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人教版13.3比热容
![初中物理人教版13.3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cf8728b5f18583d048645950.png)
13.3 比热容知识点一:物体的吸热能力1.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和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____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_____煤油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本实验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__________相同。
通过比较液体的__________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分析数据可得,__________的比热容更大(3)如果要使两种液体末温相同,就要给__________(选填“水”或“酒精”)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酒精吸收的热量。
(4)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_____ 。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快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C.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2、某组同学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烧杯号液体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1 水200 20 28 82 水100 20 28 43 煤油200 20 28 44 煤油200 20 24 21、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065f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9.png)
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整理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整理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l℃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多少焦。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如为什么海水与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升温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降温慢。
3、热量的计算:1、热量计算公式: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Q=c×m×△t.Q吸=c×m×(t-t0)Q放=c×m×(t0-t)(t0是初温;t是末温)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2、单位: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店铺为大家提供的物理期中考物质的比热容易错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物理比热容知识点
![物理比热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b780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9.png)
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咱们今天来聊聊物理里头一个挺有意思的概念——比热容。
别一听物理就头疼,其实这东西跟咱们日常生活关系大了去了,而且讲起来还特别接地气。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比热容。
简单来说,就是一块东西,你给它加热或者降温,它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跟它自己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多少有个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咱们就叫它比热容。
就像你吃一碗饭,肚子能装多少,跟你饭量大小有关系,饭量大就吃得多,饭量小就吃得少,一个道理。
比热容有个特点,就是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固定的比热容,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一样。
而且,这个比热容的大小,跟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都没关系,只跟物质本身和它的状态有关。
比如说,水的比热容就挺大,这意味着水在升温或者降温的时候,需要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就比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咱们常说“热水暖身”,因为水比热容大,能储存更多的热量,用起来就暖和。
再来说说比热容的应用吧。
咱们都知道沙漠里昼夜温差大,而海边就相对小很多。
这其实就跟比热容有关系。
沙子的比热容小,白天太阳一晒就热得快,晚上没太阳了又冷得快;而海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晚上降温也慢,所以温差就小。
这就像咱们穿衣服,穿得多就暖和,穿得少就冷,衣服就像是物质的比热容,能帮我们调节体温。
还有啊,咱们家里用的暖水袋、热水器,还有汽车的水箱,都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暖水袋里装上热水就能暖手暖脚,热水器里的水能给我们洗澡洗碗,汽车水箱里的水则能吸收发动机的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
这些都是比热容在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再来说说怎么计算比热容吧。
其实也不难,就是用一个公式:Q=cm ΔT。
这里的Q是热量,c是比热容,m是质量,ΔT是温度的变化量。
也就是说,你知道了一个物体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又知道它的质量和温度变化了多少,就能算出它的比热容了。
这就像咱们做数学题一样,知道了条件就能求出答案。
总的来说啊,比热容这个物理概念虽然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2670522cc58bd63186bde2.png)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停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方法: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1.(控制变量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转换法)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图甲中使用了相同的试管和温度计,在图乙中使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1)图甲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 __相同.(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 __相同.(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一),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表一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食用油3 0.1 10 14 0.2 10 2表二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__ 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5)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二所示.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他所用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 __J/(kg•℃).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0d4d6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7.png)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一、热现象的基础知识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2. 热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总能量,单位是焦耳(J)。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二、热量的计算1.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单位是J/(kg·℃)。
2. 热容量:物体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3. 热传递公式:Q = mcΔT,其中Q是热量,m是物质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三、热膨胀和冷缩1.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
2. 膨胀系数:物体温度每变化1摄氏度,体积变化的比率。
3. 应用:铁路铺设、桥梁建设中的伸缩缝设计。
四、相变1. 熔化: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3. 沸腾: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体的过程,此时温度称为沸点。
4. 冷凝: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液体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五、热机1. 内燃机:通过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生动力的机械。
2. 热效率:热机将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
3. 卡诺循环:理想热机的四个过程,包括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
六、热力学定律1.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熵(代表无序度)不会减少。
3. 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纯净物质的熵趋近于一个常数。
七、热学实验1.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2. 热量计的使用:测量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实验装置。
3. 热膨胀实验:观察并测量物体在受热后长度的变化。
八、热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 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流失,用于建筑、服装等领域。
2. 制冷设备:通过制冷剂的相变过程,降低物体的温度。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6c2c0ac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1.png)
初中物理⽐热容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初中物理⽐热容知识点总结:1、定义:⽐热容简称⽐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容;2、单位:⽐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度”,⽔的⽐热容为c⽔=4、2×10 J/(kg·℃);3、计算公式:Q=cmΔt,Q吸=cmΔt=cm(t末- t初),Q放=cm(t初-t末);4、⽐热容的理解:⽐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热容⼀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变化,对同⼀物质,⽐热容与物态有关(例如⽔的⽐热与冰的⽐热不同);5、⽔的⽐热容较⼤这⼀性质的应⽤:(1)对⽓温的影响--⼀天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内陆温度变化⼤;(2)热岛效应的缓解--城市中建⽔库或建绿地;(3)⽔冷系统的应⽤--热机(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的发电机等)的冷却系统也⽤⽔做为冷却液;(4)热⽔取暖--冬季供热⽤的散热器、暖⽔袋。
⼀、填空题1.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越多,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同⼀种物质升⾼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越⼤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相同温度时,_______⼩的吸收热量少.2.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变化不⼤,⽽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变化较⼤,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的质量相等的⽔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个温度升⾼的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的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属球甲和⼄,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中,最后发现投⼊⼄球的杯内⽔温较⾼,那么可以断定甲、⼄两种⾦属的⽐热容c甲_________c⼄.(填><或=)5.⼀个物体由于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决定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已知铝的⽐热容是0.88×10J/(kg?℃),质量是100 g的铝块,升⾼30 ℃需要吸收_____ J的热量,降低30 ℃放出_______ J的热量.6.甲、⼄两⾦属球的质量之⽐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的温度之⽐为1∶5,则它们的⽐热容之⽐为_______7.⽔的⽐热是4.2×10 焦/(千克?℃),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温度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是4.2×10焦⽿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温度变化⼩,这是因为⽔与⼲沙⼟相⽐__________的__________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分析:13.3 比热容-精选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分析:13.3 比热容-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7645ecbba0d4a7302763ac2.png)
第13章内能13.3 比热容1.比热容【知识点回顾】(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温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和它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相等,也是它的比热.(3)比热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4)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只与物质有关,与其它因素没有关系.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特点,要掌握其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是物质本身一种特性的真正含义.第二类常考题: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分析: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水银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得更明显;B、暖气中的传热介质,要求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更多的热量,就需要比热容较大的水;C、沙石的比热容比较小,在同样受热和受冷的情况下,沙石的温度变化值比较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D、冷却食品时,冰的效果好一些,因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从物体吸收热量.解:A、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更高,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所以A是正确的;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所以B是正确的;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值更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所以C是正确的;D、虽然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但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变为水继续冷却食品,冷却的效果是更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道好题.【解题方法点拨】(1)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是不同的.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2)对于物质的比热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比热容跟密度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既不随物质质量的改变而变化,也不随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是相同的物质,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放置地点如何,它的比热容一定是相同的;其次,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还可以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来鉴别物质.2.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点回顾】如为什么海水与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升温慢;没有日照时,海水降温比沙子降温慢.【命题方向】考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考察.例1: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A.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B.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D.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分析: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体现了物质的吸放热能力的强弱,据此来对选项中的描述进行分析.解:A、搓手发热是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过程,与比热容无关;B、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砂石比热容太小的缘故,即同样吸放热时,砂石的温度变化明显,与比热容有关;CD、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两项都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缘故,与比热容无直接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例2: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与沙子的比热容进行比较分析.解:吸收相同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高的少,沙子温度升高的多,沙子烫脚.答:与同质量的海水相比,沙子的比热容较小,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升得快,所以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点评: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以及用水的比热容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知识点.【解题方法点拨】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应用好“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小”是解答的关键,可以借助Q=cm△t帮助记忆.3.热量的计算【知识点回顾】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为:Q吸=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0-t)式中的c为物体的比热容,m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若用△t表示物体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物体温度升高过程吸收的热量或物体温度降低过程放出的热量可以统一写为:Q=cm△t.【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A.2:3 B.3:2 C.6:1 D.1:6分析:知道铜和铅的比热容之比、升高的温度值比、质量m相同,根据公式Q吸=cm△t求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量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两个物体关于热量、质量、温度变化量、比热容的比值,要防止因颠倒而出错.(2)第二类常考题:为了利用太阳能资源,节约经营成本,崇左市某大型宾馆在楼顶安装了10台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台热水器的水箱容积为200L.在夏季光照条件下,一满箱15℃的水经白天太阳能加热,温度可达到6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kg.求:(1)10台热水器装满水时,温度从15℃升高到65℃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提供,需要多少千克天然气?分析:(1)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知道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由题知,Q吸=Q放,再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qm求需要天然气的质量.解:(1)一满箱水的体积:v=200L=200×10-3m3,一满箱水的质量:m水=ρ水v=1.0×103kg/m3×200×10-3m3=200kg,一满箱水的温度从15℃升高到65℃,所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t=4.2×103J/(kg•℃)×200kg×(65℃-15℃)=4.2×107J,10台热水器装满水时,水吸收的热量:Q=4.2×107J×10=4.2×108J;(2)由题知,10台热水器获得的太阳能相当于质量为m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答:(1)10台热水器装满水时,温度从15℃升高到65℃吸收了4.2×108J的热量;(2)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提供,需要5kg天然气.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的掌握和运用,注意200L≠200kg,必须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解题方法点拨】虽然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做功的过程属于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属于内能的转移,但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却是等效的,例如,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大了,可能是由于摩擦生热,也可能是放在火上烤的结果,如果没有看见内能改变的过程,就无法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的.。
初中九年级物理 比热容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 比热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1764bd43323968001c926b.png)
13.3 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温)1摄氏度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
2,单位:焦/(千克· 摄氏度) 符号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和种类有关
参看课本比热容表得到哪些信息1,都带10³
2,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与种类有关
4,水的比热容较大
5,密度大的比热容反而小4,C
水
=4.2ⅹ10³J/(Kg·℃) 代表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
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ⅹ10³J 二,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
化比干泥土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的夏季比沿海地区炎热,
冬天比沿海地区寒冷,白天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晚上风由内陆吹向沿海
(比热容大的难热难冷,比热容小的易热易冷)
三,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和应用1,用热水袋取暖
2,用水做循环液和冷却液
3,农村在培育秧苗时,夜间防止受冻,灌水
四,解释城市“热岛效应”
1,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2,建筑群马路中的沙石,水泥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温度照射下,温度上升更明显
3,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少
4,楼群聚集,难以形成对流
五,吸热(或放热)多少与物质种类,物质的质量和变化的温度有关
Q=cm∆t
Q
吸=cm(t-t
)Q
放
= cm(t
-t)
六类型题;Q
吸=Q
放
(热平衡方程)
锅水共吸热,同初温同末温
第1页共1页。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c58b8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1.png)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点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C水=4.2×10??焦/(千克℃) 读法:4.2×10??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学习方法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
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
初中物理比热容
![初中物理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23f3d277915f804d2b16c194.png)
比热容、热量计算一、本周知识概述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夏天,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为什么水泥路面比路旁的草地要热?沙漠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早穿棉袄午披纱”的奇特景象?为什么暖气设备、汽车发动机中都要用水作循环剂呢?关键就在于要理解一个物理量即本周即将学习的比热容。
二、重难点知识精讲(一)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其单位是J/(kg·℃)。
(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跟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跟质量和温度无关。
(3)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同种物体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
2、有关比热容的应用(1)利用“不同的物质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慢”解释自然现象。
(2)利用比热容特性,选择合适的应用材料。
3、热量的计算: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跟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
(1)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2)通式:Q=cm△t(△t是变化的温度,即物体吸热时表示升高的温度,物体放出热量时表示降低的温度。
)(3)符号的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J)c(比热容)—J/(kg·℃)m(质量)—千克(kg)t0,t(初温、末温)—摄氏度(℃)(4)热平衡方程:Q吸=Q放(在没有热损失时适用)4、热岛效应: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大部分成为环境的热源;热机、电器等向环境散发热量,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热岛效应。
例1、(南京,200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 C.c D.d精析:本题是用温度—时间图像形象地表述了物体的吸热规律,对于这类题我们可以取定值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初中物理 比热容
![初中物理 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d363ce5a8102d277a22fb7.png)
Q放=Cm(t0-t) = 4.2×103J/(kg·℃) ×0.5kg ×(60 ℃-20 ℃) =8.4×104J
因为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所以水减少的内能为8.4×104J
3、题型:
(1)计算Q、C、m、∆t、t、t0的题: 练习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
质量是1.5ɡ.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
实验数据
液体 质量 m/g
初温 t0/℃
末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t/℃
(t-t0)/℃
t/min
水
500
20
30
10
4
食用油 500
20
30
10
2
实验结果: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 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
结论:1、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等,水 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比食用油吸热本领大 2、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 决定的。
结论:水的质量越大,升高 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大。
说明:吸热的多少(吸热的 本领)与质量的多少、温度变化 的高低有关;
一、比热容 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控制变量法)
想一想
同样的日照情况下,为什么沙子和海水升高的 温度不同呢?是因为沙子和水是不同的物质么?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
谈起夏日海风,你可 知道,在沿海地区陆地表 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 夜变化显著,白天和夜晚 的风向往往是不同的,你 知道白天风是从哪里吹向 哪里?夜晚呢?
为什么?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 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 ~ 5 ℃,这就是热岛效应, 应该如何应对呢?
比热容
![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899320b5bcd126fff7050bb6.png)
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单位:J/(kg·℃)4、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3)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二、热量的计算1、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2、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比热容十问:1.初中物理比热容的所有知识点答:(1)定义: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降低1℃释放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比热的单位是复合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 J/(kg·℃);(3)计算公式:Q=c...2.物理比热容问:比热容是不是比值法3.物理上什么叫做比热容,求高手的详细解答答:什么叫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字母“c”表示。
比热容的定义为: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
在工程...4.初三上物理比热容。
问:初三上物理比热容。
为什么水与煤油的实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5.物理中的温度与比热容有什么关系答:比热容是物体自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因外界变化而变化,它表示的是物体吸收热量的能力,物体吸收的热量Q与自身的质量m、比热容c、和其上升的温度△t有关,Q=cm△t,大学以前都是认为比热容是不会因外界变化而变化,大学有的专业会提到比热容是会因...6.初中物理比热容问:在比热容中,老师做实验时,给同质量的酒精和水分别加热一分钟时,酒精温度...7.在物理的“比热容”中,Q吸是什么意思答:Q吸,可是用来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笔记九年级知识点
![比热容笔记九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7f04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比热容笔记九年级知识点比热容笔记——九年级知识点热容是物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所发生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用一个称为比热容的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一个单位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对于我们了解物体的热性质非常有帮助。
1. 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 / (m × ΔT)其中,C是比热容,Q是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物体的温度变化。
2. 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C))。
这个单位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一个摄氏度时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较大的,是4186J/(kg·°C),而铁的比热容则相对较小,是452 J/(kg·°C)。
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水在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要比相同质量的铁更小。
4. 比热容的实际应用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热水袋就是利用水的较大比热容来保温的。
我们将热水装在袋子里,接触到热水袋的部分会逐渐吸收热量,使其温度升高。
当我们感到寒冷时,可以将热水袋放在身体需要保暖的部位,通过吸收热量来获得舒适的感觉。
比热容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例如在工程中调节材料的温度、制冷和加热系统中的能量转换等。
因此,掌握比热容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和解决与热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5. 比热容和传热比热容与传热密切相关。
当我们接触一个热物体时,比热容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热量多少。
当我们接触物体时,如果它的比热容较大,我们会感到更热。
因此,比热容也是我们感受和处理热量差异的基础。
在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可能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来实现。
不同物质的传热方式及速度也不同。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b257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9.png)
初中物理比热容知识点总结比热容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所需的热量。
在初中物理学中,比热容是一个基础知识点,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热学现象和热能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比热容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比热容的定义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吸热或放热时的热量。
常用符号为C,单位为J/(kg·℃)或J/(g·℃)。
比热容表示的是物质对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程度,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二、比热容的计算1. 针对固体和液体的比热容计算: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mΔT,其中C为比热容,Q为吸热或放热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2. 针对气体的比热容计算:对于理想气体,其比热容可分为等体比热容Cv和等压比热容Cp,计算公式如下:Cv = (f/2)RCp = (f/2 + 1)R其中f为气体分子自由度,R为气体常数。
三、比热容的应用1. 物质状态变化的计算:通过比热容的计算,可以推导出物质状态变化时需要的热量。
例如,在相变过程中,比热容的变化可以用来计算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或气态所需要的热能。
2. 热平衡和温度均衡的理解:比热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平衡和温度均衡的概念。
当物质吸热或放热时,其温度会发生变化,通过比热容的计算可以推算出物质最终的温度。
3. 热能传递过程的分析:比热容也可以用于分析热能传递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例如,当两种物质以不同的温度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通过比热容的计算可以了解到热能的传递情况。
4. 核能和化学能的转化:在核能和化学能的转化过程中,比热容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比热容的计算可以得知核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而进行相关的能量转化计算。
综上所述,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学现象和热能传递过程。
初中物理比热容
![初中物理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6ebf08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a.png)
4 比热容的应用
比热容的应用
计算温度变化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比热容可以用来确定所需的 热量或冷却时间。例如,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我们可以使用比热容来计算所需的能量
比热容越大,物质对温 度变化的反应越小,也 就是说,它需要更多的 热量才能使温度发生明 显的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
比热容的特性
比热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不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例如, 水的比热容在不同的温度或压力下都不会改变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水、铁、铝、 木头等,都有各自独特的比热容。这使得我们在处理热问题时,能 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位)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水:4.184 铝:0.88×10³ 铁:0.46×10³ 银:0.23×10³ 砖:0.8×10³
铜:0.39×10³ 钢:0.46×10³ 铅:0.13×10³ 玻璃:0.8×10³ 冰:2.1×10³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能量转换
不同材料的比热容不同,因此在涉及温度变化的 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具有适当比热容的材料来 实现特定的目标。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人们可 能会选择具有高比热容的材料来吸收和分布室内 的热量,从而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热量计算
常见物质的比热
5
容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以下பைடு நூலகம்一些常见 物质的比热容(以 J/(g·℃)为单
材料选择
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比热容被广泛用于计算热 量转移和能量平衡。例如,在电力或机械系统中,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功率以及温度变化
《比热容》 知识清单
![《比热容》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137579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比热容》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比热容在物理学中,比热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用来衡量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难易程度。
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摄氏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的变化量是不同的。
例如,水的比热容较大,而金属的比热容相对较小。
这就使得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金属会迅速升温,而水的温度升高则相对缓慢。
二、比热容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这个单位的含义是:每千克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摄氏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理解这个单位对于正确计算和理解比热容的数值非常重要。
三、常见物质的比热容1、水水的比热容约为 4200 J/(kg·℃),是常见物质中比热容较大的。
这使得水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体温度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海洋能够调节沿海地区的气温,使其在夏季不会过于炎热,冬季不会过于寒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金属大多数金属的比热容相对较小。
例如,铁的比热容约为 460 J/(kg·℃),铜的比热容约为 390 J/(kg·℃)。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制成的物品在加热时很快就会变得很热,而在冷却时也会迅速降温。
3、气体气体的比热容也各有不同。
例如,空气的比热容约为 1000 J/(kg·℃)。
四、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c = Q /(mΔT)其中,c 表示比热容,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 表示物质的质量,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或者计算在已知比热容的情况下,物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的温度变化。
五、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1、取暖与制冷在冬季取暖时,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能够储存较多的热量,并且在释放热量时温度变化相对缓慢,使得室内温度更加稳定。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笔记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4798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3.png)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比热容笔记一、课程简介本章主要讲解的是物质的热容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物质在吸收和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特性。
本章内容包括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二、知识点总结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J/(kg·℃)。
2. 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和温度无关。
3. 比热容的单位:国际单位为J/(kg·℃),常用单位还有kJ/(m³·℃)、kcal/(m³·℃)等。
4. 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在热力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吸热或放热量、分析热现象、确定物质的性质等。
三、重点概念解析(1)什么是物质的热容量?它与比热容有什么区别?物质的热容量是指物质在吸收一定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特性,也就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反映了物质在吸收和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特性,而物质的热容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热容量是物质吸收热量时的一种特性。
(2)影响比热容的因素有哪些?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和温度无关。
这是因为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内部结构的一种表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所以比热容也不同。
(3)比热容的单位如何换算?比热容的单位换算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方法相同,例如将kJ/(m³·℃)换算成J/(kg·℃),只需将数值乘以质量再乘以1000即可。
四、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器材:天平、量筒、相同容器若干、水、煤油等。
步骤:1. 使用天平分别测量出水的质量和煤油的质量;2.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容器中,记下水的初始温度和量筒中煤油的初始温度;3. 将相同容器分别放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4.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和煤油的温度;5. 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水的比热容和煤油的比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