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7-07-14T10:28:10.3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作者:李逦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各种行政体制、人事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各种行政体制、人事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决定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让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它应用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今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创新型的解决对策。希望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引言:当前,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改革。档案在保证事业单位高效、协调、有序运行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创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
(一)规范性
国家制定了严格、明确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按照这些标准执行,让制度的规范性、标准性发挥到实处。但是也要明确的是,不同的事业单位有自己的服务范围和工作性质,因此,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国家的标准,制定并完善一套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而能够让档案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起着基础性作用。各个管理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比如,谁负责档案工作任务的制定、谁负责定期的整理和审核、谁负责档案计划的指导等等,工作应该具体到每个人,才能使工作人员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一旦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定会受到影响,这对整个单位是非常不利的。
(三)制定和执行相统一
各个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特点以及以往工作经验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并将档案管理的核心要义发挥到实处,结合其发挥出的作用,分析这套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不断完善。在这制定和执行相统一、相适应的过程中,一定会找到一套最适宜的管理体系,进而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四)静动结合
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是档案管理的终极目标,但是尽管如此,整个档案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要根据单位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是“动”,事业单位稳定运行是“静”,在这样的动静结合当中,档案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并与社会接轨,从而更加保证了单位的稳定运行。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一)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投入力度不够
有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领导派发的任务,执行上面派发的文件精神,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明确档案对于单位本身以及整个国家的作用。于是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就不能对档案进行及时的归类、存放,使得档案杂乱不堪,查找起来也相当不便,为单位后续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二)档案管理基础业务薄弱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要么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体系;要么这一体系仍然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与领导的监督不到位息息相关。而且落实档案体系的事业单位,其档案工作也没有系统的指导,档案文件没有明确的分类、杂乱不堪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可见基础业务的薄弱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档案管理设施陈旧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因此它的工作环境就非常恶劣。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的房间十分简陋,不能为档案提供一个安全的保存环境,而且具有被烧、被盗的风险;其次,有些档案室甚至完全设立在办公室内,为其他部门查找档案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后,档案管理设施陈旧,防火防盗设施不足,不能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
(四)档案管理队伍不专业
一些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工作往往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不具有专业性,不能根据专门的需要或类别对档案进行归档,而且保护手段不科学。另外,频频更换档案管理人员的做法也为档案管理带了来很大的不便,在交接的时候难免有死角出现,这就为后续工作的复杂性埋下了隐患。
(五)不能积极利用档案资源
档案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为了方便以后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只是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存储,将保证档案的安全、无损作为工作的重点,没有积极利用档案资源为事业单位服务,使档案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
1.以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依据,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2.规章制度不应该长篇大论,让人摸不到头脑,应该以方便日常工作为原则。只有具备可操作性,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3.制度约束应该具有平等性。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只是为了约束普通员工,对于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在内。只有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真正将档案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4.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档案管理体系的执行部门,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破坏档案、不严格履行规章制度的人员一定要进行惩治;而对于表现优秀的要提出表扬。这对于约束员工遵守规章制度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首先,宣传部门要积极在整个事业单位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人员明确整齐、完整的档案对于整个单位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到最突出的位置上;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领导队伍,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约束档案管理的科学有序进行;另外,设立一套专业的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并公示结果,让相关人员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最后,要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提到日程上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三)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引入了高科技设备,在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应该引入不同的高科技设备,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这对于提高档案的效能、延长档案的存储寿命以及缩短档案查询时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事业单位各部门辖内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本部门的档案,进而上报,保证本部门的档案具有实效性;其次,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新型设备应该被引入档案管理部门,将纸质版的档案传输到计算机内,变成电子数据,实现档案的科技化管理;最后,要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向全社会提供一流、专业以及最新的信息,实现相关数据的全社会共享,不仅为公民带来了方便,而且对于档案的高效利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
档案部门一定要与其他办公部门区分开来,实现独立化办公,这不仅方便各部门的工作,而且对于保证档案的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国家要求的保密档案,一定要加大保护力度,设立独立的保护区域,专人负责把守,杜绝泄露现象的出现,防止对单位本身以及国家的利益与安全带来威胁。
四、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完善档案管理体系,让所有员工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创新型档案管理,从而在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事业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鹏.黑龙江档案.2016(05)
[2]新建单位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王芳.科技展望.2016(34)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万欣.科技创新导报.2016(24)
[4]数字化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张立平.兰台内外. 2016(06)
[5]浅析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J].田丽立.现代国企研究. 2015(14)
[6]探讨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J].徐微.人才资源开发.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