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心路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心路历程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摘要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积极入世,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向往出世。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最终达到了出世与入世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出世入世完美统一
ABSTRACT
Throughout his life Su Shi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reer of holding an "ambitious, cultivation, Qijia rule the world", and actively into the world, however frustrated, in its political experience "Wutai poem case", 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Su Shi tried to seek spiritual comfort in Buddhism, yearning was born. Broad-minded, optimistic Su Shi in the event of a positive change and the mentality of its combination of Buddhism, he did not completely addicted to Buddhism to seek relief and evasive, but the thought of use, and then into the essence of their philosophy of life part. Finally reached the perfect unity and worldly.
Keywords: renounce the world enter the world the perfect unity
目录
一、前言
文人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二、正文
1苏轼早期的积极入世
2壮年受挫向往出世
3晚年出世与入世完美统一
三、参考文献
一、前言
文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孔子思想中就有所表现。孔子当然主要持积极入世的态度,但也有出世之想。孔子虽然可以对楚狂人接舆的嘲笑与诱惑不屑一顾,但他对“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生活却也心向往之,对自己理想追求落空隐隐约约表示出失望和痛苦。
陶渊明以高风亮节为人称道,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为后来的文人学士所折服。陶渊明走的是一条由入世到出世的道路,而且他的出世是非常坚决的。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山林田园中去,融入到平淡无奇的农村生活中去,表明自己与官场和俗世的完全决裂。但实际上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陶渊明那里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他隐居以后写下的一些咏怀诗和咏史诗中,可以明显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忧愤是既深且广的。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始终是困扰文人的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入世与出世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是对立的,非此即彼,没有调和的余地。因此他们总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从而也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痛苦。选择入世,意味着面对俗世和官场中的种种烦恼,甚至需要牺牲自己的人格以保持与世俗社会的一致;而选择出世,虽然能够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但内心深处济世救民的抱负甚至潜意识里的功名思想却时时在折磨着他们的心灵。因此,他们内心往往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这种内心紧张与冲突或者转化为愤激: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甚至玩世不恭,最后走向虚无;或者逍遥世外,不问世事,在山林泉石之间去寻求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但也时常会流露出悲愤和寂寞。
二、正文
1、苏轼早期的积极入世
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并且苏轼早期博览经籍群书,思想上深受六经儒学的影响。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
苏轼生活于北宋中期号称“百年无事”年代。其实,北宋自立国以来,北有契丹雄峙,时寇边陲,西北党项人之西夏时附时逆,滋扰不断,这种情形,赵宋王朝自身也很清楚,然忧于唐季教训,为防军事割据,自“杯酒释兵权”后,文官执政,军权集中,边防虚弱自不可免。北宋外患频仍,内忧亦重。“三冗”之累,直接造成北宋的财政危机。内忧外患困扰的赵宋王朝子民,逐渐从安于宋初安定和经济发展满足感到呼吁求“变”,“变风俗,立法度”为普遍呼声,于是,范仲淹积极推行“庆历新政”,王安石激进变法,司马光极力抵制王安石,其闻风波不断。苏轼也曾积极发表改革旧敝的主张,不管见解是否合乎时宜,总是坚持己见,积极“入世”。
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
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1]综上所论,苏轼有一颗爱民的心,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进而游离于新党和旧党之外,体现了苏轼儒家的积极入世。
2、壮年受挫,向往出世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标识牌,政治的沉重打击促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用佛道的超然思想直面人生的厄运。但他对佛道的看法有别于他人,苏轼不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归诚佛门”,而是借助佛道思想渡过难关,以求更高人生境界。[2]
从被贬黄州以后的苏轼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傲视磨难艰危,谈笑生死,履险如夷,把儒家士大夫“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浩然之气”的精神与佛家“当下即是”、“看穿顺逆”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更为超脱达观的人生哲学。同时,依靠艺术的激情来完成心理的宣泄,苏轼曾经自述:“吾酒后,乘兴作数千字,觉酒气拂,从十指出也。”试看“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者甚干忙?前事既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叫是罪,三万六千场,一叶轻舟穿淼茫。”《雨夜宿净行院》“君看岸边苍石上,石来稿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往,造物虽弛如吾何?”《百步洪》履危难而处之泰然,历沧桑而洞观人生。贬谪心态中最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部分,是个人痛苦解决之后思想境界的升华,对后代士人的影响尤为深刻。将对于人生诸种问题的思考作了超妙绝伦的解答,注入了对人生最深沉的思考:这种终极意义的哲理集中表现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对于人生诸种问题的思考作了超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