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实验方案
洗煤厂添加絮凝剂用量实验步骤
![洗煤厂添加絮凝剂用量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70367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2.png)
洗煤厂添加絮凝剂用量实验步骤洗煤厂絮凝剂用量优化实验
目的:
确定洗煤厂脱水工序中絮凝剂的最佳用量,以提高脱水效率和泥饼含固率。
材料:
煤样
絮凝剂
脱水设备
实验室仪器(pH计、浊度计、天平)
步骤:
1. 样品制备:
采集代表性的煤样。
将煤样粉碎至所需的粒度。
在搅拌条件下,用水制备煤浆。
2. 絮凝剂溶液制备: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配制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3. 絮凝实验:
取等体积的煤浆,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使用搅拌器以预定的速度搅拌煤浆。
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测量絮凝物的形成和沉降情况。
4. 沉降测试:
将絮凝后的煤浆转移至量筒中。
测量泥饼体积和上清液浊度。
5. 脱水实验:
使用脱水设备,对絮凝后的煤浆进行脱水。
测量泥饼含固率。
6. 数据分析:
计算不同絮凝剂浓度下的絮凝剂用量。
绘制絮凝速度、泥饼体积和泥饼含固率与絮凝剂用量的关系曲线。
7. 确定最佳絮凝剂用量: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絮凝剂用量的最佳范围。
考虑脱水效率、泥饼含固率和絮凝剂成本等因素。
影响因素:
煤质:煤样的性质(灰分、水分、粒度)会影响絮凝剂的有效性。
水质:水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温度会影响絮凝过程。
搅拌条件:搅拌速度和时间会影响絮凝剂的混合与絮凝的形成。
絮凝剂类型: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1d3c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f.png)
絮凝剂实验报告引言絮凝剂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可以帮助净化水源,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浑浊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对水体悬浊物的去除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对水体悬浊物的去除效果;2.探讨絮凝剂用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结论。
实验材料1.水样:取自自来水厂供应的自来水;2.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
实验步骤1.将水样平均分配到若干个试验瓶中,每个试验瓶的水样量为500ml;2.分别向每个试验瓶中加入不同类型的絮凝剂,按照不同的用量进行处理;3.搅拌每个试验瓶中的水样,使絮凝剂充分与水样混合;4.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样中悬浊物的沉降情况;5.通过观察水样的透明度变化,评估不同类型和用量的絮凝剂对水体悬浊物去除效果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观察和实验记录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絮凝剂类型絮凝剂用量悬浊物去除效果无机絮凝剂A 5ml 90%无机絮凝剂A 10ml 95%有机絮凝剂B 5ml 80%有机絮凝剂B 10ml 85%有机絮凝剂C 5ml 70%有机絮凝剂C 10ml 7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和用量的絮凝剂在水体悬浊物去除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在本次实验中,无机絮凝剂A的去除效果最好,达到了95%的去除率。
而有机絮凝剂C的去除效果较差,仅为70%。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随着絮凝剂用量的增加,悬浊物去除效果有所提升。
例如,无机絮凝剂A在用量为5ml时的去除率为90%,而用量增加到10ml时的去除率达到了95%。
这些结果表明,絮凝剂类型和用量对水体悬浊物的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因此对悬浊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同时,絮凝剂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去除效果,但需要注意用量过大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无机絮凝剂A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达到了95%的去除率;2.絮凝剂的用量对去除效果有明显影响,增加用量可以提高去除效果;3.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在去除效果上存在差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絮凝剂。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4af1d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c.png)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污水絮凝处理技术,以达到去除污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絮凝效果。
二、实验原理污水絮凝处理是利用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絮凝体,从而方便后续处理。
絮凝剂在污水中与悬浮物表面产生吸附作用,使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降或过滤分离。
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如铝盐、铁盐等)和有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准备一定量的污水样品,并记录其初始浊度。
b. 准备不同类型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c. 准备实验所需的容器、试管、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操作:a. 取一定量的污水样品,加入试管中。
b. 向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注意控制加入量。
c. 使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污水和絮凝剂溶液,使其充分混合。
d. 静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污水中悬浮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e. 使用浊度计或离心机等工具测量污水的浊度,并记录下来。
3. 数据处理:a. 比较不同絮凝剂类型和浓度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b.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吸入或接触絮凝剂溶液。
2.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废液的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效果有不同影响。
例如,无机絮凝剂通常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有机絮凝剂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 随着絮凝剂浓度的增加,污水的浊度逐渐降低,絮凝效果逐渐增强。
但过高的絮凝剂浓度可能会导致絮凝体过大,难以沉降或过滤分离。
3. 结合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类型和浓度,以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污水絮凝处理实验,我们了解了絮凝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掌握了污水絮凝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实验室絮凝步骤
![实验室絮凝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715b8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实验室絮凝步骤
实验室中的絮凝步骤通常涉及一系列的操作,旨在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便于沉淀和分离。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实验室絮凝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取得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待处理的水样、絮凝剂、以及实验仪器等。
2.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待测的溶液样品。
确保原水和实际水质完全相同,以便获得准确的结果。
3.添加絮凝剂:将一定量的絮凝剂加入待测溶液中。
絮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常通过实验室模拟(如烧杯搅拌试验)确定最佳投加量。
4.搅拌:开启搅拌设备,对溶液进行搅拌。
搅拌过程通常包括快速搅拌和慢速搅拌两个阶段。
快速搅拌有助于絮凝剂迅速分散并与水样中的胶粒相接触,使胶粒开始絮凝并产生微絮体;慢速搅拌则有助于微絮体进一步互相接触长成较大的颗粒。
5.静置沉淀:将混合溶液静置一段时间,使絮凝物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到底部。
静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絮凝物的沉降速度和实验要求。
6.分离沉淀:使用特定的分离方法(如倾倒、虹吸等),将沉淀与上清液分离开来。
7.分析测定:对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和絮体进行后续分析测定,如测定上清液的浊度、CODcr、色度、pH值等指标,以及絮体的含液率、粒度分布等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絮凝步骤可能因具体实验条件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深入理解絮凝过程的机理和优化实验条件。
絮凝剂小试方法
![絮凝剂小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2537f9f61fb7360b4c65eb.png)
絮凝剂小试方法
鉴别PAM可以通过测定产品粘度,和离子度来检验,但是需要特殊的仪器,不适合污水厂现场使用。
污水厂一般都是通过小试实验来验证的。
小试实验一般都是采用杯罐颠倒实验来测试。
实验基本步骤是:
1.溶解配置0.3-0.5%的PAM溶液
2.量取一定量的污泥,基本为200ml。
3.按照不同的加药量,如50ppm,80ppm,100ppm.....等加入一定量的PAM溶液,用2个烧杯来回颠倒10—15次。
4.观察污泥的性状,看看是否污泥成团,是否有游离的水析出,如果污泥不成团,或析出的游离水很少的话,说明药剂不够。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矾花成团形态良好,游离水较多的投加量。
6.用搅拌棒将矾花搅碎,再加入5mlPAM溶液,再用2个烧杯来回进行颠倒实验。
看看是否可以重新成团絮凝。
7.如不能絮凝成团,重复3-6步骤,直到找到合适的加药量。
8.将上述絮凝好的污泥,倒入过滤漏斗,测定5,10,30,60秒,2分钟,3分钟滤出的水量,并且观察滤出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9.比较不同的投加量,选出滤出水最多,滤出水悬浮物少的投加量为适宜投加量。
10.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不同品种的药剂的情况。
实验1 絮凝实验室试验
![实验1 絮凝实验室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e3fb457cf84b9d528ea7a46.png)
实验1 絮凝剂实验室试验
1.方法提要:向待处理的污泥中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进行反
应、静止,测定沉淀容积比和上液透光率,评价絮凝剂的性能。
2.仪器和设备
2.110ml刻度移液管或10ml注射器
2.2250ml烧杯、250ml量筒
2.3计时器(秒表)
3.絮凝剂溶液的配制:浓度1‰配制
称取样本药剂0.1000g和量取100mL水于烧杯中,在常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溶解,搅拌时间40min。
4.操作步骤
4.1 取200mL污泥加入250mL烧杯中。
4.2 向烧杯中加入定量样本药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快速(定速)搅拌2min,慢速(定速)搅拌4min,然后倒入250mL量筒,静置沉淀10~20min时,计算沉淀容积比,同时取定量上液测定其透光率(测平行双样,取平均值)。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82b3f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e.png)
污水絮凝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污水絮凝处理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絮凝剂对污水中悬浮物的絮凝效果,并分析最佳絮凝剂的使用条件。
二、实验原理污水絮凝处理是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种。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实验室准备好的污水样品倒入实验容器中,并记录初始的悬浮物浓度。
b. 准备不同类型的絮凝剂溶液,标注好浓度。
c. 准备实验所需的玻璃棒、滴管、试管等实验器材。
2. 实验组织:a. 将污水样品分成几组,每组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絮凝剂溶液,控制剂量相同。
b. 使用玻璃棒搅拌污水样品,使絮凝剂充分混合。
c. 记录每组搅拌后的悬浮物浓度。
3. 结果分析:a.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比较不同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b. 分析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如最佳剂量、搅拌时间等。
四、实验数据以下为实验结果的示例数据:实验组絮凝剂种类悬浮物浓度(mg/L)A 无机絮凝剂 50B 无机絮凝剂 30C 有机絮凝剂 40D 有机絮凝剂 20五、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无机絮凝剂对污水的絮凝效果较好,相比有机絮凝剂,能够将悬浮物浓度降低更多。
2. 在无机絮凝剂中,剂量为X mg/L时,悬浮物浓度下降最明显。
3. 在有机絮凝剂中,剂量为Y mg/L时,悬浮物浓度下降最明显。
4. 结合经济性考虑,建议使用无机絮凝剂,并控制剂量在X mg/L左右。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絮凝剂溶液。
2. 实验器材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实验样品。
3. 实验操作应规范,确保数据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不同絮凝剂对污水絮凝处理的效果,并得出了最佳絮凝剂的使用条件。
无机絮凝剂在适当的剂量下能够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并控制剂量和搅拌时间等参数,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水厂絮凝沉淀实验报告(3篇)
![水厂絮凝沉淀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5708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厂絮凝沉淀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为实际水厂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絮凝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向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悬浮物颗粒相互碰撞、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快沉降速度,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实验中主要研究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自来水、硫酸铝、硫酸铁、氢氧化钠、pH试纸、搅拌器、烧杯、漏斗、滤纸、电子秤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秒表、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用水: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实验所需范围。
2. 确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实验参数。
3. 投加絮凝剂:向实验用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使絮凝剂与悬浮物充分接触。
4. 沉淀:将搅拌后的混合液静置沉淀,观察沉淀情况。
5. 取样: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物浓度。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及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去除率提高幅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絮凝剂投加量过多,会导致絮体过大,沉降速度过快,部分絮体在沉降过程中破碎,降低去除率。
2. pH值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pH值对絮凝剂的水解反应有显著影响,合适的pH值有利于絮凝剂水解,提高絮凝效果。
3. 搅拌速度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搅拌速度越快,絮凝剂与悬浮物接触越充分,有利于絮凝反应进行。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10566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b.png)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实验报告》是关于研究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实验报告,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业,如石油、化工等行业,也可以用于生物分离、控制和浓缩生活化的物质样品。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主要由胺络合物和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组成,若要获得更高性能的絮凝剂,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和分析,并制定合适的制备方案。
实验步骤
1.先,准备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络合物,把这两种物料混合搅拌在一起,然后将其加入到锅内,加热至温度达到规定的程度;
2.锅内的混合物放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其混合物的温度控制在所需的温度范围;
3.锅内的混合物倒入到一个玻璃杯中,再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均匀搅拌,使其混合物达到稳定性;
4.稳定性达到均匀状态的混合物着火,继续加热,使其达到液体化状态;
5.液体混合物冷却,形成凝胶状态,当其温度降低到相应规定时,就可以结束制备实验。
结果分析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了一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它的外观呈白色凝胶状;在光谱分析中,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紫外吸收光谱在紫外范围内为强吸收,而在可见光范围内则为弱吸收。
稳定性分
析表明,所得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溶液稳定性良好,能够在指定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分子量分析表明,所得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分子量为2800 ~ 3200万。
此外,经过粘度测试,所得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具有较高的粘度,大概在1300 ~ 1500mPa.s。
结论
经过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种性能良好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它具有较高的紫外吸收度、稳定性以及粘度,可以满足多种工业应用需求。
絮凝剂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絮凝剂制备实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52815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b.png)
絮凝剂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一、实验目的。
咱为啥要做这个絮凝剂制备实验呢?就是想搞出一种能让水里那些小颗粒杂质抱团,然后方便把它们从水里弄出去的东西。
就好比把一群调皮捣蛋到处乱跑的小娃娃,用魔法(絮凝剂)让他们手拉手站好,这样就能轻松把他们带走啦。
二、实验原理。
1. 絮凝作用的基本原理。
絮凝剂这玩意儿就像是个超级胶水,但又不是那种普通的胶水。
它能让水里那些带电荷的小颗粒杂质,因为电荷的吸引或者其他神奇的力量,互相粘在一起,越聚越大,最后就像下雪的时候雪花慢慢变大一样,变成大的颗粒沉淀下去或者能轻松过滤掉。
2. 具体絮凝剂的反应原理(根据你选择的絮凝剂类型来说,这里假设是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这小子可厉害了,它在水里会分解出好多带正电荷的铝离子之类的东西。
水里那些带负电的小杂质一看到这些带正电的铝离子,就像小磁铁一样被吸引过去,然后就开始互相勾搭,形成大的絮凝体。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材料。
铝酸钙粉(如果是做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话),这就像是做蛋糕的面粉,是主要原料呢。
盐酸,强酸哦,就像魔法药水一样,能让铝酸钙粉发生奇妙的反应。
去离子水,要很纯净的水,就像给絮凝剂准备的干净小窝,让它能好好生长。
2. 仪器。
搅拌器,这就是个大力士,能把各种原料搅和得很均匀,就像用筷子使劲搅拌面糊一样。
加热装置,比如电炉之类的,可以给反应提供热量,让反应更快更彻底,就像给化学反应加把火,让它跑得更快。
反应容器,像烧瓶之类的,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小房子,让各种原料在里面愉快地反应。
过滤器,比如滤纸和漏斗组合或者抽滤装置,用来把反应后得到的絮凝剂溶液里那些还没反应完的残渣或者大颗粒杂质去掉,就像筛子筛沙子一样。
四、实验步骤。
# (一)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
1. 原料准备。
称取一定量(比如100克)的铝酸钙粉,要精确一点哦,就像称菜做饭一样,多一点少一点可能味道就不对啦。
把称好的铝酸钙粉小心地放到反应容器(烧瓶)里。
量取适量的盐酸,盐酸的量得根据铝酸钙粉的量来计算,就像配药一样,比例得合适。
PAC絮凝效果实验及分析
![PAC絮凝效果实验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8de03202d276a201292e74.png)
PAC絮凝效果实验及分析本文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为主要实验对象,对其絮凝效果进行实验及分析。
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具有生成的矾花大而密实,絮体成层沉降,沉降速度快,悬浮矾花少等优点。
是电厂处理黄河水的主要药剂。
絮凝剂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化学药剂。
絮凝处理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处理流程的运行状况,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
絮凝处理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就在于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性能优良的絮凝剂。
1分析实验部分1.1浊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1)原理胶体颗粒对光的散射产生“吸光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吸光度”与浊度呈正比关系,利用这一现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浊度。
(2)浊度的标定把浊度100度的白陶土标准溶液边振荡边迅速用刻度吸管吸2mL,4mL,6mL,8mL,10mL放入比色管,加水到100mL,规定它们的浊度分别为2,4,6,8,10度。
充分振荡后,在660nm下测其对应的吸光度。
(3)浊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表中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浊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其具体拟合过程如下:X—浊度(NTU)Y—吸光度(ABS)则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075x+0.00071.1.1黄河水水质分析(1)黄河水样的浊度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本试验测定浊度采用的是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测得所用黄河水水样浊度为553.71NTU。
(2)黄河水样的pH值本实验所用的方法是玻璃电极法。
测得所用黄河水水样的pH值在6.8左右。
1.1.2絮凝实验将实验水样置于一组六个烧杯(烧杯的体积为1000ml,内装500ml的水样)内,六联搅拌器搅拌。
为了模拟水与絮凝剂的快速混合,先将转速调在200r/min 左右,待搅拌稳定后,再同时向每个烧杯里添加不同量的絮凝剂。
并在200r/min转速下搅拌1min。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20f55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e.png)
絮凝剂实验报告絮凝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寻找最优絮凝剂阳离子絮凝剂试验步骤:待选阳离子絮凝剂分别用200ml 烧杯,以絮凝剂加200ml 水配置成浓度千分之一成品备用。
用3个11烧杯加入氧化矿500ml,搅匀,分别加入以配好成品絮凝剂各25ml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计算得出),混合均匀,观察沉降效果,初步选出代号为8025,8040,北京进行最终沉降试验。
实验数据:(沉降速度以现用絮凝剂沉降50ml 所需时间为标准,其他型号比值得出,越小沉降所需时间越短.)按实验数据结果建议8040 型絮凝剂篇二:漆雾絮凝剂实验报告漆雾絮凝剂实验(试用)报告附件:(样件试验照片)1、配槽加入a剂处理后的槽液表面:2、未添加b 剂的槽液表面:3、循环处理后的槽液表面:4、添加b 剂后的槽液表面:篇三:絮凝剂英语实验报告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the report onchemical experiment experiment:course:fine chemicals experiments student: classstude nt id: experime nt con diti on: temperature °C relative humidity: atmosphere pressure date: day篇四: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
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0695825727a5e9846a610d.png)
絮凝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寻找最优絮凝剂阳离子絮凝剂试验步骤:待选阳离子絮凝剂分别用200ml 烧杯,以絮凝剂加200ml 水配置成浓度千分之一成品备用。
用3个11烧杯加入氧化矿500ml,搅匀,分别加入以配好成品絮凝剂各25ml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计算得出),混合均匀,观察沉降效果,初步选出代号为8025,8040,北京进行最终沉降试验。
实验数据:(沉降速度以现用絮凝剂沉降50ml 所需时间为标准,其他型号比值得出,越小沉降所需时间越短.)按实验数据结果建议8040 型絮凝剂篇二:漆雾絮凝剂实验报告漆雾絮凝剂实验(试用)报告附件:(样件试验照片)1、配槽加入a剂处理后的槽液表面:2、未添加b 剂的槽液表面:3、循环处理后的槽液表面:4、添加b 剂后的槽液表面:篇三:絮凝剂英语实验报告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the report onchemical experiment experiment:course:fine chemicals experiments student: classstude nt id: experime nt con diti on: temperature °C relative humidity: atmosphere pressure date: day篇四: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报告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
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
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
絮凝剂的制备及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絮凝剂的制备及沉降容积比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3e324cc5fbfc77da269b11c.png)
絮凝剂的制备及沉降容积比的测定(综合型)一、实验目的1. 掌握絮凝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沉降容积比的概念并熟悉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絮凝剂(又称絮凝液,悬浊液)系指难溶性固体颗粒以微粒(>0.5μm )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一个优良的絮凝剂应具有下列特征:其药物微粒细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能均匀分散,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
絮凝剂的沉降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用Stoke 定律表示:ηρρ9)(r 2V 212g -=式中V-沉降速度,r-粒子半径,ρ1-粒子密度,ρ2-介质密度,η-絮凝剂的粘度,g-重力加速度。
絮凝剂微粒的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絮凝剂粘度的关系最大。
通常用减小微粒半径,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等,以增加介质粘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絮凝剂中微粒分散度高,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故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微粒有聚集的趋势,可加入表面活性剂等用以降低固—液之间介面张力,使体系稳定。
表面活性剂又可作润湿剂,改善疏水性物体的润湿性。
从而克服疏水微粒(质轻)因吸附空气而造成上浮现象。
通过实验达到:通过比较几种助悬剂、凝聚制的能力,从而了解有关的几种助悬剂、凝聚制的能力。
三、器材与试剂 1、酵母发酵液体 2、10%的三氯化铁溶液 3、氧化锌粉末 4、50%甘油 5、碱式硝酸铋 6、西黄蓍胶 7、盐酸 8、硫代硫酸钠四、实验步骤一、氧化锌絮凝剂1.配方见表1 氧化锌絮凝剂各配方2. 操作(1)配方1、2的配制:称取氧化锌细粉(过120目筛),置乳钵中,分别加0.3ml蒸馏水或甘油研成糊状,再各加少量蒸馏水或余下甘油研磨均匀,最后加蒸馏水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2)配方4、5配制:称取西黄蓍胶0.1g(碱式硝酸铋1.0g),置乳钵中,加乙醇几滴润湿均匀,加少量蒸馏水研成胶浆,加入氧化锌细粉,研成糊状,再加蒸馏水研匀,稀释并转移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絮凝剂与助凝剂实验
![絮凝剂与助凝剂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c5bccc06137ee06eff9185f.png)
速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搅拌速度和时间选择的恰当,可以加速絮凝作用,从而有利于絮凝剂发挥作用,提高絮凝效果。
取4份200ml的废水样于烧杯中,先用phs—3c精密ph计调节ph值到8.0,再加入0.15g/200ml pafc絮凝剂,用78-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搅拌。
第一个烧杯以50r/min转速搅拌2min,第二个烧杯以100r/min转速搅拌2min,第三个烧杯以150r/min转速搅拌2min,第四个烧杯以200r/min转速搅拌2min,均静置沉降20min后取其上清液,测其浊度、ph值、cod值。
结果如表4所示表4 搅拌时间为2min时相应的指标值表5 搅拌时间对pafc絮凝效果的影响图3 搅拌时间——浊度、cod去除率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搅拌时间和最佳搅拌强度分别为2min,转速为150r/min,此时pafc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各项指标值:浊度去除率达95.10%,cod去除率达89.93%。
如果搅拌时间过长,搅拌速度过快,则会将能够沉降的颗粒被搅碎后变成不沉降颗粒,从而降低絮凝效果;如果时间过短,速度过慢,则会使絮凝剂和固体颗粒不能充分的接触,从而不利于絮凝剂捕集胶体颗粒,而且絮凝剂的浓度也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发挥絮凝作用。
3.2 pafc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所用的水样为生活污水,取五份200ml水样分别放置在500ml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聚合氯化铝铁,氯化铝铁的投加量分别为0.05g、0.10g、0.15g、0.20g、0.25g、0.30g,后先用搅拌机快搅2min(搅拌速度为150r/min),再慢搅5min(搅拌速度为75r/min),静置沉降20min后取上清液用uv755b型分光光度计分别在330nm和3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由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浊度和色度以及cod值和它门对应的去除率,由此确定最佳投加量。
表6 pafc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afc投加量小时,cod去除率随pafc的投加量变化没有显著的变化,而当pafc投加量增加到0.75g/l时,再增加pafc的量,cod去除率开始下降,且随着pafc的量的增加,形成矾花越来越小,下沉越来越慢;当pafc量为1.25g/l时,矾花非常细小,甚至出现上浮,无法分层等现象。
絮凝剂实验报告
![絮凝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912d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7.png)
絮凝剂实验报告绪论絮凝剂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将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以便于沉淀或过滤。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条件下絮凝剂的效果,并探究其最佳使用条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悬浮物质(如黏土颗粒、悬浮液等)、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如0.1%、0.5%、1%等。
(2)取一定量的悬浮物质,加入试管中。
(3)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混合均匀。
(4)观察悬浮物质的沉降情况,并记录下时间和形态。
(5)使用显微镜观察悬浮物质的颗粒大小和形态。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添加絮凝剂后,悬浮物质的沉降速度明显加快,颗粒团块也变得更大。
不同浓度的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有所差异,浓度较低时,絮凝剂的作用较弱,颗粒团块较小,沉降速度较慢;而浓度较高时,絮凝剂的作用较强,颗粒团块较大,沉降速度较快。
因此,选择合适的絮凝剂浓度对于水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
此外,根据实验结果还可以得出结论,絮凝剂的作用效果与悬浮物质的性质有关。
例如,黏土颗粒在添加絮凝剂后往往能够形成较大的团块,而悬浮液中的颗粒则较难聚集成团块。
这可能是由于黏土颗粒表面带有电荷,易于与絮凝剂发生反应,而悬浮液中的颗粒表面电荷较小,难以与絮凝剂发生作用。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1. 絮凝剂的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浓度越高,絮凝效果越好。
2. 不同类型的悬浮物质对絮凝剂的反应不同,一些颗粒易于聚集成团块,而一些颗粒则较难聚集。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实验仅考察了絮凝剂对悬浮物质的絮凝效果,未涉及具体的水处理实际应用。
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考虑添加其他辅助剂,如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以模拟实际水处理过程中的复杂条件。
此外,可以通过测定悬浮物质的浓度和絮凝剂的投加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投加量,以提高絮凝效果。
高效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高效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8f2842c850ad02de804133.png)
高效絮凝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一、目的要求1,学习溶液聚合的基本原理。
2,练习溶液聚合及共聚合的基本操作。
3,学习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4,研究水溶性高分子及其阳离子功能化产物对污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絮凝能力。
二、基本原理1,聚合原理丙烯酰胺(AM)是水溶性单体,容易进行溶液均聚合,到相应的均聚物PAM 。
若与阳离子单体一起共聚合,就得到阳离子化的共聚物CPAM 。
其反应式可表示为:C H 2=C HC =O N H 2C H 2N C l +_(N H 4)2S 2O 8C H 2=C HC =O N H 2C H C H 2C H =C H 2C H 2C H 3C H 3C H 2=C HC =O N H 2+(N H 4)2S 2O 8C H 2C =O N H 2C H C H 2C H C H C H 2N C l +_C H 2C H 2C H 3C H 32,粘度与分子量均聚物PAM 的粘均分子量可以在实验室用一点法方便地测定出来。
粘度是指流体对流体的阻抗能力,可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之。
测定液体溶液的粘度,可以检查其分子量分布。
相对粘度ηr (又称粘度比)是溶液(或分散相)的粘度η与溶剂(或连续相)的粘度η0之比值。
通常是在极稀的浓度下进行测定,稀溶液和溶剂在粘度计中流过时间(t 和t 0)与粘度成正比,因此有:r t t ==ηηη增比粘度ηsp (又称比粘度)是溶液(分散相)的粘度η与溶剂(或连续相)的粘度η0之差被溶剂(或连续相)的粘度η0除得之商,即:11r 00sp -=-=-=ηηηηηηη对于部分线性高分子,测定出极稀的浓度下相对粘度ηr 和增比粘度ηsp 后就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出其特性粘数:[]()Cr sp ln 2ηηη-=C 为溶液的浓度(g/mL )实验证明,当聚合物、溶剂和温度确定以后,特性粘数[η]的数值与粘均分子量M η满足如下关系式:[]M Kαηη=即只需在一个浓度下,测定一个粘度数值便可算出聚合物分子量,这种方法称做一点法。
絮凝实验报告
![絮凝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4930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4.png)
絮凝实验报告絮凝实验报告一、引言在水处理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影响水的质量,还会对水处理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浑浊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自来水、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试管、滴管、计时器等。
2.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倒入试管中,作为实验样品。
(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
(3)用滴管轻轻搅拌试管中的液体,使絮凝剂充分与水中的悬浮物质接触。
(4)记录下加入絮凝剂后的时间,并观察水中悬浮物质的变化。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三、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加入絮凝剂后,水中的悬浮物质逐渐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凝聚的颗粒逐渐沉淀到试管底部。
3. 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絮凝剂的加入量增加,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加快。
四、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絮凝剂具有促进悬浮物质凝聚和沉淀的作用。
絮凝剂中的聚合氯化铝能够与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悬浮物质更容易沉淀。
2. 絮凝剂的加入量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
加入较多的絮凝剂能够增加凝聚物质的数量,从而加快沉淀速度。
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可能会导致剩余絮凝剂残留在水中,影响水的质量。
3. 絮凝剂的作用时间也会影响凝聚物质的沉淀效果。
在一定时间内,凝聚物质的沉淀速度会逐渐增加,但是超过一定时间后,沉淀速度将趋于稳定。
五、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絮凝剂的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1. 对絮凝剂的种类和加入量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到最佳的絮凝剂使用方法。
2. 在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观察其对悬浮物质的去除效果。
3. 结合其他水处理方法,如过滤和沉淀等,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510330912a2161479294b.png)
选矿水絮凝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通过投加絮凝剂改善废水出水水质。
2、通过试验比较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
二、试验原理三、实验仪器及药剂药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仪器:烧杯、搅拌器、电子天平、烘箱四、试验步骤1、溶液配制:分别配制浓度为1%的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和0.05%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备用。
2、取3份1L选矿废水,分别加入PAC、PFS和PAM,观察废水沉降速度及上清液澄清情况,记录与下表中。
絮凝剂类别沉淀速度上清液亮度实验现象PACPFSPAM根据上表确定药剂大概投加量,为下一步试验做准备。
3、分别取2份1L选矿废水,分别加入PAC-PAM和PFS-PAM,通过沉降时间、加药量、上清液澄清情况,比较PAC和PFS与PAM复配使用的效果。
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学会求得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其表面水化膜作用下,长期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1)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ζ电位,实现胶粒“脱稳”,(2)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3)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最终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一)实验装置混凝实验装置主要是实验搅拌机。
搅拌机上装有电机的调速设备,电源采用稳压电源。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1.混凝试验搅拌机ZR4-6 型1 台3.光电式浊度仪GDS-3 型1 台4.酸度计pH-3 型1 台5.磁力搅拌器1 台6.烧杯200ml 6个7.烧杯1000ml 6个8.量筒1000ml 1 个9,移液管1、5、10ml 各1 支10. 吸耳球 3 个11.注射针筒3个、温度计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