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评价法考核】职位评价方法要素记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组织中各职位的工作性质的差异, 对各职位进行归类。
2.确定职位评价的薪酬要素
薪酬要素是一个组织中的多种不同的职位 中都存在的。组织愿意为之支付报酬的一 些具有可衡量性质的质量、特征、要求或 结构性因素。
(注):薪点方案中,薪酬要素非常关键,发挥着中心作 用,所以应慎重选取
确定薪酬要素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7.建立职位等级结构
将所有评估职位的评价点值计算出来后, 主要按照点数高低加以排序,就可以活的 根据相对价值将各职位进行排序,并划分 职位等级,也称为划岗归级。
至此,职位评价的工作得以完成。
案例:评估委员会打算建立一个包括责任、知识与技能、工作复杂性、工作 条件4个要素在内的总点数为1000的评估量表。评估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这4 个因素的权重为:责任(30%)、知识与技能(25%)、工作复杂性 (30%)、工作条件(15%)。那么责任这个因素的最高点数就是300分, 知识与技能的最高点数是250点、工作复杂性的最高点数是300点、工作条件 的最高点数是150点。假设知识与技能这个因素被划分成10级,那么它在各 个等级上的点数就是25、50、75、100、125、150、175、200、225、 250。各个等级上的点数可以像上面这样等距离的分布,也可以不等距离的 分布。评估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到底给每个等级赋予怎样的分值。 然后评估委员会根据总点数的幅度制定职位的级别。例如,总点数在0~100 之间,职位级别为一级;总点数在101~200之间,职位级别为二级等等。每 一个职位级别都对应着特定的薪酬水平。
要素记点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与非量化的职位评价方 法相比,计点法的评价更 为精确,评价结果更容易 被员工所接受
2。运用可比性的点数可 以对不相似的职位进行比 较
3.由于强调了以薪酬要素 为比较基础,并且各要素 权重有所差异,因此恩那 个反映组织独特的需要和 文化,强调组织认为有价 值的要素。
缺点
1. 方案的设计和应用好肥 时间长,它要求组织必须 首先进行详细的职位分析
2.对于薪酬要素的界定、 等级定义以及点数权重非 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直 观性,并且在多人参与时 可能会出现一件不一致的 现象,这都会增加运用计 点法的复杂性和难度
谢谢欣赏
要素记点法概念
要素记点法:首先选定职位的主要影响因 素,并采用一定的点数(分数)表示每个 元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 有职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 点数,在经过加权求和,得到各个职位的 总点数,最后再根据每个职位的总点数大 小进行职位排序,以完成职位评价过程。
(一)要素记点法的工作步骤 1.进行工作分类:
职位评价方法 --要素记点法
要素记点法的应用现状
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工作评估方法,世 界最著名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如HAY、 CRG(后与William Mercer合并)、 Watson Wyatt等,都在采用此法。在美国, 有60%-70%的公司采用这种方法。我国政 府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有企业中 大力提倡岗位技能工资制,与之相配套确 定岗位等级的方法——岗位测评,也是属 于要素记点法。
确定薪酬要素等级水平数量的同时,还需 要对每个等级水平进行界定。
界定各等级水平时应确定:(1)界定各等 级时运用容易理解的术语;(2)使用基本 职位的名称来规定等级的定义;(3)使人 们非常清楚如何将这些等级运用于各类职 位
4.确定各薪酬要素的相对价值
权重代表了不同的薪酬要素对于总体职位 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或者是所扮演角色的 重要性程度。 因此,确定各薪酬要素的相对价值就是把 总共100%的权数在各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从而确定每个薪酬要素确定 时体现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2 以组织的战略和价值观为基础 薪酬要素应当是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的。
2.3 利益相关者能够接受 在薪酬要素确定的过程中要求一方面确定
薪酬要素的科学性、公正性,另一方面要 求管理者做好薪酬管理的沟通工作
5.确定各要素及各要素不同等级的点值
(1)确定各报酬因素点数之和,即总点数;
(2)确定各薪酬要素的点值;
(3)确定各薪酬要素不同等级水平对应的 点值
6.评价待评职位
进行实际评估时,评价者考虑被评价职位 在每个既定的薪酬要素上处于哪一个等级, 根据这个等级所代表的点数确定被评价职 位在该薪酬要素的点数。将该被评价职位 的个薪酬要素上得到的点值数相加,即得 到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2.6 薪酬要素的数量确定 薪酬要素的数量应当便于管理,应当遵循
择优的原则
薪酬要素可细分为的二级要素
根据《职位技能制试行方案》将各类职位、 职位劳动对职工的要求和影响归纳为技能、 责任、强度、工作条件4项基本薪酬要素。
1.受教育程度。 2.实践经验 3.实际工作能力
1.经济责任; 2.指导责任。
2.4 薪酬要素必须具有高度的可界定性和可衡量性 即该薪酬要素必须能使进行评价的人能够一致性
地得到类似的结果。
2.5 薪酬要素之间不能出现交叉和重叠
交叉和重叠会使薪酬要素被重复计算,出现歧视 问题。但是交叉和重叠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 须尽量通过薪酬要素权重的设计来使这样情况的 发生控制在最小程度。
1.体力、脑力劳动紧张程度; 2.疲劳程度; 3.劳动姿势; 4.工时利用率。
1.危险程度; 2.危害程度; 3.生理、心理损害程度。
3. 确定薪酬要素的等级数量并界定各等级水平 职位的薪酬要素确定后,就需要确定每个 要素的等级数量,并清晰界定各等级的水 平。
确定薪酬要素等级数量的基本原则:等级 数量应当能够反映出内部所有被评价职位 在该薪酬要素上的差异。因此,差异程度 越大,则薪酬要素的等级量就越大,反之 则相对较少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