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图照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图照片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

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

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

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
姿态,以表示凶猛。

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

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
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

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图照片
20081203_3e0f62c07bf70801cb34sVpq0icAb1Oi.jpg (21.47 KB)
下载次数:0
2011-8-10 12:41
收藏分享评分
那一夜,我强迫了她---邮票收藏拍卖尽在雅趣在线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朋友
.share_zone { padding: 5px 0; }
.share_qzone, .share_tweibo, .share_pe ngyou { padding: 5px 10px 5px 25px; }
.share_qzone { background:
url(/static/image/common/qzone.gif) no-repeat 0 50%; }
.share_tweibo { background:
url(/static/image/common/weibo.png) no-repeat 0 50%; }
.share_pengyou { background:
url(/static/image/common/pengyou.png) no-repeat 0 50%; }
脂玉山庄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脂玉山庄当前离线
UID
11
帖子
66
精华
2
积分
243
威望
30
金钱
贡献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2 小时
注册时间2008-2-19 最后登录2011-8-17 中级会员
UID
11
帖子
66
精华
2
积分
243
30
金钱
47
贡献
注册时间
2008-2-19
7#
发表于2011-8-10 12:49 | 只看该作者踩窝窝送礼物问候Ta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

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谷期。

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

南北朝时期的玉龙,龙身细长,一般刻有细麟纹;头部呈方形,棍棒形长龙角,叶形耳;小腿细长,琢勾一二条阴刻线,突出表现龙的筋骨;龙爪宽厚,龙指尖利;龙尾呈虎
尾形;龙眼往往运用重叠的阴刻线纹表现。

隋、唐两个封建王朝的建立,最终结束了近四百多年的战乱,国家从统一走向强盛,玉雕工艺也随之再次兴起。

隋、唐玉器在继承前代玉雕工艺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写实性,力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艺术描绘。

这时的玉雕品种中,实用器占很大比重,随着对外文化和贸易的交流,佛教日渐兴盛,玉雕工艺在造型和技法上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隋代玉龙出土较少,隋龙应以河北赵州桥石龙为典型。

其特征是嘴很大,嘴角开到眼角以外,以双勾阴线勾勒眼睛,眼球突出,腿部粗壮、脚掌厚、爪尖。

唐代的玉龙龙身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体形粗牡,圆润丰满,身上无纹,腹部似蛇腹,用一节节纹线表示身躯,背部琢雕出脊;一种身躯细长,从上到下龙身饰斜方格麟纹。

龙角有单岔鹿形角,花叶型角两种。

头部下额处雕有龙须。

龙嘴大张向上翘,如梳子背状。

龙的大腿肌肉粗壮丰满,小腿细瘦,呈跪卧状,小腿与大腿之间成九十度弯曲,关节处雕琢成片腿毛。

呈飘佛状。

龙尾部似蛇的秃尾,唐代玉龙常伴以火珠或云纹,火珠光焰雕琢短小,同时并发出五至七个火舌。

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的发达时期,这时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雕市场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贩卖玉器的店铺,朝廷
也选一些民间高水准的琢玉工场作为皇家"玉院",由宫廷指定其制作一些玉器。

宋朝以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着玉龙的表现题材和造型。

宋代玉龙的龙身较唐龙短小,大多素身,两侧勾勒阴刻轮廓线;龙嘴较唐龙小,下唇上卷;腿部细长弯曲,腿毛短而稀疏;龙爪肥厚,制作随意潦草。

宋代以后的火焰细长向一侧飘拂呈珊瑚枝状。

唐、宋时的玉龙姿态优美,富于变化,其特征是注意使用陪衬纹饰点缀主题玉龙,使玉龙活跃在特定的环境中,如龙凤成双成对在花丛中起舞,在祥云中腾跃行走,踏波戏珠,出海升天等等。

还有独龙在花丛中游戏的题材。

这些构思反映了当时人们赋予龙纹的一种现实主义的新的审美意识,变凶猛威武的神龙为出神入化的祥瑞之兽,使人们对龙的欣赏多于对龙的恐怖。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元代时期的玉雕沿着宋代开拓的世俗化,装饰化方向发展,雕技有出新之处,作品风格独特。

元代玉龙大体模仿唐代玉龙,但身躯比唐细长,婉蜒游动,显得威武而有生气;角琢雕为勾角或单岔鹿形角;张口、嘴角在眼角前,有的带火焰纹肉嗜;眼睛细长,如丹凤眼,紧贴在粗眉下,眉骨突起,显得很有神气;另外,嘴、鼻、眼占头部的三分一。

元代玉龙头型细长,发毛长长地飘拂在
脑后,有的为一绺;有的分成两股,飘拂在龙头部的左右两边或上下。

此时玉龙尾多自后腿下穿过,尾尖上翘;元早期为秃尾,后期出现带五至七个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壮而长,关节处有细长腿毛向后飘拂;龙掌厚实,龙爪锋利以三爪为多,爪部多团成球状;小腿上有表示筋骨毕露的短小阴刻线纹,这一特征为元代龙及其它兽纹的共同之处。

另外,元代玉龙在脖颈部,大腿与身躯连接处都留有深雕的痕迹,体现了元代玉雕技艺粗犷有力的风格。

明代玉雕工艺较前代进一步发展,作品精细规整,镂空雕刻更加复杂细致,出现了"三层透雕法"、并继承了宋、元开创的"花下压花"技艺;元代使用的多向打孔的管钻镂空法,在明代时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最典型的是透雕玉龙游于众多花叶之间。

工艺复杂,手法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玉龙的头部线条刻划很深,鼻子上翘,在装饰如意云头后,鼻孔出现上卷的胡须;龙头多呈四分之上的侧面,均刻双目;双目为小圈点眼,依龙头上下排列,或斜排列。

玉龙的发型随时间推移而演变:早期向后飘拂,中期向上冲,后期为前冲。

龙尾分若唐龙式的秃尾和本朝典型的卷云式长须尾两种,明代龙腿较长,小胫细瘦,并布满了密集短小的直线,排列整齐。

龙爪有三、四、五爪。

但以四、五爪龙居多,呈风车球状,为明特有。

龙腿关节处毛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如刻小云头。

云头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线等。

中国玉器的发展,到清代进入颠峰时期。

这时,以宫廷玉器为代表的清代玉雕,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加工技术之高,装饰之华美,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清代的玉龙,头部发毛丛生,根根竖起,呈披头散发状,没有什么规律;头型较明代略短,双目的眼形及排列如明代,以上下排列为多;龙眼多为虾米眼,比明代更为突出;清代的龙眉,腮部以锯齿状线纹处理(明嘉万时期出现,清代盛行);龙身躯短粗,雕琢笨拙;腿尾多为锯齿状,有的雕为一绺;龙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龙爪是一爪在后四爪在前,雕琢不如明代的有力;尾部延用明代,但较明式龙尾宽大。

此时还盛行仿古玉雕,由于过于讲究精工与规矩,造型与纹饰都显呆板。

20081203_01b1cefb277785791ef8rk5zial446F9.jpg (40.21 KB)
下载次数:0
2011-8-10 1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