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及其对策_张立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4(3):357-359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2-05,14(3):357-359
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及其对策
张立军1,于巍2
(1.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高等学校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集中体现在学术杜撰或造假行为、学术抄袭或篡改行为和雇佣或充当“枪手”行为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源自研究生的主观动机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应当发挥课堂教育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知识的普及作用,倡导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道德典范作用,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管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学术道德教育;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1;G643.1;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12)03-0357-03
学术道德是高等学校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生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学术道德,研究生的道德品行就会有所欠缺,其科研活动也就失去了真信度。将学术道德教育提上研究生培养的日程,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是当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学术杜撰或造假行为
研究生的学术杜撰行为主要是在科研、学术活动中为达到某一预设的结果和主观目的,人为地将实验报告、调查和学术论文中的材料、数据进行修改、整理或是彻底的杜撰和造假。这种杜撰行为多见于自然科学的学术活动中,体现为对实验、调查报告、数据或推演过程做人为修改,用以得出自己需要的结果;在社会科学学术活动中的学术杜撰行为则表现在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将证明材料做有意的曲解和误读,或是在调查问卷中设置相当数量有主观倾向性的问题等。这些杜撰行为使科研结果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从而使整个学术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术抄袭或篡改行为
研究生学术抄袭行为,是指研究生对他人学术成果的篡改或是抄袭,是研究生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非法将他人的学术成果原班原样地抄袭或是做以拙劣的修改后据为己出的行为。对他人学术成果的篡改或是抄袭行为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典型表现,也是较为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抄袭或篡改者不付出任何的研究精力和科研努力,其科研成果完全是他人学术成果的翻版,因此不具备科研价值和学术价值。这种行为是对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但不能帮助研究生提高科研能力,相反会因过分依赖他人而抑制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成长。长此以往,研究生将名不副实。
(三)雇佣或充当“枪手”行为
雇佣或充当“枪手”与以上两种不端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种找人代写论文或是替人写论文的行为。一些不愿意独立完成学术论文的研究生花钱雇佣他人代写学术论文或进行学术活动,而一部分研究生则存在为了眼前利益替人写学术论文或进行学术活动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两种行为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其性质更为恶劣,它直接将学术活动和行为作为一种金钱交易的对象来对待,学术创造过程被人为地贬低为一种商品交易过程。
收稿日期:2012-03-2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1001)
作者简介:张立军(1981-),男,辽宁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
二、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造成少数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懒惰,投机取巧。有一部分研究生在艰难的科研活动面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于是他们心存侥幸地选择了投机取巧的方式窃取他人的科研成果和编造自己未能试验成功的科研数据。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研究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生活的关注点并没有集中在学习、科研上,不把任何学习、科研内容放在心里[1]。总是用一种敷衍的方式去应对,小到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大到学位论文、设计等将他人的成果拿来稍加修饰了事。三是对自己科研能力不自信。很多研究生在学习、科研活动中遇到困难,失去了自信心,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没有别人的新颖,使用语言也没有他人准确、精到,于是觉得自己努力倒不如直接使用别人的东西,对现有的科研材料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
(二)客观原因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客观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外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期待值过高,引发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学术活动中过度地追求创新和突破,但受自身实际科研能力的局限,少数研究生便采用非常规的手段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其次,受时间的局限,研究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具备一定质量的科研成果,时间短促,负担重。目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国内的很多高等学校都要求研究生在参加学术论文答辩前,在相应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少部分研究生选择了数据造假、学术杜撰的方式完成学术成
果。最后,有极少数研究生受金钱物质利益的驱使,在学术上禁不住金钱的诱惑”[2],在金钱面前他们放弃了本
应秉持的学术道德和原则,做出了有悖于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措施
从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的产生原因来看,主要是源自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的缺失。缺乏学术道德意识或是学术道德意识薄弱,研究生在学习或科研活动中就会偏离轨道,寻求非常规的便捷途径,从而采取各式各样的手段和方式,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
(一)发挥课堂教育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知识的普及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还处在重知识的环节,很少有高等学校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也存在缺少系统课文讲授科学道德的问题,
学生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科学道德规范”[3]。事实上,学术道德是辅助研究生业务能力提高的孪生兄弟,没有学
术道德,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很难有所提高,即便有也是暂时或是表面假象。因此,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业务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将学术道德教育引入课堂。教育内容应包括出版、著作、产权保护法规,国家、高等院校关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认定规章制度及惩治措施等,此外还应从科学道德本身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进行理性的批判。教育方式可采用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方式,这样能够直观地向研究生介绍学术道德的内涵与精髓,从而在学术道德方面给研究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以保证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偏离科学轨道,使其业务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二)倡导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道德典范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导者。“导师作为某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导师能引导研究生树立崇高的科研理想,鼓励他们对科研孜孜不倦地追求,
在遭受挫折时充满必胜的信心,在逼近目标时再接再厉”[4]。研究生导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术、科研工作倾注了
大量的心血,视学术活动如自己的生命,他们如果具备高尚的学术道德,具备对待学术活动由衷热爱、认真负责和严谨端正的态度,这就会成为当代研究生的典范。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跟导师学习,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课题、项目,研究生导师在日常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学术活动的态度会对研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