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检测进展[1]

合集下载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六例临床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六例临床分析
24
210003,China Email:wghongxia@sina.con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报道了一些以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而救治无效死亡。
早些年曾经认为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所致人粒细胞 无形体病…,后在一些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 J,所致疾病 现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院近年来收治 了6例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 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提高对该疾病I临床特征的认 识,现将其l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h动态心电图(hoher)提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
mm
36次,伴低血压(76—96/46~60
0.133
Hg)(1
mm Hg:
kPa),无心慌、胸闷主诉,无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末梢紫绀、皮肤花纹、少尿或无尿等循环衰竭表 现;心脏彩超提示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 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该患者既往无明确
体;腹泻3例,为黄色稀水便或糊状便,2~10渺d,其
中1例有时解柏油样便;腹胀2例;便秘l例;头痛 1例;无尿1例。4例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 中3例有明确蜱虫叮咬史。并发肺炎3例,其中 1例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曲霉感染。抽搐、意识 障碍1例,且口腔见血性分泌物。频发房性早搏
l例。窦性心动过缓l例(心率50~60 7『欠./min),
docl0047.doc.
中,3例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另3例虽无蜱虫叮咬
及类似患者密切接触史,但均常年在丘陵地区居住、
(收稿日期:2012-06.16)
(本文编辑:金建华)
万方数据
Engl J H,et a1.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N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4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4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4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练祥;陈晨松;柯婷婷;朱平光;徐建荣;盛吉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585-586)【作者】练祥;陈晨松;柯婷婷;朱平光;徐建荣;盛吉芳【作者单位】315700 象山,宁波市第四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315700 象山,宁波市第四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315700 象山,宁波市第四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315700 象山,宁波市第四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象山县疾控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2010年5 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河南、湖北等6省从发热伴血小板(PLT)减少患者血液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1-2]。

2011年6月台州陈华忠[3]报道浙江省首例,后舟山、义乌陆续报道。

2012—05-09宁波市第四医院院收治4例发热伴外周血WBC、PLT减少患者,最后确认SFTSV感染,其中1例死亡,现将其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1 流行病学资料 4例患者均为象山西周镇人,居住地属于丘陵地区。

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66~74岁,平均69.5岁。

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2例、支气管扩张1例、糖尿病1例。

发病时间2例为5月份,另2例为8月份。

2例患者属于同村,分别在5、8份月发病,病前都有上山劳作史。

1例患者发病前20d有额部昆虫叮咬史(具体不详),余3例无明确昆虫叮咬史。

4例患者均无外出史,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及医务人员均未发病。

2例同村患者的邻居饲养羊群中发现蜱虫,但经宁波疾控中心检测蜱虫中均未检测到SFTSV核酸。

1.2 临床表现 4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5℃,热程1~14d。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SFTSV基因序列。

方法:收集本市2014年4-6月某医院送检的2例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SFTS)患者的血清标本,经核酸荧光PCR检测阳性确诊。

对病毒核酸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比对。

结果:两名患者均有典型的SFTSV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发热、腹泻为首发症状,血常规见粒系及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

从2例患者血清提取的核酸经测序,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SFTSV进行比对,0428株(安庆)的RNA多聚酶、糖蛋白、NS 蛋白的同源性与安徽代表株AHL/China/2011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

0507株(滁州)上述目的基因与江苏株JS2011-013-1的同源性高达99%。

结论:SFTSV 在本地区散发存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其来源或有差异。

發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是我国2010年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

SFTSV感染主要导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严重的胃肠道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较高。

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均已出现该病病例[1-2]。

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为一种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3-6],螨类、鼠类与人群发病之间应有一定的联系[7],但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传播模式尚不完全清楚。

江苏省丘陵地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5%,造成江苏SFTSV流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地貌特点[8]。

2014年4-5月,两名安徽患者就诊于南京某医院,笔者对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产物测序对布尼亚病毒核酸进行鉴定和分子进化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1例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1例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1例徐学静;夏永泉;张葵【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1页(P399)【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作者】徐学静;夏永泉;张葵【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R446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1]。

病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科(Bunyaviridae)病毒,命名为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蜱虫叮咬[2]。

我院血液科于2011年11月诊断1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安徽籍农民。

因“不规则发热、咳嗽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当地医院治疗1周后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我院。

主诉无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40 ℃,不能自行降至正常,伴畏寒、寒战,咳嗽,咳黏痰,痰中带血,稍胸闷、气喘,无心慌,少许牙龈出血,无鼻塞、流涕、咽喉肿痛,上腹持续隐痛,腹泻稀水样便8~10 次/d,无脓血便,无骨、关节痛,无头昏、头痛,否认糖尿病、胰腺炎、肝炎史。

入院查体:体温37.8 ℃,心率89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 112/70 mmHg,一般状态可,神清,表情淡漠,双上肢皮肤局部瘀斑,双侧腹股沟区可触及3个肿大淋巴结,直径约2 cm不等,质软可活动,余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2 实验室检查2.1 病原学检查血清样品送至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

2.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4×109/L,Hb 142 g/L,PLT 14×109/L。

新型布尼亚病毒防控进展共76页

新型布尼亚病毒防控进展共76页
•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 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 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 预后较差。
临床表现
352例确诊病例和1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分布 死亡原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 能衰竭死亡,有基础性疾病者容易重症
• 病例中男性11例(死亡1例),女性15例(死亡5例);年龄最 小的41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61.5岁(中位数);职业以 农民为主(19例)。
• 3月发病1例,4月发病9例,5月发病16例。
义乌市疫情
研究进展
我省人群SFTSV抗体情况
蜱类种群分布
全国18个省份共捕获鼠1831只,进行组织(心、肝、脾、 肺、肾、脑)抗原检测的鼠1762只,发现可疑阳性鼠76 只,阳性率约4.31%,各个器官都有发现,累及较多的是 脾和肺。检测鼠血1454份,阳性或弱阳性共有44份,阳 性率约3.03%,大部分检测省份都有检出。
• (义乌市暂发现上溪黄山和城西街道的山区) •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
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这种病例较多) •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
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 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 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 骨穿,嗜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 • 因该患者4月份曾中风,一直卧床在家,家中有老鼠发现,无明确蜱虫和跳蚤
叮咬史。 • 7月初最后死亡 • 疾病诊断?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多器官衰竭1例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多器官衰竭1例
实 用 医药 杂 志 2 0 1 3年 0 2月 第 3 0卷 第 O 2期
P r a c JMe d& P h a r m. V o l 3 0 . 2 0 1 3 — 0 2 No . 0 2
பைடு நூலகம்
・ 1 3 7・
重 视 白血 病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是儿 科 护 士 的 重要 任 务 。 在
下降 , 直至血压测不到 , 无 心跳 , 按心肺复苏程序抢救 3 0mi n 无效 , 患者病死 。 此 后 山东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采用 P E R检 测 新 型 布 尼 亚病 毒核 酸 阳性 。最 后 诊 断 : 发 热 伴 血 小 板 减 少
楚, 急性热病容 , 醉酒貌 , 反应 略迟 钝 , 语言不流畅。 全 身皮 肤
和肌肉疼痛 , 不 同程 度 地 造 成 心 理 压 力 , 影 响 患 者 的睡 眠 , 影
[ 2 0 1 2 — 0 3 — 0 8收 稿 , 2 0 1 2 - 0 4 — 1 5修 回]
【 本 文 编辑 : 王
茜】
个 案 与短 篇
4天 确 定 该 例 患 者 为 发 热 伴 血 小 板 减 少 综 合 征 . 同 日上 报 济 南 市 天 桥 区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并 抽 血 送 检 新 型 布 尼 亚 病 毒 核 酸 。次 日患 者 病情 明 显 加 重 , 出现 呼 吸 困难 。 咯少量血丝 。 查体 : 双 肺 可 闻及 湿 性 罗 音 . 上腹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示 : 转氨酶 、 胆 红 素 明显 升 高 , 肌酐 、 尿素氮轻度升高 , 低钠 血 症 , 低氧血 症 , 呼吸性碱血症 , 凝 血 功 能异 常 。患 者 出 现 多 个 器 官、 系统 功 能 不 全 。给 予 吸 氧 。 利 巴 韦林 抗病 毒 , 积 极 防治 细

NGS检出脑脊液样本中布尼亚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NGS检出脑脊液样本中布尼亚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NGS 检出脑脊液样本中布尼亚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石玉如1, 冯 刚2, 岳 莉1, 谷 妍1, 刘 杨1, 戚应杰1(1.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医院,安徽 金寨 237300)关键词:下一代测序;布尼亚病毒;感染;脑脊液基金项目:中国公共卫生联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GWLM202012)。

作者简介:石玉如,女,1984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与分子诊断研究。

通信作者:戚应杰, E-mail :。

文章编号:1673-8640(2021)02-0233-04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2.02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 ,SFTSV )]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在流行区域该病毒感染率为1%~3%,病死率为6%~30%,平均病死率约为10%[1]。

该病毒可通过蜱虫、饲养或野生动物、人与人血液或分泌物传播[2],好发于疫区农民,患者大多住在丘陵或森林地带。

该病主要流行于5~7月,5月为发病高峰期。

继中国后,韩国、日本、美国等国也有相关报道,SFTSV 感染的防治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不可忽视[3]。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技术对1例疑似SFTSV 感染重症患者的脑脊液样本进行测序,明确病毒病原体,并结合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对SFTSV 感染重症的认识,同时探讨NGS 在脑脊液病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汉族,安徽安庆地区居民。

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调查杜燕华;黄学勇;王海峰;尤爱国;胡小宁;康锴;许汴利【摘要】To investigate the animals infection situation of novel bunyavirus in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China , animal serum samples such as cattle ,dog ,swine ,mice were collected in Shangcheng County and Guangshan County in Xinyang City .All the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by novel bunyavirus ELISA and real time RT-PCR method .A total of 292 animal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5 kinds of animals .The result of all the animal serum samples were negative by using real time RT-PCR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45 .19% (141/312) by ELISA method .Of the5 animal serum samples including mice ,cattle ,goats ,swine and dogs ,the positive rate were detected to be 1 .06% ,100 .00% ,76 .27% ,3 .57% ,and75 .00%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sults among 5 kind of animal serum antibodies .Animals such as cattle and dog may be the host of novel bunyavirus which were detected novel bunyavirus antibodies in cattle and dog in Xinyang City , Henan Province ,China .%目的:了解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为研究其传播途径和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丽水市首次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例

丽水市首次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例

浙江医学2018年第40卷第20期吴银霞叶璟黄金伟虞作春舒建胜丽水市首次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例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8.40.20.2017-2823作者单位:323000丽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通信作者:黄金伟,E-mail :jinwei1314w @患者男,61岁,农民,在农村山上养蜂,有蜱虫叮咬史。

既往有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史。

因“发热1周,口齿不清3d ”于2017年5月14日收住我院。

患者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有畏寒,无寒战,伴全身乏力、纳差,有少许咳嗽、白色黏痰,当地诊所予输液治疗2d (具体不详)后症状无缓解。

入院前3d 患者仍然高热,最高体温39.4℃,伴畏寒、寒战,同时出现口齿不清,伴有四肢肢端无力,遂至当地医院就诊,予补钾、补液等对症治疗1d ,无明显好转,2d 前出现腹泻,水样便,10余次/d ,量中等,无明显腹痛。

遂转至我院急诊室治疗,急诊血常规:WBC 3.1×109/L ,NE 84.3%,L 13.5%,RBC 4.99×1012/L ,HGB 155g/L ,PLT 22×109/L ,CRP 10mg/L ;降钙素原1.88ng/ml ;急诊生化:ALT :350U/L ;急诊尿常规:尿蛋白+++,RBC (镜检)++/HP ,WBC (镜检)+/HP 。

胸部CT 检查示右下肺感染;头颅CT 检测示未见明显异常;全腹CT 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

拟诊“1.急性发热待查:肺部感染?败血症?2.肝功能异常;3.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收住感染科。

入院查体:嗜睡,体温38℃,呼吸22次/min ,脉搏76次/min ,血压112/72mmHg ,球结膜充血水肿,舌红肿,咽部充血,口腔黏膜有出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两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腹平软,Murphy's 征(-),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 ,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殊。

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

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

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刘芸;李建东;于丹梅;宫润妍;姚文清;耿英芝;孙英伟;陈静乙;王博;韩仰欢;孙海波;雷露【摘要】To explore the specificity of Severe fever with granulocyte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many cells. Blood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and leukothrombopenia for no more than one week was collected and had a serologic test for Hantavirus, then isolated the virus by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cells. RT - PCR was adopted to identify virus in our research. Twelve virus st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samples of fever and bleeding blood symptom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virus was identified SFTSV. It has had an epidemic of bunyaviridae virus in mountain district and hills in east of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similar with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at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but there is obviou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when culturing in cells.%目的探讨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在细胞分离培养时表现的特异性.方法收集发病一周以内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首先做血清学检测排除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然后将样本采用多种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最后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从我省发热伴出血征候群血液样本分离出病毒12株,经鉴定均为新布尼亚病毒.结论我省东部山区及丘陵地带有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极为相似.但体外细胞培养及核苷酸序列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4页(P237-240)【关键词】新布尼亚病毒;RT-PCR;细胞培养【作者】刘芸;李建东;于丹梅;宫润妍;姚文清;耿英芝;孙英伟;陈静乙;王博;韩仰欢;孙海波;雷露【作者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52;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丹东,118000;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丹东,118000;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自2003年SARS疫情后,我国对突发新发传染病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虫媒病毒性疾病新的布尼亚病毒不断被发现。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研究进展4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瑞瑞李军朱传龙**,南京2100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81770591 );江苏省医学 重点人才(No :ZDRCA2016007)* 通信作者:朱传龙,E-mail : zhuchuanlong@jsph. org. cn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768/nkjwzzzz20190301新型布尼亚病毒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 尼亚病毒(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nia syndrome virus,SFTSV)是近年来被分离鉴定出的新病毒。

该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nia syndrome , SFTS )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病例有乏力,消化道症状,肌肉酸痛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

病情危重者可发生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SFTS 是一种新发出血热,为急性传染性疾病,SFTS 感染的全 国平均死亡率为5. 3%⑴,在部分流行地区该病的病死率高达30%。

由于SFTS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从而延误病情,导致疾病重症化甚至死亡。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几个方面对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进行概述。

流行病学2011年SFTS V 在我国被首次分离鉴定⑵。

迄今,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道了 SFTS V 感染病例。

该 病毒感染引起的SFTS 为散发流行,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多发生在植被茂盛的丘陵地带和农村山区。

SFTSV 感染发病的主要高峰期是5 ~7月,9月是次高峰期,这与农作劳动的季节性具有一致性。

人群对SFTSV 普遍易感,但SFTS 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 农民。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脾为SFTS V 的主要传播 媒介],也有报道发现蟻与牛虻体内携带SFTSV®"。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沈毅【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9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流行病学特征:男56例,女4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3.44±7.74)岁,发病季节无明显的聚集性;②临床症状: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不同程度的纳差、乏力、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③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抗体IgM、核酸、电解质、心肌酶、血培养、心电图、胸部CT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④临床治愈率为77.4%,病死率为22.6%.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首发症状为发热,实验室检查多数可见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降低,电解质紊乱,病死率高,预后差.【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1页(P102)【关键词】新布尼亚病毒;临床特点;预后【作者】沈毅【作者单位】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辽宁丹东1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出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1]。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属于一种新发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对其研究不多。

本研究分析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96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②新布尼亚病毒IgM抗体阳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效价升高超过急性期的4倍;③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例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峰: 分别 为 6 7月 和 9 1 ~ ~ O月 , ~ 3月 和 1 1 2月无
实 验 室 检测 方 法 : 先 , 照 高 纯 度病 毒 R 首 参 NA
提取 试剂 盒操 作说 明书提取 患 者血 清 中的总 R NA。 然后 用 一 步 法 实 时荧 光 P R 检 测 总 R C NA 中 S TS 基 因组 的 S片 段 , 应 体 系 为 2 L, 中 F V 反 5“ 其
例人 感染新 型 布尼 亚病 毒病 的临 床特 点和 流行 病学 特征 进行 描述 性分 析 , 为其 临床 诊 断 以及 今 后 预 防
小 板减 少综 合征 (e eefv r t ho o yo e sv r e e htrmb e tp — wi
nas n rme F ) , 病毒 被命 名 为“ 热伴 血 i y d o ,S TS ” 该 发 小 板 减 少 综 合 征 布 尼 亚 病 毒 ( F u y vr s S TS b n a i , u S TS ” 简称 新 布 尼 亚 病 毒 ; 于 实 验 室 确 诊 病 F V) , 对
v mi n ( 0 ,h o o y 0 e i 1 0 )a dlu o e i 9 ) l 2 a e 1 0 )w r d l t l a e , 4( 0 ) o t g 6 %) t rmb c tp na( 0 i n c p na( 0 .A l 0c s s( 0 e e emide ood g d 1 7
r a ton bu f r1 .5 L, n y x 2 L, e c i fe 2 e z me mi For r wa d
通讯作者 : 明浩, 周 Ema :mh jc c c ; i z @ sd . n l

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新型布尼亚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页新型布尼亚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布尼亚病毒概述4.2当前研究现状4.3风险评估的必要性5.项目目标5.1确定风险因素5.2评估风险程度5.3提出风险控制措施6.三、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新型布尼亚病毒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布尼亚病毒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其潜在危害性和传播风险尚未完全明了。

本报告分析了布尼亚病毒的背景和当前研究现状,随后明确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包括确定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程度和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这些分析,本报告旨在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病毒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布尼亚病毒概述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

该病毒最早于20年在地区被发现,主要通过传播,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由于布尼亚病毒是新出现的病原体,其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4.2当前研究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布尼亚病毒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的基因测序、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等方面。

然而,关于病毒的具体传播风险、感染后的病理变化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仍较为有限。

4.3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由于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其潜在危害性和传播风险尚未完全明了。

因此,进行风险评估对于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病毒传播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五、项目目标5.1确定风险因素本项目旨在识别和确定新型布尼亚病毒实验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病毒泄漏、实验室感染、传播途径等。

5.2评估风险程度通过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实验室安全措施的分析,评估实验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

5.3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病毒样本处理等方面的建议。

新型布尼亚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六、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6.1实验室安全评估1.1.1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鉴定根据布尼亚病毒的危险程度,确定实验室所需生物安全级别。

新型布尼亚病毒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新型布尼亚病毒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新型布尼亚病毒及其检测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4-05-22T14:11:33.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董雪1(通讯作者) 王秋雨 2 李欣1 刘娜1 [导读] 布尼亚科病毒颗粒呈球形,具有囊膜,内有3个螺旋对称的核壳。

董雪1(通讯作者) 王秋雨 2 李欣1 刘娜1(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0031;2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 110036)【摘要】近年来在河南、山东等地出现的“蜱虫叮咬事件”是由蜱作为传播媒介,病原体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传染疾病,该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死率高达10%。

布尼亚病毒是媒传疾病中重要的病毒类群之一,传播媒介囊括了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蚊虫、白蛉、蠓、鼠等,宿主动物为哺乳动物。

本文综述了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学、所致疾病、感染和免疫应答以及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该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症治疗和疾病预防等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病原学感染免疫应答检测【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23-03 An overview of Bunyaviridae and detection DONG Xue1 WANG Qiuyu 2 LI Xin1 LIU Na1 (1 Shen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Shenyang 110031;2 Liaoning University Academy of science, Shenyang 110031)【Abstract】 It turned out that the “tick bite event” occurring in Henan, Shandong and other places of China in recent year was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a new Bunyaviridae spread by its tick vector. Diseases caused by the virus, if severe enough, may lead to multiple organ failur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even death with a mortality of about 10%. Bunyavirida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ector-borne viruses which are spread by medical arthropods and rodents including mosquitoes, sandflies, midges, rats and others, with mammals such as the human being as its host. This review wa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on etiology of Novel Bunia virus, caused-disease, infection immune response and its dete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arly and rapid diagnosis of Bunia virus and its prevention. 【Key words】 Bunia virus etiology injection immune response detection 布尼亚病毒(Bunia virus)是1943年在非洲乌干达西部布尼亚姆韦拉地区研究黄热病时发现的新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4例护理体会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4例护理体会

90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10月第21卷第10期 MMJC,Oct 2019,Vol 21,No.10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9.10.027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4例护理体会高敏 宋艳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了一种新病毒—布尼亚病毒(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bunya…virus,SFTSV),又称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1]。

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多数重症患者需行机械通气、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而积极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我科收治的14例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护理经验及体会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科室共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14例。

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9~81岁,平均64岁,发病多为中老年;发病时间集中在5~8月;本组患者均为农民,其中12例生活居住地为丘陵地区及山地农村,均有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作业的经历,9例有明确蜱虫叮咬史,5例患者曾经接触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其中3例确定无山地工作史及蜱虫接触史,因接触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而感染。

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1],且所有患者均抽血样送检江苏省疾控中心,确定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1.2临床症状及体征 该病共同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多为高热)、乏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伴随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咳嗽、咳痰,部分患者有腹泻、腹胀、呕血、便血、结膜充血等;严重者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少尿、黄疸、心肺功能衰竭如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胸闷气喘等表现,也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抽搐等[2]。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

两起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序列分析作者:石利民何敏乔梦凯雍玮曾理王璇张洪英丁洁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SFTS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以及SFTSV基因序列。

方法:收集本市2014年4-6月某医院送检的2例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SFTS)患者的血清标本,经核酸荧光PCR检测阳性确诊。

对病毒核酸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比对。

结果:两名患者均有典型的SFTSV感染的临床症状,以发热、腹泻为首发症状,血常规见粒系及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

从2例患者血清提取的核酸经测序,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SFTSV进行比对,0428株(安庆)的RNA多聚酶、糖蛋白、NS 蛋白的同源性与安徽代表株AHL/China/2011的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

0507株(滁州)上述目的基因与江苏株JS2011-013-1的同源性高达99%。

结论:SFTSV在本地区散发存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提示其来源或有差异。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感染;发热;血小板减少;基因;病毒;序列分析Viral Sequence Analysis of Two Cases with SFTSV Infections/SHI Li-min, HE Min, QIAO Meng-kai,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1):018-02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ology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 and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 SFTSV. Method: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two cases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 collected from a hospital in Nanjing during April 2014 to June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Nucleic acid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erum of the two SFTSV cases. After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the nucleic acid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enBank using the BLAST facility. Result: Two patients presented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SFTSV infection, with acute onset of fever and diarrhea. Routine blood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neutrophils and platelets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The results of alignment with database in GenBank, showed that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gene, the glycoprotein gene and NS protein gene of the sample 0428(Anqing) had 99% homology with AHL/China/2011,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AnHui Province. While the genes of sample 0507(Chuzhou) had 99% homology with JS2011-013-1,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JiangSu Provinc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FTSV occur sporadically in Nanjing and its origin might be diverse.【Key words】 SFTS bunyavirus; Fever;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Gene; Viral;Sequence analysisFirst-author’s address: Nanji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 210003,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1.006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是我国2010年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