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艺术永恒的主题——普契尼歌剧作品对爱情的演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背景(一)普契尼的生平

普契尼(1858—1924年),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93年发表的歌剧《曼侬·列斯科》使普契尼一举成名,其后又创作出《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著名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最后的作品,直至普契尼去世仍未完成,其中最后的一幕是由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的草稿来完成的。

普契尼生活家庭环境中以女性为主(在普契尼家兄妹七人中,五个是女孩),父亲主要从事作曲、演奏及教学活动,在普契尼6岁时去世。虽然童年的普契尼未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但在母亲姐妹的关怀和鼓励下,从师于卢卡音乐学院作曲家C .安杰洛尼后,音乐才华逐渐显露。

纵观普契尼的歌剧作品,其歌剧旋律细腻真挚、优美动人。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特点与其所生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在众多女性行为的影响下,造就了普契尼细腻的生活感情基调,这也对其歌剧作品有所影响。

(二)普契尼歌剧创作的时代思潮

普契尼所处的艺术创作时代,存在浪漫主义与真实主义两大根本对立的思潮。浪漫主义理想性强、感情炙烈、艺术手法夸张,深受理想完美的思想影响;真实主义恰恰相反,是一种揭露社会矛盾、批判剥削制度的文艺思潮,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批判性的特点[1]。而普契尼是极力推崇真实主义的艺术家,并与浪漫主义进行激烈的博弈。普契尼认为,歌剧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需要体现生活艺术的真实性,而不应过分增加人的主观性、忽略歌剧的生活性。

普契尼作为一名身体力行的歌剧艺术家,在其歌剧作品中也真实地体现了真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理念。普契尼的歌剧创作背景以避开庞大的政治社会系统见长,选择的内容、景象和画面都精巧细致,具有“大背景下的小故事”的特

色,富有“大城小爱”的韵味。他的歌剧作品创作侧重于对普通人欲望、追求及喜怒哀乐的描写,极富真实性,并充满生活热情和人性关怀,对观众的心灵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塑造出普契尼歌剧“无大气磅礴之气、有亲切精致之奇”的特点[2]。

二、普契尼歌剧爱情主题的载体:咏叹调

咏叹调和宣叙调是歌剧艺术常用的两种基本唱调,二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故事通常在宣叙调里进行,角色之间有较多对话,多用半说半唱的方式,歌唱性不强。欧洲歌剧早期的宣叙调叫做“干宣叙调”,往往是用古钢琴弹奏一个和弦定一个调。而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具有富于歌唱性、长于抒发感情、伴奏讲究、曲式特定的特征,咏叙调的音乐结构完整,旋律美妙[3]。另外,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咏叙调”,与宣叙调相比要多一些音乐性。

普契尼歌剧中,以细腻真实的创作手法演绎的爱情主题歌剧占据了普契尼绝大部分。而在普契尼著名的爱情主题歌剧作品中,主角爱情情感的宣泄表达主要借助咏叹调,是整部歌剧的亮点所在,并成为脍炙人口、广为诵唱的精彩歌剧片段。如由西班牙男高音多明戈演唱的普契尼作品《艺术家的生涯》中《冰凉的小手》咏叹调片段,不仅在音乐爱好者中广为流传,而且也已被音乐界男高音作为高音练声的首选曲目。

三、普契尼歌剧爱情主题的演绎

在普契尼众多的爱情主题歌剧中,其凭借自己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歌剧创作手法,演绎出了五彩缤纷的爱情。

(一)爱情的唯美:期待

普契尼歌剧中演绎“期待爱情”主题的以两幕歌剧《蝴蝶夫人》为典型,又以其中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为经典。

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名作《蝴蝶夫人》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演绎期待中爱情的唯美,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歌剧的名字源于故事的女主角蝴蝶夫人(巧巧

爱情:艺术永恒的主题

———普契尼歌剧作品对爱情的演绎

张继芳

(西藏民族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咸阳712082)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爱情不仅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本文以普契尼的著名歌剧作品

《艺术家的生涯》等为基点,借助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对普契尼歌剧作品中演绎的爱情进行赏析,阐释“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的艺术理念。

关键词:普契尼;咏叹调;爱情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10-02

210--

桑)。巧巧桑原本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烂漫的日本姑娘,她为了爱情而背弃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巧巧桑深信他会回来。平克尔顿回国后另有新娶。当他携带美国夫人回日本时,悲剧终于发生了:巧巧桑交出孩子,吻剑自尽。

《啊,明朗的一天》是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是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尔顿回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通过对歌剧旋律与歌词韵律密切配合,音乐近似女主角的自我对白,生动地展现了女性微妙的心理活动,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演绎出期待中的唯美爱情。

(二)爱情的羡美:甜蜜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演绎“甜蜜爱情”主题的典型,其经典曲目是《冰凉的小手》与《人们叫我咪咪》,前一个是男主角鲁道尔夫演唱,后一个由女主角咪咪演唱。

《艺术家的生涯》是用中国的民族曲调为音乐元素谱写出的传世名作,取材于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整个戏剧故事非常简单,着重刻画浪漫主义小人物的爱情,演绎了一个羡美的爱情故事:圣诞前夜,居住在巴黎一所破陋的阁楼上的诗人鲁道尔夫在赶写文章,体弱的绣花女工咪咪前来借火,两人一见钟情,互诉心曲。后来鲁道尔夫与咪咪生活得很开心,可是咪咪患上了在当时来讲非常可怕的肺结核。为了给咪咪治病,朋友们到处奔波,为她买药。而咪咪的病却越来越严重,最后的情景是,当朋友们带着他们为咪咪找来的药品和食物时,咪咪已病死在鲁道尔夫的怀中。

《冰凉的小手》和《人们叫我咪咪》是该歌剧中两首不朽的咏叹调,剧情动人而且富于戏剧性,旋律感人悠长,极富曲线美。普契尼通过借火柴这种平凡琐碎的日常事件,引发了鲁道尔夫与咪咪令人羡慕的“甜蜜爱情”。全剧第一幕,咪咪的娇美迷住了鲁道尔夫的心,他唱起动人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接着咪咪以天真活泼而又深情的曲调唱出《人们叫我咪咪》,表现了她初恋时的愉悦心情。

(三)爱情的凄美:悲壮

为普契尼的歌剧《托卡斯》冠以“悲壮爱情”的主题是恰到好处的,剧中的《为艺术,为爱情》、《星光灿烂》生动演绎出爱情的悲美——

—政治、阴谋与爱情的交错纵横。

《托斯卡》是根据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三幕歌剧,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在1800年的罗马,歌剧演员托斯卡为了救自己被警察局逮捕监押的恋人卡瓦拉多西,找到警察局局长斯卡皮亚求他宽容。斯卡皮亚垂涎托斯卡的美貌,提出用托斯卡的身体来换取的要求。托斯卡为了爱情被迫假意允从,警察总监答应搞一次假处决使马里奥获得自由,托斯卡趁其不备将其刺死。黎明时,马里奥被带往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谁料这是警察总监耍的花招,马里奥被真处决。可托斯卡刺死总监之事已暴露,托斯卡愤怒地高喊:“斯卡皮亚,我和你一起去见上帝!”纵身跳楼自杀。

托斯卡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通过托卡斯为了爱情、自由而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女性形象,演绎出凄美的“悲壮爱情”,使悲壮的爱情歌剧中多了几分爱情的缠绵情愫。《星光灿烂》是卡瓦拉多西在第三幕走上刑台、即将被处决时所唱:“甜蜜的亲吻,和那多情的拥抱,使我多么惊慌!”呈现出政治阴谋下爱情的凄美悲壮。

(四)爱情的纯美:圣洁

在普契尼的爱情主题歌剧中,最佳阐释纯美的“圣洁爱情”的是《图兰朵》,其中又有一明一暗两个爱情故事:“一明”是公主图兰朵因爱而弃恶从善,“一暗”是侍女柳儿对卡拉夫王子的坚贞爱情。我们将重点通过侍女柳儿《主人,请听我说》的咏叹调来体验爱情的纯美圣洁。

三幕歌剧《图兰朵》被称作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其根据童话剧《杜兰铎的三个谜》改编。元朝公主图兰朵为了报仇,下令:“若猜得三谜,便嫁之;如猜错,便处死。”鞑靼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美貌吸引,不顾劝阻毅然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卡拉夫王子出了一道谜题“天亮前猜出吾名”。公主捉到王子的父亲和侍女柳儿严刑逼供。柳儿以自尽保守秘密。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并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使《图兰朵》的爱情主题达到高潮。

侍女柳儿是剧中最平凡的一个人物,《主人,请听我说》表达了柳儿在面对王子所处险境之时,内心对王子的挚爱,用自己的生命来演绎圣洁爱情。“为爱将生死度外”的爱情,是一份值得铭记的美丽和圣洁。

普契尼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歌剧的艺术魅力、呈现了爱情的美丽多姿,走进普契尼的歌剧不仅是走进艺术的殿堂,还引起对我们自身生活的一种追忆与思考。

——

——

——

——

——

——

——

——

——

参考文献:

〔1〕刘双.浪漫和真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比较[J].艺术教育,2007,(12).

〔2〕牛占国,李明华.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形象塑造的美学意蕴[J].学术交流,2007,(10).

〔3〕羊为军.未竟的“天鹅之歌”——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

(责任编辑王文江)

2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