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展

合集下载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匡堂班壅生堂拯兰Q!Q生2旦筮垫鲞笙2翅』丛垡旦!!l坚:!尘:垫:盟殳:!:』出:垫!Q
・77l・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昀,蒋永来综述,季国忠审校
【摘要】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复杂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降解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
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ese,MMP)是一组zn“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在该环节中起重要作用。近 年来,对MMP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基础与lI缶床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文中就MMP与大肠癌侵袭与转移 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1]
Hilska M,Roberts PJ,C01]an YU,村耐.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of J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大肠癌;侵袭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5.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199(2010)07-0771-03
canc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rix metaHoproteinase and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Sadava D。Whifloek
E,l(ane
SE.The green
tea
polyphenol,epi—
apoptosis
gaUocatechin-3 gallale inhibits telomemse and induces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性。大量研 究表明MMP参与恶性肿瘤的侵润和转移,其在肿 瘤组织中表达与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病理分级以 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抑制MMP具有抑 制肿瘤侵袭、转移和抑制血管形成等作用,已成为肿 瘤治疗的新靶点。目前已经研制出人工合成的 MMP抑制剂,即TIMP,如batimastat、marimastat、 AG-3340、CGS-27023A、metastat等¨引,初步结果表 明,这些药物同时具有抑制ECM降解和抑制新生血 管形成的作用,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随着对 MMP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及其机制的深入研 究,MMP及TIMP不仅可作为大肠癌病情分析及判 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而且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药物, 为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质金属蛋白酶-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A s at O jcv ]T xl etes n cn eo E F MM - epes ni M,A , n C Me o s bt c:[ bet e oep r i i ac f G 、 P7 xrs o N r i o h gf i V i n d adC .[ t d ] h
t trl s i e o c re c n a o e n t c u r n e o CC,t e ud b r g o t a t r o ac n g n ss D c e sn h ci i fVE h f h y wo e p o s c fc os fc r i o e e i . e r a i g te a t t o GF, l n i vy MMP 7 mih e ah y f rCC te t n . - g tb a n w p twa o ame t e r K e r s oo ca ac n ma y wo d :c lr t c r i o ;mar t l p en s s7;VE e l ti mea o mti a e - x l GF;i mmu o itc e e n h s h mia o l
肿瘤 的发生是 多 因素 、 多种 机 制 影 响 的结 果 , 细 胞外基质降解和新生血管形成是肿 瘤生长、 浸润 和
体 、P90 S -00试剂 盒 ( 京 中 山公 司) 鼠抗 人 MMP7 北 , -
单克隆抗体 、P Kt 7 0 试剂盒 ( S ( i 2) 一 9 福州迈新公司) 。
I mmu o itc e c ti i g w s u e x mi e e p e so GF,MMP 7 a n 5 c s so M ,2 a e fAd n h s h mia s n n a s d t e a n x r sin o VE o l a o f - mo g 1 a e f N 7 c sso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MP-7与MMP-14的表达及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MP-7与MMP-14的表达及意义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MP-7与MMP-14的表达及意义吴映燕;陶冶【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和MMP-1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OSCC组织、30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牙龈粘膜组织MMP-7和MMP-14的表达.结果 MMP-7和MMP-14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牙龈粘膜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和MMP-14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MMP-7和MMP-14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934,P<0.01).结论 MMP-7和MMP-14在OSC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3页(P492-494)【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作者】吴映燕;陶冶【作者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口腔癌中最常见,约占口腔癌的90%[1],由于其复发率高、早期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不理想。

探讨OSCC的发病机制,对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早期诊断与防治。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7和MMP-14在口腔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OS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4—2017年间手术切除的42例口腔鳞癌组织存档蜡块及癌旁组织30例,另收集20例正常口腔牙龈粘膜组织标本。

标本均为首次病例,诊断明确且无其他肿瘤治疗病史,癌旁组织为距癌瘤5~10 mm处且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浸润。

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探 讨 胰 腺 癌基 质金 属 蛋 白醇 一 7 ( ti meaI rtiae一 7 MMP 7 在 胰 腺 ( mar tI poe s x o n , 一 ) 提 取 3 例 人 胰 腺 癌 及 癌 旁 正 常 组 织 中总 mR 5 NA, 用 实 时 荧 采
I 要l 目的 摘
癌 组 织 中表 达 及 I床 病 理 意 义 。 方 法 l 盘
( M P一 7 n h ma a c e t a c r M )i u n p n r a i c n e .M e h d Th x r s i n o M P一 7 mRNA 5 s mp e f c to s e e p e so fM i 3 a l so n
光 定 量 P R 法 检 测 其 中 MMP 7mR C 一 NA 表 达 情 况 I 分析 其表 达 与 患 者 年 龄 、 瘤 大 小 、 巴 结 转 移 、 并 肿 淋
肿瘤 分 化 程 度 和 TNM 分 期 相 关性 。结 果 以 2 AC ≥ 2为 阳性 标 准 , -A t MMP一7在 胰 腺 癌 组 织 中 阳性
wa 0 6 , o v r tmo da e tt s ewa . n a dt n M M P一 7 o ee p eso s rltd s8 . h we e , u ra ic n i u s0 s I d io , i v rx r sin wa eae
维普资讯
] u n lo qh rMedclCo lg . 00 Vo12 No. o r a fQiia ia le e 2 8, . 9。 1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7mRNA 在 胰 腺 癌 组 织 中表 达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临 床 意 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进展

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是浸润和转移。

临床上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浸润和转移途径,即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瘤内或瘤旁,最终导致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

最近的研究认为恶性肿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有关。

其家族成员包括MMP-1、MMP-2、MMP-7、MMP-9和MMP-12等,其中以MMP-9及MMP-12的高表达最为常见;MMP-12的高表达有诱导肿瘤淋巴管生成的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淋巴转移。

然而MMP-12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

最近的资料显示,在晚期恶性肿瘤组织中,尤其是受到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组织中检测到了这些因子的表达,且明显高于没有受到侵袭、转移的组织,提示这些因子有增加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性。

1MMP家族结构与生物学功能1.1MMP的家族结构MMP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其家族成员在基因结构上非常相似,主要包括5个功能不相同的结构域:(1)疏水信号肽序列;(2)前肽区,主要功能是对酶原的稳定起到一个保持作用,当前肽区被外源性的酶所切断后,MMPs酶原会被激活;(3)催化活性区,含有锌离子结合位点,在酶的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富含脯氨酸的铰链区;(5)羧基末端区,与酶的底物特异性存在相关性。

Bar-Or等[1]1962年首次发现了第一种MMP,其家族中至少已发现23个成员。

Chen[2]研究证实,MMP是高度保守的依赖于锌离子的内切蛋白酶家族。

根据催化底物的不同MMP分为5类:Ⅰ型胶原酶(MMP-1、MMP-8、MMP-3),可以降解以Ⅰ型胶原为主的血管周围的细胞外基质;明胶酶又名Ⅳ型胶原酶(MMP-2、MMP-9),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主要结构蛋白Ⅳ型胶原;基质降解酶类(MMP-3、MMP-10、MMP-11);广泛底物酶(MMP-7、MMP-20、MMP-12);类膜基质蛋白酶(MMP-4、MMP-17、MMP-24、MT1-6MMP),能通过碳端的跨膜区域或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结合于细胞表面,降解明胶、纤维连接蛋白、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成分。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分泌的酶类蛋白。

它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组织修复、免疫反应和肿瘤侵袭等。

MMP-7可降解胶原、纤维蛋白和凝血素等基质成分,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MMP-7还能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等生理过程。

因此,MMP-7已成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重要研究对象。

未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MMP-7的生物学机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肿瘤治疗的进步。

- 1 -。

口腔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口腔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大小无关 。结论 : MMP - 7和 MV D在 口腔鳞 癌的发生 、 侵袭转移 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抑制 MMP - 7的活性将为 口腔鳞 癌 的治疗提供新 的靶点 。
关键词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7 ;微 血 管 密 度 ;口腔 肿 瘤 ; 癌, 鳞 状 细胞 ;肿 瘤 转 移
Ex pr e s s i o n o f ma t r i x m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 - 7 a n d mi c r o v a s c u l a r d e n s i t y i n o r a l s q u a m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a m n d a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s hi n p wi t h i n v a s i o n n d a me t a s t a s i s
t e c t e d b y 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S P me t h o d . Re s u l t s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M P _ 7 i n 0S C C wa s 6 0 . 7 8 , b u t n o e x p r e s - s i o n wa s f o u n d i n t h e n o r t n l f l o r a l mu c o s  ̄ M VD i n 0S C C a n d n o r t n l f l o r a l mu c o s a we r e 3 8 . 9 1 土1 2 . 7 4 a n d 1 0 . 3 7 ± 4 . 6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 M P_ 7 a n d M VD i n 0S C C wa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i t s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e ,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 a n d l y mp h n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 wh i l e h a s n o r e l a t i o n wi t h t h e a g e , g e n d e r a n d t u mo r s i z e .C o n c l u s i o n:B o t h M MP - 7

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开题报

背景与意义
宫颈鳞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目前研究
表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MMPs是一类可以降解体内各种基质的酶,可以破坏细胞外基质,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特别是MMP-7和MMP-14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量增高,预示着这两种MMPs在宫颈鳞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
前对于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不充分,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
本研究计划通过组织学和细胞学方法,探讨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分析不同程度宫颈鳞癌患者中MMP-7和MMP-14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宫颈鳞癌发展的关系。

2. 在宫颈鳞癌细胞株中过表达或沉默MMP-7和MMP-14基因,研究二者在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方面的作用。

3.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7和MMP-14在宫颈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状况,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预期结果
预计本研究可以在分子水平探究MMP-7和MMP-14在宫颈鳞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阐明二者在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为宫颈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
信息。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MMPs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为更
好地预防和治疗宫颈鳞癌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024年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肺弥散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范文

《2024年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肺弥散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范文

《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肺弥散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篇一一、引言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一组异质性的肺疾病,主要特征是肺实质间质发生炎症,其进展常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ILD 涵盖了多个不同亚型,各亚型间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均有不同。

近年来,研究指出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 MMP-7)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肺弥散功能的差异,以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

二、方法本研究所选患者为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过敏性肺炎等。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血清水平检测和肺功能测试,包括弥散功能测试。

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1. 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差异:我们发现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MMP-7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IPF患者的MMP-7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ILD患者,而结节病和过敏性肺炎患者的MMP-7水平则相对较低。

这表明MMP-7的血清水平可能作为特定类型ILD的一个生物学标记。

2. 肺弥散功能差异:研究显示,IPF患者的肺弥散功能显著低于其他类型ILD患者。

这可能是由于IPF患者的肺部纤维化程度更高,影响了肺部气体交换的功能。

3. 临床意义: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血清水平与ILD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指标。

同时,肺弥散功能的测试可以提供关于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详细信息,对于评估IL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四、讨论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和肺弥散功能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MMP-7的血清水平和肺弥散功能可能是评估不同类型ILD的重要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7、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基质金属蛋白酶-7、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 sr c】Obet eT vsi t ee pes na ds nf a c f Ab ta t jci oi et aet x rsi n i icn eo v n g h o gi MMP 7 E cda dV G , n r e x l ete - , — a n E F a dft repo h uh r
f 要1目的 探 讨基 质金 属 蛋 白酶 一 ( 摘 7 MMP 7 、 一 ) 上皮 性钙 黏 附蛋 白 ( — a ) E c d 和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E F) V G 在乳 腺 癌 中 的表 达及 意 义 .以期进 一 步 阐明乳 腺 癌浸 润 、转移 的机 制 。 方 法 乳腺 原 发性 浸润 性 导管 癌 术后 存 档 蜡块 标 本 6 8
f 关键 词1 乳腺 癌 ; 质金 属蛋 白酶一 ; 皮性钙 黏 附蛋 白;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基 7上 血 免疫 组 织化 学
【 中图 分类 号】 3 . R7 79
【 献标 识码】 文 A
【 文章编 号】 6 3 7 1 ( 0 2) 6 c - 0 1 0 1 7 — 2 0 2 1 O ( )0 7 — 4
例 , 管原 位 癌 2 导 5例 , 随机 选 取正 常乳 腺组 织 1 并 7例作 为对 照 。将 所 有石蜡 包埋 标本 制 成组 织 芯 片后 应 用免 疫组
织 化学 方 法检 测 三种 蛋 白的 表达 情 况 。 结果 乳 腺 导管 原 位 癌 和浸 润 性 导管 癌 MMP 7 V G 一 、 E F表 达 均 明 显高 于 正 常 乳腺 组织 , E cd表 达 明显 低 于正 常 乳 腺组 织 , 腺 导管 原 位癌 和浸润 性 导管 癌 MMP 7 E c d和 VE F的 表 而 —a 乳 一 、— a G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在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在胃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在胃肠癌患者外
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晓玲;杨牡丹;高峻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16(016)005
【摘要】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端粒酶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表达与端粒酶的激活密切相关,在细胞永生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强大的基质降解活性和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参与肿瘤的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

【总页数】3页(P658-660)
【作者】刘晓玲;杨牡丹;高峻
【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MUC-1 mRNA及LUNX mRNA的表达及意义 [J], 刘小青;任宏轩;伍治平;蒋奇益
2.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田莉;杨桂芳
3.Survivin mRNA和CK19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陈国飞;杨华;蒋幸新;王波;徐艳
4.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Galectin⁃3 mRNA、MUC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ZHAO Mei;ZHANG Zhihong;GUO Zhongyan;CHEN Ying
5.胃癌患者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刘永萍;凌扬;王风军;孔颖泽;张亚平;盛桂风;徐建忠;杨全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作用。

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意义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癌症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以及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仍然广阔,同时也将继续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作出贡献。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前景广阔,为促进健康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临床应用、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的重要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在生物体内的关键作用和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癌症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以及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酶,在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调控细胞内信号通路,影响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

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意义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和开发基质金属蛋白酶测量技术,探索其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潜力,将对未来医学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类酶在细胞内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

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

这对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转移都至关重要。

基质金属蛋白酶还能调控细胞外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凋亡。

它们还参与了血管生成、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定性和功能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MMP-28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MMP-28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锌离子依赖蛋白水解酶,其在特异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的同时,还能作用于非ECM 成分,以介导ECM 释放和激活可溶性因子,如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1]。

目前,已报道的MMPs 家族共有26个成员,根据不同成员的结构和底物特异性可将其分为六类,分别为胶原酶、明胶酶、溶基质素、基质溶素、膜型MMPs 和其他MMPs [2]。

所有的MMPs 具有独特但部分重叠的功能,从而精确地调控生物体基本的生理病理过程[3]。

MMP-28又名上皮水解素(epilysin),最早于MMP-28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赵志强,马福林,陈敏学,聂元华,朱占弟,康博雄,樊勇,王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四病区,中国甘肃兰州730030)摘要:MMP-28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最新成员,可在生物体内广泛表达。

通常,MMP-28以无活性酶原的形式分泌,其活性可通过多种方式调节,从而维持组织的动态平衡。

由于MMP-28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所以其不仅在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和进展,比如: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癌组织的侵袭转移和血管形成。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MMP-28相关研究的总结,探析了MMP-28的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MP-28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8(MMP-28);结构;功能;活性调节;肿瘤中图分类号:Q71,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20)05-0410-05Characteristics of MMP-28and Its Role in Tumorigenesis andDevelopmentZHAO Zhi-qiang,MA Fu-lin,CHEN Min-xue,NIE Yuan-hua,ZHU Zhan-di,KANG Bo-xiong,FAN Yong,WANG Che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Lanzhou 730030,Gansu ,China )Abstract:MMP-28is the latest member of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family and is widely expressed in organisms.It is usually secreted in the form of an inactive zymogen,and its activity is regula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maintain tissue homeostasis.MMP-28has a variety of functions.It not onl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the human body,but also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umors in various ways,such as inhibiting tumor cell apoptosis,promoting cancer 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and angiogenesis.Herein,based on the MMP-28relate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he characteristics of MMP-28and its role in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re reviewed,with a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MP-28.Key words: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8(MMP-28);structure;function;activity regulation;tumor(Life Science Research ,2020,24(5):410~414)收稿日期:2019-11-01;修回日期:2020-01-15作者简介:赵志强(1993—),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胰腺肿瘤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王琛(1964—),男,山西太原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胰腺与胃肠外科疾病方面的研究,Tel:************,E-mail:****************.cn 。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


察不 同肿 瘤细 胞 亚 群 的侵 袭能 力 应 用 实时 R T 中 MMP
(n
o n

P CR
w
e s
te
blo
t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染 色方 法 检 测 不 同 肿 瘤 细 胞 亚 群


2
s

MMP


9 的
表达 情
s


结果

原 代 培 养的 恶 性 胶 质 瘤 细 胞 被 分 离鉴 定 为 c s c
io
n
M
e c
h
a n
is
m
Th
r o u
gh M
a
t r ix
IⅥ e t a l l o p
Z HA O H0
n n
r Ote
gy
u


J IN H u i
th o
r :L
Y U HO n g w
u n
e
-
i


L IU Y
u n
hu i

Co

rre s
po
d in g
a u
lU Y
hu i E

肿瘤干 细 胞
10 0 0

基质金 属蛋 白酶


侵 袭机 制
d o i :1 0 .9 6 9 几 i s 3
8 17 9 2 0 0 9 0 7 0 0 9

T h
e
E flec t f
0
f C
in
a n c e r a s e s

MMP-7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MP-7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MP-7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遗传上不同但结构相关的锌结合内肽酶家族,结缔组织细胞可以分泌大部分的MMPS。

MMP-7 是MMP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MMP-7的研究提示它参与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一系列过程,而在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中,MMP-7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7;恶性肿瘤Research progress of MMP-7 in malignant tumors.Zhou Hengbo,Jiang Yongjun,Yongzho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Yongzhou 425000 Hunan,CHINA【Abstrac】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is a family of proteolytic enzymes required during tumor cell formation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can secrete most of the MMPS.MMP-7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MPS,the researchers of MMP-7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involved in cell growth,differentiation,apoptosis and a series of processes,and in the malignant tumor cell invasion,metastasis and a series of biological behavior,MMP-7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MMP-7;malignant tumorsMMPs是锌离子依赖的内分泌蛋白酶,能高效地降解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成分,同时在肿瘤细胞迁徙,扩散,组织侵袭和转移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家族成员的异常表达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1]。

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相关资料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关键词】肠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大肠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以及促进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可能途径. 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研究TNFR1在大肠癌细胞SW1116中的表达;用MMP9干预培养的大肠癌SW1116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P9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时TNFR1表达变化. 结果:①SW1116细胞表达TNFR1; ②MMP9对SW1116细胞表面TNFR1表达有下调作用,但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MMP9下调大肠癌细胞表面TNFR1的表达,可能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关键词】肠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0引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细胞因子,因其在内毒素处理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 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2, TNFR2)介导. 体内外实验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NFR)介导肿瘤坏死因子的肿瘤杀伤作用,体内有多种免疫活性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即通过激活上调TNFR以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1],因而诱导并稳定肿瘤细胞膜TNFR对机体抗肿瘤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研究还证实大肠癌组织中存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高表达或活性增强现象. 某些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能通过酶解作用促进肿瘤细胞膜TNFR的释放形成高水平的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是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的重要方式. 本研究通过检测TNFR1在肿瘤细胞膜的表达及MMP9对肿瘤细胞膜TNFR1表达的影响,探讨MMP9通过调节TNFR1促进大肠癌转移的可能机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大肠癌细胞株(SW1116)由南方医院消化科实验室保存;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研究所);RPMI1640培养液,青、链双抗,2.5 g/L胰酶EDTA(广州威佳生物试剂公司);鼠抗人TNFR1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 公司);FITC标记的羊抗鼠二抗(武汉博士德公司);荧光素异硫氰酸盐(FITC)标记的鼠抗人TNFR1单克隆抗体及重组人MMP9购自美国R&D公司;FITC标记的鼠IgG1对照抗体(北京鼎国生物有限公司).1.2主要仪器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as公司);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公司).1.3方法1.3.1细胞培养大肠癌SW1116细胞株为贴壁生长细胞. 用RPMI1640培养基于25 cm2培养瓶,在37℃,饱和湿度、50 mL/L 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基中含100 mL/L小牛血清,青、链霉素各100 U/mL. 汇片后弃培养液,用2.5 g/L胰酶EDTA消化细胞. 细胞接种于25 cm2培养瓶,每3 d传代一次.1.3.2细胞爬片及免疫荧光染色SW1116细胞用2.5 g/L胰蛋白酶消化,用含100 mL/L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将细胞调成5×104/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预先置入6 mm×6 mm盖玻片一张,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终止培养. 4 g/L多聚甲醛固定爬片30 min后0.1 mL/L PBS冲洗,用10 mL/L Triton X100处理15 min后正常羊血清37℃孵育30 min,甩去血清. 滴加1∶50稀释的鼠抗人TNFR1单克隆抗体,4℃湿盒过夜后滴加1∶100稀释的FITC标记的羊抗鼠二抗,37℃孵育1 h,用蒸馏水振洗后无荧光缓冲甘油封片. 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进行染色. TNFR1阳性表达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1.3.3干预实验人SW1116大肠癌细胞以2×105/mL接种于24孔板,用含100 mL/L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在37℃,50 mL/L CO2培养箱中培养12 h使细胞吸附在培养板上换用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MMP9进行干预,分组如下:①MMP9 0 ng/mL(A组);②MMP9 154 ng/mL(B组);③MMP9 385 ng/mL(C组);④MMP9 770 ng/mL(D组);⑤MMP9 1155 ng/mL(E 组),干预3 h;然后在MMP9为770 ng/mL的浓度下,分别作用0,1.5,3,6和9 h.1.3.4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癌SW1116细胞TNFR1的表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培养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并计数,实验管取20 μL单细胞悬液(含1×105细胞)与10 μL FITC标记的鼠抗人TNFR1单克隆抗体,对照管加入相应无关鼠对照单抗10 μL在4℃共育45 min,用含5 g/L BSA的等渗PBS 缓冲液洗涤细胞两次后弃上清,然后加入400 μL 4 g/L的多聚甲醛于4℃固定30 min,即上机检测. 每份样品测定10 000个细胞,计算细胞表达TNFR1的百分率.统计学处理:各实验独立重复3次,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数据用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的两两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TNFR1在SW1116细胞膜呈较强荧光,对照组无表达(图1).A: SW1116细胞; B:阴性对照.图1TNFR1在SW1116细胞的表达2.2不同浓度MMP9作用后对TNFR1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浓度作用3 h后,与MMP9 0 ng/mL组(表达率90.92%)比较,MMP9 770 ng/mL组(表达率69.96%),MMP9 1155 ng/mL组(表达率65.06%) TNFR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MP9 154 ng/mL组(表达率85.05%),MMP9 385 ng/mL组(表达率87.54%)与MMP9 0 ng/mL组相似(P>0.05);MMP9 154 ng/mL组与MMP9 385 ng/mL组TNFR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MP9 770 ng/mL和MMP9 1155 ng/mL 组(P<0.05);MMP9 154 ng/mL组与MMP9 385 ng/mL组TNFR1表达水平相似(P>0.05);MMP9 770 ng/mL组和MMP9 1155 ng/mL间TNFR1表达水平相似(P>0.05,图2).2.2MMP9作用不同时间后对TNFR1表达的影响在MMP9 770 ng/mL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与0 h组(表达率86.36%)比较,3 h(表达率67.68%),6 h (表达率18.08%),9 h(表达率14.38%)组TNFR1水平明显降低(P<0.05);1.5 h(表达率83.88%)组与0 h组TNFR1水平相似(P>0.05);3 h组TNFR1水平明显高于6 h和9 h组(P<0.05);6 h组与9 h组TNFR1水平相似(P>0.05,图3).aP<0.05 vs A.3讨论TNF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人们曾对TNF治疗肿瘤寄予很大希望. 但由于它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极其严重的毒副反应,从而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TNF的生物学作用是由二种不同的受体TNFR1(P55)和TNFR2(P75)介导的. TNF的许多效应是通过TNFR1起作用,TNFR2则起着信号传导作用. Chen等[3]报道,TNFR1可通过其死亡域寡聚TRADD,FADD分子,激活MACH/FLICE,启动caspase级联放大效应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 因此TNFR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 本研究显示在大肠癌细胞株表面存在TNFR1的高表达. 另据文献[4]报道,在大肠癌组织中TNFR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与浆膜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日本学者于2003年报道了大肠癌Dukes C期患者TNFR1高表达者的疾病特异性存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多因素分析表明TNFR1表达是一种独立的大肠癌预后预测因子[5]. 在胆囊癌中,癌细胞及黏膜上皮细胞几乎无TNFR1的表达,而间质中浸润的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可明显见受体表达[6],这说明TNFR1在肿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通过不同途径介导TNF的生物学效应. 有研究发现阻断TNFR1可引起胞内凋亡抑制蛋白(FLIP)的上调,进而抑制细胞凋亡;而阻断 TNFR2 可引起 FLIP 的下调进而促进细胞凋亡[7]推测TNFR的功能,一是作为载体内化TNF,二是激活特定的细胞内部信号传导途径. 有人认为TNF与其受体结合,由受体介导的内摄作用使TNF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溶解及细胞毒作用.目前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几乎所有肿瘤组织中均存在高活性及高表达. 它不仅能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大部分成分,还参与释放以前体形式结合于细胞膜上的多种细胞因子和/或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成为近年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热点. 实验结果显示MMP9 770 ng/mL组和1155 ng/mL 组作用3 h后TNFR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P9 154 ng/mL组,MMP9 385 ng/mL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考虑与剂量过低有关,同时也提示MMP9对大肠癌细胞表面TNFR1的表达的影响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MMP9剂量固定为770 ng/mL时,作用3,6,9 h后TNFR1表达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但1.5 h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可能与酶的最佳作用时间有关. 6 h和9 h组比较无差异,考虑体外环境下,随时间延长酶已失活,提示MMP9对TNFR1表达的影响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本研究说明了,MMP9可以按照剂量、时间依赖的方式使大肠癌SW1116细胞表面的TNFR1表达减少,可能是TNFR1经MMP9水解后,其胞外区自胞膜脱落后形成sTNFR1. 与Lombard[8]等研究发现人工合成的MMPIs和TIMP2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细胞表面TNF受体的脱落相符.MMPs是一类Zn2+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在胚胎发育、形态发生、组织重建及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观点认为[9] MMPs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是通过许多机制包括:降解基质、诱导作用及促进血管发生,可能还调节肿瘤细胞生长. 在稳态条件下,MMPs在组织中的活性几乎测不出,部分是因为低表达,部分是因为有效的内环境稳态的抑制机制包括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侵袭性和转移性肿瘤细胞能分泌MMPs及通过周围间质细胞诱导产生MMPs,从而克服局部组织保持蛋白水解活性平衡的能力. 有文献[10]报道MMP9在Dukes C和D期中阳性率高于A,B期,且生存期越短表达率越高. Smith等[11]研究认为表达TIMP3的大肠癌细胞通过阻断MMPs能恢复TNFR1的信号途径,并通过自分泌的TNF杀死肿瘤细胞. 本实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MMP9可能通过下调TNFR1表达从而导致肿瘤转移. 关于MMP9促进TNFR1表达下调的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Wilson CA, Browning JL. Death of HT29 adenocarcinoma cells induced by TNF family receptor activation is caspaseindependent and displays features of both apoptosis and necrosis[J]. Cell Death Differ, 2002, 9(12):1321-1333.[2]WagenaarMiller RA, Gorden L, Matrisian L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colorectal cancer: Is it worth talking about?[J].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04, 23(12):119-135.[3]Chen G, Goeddel DV. TNFR1 signaling: a beautiful pathway[J]. Science, 2002, 296(5573):1634-1635.[4]董伟达,徐洁洁,乔宗海,等.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在头颈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36(6):468-470.[5]Yoshimura H, Dhar DK, Nakamoto T,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J]. Anticancer Res, 2003, 23(1A):85-89.[6]Shi JS, Zhou LS, Han Y, et al. 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in gallstone a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tissue[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4, 3(3):448-452.[7]Okada Y, Kato M, Minakami H, et al. Reduced expression of fliceinhibitory protein (FLIP) and NFkappaB is associated with death receptorinduced cell death in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HAECs)[J]. Cytokine, 2001, 15(2):66-74.[8]Lombard MA, Wallace TL, Kubicek MF, et al. Synthetic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2, but not TIMP1, inhibit shedding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receptors in a 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olo 205) cell line[J]. Cancer Res, 1998, 58(17):4001-4007.[9]Mitsiades N, Yu WH, Poulaki V, et al.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ediated cleavage of Fas ligand protects tumor cells from chemotherapeutic drug cytotoxicity[J]. Cancer Res, 2001, 61(2):577-581.[10]赵勇,蔡方,陈罡.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对大肠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6):112-113.[11]Smith MR, Kung H, Durum SK, et al. TIMP3 induces cell death by stabilizing TNFalpha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s[J]. Cytokine, 1997, 9(10):770-780.。

MMP7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MMP7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mR-
NA、MMP-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均<0.05或<0.01)o 结论MMP-7基因和蛋白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可靠的临床指标。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7;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21-0075432
变性3 min,94℃变性l min;54℃退火l
min;72
伸30 8,33个循环;72℃延伸10 rain。取5一PCR产 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MMP-7和3-actin扩 增产物分别为169 bp和234 bp。应用凝胶扫描仪扫
组织标本,其中乳腺癌组织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 织40例、乳腺增生组织40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22 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60岁、平均4l岁,均 经病理检查确诊。收集标本后迅速用无菌手术刀切 成50一100 nag小块。装入冻存管,液氮中保存备用。 1.2检测方法
2结果
2.1 MMP-7
不仅检测了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同时检测了
llVIP-7在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性病变和正常乳
mRNA在不同乳腺病变与正常组织中
腺组织中的表达,进而探讨lVlNP-7与乳腺癌发生、 发展的关系,至今国内未见报道。实验结果表明,
MMP一7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 表达及意义
曹蕾。贺宝玲,林佳.何冰。马立人 (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 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指标。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2例正常乳腺、柏例乳腺增生性病变、40 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7 mRNA、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