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电子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4ce13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和书写秒。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秒的读写3. 秒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和理解2. 秒的读写方法四、教学难点1. 秒的概念和理解2. 秒与生活的联系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老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
b.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如秒针的长度、颜色、移动速度等。
c.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秒针的移动代表了什么?秒针移动一圈需要多长时间?2.新课内容a. 老师讲解秒的概念,如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分钟等于60秒等。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秒,如“1秒”、“2秒”等。
c.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红绿灯变化、比赛计时等,引导学生理解秒与生活的联系。
3.巩固练习a. 老师出示一些时间,如“10秒”、“30秒”等,学生快速读写。
b. 学生分组进行计时游戏,如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看哪组用时最短。
4.课堂小结a.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秒的概念、读写方法等。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时钟,记录下秒针移动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来计时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刷牙、洗脸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秒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时钟、读写秒、理解秒与生活的联系等活动,使学生对秒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概念和理解秒的概念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秒的概念对于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的读写方法,以及秒与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秒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秒的认识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fb304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4.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能够感知秒的存在。
2.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能够准确地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的读取方法3. 秒的认识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学会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秒的概念和读取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秒针的运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秒的存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图片,如钟表、日历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b. 提问:“你们知道时间有哪些单位吗?”(时、分、秒)c.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
”2. 新课内容a. 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一个单位,1秒等于一分钟的第60分之一。
b. 讲解秒的读取方法:看钟表时,秒针每走过一个小格,就是1秒。
秒针走过一圈,就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c. 演示秒针的运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秒的存在。
3. 练习a.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秒的存在。
b.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4. 总结与拓展a.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总结所学知识。
b.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秒有关的知识?”(如速度、频率等)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钟表,记录下1分钟内秒针走过的圈数。
2. 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与秒有关的小实验,如测量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认识练习秒的认识练习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f8f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5.png)
第1课时
课 题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
教学
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师生共同完成。[PPT 页面1-2]
二、情境导入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PPT 页面3]
[PPT 页面8]
感受1秒钟时间[PPT 页面9]
感受10秒钟时间[PPT 页面10]
感受15秒钟时间[PPT 页面11]
小练习:谁跑步得第一?[PPT 页面12]
(三)探究秒和分之间的关系[PPT 页面13]
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四)练习:
1、填一填[PPT 页面14]
2、体验1分钟[PPT 页面15]
3、进一步体验1分钟。(生活中的所需要的时间。[PPT 页面20]
5、练习: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PPT 页面21]
三、巩固练习
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9c7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6.png)
1.1《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秒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的测量3. 秒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秒的应用及时间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秒的概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测量。
3. 结合实际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秒的知识。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沙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沙漏的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引出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显示。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秒的测量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用秒来测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测量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秒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2)教师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活动,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记录下来。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的测量方法,并能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秒的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b4e69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关于秒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1章第1节来了解秒的定义,秒的单位换算以及秒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秒的定义,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秒来计算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播放一段1分钟的短视频,然后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们对时间单位秒的思考。
2. 讲解秒的定义:我会用秒表演示1秒的流逝,然后解释秒的定义,即1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表示时间的短暂。
3. 讲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我会通过示例,解释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3600秒。
间。
例如,计算1分钟等于多少秒,或者计算1小时等于多少秒。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秒的知识来计算时间。
例如,计算5分钟等于多少秒,或者计算5小时等于多少秒。
6. 板书设计:我会用小黑板和粉笔来展示秒的定义和换算关系,以及一些例题的解答过程。
7.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们运用秒的知识来计算时间。
例如,计算10分钟等于多少秒,或者计算10小时等于多少秒。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秒来计算时间。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以巩固学生们对秒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我选择了播放一段1分钟的短视频来引发学生们对时间单位秒的思考。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b3c4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d.png)
1.1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 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课时,即“认识秒”。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秒的含义,认识秒针的走动规律,以及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含义,掌握秒针的走动规律,能够运用秒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秒针的走动规律,能够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秒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钟、计时器、秒表。
学具:学生手表、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注意秒针的走动。
引导学生思考:秒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
2. 认识秒讲解秒的含义,让学生理解1秒等于1/60分钟。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时、计息等。
3. 秒针的走动规律讲解秒针的走动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的特点,如每走一格代表1秒,每走一圈代表60秒等。
4. 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秒进行时间计算,如计算1分钟有多少秒,计算2分钟30秒是多少秒等。
5. 随堂练习(1)计算50秒是多少分钟?答案:50秒 = 50/60分钟 = 5/6分钟。
(2)计算1分钟30秒是多少秒?答案:1分钟30秒 = 1 60秒 + 30秒 = 90秒。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秒的含义2. 秒针的走动规律3. 秒的时间计算七、作业设计(1)200秒是多少分钟?(2)45秒是多少分钟?答案:(1)200秒 = 200/60分钟 = 10/3分钟。
(2)45秒 = 45/60分钟 = 3/4分钟。
2. 实际应用题小明跑100米需要15秒,小红跑100米需要20秒,请问小明和小红谁跑得快?答案:小明跑得快,因为15秒 < 20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秒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运用秒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6e86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a.png)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秒表,学会读取秒表上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3. 时间观念的培养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2. 秒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 秒的概念的理解2. 秒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1. 秒表2.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秒表,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秒表,它可以用来测量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秒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对秒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师讲解秒表的使用方法:如何开启秒表,如何读取秒表上的时间,如何停止秒表。
4. 教师示范秒表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秒表的使用。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使用秒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秒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秒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要养成正确使用秒表的习惯,培养自己的时间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概念和秒表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秒的概念的讲解与理解:在讲解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例如:“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时钟的秒针跳动一下,那就是一秒的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02237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秒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秒的概念,并能运用秒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用秒来计量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秒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让他用秒表计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
然后我会提问:“这位同学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接触秒的概念。
2. 探究秒的认识(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讲解如何用秒来计量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计算下列时间:30秒15秒、45秒+20秒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分钟 = 60秒用秒来计量时间:例题: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练习:30秒 15秒 = 15秒45秒 + 20秒 = 65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表计时,让孩子练习用秒来计量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秒的认识(1)-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秒的认识(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cadd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08页的“认识秒”。
我们将学习秒的定义、秒的计数方法以及秒在时间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秒的定义,学会秒的计数方法,并能够将秒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秒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秒表、卡片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计时器,比如手表、闹钟等,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计时器上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2. 讲解秒的定义:我会拿出秒表,向学生们展示秒表的运行,并解释秒的定义:“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秒等于1/60分钟。
”3. 讲解秒的计数方法:我会用卡片展示秒的计数方法,从0秒开始,每增加1秒,就翻动一张卡片。
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跟我数秒,并观察秒的计数规律。
4.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张卡片展示一个例题,比如“如果一个钟表上的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那么现在是多少秒?”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关于秒的练习题,比如“如果一个钟表上的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6,那么现在是多少秒?”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6. 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写上“秒的认识”,并在下面列出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
7.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语解释秒的定义,并给出几个关于秒的练习题,让他们回家后独立解答。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秒的定义和计数方法。
如果学生们掌握得很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关于秒的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1aa3f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秒针的读取3. 秒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秒针的读取。
2. 教学难点:秒与生活的联系,秒针的读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赛跑、煮鸡蛋等,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有哪些单位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间的基本单位有时、分、秒。
2. 新课内容a. 讲解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60秒。
b. 利用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行,学会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c.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秒与生活的联系,如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秒的重要性。
3. 练习与讨论a.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时间。
b.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与作业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下某一时刻的秒针所指时间,并思考这一时刻自己在做什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秒的概念,学会了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秒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巩固。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2. 1分钟=60秒3. 秒针的读取方法4. 秒与生活的联系重点关注的细节:秒针的读取秒针的读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细节上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
秒针的读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秒针的位置:秒针位于钟表的最外圈,通常比分针细一些,颜色也有所不同,以便于区分。
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c7294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a.png)
第一单元第0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理解1分=60秒。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学会使用秒表等计时工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秒,理解1分=60秒。
2. 教学难点: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秒表、钟表等计时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如:小时、分钟。
(2)引出秒的概念,提出问题:秒是什么时间单位?它与分钟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1分的时间长度。
(3)引导学生发现1分=60秒的关系。
3. 深入探究(1)让学生用秒表进行计时,体验秒的实际应用。
(2)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用秒来计时?4.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2题。
(2)让学生用秒表计时,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3题。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秒,知道了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理解了1分=60秒,还学会了使用秒表等计时工具。
6.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计时场景,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秒的认识2. 内容:-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1分=60秒- 学会使用秒表等计时工具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秒,理解了1分=60秒的关系,学会了使用秒表等计时工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43e6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4.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时间的单位:秒2. 秒的认识:1秒、10秒、60秒3. 秒的换算: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4. 用秒来计量时间:例如,测量脉搏跳动的时间、测量呼吸的时间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认识时间单位秒,了解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关系;2. 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挂图、卡片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学生发现钟表上的小格子,让学生猜测小格子代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2. 认识时间单位秒:教师出示秒表,向学生介绍秒表的功能,引导学生观察秒表的显示屏,让学生亲身体验秒表计时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
3. 秒的认识:教师通过挂图和卡片,向学生介绍1秒、10秒、60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关系。
4. 秒的换算: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的换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换算。
5. 用秒来计量时间: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如测量脉搏跳动的时间、测量呼吸的时间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秒来计量这些时间。
6. 随堂练习: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秒 = 1个小格子10秒 = 1个大格子60秒 = 1分钟1小时 = 3600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来计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如测量脉搏跳动的时间、测量呼吸的时间等,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通过挂图、卡片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秒与分钟、小时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1 秒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1 秒的认识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91b75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6.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1 秒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秒可以做什么。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秒的认识2. 1秒可以做什么3. 1秒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秒可以做什么。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秒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2. 实物钟表3. 1秒计时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时钟,让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引导学生发现秒针的走动。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吗?学生回答:1秒。
2. 1秒的认识利用课件展示1秒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1秒时间长还是短?学生回答:很短。
3. 1秒可以做什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1秒可以完成的动作,如:眨眼、拍手、跺脚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1秒可以做什么。
4. 1秒的重要性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因为珍惜1秒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如: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科学家在研究中取得突破等。
让学生讨论:1秒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教师总结:1秒虽然很短,但我们要珍惜每一秒,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时钟,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1秒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七、板书设计1秒的认识1. 1秒的时间观念2. 1秒可以做什么3. 1秒的重要性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实物钟表和1秒计时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秒的时间长度,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1秒可以做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1秒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c32f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9.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秒的认识。
本课时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時間观念。
教材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秒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秒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小时、分钟的概念,但秒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将已有的时间观念与秒的概念相结合,形成更完整的时间认知。
此外,学生可能对时间的单位换算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秒的概念,进行时间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时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时间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时间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运动会、烹饪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时间相关的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秒的定义和相关实例,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时跑步、计时做家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秒的长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a769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1.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即秒的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景,引导学生认识秒针的走动,了解秒的认识,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秒针的走动规律,认识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秒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计算时间。
难点:让学生理解秒针的走动规律,能够通过观察秒针的走动来判断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钟表模型、挂图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及一些彩色笔和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实际情景,如运动会、烹饪等,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 观察钟表:让学生观察钟表,引导学生注意秒针的走动,观察秒针走过每个小格所需的时间。
3. 学习秒的认识: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秒的认识,掌握秒的计算方法。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钟表模型的操作,观察秒针的走动,并尝试计算时间。
5.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秒的认识秒针走过每个小格所需的时间:1秒秒针走过每个大格所需的时间:5秒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彩色笔在钟表模型上标出秒针走过每个小格和大格的时间。
答案:秒针走过每个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过每个大格的时间是5秒。
(1)2分钟是多少秒?答案:2分钟=120秒。
(2)50秒是多少分钟?答案:50秒=50÷60分钟=5/6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在观察钟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注意到秒针的走动规律,并能够通过观察来判断时间。
第一课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课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868f11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6.png)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 题型五则是结合时间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九.课堂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在本节课中,我尝试采用了多媒体动画和时钟教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秒的概念和秒与分的关系,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间计算和换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后续的时间计算和换算环节出现困难。
4. 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时钟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秒的定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掌握秒与分的关系,能将秒用于日常生活的时间描述和计算。
举例:讲解秒针走动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理解秒针每走一圈代表60秒,即1分钟。
2. 秒与分的关系:1分钟等于60秒,秒针在时钟上每走一圈,分针前进一格。
3. 时钟的认识:了解时钟的三个针——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它们的作用和走动规律。
4. 时间单位序列:小时、分钟、秒的顺序,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换算方法。
5. 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计时:如体育比赛、烹饪、实验等场合的精确计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c6fa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e.png)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1)-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能够感知1秒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1秒的长度3. 感知1秒的活动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是多长时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感知1秒的长度。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计时器或手表3. 学生用书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钟的秒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的秒针是用来表示秒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秒的概念。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一种单位,1秒是1分钟中的60分之一。
”2. 教师出示计时器或手表,让学生观察1秒的长度。
3.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1秒的长度,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按下计时器,让学生猜猜1秒到了没有。
4. 教师讲解1秒的长度:“1秒的长度是很快的,我们闭上眼睛,感觉一下1秒的长度。
”三、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感知1秒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按下计时器,让学生猜猜1秒到了没有。
2.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1秒的长度,比如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等。
3.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1秒的计时活动,比如让学生在1秒内完成一个动作,看看他们能不能在1秒内完成。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秒的认识。
2. 教师强调时间的宝贵,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秒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比如:1.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1秒的长度,比如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等,然后与家长分享。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2f2a4984868762cbaed51d.png)
【精品】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版秒的认识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秒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通过100米短跑,谈话引出有关时间单位秒的话题,并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100米短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便利。
2. 秒是一个什么单位?(时间单位)3. 我们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呢?(小时、分钟)4. 大家想一下,我们周围哪些情况下用秒做时间单位呢?(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生活的经历列举出一些例子,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二、联系生活,感受“秒”1. 大家通过观察上面的四张图片,身临其境的体会一下,能发现什么呢?2. 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一秒的时间很短,它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一秒到底有多长?三、出示课件,演示时间单位“秒”。
1. 认识钟表上的秒针。
大家一定看到许多钟表,你们知道哪根针是秒针吗?(钟表上最细最长的表针是秒针)2. 通过演示PPT让学生了解秒针每走一个小格表示时间一秒钟,走一个大格表示时间五秒钟。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因为秒针转动一圈的同时分针只转动了一小格,秒针转动一圈是60秒,而分针转动一小格是一分钟,所以说一分钟的时间和60秒的时间是一样长的。
板书:1分=60秒五、认识计量秒的工具。
在我们的生活中,计量秒的工具有很多,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吧!(PPT展示计量秒的工具,同学们做简单了解)六、检验新知,加强对“秒”的感知。
1.提出问题,检验学生对秒的感受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一秒钟有多久了,那么大家通过自己的感受说一下,生活中的一秒钟大约有多久呢?2. 那么大家能说一下,我们一分钟都能干些什么事情呢?举手提问,然后展示课件上的事例。
七、知识运用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1.秒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教案-第1单元-第1课时-1.秒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1e04401eb91a37f1115c8d.png)
1 秒的认识一课时教学内容秒的认识。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4页“做一做”上)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重点难点重难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学具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一学情分析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教材第2页第一幅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2.教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教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秒”。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教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请学生观察。
3.请学生谈一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特别短)4.请学生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
教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所以1分=60秒)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教师出示有秒针的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学生谈感受。
(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很快)6.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上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能做些什么。
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同小组的同学。
三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回答下面问题:(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由小组合作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1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1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
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
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