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库大坝失事统计及初步分析

合集下载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_解家毕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_解家毕
41.4 60.0 85.1 82.2 88.2 84.8
0.023 16 河南
4.57
6.83
3.88
56.9
0.026 17 湖北
3.00
1.81
0.79
43.8
0.220 18 湖南
8.20
2.15
1.48
68.6
0.743 19 广东
5.49
2.90
1.97
67.7
0.469 20 广西
4.29
的溃坝数最多 , 占全国的 11.32%。 表 2还列举了各省 (市 )的溃坝率 、 正常运行水
库溃坝率及正常运行水库多年平均溃坝率 。其中各省 的水库大坝数以 2005年已建成的水库计 , 参见 2006 年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 》[ 8] 。根据统计 , 全国水库溃 坝率为 4.11%, 而 正常运 行水库 溃坝 率为 2.81%。 从表 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溃坝率超过 20%的省 份有 5个 , 分别是山西 、 内蒙 、 甘肃 、 宁夏和新疆 。 从地域上来看 , 这几个省份 (自治区 )都是雨水相对 较少的区域 , 并且这几个省份 (自治区 )至 2005年已 建成坝数都不超过 1 000座 。 (2)建成坝数超过 1 000 座的省份中 , 溃坝率最小的是江西省, 溃坝率为 1.81%, 湖南省是惟一一个超过 10 000 座水库的省 份 , 其溃坝率为 2.15%。
Abstract:Basedonthecollecteddataof3 498 dam failurecasesfrom 1954 to2006 inChina, thestatisticsandanalysesare madeintheaspectssuchasthehappenedyears,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 reservoirscale, dam height, dam type, paredwiththeresultsofthestatisticsandanalysesmadeabroad, boththecausationofthehigher damfailurerateandthemainfailuremodesinChinaareanalyzedhereinaswell. Keywords:dam failure;statistics;failuremode

国内外水利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国内外水利工程事故原因分析

国内外水利工程事故原因分析摘要:近年来,水利施工队伍对安全生产日益重视,安全生产保证率逐步提高,但是仍有一些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存在于各类施工现场,很多危险源没有彻底根治和真正控制,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汇集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水利工程事故,客观分析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

ﻭ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管理;大坝失事;地质条件1国内外典型水利工程事故ﻭ1.1板桥、石漫滩水库大坝失事板桥水库位于洪汝河上游,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坝高24.5m,长2020m.水库最大库容4.92亿m3。

石漫滩是一座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5m,坝顶宽5m,长500m,水库最大库容0.47亿m3。

1975年8月8日,由于洪水远远超过设计标准,位于暴雨中心的板桥、石漫滩、田岗水库相继垮坝失事。

1975年8月的这次暴雨在板桥水库上游,3d降雨1030mm,进库洪水比最大库容多2亿m3,最大进库流量13000m3/s,为水库最大泄洪量的8倍.8月7日夜,水位急剧上涨,8日零时20分,洪水超过防浪墙,防浪墙被冲倒,板桥大坝砂壳首先被冲走,接着翻过大坝的激流淘空坝脚,最后大坝垮掉。

值得注意的是暴雨发生前的几个月中,河南南部正出现旱情,农田缺水,大部分水库蓄水位很低,不能满足灌溉和供水的需求。

8月4日该地区受台风影响开始降雨,各地水库纷纷蓄水,抬高水位。

用于抗旱,这个蓄水过程持续到8月7日.暴雨区内的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45亿m3,约为洪水总量的1/3,降低了后续削减洪峰、拦蓄洪量的能力。

三条水系同时出现特大洪水,大大超过水库蓄洪和河道泄洪能力,板桥水库水位很快上升到最高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这时需要紧急开启溢洪道闸门,可是水库泄洪道闸门锈死,无法开启,造成失事。

板桥、石漫滩水库大坝失事警示,洪水有不可预见性,严格按调度规定调度,泄洪设施处于良好状况均十分重要.大坝洪水设计标准、安全超高、水库调度、泄洪设施可靠等因素对大坝防洪安全至关重要。

水库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水库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水库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在对某水库工程进行常规巡检时,发现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经初步调查,该事故发生于2022年X月X日,事故地点位于XXX省XXX市XXX县XXX水库。

事故导致造成X人死亡,X人失踪,X人受伤,共计造成X万元损失。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事故的原因和发生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事故调查过程1. 事故现场勘察调查组于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勘察。

经初步勘察,事故导致X号溢洪道决口,X号水闸损坏,导致水库大量溢水,引发洪水灾害。

同时,事故现场还发现了X号堤坝的裂缝和决堤现象。

调查组对现场进行了标记和记录,并采集了相应的物证。

2. 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节)3. 相关部门调查报告与事故相关的各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等)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报告指出了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失误,为事故发生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全面调查和专家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缺陷事故发生前,对水库工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设计方在水流计算、结构强度等方面考虑不足,导致结构不牢固,隐患积累。

2. 施工质量问题调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

例如,存在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材料选用、工艺操作等方面追求速度和利润,忽视施工质量,导致工程的安全性遭到严重影响。

3. 监督管理不力事故发生前,对水库工程的监督管理存在较大漏洞。

水利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监管不力,导致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4. 自然因素影响由于未能及时审查和适应当地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造成了对自然因素的漠视。

在遭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水库工程无法承受巨大水压,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四、事故教训及改进措施1. 完善设计审查制度建立水库工程设计审查制度,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严禁弄虚作假和马虎从事。

水坝工程中的溃坝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水坝工程中的溃坝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水坝工程中的溃坝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近年来,水坝工程在我国建设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水坝数量的增多以及历史悠久的水坝老化,溃坝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对水坝工程中的溃坝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

一、原因分析1. 设计不合理在水坝工程设计阶段,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未考虑地质条件、附近的河道流量以及水坝下游的水位变动等因素,导致水坝承受不了外界力量的作用,最终发生溃坝事故。

2. 材料质量问题水坝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

如果这些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长期使用后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就会使得水坝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引发溃坝事故。

3.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对水坝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些施工单位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追求速度,忽视了细节和质量。

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未能确保水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就容易造成溃坝事故。

4. 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水坝建设地区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如地震、暴雨等。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破坏水坝的结构,使其无法承受外部力量,导致溃坝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 加强设计审查在水坝工程的设计阶段,要加强设计审查工作,确保设计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相关部门应提高设计要求标准,考虑各种可能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保证水坝结构的安全性。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水坝建设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施工单位应对材料的来源、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并经常对水坝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3. 严格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方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防止匆忙施工导致质量问题,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意识和技能。

4. 抗震设防水坝工程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的地震状况,选择合适的基本设计参数。

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抗震设防措施,确保水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2008—2017年中国典型滑坡堰塞坝(湖)灾害事件统计与初步分析

2008—2017年中国典型滑坡堰塞坝(湖)灾害事件统计与初步分析

第40卷第1期Vol.40No.1水利水电科技进展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20年1月Jan.2020作者简介:罗辉(1968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力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研究㊂E⁃mail:eedeng@ 通信作者:赵高文(1989 ),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预警及防治研究㊂E⁃mail:zhaogaowen_c@DOI:10.3880/j.issn.10067647.2020.01.0032008 2017年中国典型滑坡堰塞坝(湖)灾害事件统计与初步分析罗 辉1,邓 创1,赵高文2,3(1.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应急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2.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滑坡堰塞坝相关的地质灾害链每年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2008 2017年我国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及其分布规律㊂结果表明,2008 2017年我国形成的有记录的滑坡堰塞坝超过100座,大地震和强降雨是其最主要的触发因素,触发案例占统计总量的90%以上㊂地域分布上,西南地区是滑坡堰塞坝相关灾害的重灾区,堰塞坝数量占统计总量的80%以上㊂四川省因接连发生汶川地震㊁芦山地震,堰塞坝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排名第2的是台湾省,由于每年均遭受台风的影响,2008 2017年台湾地区形成的有具体数据记录的滑坡堰塞坝11个,占总量的10.2%;其次是云南省㊁重庆市等省市㊂时间分布上,除2008年之外,我国滑坡堰塞坝的形成数量基本上在正常范围内波动㊂关键词:滑坡;堰塞坝;地震;降雨;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647(2020)01001708Statistics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for typical landslide dams in China in past decade //LUO Hui 1,DENG Chuang 1,ZHAO Gaowen 2,3(1.Emergency Centr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Chengdu 610041,China ;2.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3.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AS ,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chain related to landslide dams has caused a lot of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to China every year.Based on data statistics,the triggering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rules of landslide dams in China in the past 10year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there has been more than 100recorded landslide dams in China.Earthquakes and heavy rainfalls are the main trigger factors,since they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of the total statistics.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outhwestern China is the heavy disaster⁃area of hazards related to landslide dams,and the landslide dam number accounts for more than 80%of the total statistics.The number of landslide dams in Sichuan Province is far more than that of other provinces,as it has suffered from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Lushan earthquake.Taiwan Province ranks the second,since there are 11landslide dams recorded in the past 10years due to the impact of typhoons yearly,accounting for 10.2%of the total,followed by Yunnan,Chongqing and other provinces.In terms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the number of landslide dams is basically fluctuating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except for the year 2008.Key words :landslide;landslide dam;earthquake;rainfall;statiscal analysis 滑坡堰塞坝是滑坡运动过程中,坡体受地形阻碍而减速堆积形成的地质体,其形成过程不受人工干预,属天然坝㊂据Costa 和Schuster 统计,地震㊁强降雨㊁冰雪融水等自然作用均可触发滑坡堰塞坝[1]㊂例如,1929年新西兰南岛布勒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导致该地区形成至少11座大型滑坡堰塞坝[2];1889年日本Totsu 河流域的强降雨造成上游1100km 2范围内形成53座滑坡堰塞坝[3]㊂滑坡堰塞坝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绝大多数在形成后的第一个洪水周期内溃决破坏[1⁃4]㊂滑坡堰塞坝溃坝的过程可能形成一系列典型的地质灾害链,单是滑坡过程就可能造成严重灾害㊂例如,2010年1月巴基斯坦北部罕萨谷出现山体滑坡并形成堰塞坝,滑坡成坝过程中掩埋了阿塔拜德村,造成当地26栋民宅被毁,并导致20人死亡㊂堰塞坝最终堵塞了罕萨河,在之后2个月时间内形成了长达11km的堰塞湖,湖水淹没了上游多个村庄和一段长约5km的中巴友谊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包括一座跨河大桥),给当地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㊂在我国,每年因滑坡并形成堰塞湖而造成的损失也极为严重㊂例如,2010年7月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滑坡形成堰塞湖,导致整个城镇被淹; 2012年7月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宿丫村发生山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导致该地区约73hm2稻谷㊁40hm2玉米㊁10hm2葡萄㊁10hm2韭黄㊁6.7hm2石榴受灾,并且造成5座水泵站被淹;2016年9月,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苏村发生山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导致27人被埋,20多栋民宅被毁; 2017年6月,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新磨村突发山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造成40余户100余名民众被掩埋,堰塞坝堵塞松坪沟长达2km㊂滑坡堰塞坝若发生溃决,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灾害㊂历史上,我国曾经出现过多次滑坡堰塞坝溃决事件㊂例如,1786年四川摩岗岭滑坡堰塞坝堵塞大渡河后形成巨型堰塞湖并于10d后溃决,突发性洪水不仅冲毁了下游一切基础设施,还造成了近10万人死亡[5];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滑坡堰塞坝发生漫顶溃决,造成下游近2500人死亡,大量房屋被毁[6];1950年8月西藏察隅滑坡堰塞坝溃决,洪水造成下游上千个村庄被淹,出现大量人员伤亡[7]; 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因此前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溃决,溃决洪水引发的泥石流沿山谷倾泻,横扫沿途的人类生活区,造成了至少1481人遇难,284人失踪,1800余人受伤,舟曲部分县城被泥石流掩埋㊂我国山地面积广袤,占国土总面积近70%,并且地震活动频发,南方地区强降雨天气时有发生,每年都有新滑坡堰塞坝形成,这给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严峻考验,除了直接人员损失和经济损失外,我国每年在堰塞坝抢险救灾方面还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㊂因此,加强对滑坡堰塞坝[8]的了解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统计分析2008 2017年(以下简称 近10年”)我国滑坡堰塞坝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加强人们对我国滑坡堰塞坝的了解㊂1摇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案例统计近10年来,我国因地震和极端降雨等导致的滑坡堰塞坝案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有具体数据记录的案例,下同)㊂表1 近10年中国发生的滑坡堰塞坝统计编号堰塞坝(湖)形成时间基本信息1治城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堰塞坝体积尺寸未知[9]2唐家山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距北川县约6km,地理坐标104°25′57″E31°50′41″N,横河向最大宽度611m,顺河向最大长度803m,高度80~120m,堰塞坝体积超200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3.2亿m3,回水长度超20km,上游集雨面积3550km2[9⁃10]3苦竹坝(下游)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200m,横河向宽300m,高度60m,堰塞坝体积160万m3,堰塞湖体积约200万m3,回水长度800m[9]4新街村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200m,横河向宽约350m,高度约20m,堰塞坝体积约7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过200万m3[9]5白果村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200m,坝高约15m,堰塞坝体积在40万m3左右,最大库容量80万m3[9]6岩羊滩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横河向宽约150m,坝高约20m,体积超过16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560万m3回水长度约3km[9]7孙家院子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横河向宽约180m,坝高约50m,堰塞湖体积超500万m3[9] 8罐子铺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横河向宽约390m,坝高约60m,最大库容量约585万m3[9] 9唐家湾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35′18″E31°56′21″N,堰塞坝横河向宽约300m,坝高约30m,体积约200万m3,最大湖水库容200万m3[9⁃10]10彭州涧江上游2008年5月堵塞涧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湖最大库容约160万m3[9]11老鹰岩2008年5月堵塞黄洞子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体积约1500万m3,坝高105m,堰塞湖最大库容超1000万m3[9]12南坝2008年5月堵塞石坎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625m,横河向宽约200m,坝高约50m,堰塞坝体积超600万m3,最大湖水库容在5000万m3以上,回水长度达6km[9]13石板沟2008年5月堵塞青江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625m,横河向宽约800m,坝高约60m,堰塞坝体积超800万m3,最大湖水库容在2000万m3以上,回水长度为4km[9]14东河口2008年5月堵塞青江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700m,横河向宽约500m,坝高15~25m,堰塞坝体积超1000万m3,最大湖水库容在1000万m3以上[9]15红石河2008年5月堵塞青江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500m,横河向宽约400m,坝高约40m,堰塞坝体积超100万m3,最大湖水库容在300万m3以上[9]16肖家桥2008年5月堵塞茶坪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地理坐标104°16′36″E 31°38′50″N,堰塞坝顺河向长约250m,横河向宽约200m,坝高约80m,堰塞坝体积约200万m 3,最大湖水库容量超2000万m 3,回水长度7km [9]17罐滩2008年5月堵塞凯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20m,横河向宽约200m,坝高约60m,堰塞坝体积约140万m 3,最大湖水库容量超500万m 3,回水长度2km [9]18黑洞崖2008年5月堵塞绵远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700m,横河向宽约120m,坝高约35m,堰塞坝体积约200万m 3,最大湖水库容量超200万m 3,回水长度400m [9]19小岗剑(上游)2008年5月堵塞绵远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70m,横河向宽约120m,坝高约72m,最大湖水库容量超1100万m 3[9]20小岗剑(下游)2008年5月堵塞绵远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50m,横河向宽约150m,坝高约30m,最大湖水库容量超700万m 3,回水长度2000m [9]21一把刀2008年5月堵塞绵远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80~100m,横河向宽约40m,坝高约25m,最大湖水库容量超50万m 3[9]22干河口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坝高约10m,体积约1万m 3,最大湖水库容量超50万m 3[9]23马槽滩上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300m,横河向宽约100m,坝高40~50m,堰塞坝体积约10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60万m 3,回水长度1000m [9]24马槽滩中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80m,坝高40~50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25万m 3,回水长度500m [9]25马槽滩下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80~100m,横河向宽约60m,坝高约30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10万m 3,回水长度200m [9]26木瓜坪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20~30m,坝高约15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50万m 3,回水长度1000m [9]㊂27燕子岩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30~40m,横河向宽约20m,坝高约10m,堰塞湖最大蓄水量约10万m 3,回水长度约100m [9]28红村电站厂房2008年5月堵塞石亭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60m,横河向宽约100m,坝高40~50m,堰塞坝体积约4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100万m 3,回水长度约2.2km [9]29凤鸣桥2008年5月堵塞金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300m,堰塞坝高10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150万m 3[9]30谢家店子2008年5月堵塞金河,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70m,横河向宽约250m,堰塞坝高10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100万m 3[9]31鸡冠山乡竹根顶桥2008年5月堵塞井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70m,横河向宽约500m,堰塞坝高90m,堰塞坝体积约30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450万m 3[9]32火石沟2008年5月堵塞井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40m,横河向宽约500m,堰塞坝高120m,堰塞坝体积约24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150万m 3[9]33海子坪2008年5月堵塞井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50m,横河向宽约500m,堰塞坝高50m,堰塞坝体积约15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300万m 3[9]34六顶沟2008年5月堵塞井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50m,横河向宽约500m,堰塞坝高60m,堰塞坝体积约15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300万m 3[9]35映秀湾与太平驿电站之间堰塞湖2008年5月堵塞井江,汶川8.0级地震引发,堰塞坝顺河向长约200m,横河向宽约300m,堰塞坝高18m,堰塞坝体积约100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200万m 3[9]36大光包2008年5月堵塞红洞子沟,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高川乡泉水村,地理坐标104°7′0.2″E 31°38′20″N,坝高超过690m,堰塞坝体积约7.42亿m 3,历史罕见[11]37小湔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7′37″E 31°30′16″N,堰塞湖体积超2100万m 3[10]38麻地湾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平武县,地理坐标104°51′58″E32°13′39″N,堰塞湖体积超1000万m 3[10]39楼房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27′33″E 北纬31°50′42″N,堰塞湖体积超700万m 3[10]40茶坪乡马颈项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堰塞坝顺河向长约350m,横河向宽约340m,坝高约70m,体积200余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600万m 341御军门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9′5″E 31°29′7″N,堰塞湖体积超600万m 3[10]42马滚岩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32′52″E 31°51′30″N,堰塞湖体积超600万m 3[10]43小梅子林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什邡市,地理坐标104°1′4″E 31°24′12″N,堰塞湖体积超300万m 3[10]44沙坝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29′12″E 31°51′16″N,堰塞湖体积超300万m 3[10]45枷担湾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都江堰市,地理坐标103°38′44″E 31°12′58″N,堰塞湖体积超240万m 3[10]46双河口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青川县,地理坐标105°7′33″E32°24′49″N,堰塞湖体积超230万m 3[10]47长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都江堰市,地理坐标103°38′54″E 31°14′2″N,堰塞湖体积超200万m 3[10]48刘家店子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青川县,地理坐标105°3′3″E32°18′1″N,堰塞湖体积超150万m 3[10]49睢水场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地理坐标104°13′24″E 31°31′17″N,堰塞湖体积超140万m 3[10]50雷打树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平武县,地理坐标104°53′26″EE32°17′6″N,堰塞湖体积超140万m3[10] 51篾棚子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5′59″E31°35′52″N,堰塞湖体积超110万m3[10] 52芭蕉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地理坐标104°16′4″E31°38′55″N,堰塞湖体积超45万m3[10] 53开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16′53″E31°57′1″N,堰塞湖体积超40万m3[10] 54大水沟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4′29″E31°36′02″N,堰塞湖体积超30万m3[10] 55天池乡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7′50″E31°29′16″N,堰塞湖体积超30万m3[10] 56黄莲头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安县,地理坐标104°16′17″E31°40′15″N,堰塞湖体积超20万m3[10] 57反白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21′57″E31°47′2″N,堰塞湖体积超20万m3[10] 58陈家坝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北川县,地理坐标104°34′41″E31°54′60″N,堰塞湖体积超20万m3[10] 59刨地里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青川县,地理坐标105°2′3″E32°21′10″N,堰塞湖体积超20万m3[10] 60七盘沟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汶川县,地理坐标103°34′23″E31°25′41″N,堰塞湖体积超15万m3[10] 61安家坪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茂县,地理坐标103°50′4″E31°37′13″N,堰塞湖体积超15万m3[10] 62银洞子沟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都江堰市,地理坐标103°40′19″E31°9′46″N,堰塞坝顺沟向长约480m,横沟向宽约100m,坝高约30m,堰塞坝体积超8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约8万m363红绸梁子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绵竹市,地理坐标104°5′1″E31°36′10″,堰塞湖体积超15万m3[9]㊂64洞洞响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什邡市,地理坐标103°54′54″E31°32′22″N,堰塞湖体积超15万m3[10] 65杜家岩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位于青川县,地理坐标105°1′55″E32°20′33″N,堰塞湖体积超15万m3[10] 66茶园沟1#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属即生即消型堰塞湖,溃决后残余坝体顺沟向长约20m,横沟向宽约10m,堰塞湖长约50m,宽约20m,湖水深度约2m,湖水体积约0.2万m3[12]㊂67茶园沟2#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属即生即消型堰塞湖,溃决后残余坝体顺沟向长约23m,横沟向宽约11m,堰塞湖长约42m,宽约23m,湖水深度约2.5m,湖水体积约0.2万m3[12]68茶园沟3#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引发,属即生即消型堰塞湖,溃决后残余坝体顺沟向长约18m,横沟向宽约10m,堰塞湖长约33m,宽约17m,湖水深度约3.5m,湖水体积约0.2万m3[12]69三交乡永定桥2013年7月芦山地震后强降雨引发,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堰塞坝体积超160万m3,最大库容量超200万m3 70火德红乡红石岩2014年8月鲁甸6.5级地震引发,位于昭通市鲁甸县,堵塞牛栏江,堰塞坝高80~100m,体积超120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量超2.6亿m371神木村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南投县,堵塞和社河,堰塞湖最大蓄水面积约1.4万m2[13] 72梅山村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高雄县,堵塞荖浓河,堰塞湖最大蓄水面积约4.2万m2[13]73梅兰村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高雄县,堵塞拉克斯河,堰塞湖最大蓄水面积约2.1万m2[13]74宝山村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高雄县,堵塞宝来河,堰塞湖回水长度约180m[13] 75那玛夏乡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高雄县,堵塞旗山河,堰塞湖最大蓄水面积约27万m2,最大湖水深度约9m[13]76春日乡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屏东县,堵塞士文河,堰塞湖最大蓄水面积约6.7万m2,回水长度约700m,最大水深24m,最大库容约185万m3[13]77包盛社2009年8月台风 莫拉克”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台东县,堰塞坝顺河道方向长约1200m,最大库容约533万m3[13]78铁矿乡鸡尾山2009年6月矿产资源开发导致,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堰塞坝坝高约100m,最大库水容量约40万m379城口县庙坝镇2010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重庆市,堰塞坝阻塞罗江河,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50m,坝高约18m,体积约10万m3,堰塞湖最大库容超1500万m380岚皋县四季乡2010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堰塞坝体积约10万m381紫阳县联合乡2010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堰塞坝阻塞盘厢河,堰塞湖顺河向长约1000m,横河向宽约90m,湖水深度约16m,堰塞湖最大库容约80万m382房县上龛乡2011年6月强降雨引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堰塞坝阻塞平渡河,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70m,坝高约35m,堰塞湖最大库容超200万m383319国道潜江段2011年5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重庆市,堰塞坝体积约2万m3,抢险开挖前的湖水深度约2m84新竹县五峰乡2011年11月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省,堰塞坝体积约50万m3,堰塞湖顺河向长约150m,宽约60m,最大体积约10万m385信义乡神木村2012年6月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堰塞坝堵塞头坑溪,湖水面积约10万m286岑巩县思旸镇2012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堰塞坝体积约1200万m3,高约25m,堰塞湖最大蓄水量约150万m387静宁县仁大乡2012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青海省平凉市,堰塞坝体积约5万m3,堰塞湖顺河向长约100m,横河向宽约80m,湖水深度6~8m,最大库水容量约12万m388新哨镇宿丫村2012年7月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堰塞坝堵塞甸溪河,体积约60万m3,顺河向长约300m,堰塞湖横河向宽40~50m89彝良县龙海乡2012年10月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堰塞坝体积约4.5万m3,堰塞湖水深约7m90云龙县诺邓镇2012年12月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堵塞沘江河,堰塞坝体积约130万m 3,堰塞坝形成后20h 内蓄水量达50万m 3,最大库容量超300万m 391鹿谷乡溪头镇2013年6月南投6.7级地震引发,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堰塞坝体积未知92信义乡神木村2013年7月台风 苏力”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堰塞坝堵塞和社溪,湖水长约50m,宽约8m,水深4~6m,最大库容约5万m 393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乡2014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堰塞坝体积约5万m 3,最大库容量约9万m 3,水深约2m94竹园镇无山村2014年9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堰塞坝体积超1000万m 3,顺河向长度达3km,横河向宽约150m,高度约200m,24h 内蓄水约100万m 3,水深超30m,最大库容量超800万m 395竹园镇岔河村2014年9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24h 内蓄水约50万m 3,水深超25m,最大库容量超450万m 396雅溪镇里东村2015年11月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堰塞坝体积和湖水库容未知97板桥乡井园村2016年6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堰塞坝体积约10万m 3,最大库容量约25万m 398青草岭下游2016年6月强降雨引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堰塞坝体积较小,不到1万m 3,堰塞湖最大库容约3万m 399陈家坝乡太洪村2016年9月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堰塞坝顺河向长约230m,横河向宽约80m,坝高约40m,堰塞坝体积约50万m 3,24h 内湖水水位上涨约13m,回水长度约1k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400万m 3100北界镇苏村2016年9月台风 鲇鱼”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堰塞坝总体积约45万m 3,坝高约20m,堰塞湖最大库容量约100万m 3101叠溪镇新磨村2017年6月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堰塞坝堵塞松坪沟,顺沟方向长度约2km,规模约450万m 3102新民镇林家田村2017年7月强降雨引发,位于贵州省盘州市,堰塞坝体积约22万m 3103两河镇两河村2017年8月由台风 天鸽”带来的强降雨引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堰塞坝堵塞龙洞河,体积未知104拉加镇思肉欠村2017年8月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堰塞坝堵塞西曲河,体积4万m 3,堰塞湖回水长度约1km105高滩镇万兴村2017年10月强降雨引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堵塞竹瓦溪,堰塞湖湖水面积约600m 2106荞窝镇洛哈村2017年10月堰塞坝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体积约25万m 3,堵塞河道长度约100m2 触发因数及堰塞坝(湖)的规模开展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分类与规模统计对了解我国滑坡堰塞坝的主要触发因素以及堰塞坝溃决相关灾害的分析预测有重要意义㊂例如,沟内滑坡堰塞坝的体积对于估算溃坝泥石流的固体物源总量有重要作用㊂近10年来,我国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及规模统计结果如下㊂图1 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2.1 触发因数从表1可看出,近10年来,我国发生的有记录的滑坡堰塞坝案例超过100座㊂其中,地震触发案例70个,占统计样本的66.7%,强降雨触发案例29个,占统计样本的26.9%,自然原因(指坡体失稳滑动形成堰塞坝时既未发生地震,也未出现强降雨,下同)形成案例6个,占统计样本的5.6%,人为原因导致案例仅1个,占统计样本的0.9%(图1)㊂由此可知,近10年来,我国超过90%的滑坡堰塞坝由地震和强降雨引发㊂2.2 堰塞坝的规模和库容滑坡堰塞坝形成之后,其危险性一般存在于两个方面:①如果堰塞坝堵塞大江大河,堰塞坝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体积庞大的堰塞湖,例如,唐家山滑坡堰塞坝形成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堰塞湖体积便达2.425亿m 3[14],一旦发生溃坝,溃决洪水将给下游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相关部门动用了一切可用手段对其进行泄洪处理㊂②如果滑坡堰塞坝形成于普通沟道内,这类堰塞坝往往成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要物源,例如,2009年7月都江堰市虹口乡干沟滑坡堰塞坝溃决并参与形成泥石流,造成2人失踪,大量农田被埋[15];在同一时段,离干沟仅6km 的银洞子沟滑坡堰塞坝也发生溃决,溃坝形成的泥石流不仅摧毁了汶川地震后沟内刚修筑的拦挡坝,而且冲毁了沟口附近的多座民房,大量松散物质在沟口淤积并阻断了当地公路和白沙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㊂由于滑坡堰塞坝的形成一般具有突发性并且多数堰塞坝在形成后短时间内即发生破坏,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堰塞坝(湖)相关的数据进行准确快速记录㊂近10年来,我国有记录的滑坡堰塞坝案例中,堰塞坝体积和库容量统计结果分别如图2(a)(b)所示㊂结合表1和图2可以看出,在所有统计的堰塞坝案例中,体积超过1亿m 3的巨型堰塞坝1个,即大光包堰塞坝,体积在1000万~1亿m 3之间的特大型堰塞坝7个,体积在500万~1000万m 3之间图2 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湖)的体积数据的大型堰塞坝2个,体积在100万~500万m3之间的大型堰塞坝18个,体积在50万~100万m3之间的中型堰塞坝4个,体积在10万~50万m3之间的中型堰塞坝8个,体积小于10万m3的小型堰塞坝7个,其余的体积未知㊂库容大于1亿m3的巨型堰塞坝有2个,即唐家山堰塞坝和红石岩堰塞坝,库容在5000万~1亿m3的特大型堰塞坝2个,体积在1000万~5000万m3的特大型堰塞坝8个,库容在100万~1000万m3的大型堰塞坝41个,库容在10万~100万m3的中型堰塞坝27个,库容小于10万m3的小型堰塞坝6个㊂3 时间分布与地域分布开展滑坡堰塞坝的时间与地域分布统计对了解我国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发生地点㊁时间分布规律等有重要作用㊂近10年来,我国滑坡堰塞坝的时间与地域分布统计结果如下㊂3.1 地域分布从表1可看出,近10年来,四川省滑坡堰塞坝的数量达73个,占总量的67.6%,远远大于其他省份,数量仅次于四川的是台湾省,由于每年均遭受台风的影响,近10年来,台湾地区形成了11个滑坡堰塞坝,占总量的10.2%,其次是云南省㊁重庆市等省市(图3)㊂结合表1可知,近10年来,四川省的滑坡堰塞坝主要由汶川8.0级地震引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唐家山堰塞坝[14⁃16]㊁大光包堰塞坝[11,17⁃18]㊁肖家桥堰塞坝[19⁃20]等㊂云南省境内的滑坡堰塞坝既有地震引发,也有强降雨引发,还有自然作用形成,其中最著名的是红石岩堰塞坝[21⁃22]㊂台湾省㊁贵州省㊁重庆市㊁湖北省㊁湖南省等地的滑坡堰塞坝主要由强降雨导致㊂图3 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的分布按照传统的地理区划方法对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图4所示㊂从图4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省㊁重庆市㊁云南省㊁贵州省)的滑坡堰塞坝数量达87个,占总量的80.6%㊂加上西南地区以山地地貌为主,地质构造强烈,降水丰沛,地质灾害频发,因此,西南地区堪称我国滑坡堰塞坝相关地质灾害(滑坡㊁洪水㊁泥石流)的重灾区㊂仅次于西南地区的是华东地区(浙江省㊁台湾省),近10年来,该地区形成的滑坡堰塞坝有13个,占总量的12%㊂图4 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的分布(按地理区划)图5 近10年来中国滑坡堰塞坝的时间分布。

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

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

编号:SY-AQ-09838(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Dam accident analysis and safety countermeasures of hydropower stations in China我国水电站大坝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摘要:对水电站大坝事故的反馈分析表明,大多数事故与设计阶段的失误、施工过程遗留下的隐患、运行管理中的差错等因素有关。

应强化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的风险意识和安全管理。

对运行中的大坝要坚持实施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加固和改造,认真进行安全注册,严密制定汛期和低水位时的防范措施,加大科研力度和开展险情预计,以防止重大事故的突然发生。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大坝失事;溃坝;大坝安全我国是世界坝工大国,修建了8万多座坝,水库总库容约4700亿m3,这些工程兴利除害,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由电力部门负责管理的130多座水电站大坝,从数量上看,虽然只占全国筑坝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但在国计民生中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130多座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的60%。

在130多座大坝中大多数为高坝大库,总库容约2000亿m3,这些大坝的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到水电站自身发、供电效益的发挥,并与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命脉乃至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水电站大坝与世界上所有建筑物一样,都有一个建成使用、渐趋老化直到消亡的过程,人们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对这一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延长大坝的正常使用年限,避免大坝溃决失事造成巨大灾难。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一、本文概述水库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对于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库溃坝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对全国水库溃坝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溃坝原因,对于提高水库安全管理水平、防范水库溃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水库溃坝事件的统计,分析溃坝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文章首先介绍了水库溃坝的定义、分类和危害,然后对全国水库溃坝事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溃坝事件的时间分布、地域分布、类型分布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探讨了水库溃坝的原因,包括工程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运行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因素。

文章提出了加强水库安全管理、提高溃坝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全国水库溃坝统计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共发生了数百起水库溃坝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从地域分布上看,溃坝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降雨丰沛、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带。

在溃坝原因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占有一定比例。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水等,这些天气条件可能导致水库水位迅速上升,超过水库的承受能力,从而引发溃坝。

地质因素如地震、山体滑坡等也可能对水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导致溃坝事件的发生。

人为因素则主要涉及水库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一些水库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存在缺陷,如坝体结构不合理、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最终引发溃坝。

另一方面,水库运行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溃坝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一些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调度计划,导致水位过高;或者水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水库受损情况汇报

水库受损情况汇报

水库受损情况汇报
最近,我们对水库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水库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根据我们的调查,水库的受损情况主要集中在水库大坝和周边设施上。

大坝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开裂和渗漏现象,部分设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和老化迹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我们对水库受损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我们发现,大坝开裂和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水土流失和自然风化作用,加上缺乏及时的维护和修复,导致了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而周边设施的损坏和老化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缺乏有效的保养维护所致,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和修复方案。

首先,针对大坝的开裂和渗漏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大坝的加固和修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和风化作用,确保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针对周边设施的损坏和老化问题,我们建议加强设施的保养维护工作,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将密切关注水库受损情况的进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水库的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我们的水库,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 背景水利工程是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对近年来发生的水利工程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2. 安全事故案例概述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5起水利工程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包括:1. 2010年某水库溃坝事故2. 2012年某水电站滑坡事故3. 2014年某河道整治工程坍塌事故4. 2016年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触电事故5. 2018年某水电站洪水漫顶事故3.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3.1 2010年某水库溃坝事故事故原因:1. 设计不合理:水库设计标准偏低,未能充分考虑极端气象条件对水库安全的影响。

2. 施工质量问题: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导致大坝渗漏严重。

3. 运行管理不善:水库管理部门对大坝安全隐患排查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2 2012年某水电站滑坡事故事故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水电站地处地震多发区,地质条件不稳定。

2. 设计不合理:水电站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3. 施工质量问题:水电站建设中,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施工工艺不合理,导致边坡稳定性不足。

3.3 2014年某河道整治工程坍塌事故事故原因:1. 设计不合理: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

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对河道整治工程关键部位施工不当,导致工程结构不稳定。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施工过程监督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4 2016年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触电事故事故原因:1. 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现场未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未能有效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3.5 2018年某水电站洪水漫顶事故事故原因:1. 设计不合理:水电站设计时对洪水位预测不准确,导致洪水漫顶事故发生。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_解家毕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_解家毕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
解家毕 , 孙东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 100038)
摘 要 :针对所收集的国内 1954 ~ 2006年发生的 3 498座溃坝案例 , 分别从溃坝历史时期 、 省份分 布 、 水库规模 、 坝高 、 坝型 、 溃坝原因 、 溃坝率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 通过与国际上其它国家溃坝 统计分析成果的比较 , 对我国溃坝率高的原因及其主要溃决模式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溃坝 ;统计 ;溃坝模式
125
解家毕 , 等 ∥全国水库溃坝统计及溃坝原因分析
表 2 全国各 省 (市 )溃坝统计
%

占总溃坝
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溃 正常运行水 序
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溃坝
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溃 正常运行水
号 省份 数百分比 溃坝率
溃坝率
坝数占总溃 坝数比率
库多年平均 溃坝率

省份 数百分比 溃坝率
溃坝率
坝数占总溃 库多年平均 坝数比率 溃坝率
Abstract:Basedonthecollecteddataof3 498 dam failurecasesfrom 1954 to2006 inChina, thestatisticsandanalysesare madeintheaspectssuchasthehappenedyears,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 reservoirscale, dam height, dam type, paredwiththeresultsofthestatisticsandanalysesmadeabroad, boththecausationofthehigher damfailurerateandthemainfailuremodesinChinaareanalyzedhereinaswell. Keywords:dam failure;statistics;failuremode

上半年水利事故分析及安全预警

上半年水利事故分析及安全预警

上半年水利事故分析及安全预警2023年上半年水利事故分析及安全预警2023年上半年,水利部门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各种水利安全检查和事故预警工作,力求确保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和防范重大水利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2023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水利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预警措施,以期加强对水利事故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2023年上半年全国水利事故情况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共发生了1053起水利事故,其中,1000起是小事故,导致6人轻伤,24人重伤,5人死亡;53起是重大事故,导致45人轻伤,72人重伤,26人死亡。

各类水利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事故,其中,水库和堤防、泵站和引水工程、灌溉和排涝工程、河道治理等环节都有涉及。

重大事故主要是由于设施老化、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

二、重点地区水利事故情况分析1.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全国降雨集中的区域,雨水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条件更为复杂。

2023年上半年,该地区共发生水利事故300余起,其中,重大事故20起,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导致的水库坍塌、河道溃堤等情况。

2.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寒冷干旱的区域,水资源相对匮乏。

2023年上半年,该地区共发生水利事故200余起,其中,重大事故5起。

该地区水利设施多为人工灌溉和耕地排涝,管理工作相对不足,而自然灾害多为干旱和风沙,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东部地区2023年上半年,东部地区的水利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共发生小事故100余起,重大事故3起。

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管理相对严谨。

三、对策与安全预警综合上述数据分析,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强化应对策略和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水利事故的发生率。

1.加强水利设施的安全性运行管理。

2. 强化水利设施的预防措施。

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加强监管。

四、结语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事关到全国的水资源利用以及灌溉、发电、供水等工作,必须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水利设施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报告首先,我们对大坝结构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大坝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处于正常范围内,并未出现异常情况。

结合现场检查的情况来看,大坝结构整体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和破损现象。

其次,我们分析了水库水位和流量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显示,水库水位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没有出现异常的快速上升或下降的情况。

水库流量也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没有出现异常的大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另外,我们还对大坝周边的地质和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周边地质和环境情况稳定,没有出现沉降或滑坡等异常情况。

这些数据表明,大坝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影响。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我们认为目前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安全隐患。

但是,我们仍需继续对水库大坝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周边地质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风险。

希望通过我们的监测和分析,能够为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水库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其安全性关乎到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

因此,对水库大坝进行持续的安全监测和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继续对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未来的安全监测工作提出建议。

在对大坝结构的监测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不同部位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通过振动监测和应变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大坝结构在不同外部力的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声波检测等手段,检测大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裂缝和空洞等问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坝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水库水位和流量数据的持续监测和分析也非常重要。

通过历史数据的比对和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水库水位和流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预防可能出现的枯水期或者洪水期对大坝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水库水位和流量的突发变化情况,例如持续的暴雨或降雪导致的快速水位上升,以及下游水位的突然下降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对大坝的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水利工程运行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分析

水利工程运行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分析

水利工程运行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分析n 水利工程运行常见事故类型水利工程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生产活动,常见的事故包括:² 垮坝、漫坝、决堤事故我国现在的绝大多数堤、坝、灌渠等都修建的比较早,鉴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加之年久失修,很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事故隐患。

由于事故隐患的存在,加之管理上存在漏洞,当遭遇暴雨、洪水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时,溃坝、漫坝、决堤事故时有发生,且极易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² 触电、火灾事故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与管理失误,触电、火灾一直是水利工程运行单位(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运行单位)常见事故类型之一。

²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离不开各种机械作业,也存在检修、施工作业,容易发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

² 淹溺事故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容易发生淹溺事故。

n 典型事故分析² 溃坝事故案例:甘肃省小海子水库溃坝事故ü 事故经过2007年4月19日,甘肃省高台县小海子水库下库北坝发生决口,水库溃口位于新建成的北坝中间位置,导致下游数千亩农田被淹没冲毁,对农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小海子水库位于高台县南华镇小海子村境内,始建于1958年,后于1984年、1987年、1990年3次加高扩建。

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水利部列为西部专项资金病险水库处理项目,加固工程于2004年10月完工,同年12月,张掖市有关部门组织了初步验收。

除险加固后,小海子水库分为上、中、下三库,设计总库容1048.1万立方米,其中上库180万立方米,中库581.1万立方米,下库287万立方米,溃坝的下库正是最近一次加固工程中建成的。

ü 事故原因1.小海子水库溃坝属非自然因素造成的渗流破坏所致,是一起责任事故。

其根源是坝后排水沟底部的黏土层被破坏、坝前铺盖中存在的缺陷处理不当,致使坝基不能满足渗流稳定要求。

我国因遇超标准洪水而失事水库统计及分析

我国因遇超标准洪水而失事水库统计及分析
区明显 高于南方地 区。经综合分析认 为, 在适应我 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 以往 不 同时期制定的设计 洪水标 准基
本上 是合 适 的 。


词 :超标 准洪水;失事 水库 ;防洪标 准
文献标识码 : A dil .9 9ji n 10 —39 2 1.7 0 0 o:0 36 /.s .0 017 .0 10 .1 s
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利用 15 - 20 94 0 6年 全国垮坝事故统计 资料 , 分析 了因遇超标准洪水而 失事的水库在发 生时 间、 空间 、 坝龄 、 高 坝
方面的分 布特 点。结果表 明 : 2 型水库是垮坝事件的主体 ; 小( ) 各省(自治 区、 直辖 市) 垮坝数 占已建水库 的比例 , 北方地
年 ( 9座 ) 17 - 17 6 、93 9 5年 ( 次 为 5、8、4座 ) 19 一 l9 依 1 5 和 9 1 94 年 ( 次 为 2 、 、 、8座 ) 大 型 、 依 0883 ; 中型 和小 ( ) 水库 垮 坝 事 件 1型
20 06年 , 国 已建成 各 类 水库 8 5 8万 座 , 中 大型 水 库 全 .7 其 4 2座 , 8 中型水库 30 0座 , 0 小型 水库 8 2 .3万 座。根据 统计 资
2 Ylw RvrfaogE gnei o t.o iou ,J ou 50 1 hn ) . eo i u l n i r g C .Ld fJazo i zo44 0 ,C i l ef n e n a a
Ab t a t Ac o d n o t e sa it a a a o c i e tr s r o r o r e y e ta sa d r o d i i a fo 1 5 o2 0 s r c : c r i g t h ttsi ld t fa cd n e e v i c u s d b x r tn a d f o n Ch n r m 9 4 t 0 6,te dit b t n c a — c s l h sr ui h r i o a trsis o i c e it ftme,s a e,d m g c p c a a e,d m eg t r n lz d T e r s l h w t a s o c i e tl s ro r eo g t malsa e 1.T e r t a h i h we e a a y e h e u t s o h tmo t fa c d n v e i b ln s l c I h ai s e v s o l o o c ie lr sⅣ(r o e i ig r s ror n te n r rvn e sh s e h n t a n s u h p o ic s a e i t e a a tt n o i a Sc o on cd — ta cd n e e J st xs n e v isi h o t p o i c s i ih rt a h ti o t rv n e .B s d O i d pa i f i t e h q l o Chn ’ c n ll e v lp n ,te d sg o tsa a d i i ee tt s i e s n l . eo me t h e i n f  ̄ t l x nd r n df r n i s ra o Af f me ' e Ke r s: xr tn a d t n y wo d e ta sa d r l d;a c d n e e v is l o o to t n a d o c i e tr s r or ;to d c n r lsa d r

临汾市洪洞县曲亭水库“2.15”坝体塌陷较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通报

临汾市洪洞县曲亭水库“2.15”坝体塌陷较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通报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临汾市洪洞县曲亭水库“2.15”坝体塌陷较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通报2013年2月15日7时许,临汾市洪洞县曲亭水库左岸灌溉洞出现大流量漏水,2月16日10时许,水库坝体塌陷贯通过水,成为一起水库坝体塌陷较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63.45万元。

曲亭水库险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水利部领导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李小鹏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确保下游群众安全。

水利部部长陈雷及时作出指示,矫勇副部长和相关水利专家亲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常务副省长高建民,副省长郭迎光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抢险和灾后处置工作。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境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根据省政府的决定,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由省监察厅牵头会同省水利厅、省安监局、省公安厅及临汾市人民政府,于2月16日组成省政府曲亭水库“2·15”坝体塌陷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邀请检察机关派员参加。

事故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现场查勘、查阅资料、调查走访、与相关人员谈话、综合研究分析论证等工作,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分清了事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了处理意见,制定了防范措施。

经调查认定:临汾市洪洞县曲亭水库“2·15”坝体塌陷较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该库在除险加固工程中对左岸灌溉洞未按批复设计实施、水库【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管理单位在水库水位出现异常后未及时发现处置所致。

现将这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曲亭水库概况曲亭水库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曲亭镇吉恒村南, 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该库于1959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6月拦洪蓄水,后经多次改建、加固。

中国水库大坝失事统计与初步分析分解

中国水库大坝失事统计与初步分析分解

中国水库大坝失事统计与初步分析何晓燕1王兆印1,2黄金池丁留谦1(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38, 2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4)摘要:利用1954-2003 年50年的全国溃坝统计资料(台湾除外) ,得出溃坝事故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采用能谱分析、气候状态图对溃坝事故的周期性、溃坝率差别显著的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溃坝事件遵从24 年大周期、12 年左右小周期的变化规律;在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后的大量降水会增加水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最后对我国垮坝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导致我国水库失事的主要原因是泄流能力不足和水库质量问题,对于北方水库更是如此。

而对于南方水库而言,超标准洪水亦是导致水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水库安全, 溃坝事故, 统计分析1. 引言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在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大,其作用也将愈发明显。

水库大坝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因其自身安全性所导致的溃坝洪水风险问题,也会给相关地区带来潜在的安全隐忧,尽管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其失事后果严重,破坏性大,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在对水库依赖性增强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水库大坝安全保障的需求,然而,我国水库工程的安全状况并不乐观。

我国一半以上水库建成于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大多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 中进行的,工程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多已处于病险状态。

据统计,1999 年底全国三类水库大坝共有30,413 座,其中大型水库145 座,占大型水库总数的42%;中型水库1,118 座,占中型水库总数的42%;小型水库29,150 座,占小型水库总数的36%。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对于水库大坝安全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是针对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大坝的溃坝机理还不很清楚。

探析水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及其教训

探析水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及其教训

探析水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及其教训近年来,水库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事故的发生,既与自然因素有关,更与管理责任有关。

本文将从水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入手,探析事故原因并总结教训。

一、案例分析1.南江水库爆炸事故2014年3月18日晚,四川省达州市南江县一处爆破现场附近的南江水库大坝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3人失踪。

经初步调查,该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在进行爆破验收前,未将水库下游的人员转移,也未在下游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导致爆炸冲击波和巨大的落石对下游的人员造成了致命伤害。

2.鄂托克旗水库倒塌事故2018年8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新华乡西朝素地区一处大坝发生倒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失踪、2人重伤、1人轻伤。

初步调查认为,该事故的原因是大坝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材料,同时也缺乏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导致大坝在受到大雨冲击时发生倒塌。

3.三峡水库岸线坍塌事故2019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水库登船码头附近发生一起岸线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4人失踪。

初步调查发现,该事故的原因是:水库周边区域的岸边开发建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开发商采用了低成本和低质量的建设材料和施工工艺,加之在水库进水期的影响下,导致了地质环境的恶化和岸线破坏。

二、教训总结1.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各类水库管理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加强施工工艺和工程监管水库施工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地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做到安全第一。

3.加强科学防洪措施尤其是在洪涝期,应加强对水库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强水库洪水调控能力的完善和技术的创新,避免因水库在受到洪水袭击时由于质量和结构的问题导致倒塌、损坏等事故的发生。

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特大垮坝

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特大垮坝

青海省共和县沟后水库“8·27”特大垮坝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3年8月27日22时40分左右,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找到尸体288具,尚有40人失踪。

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沟后水库于1985年5月,经国家计委同意,由青海省计委批准立项。

建设单位为青海省共和县人民政府。

陕西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二十局施工。

工程初步设计于1985年4月由青海建设厅主持审查并批准。

水库设计总容量为330万立方米,正常洪水位、设计和校核水位均为3278米,坝型为砂砾石面板坝,为灌溉水利枢纽,是四等小型工程。

水库工程于1985年8月正式动工兴建,1989年9月下闸蓄水,1990年10月竣工,1992年9月由青海省建设厅主持通过竣工验收。

从1990年10月水库建成至垮坝前,先后蓄水运行四次。

垮坝前,水位在3261至3277米间持续运行43天。

垮坝当天中午12时左右实测水位为3277米,21时水库值班员在值班室突然听到大坝处如闪雷巨响,随后又听到很大的流水声和滚石声音,看见坝上石头滚动撞击的火也紧接着在下游坝脚听到坝上明显的流水声,且声音愈来愈大,直至22时40分左右大坝溃决。

23时45分左右洪水冲到水库下游13公里处的有3万人居住的海南州州府暨共和县县府所在地恰卜恰镇。

溃坝洪水最大流量为2780立方米/秒;至恰卜恰镇的最大洪水流量为1290立方米/秒;下泄水量约 268万立方米。

由于大坝馈决发生在深夜,巨洪水下泄集中,超过汛期设防标准的5倍以上造成巨大的灾难性的损失。

经核实,现已找到遇难者尸体285具,尚有失踪者40人。

恰卜恰、曲沟两乡和恰卜恰镇的13个村,38个国营集体单位受灾。

其中遭受毁灭性灾害的单位13个;受灾农民、牧民、居民、职工群众521户,2837人,摧毁和严重损坏房屋2932间;毁坏农田1.37万亩,人畜饮水主管道35公里,水工建筑物405座,公路 26.3公里,农灌渠道50公里,输电线路10多公里,公路桥梁3座,以及一些城镇基础设施、文教卫生设施;恰卜恰镇河西地区1.2万居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完全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53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库大坝失事统计与初步分析何晓燕1王兆印1,2 黄金池1丁留谦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100038, 2 清华大学, , 100084)摘要:利用1954-2003年50年的全国溃坝统计资料(除外),得出溃坝事故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采用能谱分析、气候状态图对溃坝事故的周期性、溃坝率差别显著的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溃坝事件遵从24年大周期、12年左右小周期的变化规律;在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后的大量降水会增加水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最后对我国垮坝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导致我国水库失事的主要原因是泄流能力不足和水库质量问题,对于北方水库更是如此。

而对于南方水库而言,超标准洪水亦是导致水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水库安全, 溃坝事故, 统计分析1. 引言水库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在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大,其作用也将愈发明显。

水库大坝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因其自身安全性所导致的溃坝洪水风险问题,也会给相关地区带来潜在的安全隐忧,尽管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其失事后果严重,破坏性大,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在对水库依赖性增强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水库大坝安全保障的需求,然而,我国水库工程的安全状况并不乐观。

我国一半以上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多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中进行的,工程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多已处于病险状态。

据统计,1999年底全国三类水库大坝共有30,413座,其型水库145座,占大型水库总数的42%;中型水库1,118座,占中型水库总数的42%;小型水库29,150座,占小型水库总数的36%。

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对于水库大坝安全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针对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大坝的溃坝机理还不很清楚。

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利用1954-2003年50年中中国的溃坝事故统计资料(缺),研究了溃坝事故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水库溃坝事故进行了能谱分析、气候状态和溃坝原因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2. 已溃水库统计规律2.1 事故数据对于中国溃坝失事的统计先后进行过三次[1]。

本次研究是在第三次统计的基础上,又收集整理了1991-2003年的溃坝事故,共统计有1954-2003年50年中的溃坝事故共3481起,其型水库2起,中型水库123起,小型水库3356起。

统计的区域涉及全国除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暂将市的有关数据涵盖在省,未将其单独列出。

2.2 溃坝数随时间变化图1和图2给出了统计结果,由图可见:(1)溃坝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三次高峰期,分别是1959-1962年、1971-1981和1990-1994年;(2)70年代溃坝数量最多,按溃坝数多少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1973,1974和1975年,对应溃坝数分别达到556座,396座,291座。

在统计区域,除、无溃坝事故发生外,全国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的溃坝数量最多年份都在70年代(见图2)。

(3)自1982年之后,溃坝数量明显减少。

2.3 溃坝率空间分布本文将溃坝率定义为在某一确定时间已溃水库数占相应已建水库总数的比例。

按照统计,全国平均溃坝率为4.0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值的有11个省市,位于前五位的依次是(39.2%)、XX(29.0%)、(28.7%)、蒙(26.0%)、(21.4%)。

这表明,北方地区的溃坝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图3为全国各省市已溃水库数量分布图。

可以看出,在1954-2003年50年间溃坝数量超过200座的省依次为省(400座),省(287座),省(285座),(233座),因此单从溃坝绝对数量来看,溃坝事故多发区既有南方省份,又有北方省份。

图4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溃坝率分布以溃坝率16%为界,将省市自治区,用粗实线进行区别标注,再将400mm 年降水量线用粗虚线标注在同一图上(见图4)。

可以看出,除、之外,400mm 年降水量线以北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的溃坝率明显高于我国东南部地区。

、溃坝率低的主要原因:(1)由于这两个省份已建水库少,按照2003年底统计结果,省已建水库仅有152座,而的已建水库数为16座;(2)溃坝事故本身是低概率事件。

3. 水库安全趋势分析 3.1 能谱分析能谱分析是基于有限的观测数据寻找其频率成分,探询其活动周期的一种数学处理方法,常用于信号分析。

本文对溃坝数的能谱进行了探讨,溃坝数N 的傅立叶变化公式为:()()dt e t N f a ft i ππ221⎰∞∞-=()()224f a TfE π=式中:a(f)为N (t )的傅立叶变换,E(f)为频率f 时能量。

能谱定义为:()()()%100⨯∑=f E f E f G 式中:G (f )代表频率为f 的能量在全部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对1954-2003年期间全国溃坝数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见图5),溃坝数的主要频率成分为0.04 、0.08,对应周期为 24 年和 12年。

因此可以认为,溃坝事故的发生具有周期性,大周期为24年,小周期为12年左右,估计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3.2 气候状态分析气候状态图由Heinrich Walter(1985)提出,是研究陆地植被分布和气候关系的一个工具,图6 溃坝数能谱密度分布图该图包含大量气候信息,如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干旱和湿润季节的长度和强度等。

其作图方法如下:(1)横轴为月份,左纵轴为多年月均气温(℃),右纵轴为多年月均降水量(mm);(2)根据中国的气候特点,左右纵坐标轴刻度按30mm月降水量与10℃气温对应;(3)图顶左侧为气象站名,图顶右侧为气象站高程,左上角显示为测站多年平均气温,右上角为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4)月均气温线用实心圆点标识,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值以空心圆点标识。

利用该方法分别作出不同气象站气候状态图,选择溃坝率最高的省与溃坝率相对较低的省进行比较。

采用的桑植、石门、南县、沅陵、、、、南岳8个控制气象站和省的河曲、兴县、、原平、、、介休、、远城、侯马10个控制气象站的长系列降雨和气温资料,气象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中心。

图7、图8为这两省典型水文站的气候状态图。

根据气候状态图,若降水量曲线位于温度线的上方,表明测区气候偏湿润; 若气温高于0℃,则测站区域属于温暖湿润地区;若温度低于0℃,则测站区域属于寒冷地区。

若温度线位于降水量的上方,表明测区气候偏旱。

在季风气候区,我国表现为雨热同期,可能出现上述两者气候状态的过渡类型,旱季降雨量少,温度线位于降雨量线上方,气候状态表现为干冷;雨季降雨丰富,降雨量线分布在气温线的上方,气候状态表现为湿热。

这种气候类型在我国北方表现得极为典型。

比较、两省的气候状态图发现,省大部分地区在汛期来临之前都要经历2个多月的干旱,而省几乎所有区域的全年降雨量线都在气温线的上方,为湿热型气候状态。

因此,在长期干旱后降水量突然增加是水库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已溃大中型水库的坝龄分布在1954-2003年50年中共发生125起大中型水库垮坝事件,图9为已溃大中型水库的溃坝坝龄分布。

可以看出:102030405060ab102030年龄比例(1) 我国已溃大中型水库中超过半数是在施工期发生的。

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年代,绝大部分的施工期溃坝事故发生在“大跃进”时期,这与我国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1980年之后,再未发生过施工期溃坝事故。

(2) 水库大坝在投入运行10年即发生溃坝事故的比例很高,在10年之后的溃坝率则相对低很多。

国际大坝委员会对世界围(中国除外)的溃坝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也曾得出有类似的统计结论[1]。

4. 失事原因分析将垮坝失事原因分为漫坝(泄洪能力不足和超标准洪水两种情况)、质量问题、管理不当、其它原因和原因不祥5类。

对全国1954-2003年50年中已溃水库的溃坝原因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图11~图13。

由统计数据和分析以上各图易知,水库溃坝具有以下主要原因:(1)统计数字表明,70年代的溃坝数占1954-2003年50年中总溃坝数的56.4%。

对70年代的已溃水库溃坝原因进行分析表明,泄洪能力不足和质量问题是导致溃坝发生的主要原因。

(2)由图12~图13可以看出,泄洪能力不足和质量问题是导致北方水库溃坝率高的直接原因。

(3)对全国不同省市自治区溃坝原因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部分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水库,超标准洪水亦是导致溃坝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5. 结语通过前面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看法:(1)采用能谱分析法,确定出水库溃坝事件遵从24年大周期、12年左右小周期的变化规律;(2)统计数字表明:沿着400mm年降水量线以北及其附近区域溃坝率明显高于该降水量线以南地区;(3)采用气候状态图对溃坝率最高的省和溃坝率低的省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后的大量降水会增加水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4)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发生垮坝失事的水库中有96.4%是小型水库,导致我国水库失事的主要原因是泄流能力不足和水库质量问题,对于北方水库更是如此。

而对于南方水库而言,超标准洪水亦是导致水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致:感原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黄朝忠巡视员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昌志博士在本文写作和资料收集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1] 汝乃华, 牛运光. 大坝事故与安全•土石坝(M) . 中国水利水电, 1997.2.致:感原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黄朝忠巡视员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昌志博士在本文写作和资料收集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作者简介何晓燕:女,1971年出生,在职博士生,从事水库安全、洪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地址:市海淀区玉渊潭科技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邮编:100038;:(010)68781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