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
第五章语义(2)
![第五章语义(2)](https://img.taocdn.com/s3/m/8f5102ca7c1cfad6195fa7f3.png)
近义词也可能有附加色彩的不同。如“行为和 行径”、 “爸爸和父亲” 。
(三)反义词
反义词(antonym)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 反的或相对的两个词。理性意义相同,非理性意 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是同义词,不是反义词, 如“成果、后果”,“鼓励、怂恿”。
(1)确定对比词群的范围。 (2)确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3)形式化描写:用适当的方式将上面分析的结 果显示出来。有两法,一种是横排式,如下:
男人:[+人]、[+男性]、[+成年];
女人:[+人]、[-男性]、[+成年];
男孩:[+人]、[+男性]、[-成年];
女孩:[+人]、[-男性]、[-成年]。 一种是矩阵式(或叫矩阵图),如下:
四、义素分析
语义单位主要有义素、义位、义丛、义句四种 。
1、词的语义特征
一个词的意义就是一组语义特征的集合,而其 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使这个词与其他词区别开 来。例如,“男人”这个词包含着“人、男性 、成年”这样几个语义特征,“女人”包含着 “人、女性、成年”的特征,二者的区别在于 性别不同。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的语义特 征叫做“义素”。对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叫做义 素分析。
反义词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两项共同属于一个意义领域。如“长-短” 、“高-低”。
(2)两项处在一种关系的两端。例如,“黑-白 ”是反义词,但“黑”与“灰”、“灰”与“白 ”不构成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又叫“互补反义 词”)和相对反义词(又叫“极性反义词”) 两类。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9b19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2.png)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是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出版的图书。
其中,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首先介绍了词汇和词义,包括词和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构成等内容;其次,介绍了词义的各种关系,包括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等;再次,介绍了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句子的意义、句子的语义结构、句义和词义的关系等;最后,介绍了语用,包括语境、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句子的语用意义、话题和说明、焦点和预设等内容。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语言中词汇和词义的关系,以及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同时也介绍了语境和语用对词义和句子意义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2066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2.png)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a73f54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e.png)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https://img.taocdn.com/s3/m/eb808efd5022aaea998f0f54.png)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
——语义学(词义、句义)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
——语用学第一节词汇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
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12e1011eb91a37f1115cbb.png)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语言学概论,讲义第五章 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38b11cba0d4a7303763ac6.png)
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素、词语、词组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定义以及具有的意义;了解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的意义第一节语义概说一、什么是语义1、定义:语义指的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的表达内容2、语义所包括的内容:(1)语汇意义:实词和固定短语所表达的意义语法意义:虚词、语序、形态、句调等所表达的意义。
(2)言内之意: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言外之意: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如:今天天气很热(3)理性意义: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非理性意义: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态度及语体风格如:你真讨厌二、语义的性质★(1)概括性:人们可以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
如:笔(2)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土豪、中午。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及分类也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
如:龙:中国的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危害人间的怪物。
三、语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1、要不要研究语义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彼此密不可分,互相不能取代,强调语言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2、怎样研究语义:研究各种语言片段表示的语汇意义和语段意义第二节词语的意义一、词义的构成要素1、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1)理性意义:是人们对主观世界事物的反映,而且是概括性的反映如:山、河、神仙、天堂(2)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语素义(1)单纯词:词义=语素义,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词如:书(2)合成词:①词义=语素义+语素义如:皮包②词义并不能从其构成语素义推导而来如:针线3、义项★(1)定义: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来决定的如:凉:①温度低。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3a30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7.png)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第五章 语义分析
![第五章 语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3a36d95fbfc77da269b1f6.png)
义素分析实例
例一: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E.A. Nida)在分析英 语中的run(跑)、walk(走)等七个表示人 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出了如下的义素 矩阵:
例二: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煎:[-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熘:烹饪方法,炸或焯后,作料中加淀粉汁。
(2)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 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 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他浓浓地泡了一杯茶 小王扭伤了腰 老李死了一头猪 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 他在黑板上写字
▲语气意义: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 的态度。 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 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些虚词和 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
与动词相配,名词则有如下几类: a.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b.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c.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如“小 李”。 d.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 主体。如“花”、“眼睛”。 e.致使,事件发生变化的引发者。如“惨 案”。 f.工具,指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 或手段。例如“他用勺子吃饭。”中的“勺 子”。 g.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 例如“他回上海了。”中的“上海”。 h.时间,动作行为等开始或结束的时间, 延续的时段等。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哥哥在北京上学(蕴含) 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 他有哥哥(预设)
预设的例子:
老王又来了 老王以前来过 我早就不是校长了 他当过校长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美好的 他什么时候去的王府井 他去过王府井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5a28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a.png)
一起好吗?
能放上吗?
01
03
02
04
05
06
七、同义词
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同义词有哪些特点:
八、反义词
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反义词的特点;
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指两个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须否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存在。 死——活 拒绝——接受
3
通俗意义 :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
4
科学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 。 如:水- H2O
三、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主要表现为: 感情色彩。即反映现实现象时表现出的主观态度给词义所带来的附加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的。 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的变体就是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
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如:衣服、鲁迅
01
02
二、语义的性质
02
1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这种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2
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没有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d459c5580216fc710afd50.png)
有的换喻有特定的出处: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古稀 泰山 东床
词的派生不止以上两种方法: a.特指:“喜事”:一切高兴的事。现特指结婚。 b.谐音法:“二百五”“半封(半疯)”、“气管炎-妻管严”
本章的内容安排
语义层面
词汇语义:词汇的性质和构成、词义的一般特点、 词义间的各种关联、词的语义特征和 语义场
句子语义 :句义和词汇形式的关系、句义与人 类经验的关系、句义与说话人和交际 现场的关系、语义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语用层面:从语用的角度说明话语中意义的最终表达与语境中 各要素(特别是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各种关联。语 用方面的重要概念。
金牌 银牌 铜牌
(下位词、下义词)
1.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应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比下位义更多;而下位
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
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2.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
层次的。
艺术
3.语言中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
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但又 不完全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 文学 绘画 戏剧 音乐 舞蹈
二、同义关系
等义词和近义词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
甲乙重合(等义词) 甲乙基本重合(近义词)
所谓同义词就是指几个语音形式不同而意义基本相同或相 近的词。
下面的关系不是同义关系
甲乙 不是同义关系
甲乙之间是包含关系:a.上下位关系:指称大类事物的词和指 称大类事物中某一小类的词。 Man-boy、fruit-apple、鸟-麻雀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e31b43046bd97f192279e934.png)
“言内意外”是指:有的时候,特殊的、 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辞一一穷尽 地表达出来,因而在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 一些空白,由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 去补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婉转的告诫、 含蓄的言词、辛辣的讽刺等,都属于“言 内意外”的现象。 但在法令章程等语体中,是不能使用“言 内意外”的手法的,因为法令章程应当避 免留下意思上的空白,使执行者不折不扣 地贯彻执行。
如“把校徽别在胸前。”和“别了,康 桥!”两个句子中的“别”就属于同音词, 因为前一个“别”的意义是“用别针把东 西固定在纸或布等物体上”,后一个“别” 的意义是“再见”,两个意义之间没有任 何联系,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 读音和写法都一样而已。
二、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 相同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称为等义词,意义基 本相同的称为近义词。 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 。 如 “知道”和“晓得”,“话筒”和“麦克风”。 等义词由于意义完全相等,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 负担。因此,有些等义词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细 微的差别,如“医生”和“大夫”,前者已经多 用于书面语,后者则常见于口语;有些随着人们 使用习惯的统一,其中一个就逐渐消失了 。 如 “水泥”和“士敏土”,后者就没有人再使用了。
2.多义词。单义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表 达的需要,慢慢就会变成多义词。多义词的 多种意义中,我们把其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 的意义叫做本义,如“兵”,我们可以查到 它最早的意义是“兵器”;由本义逐渐衍生 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如“兵”由原来 “兵器”的意义逐渐转变为“拿兵器打仗的 人”。
另外,在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中,有一种是人们在一 听到这个词首先就想到的也是最常用的意义,我们
三、“言内意外”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五章语义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五章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6c68449ec3d5bbfd0a74e9.png)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五章语义第五章语义6学时第一节词义一词和词义(一)什么是词?什么是词义?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成为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词便是事物的书面形式和语音形式。
熟悉这些事物的人,便可以轻松地从这词想到词所指称的事物。
不熟悉事物的人,需要从别人对词的内容的表达中去了解事物的相关特征。
词义就是词所指称的事物和词的内容的总和。
词、内容、事物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发?词的根本目的是对事物的反映,熟悉事物的,可以从事物逆向研究词的内容,相反对事物不了解的人要通过内容来学习事物的特征。
孰难孰易,不言自明。
说明什么?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更可靠,可快捷,更轻松。
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
读书有用没有?书的意义,让你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盲目实践走不通了,还得去寻求书籍的帮助。
(三)词义的差别1、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引起的差异。
《新华字典》对猫的解释:一种家畜,面呈圆形,脚有利爪,会捉老鼠。
美国的《韦氏词典》的解释是:一种食肉哺乳家畜,人类将它作为宠物饲养,或用以捕鼠。
中国词典以人为中心,说明对猫的认识和利用;中国也说人猫关系:脚有利爪,潜意识里暗示什么,小心受到伤害。
美国词典更强调人与猫的关系。
首先谈猫的食性,暗示什么,如何喂养猫;这就是人本主义和猫本主义。
《希特勒永远是恶魔》中国对对恶魔钦佩有加,西方人对恶魔深恶痛绝。
为什么,中国强调成功而忽视道义,而西方更强调对生命的尊重。
2、不同的社会实践带来的。
如对“人”的词义理解。
(1)哲学: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猴子摘香蕉的故事。
)(2)生物学:处于生物进化最高阶段的灵长目动物。
(3)社会科学: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沟通能力与跑官)(4)人工智能:五号机器人看见美人时惊呼:哇,好精美的程序呀!3、词义差异的启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异,人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环境、生活阅历不同,对他们的无知、愚昧,我们应该表现出应有的宽容;同样,在你自己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也许对他人可能极其困难,因为我们研究和熟悉的领域不同,各有自己的长处,因此原谅和接受别人的低能,也是一种美德。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ea5cdb0c22590103029d06.png)
雪
派生意义的产生途径主要就是意义的引申,就是 意义之间产生联想。 大体有两种方式:隐喻、换喻
1.隐喻。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
由此产生引申。如“近视” 。
2.换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经
常在人们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如“花” 。 上下文具有排除其它意义的作用。
三、词义的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 民性)
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般的、简单的 东西。 2、模糊性。经过概括的概念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 显的界限。
个社会的内部交际就必须使用语言。同时,语言在使用时是 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内部必须按照已有的“约定俗成”使用 语言。所以,词义就必须是全民性的。
第三节
一、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而词语的搭配受 到语法规则的限制,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语义条件的限制。语义条件反映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说“他吃了鸡”,却不能说“鸡吃了他” 。 2、社会的使用习惯。比如现代的中国人称女子好看为
“美”,男子好看为“帅” 。
焦点和预设
第四节 语用
焦点: 句子中的新信息。 说话者所传递信息重点。 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 别关注的部分。 预设: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 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
第四节 语用
焦点的标示
会话中,通过语调重音标示 小明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 汉语中“是…的”句 英语中“it is …”句 有些语言中用的句法虚化成分标示 索马里语中 baa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_语义学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_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e9df3afb580216fc710afd25.png)
四、义素分析的作用
1、义素分析揭示了语义的微观层次,有利于语言形 式化;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词义;有利 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
2、义素分析为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开辟了新的途 径。
窥见=[+用眼+往一定方向+缝隙里] 眺望=[+用眼+往一定方向+向远处] 瞻仰=[+用眼+往一定方向+崇敬地] 鸟瞰=[+用眼+往一定方向+向下]
第五章 语义学
第一节 语义及其主要类型
一、语义和语义学 语义就是指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研究语言和言语的意义的学科——语义学。
二、语义类型: 1、语言意义: 语言意义指语言系统里固有的意义。它是抽象的、概 括的、相对稳定的。 语言意义又可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1)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主要是指词的理性意义(与概念相联
3、义素分析具有相对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情况下词义分解为义素可以不一 样。如: “酒精” 一般人只了解它的外表特征和可作消毒药品的一般功 能 医疗工作者还有认识它具有使人中毒的特性 化工专业的人还能认识它作试剂,化工原料,燃烧等 特征 这样,不同职业的人对该词义义素的划分就会不同:
一般人:(1)无色液体;(2)药品;(3)用 于消毒
医务人员:(1)无色液体;(2)药品; (3) 用于消毒;(4)能使人中毒
化工人员:(1)无色液体;(2)药品; (3)用于消毒;(4)能使人中毒;(5)有 机化合物;(6)可燃;(7)溶于水……
4、对多义词的义素分析
比如“母”有不同义项,现分析如下:
[+人类 +女性 +生育关系 +长辈 +成年]→母亲
义素有三个基本性质: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义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756c3ab90d6c85ec3ac66a.png)
第五章语义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2. 解释“语义”.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3. 解释“语言意义”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4. 解释“语境意义”.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5. 解释“词义”.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6.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7. 解释“义素”.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8. 解释“义项”.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答: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答: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答:义素研究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间接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13. 解释“单义词”.答: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14. 解释“多义词”.答: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15. 解释“本义”.答: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16. 解释“引申义”.答:由本义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17. 解释“同义词”.答: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18. 解释“反义词”.答: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19. 解释“上位词、下位词”.答: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内,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其中所代表的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20. 简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21. 为什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2. 简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答:(1)词的理性意义.有的近义词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但它们所指的范围不完全重合.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概括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都有所不同.(2)词的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有些是感情色彩不同;有些是语体色彩不同.23. 简答语义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答: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系统性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反映出语言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24. 解释“关系意义”答: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25. 解释“语气意义”.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26. 解释“述谓结构”答: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27. 解释“语义指向”.答: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28. 解释“歧义”.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29. 解释“变元”.答: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30. 解释“语义角色”.答: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31. 解释“蕴含”.答:蕴含是句义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在一般情况下,蕴含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义蕴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以来特殊的背景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甲乙.32. 解释“预设”.答:预设是句义之间的一种关系,预设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33. 为什么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位?答: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因为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在用符合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命题.因此,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语义理性意义非理性意义
![语义理性意义非理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9f4969a83d049649a665801.png)
看 望 盯
3.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披广泛利用, 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义素分析可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 于揭示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 词等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4.语义特征分析法和义素分析法的区别:语义特征分 析法是在语法领域进行义素分析手段而形成的分析方法。 它和义素分析法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把词的义项分解为 更小的语义构成(义素)。 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义特征分析法属于语法领域,分 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特别关注那些 对词语组合有影响的语义成分。义素分析法属于语义学 领域,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 的组合,目的是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 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语义特征分析法:死 成立 [+完成]、 [-持续] 义素分析法: 死 [+ 心脏不跳动、 +瞳孔散大 ]
2、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主要表现为:
(1)感情色彩。即反映现实现象时表现出的主观态度 给词义所带来的附加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 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的。 (2)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的变体 就是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 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 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 种基本类型。
三、词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1、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这 种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 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在词义中的地位: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 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没有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 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 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俗意义 :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 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 科学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 理性意义 。 如:水- H2O
语义
![语义](https://img.taocdn.com/s3/m/100f26120740be1e650e9a1b.png)
一、义素性质
词义的区别特征就是义素,义素就是对义位进行 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如分解义位“姐姐”,可以得到如下义素:[亲 属][同胞][年长][女性]。 分解义位“胜利”,可以得到如下义素:[竞 争][打败对方]。
义素有三个基本性质:
1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部分,它是义位的微观层次 结构中的结构项,一个义位可以分析为若干义素 的组合。 2 、义素在职能上相当于音位中的区别特征,它在 自然语言中是直接观察到的,它不直接依附于语 音,所以义素是没有特定声音形式的语义部分。 3、义素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相互区 别的语义特征。如父亲是与母亲相比较而得出的。
五、核心义素和区别性义素
核心义素——是与邻界词共同的义素,是确 定该词义与邻界词义有共同联系的义素,是 反映事物一般特征的。又称前提义素。
区别义素——是与邻界词不同的义素,是确 定该词义与邻界词义相区别的义素,是反映 事物本质特征的。又称断言义素。
六、义素分析的作用
1 、义素分析揭示了语义的微观层次,有利于语言 形式化;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词义;有 利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 2 、义素分析为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开辟了新的 途径。 窥见=[+用眼+往一定方向+缝隙里] 眺望=[+用眼+往一定方向+向远处] 瞻仰=[+用眼+往一定方向+崇敬地] 鸟瞰=[+用眼+往一定方向+向下] 3、义素分析可以检验词的搭配关系是否合理。
(一)确定范围
• 如要分析“父亲”的义素,首先找出“母亲” 来比较,可以得出[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再 找出“儿子、女儿”来比较,可以得出[上一 辈]和[下一辈]的区别,再找“丈夫、妻子”来 比较,可得出[生育关系]与[婚姻关系]的区别。 这时,这些词语都能相互区别了,而且也能与 其他词语相区别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如“小 李”。 d.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 主体。如“花”、“眼睛”。 e.致使,事件发生变化的引发者。如“惨 案”。 f.工具,指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 或手段。例如“他用勺子吃饭。”中的“勺 子”。 g.处所,指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 例如“他回上海了。”中的“上海”。 h.时间,动作行为等开始或结束的时间, 延续的时段等。
三、歧义 1、什么是歧义句? 句子的表达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称为同形异义句, 也称歧义句。eg:
“qῑ zhong考试快到了。” “北京人多。” “我们要进口机器” ▲ 歧义在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语境的作用,歧义往往不妨碍交际的 正常运行,但如果语境不充分,就有可能影响。
2、歧义的类型: (1)词汇歧义(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 a、词语的同音异义(口头歧义)eg: “到lǐ bà i sì 我再告诉你。”shù mù 太多了。”
3、整理和描写
叔叔 [+父系亲属] [+男性] 伯伯: [+父系亲属] [+男性] 姑姑: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年长于父亲] [+-年长于父亲]
也可以借鉴矩阵图的描写,例如: [父系亲属] [男性] [年长于父亲] 叔叔 + + 伯伯 + + + 姑姑 + +-
(五)义素分析的作用 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 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 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 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一些同义、反义 等关系。 2、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 条件限制。
例三: 陆军:[军队]{[在陆地][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步
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各[专业部队]} 海军:[军队]{[在海上][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水 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各[专业部 队]} 空军:[军队]{[在空中][作战的]}f{[通常由…组成]各 [航空兵部队][空军地面部队]} 在上面的三个义素表达式中,义素写在方括号内, 同一类型或相互配合的义素写在同一花括弧里。f是 结构式的标志,意思是“适用范围”。“各”不是 一个义素,而是一个标志,它表示被标志的义素可 以分解为若干同类的义素。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词汇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或特定范围) 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词汇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别。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汇,是语言词汇 的核心,主要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较 强的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一般词汇的特点恰好和基本词汇相反, 它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五、词的语义特征和义素分析
(一)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是最小的 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二)什么是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就是通过对最合适的语义场中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这些义项所包含的义素的方法。
(四)义素分析的步骤: 1、确定对比的范围 找出一组相关的词,确定对比范围, 一般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 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分析的范围。 2、分析对比 找出这组词的共同义素和相互区别的义 素。
(2)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 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 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他浓浓地泡了一杯茶 小王扭伤了腰 老李死了一头猪 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 他在黑板上写字
▲语气意义: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 的态度。 在语言中,语气意义一般都是通过语调 形式来表达的,在有些语言中,一些虚词和 语气副词也有表达语气意义的作用。
例四: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词 (1)跑、走、跳 (2)钢笔、圆珠笔、毛笔、粉笔 (3)嫁、娶、入赘 (4)姐姐、弟弟、哥哥、妹妹 ▲用义素分析分析《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1、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 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 制。 2、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 惯,即所谓的“惯用法”。 3、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 色彩和修辞效果。 4、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 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三、词义的性质
(一)概括性(具体性) (二)模糊性(确定性) (三)民族性(普遍性)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含有一个义项的词是单义词,含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是多义词。
引申义(转喻) 本义——派生义(中心意义)
比喻义(隐喻)
注意:▲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和联系
二、同义关系 三、反义关系 四、上下义关系
义素分析实例
例一: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E.A. Nida)在分析英 语中的run(跑)、walk(走)等七个表示人 的肢体活动的词的语义时,列出了如下的义素 矩阵:
例二: 炒:[-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熘:[-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加淀粉汁] 炸:[-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煎:[-用水][-油量大][-不断翻动] 熘:烹饪方法,炸或焯后,作料中加淀粉汁。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义就是词所表示的意义内容。具体可以 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部分的内容。 (一)语法意义: 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词的语 法意义是语言中的词的语法作用通过类聚之 后所显示出来的,所以是一种更抽象更概括 的意义。
(二)词汇意义: 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 它是语义研究的基础。 词的词汇意义有概念义(理性义)和色彩 义之别。 概念义(理性义)是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 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意义。
二、句义的构成(语言中的句义): 词汇意义 句义 关系意义 语气意义
主谓关系 动宾关系 定中关系 状中关系 中补关系……
语法结构关系意义 语义结构关系意义
▲语法结构关系意义
如:
▲语义结构关系意义
(1)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关系—语义角色
如:猴子玩苹果/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作) 花很红/ 眼睛大大的(性质/状态) 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