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ebc9e9ce2f0066f433221f.png)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4a6611b7360b4c2e3f64c8.png)
《弟子规》译文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译文】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
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
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译文】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译文】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
)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营养失衡所造成。
应注意过份加工,太精致的食品,都含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
弟子规全文的意思
![弟子规全文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2051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3.png)
弟子规全文的意思原文: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朝代】清拼音译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2023年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大全
![2023年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fa8a6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2.png)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__巧语,__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50、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只有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高。
如果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
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听到他人称赞自己,唯恐过誉;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1.规范准则的具体可行。
《弟子规》中的许多规范都具体可行。
一系列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皲倚,勿箕踞,勿摇髀”,不仅向青少年学生指出了具体的站立、行走、行礼的正确姿势,而且指出一些应纠正的不良姿势,这种具体明确的准则要求易于使青少年学生理解接受。
弟子规_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_弟子规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78d7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6.png)
弟子规_弟子规全文解释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20046d30722192e4436f609.png)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博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编成的生涯规范,它划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起首在日常生涯中,要做到孝敬怙恃,友好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涯中行动要当心谨严,言语要讲信誉.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进修,这些都是很主要非做不成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过剩的时光精神,就应当好好的进修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怙恃呼应勿缓怙恃命行勿懒怙恃教须敬听怙恃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怙恃亲叫你的时刻,要连忙答应,不克不及迟缓;怙恃亲让你做事的时刻,要立时去做,不克不及迁延偷懒.对怙恃的教导,要恭顺地凝听;对怙恃的责怪,要服从地接收.后代照顾怙恃,冬天要让他们暖和,炎天要让他们清新凉爽.凌晨要向怙恃存问.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怙恃安眠.【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酸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知怙恃一声,回来也要传递一声,以免怙恃牵挂.日常平凡栖身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尽力去完成,不要随意马虎转变.不要因为小工作,就不禀告怙恃而私自去做.假如自作主意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后代的道理了.器械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不然,一旦被发明,怙恃必定会异常悲伤朝气.凡是怙恃所爱好的器械,必定要尽力替他们预备好;凡是怙恃所憎恶的器械,必定要当心肠处理掉落.【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友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假如身材有所不适或受到毁伤,就会让怙恃为我们担忧;假如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怙恃觉得难看.怙恃友爱好我,做到孝敬其实不难.怙恃亲不爱好我,我还能居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宝贵的!假如怙恃有了过掉,后代应当耐烦地劝告使其纠正.劝告时立场必定要平易近人,声音必定要严厉.假如怙恃不肯接收劝告,就等到心境好时再劝.假如怙恃照样不听,还要呜咽要求,即使是以而遭到鞭打,也毫无牢骚.【原文】:亲有疾药先尝日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逝世者如事生【译文】:怙恃亲病了,吃的药本身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克不及分开一步.怙恃亲逝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怙恃会惆怅呜咽,哀思怙恃养育之恩.居处要力图俭朴,不准酒肉.情欲等事.凶事要完全按照礼制去办,祭奠要完全出于诚心.看待逝世的怙恃亲,要如同他们活着时一样.三.《弟子规》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文】: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敬哥哥.兄弟之间可以或许和气相处,对怙恃的孝心也就包含在个中了.假如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妄想财帛,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措辞时都可以或许互相谦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恼恨天然会清除.不管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当谦逊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原文】: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父老勿呼名对父老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文】: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连忙替他去叫.假如被叫的人不在,本身就连忙到年长者那边去,看看有什么工作须要做.称呼父老,不成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经历深,要多听他们措辞,不要本身夸夸其谈,表示出很有才干的样子.在路上碰到父老时,要快步迎上前往施礼问候.假如父老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必恭必敬地站立,等候指导.碰到父老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父老走过百步以外后,本身才干上马或上车分开.【原文】: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父老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成以坐下.长辈坐下今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在父老面前,措辞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父老听不清晰的程度,那也是不合适的.在见父老时,要快步走上前往,告退时,要迟缓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刻,要站起来答复,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看待本身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看待本身的父亲一样;看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看待本身的兄长一样.四.《弟子规》谨【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译文】:凌晨要夙兴,晚上要迟睡.人的平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小我都要珍爱此刻的珍贵时光.凌晨起床后,必定要先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这种优越的卫生习惯应当在小时刻就养成.帽子必定要戴正派,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洁,鞋带要系紧.【原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安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喝酒喝酒醉最为丑【译文】: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克不及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美.不单要相符本身的身份,还要和本身的家庭前提相合适.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养分不良;吃器械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毁伤脾胃.年轻的时刻,万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难看.【原文】:步从容立正派揖深圆拜恭顺勿践阈勿跛倚勿盘蹲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若有人【译文】: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材要庄重竖立.作揖是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必恭必敬.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持身材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两腿;更不要摇摆大腿.不然,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化.进出门时,要迟缓地揭开门帘,尽量不要发出响声.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器械的棱角,以免造成不须要的损害.手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装满器械的器具一样当心.走进没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谨严,不克不及乱走乱动.【原文】: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典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译文】:做工作不克不及太匆忙,匆忙时最轻易消失错误.不要畏惧艰苦,应当知难而进,也不要纰漏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卖力看待.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必定要远离而不去接近.凡是不合法.不合情理的工作,必定要远离而不去干预干与.预备进入他人家门时,应当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许可后才干进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进步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当里面的人问是谁时,要将本身的姓名告知对方.假如只答复“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晰你是谁了.【原文】: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实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译文】:想要应用他人的器械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要求,以便征得他人赞成.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就是偷窃.借他人的器械,要在商定的时光内清偿,迁延时光人家今后就不信任你了.他人向你借器械时,假如本身有,不成以小气不借.五.《弟子规》信【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译文】:凡是说出的话,起首要真实不虚.讲究信誉.说假话哄人.胡言乱语都是不成以的.【原文】: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巧诈语秽污词街市商人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译文】:措辞多不如措辞少,因为言多必有掉.说的话要适当在理.相符现实,万万不要花言巧语.不然人家只会憎恶你.虚假狡猾.繁言小气.下贱肮脏的话,万万不克不及说.阿谀阿谀等粗俗的奸商习惯,都要完全戒除掉落.看到的工作没有弄可以或许清晰,不要随意胡说,随意马虎揭橥看法;听来的工作没有根据,不要随意乱传,以免造成不良效果.对于本身以为不当当的工作,不克不及随意地答应他人.假如你随意马虎承诺,就会进退掉据.【原文】: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隐约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译文】:措辞的时刻,吐字要清晰.迟缓,不克不及讲得太快,也不克不及讲得暧昧不清,使人家听不明确.店主说长,西家说短,他人的长短很难弄清晰;与本身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多管.不然,不单搅乱了他人,也有损本身的德行.看到了他人的善行,就要想到本身也应当尽力去做到.即他和他差距很远,只要肯尽力,逐渐也能赶上他.看到了他人的罪行,要连忙检查本身.假如发明本身也有,就要立时纠正;假如没有,也要引起当心,防止本身犯同样的错误.【原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译文】:做人最要紧的是本身的道德.学问.才干和身手,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竭鼓励本身,尽力赶上.假如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闷哀痛.这不是什么不但彩的事,因为做人最主要的是品格的教养.听到他人说本身的错误就朝气,听到他人赞扬奉承本身就愉快,那么,有损德行的同伙就会来与你接近,对你有益的同伙就会和你远离.听到他人赞扬本身就觉得惊恐不安,听到他人指出本身的错误就欢乐接收.经常如许做,那些正派说谎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原文】: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盖增一辜【译文】:假如是无意中做了错事,这就叫“错”.假如是有意去做的,那就叫“恶”.有了错误,要能勇于面临,并完全纠正过来.如许,他人就照样把他当大好人看;假如不肯承认,还要逝世力掩盖,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六.《弟子规》博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译文】:不管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干怀.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配合生涯在统一片蓝世界,统一块地盘上.【原文】: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信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译文】:一个行动崇高的人,名声天然会高.因为人们敬佩的是一小我的操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边幅.一个才学丰硕的人,名望天然会大.因为人们所信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本身有才干,不要只想着为本身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他人有才干,不要心生嫉妒,随意歧视.诽谤.不要阿谀凑趣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汉清高无礼.不要厌弃曩昔的同伙,也不要只爱好新交友的同伙.【原文】: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等于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等于恶疾之甚祸且作【译文】:当他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本身有事儿去打搅.当他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措辞而去打搅他.他人有短处,万万不要到处宣传.他人有隐私,绝对不克不及说出去.赞扬他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他人知道后,就会是以受到鼓励而加倍尽力地去积德.宣传他人恶性,本身就是一种罪行.假如因为过火的厌恶仇恨而一味地去宣传,就会招来祸害.【原文】: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抱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译文】:同伙之间互相规过惩恶,则彼此都能成就优越的德行.假若有错不克不及互相劝戒,两小我在道德上就都邑出缺点.拿人家器械和给人家器械,特殊要分得清清晰楚.给人家的器械要多一点,拿人家的器械要少一点,这是情面交往的道理.想让他人做一件事,起首要问一问本身愿不肯意做.假如本身都不原意去做,你赶紧也不要让他人去做.受人恩情,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不时想着酬报;他人有对不起本身的事,曩昔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当广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落.【原文】: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译文】:看待家里的佣人,最主要的是自身操行要正派.操行正派虽然主要,对人还要善良宽厚.用势力去胜过他人,他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他人,他人才会无话可说.七.《弟子规》亲仁【原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译文】:同样活着为人,操行高下各个不雷同.跟着潮流走的通俗俗人许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稀疏.【原文】: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穷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穷害小人进百事坏【译文】:真正操行崇高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因为仁者措辞时直言不讳,也不阿谀阿谀.可以或许亲近品格崇高的仁者,就会得到无穷的利益.与仁者亲近,德行就会一天比一天促进,而过掉就会一天比一天削减.不亲近品格崇高的仁者,就会有无穷的害处.如许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许多工作都是以而不克不及成就.八.《弟子规》余力学文【原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念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译文】:假如所学的不实践力行,一味读逝世书,轻易养成脆而不坚的习惯,不克不及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人.假如只晓得负责去做,不肯念书进修,而执拗于本身的看法,就不会明确道理的真假与否,这也是不合错误的.念书的办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切都异常主要.正在读着这本书时,不要去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去读另一本书.念书要居心专一,才有成就.【原文】: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译文】:无妨把进修的刻日安插得裕如一些,但在进修时要抓紧时光.只要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天然就通晓了.念书时,假如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做笔记,以便向他人就教,求得精确的意义.房间里要整顿整洁,墙壁要保持干净.桌子要保持干净,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摆放正派.假如您把墨磨偏了,解释心不在焉.假如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解释你急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惟不分散.进修要收视反听.【原文】: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出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愚蠢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译文】: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浏览完一本书,必定要放回原处,如许便于下次查找.念书的人要爱护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顿好.发明书本有破坏,应当随即修补完全.无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应当避而不看,因为书里面不合法的事理会蒙蔽人们的愚蠢.废弛人们的心志.应当多读圣贤的著作.措辞不讲道理叫“自暴”,做事任性妄为叫“自弃”,做人毫不成如许.一小我不克不及不知自爱;也不克不及甘于腐化.圣人和圣人境界虽高,都是可以经由过程循序渐进的尽力修学而达到的.。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1bb2f2e4028915f814dc26b.png)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第一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亲母亲,友善兄弟姐妹。
其次在全部平常生活中行为要当心慎重,语言要讲信誉。
和大众相处到同等仁爱,而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行的事。
假如做了以后,还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就应当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余有利的学识。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亲母亲亲叫你的时候,要马上答应,不可以缓慢;父亲母亲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可以迟延偷懒。
对父亲母亲的教诲,要恭顺地倾听;对父亲母亲的责备,要服从地接受。
儿女照顾父亲母亲,冬季要让他们暖和,夏季要让他们清爽凉爽。
清晨要向父亲母亲问安。
夜晚要替他们铺好被子;服侍父亲母亲安息。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亲母亲一声,回来也要通告一声,免得父亲母亲牵挂。
平常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理想要努力去达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报告父亲母亲而私自去做。
若是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符合为人儿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不然,一旦被发现,父亲母亲必定会特别悲伤生气。
凡是父亲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必定要全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亲母亲所厌烦的东西,必定要当心地办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假如身体有所不适或遇到损害,就会让父亲母亲为我们担忧;假如在道德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亲母亲感觉丢人。
弟子规全文打印版带拼音
![弟子规全文打印版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38980e1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f.png)
弟子规全文打印版带拼音一、简体拼音版《弟子规》弟d ì总z ǒn ɡ 叙x ù弟d ì子z ǐ规ɡu ī 圣sh èn ɡ人r én 训x ùn 首sh ǒu 孝xi ào 弟d ì 次c ì谨j ǐn 信x ìn译文:弟子规,圣人的教诲,首先是要孝顺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然后是要谨慎和守信用。
泛f àn 爱ài 众zh òn ɡ 而ér 亲q īn 仁r én 有y ǒu 余y ú力l ì 则z é学xu é文w én译文:广泛地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r ù 则z é 孝xi ào父f ù母m ǔ呼h ū 应y īn ɡ勿w ù缓hu ǎn 父f ù母m ǔ命m ìn ɡ 行x ín ɡ勿w ù懒l ǎn译文:父母呼唤时,要立刻答应,不要拖延;父母命令时,要迅速行动,不要懒惰。
父f ù母m ǔ教ji ào 须x ū敬j ìn ɡ听t īn ɡ 父f ù母m ǔ责z é 须x ū顺sh ùn 承ch én ɡ译文:父母教导时,要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时,要顺从接受。
冬d ōn ɡ则z é温w ēn 夏xi à则z é凊 晨ch én 则z é省sh ěn ɡ 昏h ūn 则z é定d ìn ɡ译文: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向父母报平安。
出ch ū必b ì告ɡào 反f ǎn 必b ì面mi àn 居j ū有y ǒu 常ch án ɡ 业y è无w ú变bi àn译文:外出时要告知父母,回家后要面见父母;生活要有规律,工作不要改变。
《弟子规》全集译文
![《弟子规》全集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258c340b4e767f5acfce8e.png)
《弟子规》全集译文1、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917b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d.png)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一、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注释:训:教导,教诲;悌:敬爱兄弟为悌;信:言语真实,诚实;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取有益的学问;二、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注释:应:应答命:指派,差遣承:接受,承受译文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差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批评,应当顺从地接受;●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注释:淸:冷,凉;省:问候,探望;反:同“返”,回来;译文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汉代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睡前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注释:为:做;苟:假如;亏:欠缺,短少;亲:父母;译文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报;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了;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据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了污点,父母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注释:亲:父母;好:喜好;具:置办,准备;去:除去,去掉;贻:让;羞:感到羞辱;译文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东西,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如果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担忧;如果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感到羞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注释:方:才;过:过错;谏:用言语规劝尊长改正错误;更:更改;怡:使……喜悦、快乐;柔:使……柔和;译文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而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如果父母有了过失,我们要劝他改过;劝的时候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注释:复:再;挞:鞭打;疾:病;译文如果父母不接受规劝,也不要着急,待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规劝,要哭泣着恳求他们改过;如果因此而遭父母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父母所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不离半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译: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心存哀苦,居家作息有所改变,酒肉美食暂时不去享用;●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守丧完毕,逢年过节祭祀要竭尽诚意;对死去的父母亲,要如生前一样的尽孝;注释:尽礼:尽,竭力,尽力符合;礼,礼仪;事:对待;译文父母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要常常因为思念父母而伤心哭泣;在这段时间里;要把自己住的地方变得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等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在世时一样恭敬;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译:作哥哥的友爱弟弟,作弟弟的尊敬哥哥;兄弟和睦,也就是尽到了孝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如果能把财物看得轻淡,彼此就不会产生怨隙;说话时忍一忍,就不会有意气之争;注释:悌:友爱兄弟为悌;道:途径,方法;兄弟:兄弟姊妹;忿:怒,怨恨;泯:消失;译文做兄长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不爱财,就不会产生怨恨;说话时相互尊重,忍让,隔阂、怨恨自然也就消失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无论吃饭餐饮、入坐走路,要让长辈在先,晚辈在後;●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译:长辈叫人,马上帮忙代为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先到长者前听候使唤;注释:戒:表示列举;译文不论吃饭、喝水,还是落座、行走,都要长者在先,幼者居后;长者叫人时,要立即代为呼叫;若所叫的人不在;自己要先代为听命;●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译:称呼长者要有礼貌,不可直呼其名;在长者前面,不要自以为才能高强;●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路上遇到长辈,立刻趋前问候;长辈没有别的话,再恭敬退下站在一旁;注释:见:同“现”,表现;疾:快速;趋:礼貌性地小步快走,表示尊敬;揖:拱手行礼;译文称呼尊长,不可以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谦逊有礼,不可以显摆自己;路上遇见长辈,应快步向前问好;如果长辈没跟自己说话;就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遇到了亲长,如果是骑马立刻下马,如果驾车立刻下车;就算过了百余步,也要等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译:长辈站着,晚辈一定站着;长辈坐下,吩咐我们坐下,我们才坐;注释:过:走过去;犹:还要;命:命令;乃:才;译文如果骑马赶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坐车行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到他们离开我们大约百步之后,再上马或上车;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你坐下才可以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译:在长辈面前,说话要轻声细语;但声音低到听不清楚,也不恰当;●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译:长辈有事要赶紧趋前,离开时则从容缓慢;长辈相问,起立作答再坐下,视线勿移开;注释:闻:使人听到;趋:快步向前;对:回答;译文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但声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妥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告退时,动作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尊长问话,要站起来礼貌作答,不可左顾右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事奉叔伯,要像事奉父亲一般;敬爱堂兄弟,要像敬爱自己兄弟一般;注释:事诸父:这里的“父”是对男性长辈的通称;如事父:这里的“父”指父亲;事诸兄:这里的“兄”指同族的兄长;如事兄:这里的“兄”指同父母的兄长;译文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恭敬;三、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译:起得早睡得晚,老年转眼就来到,要珍惜宝贵的光阴;●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译:早上起来,一定要漱洗妥当;大小便後,一定要净手;注释:盥:指洗脸、刷牙、漱口;便溺:大小便;溺,同“尿”;辄:立即,就,便;译文清晨要尽早起床,晚上要迟些才睡;人生的岁月有限;一个人要珍惜每一寸光阴;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译: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注释:冠:帽子;纽:衣服上可以扣系的部分;履:鞋子;置:放置;顿:放置;译文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平整,鞋带应系紧;脱下来的衣、帽、鞋、袜都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译:穿衣服要整洁,不在于华丽;对上对下合乎自己的身分与家庭;●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译:对于饮食方面,不可挑三拣四;适时适量,不可暴饮暴食;注释:贵:以……为贵;华:华丽;循:依据,遵守;分:等级,名分;称:符合,相当;则:界限;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既应考虑自己的身份及场合,也要符合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要挑食,偏食;饮食要适可而止,不可吃得过饱;●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译:少年人不可饮酒,酒醉之後总是丑态百出;●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译: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尽礼,拜候要恭敬;注释:深圆:行礼时把身子深深地躬下;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这里指问候、拜见;译文年龄小的时候,不要饮酒;喝醉酒的样子最难看;走路的时候步态要从容,站立的姿势要端正;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躬下去,跪拜的时候要表现得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译:不可踩踏门槛,不可歪斜站立,不可曲脚蹲坐,不可摇动大腿;●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译:拉开窗帘动作轻缓,不可声音太大;转弯时绕大圈,不可撞到弯角;注释:践阈:践,踩;阈,门槛;跛倚:偏倚,站得不正;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髀:大腿;棱:器物的棱角;译文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腿张得像簸箕,也不要抖脚或摇臀,因为那样显得轻浮不庄重;进门时掀门帘门帘要轻,不要出声;走路转弯要把弯转得大些,不要触碰器物的棱角;以免受伤;●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译:拿空的器具,要像拿装满东西的器具一般;进入空房间,要像进入装满东西的房间一样;●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译:做事情不ㄅ打斗的场所,不要去接近;不正当没根据的事情,也不要去探听;注释:虚:空的;盈:这里指装满东西的器物;轻略:轻慢,草率;译文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时一样小心;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做事情不可太匆忙,太匆忙则容易出错做事不要怕困难,做的即使是小事;也不能轻率随便;敷衍了事;●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译: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不健康的场所,如赌博、色情、网吧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译:要进入别人家门,先问有谁在家;要进别人房间,一定要先出声告知;注释:绝:戒,杜绝;邪僻事:乖戾不正的事情;堂:前室,正厅;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所,绝对不要接近;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进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声音要高一些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译:有人问我是谁,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吾」跟「我」是没有分别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译: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先徵求别人同意,如果没有问过,就是偷窃的行为;注释:对:回答;译文当有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你应当报出自己的名字,不能只是说“我,我”,使对方不明白;要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地向物主提出请求;假如你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拿,那就是偷窃了;●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译: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人家向我们借东西,如果有不要吝啬注释:悭:吝啬;译文借来的物品,要及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有就不要吝啬;。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02304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6.png)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完整注释译文
![弟子规完整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6fea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5.png)
弟子规完整注释译文《弟子规》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其内容主要是对孔子的言论进行解释和阐述。
以下是《弟子规》的译文和注释: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以下是《弟子规》的完整注解译文:《弟子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部分,并对其进行阐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以下是《弟子规》的注解和译文:弟子规,圣人训。
【译文】《弟子规》是依据圣人的训导编成的。
首孝悌,次谨信。
【译文】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谨慎、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译文】要广泛地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父母呼,应勿缓。
【译文】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
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父母交代的事情,要赶快去做,不要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
【译文】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倾听。
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责备的时候,要顺从地接受。
弟子规全文解释翻译
![弟子规全文解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0763537f18583d04964596d.png)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弟子规全文注释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0d6e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a.png)
弟子规全文注释及译文《弟子规》可是一本超级厉害的书呢!它就像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你知道吗?《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这就好像在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要做事谨慎,诚实守信。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孝顺和悌道就是房子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那房子能牢固吗?“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想想看,如果爸爸妈妈叫我们,我们磨磨蹭蹭地不回应,或者他们让我们做点儿事,我们拖拖拉拉不想动,爸爸妈妈得多伤心呀?这就像我们跟好朋友约好了一起玩,结果朋友总是迟到或者不来,我们是不是也会很生气呢?“出必告,反必面。
”每次出门都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去哪里,回来的时候也要跟他们打个招呼。
这多重要啊!不然爸爸妈妈会担心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我们呢!“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哪怕是小小的东西,也不能偷偷藏起来。
这就好比我们心里有个小秘密,如果一直瞒着爸爸妈妈,他们知道了肯定会难过的。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尊重。
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不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吗?就像一个拼图,每一块都很重要,少了哪一块都不完整。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吃饭、坐下、走路,都要让长辈在先,我们在后。
这可不是什么麻烦的规矩,而是一种尊重和礼貌呀!“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叫人,如果那个人不在,我们要主动帮忙去叫。
这多热心肠呀!“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长辈,可不能直接叫名字,在长辈面前也不能显摆自己有多能干。
这就好像在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光芒藏一藏,让长辈们也能感受到被尊重。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打招呼。
长辈如果没说话,我们也要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拜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向前,离开的时候要慢慢退下。
长辈问话,要看着长辈回答,不能眼神乱飘。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1c104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蒙学经典,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以下是白话文的翻译:一、入则孝部分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爸妈叫咱的时候,得赶紧答应,可不能慢慢腾腾的。
爸妈吩咐咱干啥事儿,麻溜地去做,别犯懒。
原文:“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爸妈教育咱的时候,得恭恭敬敬地听着。
要是爸妈批评咱了,就老老实实地接受,别顶嘴。
原文:“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冬天的时候,得想法子让爸妈暖和点,夏天呢,就得让爸妈凉快些。
早上起来得去看看爸妈,晚上睡觉前也得去跟爸妈说一声晚安之类的,让他们心里踏实。
二、出则悌部分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要有爱,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要恭敬。
兄弟姐妹们相处和睦了,这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呢。
原文:“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别把钱财啥的看得太重了,要是这样,哪还会有啥怨恨呢?说话的时候多忍着点儿,那些愤怒啊自然就没有了。
三、谨部分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早上呢要早点起来,晚上可以晚点睡。
人老起来可快了,所以要珍惜时间。
原文:“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译文:帽子得戴正喽,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得穿得整整齐齐、合合适适的。
四、信部分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只要是说话,就得把信用放在第一位。
骗人、说假话这种事儿,可千万不能干啊。
原文:“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话啊,说得多不如说得少。
只要说得是真话,别花言巧语的哄人。
五、泛爱众部分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只要是个人,咱都得爱护。
大家都在同一个天底下,同一块土地上生活呢。
原文:“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名声自然就好。
弟子规(原文、注释、译文)
![弟子规(原文、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ca81ada8114431b80dd87b.png)
【原文】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 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注释】:①盥:梳洗。②便溺:大小便。③辄:就。④ 冠:帽子。⑤纽:纽扣。⑥履:鞋子。⑦紧切:绑紧系牢。 切,密合。 【译文】:清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还要刷牙、 漱口;大小便之后,必须把手洗干净。帽子要戴端正,纽 扣要扣好,袜子、鞋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
【原文】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 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注释】:①入:接受,接纳。②挞:鞭打。③疾:疾病, 身体不舒服。④昼:白昼,白天。⑤侍:侍奉,照顾。 【译文】:如果父母没有接受你的劝说,你还是要和颜悦 色地再次劝说,甚至哭泣着恳求,如果因此遭到父母的鞭 挞,心中也不要抱怨,以免父母一错再错。父母生病了, 对于他们吃的药,子女要事先替他们品尝,看苦不苦,烫 不烫,还要不分昼夜地照料父母,守候在父母床前,不能 随意离开。
【原文】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 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注释】:①孰:谁。②存:在。③堂:厅堂。④扬:高, 扩大。⑤对:回答,应答。⑥以:用,拿。⑦吾:我。⑧ 与:给,交付。⑨分明:明确清楚,简单明了。 【译文】:在进入别人家大门前,要先问一声有没有人, 是谁在家;在进入厅堂前,要大声告诉主人。如果屋子里 的人询问你是谁,要把自己的名字清楚地告诉对方。如果 你只回答了对方“是我”,那么别人没法清楚地知道到底 是谁在外面。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 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注释】:①兄道:为兄之道。②友:友爱。③恭:恭敬。 ④睦:和睦。⑤中:其中,内部。⑥轻:看轻。⑦怨:怨 恨。⑧忍:忍让。⑨忿:愤恨。⑩泯:消除,消灭。 【译文】:作为哥哥,要关爱弟弟。作为弟弟,要尊重哥 哥。哥哥和弟弟和睦相处,这其中便包含了孝道。把钱财 看轻、看淡,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言语上能够包容 忍让,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自然就消除了。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c10e9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4.png)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古代启蒙的书籍,讲的是什么,又是有哪些意义。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37e0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e.png)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教育经典,主要用于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解释及译文,这里提供的是一种解释方式,不同版本的解释可能有细微差异。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译文:第一篇:弟子规第一-三节1.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由圣人所教导的,首要学习孝道和悌道,其次要谨慎言行,保持诚信。
2.原文: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要广泛地关爱他人,尤其要亲近仁德之人,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就要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3.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解释:在贫困的时候,要专注改善自己;在达到富裕的时候,要考虑帮助别人,共同造福天下。
第二篇:弟子规第四-六节4.原文:有德不孤,无德免共。
解释: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没有德行的人宜避免共处。
欲养正气,所安在何?解释:要培养正直的品质,关键在于在哪里寻找安定。
6.原文:孝悌顺友,斯可谓良朋友矣。
解释:孝顺父母、悌亲兄弟,遵从长辈,这样才能算是良好的朋友。
第三篇:弟子规第七-九节7.原文:所过何事,有善后之。
解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事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
8.原文:人不见亲,久不见兄,亲之恩,或可忘也。
解释:人们常常见不到亲人,长时间不见兄弟,对亲人的恩德有时会被遗忘。
9.原文:不见亲,如思父母,见亲如呼在。
解释:在不见父母的时候,要像想念父母一样;见到父母时,要像呼唤在身边一样。
第四篇:弟子规第十-十二节10.原文:身有伤病,虽全不言。
解释:身体有伤病,即使全好了也不要大肆夸耀。
身有伤病,言可者也。
解释:身体有伤病,可以向医生诉说。
12.原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解释: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像黄金无法完全纯净一样。
这里提供的是对《弟子规》部分节选的简要解释及译文,全文较长,如果有需要,可以找到完整的中文文本并逐句进行解读。
不同的解释版本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弟子规译文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
处事要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二、入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当父母呼唤的时候,应当即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做的事,应当立即行动起来,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
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则让父母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外出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
居处要安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轻易变化。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文】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自作主张,假如自作主张的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子的礼仪。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自把它们藏起来。
假如你把东西藏起来,一经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
凡是父母所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给父母带来忧愁。
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耻。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译文】父母关爱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
父母憎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算是真正有孝道。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文】父母如果有过错,作子女的应该善意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如果父母不听子女规劝,又不改正错误,等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如果父母生气打子女,子女也甘愿接受绝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文】父母生病的时候,煎好的汤药,做子女的都要先尝一尝。
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服侍在床前,不能随意离开。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译文】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经常伤心痛苦,哀思亲恩。
在守丧期间,要夫妻分居,不能吃肉饮酒。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为父母守丧要完全按照礼法办事,举行祭礼时要表达出极大的诚恳,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克尽孝心。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
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就不会产生。
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忿恨就自然消失了。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用;在坐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在走路的时候,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后面。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如果听见年长者叫唤人,就应立即帮他去叫喊。
如果要叫喊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称呼长者,不可以直呼其名。
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译文】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尊长,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
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译文】如果骑着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遇到长者要下车。
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呆会儿,等长辈走到百步以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译文】如果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命令你坐,这时你才可以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文】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能太低,如果低到听不太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译文】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过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
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能左顾右盼。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服侍叔伯等父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
对待堂表兄,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三、谨而信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译文】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
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译文】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洗脸洗手的时候还要刷牙漱口。
每次大小便完毕,都要把手洗干净。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惧紧切。
【译文】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
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译文】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译文】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
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平时在家时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对于饮食不要挑挑拣拣。
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
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弓下去,行叩拜礼时要表现得恭恭敬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文】在家门口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坎上,不要瘸腿斜靠着,落坐时不要把两腿叉开,不要摇晃双腿。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文】进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不能弄出声响。
走路拐弯时角度大些,以免碰到东西或人。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译文】手里拿着未盛东西的器具,就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
走进没人的房间,就像走进有人在的房间一样谨慎。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
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对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译文】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靠近。
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去过问涉足。
将入门,问谁存;将上堂,声必扬。
【译文】准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首先要问一声:有人在家吗?准备上堂屋时,声音要平和大声。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译文】当别人问是谁时,就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是吾”,对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谁。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偷。
【译文】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当面提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
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译文】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里归还。
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凡是说话,首先要讲求信用。
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失,说的话只要切题恰当,切忌花言巧语。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译文】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能说。
粗俗的市侩习气,要彻底戒除。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译文】对于自己没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散布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处在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的两难境地。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译文】凡是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而且流畅。
说话时不能讲得太快,不能讲得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