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生物定义
又称害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
狭义上仅指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
生物灾害的特点
定义一:由活的生物体暴露于微生物和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
定义二: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和原始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物资、环境等产生损失。
林业生物灾害定义及其特点
1周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具有一定的消长周期,其危害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由于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有害生物、同一种有害生物在不同地区期表现的危害周期都不相同,因此,林业有害生物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单虫种的区域性上。
2受灾面广:林业灾害受体涉及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十五”期间,我国年均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面积867万hm2,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面积的50倍,年经济损失高达88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56亿元。
3危害的间接性和严重性:林业生物灾害不象其他灾害那样来得突然、激烈,对人的感官刺激、心理冲击大,它的危害一般是渐渐的、间接的,容被人忽视。林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于危及人类健康
害虫综合管理(IPM)定义
害虫综合管理是一套害虫管理系统,它按照害虫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把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
1979年马世骏对综合防治的内容
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1986年11月再次修订了综合防治的概念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IPM的特点(6个方面)及其局限性
特点:1,容忍哲学:即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继续存在;
2,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IPM第一次提出了防治害虫不只是对害虫,
而是从调节生态系统中的个组分的相对量出发来控制害虫的为害;
3,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4,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综合和协调;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全盘考虑
6,提倡多学科的协作
局限性:(1)综合管理着重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
包括生物的、化学的及经营管理措施,对如何提高系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不够,主要是考虑害虫发生时如何防治,而不是强调如何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
(2)综合管理中的经济阈值是基于害虫发生危害引起经济损失时的虫口密度,没有考虑害虫的发生趋势。
(3)注重短期效益
综合管理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着重压低虫口密度于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没有考虑这些措施的长期作用,没有把每一个措施都作为增加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因子,所以出现年年防治,年年有虫灾的现象.一些生物剂或天敌被当成农药一样使用,Tshernyshev(1995)认为大量释放天敌,对系统稳定性是有害的.
自然控制因素包括哪6个方面
(1)天敌;
(2)植物的抗性;
(3)有限的资源(害虫的食料,生存空间等);
(4)周期性的灾害气候及其它为害因子(热、冷、干、风、雨等);
(5)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动物与植物间,害虫的不同种间,害虫与天敌);
(6) 自然死亡。
IPM和TPM 比较
①TPM是针对卫生害虫,对农林害虫应采取IPM,因目前尚无可行的消灭
措施。
②都反对单纯依赖杀虫剂,但IPM则考虑尽量避免使用,而TPM则主张将
杀虫剂作为消灭害虫的一种主要手段,因不育释放技术一般必须有化学防治配合先行压低虫口。
③IPM强调自然控制,而生物防治则是助增自然控制;TPM不反对生物防治,
却持怀疑态度。
④TPM注重长期效益,IPM多考虑短期收益。
⑤TPM注重消灭技术,IPM着重于生态学原则。
大面积种群管理
是综合管理和全部种群管理的结合,目标是控制大面积内的害虫种群,使之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经济阈值之下。在技术方法上采用所有的方法,特别是TPM 方法,在理论上采用综合管理理论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阈值的概念,在经济上重视长期效益。
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定义
就是在林木一个轮伐期以至整个生命周期内,结合林木经营管理,有计划地应用各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措施,使森林害虫种群维持在可以忍受的水平下,以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经济阈值、经济危害水平(EIL)
经济阈值:对害虫采取防治措施在经济上有利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经济危害水平:指将会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
★有害生物生态管理(EPM)及其与IPM的比较(重要)
EPM管理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害虫发生初期采取措施,避免害虫的大发生;
EPM的实施必须具备能对信息进行不断收集、处理的系统,并不断地对害虫及天敌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
EPM不采用化学农药和大规模释放天敌, 比IPM更经济;加强和发展能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如农林技术措施、抗性利用技术等);重视捕食性和多食性寄生天敌的应用。
有害生物生态管理特点
●害虫生态管理以保持整个系统稳定性为目标,不局限于某一种害虫.
●所有害虫都应处于被控制状态,否则必须采取措施.
●采取的措施不能危害整个系统稳定性,也不能导致其它害虫的发生.
●当害虫的天敌不足以控制害虫的大发生时,通过人工饲养释放或助迁天敌
是必要的,但这些天敌应该做为增加系统自然控制力的一种手段,而且应
在害虫虫口密度还较低的上升阶段使用.这时只需要释放一定数量的天敌,而不是将天敌当成农药一样使用。
●害虫的生态管理不采用化学农药,主要应用生物农药,如病毒、细菌、真菌、
线虫等微生物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性农药、信息素等新型农药。
有害生物生态管理研究内容
系统生态学研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机制、防治指标研究、生态管理信息系统及预测系统研究、生态管理技术研究。
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
以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稳定性为基础,强调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灾害的自然调控功能的发挥,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和谐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制的效果.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植被多样性对害虫发生影响的天敌假说、关联抗性、资源集中假说是什么?
(1)、关联抗性:多种植物混栽在一起时,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将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