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利枢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下游河道在河南省兰考县折向东北,沿程纬 度逐渐增高,使气温上高下低,形成冬季冰冻封河是 自下而上,而化冻开河时的顺序又是自上而下的现象。 在封河及开河期间内流冰常常堵塞局部河段形成冰塞 或冰坝,从而抬高水位淹没广大滩区和造成堤防决口, 危及下游两岸广大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 发展到利用三门峡水库进行凌前和凌期蓄水,控制下 泄流量和河道水量,以减轻和消除下游的凌汛威胁。
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7月~1970年6月,10年期间共拦 沙57.42亿吨,同期下游利津以上河道最大冲刷量达 23.1亿吨,1964年汛后三门峡水库冲槽排沙,下游河道 回淤,在上述10年内下游河道累积冲淤量为0.37亿吨, 冲淤基本平衡。从利津以上755千米河道的冲淤总量表明, 由于三门峡水库的拦沙作用,下游河道相当于10年不淤。 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采用了“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 运用方式,由于枢纽调节水沙,提高了下游水流的输沙 能力,增大了排沙入海的比例。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发电、灌溉、防洪综合工程, 它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为河南 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对河南、山东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隧道和坝后发 电站组成。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主坝长713.2米,最大 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副坝长144米,最大 坝高24米;主、副坝总长857.2米。 三门峡黄河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 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 坝"。
当预报黄河下游的花园口将出现以三门峡上游为 主要来源的大洪水时,通过三门峡水库的控制运用, 可将百年一遇的洪水削减到花园口的安全泄量即 22000立方米每秒。当出现以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 来水为主要组成的大洪水时,三门峡水库可相应进行 控制,关闭部分或全部闸门,削减洪峰流量,并与故 县、陆浑等水库联合运用,可使黄河下游设防标准由 30年一遇,提高到础年、70年一遇,减轻或消除下游 的洪水威胁。
三门峡水电站截至1990年还只是非汛期发电, 对河南省用电的高峰期即12月至翌年的第一季度很有 补益,对缓解华中电网供电紧张状况也起到了较大的 作用。尤其是三门峡水电站担任系统中的部分峰荷容 量,降低了系统中的火电站的煤耗,为国家节省了大 量的原煤,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三门峡水库防凌和春灌蓄水,为黄河下游提供了 可靠的水源。向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沿河城市 和胜利、中原油田等地供水,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每 年可使供水地区增加200亿元的工业产值。并于1972 年、1973年、1975年、1981年和1982年5次向天津市供 水17.5亿立方米。1989年11月25日“引黄济青”工程 已经完成,开始向青岛市供水。 由于三门峡水库成功地采用了“蓄清排浑”调水 调沙的运用方式,枯水期增加下游河道300立方米每 秒的流量,保证了下游沿黄河城市的供水,也改善了 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山东省沿黄两岸引黄灌溉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1979年 至1985年7年小麦平均单产比1970年增长3.2倍。鲁西北过去 是贫困地区之一,长期靠吃统销粮,1985年成为山东省增产 粮食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长期多灾低产的菏泽地区粮食总 产量达到27.9亿千克,提供商品粮6.4亿千克,占全省商品 粮总数的四分之一。 河南省引黄灌溉农田1000多万亩,粮、棉总产量比开灌 前增长4至6倍,沿黄两岸已种植水稻120多万亩,产量连年增 长。以前穷得出了名的豫东兰考县,如今稻麦飘香,绿树成 行,一派兴旺景象,1983年夏粮总产达1.35亿千克,成为全 国5年夏粮增长5000万千克的先进县。沿黄地区广大干部群众 高兴地说:“致富仰仗责任田,丰收多亏黄河水。” 山西省利用三门峡水库蓄水使潼关河道水位升高的优势, 在沿黄库区修建大、中型电灌站和引黄提灌设施,据不完全 统计,山西省沿三门峡库区引黄灌溉面积100多万亩。近30年 来,黄河下游沿河农村由于引黄灌溉,增产粮食22.8亿千克、 棉花1.07亿千克。
PPT制作:苏瑞 组员:苏瑞,黄长庆, 付斌,刘鑫, 李宏阳
三门峡位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中游下段 著名的峡谷。三门峡水库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陆县,水 库南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旧时黄河河床中有岩石岛, 将黄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东,北面一股处为“人 门”,中间一股处为“神门”,南面一段处为“鬼 门”,故此峡称为三门峡。三门峡以西是渭河、洛河 水的汇合处,两水汇合后再向东流到风陵渡入黄河, 所以黄河入河南省后水流急、流量大,在旧社会经常 泛滥成灾。
确保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首 要任务。黄河自古以来水害频繁,历史上下游经常决 口改道泛滥成灾。三门峡水利枢纽投入防洪运用后, 标志着黄河下游的防洪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发展为不仅依靠堤防,还依靠水库、河道和分滞洪措 施等的防洪工程体系,60年代虽然未发生特大洪水, 但水库“滞洪排沙”运用的削减洪峰作用,对减少下 游滩区损失收到了良好的实效。枢纽经两次改建后, 水库按“蓄清排浑”运用后,库区335米高程以下稳 定保持约60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用于防御特大洪 水。
灌溉工程 发电工程 供水工程 减淤工程 防洪工程 防凌工程 旅游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以来,黄河下游的 引黄灌溉事业有较大发展,从三门峡至黄河入海口的 1000多千米的黄河两岸,截至1990年有72个灌区,虹 吸55处,扬水站68座,引黄涵洞72座,使黄河下游沿 黄地区70个市、县用上黄河水,平均每年引水100多 亿立方米。三门峡水库每年利用凌汛和桃汛蓄水,为 下游春灌保持了14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在黄河下游春 旱时一般可使河道流量增加300立方米每秒,大大提 高了下游引水的保证率,是下游沿黄地区可靠的水源, 对改变沿黄地区的面貌发挥了显著作用。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全长223.88米,宽26.2米,可安 装8台发电机组,现有7台机组,发电量41万千瓦,为低 水头径流发电。 三门峡水电站,自1973年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投产, 到1978年底第五台机组安装完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 万千瓦。至1990年年底累计已发电150.2亿千瓦小时,按 础年代国家不变的电力价格,每千瓦时0.065元计,创 产值9.763亿元,按静态计算相当于水利枢纽工程固定 资产5.34亿元的1.83倍,三门峡水电站的造价为2.18 亿元,相当于国家给水电站投资的4.3倍。
据历史资料不完全的统计,自1883~1936年的54 年中,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就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口 门多达40多处,平均5年就有两次凌汛决口,以危害 很大难以防治而闻名,历史上素有“凌汛决口,河官 无罪”之说。解放后,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兴建之前, 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主要靠人工破冰,但不能完全避 免凌汛决口,1951年与1955年两次在河口地区的王庄 和五庄决口成灾,致使130万亩土地和482个自然村受 淹,1.4万间房屋倒塌,受灾人口26万余众。
由于三门峡大坝的缘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库区正 常蓄水时,黄河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 约200平方公里。春季来临时,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 大禹渡100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 两岸青山绿树,延绵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游人 在这里荡舟扬帆,船行柳梢,胜似江南。每年11月至次年 3月间,大坝蓄水形成的库区湿地成为候鸟迁徒停歇和越 冬的天然场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天鹅,年年如约 而至,使冬日萧瑟的黄河顿显生机,三门峡由此而被誉 为“天鹅源自文库城”。而每年的6月至l0月,大坝泄洪放水, 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 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 势。
枢纽布臵: 拦河坝座落在坚硬的花岗岩和闪长玢 岩上,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713m。改建后,枢纽由 左岸1号和2号泄洪排沙洞、左岸非溢流坝段、溢流坝 段、厂房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发电厂房以及 220kv和110 kV屋外开关站等建筑物所组成。 泄洪设施 : 左岸设有泄洪排沙洞2条,明流段断 面为城门洞形,宽9m,高12m。水位330m时,最大 泄流量为2658立方米/秒。大坝设有深水泄水孔12孔 和泄流排沙底孔10孔,断面尺寸均为3m×8m。水位 33O米时,最大泄流量共9746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