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
中西方家具装饰风格的差异性研究
![中西方家具装饰风格的差异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78390679563c1ec5da71d5.png)
中西方家具装饰风格的差异性研究作者:高广宇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7期家具是人类发展史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产品,它的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致的。
本文通过家具设计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九世纪为研究背景,进行中西方家具装饰风格的异同比较分析,使我们清楚认识这个时期家具风格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中西方家具的艺术成果,认真吸取各自优点,提出当前中国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使之与世界家具设计的发展接轨。
家具广义上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家用的器具”。
狭义家具主要是指具有坐卧凭依或贮存支撑等使用功能的器具。
自人类社会出现家具以来,其发展便再也没有停止过,家具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作为反映不同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的载体,中西方家具发展都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各种各样装饰风格的形成,造型、结构、用材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十九世纪是处于古与今的交替时期,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家具发展出现了顶峰后的衰落期;而西方世界正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家具发展缔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
中西方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时期下所发展的家具装饰风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们对今天的家具设计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国家具装饰风格的演变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
古人习惯席地而坐,席可能就是最早的家具,而床为主要的家具。
后来出现了屏、几、案等家具,床既被用于坐具也用作卧具,榻则在床的基础上衍生而来。
到了南北朝,人们从屈膝而坐逐渐变为垂足而坐,高型坐具开始流行于当时的社会。
在家具设计风格上,中国家具自古秉承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装饰风格上把三家思想交融互补、兼收并蓄。
如秦代家具制造汇聚六国工匠的技艺精髓,汉代家具融南北方风韵于一体,唐时期家具风格借鉴了西域文化和佛教文化,别具外来风韵。
中西对决丨圈背交椅和巴塞罗那椅谁更经典?
![中西对决丨圈背交椅和巴塞罗那椅谁更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90d1b2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5.png)
中西对决丨圈背交椅和巴塞罗那椅谁更经典?交椅,是中国古代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折点,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交椅的得名,来源于其形制上的腿足交叉,也叫折叠椅。
它不仅是古代老百姓居家使用的日常用具,也是上层贵族们外出游玩时,必备的用具。
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交椅出现在两宋时期,由交杌演变而来,又叫马扎,因其腿部呈交叉状,故得名。
最早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后逐渐发展成为带靠背的交椅,圈背交椅整体造型简洁素雅、坐感舒适。
而在椅子的发展长河中,中西方各有一把典型椅子——东方的圈背交椅和西方的巴塞罗那椅。
明黄花梨圈背交椅座面为绳编软屉,腿足交叉形成折叠结构,展开腿足后屉绳拉紧,限定腿足,形成座面。
腿足折叠后,能缩小体积,便于移动和携带。
巴塞罗那椅是1929 年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得罗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设计的家具,是现代家具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
无论是东方的交椅还是西方的巴塞罗那椅,两者是中西方家具发展史的典型代表,是中西方家具史的一个缩影。
那么这两款椅子到底经典在哪呢?下面从造型、比例、结构、材质等方面对比分析其巧妙之处。
一、造型之美圈背交椅:整体造型圆转大气、娇秀劲挺,交椅上部分由五节圈、扶手和靠背板组成,婉转的椅圈与鳝鱼头式扶手整体相连,线条舒展流畅。
腿部呈优美的X 形,造型上没有装饰件的堆砌,主要在视觉中心的S 形靠背板上做装饰点缀,靠背上通过透雕等形式刻画有神兽麒麟、祥云、灵芝等祥瑞图案,寓意吉祥富贵。
巴塞罗那椅:腿部也是运用X形结构,但线条曲度相反,并且为固定式,不锈钢腿型与地面舒缓的衔接增加了座椅的稳定性。
方形软垫的理性与腿部线条的柔美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造型理智而不显古板,诠释了现代主义设计“少即是多”的精神内核。
二、比例之美圈背交椅:交椅外形宽高的比例接近黄金比例0.618,椅圈整体呈圆弧状,充满流动感,从侧面看下部 X 形交叉腿呈“之”字形。
靠背板与人体背部曲线相一致,椅圈圆弧的粗细比例、倾斜度及弯曲度顺应了手臂自然舒展的姿势,增加了坐感的舒适度。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5f16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9.png)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比较分析首先,中西方古典家具在设计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式古典家具注重线条的纵横交错和流畅自然,追求平衡和谐的整体感。
其设计思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崇尚自然和谐的美学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西式古典家具则更加注重对称和对比,它们的设计风格更加严谨和庄重。
西方古典家具通常以宏伟和豪华的装饰来展现其贵族气质,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
其次,中西方古典家具在材料选用上也有所不同。
中式古典家具常使用传统的红木、柚木、酸枝木等硬木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纹理和质感,结实耐用。
同时,中国古典家具注重手工雕刻和漆画,赋予家具更多的艺术价值。
西式古典家具则常使用欧洲橡木、核桃木等材料,其材质坚实、质地细腻。
同时,西方古典家具注重将各种材质和纹理相结合,通过装饰品的运用来展现家具的精美与豪华。
第三,中西方古典家具的制作工艺也有区别。
中式古典家具注重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精细的雕刻和纹饰是其制作的重要特点。
而西方古典家具则更加注重精细的木工和装饰品制作,包括镶嵌、烤漆、鎏金等工艺,使得家具更具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背后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中式古典家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中式家具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思想。
相比之下,西方古典家具受到欧洲宫廷文化的影响,以及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时期的艺术风格。
西方古典家具体现了欧洲贵族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艺术和奢华的崇尚。
综上所述,中西方古典家具在设计特点、材料选用、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古典家具注重自然和谐的美学观念,材质选用较多硬木,追求精细的手工工艺;而西式古典家具则更注重对称和对比,材质选用较多橡木和核桃木,注重精细的木工和装饰品制作。
这两种风格的古典家具凝聚着各自文化的精华,展现了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中西方关于家具装饰纹样的对比与研究
![中西方关于家具装饰纹样的对比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38f3125f0e7cd18425362b.png)
中西方关于家具装饰纹样的对比与研究设计艺术学1110060504040155白雪中西方关于家具装饰纹样的对比与研究摘要: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本文试阐述中国明清家具的装饰纹样与西方巴洛克洛可可式家具的装饰纹样从时代背景、装饰纹样类别、装饰纹样特点等方面的的比较分析。
1.时代背景1.1巴洛克与洛可可的时代背景巴洛克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那是的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控制教徒,此时,巴洛克艺术应运而生。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1.2.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明式家具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与其时代背景有莫大的关系。
明代前期,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加上罗盘针的发明与使用,为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代中期,犹豫封建经济的发展,我国东南沿海手工业逐步走向繁荣。
不仅从业人数大增,而且技艺进步也很快;明中晚期尤其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前后两个皇帝有几十年没有上朝,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人们饥寒交迫、困苦不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行将崩溃的边缘。
可另一面,这一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出于对政治的绝望,极力追求生活的舒适。
中式与欧式古典风格设计元素
![中式与欧式古典风格设计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2bdce38acc22bcd126ff0c3e.png)
中式元素之格纹式的设计 元素之
• 格纹元素对称中式风格客 厅
中式格纹木质家具与西式水 晶吊灯的完美组合, 晶吊灯的完美组合,让客厅独 具混搭的韵味, 具混搭的韵味,整体空间采用 了对称设计, 了对称设计,黑色的墙面上映 衬着两个红色格纹多宝格, 衬着两个红色格纹多宝格,中 间是两排白色的沙发和黑色木 质茶几, 质茶几,向下垂落的水晶吊灯 熠熠生辉。 熠熠生辉。
中式元素之屏风 元素之
• 屏风的制作多样,有挡屏 ;实木雕花;拼图花板组 合而成,还有黑色描金屏 风,手工描绘花草;人物 ;吉祥图案等描绘,色彩 强烈,配搭分明。用于现 代酒店的餐厅间隔;客厅 等摆设间隔。更加具有中 式古典的宁静,雅致的氛 围。
中式元素之圈椅与官帽椅 元素之
圈椅与官帽椅在整个中 式风格装饰起着重要作用 ,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 造型合理,线条简洁。直 今为现代人所喜爱。抛开 复杂繁琐的因素,是中式 风格装饰的所在,往往这 些椅起了重要的作用。官 帽椅分为:四出头官帽椅 和南官帽椅。两椅一几的 摆设在客厅;书房等地方 ,淳朴;沉稳由然而生。
• 格纹小物件和摆设
中式的格纹图案不仅在家具 上使用频繁,在花瓶、糖罐、 上使用频繁,在花瓶、糖罐、 纸抽等瓷器和木器上也广泛使 用,环形排列的设计圆润流畅 ,交叉排列的设计具有强烈的 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镂空的设计立体感 十足, 十足,同样的格纹突显出迥异 的个性。 的个性。 将传统的格纹印在锦缎上, 将传统的格纹印在锦缎上, 有一种华丽典雅的美感, 有一种华丽典雅的美感,格纹 充满秩序的排列方式和锦缎优 雅的光泽组合在一起, 雅的光泽组合在一起,让人回 忆起旧时官宦家庭的奢华, 忆起旧时官宦家庭的奢华,淡 蓝色的方形坐垫和浅黄色的餐 让中式元素进入餐厅。 垫,让中式元素进入餐厅。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国饮食文化饮食器具中西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国饮食文化饮食器具中西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d7a3d36cfc789eb172dc892.png)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国饮食文化饮食器具中西差异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饮食文化饮食器具中西差异”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浅谈中西古典饮食器具纹饰寓意与表现形式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依靠大脑和双手,发明制造工具,获取自然界的食物,并对其进行加工。
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劳动,建立起与之相应的饮食方式、制度规范,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饮食风俗。
因此,饮食已经成为根植于人类历史、复合民族心理礼仪教化等方面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然而饮食器具传达了饮食文化的不断演变、融合、更迭的过程。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
工艺考究、制作精美的食器可以与美食交相呼应,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饮食器具中的装饰纹样是体现审美趋向的重要体现,是超越器具实用功能之上精神审美需求的表现。
装饰纹样之美是构成食器艺术之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装饰之道的认知和喜恶也不同,所以食器的装饰纹样形成不同时间阶段的审美追求,反映了饮食器具装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饮食器具纹饰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也体现出了不少差异性。
一、中式纹样中国人在饮食器具装饰纹样象征语言的表现上,可以看出是较为委婉含蓄的,往往是借自然万物抒发意境之美及个人情怀,故其象征语言的旨趣意味深长。
许多装饰纹样具有寓意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王权之道和吉盛之盼。
(1)王权之道饮食器具装饰纹样象征语言表现王权之道的内容,是在原始朴素的图腾绘画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化、复杂化的结果,是权力意志的集中性象征。
最常见的纹饰有兽面纹,象征一种传说中凶猛的恶兽,表达着特定的宗法性的内容,目的是对异族恐吓震慑,对本族人民保护庇佑。
比较经典的还有夔龙纹和蝉纹,前者象征的是雄性的刚毅威猛,后者有“蝉联”之意,象征了一脉相承、连续不断,象征了王侯贵族期盼地位权势世代相袭,富贵永昌的心态。
(2)吉盛之盼在饮食器具装饰纹样中反映吉盛之盼象征思想的数量还是较多的,吉盛之盼是对趋吉避凶、福喜平安、兴旺富贵等祈盼的综合概括,寄托着人们对吉祥丰盛追求与向- 1 -往的理想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愿望。
家纺设计八大风格
![家纺设计八大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2637112ff00bed5b9f31dc5.png)
家纺设计八大风格美式风格——对称精巧华美幽雅美式风格起源于17世纪,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美联邦时期、美式帝国时期的洗礼,融合巴洛克、帕拉第奥、英国新古典等装饰风格,形成了对称、精巧、幽雅、华美的特点。
家纺美式风格多采用金鹰、交叉的双剑、星、麦穗、花彩等纹饰元素,在锡铅合金烛台、几何图案地毯、雕花边柜的装饰中,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新中式风格——古朴幽雅怀古融今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
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风格。
在中国文化风靡全球的现今时代,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柔,明清家具、窗棂、布艺床品相互辉映,再现了移步变景的精妙小品。
新古典风格——低调奢华,复古流畅新古典风格起源于18世纪中期,根植于理性主义,摒弃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中的过度矫饰,而谋求几近失落的纯粹高贵风格的回归。
而设计感是通过希腊式的简洁结构取得的,承袭了浪漫主义色彩。
新古典风格装饰以青铜饰面采用扇型、叶板、玫瑰花饰、人面狮身像等,还将家具、石雕等带进了室内陈设和装饰之中。
拉毛粉饰和大理石的运作,使室内装饰更讲究材质的变化和空间的整体性。
东南亚风格——性感神秘,灵动跳跃东南亚风格大设计上逐渐融合西方现代概念和亚洲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色调搭配,在保留了自身的特色之余,产生更加丰富的变化。
东南亚风格主要表现为两种取向,一种为深色系带有中式风格,另一种为浅色系受西方影响的风格,表达着热烈中微带含蓄,妩媚中蕴藏神秘,温柔与激情兼备的和谐最高境界。
欧式古典风格——古典奢华,底蕴悠长欧式古典风格历史悠久,自6世纪的拜占延帝国开始,经过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主义、洛可可主义以及帕拉第奥主义的多元影响下,焕发出古典与奢华的经典光芒。
欧式古典风格多引入建筑结构元素,在凹凸有致的墙壁、罗马柱、雕花的掩映下,卷叶草、螺旋纹、葵花纹、弧线等欧式古典纹饰轻抚在精致家具陈设中,重现了宫廷般的华贵绚丽。
从家具角度进行东西方文化剖析
![从家具角度进行东西方文化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d6ad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d.png)
从家具角度进行东西方文化剖析东西方文化在家具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家具的设计、材料选择、装饰风格等方面。
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剖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差异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东西方在家具设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的是自然与和谐,在家具设计中,追求简约、朴素的风格。
传统的东方家具多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的柔和,强调对称和平衡。
家具的功能性被强调,注重实用性和耐久性。
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个人表达和个性化,家具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西方家具常常使用多种材料,如木材、金属、玻璃等,注重独特的形状和图案设计,更加注重个人品味和艺术性。
其次,东西方在材料选择方面也有所不同。
东方文化更加注重自然材料的使用,例如红木、竹子、藤等,这些材料能够体现出清新、自然的东方风格。
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人造材料的使用,如塑料、金属等,这些材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西方家具中,铁艺、玻璃等材料的使用日益普遍,这些材料在传统的东方家具中较少见。
此外,装饰风格也是东西方文化在家具方面的差异之一、东方文化注重的是简约、朴素的装饰风格,在家具上常常使用简单的图案、纹理或雕刻,传达出一种内敛、含蓄的氛围。
同时,东方文化常常注重传统的象征意义以及禅意的表达,如将莲花、龙纹等元素融入家具设计中。
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豪华、奢华的装饰风格,家具上常常使用华丽的花纹、镶嵌、金箔等装饰,突显出繁复、精细的艺术性。
最后,东西方文化在家具使用和布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东方文化中,家具通常放置在地板上,它们的高度较低,让人们能够更加接近地面,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同时,东方文化中注重空间的流动,避免家具占据过多的空间,以形成舒适的居住环境。
而西方文化中家具通常放置在地板以上,它们的高度较高,便于人们坐立,体现出个人地位和尊严。
西方文化中注重家具的排列和布置,以突出整体的美感和功能性。
综上所述,东西方文化在家具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从设计、材料选择、装饰风格和使用布置等方面体现出来。
西方家具分类
![西方家具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dfb764969eae009591bec03.png)
目录
古埃及家具 古罗马家具 巴洛克风格 欧式家具 美式家具 新古典家具 后现代家具
1、古埃及家具
材料:杉木,黑檀木。
特点:对称,比例合理;外
观富丽堂皇而威严,装饰手
法丰富,雕刻技艺高超。桌、
椅、床的腿常雕成兽腿、牛 蹄、狮爪、鸭嘴等形象。
2、古罗马家具
古罗马的家具文化艺术具有自身 的鲜明特征,它那特有的纪念性、 实用性和多样性等因素与古希腊文 化艺术是不尽相同的。罗马帝国的 统治阶级及贵族们为了满足奢侈、 豪华的炫耀风气,促使罗马家具形 成严谨、肃穆、端庄、华丽的风格
3、欧式家具—爱奥尼柱式
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 的雕刻,整体造型风格坚挺娟秀,比多 立克多一个柱础,柱身较长,上细下粗, 但无弧度,纵向有凹槽24条,沟槽较深, 并且是半圆形的。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 设计一部分圆面,最具特征的是它的柱
头,左右各有一对华丽、精巧、柔美的
卷涡式装饰,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 的女人气质。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5、新古典家具
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 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6、后现代家具—澳美世家翰香系列
后现代家具以其简约设计,少量雕刻,多材质融合 ,运用新材 料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方法来制造,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设计理念。
特征。古罗马家具文化艺术对于后
世的影响很大。
3、巴洛克风格---新古典的前身
1、雕饰图案:不规则的珍珠壳、美
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 涡卷纹等;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
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2、家具样式:运用人体雕像作为桌 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 3、镶嵌用材:使用各种奢侈昂贵的 材料,包括半宝石拼嵌、细木镶嵌。
中西方家具家具的不同
![中西方家具家具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33411017de80d4d8d15a4f22.png)
中西方家具家具的不同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造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是先导,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一把椅子区别于一件艺术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具有功能性,能够使人可坐可倚。
椅子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物质功能,同时在人的接触和使用过程中还应满足人们的审美感,引起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
所以椅子既涉及到人体工程学,要考虑人体的舒适程度,同时又不可忽略其精神境界和一种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从功能设计上简要地探讨一下中国传统座椅与西方座椅的差异,阐述中国传统座椅比较注重追求精神境界,而西方追求的是实用功能——舒适性。
中国传统座椅注重追求精神境界中国古代最早并没有座椅,当时的人们都是采用“席地而坐”——一种跪坐的生活方式,茵席应该算是最早的中国传统座具了。
椅子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西域胡床的影响才慢慢出现的,到了唐宋时期椅子的基本形制才形成,品类也日益丰富起来。
虽然中国古代座椅的出现比西方晚了2000多年,但在中国古代人体工程学很早就开始运用了,如明式椅子靠背的“S”型曲线的创造性设计就注重了人体的尺度。
明代匠师根据人体脊柱的侧面在自然状态下呈“S”形,就将椅背做成与脊柱相适的“S”形曲线,并根据人体休息时背部的必要后倾度,按照人体的尺度进行反复斟酌、认真推敲,使之具有近于100度的背倾角。
这样的处理使人坐在椅上,后背与椅子靠背有较大的接触面,韧带和肌肉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因而产生舒适感,这些说明了中国古代座椅对于使用功能,对于舒适性是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明式家具广为流传的更大原因还是在于其蕴涵的淳朴端庄、外柔内刚的文人气质,“简洁、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铅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无论是这十六品中的哪一品让我们细细品来,都觉得回味无穷,我想这就是明式匠师独具匠心的用意所在——追求一种文人的精神境界。
中国传统座椅虽然本意是为了省力和舒服而制作的,但椅子的靠背板和座面绝大多数呈90度,人们只能正襟危坐,在当时完全懂得舒适之快感的中国人看来,姿态端正的美感似乎更重要。
中外家具特点
![中外家具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f180a6284ac850ad024238.png)
哥特式(1)哥特式家具给人刚直、挺拔、向上的感觉。
(2)框架镶板结构,薄板框架用于家具,开创了框式家具新篇章。
(3)雕刻装饰豪华精致,平面空间被有规律地分割成矩形。
(4)装饰题材大部分为圣经内容。
法国巴洛克家具特点1)法国巴洛克家具具有豪华、宏大、男性化的特征;2)雕刻装饰有节制地用在严肃的轮廓之内;3)用雕像来代替构件,且具有行走之动感。
4)路易十四式家具为典型巴洛克风格,家具曲线坚挺、简洁,带有中国艺术风味。
明式家具的造型1尺度适宜,比例均称2以线为主,富于弹性3收分有致,稳健挺拔4造型大方,细部精致法国新古典主义路易十六式家具①以直线和矩形为造型基础,把腿变成了雕有直线凹槽的圆柱。
②减少青铜镀金面饰,较多采用了嵌木细工、镶嵌、漆饰。
③装饰题材有玫瑰、水果、叶形、火炬等。
④曲线少、直线多,涡形表面少,平直表面多,家具式样精炼、简朴。
法国新古典主义帝政式①色彩是黑、金、红的调和。
②红木暗色,青铜饰件金色。
③忽略了家具的实用性和结构的合理性,生硬刻板。
④完全对称的几何体,形体厚重、结实。
法国洛可可1)不对称;外形轮廓不规则。
2)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作为主要装饰语言。
3)强调表面的装饰设计,发展了青铜镀金、雕刻描金、线条着色和镶嵌花线等手法;吸收中国的风格特征。
4)追求纤巧与华丽;强调轻巧与舒适;以均衡代替对称;富于浪漫主义。
清朝家具制作产地及风格特点:苏式、广式与京式家具当时家具制作集中在广州,苏州和北京,形成不同的家具风格,称“广做、苏做和京做”。
苏式:苏州的工匠“惜料如金”,在家具制作中讲究节省原料,尤其是名贵的木材,如包镶家具。
在家具结构和制造工艺上与明式家具相似并融入了新的工艺。
苏式家具体量较小。
在装饰上,含蓄内敛,运用竹、玉等素雅的材料作镶嵌装饰,图案多是几何纹和古玉纹等,简洁而韵律十足,温文尔雅,富有文人气质。
广式:用料大方、体型厚重、雕刻繁缛、装饰眩目的广式家具盛行,对我国原有的传统家具产生了冲击。
巴洛克风格——意大利、法国
![巴洛克风格——意大利、法国](https://img.taocdn.com/s3/m/e496ee1c227916888486d750.png)
胡桃木雕刻椅, 在17世纪的意大利非常 流行,遍及整个意大利。 这件家具虽然精美奢华 但却不适合人使用,上 部靠背纹饰使人不能靠, 下部纹饰又约束人腿, 限制人随意使用非常不 舒适。
这一件1675年一1700年间制 作的胡桃木雕刻扶手椅却是 较多地考虑使人舒适地使用。 靠背和座面都装上了软垫使 人能舒适地享用。扶手波浪 形曲线端部以涡卷纹收头。 扶手支撑与前腿一根旋木柱 设圆球脚,前后腿曲线横撑 交织到中间雕一凸起纹饰。 深色的木框架与浅色精致织 物面料的强烈对比,显得非 常典雅、优美。
【巴洛克•建筑】 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是为封建贵族和宗教服务的。当时的意 大利教皇、国王和贵族们在反宗教改革的同时追求着现世的幸福, 他们大兴土木,到处建起教堂、宫殿和住宅别墅,这些建筑都以宏 伟的规模和富丽的装饰著称于世。而当时的教皇则是巴洛克艺术的 最大赞助者,他们的好恶决定着巴洛克艺术的发展,他们每一次权 力的更替,都将造成巴洛克艺术的变化。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教堂和宫殿建筑上,它所追求的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 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围绕建筑而兴盛的室内装饰、家具等 文化艺术也都在充分利用文艺复兴艺术成果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
19 世纪 雕花金漆椅,小针脚刺绣 路易十四时期,使用家具 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高背 的扶手椅是最高级的,其 次是高背的无扶手的软包 椅、软包凳。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有写 字桌和靠墙桌。这类家 具往往是木雕镀金,雕 刻涡卷纹、莨菪叶饰、 扇贝花饰、人物像等装 饰,非常豪华、庄严, 显示出统治阶级至高无 上的地位和权威。
围绕建筑而兴盛的室内装饰家具等文化艺术也都在充分利用文艺复兴艺术成果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巴洛克?家具17世纪意大利的新型贵族阶级诞生王侯贵族的宫殿邸宅的室内和家具装饰由于贵族间相竞争更加强调社会地位和权威性
你认为不同文化中的纹样有何区别?
![你认为不同文化中的纹样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d63c8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a.png)
你认为不同文化中的纹样有何区别?一、中东地区的纹样中东地区包括伊朗、阿拉伯国家、土耳其等等。
这些地区的纹样大多带有浓烈的东方风情,装饰性和华丽程度都非常高。
其中,以伊斯兰艺术中的几何纹样最为出名。
这些纹样由多种几何形状如菱形、六边形等构成,常常呈现出对称美和无限延伸之感。
同时,纹样中还常夹杂着波斯图案,寓意着美好、完整和繁荣。
具体来说,伊斯兰教徒认为几何纹样代表着神圣和受保护,因此在建筑、织物和陶瓷等艺术品中广泛应用,表达了对信仰和文化的追求。
二、非洲地区的纹样非洲地区的纹样常常与自然界和神话传说相关。
以赞比亚的铜雕为例,铜雕中的纹样常以动物为主题,在作品中跃然纸上,充满生命力。
这些纹样通常具有丰富的图案和强烈的动感,能够传达非洲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此外,非洲地区的纹样还充满象征意义。
例如,埃及的霍鲁斯之眼是埃及神话中的一种象征,通常使用青绿色绘制,寓意着保护和祝福。
不同于中东地区,非洲纹样的形式更为简约和生动,展示了非洲人们对自然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亚洲地区的纹样亚洲地区的纹样种类丰富,涵盖了中国、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
其中,中国的纹样以龙、凤、云等象征性形象居多。
龙纹、凤纹常见于古代建筑、织物和陶瓷上,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神圣和权势的崇拜。
此外,中国的纹样还注重对称美和象征意义的表达。
例如,汉字中的福字常常被用于年画和春联中,寓意着祝福和好运。
与中国相邻的日本,纹样则注重形象的简约和精细。
而印度的纹样则多姿多彩,包含了丰富的图案和色彩。
其中,莲花纹样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织物和雕塑等艺术品中,象征着纯洁、高贵和美丽。
四、欧洲地区的纹样欧洲地区的纹样多样且丰富,不同国家间有着明显的特色。
例如,希腊的几何纹样来源于希腊古代文明,具有修长而简洁的特点。
这些纹样常常出现在建筑物、壁画和陶瓷上,传递着古代文明的精髓。
而在法国,装饰纹样通常包含了花朵、叶子和藤蔓等元素,具有优雅和浪漫的特质。
此外,欧洲地区的纹样还包括了传统的地毯纹样和紧密编织的十字纹样等,这些纹样穿插于欧洲各地的文化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中式家具十大经典雕花,不但精美还寓意悠长!
![中式家具十大经典雕花,不但精美还寓意悠长!](https://img.taocdn.com/s3/m/a001c0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c.png)
中式家具十大经典雕花,不但精美还寓意悠长!中式家具传统雕花随着时代被摒弃,现在中式都以简洁设计为主,不使用繁杂的雕花设计,其实传统的中式家具雕花不仅蕴含这中国的浓厚文化气息,还有这美好的寓意。
拐子纹拐子龙纹是变体的龙纹,高度简化的龙头,而龙身则是回纹和卷草纹的结合,使得拐子龙纹增加几分柔和感。
由于龙纹变体而来的拐子龙纹作为花型元素,取龙的“富贵”之意,以及卷草纹的“连绵不断”之意,寓意着富贵不断。
牡丹花纹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美好的象征。
宋代时期被称为“富贵之花”,也成为瓷器上流行的花纹,寓意幸福延绵无边。
暗八仙纹暗八仙采用八仙手上所持的器物作为花纹,不出现仙人的雕刻,所以被称为“暗八仙”。
张果老所持渔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所持宝剑能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铁拐李的葫芦能救济众生;钟汉离的扇子能够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可以净化环境,蓝采的花篮广通神明。
麒麟纹麒麟被视为吉祥之兽,麒麟含仁怀义是美德的象征,“麒麟所致,祥瑞相随而现”。
西潘莲纹在西方花纹中的地方特殊,造型优美,枝叶可随意绵延,在清式家具中比较常见,一般用于红木家具各部位的雕刻。
万宇纹万宇纹是中国传统纹祥的代表之一文字纹饰成“卍”字纹。
“卍”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佛教中认为是释迦牟尼胸部出现的瑞祥,寓意着吉祥、万福。
鹤纹鹤被视为出世之物,是高洁、清雅的象征,得道之士驾鹤往返,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
祥云纹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螭龙纹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
螭龙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风格家具详解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风格家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51226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8.png)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风格家具详解⼀、古埃及家具公元前15世纪1、风格形成古埃及是奴⾪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到⼤⾂、平民、奴⾪这样⼀个等级森严的⾦字塔形的社会性结构。
埃及艺术是为法⽼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法⽼专制⼀⽅⾯禁锢了艺术的创作⾃由,确⽴了种种艺术规范;另⼀⽅⾯也导致了古埃及艺术的统⼀风格和宏伟巨作的产⽣,最终使埃及艺术保持了稳定的传统,形成了⾃由独特的风格。
另外,埃及⼈对“死后⽣活的崇拜”这⼀特殊的宗教信仰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艺术风格,⼈死后将到⼀个另⼀个永恒的世界去⽣活,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个短暂的过渡,只要保存好死者的⼫体让其灵魂有所归宿,⼈就会永远快乐的⽣活。
埃及的艺术很⼤程度上是围绕着⼈死后的⽣活⽽展开的,埃及家具风格也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古埃及属于政教合⼀的王国,宗教信仰与王权的崇拜总是结合在⼀起的,把⾄⾼⽆上的法⽼奉为神灵,想象为⼈兽的混合体,这也是渊源于原始埃及⼈对动物的崇拜,当时凡动物都是埃及⼈的“神”,各个部落,都有其某种动物为标志的“图腾”。
埃及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以可以维护政权的各种“神”为主体。
家具作为活⼈和死去的⼈“⽣活”中的主要器具,常常⼜见各种神化了的动物,如:以鹰头男⼈为形象的象征智慧和保卫王权的“荷鲁斯”神、太阳神、母⽜形象的哈托尔⼥神、马头、马脚、狮头、狮⾝⼈⾸、鹅头、鸭头等或整体或局部地出现在家具上。
借喻统治者坐卧于“神体之上⾂民和奴⾪必须俯⾸贴⽿”。
古埃及家具装饰图案在特征上以直线占优势,多将家具的腿雕刻成⽜蹄、马脚和狮⽖状,动物腿脚采⽤双腿静⽌时的⾃然姿势,放在圆柱形⽀架上。
采⽤⼏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贵重的图层和各种材料镶嵌弧形座位的凳⼦;折凳的四腿,如剪⼑状分两组交叉,脚部常采⽤鸭嘴图案的雕刻装饰;宝座两边常采⽤全⾝的狮⼦雕刻以作装饰;其他椅塌的兽形腿多呈动物⾛路时的姿态,作同⼀⽅向⾏进的⽅式安排。
2、风格特征古埃及的贵族们,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包括第四王朝到第六王朝)就开始使⽤椅⼦、凳⼦和床等家具,并在上⾯饰以⾦、银、宝⽯、象⽛、乌⽊等,还做了细致的雕刻,如1925年出⼟的古王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600年第四王朝的赫特菲尔斯⼥王的黄⾦床和座椅等。
中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dba62ce009581b6ad9eb66.png)
中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比较研究摘要:古典家具装饰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中国古典家具装饰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产物。
我们对这些遗产进行研究、总结,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家具艺术继续发扬光大,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后,不断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家具。
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精湛的手工技艺,使其超越了“流行”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品位和身份的象征。
深入了解中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图案有助于掌握中西方装饰图案发展历史,把握中西方装饰图案风格的精髓,将中西方装饰图案进行对比性研究,借鉴、总结,了解中外家具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其家具装饰图案的风格特点和主要纹饰题材,从而发展装饰艺术。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家具装饰图案1 前言我国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古典家具装饰图案亦是重要的一枝,需要继承和发展。
无论是我国的古典家具,还是西方的古典家具,都保留着悠久的家具装饰艺术,但是,它们的题材和渊源却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者的相同点是装饰题材有所继承,但也存在变化,古典家具依靠传承,不断展现出民族性和它的历史渊源。
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题材和特点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是了解一个民族特点的有效方式,继承和发扬这些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责无旁贷。
2古典家具的装饰图案2.1中国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类型我国古典家具装饰图案的类型主要包括:动物类、几何类、吉祥类、植物类等。
2.1.1 动物类装饰图案饕餮纹是商周家具上常用的一种想象出来的怪兽图案,装饰的颜色以鲜艳的红色为主配,以黑色为底色。
(见图2-1)夔龙纹、蝉纹都被看成是商代的图腾,在商周青铜家具上常出现。
蝉纹造型简单抽象,具有死而转生之意,分为有足蝉纹和无足蝉纹和变形蝉纹。
龙纹也是商周时期青铜器家具上常用的图案,龙是能走、能飞、会水、能播雨能兴风的神异动物,因此,装饰图案大都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商周时期龙纹种类丰富,在龙角和体形的变化上表现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
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
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
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
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2、吉祥植物及人物纹样
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
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
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
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
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
3、几何纹样
有绳纹、回纹、盘肠纹、灯笼纹、冰裂纹、人子纹、方花纹、方汉纹、波纹、灵格纹、龟背纹、连环纹等。
这些几何纹样往往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东方特质和烙印。
4、吉祥图案或文字
吉祥纹样聚宝盆、六合同春、风调雨顺、龙舟、莺鹤、飞龙、双龙捧寿、五富团寿、麒麟送子、龙捧乾坤,文字有"福"、"寿"、"喜"及诗文等。
除了以上几类纹样外,还有一些,像仿古纹样、西洋纹饰和中式纹样结合的图案。
中国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帝王富丽华贵的生活,也表现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同时又反映了平民渴望与期盼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中国古典家具装饰上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装饰件与结构件的高度统一,即装饰结构化。
所谓装饰结构化是指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绝大部分装饰部件既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同时也是作为结构支撑部件存在的,这样才形成了家具简洁、明快的造型特点。
中国古典家具非常擅长利用木结构的每一部件进行艺术加工,借以获得替木牙子、托角牙子、云拱牙子、云头牙子、弓背牙子等装饰结构件:有用于四周边框之间的椭圆券口、方圆券口、海棠券口等。
而这些结构兼作装饰的部件,既起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又在上面起线打挖或作浅浮雕,起着烘托的装饰作用。
霸王撑,对角十字撑、吊挂媚子、锼空媚子等结构形式既增强了家具的坚固性又极具装饰性。
西式古典家具中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宗教神话纹样
这类纹样大都反映了基督徒生活的场景或者古典神话,如普罗米修斯之死、天使形象、丘比特造型、斯芬克斯等。
通过这些宗教形象的再现,体现了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对上帝的膜拜,希望借此营造一种与上帝同在的生活场景。
2、动植物及人像纹样
莨叶饰、旋涡饰、垂花饰、扇贝饰以及神秘的生物图案,如狮身人面像,具有女人面孔及鸟翅与爪的怪物,头、翼似鹰,躯体似狮的怪兽,羊身蛇尾之怪兽、四肢修长的美丽少女等。
这些生物纹样体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
3、战争题材纹样
战争场面、竞赛、胜利占领以及战利品等具有帝国和军事象征意义的样式都属于该类,这类题材的装饰绝大部分出现在帝政风格和拿破仑风格家具中。
如展开翅膀的胜利女神像、月桂树花环、老鹰、带头盔勇士头像、带翼火炬、长矛战利品、面具和雷电等。
西方古典家具装饰纹样的内容多半是体现西方人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对自然界勇于征服的探索精神,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世界认知的渴望和强调个体独立的欲望,同时由于宗教在西方社会中所占的统治地位和主流地位,导致了宗教装饰题材的大量表现与刻画。
从上述的比较中可以看到,中国装饰纹样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含蓄性,书法式的抽象性,追求形神统一和完美意境的艺术效果:东方的宗教信仰是多神伦理型的,类似于图腾崇拜,主张的是出世逃避的消极思想和皇权统治,所以装饰纹样也体现了人们田园式的漫不经心。
西方纹样强调的是西方艺术的直接表现,人体美学的粗犷性,宗教的神秘性;西方的宗教信仰是智慧型的,它与科学精神有着内在联系的一面,主张的是入世的积极、平等的思想,这就决定了人们看重的是现世的幸福和个人人格的独立。
中西古典家具中装饰题材反映了东西方对自然界、宗教信仰、人生态度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的反差,才会产生艺术形式上截然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巨大落差融入到家具中,使中西方古典家具具有了各自的魅力与独特性,才会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彼此吸收和借鉴。
中西方装饰纹样的表现手法也存在差异。
中西古典家具的装饰形象并不完全是原来的自然形象,大都经过了创作者的加工处理。
这是装饰题材创作的规律,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
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家具的装饰题材以简洁为主,重在写意,而西方古典家具的装饰以华贵著称,重在写实,同时中国古典装饰题材较西方的更为程式化、图案化。
比如猛兽在中西方古典家具中的刻画:龙纹出现在中式古典家具中的常常是程式化的变体龙纹,即拐子龙或者卷草龙,通过龙足、龙尾的高度图案化来简练纹样的外形,重在强调其内在神韵;老鹰等动物在西方古典家具中则表现得栩栩如生,鹰嘴、鹰眼、爪子,甚至每一根羽毛都刻画得非常逼真。
再比如同样是人物装饰题材,在中国古典家具中主要是刻画出大概轮廓,人物的五官往往被忽略掉,或者仅仅做一个模糊的平面化处理,点到为止;在西方古典家具中的处理则大不相同,人物的衣物、肌肉、五官乃至神情都要刻画得逼真到位,同时创作出人体的雕塑感来。
当然西方装饰题材也存在图案化、程式化的一面,只是远远不如中国这么突出而己。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自然主义审美观的不同。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审美对象的刻画中求神似不求形似,营造的是抽象和空灵的装饰,是一种模糊的意象思维方式。
西方"天人相分"的观点使他们认为美就是真,求真就是求美,寻求一种精确的数的美学。
西方最早的美学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数,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