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摘要:数字测图是依据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发展手段之下所酝酿出来的一种测土击杀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沉默,由于数控绘图仪的发展,同时又有高速度的计算工具,使得数字测图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很快形成了一种从图上采集数据而进行制度绘图的系统,在1964年是第一次数字绘图仪出现了绘出的地图,这极大的推动了数字地图的发展。

本文介绍数字测图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关键词:数字测图;发展展望;发展现状一、相关概念的介绍1.1数字测量数字测量是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为核心的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等多种采集数据的工具,再利用,外接设备等多种方式,对现实当中的一些地图,以数字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当中,再利用计算机工具成图,绘图,管理。

而当前,数字测量技术被应用于更多的地方,可以说范围之广,包括有野外的采集工作,绘图的编辑工作,高程模型的处理工作,d级处理的管理工作,工程价格的计算工作,图幅的管理工作。

1.2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进行这一形式的组合,通过组合的方式,设置出相关的比例尺,对区域图进行随意的输出,这样的输出方式能够做到对地图的任意修改,极大的缩短每幅地图的冲突事件,这一绘图技术非常方便的应用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多种信息源的信息整合。

在专业化的表达方面,可利用数字地图记录信息派生的新生数据,比如说地图上的等高线,地貌形态等一些专业化的图像表达方式。

二、数字测图的发展阶段2.1内外业独立作业阶段内外业独立作业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呈现出初步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当时的发展是限制一些数字测量仪器,比如说全站仪的普及程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数字测图主要采取的是内外业独立作业的模式。

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先利用全站仪对实际地形图进行数据的采取,然后再利用电子表格的方式,对采取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配合人工绘图的草图来记录点后,点与点之间的相关位置,之后,再将相关的数量关系输入到电子计算机中,六计算机和人工编辑的方式生成图像文件。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探讨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探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测图技术成为了测绘领域的焦点之一。

数字化测图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从而生成数字地图的一种测绘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和效率,而且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

最初,由于计算机硬件的限制和计算能力不足,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数字化测图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一方面,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字化测图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和管理,为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数字化测图技术可以准确绘制地图,在建筑规划和交通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数字化测图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数字化测图技术也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航空航天为例,数字化测图技术可以高效地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图,提供精确的地形信息,为飞行员的导航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农业领域,数字化测图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土壤质量、水分状况等信息,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安排种植行动。

此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监测和管理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精确度和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例如,地球观测卫星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数据来源和精度,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大大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数字测图发展现状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现状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测图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已经和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字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广泛的应用各个地方它包括野外采集、绘制编辑、高程模型、地籍处理、工程计算、图幅管理数字化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

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

它易于修改,可极大的缩短成图时间;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

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

目前许多测绘部门已经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作为反映测绘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测图技术将逐步取代人工模拟测图,成为地形测图的主流。

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测绘行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使测量的成果不仅有绘在纸上的地形图还有方便传输。

数字化地图可以非常方便的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也可以对数字地图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制输出。

它易于修改可极大的缩短成图时间,也可以很方便的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生成新的图种。

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如地图上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但非专业人员很难看懂,利用数字地图的等高线和高程点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直观立体的表示地貌形态,这是普通地形图不可达到的表现效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成效显着。

由于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国际研究成功的数字化测绘系统不适合我国国情,难以推广应用,只有依靠自己研究开发。

1987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完成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系统的软件开发,并通过技术鉴定,1990年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之一,在80多个城市及工程测量单位推广应用,同时又有十几个大专院校、仪器公司和工程测量单位,先后开发和研制出多个类似的数字测图系统软件。

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趋势

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国内数字测图系统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数字测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标签:数字化测图技术发展Microstation全野外数字测图,也称大比例数字测图或数字地形测图。

它是随着全站仪(电子速测仪+电子记录器,简称全站仪)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测图方法。

全野外数字测图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管理的测绘系统(见图1)。

传统作业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部分测绘院校、科研机构及生产单位相继开展了数字测图的研究工作。

90年中期,国产的数字测图软件问世并投入生产使用,掀开了数字测图的新篇章。

纵观国内数字测图技术,其发展经过3个阶段。

第一,野外测记坐标,室内成图。

全站仪的出现,使数字测图成为现实。

可由电子手簿存储坐标,同时配画标注点号的人工草图,到室内将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参照人工草图编辑图形文件,经人机交互编辑修改,最终生成数字图,由绘图仪绘制地形图。

这虽是数字测图的初级阶段,但使我们看到了数字地形测图的美好前景。

第二,电子平板。

便携式计算机的出现,使数字测图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它直接输入全站仪采集的数据,配合测图软件,现场绘制地形草图,室内编辑并由绘图仪绘制地形图。

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上出现有:“南方CASS内外业一体化成图系统”、“武汉瑞得RDMS数字测图系统”、“清华三维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广州开思SCS 成图系统”等测图软件。

最具代表性的软件是EPSW,它的软件设计思路新颖,操作界面简单,测量速度快,图形文件可以向DWG格式转换,可供设计人员在AutoCAD平台上作业,且后期可处理数据入库。

其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但便携式计算机的野外性能差、价格昂贵,造成生产成本加大。

且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的更新,单色显示器被真彩显示器替代,野外作业视图能力显著下降。

此时,电子平板的采集数据设备向掌上型计算机转换,现在的测绘市场有众多用户采用这种测量模式。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与改进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与改进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与改进摘要:随着科技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测绘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在方法上要求变得更高。

在本案,笔者阐述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主流方法及常用仪器,并分析了两种主要的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以及比较了其优缺点,基于对这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改进手段和措施。

关键字: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改进措施在计算机应用计算的推动下,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已经实现了向数字成图的转变,大比例尺地图测图也顺利地摆脱了传统的测图形式而成功地向数字化测图时代的转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包括两种主要的测图方法:全站仪配草图法、电子平板法,但是其软硬件方面均存在不足。

在本案,笔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主流方法及常用仪器(一)主要方法现阶段,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的主要方法包测图方法:全站仪配草图法、电子平板法。

(二)常用仪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中涉及到的仪器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字化仪外接输入和输出设备、全站仪、数字摄影测量仪、gps-rtk 接收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就是依靠上述仪器对地形的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加工处理→绘制成图→输出→管理。

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一)电子平板法电子平板法采用安装着测图软件的便携式计算机与全站仪相结合收集和分析外业数据。

在本案,笔者选取了能兼容autocad的广州开思软件为例。

1. 电子平板法的具体操作设定一个控制点,全站仪以此为站对控制点周边通视的地物特征以及地形进行采集作业,可以借助红外传输或者电缆将采集点的坐标传入电子平板然后在广州开思软件中展绘:独立地物——可以通过编码输入,实现地物符号的展绘;线状地物——借助pline线点到点连接同一地物的坐标点,并用符号代替其属性;面状地物——根据实地勘察,将拐角点的坐标连接起来。

2. 电子平板法的优点(1)在对复杂性高的地物环境进行数字化测图时,电子平板法是其最佳的选择。

数字测图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数字测图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数字测图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第 0 章2009 年国家测绘局评选出了, 50 年来十大测绘科技事件。

一项项的伟大的测绘成就见证着一代又一代老一辈测绘人的艰辛努力。

50 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测绘人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行业建设理念融入到测绘设备的革新和测绘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在测绘行业已经实现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软件来完成测图任务的新技术即数字化测图。

第 1 章追溯到科学的历史,人们把已有的知识系统分门别类,逐次分层: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也一步一步逐次深入划分。

作为工程与技术科学一份子的测绘科学伴随着施工建筑,道路桥梁,土木工程等对测量的需求逐渐产生,并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历史的经验可以看出科学只有得到详细的划分,逐渐深入研究才能够能得到完善发展。

而今数字化测图已经成为测绘科学的中坚力量,全站仪数字测图, GPS 测图,数字摄影测图,遥感影像测图得到广泛应用并一步一步发挥其主导作用。

第 2 章这里就从全站仪数字测图, GPS 测图,数字摄影测图,遥感影像测图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数字化测图的发个展。

第 2.1 节全站仪数字测图,就是利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获取兴趣区范围内兴趣点的地理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由数字成图软件将所得到的数字地理信息及相互关系表达出来。

其常见的外业的工作方式是:携带一台全站仪、一个三脚架、两根标杆、两个棱镜,一卷钢尺,还可以加一个电子手簿或装有测量软件的便携式计算机,测量的计算工作全部由全站仪或计算机完成,然后再由测量人员编辑图形、加注属性。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测图的效率、减轻了外野测图工作强度,但由于这种测量方式需要的测量人员 4 个,测量携带仪器及辅助设备过多,严重的影响效率,测图成本不能够得到有效缩减。

因此对测量仪器的改进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没有这样一种方案使得测量的工作有2 个人,甚至 1 个人单独完成?要减少测量人员,缩减测图成本必须要简化。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建 筑 工 程
3数据传输与处理。用专用电缆将 电子手簿 与计算 . 轻工作强度 , 提高作业效率 。 3数字地 图的信息化 。随着科技 的进 步 , 息时代 . 信 的到来 , 地图作 为信息载体的作用 日益重要 。而数字地 图为与空 间有关 的信 息系统提供 了基础数据 , 能够用 电 子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管理和处理 , 使更 多的用户共享地 图数据资源 。因此 , 数字地图的信 息化将是测量工作者
分情况下采集数据 时要及时绘制现状图。 3对下面超前上面一排进行 回采 。 . 处理方法 : 首先对下面溜子刮板进行加密改造 。用 05 . m接一 个刮板 代替 l m接一个刮板 。通过计算 每隔 8 lm, 密 8 lm, -O 加 - O 不但能 正常开启 溜子 , 还可 以避免


大 比例 尺数 字 测 图的 作 业 过 程 和特 点
1 . 和测 图准备 。收集 高级控制点成果资料 , 资料 将 其按照代码及三维坐标 ( Y, 或其他成果形式录入 x, H) 电子手薄 。 了便于野外观测 , 为 在野外数据采集前 , 通常 要对测 区进行 “ 作业 区” 划分 , 一般 以沟渠 、 道路等 明显 现状地物为界将测区划 分为若 干个 作业 区 , 并要有一定
矸石受惯性 和重力作用 只能往下滚落 而不威胁平巷 机
尾 和 下 面 机 头 大棚 。 五 、 束 语 结
落的矸石压平巷溜子尾和下面机 头大棚 老塘侧 支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
样对平 巷收溜尾 和下面拉机头 、 回柱很不利 。 原 因分析 : 一是 上面出煤在前面 , 而且 多 , 平巷溜子
将下 面超前上面两排进 行 回采 , 效果一样 好 , 而且 由于上 、 面两机头平行间距拉大 , 下 下面出煤更顺利 。 总 之, 我们通过 多次 反复现场试验 , 为对拉工作 面最佳 认 回采步距是始终保持下 面超前上面 12排距离。 -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之读书报告姓名:吴勤伟学号: 2010081601专业: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通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学习,使我对数字化测绘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量技术。

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量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相应进一步延伸,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下面我来简单地介绍下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其相关应用,以及展望。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经过3O年的努力,测绘科技进步取得巨大成就,已建立了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等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我国测绘科技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

它标志着我国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八五”期间,利用高新技术,按数字化方向对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进行综合改造,研究设计了我国数字化测绘产业的技术结构模式、产品模式,并建立了七个数字化测绘生产示范基地,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见雏形。

1.1 GPS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GPS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

GPS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GPS作为一项引起传统测绘观念重大变革的技术,已经成为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潜力的全能型技术。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展示。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林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并且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地图为基础,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结合,实现地理数据的管理、分析、展示和决策支持。

借助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收集和处理空间数据,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全面、精确的地理信息支持。

其次,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土地规划提供了更科学、更高效的手段。

传统的土地规划通常依赖于人工的勘测和测量,效率较低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通过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实现土地资源的快速调查和评估,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还能够在土地规划中进行景观模拟、环境评估等工作,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全方位的决策支持。

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通过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森林资源的快速、准确调查。

通过对森林的树种、密度、年龄等信息进行测绘和分析,林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制定林业管理和保护计划。

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林木生长状况的监测,提供林业管理者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也对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卫星等手段对环境进行快速、全面的调查,帮助环保部门定位污染源、监测环境变化,提供环境修复和保护方案。

例如,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海藻覆盖程度、沉积物的分布等信息,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支持。

除了以上应用领域,数字化测绘技术还能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

数字测图发展与展望一、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过程数字测图首先是由机助地图制图开始的。

机助地图制图技术酝酿于20世纪50年代。

1950年第一台能显示简单图形的图形显示器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旋风1号计算机的附件问世。

50年代末,数控绘图仪首先在美国出现,于此同时出现了第二、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从而促进了机助制图的研究和发展,很快就形成了一种“从图上采集数据进行自动制图”的系统。

1964年第一次在数控绘图仪上绘出了地图。

1965-1970年第一批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开始运行,用模拟手工制图的方法绘制了一些地图产品。

1970一1980年,在新技术条件下,对机助制图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如地图图形的数字表示和数学描述、地图资料的数字化和数据处理方法、地图数据库、制图综合和图形输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国家建立了硬软件结合的交互式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进一步推动了地理信息的发展。

80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各种类型的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继建立起来,计算机地图制图,尤其是机助专题地图制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自动制图主要包括数字化仪、扫描仪、计算机及显示系统四个部分,数字化仪数字化成图成为主要的自动成图方法。

20世纪50年代末,航空摄影测量都是使用立体测图仪及机械连动坐标绘图仪,采用模拟法测图原理,利用航测像对测绘出线划地形图。

到60年代就有了解析测图仪,它是由精密立体坐标仪、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绘图仪3个主要部分组成,将模拟测图创新为解析测图,其成果依然是图解地形图。

威特(Wild)公司生成的BC2、BC3,OPton公司生产的P3等解析测图仪,我国也研制和生产了解析测图仪。

后来在解析测图仪直接量测并自动解算测图点坐标的基础上,再键人相关信息,经过人机交互的编辑工作,由计算机处理,便可生成数字地形图。

为了满足数字测图的需要,我国在生产、使用解析测图仪的同时,对原有模拟立体测图仪和立体坐标量测仪,逐渐地改装成数字测图仪。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王丹【提要】随着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从技术手段和产品形式及其应用上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着重介绍全站仪数字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基于GPS的地形测图等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关键词】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数字制图空间基础信息获取【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echnologies of remote sen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survey has an enormous changes in technical methods, product styles an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concerning total-station mapping,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and the GPS-based topographic techniques.【Key words】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survey, digital mapping, geo-spatial data acquisition1 引言测绘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和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测绘已实现向现代测绘的转变。

数字测图的发展趋势

数字测图的发展趋势

数字测图的发展趋势1.数字测图的产生传统的地形测量是用仪器在野外测量角度、距离、高差,作记录(称外业),在室内作计算、处理,绘制地形图(称内业)等。

由于地形测量的主要成果——地形图是由测绘人员利用分度器、比例尺等工具模拟测量数据,按图式符号展绘到白纸(绘图纸或聚酯簿膜)上,所以又俗称白纸测图或模拟法测图。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测距仪、全站仪、陀螺仪等光电结合型的测绘仪器,传统的测绘方法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

在智能型全站仪中采用了光、电、磁、机的最新科学成果,具有了测距、测角功能。

国际上先进的全站仪均以存储卡、内部存储器或电子手薄的方式记录数据,具有双路传输的通讯功能,可以与外部计算机或电子手簿进行数据的相互传递,也可以依靠外部计算机或电子手簿的指令进行测量工作。

以全站仪为代表的智能化、数字化仪器是测量仪器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有了全站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大力支持,就可以建立三维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的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将传统的手薄记录、手工录入、繁琐计算等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角有计算机处理,在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效益提高了,速度加快了,精度也得到了保证和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测量仪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广泛应用,以及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渗透,促进了地形测绘的自动化,并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全面革新的最积极、最有活力的因素和最可靠的技术保障,地形测量从白纸测图变革为数字测图,测量的成果不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更重要的是提交可供传输、处理、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即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数字地形图,这将成为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2.测量方法与手段的发展在测量仪器发展的同时,测量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摘要:目前,出现了各种现代化的测绘技术系统,其中包括了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RS)的技术的使用。

随着这些技术快速的更新换代,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在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革新。

为推进测量技术的有效使用,本文将针对以GIS、GPS以及RS为基础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给予分析。

关键词:地形测量新技术;大比例尺;测绘技术系统;测绘技术的发展是经历过很长时间的。

传统的测绘技术需要人工测量,会耗费极大的人力与财力,而且其测量结果不够精准。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3s技术在测绘中使用普遍,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分析的一体化,提高测绘速度。

其实现了传统测绘向现代测绘的完美变身。

现代测绘可以根据其服务对象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测绘工程建设服务中对目标形态及目标的工程测量,将根据3s技术分析出的不同结果,对工程实施方案做出及时且准确的调整;第二部分:对区域、城市、国家以及全球进行测绘,具体了各城市、国家间的领土划分,减少其争端;第三部分:测绘技术的使用有力推进了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数据采集、分析的一体化为其研究节省了人力、物力。

1、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前景传统的地形图大多是指线划图,在现代测绘中可以指线划图,但也可以用另一种方便且简单的影像图。

影像图不仅可以直观的表现地形,而且可以将对地形所采集的数据极其分析表现出来,表达效果一目了然。

因此,电子地形图取代模拟地形图终将成为趋势。

1.1GPS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目前,全球定位系统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使用,它可以准确的定位运载工具的具体位置,为各地间的交流减少了阻碍。

由于其使用简单方便,在地形测量技术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1)GPS数字测图技术。

GPS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准确的定位,那么就可以将GPS直接配置在相应的软件中用于测图,这个技术在未来是一件可以具体实施且逐渐完善的。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其应用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其应用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数字化测图是伴随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智能化测绘仪器广泛使用而兴起的一种现代化测绘技术。

本文介绍了数字测图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实践中的应用及体会,并提出其与传统测绘方法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用1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现状和意义1.1 数字化测图发展概述传统的白纸测图方法,利用仪器在野外测量角度、距离、高差,并作记录,再由测绘人员模拟测量数据,按图式符号手工展绘到白纸上。

这种测图方法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精度不高,用图不便,而且成图周期长、现势性差。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它是我国各种大比例尺测图的最主要的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80年代开始相继产生了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为全站仪)、电子数据终端(即电子手簿),逐步组成了野外测量数据采集系统。

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发展,也逐步组成了内业机助制图系统。

这样,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形成厂一套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大比例尺测量与制图系统。

利用这种系统进行测图,就称为大比例尺地面数字化测图或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它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的方法。

1.2 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数字化测图,就是应用计算机及其控制下的一套输入输出设备代替手工测图。

其设备除了野外采集数据设备外,还有计算机、绘图仪和联机编辑装置等,统称为硬件。

为了实现计算机对整个测图系统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完成各项测图任务的计算和处理,必须把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和步骤,用计算机能接受的语言或指令表示出采,这就是程序。

由于测图任务很复杂,所以这些程序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统称为软件。

有了这些硬件和软件,只要给出需要加上的制图数据,以及必要的制图参数,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图仪得到所需要的地图。

1.3 大比例数字化测图的意义大比例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它具有如下的意义。

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测绘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将地理空间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数据,实现了对地球表面的高精度测量和三维建模。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需要从传统测绘技术的基础开始。

传统测绘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绘图,存在测量误差大、效率低、数据不统一等问题。

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使得测绘工作更加精确、高效和自动化。

这一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有限元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地图的生成提供了可能,这也标志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初步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广域范围内的应用不断扩展。

例如,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使得地表地貌的测量更加准确,为城市规划、水利工程、交通规划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数字地图的生成和应用在交通导航、教育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测绘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信息的准确掌握和分析。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城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字化测绘和分类,可以帮助农业部门合理规划农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土地出让、征地拆迁等活动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浪费。

当然,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各国政府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测绘标准和规范,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数字测绘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数字测绘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数字测绘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测绘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测绘方法,正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

本文将分析数字测绘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应用前景,并展望数字测绘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数字测绘的发展历程数字测绘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表达的测绘方法,与传统地形测绘相比,数字测绘具有数据获取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和激光雷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测绘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完善。

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GPS系统是一种全球性的定位和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准确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坐标。

在数字测绘中,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工程建设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生成高精度的地图和模型。

2. 卫星遥感的发展卫星遥感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覆盖、地形高程、水文分布等一系列地球信息,为数字测绘提供了全面、精确的数据支持。

3. 激光雷达技术的突破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发射器向地面发送激光脉冲,通过接收地面反射的激光信号来获取地面信息的测量方法。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快速获取地形数据,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导航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二、数字测绘的应用前景数字测绘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测绘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分析数字测绘在城市规划、智慧交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1. 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布局和调整的过程,而数字测绘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精确的地理数据和三维模型,有助于规划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

通过数字测绘,可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认知,并对城市发展进行可视化和模拟,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 智慧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智慧交通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一种交通管理方式。

数字测图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数字测图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数字测图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分析工程测量技术在设计,施工等多环节的应用日趋多样,随着施工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对于测量专业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

测图技术是工程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测量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测图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业离不开测图技术,任何行业所需的地形图、专题地图都需要利用测图技术。

同时,由于科技发展,各行业对测图的效率,经济性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成图的速度。

数字测图相对于传统测图有着显著的时代优势:成图精度高,速度快,成果形式多样,便于后期开发利用等。

目前生產多用为全站仪(RTK)数据采集数字测图,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充分应用,但是该方法还是传统的点数据采集。

点数据采集的速度是有限的,现今测绘科技已经有很多技术支持面状数据采集,如三维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等,这样的技术,更应该为数字测图服务。

文章结合测绘科技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方向。

标签:工程测量;数字测图;摄影测量见图2。

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DOM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制作周期短。

它可作为背景控制信息,评价其它数据的精度、现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从中提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为防灾治害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工程建筑的主要参考模型。

对于该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传统的方式为等高线表示,现多用三维立体表示。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提取测区数字高程模型,并且与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叠加,形成与实际成比例的立体模型,可直观表示测区,见图3。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缩写DRG)是纸质地图的栅格数字化产品。

每幅图经扫描、集合纠正、图幅处理与数据的压缩处理,形成在内容、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与展望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与展望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与展望崔书珍;李建;冯大福【摘要】通过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发展的回顾,了解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发展历程;对全站仪技术、网络RTK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134-137)【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全站仪;网络RTK;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数字摄影测量【作者】崔书珍;李建;冯大福【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30007;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30007;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1.5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以及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 RTK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等先进测量仪器的出现和技术的研究应用,促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向高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数字化方向发展。

2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发展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往是采用图解法测图的。

图解法测图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上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合的要求将其绘制在白纸和聚酯薄膜上。

由于测图过程中,展点、绘图、及图纸伸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测图精度较低,而且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变更、修改不方便等因素,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经济建设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发展、成图软件的技术成熟,使得数字测图应运而生。

与图解法测图不同,数字测图是将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集合形态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的方法。

数字测图首先是由机助地图制图开始的,机助地图制图技术酝酿于20世纪50年代。

50年代末,数控绘图仪及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机助制图的研究和发展。

1964年,数控绘图仪绘图成功。

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初自动制图主要包括数字化仪、扫描仪、计算机及显示系统四部分,用数字化仪进行原图数字化成图成为主要的自动成图方法[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作者:文衍宁
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刊名:
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8,(10)
被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赖百炼.Lai Bailian我国煤炭航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中国煤炭地质2008,20(11)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作为我国煤炭航测技术的主要单位,承担着95%以上的煤炭矿区航测成图任务,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集航空摄影、遥感地质、地图制印、地下管线探测、地理信息技术等全面发展的空间信息产业集团.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煤炭航测技术走过了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测网,最后发展到今天的全数字测图的历程.目前煤航已拥有和掌握了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SAR(合成孔径雷达)成图技术、LIDAR(机载激光扫描)技术等空间数据采集最新技术.
2.会议论文常青.马超浅谈野外数字测图2009
数字化测图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它广泛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和环境保护工程等部门.数字化测图作为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技术,与模拟测图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前景,是测绘发展的技术前言。

它是反映测绘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测图技术将逐步取代人工模拟测图,极大的促进了测绘行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使测量的成果不仅有绘在纸上的地形图,还有方便传输、处理、基础信息共享,即数字地图。

本人从事测绘工作多年,下面就数字测图中的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但其中定有不尽及谬误之处,望各位老师、专家及同行不吝赐教。

3.期刊论文田新亚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0)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正以其测图精度高、成图速度快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以平板为主的模拟测图.与传统的模拟测图相比,教字测图作业程序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多、内容与方法复杂.本文结合焦作市2005年数字测图实施情况,就如何在数字测图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最终数字测绘产品成果(DLG)的数据质量,进行研究.
4.期刊论文肖红.XIAO Hong大比例尺数字测图质量控制方法探讨-测绘工程2005,14(1)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正以其测图精度高、成图速度快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以平板为主的模拟测图.与传统的模拟测图相比,数字测图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更多、内容与方法更为复杂.结合厦门市西北部测区2003年大比例尺数字图测绘工程的实施情况,就如何在数字测图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最终数字测绘产品成果(DLG)的数据质量,进行探讨.
5.学位论文朱蕊军用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6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生产,是建设数字化战场地理环境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这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要求十分复杂的工程,不仅成果精度要求高,而且信息的内容也包含广泛。

传统的模拟测图系统和解析测图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生产的要求。

随着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逐步成熟,有必要研制开发适合多比例尺数字矢量地形图生产的数字测图系统。

本文重点讨论数字测图系统开发的技术方案,确定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原则;通过分析软件需求,提出该系统的架构设计,从而实现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生产。

本文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系统环境的设计与集成;地图符号化实现;数据立体采集与编辑处理;地图要素提取与拓扑入库;地图整饰与要素关系处理等。

论文最后对相关功能进行了举例和说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6.期刊论文张荣华.徐新.车睿数字化测图及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阐述数字化测图的含义、特点以及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介绍野外数据的采集及全站仅在其中的运用与注意事项.并提出数字化测图数据的获取、整理以及数字地图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化测图作为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技术,与模拟测图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前景.作为反映测绘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测图技术将逐步取代人工模拟测图,成为地形测图的主流.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测绘行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
7.期刊论文赖丰福数字化测图在生产中的应用-铁道航测1998(3)
本文介绍了模拟测图仪联机数字测图系统的作业原理、生产应用情况.
8.学位论文王成基于掌上电脑的测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008
近年来,随着移动计算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在各个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为采用嵌入式开发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掌上电脑(PDA)的出现,成为个人电脑和因特网在人类生活中的弥补和延伸,可满足人们“随处计算”的需要。

国家正在实施的数字化战略,要求各个行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如数字城市、数字交通、精准农业等。

这些领域都是采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获取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数据,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手段,最终实现信息的处理、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GPS、全站仪、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各类专业成图软件为进行数字化测图成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现代测绘行业已经由传统的人工模拟测图制图方法向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对于全野外数字测图成图,必须将计算机在实地使用,事实上由于电源供给、野外环境和气候条件所限是难以普遍采用的,多采取外业草图内业成图的作业模式,因而名不副实。

新型PDA具有小巧轻便的特点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开发相应的测图软件
,可以替代计算机的功能,也可以控制全站仪或GPS接收机按要求进行测量。

本论文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和实现基于掌上电脑的测图系统。

第一章绪论,综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参考有关文献,首先简要介绍了3S技术,然后介绍了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步骤,接下来介绍了嵌入式技术及嵌入式GIS平台,最后提出了GPS与嵌入式GIS的集成方式。

第三章提出了掌上测图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对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并选择了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开发环境。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掌上测图系统的开发方式、开发所遵循的原则及开发环境,然后详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原理以及部分实现代码。

第五章详细介绍了PDA数据通信和EVC编程中的中文显示这两个掌上测图系统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第六章结束语。

主要是对课题研究的体会和总结,以及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zxdb200810035.aspx
授权使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lngcjsdx),授权号:e75c9eaa-e201-435a-ba06-9eaa0125f946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