甲、乙两种接法都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为甲图中 R 外=Vxx V x V x R R R R R R R I U +=+=1<R x 乙图中 R 内=I U =R x +R A >R x 为减小测量误差,可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约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R V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甲图);若R x 》R A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乙图).5.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例3 用最大阻值为28 Ω的滑动变阻器控制一只“6V ,3W”灯泡的发光程度,分别把它们连成限流和分压电路接在9V 的恒定电压上,求两种电路中灯泡的电流、电压调节范围.解析: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I 0=6300=U P A=0.5 A 灯泡的电阻R 0=5.0600=I U Ω=12 Ω (1)连成限流电路有:(如图所示)I min =281290+=+R R U A=0.225 A I max =I 0=0.5 A (例3)U min=I min R0=0.225×12 V=2.7 VU max=6 V故电流调节范围为0.225 A~0.5 A,电压调节范围为2.7 V~6 V.(2)连成分压电路:(如图所示)I min=0 A,I max=0.5 AU min=0 V,U max=U0=6 V故电流调节范围为0 A~0.5 A,电压调节范围为0 V~6 V.当堂达标1.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0.6A和0~3A的电流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B.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5:1C.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5D.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1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小于4VB.等于4VC.大于4V小于8VD.等于或大于8V3.在图中,A. B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A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B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B.A中R测<R真,B中R测>R真C.A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R v,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D.B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 A,故此法测较小大电阻好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
U=12V,若电压表的示数也是12V,这说明可能[ ]A.灯泡L开路B.电阻R1、R2中有开路发生C.电阻R1、R2中有短路发生D.灯泡L和电阻R1都发生了开路5.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载(不接R)时,输出电压为U/2B.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2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低D.接上负载R后,要使输出电压为U/2,滑动片P须向上移动至某一位置。
6.图中R1=4Ω,R2=9Ω,R3=18Ω。
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 ,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U3= 。
7、一电流表G,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 g=50μA,表头电阻R 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 m=1m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Ω。
若将改装后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U m=10V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8、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 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 g=1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______Ω,R2=______Ω。
=4Ω,R2=6Ω,C=30μF.9、图中U=10V,R(1)闭合开关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及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2)然后将开关S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荷量.拓展提高1.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A.1:2 B.2:1 C.2:3 D.3: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R2=20Ω,R3=8Ω,电容器电容C=2μF,恒压U=12V,要使电容器带有4×10—6C的电荷量,变阻器R的阻值应调为()A.8Ω B.16Ω C.20Ω D.40Ω3. 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一个作粗调,一个作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按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接入电路.已知R1阻值较大,R2阻值较小,则()A甲图中R1作粗调用B甲图中R1作细调用C乙图中R2作粗调用D乙图中R2作细调用4.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A.增大R1.B.增大R2.C.增大R3.D.减小R2.5.如图所示,P 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合金片将它按图甲的方式接在A 、B 之间时,测得它的电阻为R ,若将它按图乙的方式接在A 、B 之间时.这时的电阻应是() A.RB.2RC.3RD.4R6.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L 1变亮,L 2和L 3皆变暗B .1L 变亮,2L 不能确定, 3L 变暗C .1L 变亮,2L 变亮,3L 也变亮D .1L 变亮,2L 变亮,3L 变暗7.在右图四个电路中,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较好地完成对灯泡分压作用的是 ( )A .如图甲电路B .如图乙电路C .如图丙电路D .如图丁电路8.关于电压表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利用串联电路中电阻分压的原理,将电流表串联分压电阻改装成的B .如果要将量程扩大n 倍,则所串的分压电阻应是电流表内阻的n 倍C .用同一表头做成的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越大,其内阻越大D .当用电压表测某电路两端电压时,测量值总是大于真实值9. 关于电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利用并联电路中电阻分流的原理,将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改装成的B .如果要将量程扩大n 倍,则并联的分流电阻应是电流表内阻的n1倍 C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D .当电流表测某电路的电流,测量值总是大于真实值10. 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3V和0~15V的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