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发展及意义的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哲学发展及其意义的浅谈

[摘要]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也是西方文化的开端。它从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发源,被后来普遍认为经历了自然哲学时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这三个阶段。古希腊哲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特点;意义

古希腊作为西方哲学和文明的发源地,一般认为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自然哲学时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各个阶段的哲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被哲学界普遍称为“自然哲学”,其中的“自然”,其希腊语是“physis”,指事物变化的本性,其英语是“nature”,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来面目、原初的机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在地中海沿岸存在许多希腊城邦,这些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城邦长期处于自然的农牧业经济状态,文化发展比较迟缓落后。在政治上,有些城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奴隶制民主制,制定了民主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有些城邦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奴隶主贵族专制阶段。因此,当时希腊的各种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在各城邦内部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外,还有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主民主派以及民主派内部的不同派别之

间的矛盾斗争。希腊哲学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

随着古希腊哲学逐渐脱离神话,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产生了独特的性质。首先,哲学对整个世界的最终的解释是凌驾于感性之上的。其次,纯粹的哲学本身它一定是要脱离现实的。它要和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生活,特别是政治民主本身区别开来。哲学给自己确立了最终目的,就是“一”。就是最高的存在,唯一的存在,揭示最普遍的道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哲学时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三个阶段。

1、自然哲学时期

于公元前六世纪,在东方伊奥尼亚地区部分哲学家指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开始探究我们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个世界是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终又回归到什么东西上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赫拉克利特不但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万物永远是流动的,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相互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逻各斯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引入哲学,用以说明万物变化的规律性。随后,逻各斯的含意不断发展,成为“逻各斯学说”[2]。逻各斯学说对犹太教哲学及基督教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3]。

同时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斗争正是变化的本质。我们在生活的世界中看到的对立面的冲突不是一个灾难,而是所有事

物永恒的处境。他认为:“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所有的事物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产生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东西造成最美的和谐。”甚至死亡也不是一个灾难,因为“在死后有着他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在等着他们”。[4]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物质结构学说的先导。列宁将他当作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原子论者(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自己是自身产生、存在和消亡的原因,“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而“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5]

2、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

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过几次民主改革的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智者学派也就是在此时出现了。公元前五世纪至前四世纪活跃在古希腊各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作家——智者们,他们对当时的古希腊社会产生了及其巨大影响。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其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被后来的哲学家认定是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他的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智者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智者的思想在政治上虽然起过进步作用,但却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

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反对智者学派的,在他看来客观真理是普遍存在的。苏格拉底绝对不赞同用填鸭式的方法教育青

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世间万物的变迁也永无止境。“爱”和“恨”的合力和斥力被赋予道德和审美价值,被冠以道德和审美情感的名称。[6]

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我们感觉到的具体事物,不是绝对,而只是相对的。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柏拉图的哲学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列宁将他作为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路线相对立。

德谟克利特呗认为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他指出:“犯错误的原因,更多的是对正义的无知。学校教育能改变人的天性”。他认为教育需要三种东西:“天赋、训练、时间”。由于训练而成为好人的,较之靠天赋成为好人的为多。他说:“教育是青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征途中的助手;是幸运儿的装饰;是受难者的庇护所。在家里,教育使你愉悦;出门在外,教育又能使你免受困窘。无论是在故土还是他乡,教育日夜都陪伴着我们。”[7]柏拉图在后期的文章中对其前期的思想作了部分修改,他认识到理念的范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这一看法有较多的辩证法思想。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批评了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在《范畴篇》中,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这时候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