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600MW超临界机组热控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600MW超临界机组热控控制系统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3776c66b915f804d2b16c1fd.png)
合肥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热控控制系统培训教材(初稿)目录第一章锅炉控制 (01)第二章汽轮机控制 (27)第三章发电机控制 (96)第四章××厂家DCS控制系统介绍…………………………第页第五章其他控制系统介绍……………………………………第页第六章脱硫控制系统介绍………………………………………第页一、锅炉控制1、炉主要技术规范本期工程装设1台60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
燃用烟煤。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流量等与汽轮机的参数相匹配,主蒸汽温度571℃,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为1900t/h(暂定),最终与汽轮机的VWO工况相匹配。
锅炉型号:DG1900/25.4-II1锅炉主要参数: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1900t/h额定蒸发量(BRL) 1807.9t/h额定蒸汽压力25.4MPa.g额定蒸汽温度571℃再热蒸汽:蒸汽流量(B-MCR/BRL) 1607.6/1525.5t/h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MCR) 4.71/4.52MPa.a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RL) 4.47/4.29MPa.a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 321/569℃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RL) 315/569℃给水温度(B-MCR /BRL) 282/280℃注:a). 压力单位中“g”表示表压。
“a”表示绝对压(以后均同)。
b). 锅炉BRL 工况对应于汽机TRL 工况、锅炉B-MCR 工况对应于汽机VWO 工况。
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冷一次风制粉系统,每炉按配6台中速磨煤机(设1台备用),煤粉细度按200目筛通过量为75%。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 B-MCR 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0% B-MCR 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顺序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d733d849649b6648d7475f.png)
序控制功能设计 中采用 了分级控制的结构 。 给水系统是指除氧器 与锅炉省煤器之间的设备 、 管路等 。因为超 临界机组锅炉都是直流炉 。 而在直流炉 中没有汽包将给水控制系统与 汽温控制系统和燃烧控制 系统 隔离开 。 因此其给水系统也有别于其他 型式 的锅炉 在实际生产 中, 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 , 中包括 : 其 给水泵 系统及气 管道 : 给水泵最小 流量再 循环装置 ; 再热器减 温水管道和汽 轮机高压旁路减温水管道 ; 高压加热器系统 ; 给水主路与旁路切换 ; 过 热器减温水管道 。 加热器 的疏水指 回热抽汽在 加热器 内放热后形成的凝结水 。 疏水 系统的作用是 : 疏放与 回收各级加热器 的抽汽凝结 水 ; 保证加热器水 位 在正 常范 围内. 防止汽轮机进水 。而加热器管 系和壳体 中的不凝结 气体会 增加传热热阻 , 增大 出 口端差 , 对设备造成腐蚀 , 需及时排 出。 放气系统的功能是 : 从加 热器和除氧器 中排 出不凝 结 的气体 , 以提高
1 顺序 控 制 系统
顺 序控 制系统 (e un e o t l yt 简 称 S S , S q ec n o Ss m, C r e C ) 是指 根据预 先拟定 的步骤 、 条件或时间 . 对生产 过程 中的机组设备 和系统 自动地 次进行一系列操作 . 以改变设备和系统的工作状态 ( 如风机 的启停 、 阀门的开关等) 其只与设备 的启动 、 . 停止或开 、 管等状态有关1 2 ] 。采用 顺序控制后 . 对一个热力系统和辅机 的启 、 只需按下一个钮 , 停 则热 力 系统 的辅机和相关设备按 安全启 、停规定 的顺 序和时 间间隔 自动动 作 . 行操 作人员只需观察各 程序步骤执行 的情况 , 运 从而减少 了大量 复杂 的操作 同时 . 由于在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中, 各个设备的动作都设 置了严密 的安全联锁条件 . 无论是 自 动顺序操作 , 是单 台设备手动 , 还 只要设 备的动作条件不满 足 . 设备将被 闭锁 . 从而避免 了运行 操作人 员的误操作 . 保证 了设备 的安全运行。
600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
![600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bf0b25b4daa58da0114aa3.png)
三、超临界直流炉的控制特点-汽包炉的控制
•
汽包炉中,汽包把汽水流程分为加热段、蒸发段和过热段,三段受热面的位 置和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在给水流量变化时,仅影响汽包水位,不影响蒸汽 压力和温度。而燃烧量变化时仅改变蒸汽流量和蒸汽压力,对蒸汽温度影响 不大,因此给水、燃烧、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是可以相对独立的,可以通过控 制给水流量、燃烧率、喷水流量分别控制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蒸汽压力。
欧洲超临界机组参数多为25MPa,540/540℃,机组容量中等,440~600MW。德国
两台900MW机组于1999年投产;1998年投运的丹麦一台参数为 28.5MPa,580/580/580℃的二次中间再热, 411MW机组的净效率达到了47%是目 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超临界火电机组。 欧盟制定了“THERMIE”700℃先进燃煤火电机组发展计划,联合欧洲40家公 司于1998年开始,计划用17年时间开发35MPa,700/720/(720)℃的超超临界机 组,其净效率达到50%以上。
美国电力科学院(EPRI)从1986年起一直致力开发32MPa,593/593/593℃的带中 间负荷的燃煤火电机组。
二、国内500及以上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投运情况
我国自80年代后期开始重视发展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家确定以河南沁北电厂作 为国产化依托,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计划开发 30MPa,600/600℃,600MW以上的超超临界机组,供电效率达43~45% 。 我国前期的超临界机组多为从原苏联直接引进,如营口,盘山,伊敏,绥中等 厂,机组运行方式均以定压运行为主,后期主要以从欧洲引进技术的滑压运行 机组 目前国内已投运的500MW及以上超临界直流炉机组
蒸汽流量 ΔD 主汽压力 Δp 主汽温度 Δt 机组功率 ΔN
600MW机组电厂热力系统与燃烧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600MW机组电厂热力系统与燃烧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418917a1c7aa00b42acb12.png)
能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注:学生根据导师的学题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调研,并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尽量做到思路清晰,各阶段目标明确,各部分任务之间的时间安排松紧得当,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已提前接触和课题相关工作的学生,论文学期前所做的相关工作均可作为论文工作的一部分,并在论文工作计划中注明。
指导教师组织审查开题报告,凡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和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开题报告必须重写。
文献检索一:用自已的话完整地写下一种或以上有效的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二:简要记下文献检索工作的原始过程
文献综述:合理化设想
但人们一定要限制其发展方向为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不能背道而驰。
文献综述:简述主要文献要点及综合分析
文献综述:简述主要文献要点及综合分析(续)
人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工作的思路,寻找该文献的创造性关键(如进行新工作的生长点等),同时理出各个主要文献间学术发展的关系。
在对一组主要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可以重点分析一、两篇,关键要做到言之有物,并能真实受益,以便能够逐步养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寻找新机会的习惯。
能源与环境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600MW机组电厂热力系统与燃烧系统的设计
系别: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制:四年
姓名:活雷锋
学号:
导师:龚志军
2013年4月8日。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工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60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工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788133f31126edb6f1a1088.png)
中需要注意 的一些关键 点及相关措施 , 可供 国内同型机组参考 。
关键词 : 超超 临界 ; MC S ; 连锁保护 ; O M W 火 电机组工程 是华南地区首个超 超 临界燃煤机 组项 目, 其锅 炉采 用哈尔滨锅炉厂 引进三菱 公司 技术制造 的超超 临界变压直流炉 。本文从热工控制 角度 , 介 绍 其控制系统设计理念 以及调试, 生产过程 中的相关改进措施 , 以
是在 负荷指 令变化时 , 各子 系统 ( 水、 煤、 风、 摆 角、 挡板等) 按负 荷变化 速率提前 同步动 作, 尽快缩 短锅炉系 统惯性大 、 迟滞 时 间长 所 造 成 的影 响 [ 1 ] 。
的稳定性 大大提高 , 稳态 时全程可 以达到额定 温度参数 , 动态 时未再发 生汽温大幅下降的情况。 ( 3 ) R B控制系统设计。 从整体上讲, R B控制系统由触发 回路 、主汽压力 R B控制
2 MC S系统
超( 超) 临界机 组 MC S系统 的重 点和难 点在“ 协调 控制 ” 、 “ 汽温控制 ” 和“ R B控 制 ” : ( 1 ) 协调控制、 汽温控制及其相关性 。 随着 电网 A G C考核系统 的严格 执行 ,以锅 炉跟随为基础 的协调控制 系统 已成 为必然之选 。该策略由汽 机直接 响应机 组
①优 化原方案 中 自动调节 回路系统参数 , 包括 : 重新 调整 锅炉 B I D指令与水 、 煤、 风等各子系统之 间的参数 曲线 ; 重新调 整锅炉并行前馈 B I R — F F ; 增加温 降修正 回路 的强度 , 扩 大各级
过热汽温 的适应 范围; 调整过热度越 限工况下 的给水 流量 超弛 回路 的强度 ( 增加 当前负荷值 对回路强度 的变增益修 正 , 防止 给水过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 有效增 强了控制 系统适应性 , 提 高 了调节精度 , 减小 了变负荷过程 中的汽温动态偏差。
国产600MW机组热控系统设计建议
![国产600MW机组热控系统设计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3389dd3ad51f01dc281f16c.png)
在运 行一段 时 间 以后 ,就 会 出现温 度计接 头 渗漏 、 温度 计损坏等 故障。 因为温度计 没有套管 而无法拆
下 来 ,导致 无法更换温度计 ,设备 的保护不 能正常
投 入 ,甚 至停 运机组 。正常情 况下 ,温度计 必须安
装在套管 内 ,套管与被 测介质 的管道采用焊接 方式 连接 。这样 ,温度计 即使在机组运 行 中也可 以随时 更换 。因此 ,不管 是高压 系统 ,还是低压 系统 ,都
第2 20第0 ) 1 0年 l 卷(1 期
电 安 技 力 全 术
Z
国产 6 0U 机组 粒 0 /W
焦宏 波 ,窦 红霞
( 大唐 阳城 发 电有 限 责任 公 司 , 山 西 晋 城
设计建 谬
0 80 ) 4 12
l 系统 概况 近几年来 , 国产6 0 0 MW 机组 已大规模 投运 , 但
2 设计建议
21 “ . 三取二” 的设 计 从近 几年新投产机 组的运行情 况来看 ,许多机
组 在投产一年 内就发生 了保 护误动事件 ,严重影 响
了机组的安全 、可靠运行 。其 中,保 护信号设计 不 合理 、不规范 是造成这种 现象的重要 原因之一 。有
些 机组设备 的保 护信号 只有 1 ,一 旦设备 损坏就 个 会 导致保护信 号误发 ;有些机组 设备虽有 3个保护
“ 取二 ” 的保 护 信号处 理方 式能 保证 保护 信 三
号 的准确 。 三取 二” “ 是指保护 的设备 、 备的取样 、 设 信 号 回路 、DC S输入模件 、DC S机架 的配 置 ,从 现
约 。这样 不但解决 了技术上 、通讯上 可能 出现 的问 题 ,也解决 了可 能 由于备件 不统一而造成 的资源浪
燃烧优化系统在600MW机组锅炉控制中的应用
![燃烧优化系统在600MW机组锅炉控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af9b3fa32d7375a4178092.png)
作 者 简 介 : 董建勋 ( 93 )男 , 1 6 一 , 毕业 于华北 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 工学博士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煤清洁高效发电及转换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h sd c e s d mo e t a 0 . a e r a e r h n 1
Ke r y wo ds: 00 M W i ; o l r c m b to ptm ia i 6 un t b ie ; o us i n o i z ton; l e cos d—l o on r l t r le fce c N o p c t o ;he ma fii n y;
Ab ta t By usn t n bo l ro r ton a h xitn s r c : i g da a i ie pe a i nd t e e s i g DCS c ntols s e , hr ug s a i h e o r y t m t o h e t bl m nt s ofmo l t e cos d—l op o i ia i on r n bo l rope a i s b e e lz d. e r s l f a de , h l e o ptm z ton c t oli ie r ton ha e n r a ie Th e u to p— plc to 0 W ia i n on 6 0 M uni i To t n ngl o Ce e a we a ho ha s i h olo n un r l a i n r lPo r Pl nts ws t ta n t e f l wi g: de o d a o 0 M W , he t r le fce y of b ie a n r a e .56 , he c nc n r to f N f60 t he ma fii nc o l r h s i c e s d 0 t o e ta in o e si mison
某600MW单元机组热力系统集控运行分析设计书.doc
![某600MW单元机组热力系统集控运行分析设计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be5c3f1dc8d376eeafaa314f.png)
某600MW单元机组热力系统集控运行分析设计书一、机组概况1 主机组设备概述1.1 锅炉设备概述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选用哈尔滨锅炉厂与三井巴布科克能源MITSUI BABCOCK(Mitsui Babcock Energy Limited)公司合作设计、制造的600MW 超临界本生(Benson)直流锅炉,型号:HG-1950/25.4-YM3。
一次中间再热、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循环泵启动系统,固态排渣、单炉膛平衡通风、Π型布置、尾部双烟道、全钢构架悬吊结构、全封闭布置锅炉。
炉膛为单炉膛,断面尺寸22187.3mm×15632.3mm(宽×深)。
设计煤种为双鸭山煤,校核煤种为双鸭山混煤,锅炉以最大连续负荷(B-MCR)工况为设计参数,最大连续蒸发量1950t/h,过热器蒸汽出口温度为571℃,再热器蒸汽出口温度为569℃,给水温度285.3℃。
锅炉汽水流程以内置式汽水分离器为界成双流程。
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下部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上部水冷壁为垂直管屏。
从冷灰斗进口一直到标高约46659mm的中间混合集箱之间为螺旋管圈水冷壁,连接至炉膛上部的水冷壁垂直管屏和后水冷壁吊挂管,然后经下降管引入折焰角和水平烟道侧墙,再引入汽水分离器。
锅炉启动系统带炉水循环泵的启动系统,在启动和停炉工况低于本生负荷时投入循环泵运行。
由内置汽水分离器、贮水箱、水位控制阀和炉水循环泵等组成。
省煤器为单级非沸腾式,分前后两部分布置于尾部烟道的下部。
下部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上部水冷壁采用一次上升垂直管屏,二者之间用过渡集箱连接。
四只启动分离器,壁厚较薄,温度变化时热应力小,水冷壁吸热均匀,水动力特性稳定,具有良好的变压、调峰和启动性能。
汽水分离器出来的蒸汽引至顶棚和包墙系统,再进入一级过热器,然后流经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锅炉过热器由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一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组成。
600MW单元机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600MW单元机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c8b8d050e2524de5187ee5.png)
的 。电子称 重式给煤 机给煤量 的称 重原 理是 通过 轮 ,在翼 背上产 生一个 升力 ,同时必 定在翼 腹 上产 负荷传 感 器测 出的单 位 长度 皮 带上 煤 的重 量 G, 生一 个大小相 等 方 向相 反 的作 用 力 ,使 气 体排 出
再 乘 以 由编码 器 测 出 的皮 带 转速 ,就 得 到 了给 叶轮呈 螺旋 形沿 轴 向 向前 运 动 。与此 同时 ,风 机
8224型给煤 机工 作原 理 比较 简单 ,原 煤 仓 落 煤经 给煤 机进 口,由皮带 驱动滚 轮 驱 动皮 带滚 动 , 将皮 带上 原煤输 送 至给煤 机 出 口进 入磨 煤 机进 行 碾磨 。皮 带边缘 的零星落 煤 由其下 部 的清 扫装 置
收 稿 日期 :2010-04—06 作 者 简 介 :林凤 华 (1966一 ),女 ,湖北 孝 感 人 ,湖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机 电工 程 学 院 副 教 授 。
1 燃 烧 过 程 分 析
燃 烧设 备 主 要 有 磨 煤 机 、给 煤 机 、燃烧 器 、风 机等n],下 面分别 做简单 介 绍 。 1.1 磨 煤机 的工作 原理
球磨 机主体 是一个 直 径约 2~4m、长 3~ 10m 的大 圆筒 ,筒 内装 有 大量 直 径 为 25 60mm 的钢 球 。筒 内壁衬装 波 浪形 锰 钢 护 甲 ,筒 身 两 端 是 架 在大 轴承 上 的空 心 轴 颈 ,一端 是 热空 气 和 原 煤 的 进 口,另一 端是 气粉混 合 物 的出 口。
第 3O卷 第 3期 2010年 5月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JOURNA L OF XIAOGAN UNIVERSITY
V 0L.3O N 0 .3 M A Y.2O1O
600MW机组燃烧设备简介
![600MW机组燃烧设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8f909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d.png)
燃烧器运行
煤粉喷嘴点火
当“煤粉点火许可”条件满足后,可投运煤粉喷嘴。
首先开相应煤粉管道上一次风门,待一次风压达到 要求值(保证管道系统中任何地方的一次风速不低于 17m/s)后再开相应的给煤机。若在开给煤机信号给出 后的延时(试验确定)加10秒钟内,对应的5个煤粉喷 嘴中任意一个的火焰检测器未能检测到火焰存在信号, 则该层煤粉喷嘴点火失败,停其给煤机,维持足够的 风量吹扫足够的时间后关相应的一次风门。至少1分钟 后才能再次投磨煤机。某层煤粉喷嘴投运成功并在其 稳燃负荷之上运行后,可停运其点火油枪。
速与设计工况尽可能地接近。 锅炉冷态启动时,可从下往上逐层投入燃烧器;锅炉热态启动时,可
从上往下逐层投入燃烧器。
燃烧器运行
报警 按常规的“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报警信号配置”的
最低要求推荐的部分报警条件值: 炉前燃油母管中燃油压力低(过滤器后)2.5MPag 炉膛压力低 -300Pa 炉膛压力高 +100Pa 汽包水位低 -100mm 汽包水位高 +100mm ( 注:汽包水位高、低值均相对于锅筒正常水位而
块、稳燃器、燃烧器旋口喷入炉膛。风粉混合物在经过煤粉收集块时,在收集块 的作用下在一次风管喷口附近形成四股相对浓相的煤粉气流和其周围相对淡相的 煤粉气流。 二次风和三次风通过燃烧器内同心的二次风、三次风环形通道喷入炉内(外侧为 三次风),实现分级供风,降低Nox的生成量。进入每个燃烧器的二、三次风总 量可通过燃烧器上的三次风门进行调节,使同一大风箱内的各只燃烧器能得到相 同的风量。燃烧器内二、三次风之间的风量分配通过二次风门的调节来实现。 二次风和三次风通道内均布置有轴向旋流器使经过的二次风和三次风产生旋转, 离开燃烧器后旋转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扩张,从而在中心区域产生负压,使 高温烟气回流,为煤粉气流的着火提供能量。三次风旋流器为固定式,不作调节。 二次风旋流器被设计成可沿轴向进行调节,调节旋流器的轴向位置可以改变经过 旋流器的旋流风和不经过旋流器的直流风之间的比例,从而调节二次风总的旋流 强度,并调节燃烧器的火焰形状。 中心风通过中心风管送入炉膛,在油枪运行时用作燃油配风;在油枪停运时(指 同一磨煤机层的一排油枪全部停运)用作辅助调节燃烧器中心回流区的位置 。
6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6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ead11c941ea76e58fa04f2.png)
1.协调控制系统简介2.1 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单元机组的输出电功率与负荷要求是否一致反映了机组与外部电网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主汽压力反映了机组内部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之间能量供求的平衡关系。
协调控制系统就是为完成这两种平衡关系而设置的。
使机组对外保证有较快的负荷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对内保证主要运行参数(主汽压力)稳定的系统称为协调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是将单元机组的锅炉和汽轮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控制的系统。
2.2 负荷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在单元机组中,锅炉和汽轮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设备。
从机组负荷控制角度来看,单元机组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控制对象,经适当假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互相关联的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对象的输入量µB为锅炉燃料量调节机构开度,代表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量),µB 的变化将引起机前压力PT的变化,用WPB(S)描述该通道的特性,在汽轮机调节阀开度µT不变时, W PB(S)具有以下形式:W PB(S)= K1/(T1 s + 1)² (1)式(1)是一个简化了的和二阶系统,它表明燃料------压力通道具有较大的惯性和迟延.在燃烧率变化后,在汽轮机调门开度µT不变时,pT的变化也将引起机组实发功率PE的变化。
图1中, WNB(s)是燃料一切通道的传递函数,它具有如下形式:W NB(S)= K2/(T2 s + 1)² (2)在机组燃烧率保持不变,将汽轮机调节阀门开度通常用同步器位移量表示µT改变,它将引起机前压力pT的变化,以及机组实发功率PE的变化,这两个通道的传递函数WNµ(S)、WPµ(S)形式如下:W Pµ(S) = —[K3 +(K4/T4s + 1)] (3)WNµ(S) =[K5/(T5s+ 1)]—[K6/( T6s + 1)²] (4)以上四个式子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通过理论分析和线性化处理也可得出以上关系。
600MW机组燃油系统.
![600MW机组燃油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e04ff595727a5e9856a61aa.png)
600MW机组燃油系统施晶一、概述我厂燃油系统由轻油系统和重油系统组成。
燃油系统的作用是在锅炉启动时,用来点燃主燃烧器的煤粉气流。
此外,当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事故情况下、或者燃煤质量差、炉膛温度低、危及燃烧稳定而导致炉内火焰发生脉动甚至有熄火危险时,用来稳定锅炉燃烧。
因此,燃油系统也是锅炉稳定运行的一种辅助燃烧手段。
现代大容量煤粉锅炉通常采用过渡燃料的点火系统,可分为气——油——煤粉或轻油——重油——煤粉的三级点火,油——煤粉的二级点火。
三级点火采用二种过渡燃料,先用点火器点燃着火能量最小的燃气或轻油燃料,然后点燃雾化燃料油,最后点燃煤粉气流。
二级点火则采用一种过渡燃油,即用点火器直接点燃燃料油,再点燃主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粉锅炉的点火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现在在建的华能金陵电厂采用高能等离子点火器直接点燃煤粉燃烧器。
我厂锅炉采用三级点火,在每组燃烧器的二个煤粉喷咀之间布置有重油燃烧器,而每个重油燃烧器中布置有对应的轻油枪及高能点火器,用高能点火器先点燃雾化轻油,燃烧的轻油枪再去点燃雾化重油,最后由重油枪点燃相对应的上下主燃烧器中的煤粉气流。
燃油通过油燃烧设备,被雾化成细小油滴喷入炉内,形成油雾火炬并在悬浮状态下燃烧。
这种燃烧与煤粉火炬的燃烧基本相同,但油的性质与煤粉不同,因此油的燃烧有其自身的特点。
油在炉膛内燃烧可分为五个阶段:1、油的雾化。
油先通过雾化器被破碎成很细小的油滴,然后再喷入炉膛,这个过程称为油的雾化。
2、油的蒸发。
油滴在炉膛中吸热、温度升高到沸点,蒸发成油气。
3、油气与空气的混合。
油燃烧器对刚入炉膛的油雾供应一定量的空气,使油气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气体。
4、油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着火。
油气混合物也是回流热烟气来加热的,当油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到着火点时就起焰着火。
5、着火后的燃烧。
油的各种成分相继蒸发、着火,随即强烈燃烧。
要做到燃烧迅速而完全,除了具备与煤粉燃烧相同的条件外,还要注意提高油的雾化质量并实现根部送风。
600MW汽轮机DEH系统设计介绍
![600MW汽轮机DEH系统设计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1d23418fad6195f312ba62d.png)
DEH基本系统构成
工程师站
Rootswitch
Backupswitch
快速 1#控制柜 以太网柜(DCS) 主控OA
2#控制柜 ATC
电子间
操作员站
主控室
操作员站
DEH系统配置示意图
OVATION 网络 100M 网络应用层
ATC和转子应力RSM
ATC和RSM包含下列程序: • P01:高压转子应力计算 • P03:盘车监视 • P04:转子应力控制 • P05:偏心和振动 P06:进水检测和疏水阀控制 • P07:ATC目标值和升速率/升负荷率控制 • P08:轴承油温和金属温度监视 • P09:发电机监视 • P10:汽封蒸汽、低压排汽和凝汽器真空 • P11:差胀和轴位移 • P15:顺序控制
操作员自动(OA)
操作员自动闭环控制器
DEH有3个闭环控制器:转速、功率、调 节级压力。这些控制器可根据需要在线整 定,通常都是在机组现场调试阶段完成的。 除转速闭环控制器外,机组带负荷运行期 间操作员可随时对这些闭环回路无扰投/切 (即不会对系统带来扰动)。
操作员自动(OA)
转速控制器
当OA处于自动方式且发电机断路器未闭合时,转速闭 环自动投入。在此期间,操作员可以通过“保持”/“进行” 来控制汽机转速,并快速通过临界区。机组并网后转速闭 环(频率校正投/切)可用于一次调频。
操作员自动(OA)
阀门管理 阀门试验时应投入负荷闭环和级压力闭环,这样 当试验侧主汽阀或调节阀关闭后未试验侧的阀门 相应开大以增加蒸汽流量,维持系统流量或负荷 不变。因此对于相同负荷来说,未试验侧的调节 阀将比原先开得更大。该偏差修正是在操作员自 动主控制器的阀门管理部分实现的。高负荷工况 下如果进行主汽阀试验,将有一半的调节阀关闭, 系统负荷将下降,此时不应做阀门试验。
600MW超临界W形火焰锅炉机组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600MW超临界W形火焰锅炉机组控制系统设计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bd361f0b4e767f5acfcefc.png)
器 、 套服务器、 2 4套操作员站、 套工程师站 、 套值 1 1 长站 、 套历史站 、 套厂级实时信息监控系统( I) 1 1 SS
接 口机 以及 3套 用 于 与 8 O台 智能 温 度 采 集前 端 通 信 的通信 管理 机 。 E MS配 置 了 1 通 信 管 理 机 , C 0套 2台单 元 机 组 各 3套 , 8 与 0套 6 V综 合保 护装 置 通信 ; 用 系统 k 公 4台 , 10台 6 V综合 保 护装置 通信 。 与 0 k
2 1 网络 配置 .
T S3 0 C 0 0分 散 控 制 系 统 硬 件 由 操 作 层 、 制 控
全 钢架结 构单 炉 膛露 天 岛式 布 置 , 用无 烟 煤 。最 燃 大 连续蒸 发量 为 1 0 h 额 定 工 况 下 过 热 器 出 口 0t , 9 /
蒸 汽压力 为 2 . a 温 度 为 5 1 C。汽 轮 机 为东 5 4MP , 7 o
(. 1 国电南 京 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 南 京 摘 2 0 3 ;. 10 12 四川华 电珙县发 电有限公司 , 四川 宜宾 6 40 ) 4 6 0
要: 以四川华 电珙 县发 电有 限公 司 2×60 0 MW 超 临界 w 形火焰锅炉机组为例 , 分析 了 T S30 C 0 0仪电一体化分散控
2 3 D U及 机柜 配置 . P 机组 D S控 制 范 围 覆 盖 了锅 炉 岛 、 轮 机 岛 、 C 汽
主体 工程建 设 “ 同时 ” 2机 组也 于 2 1 年 8月 三 。 01
顺利 通过 1 8 6 h试 运行 。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5737dee63968011ca30091de.png)
试论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燃烧调整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问题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的火电厂的早期投入运行的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较为落后,NOx气体的排放浓度普遍偏高,再加工作业现场因素的限制,对NOx气体排放浓度的控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并且其减排的成本很高,而工作量也很大,因此,低氮燃烧系统的燃烧调整便是一种有效、经济的减排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便对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设备为例并介绍其燃烧系统调整的目的、机组设备燃烧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机组设备燃烧系统的调整内容以及机组设备燃烧调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600MW机组低氮燃烧系统的燃烧调整工作。
标签:600MW机组;低氮燃烧;燃烧调整1 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设备为例并介绍其燃烧系统调整的目的我们所选用的我电厂的机组设备为6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紧身封闭、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其具体的型号为DG2070/17.5-II4,并且此锅炉设备的具体设计参数为:设计压力19.1MPa,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070t/h,额定蒸发量1876t/h,额定蒸汽温度541℃。
设计主燃料为准格尔烟煤,低位发热量17981kJ/kg。
点火助燃油为-10号轻柴油,发热量41800kJ/kg。
前后墙布置并且是对冲燃烧的方式是我们所选择的燃烧器的布置方式。
选择了共计4台双进双出的钢球磨煤机,前后墙分别布置了4层煤粉燃烧器,并且每一层煤粉燃烧器都设置有4支氮氧化物的轴向旋流燃烧器,总计32只燃烧器。
在第一层的煤粉燃烧器的上方位置,前后墙位置处分别布置了2层燃尽风燃烧器,每一层共有4个,这样一共有燃尽风燃烧器16只。
600MW机组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设计 设计说明书
![600MW机组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设计 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3a89ccf2cc58bd63186bdc9.png)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 600MW机组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阳泉无烟煤)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热动0班指导教师:龚志军副教授600MW机组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设计摘要热力发电厂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现今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
由于近几十年能源的紧张,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高效的方法转化更多的电能。
为此我们选择设计的热力发电厂是高参数、大容量、技术已经成熟的600MW机组。
我设计的内容是600MW机组七级热力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设计,通过本次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选择锅炉和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形式以及容量;拟定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画出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进行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设计计算;热力系统主要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择;拟定锅炉制粉燃烧系统,并选择系统中主要管道和设备;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订,对主要管道的设计和选择,对一些主要设备进行选择,并绘出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关键词:热力系统燃烧系统The design of 7 grade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combustionsystem of 600 MW UnitAbstractThermal power plants rapid developed rapidly to one of the leading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today. As the energy was in tension in recent decades, the electricity supply was growing reliability,both and our environmental more and more improtent has enabled us to consider adopting more efficient methods of power conversion. For these reason we have chosen to design the thermal power plants which is a high-parameter and high-capacity and technology is ripe for the 600 MW unit.The content of my subject is the design of 7 grade thermodynamic system and combustion system of 600 MW Unit. The main tasks of this design are to select the form and capacity of boiler and steam turbine generators; to draw-up the principle thermal system of the unit, drawing the principle thermodynamic system diagram, making the principle calc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to calculate and choose the main auxiliary equipments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to draw-up the pulverizing combustion system of boiler, calculating and choosing the main pipelines and equipments, drawing pulverizing combustion system diagram; to draw-up a comprehensive thermal system, designing and choosing the main pipelines and main equipments of it, drawing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system diagram.Key Words:thermodynamic system combustion system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
![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集控运行](https://img.taocdn.com/s3/m/192d197631b765ce0508144e.png)
3.2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运行方式
单元机组有五种控制方式:基本模式(BM)、炉跟 机方式(BF)、机跟炉方式(TF)、机炉协调方式 (CCS)、自动发电控制(AGC)。
1 基本模式(BM) a) 基本模式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控制模式,其适用范围:机组启动 及低负荷阶段;机组给水控制手动或异常状态。 b) 控制策略: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都在手动运行方式。在该方式 下,单元机组的运行由操作员手动操作,机组的目标负荷指 令跟踪机组的实发功率,为投入更高级的控制模式做准备。 机组功率变化通过手动调整汽机调阀控制;主汽压力设定值 接受机组滑压曲线设定,实际主汽压力和设定值的偏差做为 被调量,由燃料、给水以及旁路系统共同调节。在任何控制 模式下,只要给水主控从自动切换为手动,则机组的控制模 式都将强制切换为基本模式控制。
4 机炉协调方式(CCS) a) 控制策略:机炉协调方式实际是机跟炉协调方式和炉跟 机协调方式的合成,要求汽机主控和锅炉主控都为自动。按 照所依赖的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控制策略。 b) 以炉跟机为基础的机炉协调方式(BF_CCS):在该方式下, 锅炉主控调节主汽压力,主汽压力设定值接受机组滑压曲线 设定;汽机主控即调节机组功率又调节主汽压力,但其调功 系数大于调压系数,即调功为主、调压为辅。目标负荷为操 作员手动给定,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同时接受目标负荷的前 馈信号,可以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优点是能够快速响应负荷 变化要求,缺点是锅炉调节波动较大,对锅炉的动态特性要 求较高。 c) 以机跟炉为基础的机炉协调方式(TF_CCS):在该方式下, 锅炉主控调节机组功率,目标负荷为操作员手动给定;汽机 主控即调节主汽压力又调节机组功率,但其调压系数大于调 功系统,即调压为主、调功为辅。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同时 接受目标负荷的前馈信号,可以参与一次调频。优点是机组 运行稳定,压力波动小,缺点是调峰能力稍弱。 d) 机组正常运行时应尽可能采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主汽温控制-.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主汽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54c2bfece2f0066f5332271.png)
课程设计报告(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名称: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题目: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设计周数: 1 周日期: 2014 年6月30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二、主要内容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2.根据确定控制设备和测量取样点和调节机构,绘制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PID图);3.根据确定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功能,选择控制仪表,完成控制系统SAMA图(包括系统功能图和系统逻辑图);4.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进行系统整定;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1.绘制所设计热工控制系统的SAMA图;2.根据已给对象,用MATABL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整定,并打印整定效果曲线;3.撰写设计报告五、考核方式提交设计报告及答辩学生姓名:简一帆指导教师:张建华2014年 6月 30 日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 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两个阶段:设计前期工作及设计工作。
2.1设计前期工作(1)查阅资料。
对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控制系统的被调量和调节量。
(2)确定自动化水平。
包括确定自动控制范围、控制质量指标、报警设限及手自动切换水平。
(3)提出仪表选型原则。
包括测量、变送、调节及执行仪表的选型。
2.2设计工作(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600MW机组燃烧控制系统设计<院系自动化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起止日期: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600MW机组燃烧控制系统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课程设计进行地点:教学楼F座619室任务下达时间:年月日起止日期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自动化系主任年月日批准`沈阳工程学院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学生姓名:中文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厂大多数是火力发电厂,煤是发电的主要燃料,锅炉燃烧是发电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要以最经济的方式来利用有限的能源,这就要求我们寻找燃烧的最优方案。
本文在对国内外锅炉控制现状、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
分析了燃烧控制系统的热工控制结构特点,为更大范围符合锅炉燃烧的要求,提高燃烧自动的控制系统的利用率,是在按照传统燃烧自动控制结构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实现的。
燃烧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控制系统,从控制理论上讲,它可为是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变量控制系统。
它由六个子系统构成:燃料控制系统、磨煤机一次风量控制系统、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一次风压力控制系统、二次风量控制系统和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关键词燃烧量,燃料主控,风煤交叉!.|目录中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炉跟机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跟炉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锅炉调气压与汽轮机调气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持炉膛内压力的稳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内容与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烧控制系统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燃烧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压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压调节对象的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压被控对象的生产流程及环节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烧系统的调节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扰下汽压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扰下的汽压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炉烟含量动态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炉膛负压动态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调节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风量调节——测量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燃烧控制系统组态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主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料主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要求大型机组具有带变动负荷运行的能力,以便迅速满足负荷变化的需要及参加电网调频。
因此通常采用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的单元制运行方式,按锅炉、汽轮机在控制过程中的任务和相互关系的不同,可以构成三种基本控制方式,即机跟炉和炉跟机、机炉协调等控制方式。
炉跟机控制方式图炉跟机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特点:调压,机调功,负荷响应快,可以利用锅炉蓄能,压力波动大。
这种控制方式的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锅炉的蓄热来迅速适应负荷的变化,对机组调峰调频有利。
缺点是主汽压力变化较大,甚至超出允许范围,将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不利。
机跟炉控制方式图机跟炉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特点:机调压,炉调功,压力波动小,负荷响应慢,不能利用锅炉蓄能。
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在运行中主蒸汽压力相当稳定(气压变化很小),有利于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缺点是由于没有利用锅炉的蓄热,而只有当锅炉改变燃烧率造成蒸发量改变后,才能改变机组的出力,这样适应负荷变化能力较差,不利于机组带变动负荷和参加电网调频。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承担基本负荷的单元机组或当机组刚刚投入运行经验还不够时,采用这种系统可使气压稳定而为机组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当单元机组中汽轮机设备及其辅机运行正常,而机组的输出功率受到锅炉设备及其辅机的原因限制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汽轮机跟随锅炉的控制方式。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任务1.维持汽压。
汽压的设定值是根据生产要求设定的;负荷量是由生产需要随时调整;锅炉的蒸汽流量是由蒸汽压力和负荷的阀门开度共同决定的。
汽压的变化表明蒸汽流出量与负荷需求量不相符,需改变给煤量以维持汽压恒定,使蒸汽流量满足负荷要求。
2.保证燃烧的经济性。
改变给煤量时,必须相应地改变送风量,使之与燃料量相配合,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
送入空气量不足,则燃料不能充分燃烧;送入空气量过大,则过剩空气带走炉膛的热量,造成热损失。
3.保证引风和鼓风的正确配比,维持炉膛负压值。
膛压为正,会使炉膛有爆炸危险,并且使炉火外喷,对锅炉周围设备及操作人员造成威胁;负压过大,则过剩空气会带走炉膛中的热量。
锅炉调气压与汽轮机调气压(1)维持机前压力PT(过热器出口汽压)机前压力应保持在给定值±0.2Mpa范围。
(2)维持单元机组的负荷。
(3)维持炉内过剩空气稳定,以保证燃烧经济性,控制系统应能保持炉内氧量在给定值±0.5%范围内。
(4)维持炉膛负压要求控制系统应能保持炉膛压力在给定值±30pa范围内维持炉膛内压力的稳定正常运行时锅炉压力反映了送风量与引风量的平衡关系,炉膛压力的变化表图燃烧控制系统的组合方式明引风量、送风量二者之间出现失衡,故当送风量变化时,必须相应地调整引风量的大小。
另外炉膛压力大小还与炉内燃烧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从上述可知,一台锅炉的三项基本调节任务是彼此相关,不可全然分开的,但三者间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用三个子系统来完成各自的调节任务,如图所示。
燃料调节系统的调节变量时燃料量B,相对应的被调量是锅炉出口汽压或机前压力PT;送风调节系统的调节变量时送风量V,相对应的被调量为炉内过量空气系数a;引风调节系统的调节变量为引风量VS,相对应的被调量为炉膛压力PS。
图中虽没有表示出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但实际的燃烧控制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协调配合是相当重要的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任务在于使锅炉的燃烧工况与锅炉的蒸汽负荷要求相适应,同时保证锅炉燃烧过程安全经济地运行。
因此,当锅炉的负荷改变时,需要进行燃烧的调整。
每台锅炉燃烧过程的具体控制任务及控制策略因燃烧种类、制粉系统、燃烧设备以及锅炉的运行方式不同而异。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内容与特点燃料量控制燃料量控制就使进入锅炉的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蒸汽量满足的外部负荷要求信号。
燃料量控制是锅炉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系统。
因为给煤量的多少既影响主汽压力,也影响送、引风量的控制,还影响到汽包中蒸汽蒸发量及汽温等参数,所以燃料量控制的好坏对锅炉运行有重大影响。
当单元机组采取机跟炉负荷控制方式时,锅炉调机组负荷,汽机调汽压,直接将电网的符合要求N0作为锅炉的负荷要求信号;当单元机组采取炉跟机负荷控制方式时,汽机调机组负荷,锅炉调汽压,由于锅炉出口汽压是表征锅炉生产的蒸汽量与汽机耗气量之间的平衡指标,所以去锅炉出口汽压作为锅炉的负荷要求信号;当单元机组采用机炉协调负荷方式,负荷控制系统(主控系统)的锅炉主控信号作为锅炉的负荷要求信号。
燃烧控制系统的特点燃烧过程的控制对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每个被控量都同时受到几个控制量的影响,每个控制量又能同时影响几个被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