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精品课程网站【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逻辑精品课程网站

一、前言部分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技术则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极大地推进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所在学科的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网络课程建设等内容[2]。网络课程是精品课程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开发既要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也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3]。现在大多数院校都只有网上的论坛或者教育平台却很少见到一个专门设计的精品课程网站,而且现阶段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现在的专业课程结构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它的教材却一直停留在20世纪 50、 60年代。这使得现在的学生都不怎么喜欢上课,因为课程太枯燥乏味。其次,师资力量显得过于平常,很少见到那些有很大人格魅力的老师。教师的好坏直接影响这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与迅速发展的本科生规模相比较,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与投入显然滞后得多,名师、名教授主要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而本科教学工作绝大多数由中青年教师承担, 有的甚至是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 特别是基础课和公共课,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它直接影响了学校本科教育的质量。此外, 一些新专业、新课程缺乏教师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自然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造就了某些教师教非本专业的课程。最后,现在普遍学校打着创新的口号却没有真正实施。如果将学校比作一个企业的话, 学校培养的本科生就是企业的产品!这些产品能否拥有

广阔的市场, 关键要看他们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吸纳。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学校要培养的不只是会工作的机器,还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如何才能改善现在的教育状况是一个很难得问题。建设数字逻辑精品课程网站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在网站上学生可以查找课上忘了的资料,也不必被那种教室严肃的氛围所束缚,在那里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学习的。并且在网站上还开设了实验模拟部分,这大大解决了学生动手能了的问题。为此才开始了对数字逻辑精品网站的建设。

二、主题部分

历史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在2003年发出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力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进高校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4]。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相继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建设精品课程的规划和措施。伴随着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启动,全国高校陆续开展了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从时间上看,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时间跨度不是很长。基本上从,2003年国家开始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活动以来各位专家、学者和高校管理者才逐渐掀起对精品课程研究的热潮。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学校在申请开设精品课程网站。

现状和发展方向

现在的精品课程网站已经数不胜数了。随便打开一个搜索网站输入精品课程关键字就会找出许多,像北京大学(/jpkzl/jpkzl_main.htm)、清华大学(http://166.111.92.13/)、南开大学(http://222.30.32.6/eol/course/index.html)等。

1.从时间上来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数量变化

统计时间至2003年3月12日精品课程建设的提出是在2003年,相关研究在年才陆续出现,所以本研究的数据统计是从2004年1月开始。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数量统计见表1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参见图1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发展迅速。自从2003年精品课程的概念提出以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发表的相关论文数目也不断增加,如表1所示,从2004年的3篇一下增加到2008年的77篇,论文数量逐年递增,说明大家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越来越关注【5】。

由于统计时间只到2010年3月12日,某些期刊由于数据更新较慢,2009年11月和12月的论文数据在期刊网上还检索不到所以表1中2009年的论文数量看上去少于2008年,

但总体而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论文数量随年份的变化呈现骤增态势,如图1所示。在九个样本期刊中,《中国远程教育》《教育与职业》和《中国教育信息化》等三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对较多,这从侧面说明精品课程的建设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影响深远。

2.从研究的内容来看

到目前为止,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对精品课程建设总体情况的研究方面如:占主要地位的是资源开发类的占有20.19%,见表2。其次是经验总结占有19.72%。第三位的是科学案例占有17.37%。其他部分都在10%左右。精品课程资源管理研究仅占6.5%优质资源共享状态令人担忧。众多研究文献表明,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这方面的研究占8.9%,但研究也仅限于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在仅有的4.3%的评价研究中,评价内容涉及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精品课程的评价模式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评价三方面,但主要是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审机制方面入手。

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现阶段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状况不尽人意。

1.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数量逐年上升但研究主题变化不大,研究内容重复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