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应对成长中的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会自己长大》的书中,我总结了孩子成长遇到的七类问题
1、认识自己问题
2、学习问题
3、情绪问题
4、行为问题
5、人际关系
6、情感
7、规划
涵盖了成长遇到的困惑。
所有这些困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这些困惑究竟要如何,这些问题是否正常。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不接触外界,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我们不知道的他们都知道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他们没有好的分辨能力,就会遇到困难。
所以,要思考如何利用今天如此开放,如此发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进步。
作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学习,虽然我们口上说关注孩子的成长,他做人方面的东西,但那些品德方面的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效应,短期看不出来,或者
不会致命影响
昨晚一个孩子告诉我,现在初三,自己迷茫,是要看学习的书呢,还是兴趣的课外书
大家的孩子有这样的困惑么?
当时我在对七个问题是做了逐一的分析,用的方式可能算是反驳,让大家看到另一面。
这就是判断自己要做什么的事情。
孩子要能自己判断,我昨晚上给他的回复是:
一个人的初三、高三只有一次
课外书在这一年可以看,在下一年也可以看
所以最重要的是在着最关键一年,你不能拿初一、初二的时间跟初三比
如同我们工作,到了最后关键阶段,只有你最关心的任务,其他全会放弃。
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些分析,时间、紧急度,
有个大文豪说,青春的孩子是想法最肮脏的,尤其是对于异性的想法。
所以,那些词没什么,说明他已经知道了。
这就出来第一个要分享的点:
1、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
这个听着很虚,因为我们没法子帮孩子安排,他的学科学得如何只有自己最清楚,孩子要学会的是如何根据自己的感受、掌握度,灵活安排时间做应该做的事儿.
而这里提到的应该,就涉及到了刚才谈到的分辨能力,也即你自己的价值原则这是我今天所有话题的根本
我们有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我们的原则是什么
比如刚才家长说到的,那些词,那些事儿,我们无法帮助屏蔽
越是禁止越禁不了,因为大家都有好奇心,未来的趋势是开放,所以,任何通过接触可以知道的,不妨都放到明面上,孩子不理解的,没有经历过的父母可能已经经历过了。可以谈,但必须建立一些原则,
没有原则和自己的价值取向,是很麻烦的
刚才说孩子不知道做什么
就是这类反应
这需要父母们的帮助了,你们也要给自己一些原则
有些东西需要成为家庭的宣言的,共同遵守的,不知道孩子想什么不是特别麻烦,我们也不可能都知道。
我觉得你可以做到一点,就是如同我们恋爱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在你伤心、难过遇到困难时,我永远在你身边。
我觉得今天父母很多做的不是特别好,功利了很多,更多的看中结果,忽略了过程,更忽略了过程中的调整。
真正的安心,是建立一种信任
所谓信任,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是动机:我们做事情的动机,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真的为他好,如果他不了解,那就听听他的声音,一定要打成共识的是我们双方都在为彼此好
第二是品德:就是我们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勇敢,是否有担当,是否有素养
第三是能力:很多时候,我们说不信任你,不是其他而是能力,但孩子不知道,以为怀疑他的品德和动机,这个太有杀伤力
第四是成果:就是以往积累的事情,比如以前做到的太少,你有了不好的例子,以前如果不好,就会影响你现在的判断和未来的判断,我们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成果积累。
他要是说话不算话,你也不愿意信
所以,孩子说话不算这件事,要分开分析
他的动机如何、品德如何、能力如何
有能力做到不
动机是否好,
出问题出在哪里。
父母要让孩子安心,是能够跟他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才是一个父母要做的,而不是关心结果,继续批判,已经发生的结果我们没法子改变
但是可以分析结果,做好下一步,孩子的抵抗力较小
遇到困难,如果没有人帮助,很容易找其他人,
所以,父母的角色是一个他成长路上的导师角色,帮他面对问题、分析问题的人,不是包办,不是替代,而是分析,很多父母自身就不思考,很多孩子提问题,希望得到答案,但他们不会提问题。当你问题提对了,答案就自然出来了。心理咨询师就是这样,让你说出来,而不是帮助你判断、断定是什么。
一个家庭应该有一个不断提问的生活环节,在这个小的会议上,可以拿出一个问题,不断去提问,直到能够接近答案,好的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今天孩子面临的问题,比我们以前多
是因为环境复杂,加上生活条件好了,父母能做的事情多了
自己反而做得少了,
成长最大的困惑是没有判断标准,没有原则和价值观,不懂得分析问题
因为这个的缺失面临我刚才提到的七类问题时,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因为你的判断和认识错误了就容易采取错误的行为
产生错误的结果
单纯讲学习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儿。
我不知道各位家长那时候如何学习的,在我上学时从来没有感觉学习痛苦,很享
受学习的过程,和做题的过程
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有问题,但我们不能只看问题,不看好的方面,我们灌输给孩子越多负面信息,他们就越受影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常抱怨一些事情,我在很多教育圈子,在很多教育机构的群里,也有很多校友做教育创业,我发现
很多人不断去批判我们的教育,说这个的问题大那个的问题大
所有都是问题么?
人大脑的机制是你想什么,它给你什么
快乐+压力+痛苦
这都是闲着我聊的时候才有的
无
你做事情投入的时候不会想着真快乐
而是停下来之后
我们经常希望用兴趣引导孩子,但什么是兴趣?
不是自然就有的,是接触了,研究的深了,有了成就感,自然愿意多投入
开始很关键,因为开始基础不好,没有融进去,需要有引导,这时候要多关注,然后冠以方向和价值,最重要的是帮助投入,就是他知道如何做,认真想了。我可能比较理想主义
我不喜欢谈论负面的,这个世界不好的东西很多,但也有好的,我们活着不是为了不好的活着,而是为了更美好的东西或者
活着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说美国人有创造力
总是批判中国人没有创造力
什么是创造力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内不突出,到了美国那么优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一定是机制的问题么?
确实有机制的问题
我一个朋友是绝对的土豪,煤老板
10年前送孩子去澳洲读书
我们在聊天时,他说现在孩子回国可能就没法子生存,
太单纯,做事情太简单。不适应国内的发展了
以前我觉得是文化差异
国外对于契约精神很看重。
我们更多的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情、义
但今天我忽然发现,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国内总是去抱怨各种不好,太复杂,人不能够安心做自己的研究,当你生活的社会都很乱和坏的时候,你内心深处就缺少潜在动力
一个好的艺术品,精致的我们都不忍心破坏
这就是美丽、美好的价值
内心的美好才能够帮你更多的创造
这也是我谈及第二个的核心:一定要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望,我们可以说一些不好的东西,批判现实,但更多的是要有一点理想,一点美好的想法,多想想美好,少一些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