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键角等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
能够用VSEPR理论解释并推测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分子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分子的电子式理解VSEPR理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立体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用VSEPR理论解释并推测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
难点:能够用VSEPR理论解释并推测简单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分子的立体结构”。
键角是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主要因素之一,请大家展示制作的分子模型并描述这些分子的立体结构。
学生活动:展示模型
归纳:请大家归纳原子数目与分子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探究问题:同样三原子分子CO
2和H
2
O、四原子分子NH
3
和CH
2
O,为什么它们的空
间结构不同?
讨论交流一:写出H、C、N、O等原子的电子式:
讨论交流二:填充下表,比较中心原子C、O、N的8个电子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三:电子之间互相排斥,分子要稳定存在必然斥力要最小。
那么你能否
解释CO
2和H
2
O的立体结构差异?PCl
3
和BF
3
呢?
获得新知:科学家们根据分子中价电子对互相排斥的原理,发展了VSEPR模型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讲述:VSEPR模型的要点
学生归纳:
知识反馈: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小结:能够把键角和分子的立体结构联系起来,并且能用VSEPR理论推测简单的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作业: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