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赵国经+、王美芳工笔人物画+李小明工笔画欣赏
李晓明工笔荷花白描及设色步骤图
![李晓明工笔荷花白描及设色步骤图](https://img.taocdn.com/s3/m/2e6ba1c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a.png)
李晓明工笔荷花白描及设色步骤图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名家作品展示,会员作品,国内工笔画展,工笔视频教程,文字教程,】等活动消息。
李晓明,职业工笔画家,专攻工笔花鸟画,
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
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
会员、安徽省青年美协会员,《中国书画报》、
《美术报》、《美术大观》、《艺术界》、
《音体美报》等专业报刊曾有多幅作品发表。
李晓明的工笔作品画路端正、画风沉稳,
造型大方、设色明丽,深受工笔画爱好者的喜
爱。
画家为美术教师出身,特别擅长基础教学;
其教学细致耐心,讲解通俗易懂,十几年来义
务为全国各地的工笔画网友网络答疑近5万人
次。
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老年大学和各种工
笔画培训班中,几乎都使用过李晓明的工笔画
范本作为教材。
画家还对传统院体绘画进行过
的深入的研习,临摹古代院体绘画作品50余
幅,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为
其出版过7本个人工笔教学专著。
这里分享李晓明老师的工笔荷花设色步骤
图,供朋友们参考。
据中国工笔画论坛消息,
李晓明工笔荷花专修班目前正在面向全国招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报名参加学习哦。
1.白蝶、粉蝶
2.荷花蜻蜓
3.白荷
4.冷艳清华
5.斑翠红荷
6.碧叶连天。
王美芳工笔仕女图
![王美芳工笔仕女图](https://img.taocdn.com/s3/m/3a69060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9.png)
王美芳工笔仕女图说起这以中国古代女性为题材绘画作品,不得不说的就是我国的仕女图了,仕女图所画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图。
唐朝时是仕女图最繁荣兴盛的阶段。
然而在当代有这样一位女画家也同样热爱画仕女图,她所画的工笔仕女图,被美术界认为是当代仕女图中的最高水平。
她就是王美芳女士,她笔下的仕女图斗图巧妙且严谨,所画人物一颦一足惟妙惟肖,色彩清新淡雅,人物造型准确无误,给仕女图赋予了新的“生命”。
图1:工笔侍女图,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625,000-1,35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602,000, 拍卖专场:香港荣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5-07-31, 尺寸:130×66cm。
王美芳从小学习绘画,绘画天赋极高,擅长形象刻画,有独特的审美感,在绘画角度上总是能另辟蹊径,给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感觉,她以传统画法为主又巧妙的融合西方技法使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王美芳常常和他丈夫赵国经合作画工笔仕女图,夫妻两人珠联璧合,互相切磋,两人所合作画的工笔仕女图多次在个大权威比赛斩获大奖。
其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钗》、《贵妃出浴图》、《上官婉儿》等。
图2:清韵镜框设色绢本,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800,000-1,2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848,000, 拍卖专场:天津鼎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3-06-21, 尺寸:122×80.5cm。
王美芳笔下的仕女们一个个端庄优雅、婀娜多姿、一颦一足间无不体现出中国古典女性之美。
从她所画的《金陵十二钗》中可以就看出她所画人物与背景互相照应,彼此衬托,不管是所画的梅兰竹菊还是飞禽鸟兽都各有韵味,在画中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
令人叹为观止。
工笔画仕女图讲究的是勾线、罩染、画笔工整注重写实而王美芳的工笔画在注重写实的基础上更加讲究意境美,他将古代诗歌融入画中,是两者合二为一,看画亦看诗,令人回味无穷,遨游在她所创造的世界里。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https://img.taocdn.com/s3/m/df60b03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f.png)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
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李晓明老师致力于工笔画的教学,在网络上无私地分享了很多教程,衷心感谢李晓明老师对国画艺术的大力支持和推荐!
在李晓明老师的笔下,荷花风情万种:盛夏的莲池,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绿意里。
鲜碧、茂密的莲叶,迎风舒卷摇曳,朵朵红莲、白莲亭亭玉立,散发醉人的清香……以下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想了解更多李晓明老师的作品与教程,可以去中国工笔画论李老师的主页。
工笔画,古代绘画,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至唐王维创水墨画法,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生转变为描写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有工笔与写意之分。
在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时,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
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
譬如,铁线描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皱就比披麻效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
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学习者持之以恒的训练,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
当代画坛盛行肌理制作,这是将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挂巧。
.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https://img.taocdn.com/s3/m/ed4757e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2.png)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
李晓明《独占韶华》【新作】作者简介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画家微信:gongbi1972 网址:作品介绍《独占韶华》尺寸:40×133cm 材质:云母熟宣时长:35小时年代:2015年07月作者絮语本作为重绘作品。
这张作品更早的一个版本是前年绘制的,曾经参与了我去年的工笔牡丹七城市巡回展并且也在杨柳青的我的个人工笔牡丹作品集中发表过。
这张作品的风格我比较喜欢,尤其是淡青绿色的底色搭配很养眼。
但是上一个版本中背景就只是单纯的烘染,其中并没有描绘任何物体。
所以,最终的成品图虽然效果还可以,但是,总是觉得画面有一些空荡荡的感觉。
所以,这一次重绘时,特意采用了类似写意的没骨手法将背景中增加了一些虚虚的竹叶。
没骨的轻灵和工笔的厚重相互映衬,让画面的生趣得以体现。
另外,在上一个版本中绘制的两支相思鸟,其中左下的那个造型不很满意。
这次索性改成了一支白芙蓉鸟注视着两只蜜蜂,观众视线的“牵引感”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吧。
因为是重绘作品,所以也就没有扫描步骤图了。
上一个版本的绘制步骤图及详细文字解释,出版社都已经出版过。
同时等大的白描画稿,也同时出版了相应的白描专集。
大家可以自行去中国工笔画论坛的官方店()查阅。
局部欣赏中国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李晓明百幅工笔画作品精选
![李晓明百幅工笔画作品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e952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3.png)
李晓明百幅工笔画作品精选▲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
喜绘事,厌逢迎。
喜围棋。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
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
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五代黄荃,钩花填色,画法略同于山水人物,均富丽工巧;同代徐熙,独创没骨画法,不用勾廓,直接以色彩染出物象之形态与神韵,表达精致,清新脱俗,时人称谓骨气风神冠绝古今。
由于画法较简,后代之写意画法,实受其影响甚巨。
其后历代工笔花鸟画,大致不出此限,至清恽南田用徐法而更创新意,工笔花鸟画大盛矣。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传统工笔画追求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
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科目,需要艺术家们不断加以创新,这样工笔画才会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上个世纪初,欧洲绘画传入我们,对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工笔画方面,主要是造型观念的改变,借鉴了西画的写生方法,人物画创作尤为突出。
图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分享学习,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国画步骤】李晓明工笔画法教程
![【国画步骤】李晓明工笔画法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482250767f5acfa1c7cd79.png)
【国画步骤】李晓明工笔画法教程工笔画家李晓明香玉绘制步骤步骤一、香玉是白色花头,花瓣晶莹通透,适合加强光影效果的体现,边缘部分最好能融入背景,采用深色底色绘制较为合适。
花瓣勾线要流畅细腻,转折要自如。
叶子用线则挺拔有力,枝梗要修长。
步骤二、背景整体平涂头青,花头平涂淡白粉,正叶平涂青绿色(草绿加少许酞青蓝),反叶及花茎、梗、花籽平涂淡草绿。
柱头平涂白粉,花房外层包衣平涂赭石。
干后,纸张整体打湿,用底纹笔洗刷,将背景色湿染入花头越一半左右,上方面积稍大。
步骤三、花头用淡檀香色(藤黄加朱磦加少许三绿)统染,正叶统染花青,反叶统染草绿色,花药平涂藤黄,花丝及猪头平涂浓白色。
步骤四、背景用头青加入酞青蓝继续平涂,要涂均匀,7-8次为宜。
花头继续分染檀香色,墨气稍重。
正叶分染墨青色,反叶分染草绿,嫩叶分染朱磦。
梗和花茎分染草老绿色,花茎用染高法处理,要注意掩映关系的表现。
步骤五、花头提染白粉,边缘浅,中间浓。
最外层的花瓣要分染淡蓝色(酞青蓝加三青),要染出花瓣薄如蝉翼的质感。
正瓣更不极淡的桔黄色分染,花房包衣分染赭墨,花丝及柱头根部分染曙红。
正叶亮部罩染头绿,离我们近的几片叶子头绿要浓一些。
底层的叶子则整体罩染淡墨。
反叶、梗和花茎的亮部提染重一点的四绿色(三绿加白色)。
步骤六、花头暗部大面积统染极淡的墨褐色,最暗处直接提染淡墨,外缘的花瓣亮部可继续提染白粉,不用贴紧外轮廓,留半厘米左右染开,体现花瓣本身的凹凸变化。
正叶整体罩染翠绿色,并用重墨勒主筋,淡墨勾细叶脉。
反叶、梗、花茎等勒染胭脂。
花丝淡曙红多次勒染,花药淡桔红色(朱磦加少许曙红)多次勒染。
简述:本作描绘了深浅二色的牡丹,配上两支活泼可爱的粉蝶飞舞其间,构图简约、合理,出枝、穿插疏密有致,是一张具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牡丹小品范例。
在用色上追求一种“古艳”的效果,通过仿古底色的刷制,尤其是那种模仿古旧绫绢纹理的肌理制作,既保留了工笔重彩的华贵艳丽,又体现了古色古香的传统神韵。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私语》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私语》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8a42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4.png)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私语》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作品名称:《私语》作品尺寸:55ⅹ88cm作品材质:纸本设色年代:2019年7月作者:李晓明所有浅色的花头用淡墨勾勒,深色花头用中墨勾勒,花房部分用浓墨勾勒。
花头的勾线不要太粗,勾线时要注意起收笔的顿挫变化。
花瓣中间的主要结构线以及边缘的细碎结构线,勾描时要注意线条两头的粗细变化。
边缘的细小翻转结构要在造型上要方圆并用,不用一味的半圆形,避免造型的雷同化。
正叶,均用浓墨勾勒,三根主筋一定要根部粗尖端细。
叶片和叶片之间的交叠部分线条不要留出空白。
中远的景的叶片用线要稍粗稍淡。
所有的反叶和植根以及托叶、芎片等,均用中墨勾勒。
托叶的用线要更加的灵活多变。
老干,用中墨方笔勾勒为主,疤节出的用笔要有顿挫变化,线条不要太连贯。
老干上芽苞和嫩叶用笔一定要轻盈,叶片尖端锐利但是方向变化要婉转,线条要灵巧活泼。
鹦鹉,以中墨细铁线描勾勒为主,嘴爪的用线稍重。
绒羽部分的轮廓先,用两头轻中间重的细线重复处理。
眼珠不要画。
月亮:用极细的游丝描清墨勾勒。
或者直接用铅笔细笔描一下,无需橡皮擦除勾描的痕迹,后期直接上色也可以。
背景:先将画面用清水整体湿润后,用底纹笔蘸很淡的花青趁湿烘染背景。
第一遍,先将牡丹的上下以及画面的左上都淡淡烘染,此步骤需要空出鹦鹉和花头、叶片等。
第二遍,缩小面积烘染牡丹的下方以及月亮四周的背景。
第三遍,在月亮的上方以及画面的右上部分继续小面积烘染。
其中、第二、三两遍是干染法。
第一遍为湿染法。
画面吹干、熨平。
花头:所有的浅色花头平涂薄白粉底色。
水红色花头,用曙红加胭脂加白粉调成较暗的粉红色平涂,中等左右的厚度较为适宜。
深红花头,本步骤平涂中等稍浓的正红色(曙红加少量大红)。
花房的绿色部分平涂汁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膘)。
正叶:平涂偏蓝的草绿(藤黄加花青),花青要多加一些。
浓度以中等偏淡为宜,其中,中远景的用色要更淡一些。
反叶、芎片、芽苞、嫩叶、芽叶、托叶等:平涂汁绿色,其中,芽叶、托叶所用的汁绿色要偏黄一些。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四条屏之《富贵相思》设色步骤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四条屏之《富贵相思》设色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8fd4dc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8.png)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四条屏之《富贵相思》设色步骤本张作品描绘了名为“状元红”的朱砂牡丹及浅色的单瓣牡丹“凤丹粉”,并配以相思鸟作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含有“富贵相思”的吉祥寓意。
在色彩配置上,因为考虑到朱红色的花头色彩已经十分艳丽,如果再按照常见绘制方法来搭配草绿或者翠绿色叶子的话,画面的色彩纯度会过于浓艳,稍微处理不当,可能就会造成画面“火气”和“艳俗”的弊端。
因此,采用了单纯的墨色,作为叶子的基准色是比较合适的。
画面的右下及右中部分出枝处,为了取得画面向外引申的效果,特意的采用了湿染法将背景多次烘染,让画面的虚实效果显得更为微妙自然。
步骤一:所有花头部分用细铁线描勾勒,浅色花头用线颜色稍淡。
叶片部分以稍粗的铁线描勾出,反叶部分墨色稍淡。
牡丹的老干部分用青山挂雪之类的短锋狼毫中锋勾勒,行笔时需注意顿挫、节奏的表达。
因为牡丹各个部分的质感不同,所以,在勾线时务必要注意线条的虚实及灵动变化。
比如,老叶就应该笔速慢一些并且始终保持纯中锋行笔,让线条显得更加凝重。
而画面上方的嫩叶及芽苞等,行笔就可以笔速稍快,叶尖收锋时也不用刻意的去保持垂露状,偏尖锐的造型会让嫩叶显得更加的活泼。
在禽鸟的勾勒时,基本以细铁线加游丝描为主,要注重局部细节的精细刻画。
步骤二:背景:画面整体平涂微偏红的仿古底,用色要薄。
浅色花头:平涂淡白粉,用色不要过厚。
朱红花头和花苞:平涂朱磦,初次平涂用色略薄,第二遍以后逐渐增加颜色浓度,以颜色不遮盖墨线为佳,花苞用色稍淡些,平涂到虚线处轻轻染开,下方平涂淡白粉到根部,干后清水刷去花头浮色。
正叶:平涂淡墨,可将墨调淡平涂两次。
浅色花上方的叶用色稍淡些。
中叶:淡墨平涂。
反叶、花房、萼片、茎、枝梗、托叶、小嫩叶、芽苞:平涂汁绿色,位于上方的萼片、托叶、茎和反叶、小嫩叶、芽苞用色要稍淡些。
枝梗:梗的暗面平涂淡墨,正面平涂汁绿。
老杆:淡墨皴染老杆暗部。
银耳相思鸟:喙、腿爪、额顶、飞羽、胸腹、尾羽外层平分涂粉黄。
李晓明工笔牡丹作品与白描作品欣赏,画友必看!
![李晓明工笔牡丹作品与白描作品欣赏,画友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60a4e7c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b.png)
李晓明工笔牡丹作品与白描作品欣赏,画友必看!
画友之家,以画会友,我们是热爱画画的一群人,快来加入我们把!!
今天画友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组工笔牡丹作品(包含:工笔牡丹设色作品,与牡丹白描作品),其作品均出自工笔绘画名家,李晓明老师。
李老师一直是小编最尊敬与喜爱的工笔名家之一,他的绘画其设色与技法备受画友追捧,是众多工笔爱好者心中的榜样!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希望画友喜欢。
牡丹白描作品高清图
李晓明老师白描功力深厚,用笔流畅、洒脱、自然,牡丹尽显雍容与富贵,深受广大画友好评!其仿古工笔更是彰显绘画魅力,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每当小编看到李晓明老师的画,都有一种想画画的冲动,小编也临摹过李老师的作品,但都感觉不尽人意,临摹不出李老师画中的神韵,大家有这种感觉吗?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欣赏一组李老师工笔牡丹《羊脂白》绘制步骤,希望各位画友喜欢。
看后是不是很膜拜,但就是学不出来,也许你和小编的感觉一样,最后带各位画友欣赏李晓明老师工笔牡丹完成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喜欢的朋友记得给小编点赞或转发哦!。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群芳谱》分步文字解析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群芳谱》分步文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0792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4.png)
图文教程李晓明工笔牡丹花鸟《群芳谱》分步文字解析作品名称:《群芳谱》作品尺寸:133×66cm作品材质:纸本设色年代:2012年12月作者:李晓明步骤一步骤二背景:画面整体平涂淡仿古底色。
画面整体打湿,将画面左侧、浅花头上方、右上角和翠竹位置大面积统刷青绿色,衬湿注入清水。
正叶:平涂青绿色,远景和山石后的叶子平涂薄三绿。
反叶、花房、萼片、茎、枝梗:平涂汁绿。
托叶和芽苞:平涂淡粉黄底色。
小嫩叶:平涂偏黄汁绿色。
竹叶:平涂薄三绿,到尖部染开。
山石:平涂淡赭石。
水红花和花苞:平涂粉红底色,颜色不要过度,不要覆盖住墨线。
粉红花和花苞:平涂淡白粉底色,颜色不要过度,不要覆盖住墨线。
墨红花和花苞:花头平涂墨红色,第一遍颜色稍薄,再用中等浓度墨红平涂二次。
深红花和花苞:花头整体平涂大红色,第一遍颜色稍薄,再用中等浓度大红平涂二次。
寿带鸟:绛红色平涂头部、背羽、肩羽、腰羽和尾羽,尾羽末端染开,眼下、下颌、耳羽、颈部平涂淡墨边缘染开,复羽和飞羽倒染淡墨。
小复羽、小翼羽、胸腹、尾下复羽和尾羽内侧平涂白粉。
喙、腿爪平涂三青。
眼睛平涂朱磦。
蜜蜂:头部平涂淡墨,颈部平涂粉黄,腹部和腿分染淡墨。
步骤三正叶:花青统染正叶二次,位于底层的叶子染时面积要大些可多统染一次。
远景和山石后面的叶子用淡花青统染,用色面积要小一些。
反叶、小嫩叶、花房、萼片、茎、枝梗:草绿统染反叶,远景用色要薄。
小嫩叶统染根部主筋处。
花茎采用染高法处理,萼片正面统染二次。
勒染梗的暗部。
托叶和芽苞:淡朱磦倒染叶尖。
竹叶:淡草绿直接分染,叶子两边留整齐水线。
湖石:淡墨皴染湖石暗部背光部和被枝叶遮挡着的正面。
水红花和花苞:淡曙红统染花头三次,色笔画到花瓣边缘染开,然后逐次缩小面积随着花瓣边缘的走向继续统染。
反瓣用色稍淡。
粉红花和花苞:淡曙红统染二次,远景花头和花苞用色更淡些,注意对花头圆球状的塑造。
花房需点蕊的位置多次统染。
墨红花和花苞:墨青色多次大面积统染花头,反瓣面积稍小些,外边缘留水线。
鉴赏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功力深厚啊(一)
![鉴赏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功力深厚啊(一)](https://img.taocdn.com/s3/m/516a56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7d.png)
鉴赏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功力深厚啊(一)简述:宋人院体画风是我国传统工笔画尤其是古典工笔花鸟画的巅峰,这一点是业内公认的,毋需置疑。
学工笔花鸟,不入宋元;就如学书法,不从晋唐走一遭一般;是难以取得大成就的。
多年来,无论是在自己的绘画创作或者是工笔教学中,我都一直反复的强调院体传统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绘制技巧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时候,是崇尚于宋元院体中所传达出的一种心境。
“格物致知”、“尽精微”、“静”、“润”、“文气”是我学习宋画的心得。
从2007年以来,我临习过的宋人范本大约有60来幅,有些作品甚至反复的临摹过四五次。
可以说,院体花鸟中的经典之作,我基本上都临摹过。
天津杨柳青画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也陆续的将我临古的作品出版了教学专著,接近20余本。
工笔画,逼真、好看。
但是,易匠,易俗。
若能沉下心来真正的去研习宋元数载,能淬其精华一二。
哪怕是画重彩,也不那么容易落俗。
打好传统根基,在前期来说,可能没有“创作”那么的博人眼球,但是,对画家后期的发展来说,就有着非常巨大的好处。
“厚积薄发”,是我个人所喜欢的发展方式。
对传统院体工笔的推广,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故而,我从多年来的临宋作品中,精心挑选了40张临本,每张作品还在原作的扫描电子图中截取了4张高清局部图,并对原作做简单概述,整理成文,供广大的院体工笔画爱好者赏析。
——李晓明李晓明《临宋竹虫图轴》宋代,赵昌(传),《竹虫图轴》,绢本设色,立轴,纵:54.2厘米,横:99.4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赵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以墨骨法著称于世。
工书法、绘画,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
初师滕昌祐,后来发展出自身画风,没骨花鸟自成一派,有徐熙、黄荃遗风。
在北宋时期与宋徽宗赵佶齐名,是宋代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
赵昌目前没有可靠的作品传世。
《竹虫图轴》在一定程度上有赵昌的风格,但年代似乎已经在南宋中期。
《竹虫图轴》幽篁疏影,双钩填彩,以色之而飞,又绘天牛、螽蜥,无不刻画入微,瓜赞,相阿弥题签,天室和尚题跋。
赵国经王美芳仕女画选(附文:仕女服装的花纹图案)
![赵国经王美芳仕女画选(附文:仕女服装的花纹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44d33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6.png)
赵国经王美芳仕女画选(附文:仕女服装的花纹图案)赵国经王美芳仕女画选(附文:仕女服装的花纹图案)一仕女画的花纹图案,汉、唐特点最突出,与明、清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五代,宋、元的特征不甚明显。
清代突破了以前的纹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正是因为各代图案纹样有着自己的特点,我们创作仕女画时,绝不可随意选用。
(四)花纹的处理要求及画法首先应该学会怎样安排花纹。
从图案规律讲,不外乎连缱、对称,多样变化和“统一”。
虽然仕女闽中的叛处理要求与制图中的三角几何和建筑彩绘上的雕梁画栋图案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并不完全一样。
后者要求待别整齐,一丝不苟。
而绘画中的图案则不同于那种呆板,机械的制图,除要求整齐外,还要讲求笔法,这是从属于绘画中“气韵生动’ 的重要一环。
我曾见过敦煌北魏壁画上的藻井图案,至今印象颇深。
这些图案纹样的处理,既整齐又生动,构图大胆灵活,变化莫测。
在用笔涂色上更是奇特,近看不象图案:早苎运势纵横飞跃,但远看又非常富有规律,当时我不禁为如苎产手巨制的古代图案而喝采。
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在一个藻" 的中央画了三只兔子,可是只有三只耳朵,然而从每一只兔子的角度看,都给人感觉是两只耳朵,真是妙不可言。
这证明我们的祖先在图案的连续处理上,早就有惊人的才官S和成就'苎有一件故宫绘画馆收藏的末代李公麟的白描横卷雠摩演教图》,所画人物棚臣及床褥的花纹虽然细入毫发,但勾勒生动有力。
又如古建筑彩绘中的唐草、番莲及古钱式,蜂窝式,铰结式、连锁式等都与绘画相同。
其⑨法如褪层、堆金立粉、贴金等,也与绘画有许多共同之处。
特别是建筑彩画图案中对于空间的利用甚为巧妙,在图案的构图上产生了虚实尸主的辉煌效果。
其色彩极为艳丽,各种色彩既有对比,又很协调,无论是远看近观,都能达到极富丽的效果。
这是中国建Q1竺.乏人祖辈相传的优秀传统彩绘法。
正是这些极为可贵的古建筑彩绘图案,特别是其中花纹的安排和处理方法,大可供我们参考、借鉴和学习。
李晓明老师的牡丹十二钗(附教程),太美啦,收藏了!
![李晓明老师的牡丹十二钗(附教程),太美啦,收藏了!](https://img.taocdn.com/s3/m/af409e0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2.png)
李晓明老师的牡丹十二钗(附教程),太美啦,收藏了!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李晓明工笔牡丹十二钗作品的规格为:40×38cm×12张品种命名依次为:玉楼点翠、飞艳红装、银粉金鳞、紫烟暖玉、瑶池贯月、花中魁首、火炼金丹、冰肌玉骨、雪映桃花、金背大红、蓝海碧波、璎珞宝珠。
玉楼点翠背景:1、用水色淡墨绿平涂三四次,表现石色的厚重得先有水色打底。
2、再加头绿平涂三次,花头:1、平涂淡白粉,2、花辨统染和分染草绿色,3、根部墨绿色分染,4、提染白粉,第一遍淡面积大,第二遍浓面积小,最亮的反辨等处提染三次。
花房:平涂汁绿,分染草绿和墨绿色(花茎与萼片同此法)正叶:1、平涂草绿。
2、统染花青。
3、分染花青墨,要染足。
4、亮面提染头绿。
5、罩染薄头绿(或薄翠绿)。
6、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
7、中墨复勾三根筋。
8、胭脂复勾中间的主筋。
反叶:1、平涂汁绿色。
2、统染草绿色。
3、分染墨绿色。
4、提染四绿。
草绿复勒并勾勤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叶梗:正面:平涂草绿。
侧面:平涂汁绿托叶:1、平涂汁绿。
2、根部统染草绿。
3、尖部分染朱磦。
4、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花蕊:浓白粉点蕊勾花丝,淡曙红勾蕊线。
飞艳红装背景:赭石少量白粉平涂七、八次左右花头:平涂淡粉红色,浓曙红多次统染和分染,花辨根部暗红小面积提染,亮面提染白粉,面积小而浓。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和分染花青墨,亮面提头绿和罩染翠绿,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复勒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并勾勒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和勾细叶脉)花蕊:浓粉黄色点蕊银粉金鳞背景:翠绿三青平涂七、八次左右花头:平涂淡白粉,统染和分染曙红多次,要染足,暗部小面积提染胭脂,亮面提染白粉。
李晓明工笔牡丹《赵粉凤尾蝶》
![李晓明工笔牡丹《赵粉凤尾蝶》](https://img.taocdn.com/s3/m/d1f81d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5.png)
李晓明工笔牡丹《赵粉凤尾蝶》
《赵粉凤尾蝶》尺寸:44×44cm 材质:云母熟宣
本作品是在“李晓明工笔画公益讲座”时课堂上绘制的范画,那次讲座绘制了两整天,依然没有全部完工。
回到安徽后,又画了一天,才全部完成。
这套作品,因为绘制时的环境限制,无法采用扫描仪扫描图片,当时,手边也只有手机可以使用。
因此,除了第一张白描和最后一张成品图以外,所有的步骤图都是手机拍摄的。
当然,图片的色彩我都用电脑简单的校正了,基本能接近原图的色彩。
【局部欣赏】
【绘制步骤图】
丨看完了记得关注哦丨。
李晓明临宋工笔小品10幅共50图,精细、逼真、典雅、大饱眼福!
![李晓明临宋工笔小品10幅共50图,精细、逼真、典雅、大饱眼福!](https://img.taocdn.com/s3/m/6109fcb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8.png)
李晓明临宋工笔小品10幅共50图,精细、逼真、典雅、大饱眼福!李晓明临宋工笔小品10幅共50图,精细、逼真、沉静、典雅前言:宋人院体画风是我国传统工笔画尤其是古典工笔花鸟画的巅峰,这一点是业内公认的,毋需置疑。
学工笔花鸟,不入宋元;就如学书法,不从晋唐走一遭一般;是难以取得大成就的。
多年来,无论是在自己的绘画创作或者是工笔教学中,我都一直反复的强调院体传统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绘制技巧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时候,是崇尚于宋元院体中所传达出的一种心境。
“格物致知”、“尽精微”、“静”、“润”、“文气”是我学习宋画的心得。
从2007年以来,我临习过的宋人范本大约有60来幅,有些作品甚至反复的临摹过四五次。
可以说,院体花鸟中的经典之作,我基本上都临摹过。
天津杨柳青画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也陆续的将我临古的作品出版了教学专著,接近20余本。
工笔画,逼真、好看。
但是,易匠,易俗。
若能沉下心来真正的去研习宋元数载,能淬其精华一二。
哪怕是画重彩,也不那么容易落俗。
打好传统根基,在前期来说,可能没有“创作”那么的博人眼球,但是,对画家后期的发展来说,就有着非常巨大的好处。
“厚积薄发”,是我个人所喜欢的发展方式。
对传统院体工笔的推广,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故而,我从多年来的临宋作品中,精心挑选了40张临本,每张作品还在原作的扫描电子图中截取了4张高清局部图,并对原作做简单概述,整理成文,供广大的院体工笔画爱好者赏析。
(李晓明) 李晓明《临宋雪树寒禽图》宋,李迪,《雪树寒禽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15.2厘米,横:52.8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
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
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
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
此画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高清局部图▼李晓明《临宋枇杷绣羽图》《枇杷山鸟图》是传为南宋林椿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26.9cm,横2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美图欣赏》(美术绘画)这夫妇俩画的荷花仕女,个个赛西施!
![《美图欣赏》(美术绘画)这夫妇俩画的荷花仕女,个个赛西施!](https://img.taocdn.com/s3/m/e0b43c0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a.png)
《美图欣赏》(美术绘画)这夫妇俩画的荷花仕女,个个赛西
施!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1950-)和王美芳(1949—)是一对画坛伉俪,看看他们夫妇画的这些荷花仕女图!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荷花仕女。
赵国经王美芳——2018年最高成交价作品
![赵国经王美芳——2018年最高成交价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60c5209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a.png)
赵国经王美芳——2018年最高成交价作品赵国经,1950年生于河北景县,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特殊贡献专家,连获三届天津鲁迅文艺奖。
王美芳,1949年生于北京,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工艺美院二级美术师、评为第二届天津市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五届全国文代会代表,连获三届天津市鲁迅文艺奖。
2018年拍卖作品赏析第一幅:侍女图尺寸:105×80cm(约7.6平尺)估价:60,317-60,317成交价:564,083单价:74,221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3-29拍卖公司:美国联邦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第二幅:诗在青山绿水间尺寸:68×68cm(约4.2平尺)估价:15,000-20,000成交价:69,000单价:16,428元/平尺创作年代:2009年拍卖日期:2018-12-01拍卖公司:广东保利拍卖有限公司第三幅:花季尺寸:118×83cm(约8.8平尺)估价:12,000-30,000成交价:37,030单价:4,207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12-30拍卖公司:昆明雅士得拍卖有限公司第四幅:读书图尺寸:69×35cm(约2.2平尺)估价:10,000-20,000成交价:11,500单价:5,227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9-14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第五幅:赏石图尺寸:69×35cm(约2.2平尺)估价:10,000-20,000成交价:11,500单价:5,227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9-14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第六幅:携琴图尺寸:69×35cm(约2.2平尺)估价:10,000-20,000成交价:11,500单价:5,227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9-14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第七幅:游园图尺寸:69×35cm(约2.2平尺)估价:10,000-20,000成交价:11,500单价:5,227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9-14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第八幅:山居图尺寸:68×68cm(约4.2平尺)估价:5,000-5,000成交价:5,750单价:1,369元/平尺创作年代:不详拍卖日期:2018-06-13拍卖公司:天津市同方国际拍卖行有限公司。
李晓明线描写生系列作品欣赏之九
![李晓明线描写生系列作品欣赏之九](https://img.taocdn.com/s3/m/3eb800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b.png)
李晓明线描写生系列作品欣赏之九编者按著名画家李晓明先生,在创作大写意花鸟作品之暇,画了大量线描写生作品,这些线描写生作品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线描元素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西方现代平面构成的创作理念。
其作品,即传统又当代,即写实又写意,和他的写意花鸟作品如出一辙,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线描绘画艺术语言。
李晓明的线描写生作品,除了积累创作素材之外,且独立成品,有着很高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今特系列介绍其作品,以飨读者。
┾┿ ╀╂╁李晓明,1959年出生,祖籍河北任丘,现居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众家评说李晓明的花鸟画邓平祥:细节,是靠感觉,细节的语言是通过感觉来的。
晓明作品的细节是他个人的,但整体是传统的章法,这也是突破传统的一种方式。
单看细部是来自生活、来自生命。
这是他花鸟画最大的特色。
实际上,细节的突破是最难的,但他是语汇的突破,而不是语言的突破。
因此更基础。
然而,审美有一个“文化法则”,是不能变的:一旦形成一种艺术,就都是程式的,一定是要程式化的;或公立的程式或私人自己的程式,前者就形成了“文化法则”。
如果他个人的程式,与传统的“文化法则”、与时代接上了头,二者成为有序的关系,那么他就会在当代花鸟画上做出大的事业。
这里又提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他的作品具有文人格调,但又有一种草莽和苦涩,是一种冲突,因此形成了一种张力。
文人画的这个门票,是很贵的。
但一旦进来,就失去了很多东西。
如齐白石,就是木匠出身,只是我们把他定为文人画。
笔墨是自然形成的,不要先有笔墨后找感觉。
希望李晓明保持自己的感觉。
写生中的李晓明先生李晓明线描写生作品之四十李晓明线描写生作品之四十局部图1李晓明线描写生作品之四十局部图2李晓明线描写生作品之四十局部图3陶永白:他的画我也是刚认识,简单谈几句。
他的作品特别粗狂有力,简单概括就是“雄强”,但很有灵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国经 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50年出生于河北景县。
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入天津艺术学院绘画系习国画专业,1976年毕业,分配至天津美术出版社,现任该社连环画编辑室主任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美协天津分会理事、天津十大画家之一、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一级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连环画 。
中国画《朦山腊月》(与王美芳合作)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彩色连环画《王贵与李香香》(与王美芳合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藏于中国美术馆;年画《烽火连三月》(与王美芳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 。
王美芳 (1949.2—)女,北京人。
擅长中国画。
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现为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高级画师,天津画院院外画家。
《蒙山腊月》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王贵与李香香》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做嫁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正月》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太阳、雪山和我》入选建党70周年美展,
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隔辈人》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赵赵国国经 、 、王美芳工王美芳工王美芳工笔笔笔人物人物人物画画李小明工李小明工笔笔笔画画欣赏+
画画家家简介
:
2、上官婉儿
4、天香
5、元春
6、一夜新雨
页码,9/24 7、夏
8、秋
9、抚琴
10、竹秀
页码,13/24
11、闲情
页码,14/24李晓明2002年工笔画
李晓明 安徽职业画家。
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专攻工笔花鸟画,
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协会员,《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艺术界》、《音体美报》等专业报刊曾有多幅作
品发表。
现为职业画家。
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专攻工笔花鸟画,
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协会员,《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艺术界》、《音体美报》等专业报刊曾有多幅作
品发表。
现为职业画家。
2、双星争辉
3、紫气东来
4、白荷
5、双清图
6、圣诞红
7、富贵有余
8、碧 玉
9、红荷
页码,24/24
10、清风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